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歐陽娜娜前幾日登台央視,在中共國慶日唱「我的祖國」,這反映了歐陽家的家庭教育,完完全全是一場徹底的失敗.
在過往,傅娟經常拿她對於三個女兒的教育方式,在媒體上大書特書,甚至被奉為一種典範,如今來看,根本是虛偽不實.
華國人經常將「反教育」、「非教育」,當成一種「教育」,向台灣人推廣,要人們向他們學習,事實上,那不過是一場金錢與政商關係堆砌起來的龐式騙局.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歐陽家塑造了一種上流階層的幸福家庭景象,女兒有才華,有氣質,唸名校,還擁有一對開明的父母,他們奉行自由主義的教育方式,讓女兒們選擇自己的興趣學習,家人們感情融洽,孩子們很聽話,不對父母有任何不滿-即使不逼迫她們,她們仍然滿意的往各自想要走的路去,獲得自己的成就.
然而,歐陽家沒告訴你的事,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獲得林青霞贈送的一雙鞋子,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他父母的裙帶關係,就算這三個孩子看起來跑向各處,其實那隱形的絲線,都牢牢握在父母的手裡,不管怎麼走,都走不出去.
歐陽式的教育的確給了孩子們一些自由,不過最終都走到父母給她們安排好的道路上,相較於傳統中牢籠裡的鳥,他的欄杆是更加透明而且廣闊無邊,那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襁褓,一草一木都有他的特殊安排,而鳥是沒有什麼自覺的,他在無意識間配合父母的動作,從一枝樹梢飛到另一座花園,其實,是從舞台的另一個場景飛到另一個場景.
是的,我就是在說,楚門的世界.
「對我來說,私生活和公眾生活沒什麼分別.我的生活就是楚門的世界.楚門世界就是一種生活,一種高尚的生活,一種真正幸福的生活.」
這是楚門的世界裡的梅爾,所說的台詞,她扮演楚門的妻子,她是一個廣告行銷的高手.
歐陽家的女孩,從小到大都活在觀眾的眼球裡,不過不同的是,觀眾並不愛看,他們一家佔據了龐大的媒體資源,每一則關於他們女兒,他們一家和樂融融的樣子,或者是母親高貴的教養技巧,都像是一種強迫推銷,即便人們表達了極度的厭惡,特定媒體還是強迫他們的消息映入受眾眼簾.
我彷彿聽到背後隱藏的聲音,有位節目製作人在後頭低語,「看吧,多看一點吧,給我們更多的關注.」,他們的女兒個個都是導演精心安排的的演員,每一則消息都蘊藏著商業利益,透露出一股不真實感,也許他們還會對著鏡頭這麼說,「我曾嚐過其他牌子的可可豆,還是覺得這種最好.」
歐陽妮妮11歲,歐陽娜娜7歲時,女兒們還未成年,傅娟隨即開設了「妮娜娣國際有限公司」,這可以看出她的野心,雖然歐陽式的教育強調「孩子自己的選擇」,「把喜歡的事情做到變專業」,但無論是拉琴、跳舞、溜冰,最終都會回到一條線上,歐陽家族的明星事業.
歐陽娜娜的求學過程是破碎的,雖然被譽為提琴高材生,但幾乎沒有一個完整的學習經歷,雖然保送師大附中國中部音樂班,但僅讀了一年,便「在家教育」,雖然考取了著名的柯蒂斯音樂學院,但讀了兩年就休學了,媒體報導是雜務太多,被退學,但歐陽家稱,「選擇了放棄奬學金而留在亞洲生活與學習」是「她自己的人生規劃」,然後,依舊是在家自學.
在她2014年就學期間,即悄悄的到了中國,開始她的演藝事業,各種名牌代言、戲劇、綜藝節目和演奏會,歐陽式的教育,雖然號稱尊重孩子的選擇,但本質上是一種功利主義,Chanel or Converse大中華區代言人,這都和教育無關,只是在複製父母對待姊姊的模式,不過多了一把提琴而已,而且更早、更窄,更讓人無言以對.
她擁有與普通的孩子相仿,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點滴嗎?她擁有與同儕共同的生活經驗嗎?她明白這個社會的道德規範嗎?她能辨識其他人的情感嗎?她能明白他人的感受嗎?她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行嗎?更重要的是,她快樂嗎?
各種標誌自己的標籤與頭銜,在達到當下目的後,就沒有實踐的必要了;還沒達到真正的成就,就宣稱了她已經達到了,急於替她收集更多讚美和掌聲,好匯聚更多的鎂光燈,轉化為商業的利潤.
還沒做好的時候,就用做好了的態度去稱讚她,孩子也就不會明白什麼是好,做到好是什麼模樣;做到了一半,就讚美她已經很努力了,所以沒必要繼續做下去,孩子就不會明白付出與回報是什麼道理,也永遠無法享受到憑自己努力得來真正成功的滋味;付出的,與得到的回報不成正比,僅付出了一點,就得到不符合自己成就與地位的名聲和利益,孩子就會認為不踏實,努力好像是白費了一樣,多餘的一樣,不用特別努力,就可以得到一般人夢寐以求的東西,努力與不努力,也就沒什麼差別了,他可能學習到放棄努力,或者是,迷失在物質與他人崇拜之中,失去了自我,認為得到的,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
努力錯了方向,挖東牆來補西牆,當成是一種收穫,好比我辛苦的種植番茄,卻始終無法結果,父母塞來了滿車的水果香蕉,當成是自己種的,當成是一種獎賞,除了讓孩子感覺到是一種搪塞,心中的不確定與不安全更可能逐漸擴大,這個世界失去了真實,我明明種的是番茄,卻得到了一堆香蕉.
揠苗助長,半途而廢,或許可以說是歐陽式教育真實的面貌,每一個學習成長過程中,所閃現的曙光,應該是繼續學習的啟示,而非急於收穫的終點站,就像剛發芽的新苗,把那剛舒展的葉片,都當作花瓣,削下來當成供品,這株草就會忘記自己本來的面貌.
17歲,100場的演奏會,宣稱完成了一種成就,說這是一種圓夢,一邊拍手,一邊鈔票從天而降,提琴上的弦,卻越撥弄越是粗糙,這個女孩,不過是枯竭心靈的消耗品.
最終,將孩子送上了一個統戰的舞台.
那琢磨的琴藝是否開花結果?那些圍觀的人們是否在欣賞她的本質?若是如此,台上響起的,就會是她流暢的琴聲,而不是虛弱的歌聲,她為人所需要的,是她的才華,而不是她出賣故鄉的尊嚴.
歐陽娜娜的統戰陰影,並不只在那中共的國慶日,早在那重返校園的那一天,就能看個明白,她轉到伯克利音樂學院,說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讀書,居然在伯克利音樂學院創辦歐陽娜娜獎學金,她說,「你只要是全亞洲內的中國人,學傳統樂器的,你都可以來申請這個獎學金.」
不知道一個學提琴的怎麼突然想起要發揚傳統樂器,條件又設定只有中國人,只有中國人才能申請,是要他人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嗎?一個台灣出生的藝人,居然專門為中國人服務,明明是一個學生,卻當起金主,這令人想起了孔子學院,不知是否要支配起學校來?
自那時候起,或者更早,歐陽娜娜已經成為一個失去靈魂的空殼娃娃.
歐陽家族將女兒教育成一個純粹利益的工具,為獨裁政權服務,我想,這起風波,他們要負最大的責任.
這令人想起電影「鵝毛筆」中的場景,一個修道院專門收容孤兒,教她們要守貞,要有教養,最後,在她們不滿16歲的時候,把她們嫁給年歲可以當父親的貴族老頭,這就是她們誦念經文時,唯一而且最終的目的.
電影中的少女,西蒙娜,最後讀了薩德侯爵的書,和裝潢工一起私奔,歐陽娜娜是否有像她一樣的勇氣和智慧?或許,她會永遠被禁錮在紅色的大房子裡,稱自己是自願的,很快樂,很開心,充滿愛.
「愉悅的奴隸是自由最苦澀的敵人.」
瑪麗.馮.埃布納.艾申巴赫如是說,歐陽式的教育為她創造了一個世界,這個世界與現實世界隔離,她聽不見其他人的聲音,出賣了她真正的祖國-台灣以後,她聞聞大海的味道,感受這片天空,覺得生活很美好.
但他人的美好被破壞了.
在中國派18架戰機,侵入台灣西南、西部、北部及西北空域,跨越海峽中線,甚至聲稱「海峽中線」不存在,最靠近的,甚至只要68公里,就能進入台灣,的這個時候,她跑去中國唱「我的祖國」.
中國攜來了武漢肺炎,人人都活在恐懼之中,中共制定了港版國安法,抓捕香港人,那些跟她一樣年紀的孩子,冒著失去生命的風險,拚了命的,也要過來台灣.
他們聞的大海,是戰慄的味道,人們看的天空,不安而且惶恐,連我們自己的飛機劃過去,都以為是敵人的戰鼓聲.
活在台灣的人們,很卑微,要的,只是一片寧靜.
當妳唱著「迎接他的,只有獵槍」,可知道獵槍對準誰?
當妳歌著「這是英雄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可曾知道妳頌讚的英雄,是即將殺死妳朋友、親人、同學的殺人犯?
妳可曾記得妳生長的地方是在何處?
妳出生在台灣的首都裡的一家醫院,而不是北京.
妳不是妳的祖先,那裏不是妳的祖國.
妳不要為了錢,為了更多的錢,出賣了妳的靈魂.
華國人的道德觀,是粗鄙而且落後的,這反映在他們的政治觀點上,他們寧願去責備一個孩子遇難後,勇敢振作的母親,說,她在消費自己的孩子,遇到真真正正在消費自己孩子的父母,中共徹底消費出生在台灣的女孩,用她來損害全體台灣人的利益,他們無視;他們習慣去質問死去孩子的母親,「妳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見到了為了謀求更多利益,把孩子投入火坑的父母,追求更多才藝、名校,扭曲的教養,把自己的孩子當作滿足家長欲望、想像的容器,任由獨裁的國家恣意妄為地往自己喜愛的方向捏來揉去,他們認為是正確的,他們企圖使人無聲.
他們扯林志玲,卻不知林志玲拒絕了春晚,中共國慶上唱我的祖國,是怎樣的一種宣示,怎樣的一種政治活動,歐陽娜娜的行為,是怎樣的逾越了底線,那不是跪著,那是趴在地上,用舌頭去吸吮.
扯到台商要不要法辦的,一群人闖紅燈,難道就沒違法了嗎?紅綠燈應該要廢了嗎?昨天沒抓到闖紅燈的人,今天闖的人就讓她繼續闖個過癮嗎?如果法律的目的,是為了遏止闖紅燈的人,那就應該徹底執行,樹立規範,讓其他人見了有人被開單,停止自己的腳步,否則,人們將闖個沒完,因為沒人會有事.
至於扯到什麼大陸是你不可迴避掉的舞台,台灣沒有能力提供舞台給她,這番類似用屁眼來思考的說詞,就彷彿再說,一個人去偷竊的時候,架上的商品是如何琳瑯滿目,一個人去賣淫的時候,嫖客的老二是你不可迴避的市場.
做了損害他人利益的事,居然是怪她人不給他更多的金錢,好用來滿足她,超商裡,有人在打工,他們辛苦而且心安理得地賺取報酬,何曾如同歐陽娜娜,篡奪她人的意志,置無辜的人於險境,在他們被侵犯的時候,代替他們跑到兇手身旁說,「是,我們樂於被侵犯」,「再給他們更多的教訓」?
她是為了追求「更多的」財富,而讓人們放棄「自己本來應該擁有的」,「僅存的」歸屬之地.
用數千萬人的生家性命,餵保她一個人的私利.
在華國人的觀點,「台灣之光」就是男盜女娼,要其他人剩下,少許的,去注入她慘白的夢想,名牌包包,父母的房產,為了歐陽家族的慾望,使台灣人自己無法成為自己.
只有出事了,才會要台灣人來庇護自己的罪,沒有比這種更惡質的消費,欺騙了其他人,還要受害的人讚美,把偷盜當成一種無比光榮的事情,只是因為他們偷的人教做台灣人.
要窮人去成就自己的奢華,要無辜的人滿足他們更多的人民幣.
如果這是正確的,那麼,你們還算是個人嗎?
歐陽家無法教給歐陽娜娜的,那就由國家來教育;一群人企圖拿別人的皮膚煉成名牌包包,或者將他人的毛髮拿到名車的頭燈前焚燒,那就由充滿智慧與正義感的公民們,來將他們從頭至尾,重新清洗一遍.
沒有人需要為自己的認同道歉,但如果有一個國家,要所有人為自己的認同道歉,
你認同他們,認同他們傷害的每一個人,那,你就必須向所有人道歉.
你要如何毀掉一個人呢?
那就是在她做錯的事情的時候,瘋狂的稱讚她,憐憫她,擁護她,這樣子,不叫做溫柔,叫做殘酷.
你要如何毀掉一群人呢?
那就是在人們做對的事情的時候,瘋狂的詆毀他們,謾罵他們,制裁他們,這樣子,當下一個勇敢說出真實的人出現,他將變得格外艱難,膽怯,甚至消失,由一群自滿於犯錯的人取代.
在你頭上的是星空,在你心中的,是道德的法則.
一個人的品格,是如此不明顯,只有在進退維谷之中,才能顯現.
不要讓你的原則,像是流星一樣,稍縱即逝,不要讓你的島嶼,像是孤單的浮冰,載浮載沉,BROTHER.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茂雷 TOMOYO的贊助
【贊助神父的菸 捍衛我們的島】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
「葉向嶼幾歲」的推薦目錄:
- 關於葉向嶼幾歲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 關於葉向嶼幾歲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葉向嶼幾歲 在 跟著四寶媽環島旅行 Facebook
- 關於葉向嶼幾歲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 關於葉向嶼幾歲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 關於葉向嶼幾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葉向嶼幾歲 在 [自介] 我是個soso的熟男大叔- 看板gay 的評價
- 關於葉向嶼幾歲 在 小嶼老師女友-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1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評價
- 關於葉向嶼幾歲 在 小嶼老師女友-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1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評價
葉向嶼幾歲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今晚七點世界周報Facebook 直播預告:七夕台中市政府向第一缐基層防疫工作人員致敬慈善詩歌朗誦及音樂會》:主持人及詩歌挑選朗誦:陳文茜
《七夕詩歌陳文茜朗誦之一:別離之美》
* *李商隱-- 唐朝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白居易《琵琶行》 摘錄—-唐朝
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 *白居易《長恨歌》 摘錄——唐朝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厲鶚--清朝
相見亦無事,別後常憶君 春風縱有情,桃花難再尋
*徐志摩-- 民國
生活中每個人都是詩人,只是沒有表達而已。
*徐志摩《我等候你》 —民國.浪漫主義與別離之美的交替時代
我等候你。 我望着戶外的昏黃 如同望着將來, 我的心震盲了我的聽。
你怎還不來? 希望 在每一秒鐘上允許開花。 我守候着你的步履, 你的笑語,你的臉, 你的柔軟的髮絲, 守候着你的一切; 希望在每一秒鐘上 枯死──你在哪裏?
鋼琴演奏:
1. 選自 1992 年電影:戰地情人
The pianist:蕭邦小夜曲 Nocturne C Sharp minor
2. 月半小夜曲:陳瑞斌跨界 以古典鋼琴改編日本作曲家 河合奈保子,李克勤曾改編演唱成歌曲
* 《陳文茜詩歌朗誦二: 情感辜負之美 不愛了,一定要怨恨嗎?》
*德‧拉斯克-許勒《給你》--
我為此而哭泣: 在你的離去中
我不得不陷入空虛
一千個深淵
也深不過,這巨大的空虛。
夜晚最狹窄的黑暗中,
我思索如何把這件事,
輕輕告訴你,
但我沒有勇氣。
但願有一場南風,
將此心願傳送給你,
這樣南風就能把它溫暖地吹進你的靈魂
不可覺察地穿過你的血液。
*你說你喜歡雨,
但是你在下雨的時候打傘。
你說你喜歡太陽,
但是你在陽光明媚的時候躲在 陰涼的地方。
你說你喜歡風,但是在刮風的時候你卻關上窗戶。
這就是為什麼我害怕你說:你也喜歡我。
這首詩的原創者有許多不同的傳說:除了莎士比 亞,還有土耳其詩人以及 Bob Marley。
*王爾德--
人生的過程就是一件蠢事追著另一件蠢事,而愛 情則是兩個蠢東西互相追來追去。
*卡洛•羅韋利《時間的秩序》
杯子一旦碎成了千片,這些碎片不能重新組成杯 子。
我們改變不了過去,對於過去我們會有遺憾、會 有懊悔、會有回憶。
但記得未來是不確定、慾望、擔憂、開放的空間,
也許是命運,也許是你自己可以創造的故事。
無論如何,我們可以向著未來,為未來而活,努 力塑造它。
因為它還不存在,
未來還沒有成為碎片。
*馬奎斯 :
我愛你,這幾個字有種魔力,可以把你變成一條 狗,變成上帝,變成瘋子,或變成一個影子。
*陳文茜
你可以深愛著某人,但依然選擇離開。你可以夢 中禁不住想念一個人,但依然慶幸他已經從你的 生活裡消失了。
鋼琴演奏:
3. 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狂想曲Variation 第 18
(電影似曾相識主題曲之一)
4. 李斯特/舒伯特,Serenade:小夜曲
<陳文茜朗讀三:情詩之極致>
*泰戈爾--
“ Eyes are raining for her,heart is holding umbrella for her,this is love”.
眼睛為她下着雨,
心卻為她打着傘,
這就是愛情。
*泰戈爾--
有一個夜晚我燒毀了所有的記憶,
從此我的夢就透 明了,
有一個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
從此我的 腳步就輕盈了。
*泰戈爾--
我最後的祝福是要給那些人——
他們知道我不完美,卻還愛着我。
My last salutations are to them
Who knew me imperfect and loved me
*楊牧--
這時你只能想到, 愛吧,
把對方的蒼白和絕望摟 進胸懷。
渾身的汗油膩地交融,
互相摧毀如海獸,
愛就是抗議,
向逼近的死亡抗議。
*Lawrence Ferlinghetti,1919—美國詩人
孔雀
在夜樹下踱步
在迷惘的月光下
當我出去
尋找愛情
在那個夜晚 一隻環鴿在海灣咕咕叫著
一只鐘響了兩次
一次為了愛的誕生
一次為了愛的死亡
在那個夜晚
*葉慈《當你老了》--
當你老了,頭白了,睡意昏沈,爐火旁打盹,請 取下這部詩歌, 慢慢讀,
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們昔日濃重的陰影;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 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 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
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 苦的皺紋;
垂下頭來,在紅光閃耀的爐子旁,
淒 然地輕輕訴說那愛情的消逝,
在頭頂的山上它緩 緩踱著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間隱藏著臉龐。
*席慕蓉《渡口》—
讓我與你握別
再輕輕抽出我的手
知道思念從此生根
浮雲白日 山川莊嚴溫柔
讓我與你握別
再輕輕抽出我的手
華年從此停頓
熱淚在心中匯成河流
是那樣萬般無奈的凝視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
就把祝福別在襟上吧
而明日 明日又隔天涯
鋼琴演奏
5. 天光/客家歌謠:
6. 酷玩樂隊 Coldplay:生命萬歲 Viva La Vida
《Ending :詩歌朗誦陳文茜願你有所愛》
*陳文茜--
情,是一個很脆弱的東西。它像半透明的玻璃, 不要把它看透,不要把它當成實物⋯⋯因為它, 一摔就破。
*蔣勳《願》
我願是滿山的杜鵑
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
我願是繁星
捨給一個夏天的夜晚
我願是千萬條江河 流向唯一的海洋
我願是那月 為你,
再一次圓滿
如果你是島嶼
我願是環抱你的海洋
如果你張起了船帆
我願是輕輕吹動的風浪
如果你遠行
我願是那路
準備了平坦
隨你去到遠方
當你走累了
我願是夜晚
是路旁的客棧
有乾淨的枕蓆
供你睡眠
眠中有夢
我就是你枕上的淚痕
我願是手臂
讓你依靠
雖然白髮蒼蒼
我仍願是你腳邊的爐火
與你共話回憶的老年
你是笑 我是應和你的歌聲
你是淚 我是陪伴你的星光
當你埋葬土中 我願是依伴你的青草
你成灰,我便成塵
如果啊!
如果——
如果你對此生還有眷戀
我就再許一願
與你結來世的姻緣
葉向嶼幾歲 在 跟著四寶媽環島旅行 Facebook 八卦
#ㄧ打四環島50天行程篇
#正確旅行天數為50天
連續三年共計140天的旅程,相信帶給你們很多感受,原來台灣有這麼美的地方值得我們去探索;原來台灣的人情味還是跟農村時代般這麼濃厚;原來孩子有這麼多可能性,參與這些行程活動可以展現出驚人的毅力、興趣、專注、執行力,讓他們過個充實的童年!
在出發前,我會花約半個月時間的深夜熬夜找資料,尋找適合我和孩子高強度體驗的活動,以及我喜歡的活動,雙方都能喜歡、接受,玩起來才會盡興!
例如:海邊當海女(我)vs海邊玩水(孩子)、山上找野菜vs砍竹砍木頭、孩子釣魚殺魚vs我煮魚,大家互相配合,都能找到平衡點,一起開心的玩旅行。
怎麼找資料呢?我有幾個方向讓大家跟著做事前功課:
🌟估狗‘花蓮 體驗’,先打地名➡️空格➡️體驗,會出現上百種的體驗項目,需一個一個點開仔細看行程內容,再尋找適合自己的活動。因為我和孩子都很喜歡高強度的活動,我就會以這類型為主。
🌟估狗當地社區、協會的部落格、粉專、社團,一樣會有收穫!
🌟從旅行社的行程中尋找活動、體驗,如找到喜歡,直接私訊該活動單位揪團報名,一般大多10人成團,也可以請對方幫你併團參加!
🌟請當地朋友介紹:去年好朋友阿翔引薦巧雲姐認識,接著今年巧雲姐引薦快樂哥、小如讓我們成為朋友,快樂哥帶我去海邊學習當海女,因此多了這樣的體驗!還有竣竣的溪邊射魚課也是透過公益教學而認識的儷珺姐,姐的弟弟本身就是獵人,因此多了射魚的體驗!
🌟跟著節慶走:暑假正是花東地區開始舉辦豐年祭的盛事,可以先上花蓮、台東縣政府網站尋找各部落舉辦時間,再依自己的行程做規劃。也能查當季節盛產的蔬果、花卉,如六月蘭嶼飛魚季、七月太麻里繡球花、八月金針花海季,這都可以納入旅程!
行程安排主要以孩子體力為主,年齡小需要有午覺時間,今年亮亮四歲了,幾乎不太睡午覺,於是在活動安排上可以豐富些或是玩久一點。
也有發生過孩子很累,但是我想玩行程,這時孩子太累會出現盧小小的狀況,就考驗媽媽的耐心與智慧去轉換孩子的注意力,用說故事、講時事笑話、聊天、唱歌,都是可以讓孩子延長體力的好方法喔。
❤️以下是我50天的行程,跟大家分享:
�➡️2019_06環島
D1:漢寶園人蔘山藥、哈哈漁場(住愷媽家)
D2:雲林千巧谷牛樂園牧場、善化菜瓜棚晚餐(露台南左鎮一號店)
D3:奇美博物館(露台南左鎮一號店)
D4:吃芒果冰、蜂蠟蠟燭DIY(露台南左鎮一號店)
D5:左鎮化石館、吃芒果冰、岡山之眼(宿芬芬家)
D6:口社國小公益教學、琉璃珠DIY、六堆高腳屋晚餐(宿雅玲老師家)
D7: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和平公園共融遊戲場、新園A火鍋(宿雅玲老師家)
D8:夏戀滑水場(露同地)
D9:夏戀滑水場(宿台東貓追熊)
➡️2019_07環島
D10:貓追熊-再次隨遇而安的旅行(往蘭嶼停飛_露小野柳)
D11:青山農場賞繡球花、鐵花村聽小余唱歌(露小野柳)
D12:多良車站、台東大學圖書館、鐵花村聽小余唱歌(露小野柳)
D13:誠品書店看書、湧泉公園、台東森林公園(露小野柳)
D14:小魚兒的家咖啡廳、晃晃二手書屋、劉媽媽古早麵(露小野柳)
D15:前往蘭嶼(蘭嶼皆宿漁夫嶼海)
D16:蘭嶼-體驗達悟族飲食文化-整理芋頭田
D17:蘭嶼-環島、漂流木餐廳、潮間帶採螺玩水
D18:蘭嶼-氣象站、恩寶喵喵食坊、煮晚餐
D19:蘭嶼-十二籃環保家事皂DIY、小天池、東清灣玩水
D20:蘭嶼-十二籃切皂、無餓不坐、雯雯冰淇淋、東清灣玩水
D21:蘭嶼-蘭恩幼兒園公益教學、利哥地下屋導、小飛魚部落公演
D22:蘭嶼-全島導覽-秘密基地spa區-東清灣白沙灘-挖魔鬼海膽
D23:蘭嶼-日出-翻轉教育玩童年、東清灣泡在海裡一整天
D24:蘭嶼-跟蘭嶼說明年見(宿貓追熊親子民宿)
D25:孩子釣魚(露虂櫿嶇)
D26:躲颱風(露池上小雄72號露營x手作坊)
D27:池上稻田撿金寶螺賺零用錢
D28:鸞山博物館-會走路的樹
D29:池上全家合體看光雕音樂會
D30:泥火山豆腐DIY、騎腳踏車遊池上
D31:梯田文化景觀-吉哈米代部落(宿吉哈米代藤房)
D32:到海邊玩水(露麒麟部落露營區)
D33:東管處、成功漁港、都歷鏡面沙灘
D34:海洋環境教室免費導覽(露真柄禾多露營區)
D35:真柄禾多露營區(公益教學)
D36:當海女撿海產、到余水之歡民宿吃早餐、邱爸爸海產
D37:撿雨來菇、玩水、當海女
D38:鹽花的永福野店(宿加家民宿)
D39:回家種田下田補秧苗、採蓮子
D40:溪邊烤肉、玩水,竣的原住民課程-射魚體驗
➡️2019_08環島
D41:回家種田下田補秧苗、吉拉卡樣部落(住漂亮媽媽家)
D42:光復圖書館看書、食農教育
D43:鳳林吉拉卡樣豐年祭
D44:大象山莊喝咖啡、花媽媽家聚餐(住花媽媽家)
D45:奇美部落野外求生、拜祖靈、放蝦籠、自製餐具(露同地)
D46:月桃葉做繩子、爬檳榔樹撿檳榔鞘、撿柴生火
D47:結繩教學、殺蝸牛、製作陷阱、生火教學
D48:八卦網教學捕魚、奇美發源文化導覽、鑽木取火教學
D49:蓋獵寮
D50:報訊息、全家合體一起結束環島旅行
以上行程都結合我說的元素,花很多時間找行程,也花很多時間打完這一篇,因為用心所以在玩行程時更專注去體驗,我和孩子的感受更深刻,也因此發掘了很多有趣的體驗活動,也認識了很多很棒的家人。
甚至因我們這樣玩,也讓回家種田這農家多了體驗活動的規劃,讓更多人可以來到玉里大禹社區,看看這被山環抱的小部落,親眼看沒有灑農藥的稻田、親自彎腰為自己種下一撮秧苗。
再者~在玩旅程當中,也讓孩子跟著我一起做公益教學,學習付出服務他人,讓原本從小都手心朝上的孩子,終於有了手心朝下去幫助偏鄉部落的孩子,每一次的公益教學,都是讓孩子了解到“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讓旅行多了公益而更顯得有意義!
祝福大家都有個目標在心中發芽,幸福的想法,帶來幸福的人生,美夢成真的地方,就是天堂!
#歡迎轉發分享
葉向嶼幾歲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E7%9A%84%E8%A8%93%E8%AA%A1%E6%9B%B8%E2%94%80%E2%94%80%E4%BC%8A%E6%A0%BC%E8%A8%80%E7%9A%84%E7%98%9F%E7%96%AB%E6%9B%B8%E5%96%AE8%E7%A8%AE
☞ 本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223-culture-booklist-vir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書單 #隔離 #卡謬
─────
瘟疫來襲,你被隔離了嗎?或者很宅又沒朋友(?)的你,其實已經「自我隔離」很久了呢?
你知道即使沒有瘟疫,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阿宅,其實也等於長期自我隔離嗎?
你知道世界文學史上眾多名著都是以「孤獨」為核心的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給我們的訓誡書──瘟疫書單8種〉。這是伊格言應邀為香港端傳媒所寫的文章,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你聽過英國間諜小說家勒卡雷(John le Carré)嗎?事實上,「間諜」很可能就是世界上最孤獨,最「隔離」的職業之一。
我們今天要讀的倒不是勒卡雷的小說,而是他的自傳《此生如鴿》(The Pigeon Tunnel:Stories from My Life)。
沒錯,勒卡雷自己就曾在冷戰時期的德國柏林當過間諜。
當間諜都在幹嘛?每天都跟007電影一樣飛簷走壁、殺來殺去嗎?當然不是;這是完全錯誤的印象。伊格言這樣寫:
勒卡雷當然是位大師,你不會懷疑這件事──如果你看得下他的小說的話。這其實是種恭維,因為正是他的博學、精密、旁徵博引、拒絕簡化,遂令我們得以一窺一個隱遁於煙硝之外的,間諜的真實世界。是的,你以為間諜成天都在殺人或被殺嗎?當然不。幹嘛殺人呢?殺人多麻煩,屍體難以收拾,要是在他國領土殺人,還得去「按捺」別人的治安機關和情報組織;稍一不慎,還可能引爆外交危機或戰爭。對,非不得已,間諜當然不殺人──他們的大宗日常工作,也就是在蒐集情報、傳遞情報而已。
有道理吧?說穿了,驚險、血腥能免則免;我們對情報工作的誤解,其實來多數自於電影的誇大戲劇化效果。
真正的「間諜日常」,其實非常寂寞,近乎自我隔離,因為那幾乎都是一個人的資訊蒐集作業──
沒錯,當然是「近乎一個人」,難不成你還能酒後對好友吐露心事說你正在當間諜,蒐集情報很辛苦嗎?
所以間諜當然是孤獨的──情報員的快樂,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勒卡雷的回憶錄《此生如鴿》英文題名原為「鴿子隧道」(The Pigeon Tunnel)──鴿子隧道是什麼?
那是蒙地卡羅賭場的娛樂設施。還是個青少年的勒卡雷有一次被他不成材的父親帶去賭場開眼界;那裡養了一群鴿子,配置了隧道。
鴿子們依序由隧道飛出,此生唯一目的是讓賭累了想活動筋骨的紳士們舉槍進行不定向飛靶射擊,權充娛樂。伊格言如此述寫:
你覺得鴿子很可憐是嗎?是的,勒卡雷說,許多他尚未定名的小說檔案,在電腦裡都先叫做「鴿子隧道」。為什麼呢?讀者們可以自己想想看:若有一日,大自然或上帝心血來潮,突然決定以病毒對人類進行不定向飛靶射擊,你覺得人類像什麼?
這是作家勒卡雷的悲觀;也幾乎是所有他小說的共同主題──愛國的疲憊,間諜的虛無。
為國熱血奉獻的情報員,在過了大半輩子提心吊膽的生活之後,也總會有那麼一瞬間,懷疑起這一切是否值得吧?
問題是,人真能有選擇嗎?或者其實我們的一生,總像那些依序飛出隧道的鴿子一樣,徒勞且別無選擇呢?
講到這,伊格言說,我們也該來讀讀法國作家卡謬的名作《異鄉人》了。
對,此刻我們可能更容易聯想到他的另一本書《瘟疫》;但提到孤獨與隔離,最令人難以忘卻的卻是《異鄉人》。
讀過這本書的朋友們都知道,這是殺人犯莫梭的故事。
對,莫梭沒什麼朋友,無疑是個孤獨的人;但我們要問的是,在日常中,你難道沒有「不太清楚為什麼」而做了一件錯事的經驗嗎?
比如,被老闆訓話時,突然覺得自己站在這裡聽訓似乎有點可笑;於是你福至心靈,笑了那麼一下──其實並沒有強烈對上司不敬的意思,但你卻因此被開除了......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i_ZQ0zCvcI/hqdefault.jpg)
葉向嶼幾歲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你知道「西伯利亞歇斯底里」嗎?
#村上春樹 #文學 #推薦書
────
你聽過「西伯利亞歇斯底里」嗎?為何說「真正存活的只有沙漠本身」?本集我們繼續講述伊格言老師的文章:「真正存活的只有沙漠本身──村上春樹《國境之南,太陽之西》」。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伊格言說:《國境之南,太陽之西》算是村上長篇作品中奇幻色彩較淡的一部;但其中僅有的幾處帶有幻想性質的情節,卻恰恰都是小說的關鍵。
男主角阿始在婚前,在與島本在爵士酒吧中重逢之前,其實曾在街頭巧遇島本──他看見一位拖著腿走路的女人,背影與曾罹患小兒麻痺的島本一模一樣。於是他不由自主開始跟蹤她,卻始終沒能確認那是否就是島本。然而,跟蹤尚未結束,突然有個男人抓住了阿始的手臂,交給他一個白色信封,警告他不要插手,也不准追問;而島本就在此刻上了計程車,消失在人群中。阿始茫然收下白色信封,打開一看,信封裡裝著十萬日圓。這個信封,被阿始慎重地收藏在一個安全的地方。而在整整八年後,阿始與島本重逢,島本再次從箱根的別墅中不告而別後,阿始回頭去找這白色信封,卻赫然發現,白色信封居然也不見了。
伊格言分析,如果仔細檢視《國境之南》所有關於女主角島本的細節,由島本首次出現在爵士酒吧裡起算,我們會發現,小說中幾乎未曾出現島本與其他角色(除了阿始之外)較長時間的互動。而島本的現況與個人歷史,似乎都被那充滿神秘感的話語或死亡意象所隱蔽了。我們或許可以如此猜測:這位阿始的青梅竹馬,三十七歲,有著迷魅笑容的美麗女子,或許自始至終,極可能只是阿始心中的幻影。
這代表了什麼?伊格言說,前兩集中,我們已經證實了,絕對純粹的愛往往導致傷害與毀滅。這說來令人悲傷。而藉由十萬日圓的消失,村上春樹更將小說的世界觀進一步推向了更加虛無的方向。裝著十萬日圓的白色信封是對島本情感的唯一物證;然而物證卻消失了;唯有對島本的記憶保留了下來。換言之,在缺乏物證人證的情況下,這樣「絕對的愛」的記憶,卻也有可能只是幻影,只是虛構。
這強烈暗示了生命的本質:虛無。......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417-3XzVHA/hqdefault.jpg)
葉向嶼幾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的養蜂人不多,永和蜜蜂場主人葉其學,是香港較少數的一個。
他在鄉下惠陽長大,7歲時就跟隨叔公及父親上山捕蜂、養蜂、採蜜糖,自小就對蜜蜂有濃厚的興趣,高中畢業後當了教師,但在工餘仍繼續養蜂,擁有百餘箱蜜蜂。80年代初經太太申請來港後,仍一心想養蜂,為建蜂場,他踏遍港九新界如中環山頂、香港仔、西貢、大埔、元朗、大嶼山等,最後看中沙田排頭村,地處大埔林村、紅梅谷、小瀝源、大帽山幾個山上大林區中間,樹多花多,適合蜜蜂採花蜜。
他以獨行俠的姿態,創立蜂場,到處上山去追蜂,對蜜蜂全都瞭如指掌。背着數十斤的工具上山去找山蜂,在尋找的過程中,山沒有路,地很斜,地上的泥給樹林遮着,很鬆散,他曾因此在山上跌倒受傷,皮破血流。亦曾經被蜜蜂針過二百多針。又曾因天氣太冷、下雨太多,令山花不開,蜜蜂無法採蜜產蜜,致蜂場失收,生計難以維持……但凡此種種,都無損他愛蜂的決心。
一生都鑽研蜜蜂,熟悉蜜蜂習性,懂得跟蹤蜜蜂,憑牠踏過那些腳印、聽牠聲音、看牠飛行,找到蜜蜂飲水的山溪、坑邊 ,而找到蜂巢的位置。然後掘出蜂巢,點香煙燻蜜蜂出來,徒手將蜜蜂挖出,帶回蜂場的蜜蜂箱內養。
勤力養蜂,把握收集蜜糖的花期,蜜蜂採過蜜糖,儲滿在蜂巢的房眼後,他就第一時間將蜂巢放入離心機,轉出蜜糖來。
收蜜糖也辛苦,為趕花期,每天天亮做到太陽下山,沒有休息,上山下山、養蜂、出蜂蜜,動作沒停止。但他都總覺開心,蜜蜂早已融入他的生命裏,不可缺少。
曾有人想跟他學養蜂,可是養了一陣子,發覺這行業很辛苦,上山下山,日曬雨淋。又有被蜜蜂刺到的危險,根本寸步難行。而且生計無法估計,工資少,完全跟付出脫節,結果嚇怕了人,不幹了。從此他不再教人,繼續他一向的獨來獨往。
採訪︰孟惠良
攝影︰周義安
永和蜜蜂場
地址︰新界沙田排頭村136號
電話︰2691 7917、2603 2682
營業時間:星期六至日11am-5pm,星期一至五到訪請先以電話預約
========================================
飲食男女App大革新!立即開App寫食評,下一個食神可能就係你!✍
?iOS App 下載:http://goo.gl/ZNVWFd
?Android App 下載:http://goo.gl/MrW6YE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4m591yvJd4/hqdefault.jpg)
葉向嶼幾歲 在 小嶼老師女友-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1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八卦
找小嶼老師女友在Dcard與PTT討論/評價與推薦,提供葉向嶼幾歲,小嶼老師女友,葉向嶼生日相關資訊,找小嶼老師女友就在追蹤網紅動態,熱門網紅排名,社群最新更新第一手 ... ... <看更多>
葉向嶼幾歲 在 小嶼老師女友-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1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八卦
找小嶼老師女友在Dcard與PTT討論/評價與推薦,提供葉向嶼幾歲,小嶼老師女友,葉向嶼生日相關資訊,找小嶼老師女友就在追蹤網紅動態,熱門網紅排名,社群最新更新第一手 ... ... <看更多>
葉向嶼幾歲 在 [自介] 我是個soso的熟男大叔- 看板gay 的八卦
如題,我是個soso的35歲熟男大叔,
即將邁入36猴年大關。為了幫自己的36歲,
多留下一些記憶,我最近又開始上山下海。
我的興趣廣泛,喜歡藍天白雲,喜歡有山有海的地方,
喜歡單車(常常租借ubike,騎大台北的河濱車道),
喜歡攝影,喜歡旅行,喜歡美食,喜歡台灣傳統小吃,喜歡爬山,
喜歡閱讀,喜歡聽音樂,喜歡投資理財,喜歡看歌仔戲,
喜歡悠閒做自己想做的事,喜歡純真質樸的氣息與誠懇憨厚的溫暖,
喜歡Backpacker背個背包到處走走。
偶爾也會下下廚,但就只是偶爾而已XDDD
從台灣頭到台灣尾,我環島過好幾回了,不論是機車還是火車,
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夠進行單車或是徒步環島,
用更緩慢的步調來發現台灣之美。
我有個小怪僻,不管走到哪裡,總喜歡自拍自己的
毛手和毛腳,嘖嘖!
寫到了這裡,相信大部分的觀眾朋友,
已經離開走人了,(哪裡來的怪大叔!?)
如果你還沒有左轉出去的話,嗯!
要開始介紹真相了,年輕的時候我比較有自信,
所以留下很多文字及圖片記憶。
啊!除了毛手毛腳之外,我其他地方也處在毛茸茸的狀態,
年輕的時候,還會稍作修飾一下,
超過33歲之後,開始做自己,當個自由自在的熟男大叔。
常常滿臉鬍渣、不修邊幅,或是穿個運動短褲、夾腳拖,
就出門了,這比較接近真實的狀態。
最後,放上的是自己的基本檔案:
綽號:阿準
身高:168,號稱 170(加了郭彥均的增高鞋墊後XDDD)
體重:65 (說65其實是騙人的,其實上了國中之後,體重從來沒有低於70過。)
居住地:台北、澎湖,但旅行是全省趴趴走。
年齡:35~36(屬猴,今年九月滿36。)
相簿:https://www.flickr.com/photos/stinox1980
更多關於我:
『旅行,同時是一種流浪、也是一種歸宿;而離開,是為了再回來。』
35歲,在澎湖長大,在高雄求學,在台南工作過,後來待在台北。
有著未老的童心、不肯熄滅的孩子氣,以及做事執著的神情。
四十歲之後,打算回澎湖當農漁夫,種種菜、出海捕魚、潮間帶踏浪,
並悠閒地在沙灘上仰望星空。
2016新希望:
多投資自己,做個正向思考(Positive thinking),且帶有正面能量的人。
有天,
我們終於遇見,
我們會發現,過去一切不順遂,
都是為了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好讓我們,能在對的時機相遇。
邁入三十之後,人生的六大精采元素:
。旅行。攝影。美食。登山。單車。投資理財。
----
工商時間又到了!
今年八月份,我要帶著四個活潑可愛的小朋友環島,(老哥和老姊的小孩。)
有機會的話,想多認識也同樣喜歡,旅遊/攝影/美食的朋友,
如果你真的對台灣很不熟,或許你也能透過加入部分行程,
多認識一下我們所居住的寶島,還保有質樸良善的一面,
而且不論山上、海邊或離島,都有著明媚風光、都值得你用心體驗走一遭!
環島之路,還很漫長。
未來,一起努力吧!好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58.9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ay/M.1468844322.A.4EF.html
當然不好吃啊!我又不是什麼小鮮肉,比別人高的只有高血脂跟高尿酸 (大誤)
猶記得五年前的四月份,我初次造訪蘭嶼時,當時正值飛魚季,所以研究飛魚文化,
幾乎是我的旅遊主軸。這次暑假期間前來,重心則放在浮潛,及造訪蘭嶼氣象局、燈
塔、小天池等景點。蘭嶼真的很適合漫遊,放慢腳步、放鬆心情呢!
蘭嶼我短暫時間內不會去了,因為八月我是帶領四個小朋友,交通工具是火車+台灣好行
,二個多小時的航程對他們來說太辛苦了,而且船班其實蠻晃蠻顛簸的。(如果真的要安
排離島,只會考慮近一點的綠島或是小琉球。)
上兩個老哥的小孩,環島一定會把天花板掀開。
※ 編輯: stinox1980 (111.250.147.10), 07/22/2016 12:46:3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