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烤肋排
#華麗只是表象
~Vermicular26cm壽喜鍋
& Lodge25cm圓鍋
老公啃著肉,我:這肋排怎麼樣?
老公:嗯,烤得很嫩、很 juicy ~
我:是「烤」的,對不對?
老公:這不是烤得嗎?🙄
我:哈哈哈!太棒啦~成功!
這肋排讓我很得意,因為是我想出來的做法,所以特別興奮😙
第一次吃整片肋排是Costco 美式肋排,那種烤肉醬的味道全家都不喜歡,也沒再買第二次。自己烤,我討厭烤箱被噴得髒髒的,一直只烤不噴油的食物,但是肋排就是令人心動,於是我偶爾會去1010湘菜啃支過癮。
爬食譜文是平時的消遣,看到一則先用電鍋把肋排燉熟軟,再過油煎炸,塗上蜜汁醬,做成蜜汁烤肋排,這方法觸動我的靈感⋯
肋排在電鍋燉熟,雖然可以避免在烤箱烤太耗時、或烤不熟、或烤太柴等缺點,但是肉汁都化到湯水裡,失去肉味,這方法不甚好⋯
哈!有了!🤔無水料理高手Vermicular鍋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先在V鍋悶熟,再用油煎做香脆褐化作用(術語:梅納反應),就是烤肋排了!
當構思化為行動,行動實踐創意,創意騙取成功,得意呀~
不知看官們有沒有在乍看下,也認為是烤肋排無誤呢?😋
----------------------------------
後記:
#眼睛看的只是表象
我,說話大聲,表情激動,笑聲響亮,給人感覺活力十足,
其實有些病痛是外表看不出來的。
一年來,自從因脊椎問題行動受限,外出活動安全時數3小時,再來我就無法挺直腰桿做人,必須躺下休息。
這樣的生活,是我努力一整年才有的最佳狀態,生活仍像上班時按表操課一樣的規律,早上醫院復健、下午運動復健,去買菜進廚房做飯是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候了。
現在朋友問候我常是「最近有沒有好一點」,一整年來,我體會什麼是「不可逆」,以前的經驗是生病吃個藥休息就會康復,所以自然有病會好起來的觀念,現在要開始接受有些病是~病了就回不去了
曾積極想以開刀方式治療,做精密檢查,經過榮總骨科、國泰神經外科診斷,當權威級的醫生都認為開刀不會有幫助時,我很沮喪,許多還想做的事,已遙不可及⋯
我建設自己,醒來的每一天,就是我狀況最好的一天,我要對抗的不只惡化,還有老化,狀況不可能會更好,所以復健和運動外,我想做、能做的,一定要付諸行動,就利用這黃金3小時做可以做的事,習慣病痛,與它和平共處。
有時和朋友見面,一句「看你都好好的呀」,這句話聽來很不舒服,好似我無病呻吟,好友不是要笑我,可是一句沒啥含義的發語詞,讓我這表面好手好腳的「半殘」人士真是啞巴吃黃連。
上週掃墓,過程已超過黃金3小時,家族還得聚餐,在餐廳等候區我找到長板凳躺下休息,老公發現女兒臉色難看,問怎麼了,想不到女兒越說越激動哭了起來,說很想去罵人。
原來坐在旁邊的一群人,對我指指點點,女兒越聽越生氣,後來聽到「不要臉」這話,她簡直抓狂,她哭著說「人家不舒服,那些人不知道,幹嘛要罵人⋯⋯」
我早已訓練自己要無視外人眼光,原來家人也要有心理建設,「好手好腳的外表」無法取得別人理解「內在的苦楚」,無視、無聞、無怒變成要修養的功課。
自從自己有苦難言,也開始對一些「不尋常」的舉止多一些想像與體會,如果有年輕人坐博愛座,我寧可相信他有需要,而不用眼光去批判。
許多的人與事,原來眼睛看的~只是表相,背後的故事有時是很沈重的⋯⋯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禁獵童話I:魔法吹笛手」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海德薇 內容簡介: 魔笛手銀笛、金銀斧頭、睡美人紡錘、白雪公主魔鏡、糖果屋尋人石、美人魚匕首、傑克與豌豆的魔豆──世界知名童話的繼承者七大法器齊集,賭上生命與尊嚴的戰爭華麗開打! ◆當《哈利波特》、美劇《童話小鎮...
華麗只是表象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禁獵童話I:魔法吹笛手」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海德薇
內容簡介:
魔笛手銀笛、金銀斧頭、睡美人紡錘、白雪公主魔鏡、糖果屋尋人石、美人魚匕首、傑克與豌豆的魔豆──世界知名童話的繼承者七大法器齊集,賭上生命與尊嚴的戰爭華麗開打!
◆當《哈利波特》、美劇《童話小鎮Once Upon A Time》碰撞迪士尼電影激盪出的華麗幻想曲!
◆時報小說賞佳作獎修訂改寫.21世紀奇幻童話小說三部曲磅礡問世!
◆輕小說作家/角川輕小說大賞得主值言、作家/《血族育妻條約》作者花鈴、PTT奇幻文學版版主Hjordis 、Novel小說.粉絲團版主Mr.V、前路透社記者/台大新聞研究所兼任講師劉育敏各界強力推薦!
十六歲的美國少女阿娣麗娜出身自音樂世家,母親是名樂團內的長笛演奏家,耳濡目染之下她也精通笛類樂器。在一次隨團踏入台灣的《歌劇魅影》巡迴演出,阿娣麗娜竟在後台遭遇神秘人襲擊,此時,唯一的阿姨又遭到獵殺女巫的殘酷方式處死,母親卻不願報警,彷彿在隱瞞什麼大事,這件事又和阿娣麗娜父親的謎樣死亡有關……
爾後,阿娣麗娜意外發現母親珍愛的祖傳銀笛竟有將樂曲意境化作現實的魔力,並得知家族代代相傳的秘密:身為女巫的後裔,長年被勢力龐大的教廷追捕,進行數世紀的鬥爭。眼見母親逐漸步入當代教廷的陷阱裡,阿娣麗娜說服俊美但冷漠的青梅竹馬尼可拉斯與她一起飛往墨西哥援救,向教廷再次宣戰、為獵殺名單上的七個童話家族挺身而出。而她們唯一能夠倚仗的,正是來自童話傳承,具備特殊魔力和戰鬥力的強大「法器」!
魔笛裡「吹笛人」的後代、和「金斧頭、銀斧頭、鐵斧頭」的傳人,能否搶在夥伴們被一一處死之前,成功集結其他各具本事的「童話繼承者」們,逆轉戰局呢?然而,她們卻不知道,這只是這場悲壯戰爭漫長的起始、虛偽的表象……!另一方面,與尼可拉斯共歷患難的阿娣麗娜,又該如何面對心中那份悄悄萌芽的青澀戀情呢?
作者簡介:海德薇
畢業於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在行銷廣告領域打滾十餘年,曾任媒體採購、廣告文案與產品經理人。基於對創意和文學的熱愛,榮獲2014年舉辦的時報小說賞佳作,亦分別於2014、2015及2016年入圍信誼幼兒文學獎文字創作組。
筆名「海德薇」取材自哈利波特的貓頭鷹Hedwig,作者深深著迷於奇幻小說和魔法世界,身體力行研習起水晶能量,並完成超世紀療癒系統(Trans-Era Healing System)修業,取得高階療癒師資格,甚至擁有自己專屬的魔杖。
現在持續天馬行空做白日夢、以及孜孜不倦耕耘文字中。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eaSpmE-mV8/hqdefault.jpg)
華麗只是表象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鷹飛基隆:台灣最美的四季賞鷹秘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陳世一
內容簡介:
喚醒世人的黑鳶紀錄片「老鷹想飛」、支持友善生態的「護鷹紅豆」「護鷹米」、一年一度基隆市歡慶的「老鷹嘉年華會」……,喚起世人重視我們身邊的野生猛禽,然後呢?換個說法就是想問,我們可以為泛稱老鷹的黑鳶在台灣近三十年來大量消失的困境,還可以再做些什麼改變?
台灣特有亞種的黑鳶早已列為有待保育級的野生動物,或許「尊重生命」的觀念深植人心才是一切的答案,因為唯有如此,老鷹族群飽受威脅的環境問題才有解套的可能,人鷹共好的生命教育才能落實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當中。
本書作者陳世一長期從事台灣生態、文化記錄與寫作,可說是位自然觀察者的熱愛與實踐者。話說他二十年前剛來基隆,就被一幕老鷹空中翻身的景像給深深震撼,心想一定要好好認識牠們,直到二○○九年基隆港口的海洋廣場建成後,終於一償宿願了。日後,只要得空就會到老鷹食堂的基隆港口,探望心儀已久的老朋友。因此,這本《鷹飛基隆》醞釀期長達二十年之久,密集觀察不輟更長達七、八年,而觸動他下筆寫就本書的動機,是他察覺到當你我欣喜看到老鷹在空中飛舞英姿表象背後,那老鷹在台灣生存困窘的真正原因……。
作者並非專攻鳥類的研究者,但是卻一針見血地道出猛禽性老鷹在台灣的處境;文字不是文藝派的奇思妙想,只是純然率真地想寫出旁人尚未看透的老鷹飛行美學;本書從未以生態攝影書自居,可是每張照片都捕抓到老鷹生命之舞的靈魂本質;筆者鮮少將生態教育掛在嘴邊,怎知字字句句都表達了愛老鷹的人道關懷見解;這本不是生態旅遊導覽書,卻將台灣最美的賞黑鳶勝地及隱藏版基隆港漫遊路線無私分享。
野生猛禽老鷹的生活行為觀察 + 風中舞者老鷹的飛行美學藝術創作 + 既使手指僵直仍要補抓捉老鷹一閃即逝的華麗身影 + 為老鷹發聲,將眾人不求甚解的老鷹生態角色價值重新定義……,作者發現原來圓滿的老鷹生態復育不會光只有老鷹,也有要四季鳥類飛舞、魚群跳躍,以及人類有智慧的善待,一切的一切盡收錄在《鷹飛基隆》的感性與理性兼具的圖文創作之中。
本書獨有:
⊙老鷹個資全揭密!圖解主角老鷹的外型特徵、羽翼特色、生活習性、花式俯衝鷹姿、水面抓食路徑總整理,從頭到腳、到天空飛行,無不精闢解說
⊙了解台灣老鷹的最佳入門手冊!圖解老鷹在生態鏈上扮演的角色、圖解人類生態金字塔中的老鷹角色
⊙天空猛禽不再傻傻分不清!圖解全台灣老鷹分布地圖、北台灣賞鷹地圖、台灣常見猛禽辨識特徵
⊙近距離與老鷹做深度接觸!圖解全台最美的基隆港賞鷹勝地、四季造訪基隆港的老鷹飛行路線、隱藏版的基隆港賞鷹漫遊行程
⊙有文學之筆、更有精采照片寫真!前所未有的老鷹飛行美學九大分類,高達62種動人心弦的鷹飛美姿文學解析
⊙隱藏版的基隆港豐富生態!6種肉眼可見的港區魚群,到基隆不再只有嘴巴品嘗廟口美食
本書特色:
(一)第一本台灣老鷹的飛行美學圖文專書!基礎了。
(二)全台賞鷹情報大公開,首推基隆港的老鷹嘉年華!堂》吧,那是夜歸者口腹飽足的身心避
(三)一書在手,你也可以成為賞鷹達人!
(四)懂老鷹、愛老鷹,就要知道老鷹吃什麼!其中,古今說老鷹抓雞、抓魚真是天大誤解!
(五)不可不知的台灣老鷹大量消失主因!
(六)作家獨有的感性書寫 + 生態攝影的銳眼鏡頭 + 老鷹飛行美學的細膩觀察,以多元創作方式呈現,說出專屬於台灣老鷹的故事
(七) 隱藏版的基隆港豐富生態,可能就連在地人都不知道!
作者介紹:陳世一
台北人,現居基隆。
自然觀察者、文史工作者。
長期從事台灣生態、文化記錄與寫作。
著有《九份之美》、《綠色旅行》、《尋找河流的生命力》、《基隆漁業史》、《基隆港市與相關行業發展的歷程》等書。
20年前剛來基隆,每當中午騎車從愛一路穿越仁二路時,總在被東岸高架橋墩錶框的天空,看到老鷹在旭川河口空中翻身的景像,這畫面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心想,有一天一定要好好認識牠們,直到2009年海洋廣場建成後,終於可以更靠近看、拍牠們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5xreb0Rsy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