★【#白色王子】#線上看~9/21 #白色恐怖受難者的生命之歌
▎公視+7➡➡http://vod7.pts.org.tw/cate/4#cbpf=.item25
當初知道江國梁導演企圖拍攝這部影片時,我們首先是被蔡焜霖先生的特質所吸引的。從來沒有一個政治受難者像他一樣,由「政治牢籠」出獄後,沒有立刻被關進另一個更大的「社會牢籠」。他一邊讀書,一邊在出版社上班,開始學習各種知識與技能。先後進入金融徵信新聞報、寶石出版社、東方出版社、文昌出版社,最後進入國華廣告。1966年離職,自行創辦《#王子雜誌半月刊》,這本發行了400期的雜誌和葉宏甲的《諸葛四郎》一樣,是上一代台灣小孩共同的記憶,是「正統」教育外的「精神糧食」。
更奇特的是,蔡焜霖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份而與過去劃清界線,雜誌社反而因為大量進用「政治犯」而成為情治單位盤查的重點。這種弱勢關懷弱勢的情懷,也促成他們日後挺身而出,#贊助紅葉少棒的原動力。
紀錄片礙於篇幅所限,無法將焜霖先生精彩的經歷原原本本的呈現出來,觀點特別製作了官方網站,期待大家能了解更多。
▎【白色王子】官方網站
http://www.pts.org.tw/WhitePrince/index.htm
▒▒
那 是 一 個
有 正 義 感 的 人
反 而 活 不 下 去
的 時 代 。 --- 蔡 焜 霖
「為什麼只是喜歡讀書參加讀書會,卻被判刑關了十年?」 許多現在看起來毫無疑問的事情,在那個年代,都可以是羅織入罪的理由。本片試圖透過蔡焜霖的人生經歷,帶出一個家庭的生命史,並關照那個曾經風聲鶴唳、自由被禁錮的時代軌跡。
▒▒
#記得白色恐怖
#寧可錯殺百人也不可放過一人
#牢獄與思念之歌!
#被認罪
#噤聲禁書禁歌
.
●了解更多● http://goo.gl/qSn4AO
●#紀錄觀點● 首播週四22:00
葉國華離職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八卦
稍待凌晨一點【白色王子】有重播,千萬不要錯過了。
http://www.pts.org.tw/WhitePrince/index.htm
當初知道江國梁導演企圖拍攝這部影片時,我們首先是被蔡焜霖先生的特質所吸引的。從來沒有一個政治受難者像他一樣,由「政治牢籠」出獄後,沒有立刻被關進另一個更大的「社會牢籠」。他一邊讀書,一邊在出版社上班,開始學習各種知識與技能。先後進入金融徵信新聞報、寶石出版社、東方出版社、文昌出版社,最後進入國華廣告。1966年離職,自行創辦《王子雜誌半月刊》,這本發行了400期的雜誌和葉宏甲的《諸葛四郎》一樣,是上一代台灣小孩共同的記憶,是「正統」教育外的「精神糧食」。更奇特的是,蔡焜霖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份而與過去劃清界線,雜誌社反而因為大量進用「政治犯」而成為情治單位盤查的重點。這種弱勢關懷弱勢的情懷,也促成他們日後挺身而出,贊助紅葉少棒的原動力。。
紀錄片礙於篇幅所限,無法將焜霖先生精彩的經歷原原本本的呈現出來,紀錄觀點特別製作了專門網站,期待大家能了解更多。
葉國華離職 在 無限期支持陳水扁總統,台灣加油! Facebook 八卦
作者:陳順勝醫師
台杏宜蘭人文教育進修行程9月19日(六)上午到陳定南園區、南澳火車站,下午出發往南澳,途經莎韻之鐘鐘誕生地與粉鳥林海灘祕境。
莎韻之鐘就位於南澳市區火車站至武塔,大約6分鐘的車程,「葉家香休息站」右側的「莎韻紀念公園」內。這座公園並不大,入口有一座類似鳥居的牌坊, 進入後隨即抵達莎韻之鐘所在的鐘亭。鐘亭旁環繞著一片草坪,草坪的一側有五個繪有原住民圖像的帳篷式小亭小攤子。莎韻之鐘掛在鐘亭的中央高處,亭下有一塊大理石碑,正面寫著「莎韻之鐘」,背面有莎韻事蹟的簡介。
莎韻之鐘,或譯莎鴛之鐘、莎勇之鐘;故事發生於1938年台灣日治時期的台北州蘇澳郡蕃地リヨヘン社,目前已遷村,1960年轉移至今宜蘭縣南澳鄉金岳村,一名泰雅族少女莎韻·哈勇サヨン,Sayon因替日籍教師田北正記警丁(柿田警手)搬運行李,不幸失足溺水。台灣總督為褒揚其義行,頒贈予當地的紀念桃形銅鐘,該鐘即稱莎韻之鐘。本僅為短短一則地方新聞的泰雅族少女溺水意外,經刻意報導後,被台灣總督府用來宣揚理蕃政策的成功,並與國歌少年雙雙成為皇民化政策的宣傳樣本。
後來渡邊濱子主唱的《莎韻之鐘》(サヨンの鐘),為臺灣日據時期的皇民政策宣傳歌,1960年代初由周藍萍重新填詞成國語流行歌曲《月光小夜曲》,後也改編為台語版的《莎詠》,由彭恰恰演唱。
後來拍成電影戲劇化:1931年918事變爆發日軍佔領中國東北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中日戰爭爆發,發動對中國全面戰爭,日軍於兵源不足下,開始徵召各地日本青年,組織持續進犯中國的軍隊。在被日本統治的台灣方面,首波被徵召對象,除了駐守台灣的台灣軍之外,就是為數頗眾的駐台警察。而這些於各地擔任警察任務的日籍青年,一旦接到徵召令,就必須馬上離職出征,開赴以中國華北為主的中日戰爭戰場。
1938年(昭和十三年)9月,一名於該台灣原住民村落內南澳蕃童教育所從事教職的警手(台灣日治時期總督府行政體系中為最基層警察,並代理老師,負責教習原住民日文)—田北正記,接到了由台灣總督府發布的從軍徵召令,並立即依法離職前往中國戰場。因南澳一地位於台灣宜蘭山區,教育所教師田北正記派莎韻(泰雅語:Sayun Hayun 日語:サヨン)協助搬運行李。
9月27日,兩人在行經宜蘭山區途中,不但遇到颱風,還在過渡武塔南溪時,碰到溪水暴漲。在天候惡劣下,田北正記雖順利離開宜蘭,但是同行的泰雅族17歲少女莎韻卻在暴風雨中不幸於南溪便橋上,失足落水失蹤。經當地警所營救後,除了發現所背負行李外,並無莎韻任何行蹤。而台灣總督將莎韻塑造成一位愛國少女, 因協助老師順利出征而不幸遇難。為了褒揚其義行,1941年台灣總督長谷川清親自頒贈一只紀念鐘給莎韻的家屬,並在莎韻遭難的地點立碑紀念。《莎韻之鐘》的流行歌曲、繪畫、戲劇及小說紛紛問世,風靡一時。昭和17年(1942年),莎韻的故事更被改編成為電影, 也被編入小學教科書,而成為當時台灣家喻戶曉的愛國故事。由當時最有名的作曲家古賀政男及作詞家西條八十作出歌曲叫《サヨンの鐘》並拍出電影,由最紅的名星李香蘭主演。
也許其他人沒有特別感覺,我卻有些哀傷,這使我想起戰死南洋入祀東京靖國神社的我三舅,早先誤傳1944年從海南島要移往菲律賓,因為麥克阿帥要反攻,日軍加強軍備。未抵達菲律賓被美軍炸沉陣亡或戰病死。據二舅媽與外祖母描述,他靈魂先抵家,讓外祖母哭了好一陣子,不久就收到頭髮與指甲遺物。但是去年我調查才知道是1944年10月13日遇難,地點在索羅門群島,日本政府有讓他移入靖國神社,列名祭神簿,有籍可查,去年我首度前往靖國神社祭拜。一樣台灣人,莎韻與我三舅都是當時為日本政府犧牲的台灣人也都值得留念!
葉國華離職 在 「被失業」超級房仲90天靠網路再起 - 商業周刊 的相關結果
葉國華 四十二歲時, 擔任永慶房屋豪宅團隊首席顧問, 最高紀錄一個月賣出八戶兩億元豪宅, 到了四十八歲,卻遭非自願解職。 經歷11 年事業高峰重摔, ... ... <看更多>
葉國華離職 在 葉國華房市yaya葉- 回頭看看3年半前的「突然被離職」 的相關結果
回頭看看3年半前的「突然被離職」, 或許反而是另一種獲得! 郭台銘買下日本夏普時說~ 「成功是最差勁的導師,只會帶給你無知和膽怯,卻不能帶給你下 ... ... <看更多>
葉國華離職 在 屋比燒1.01億元資本葉國華賣股走人股東等不到獲利?! 的相關結果
對於葉國華改弦易轍轉投仲介業,同業似乎有不同的見解,不少同業認為他回到實體店面,將在房仲業再掀波瀾,因為葉國華經營手法,一直以來確實備受爭議。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