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最難的不是抓住機會,而是保持清醒,和堅持到底。
The hardest part to success isn't seizing opportunities, but to remain calm and steady.
大賣空 (The Big Short), 2015
myVideo 影音隨看:http://bit.ly/1Sdl4Op
2007年開始的全球金融風暴影響了成千上萬人的生活,而一切的源頭來自於那個結構看似固若金湯,但卻千瘡百孔的美國房市。而在危機爆發之前,卻有四組人馬嗅到了龐大的商機:一位洞燭機先的天才、一個正義感十足但卻脾氣暴躁的經理人、一位投機取巧的銀行僱員、以及一個厭倦了華爾街生態的隱世高人。
這部電影雖然使用了許多艱深難懂的術語,但輕鬆詼諧的敘事手法還是能讓我們這樣的外行人對於當年這個撼動全球的金融危機有了深切的認識。四位演技一流的A咖雖然很少同場飆戲,但還是讓我們看得很過癮,尤其是 克里斯汀·貝爾詮釋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天才更是入木三分。
去年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榮獲最佳改編劇本的好電影,現在可以線上看了喔!
myVideo APP下載立即看:http://onelink.to/25sgzw
<心得>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北市的巷弄裡,有一家經營超過一甲子的上海飯館,道地的上海味,還登上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裡頭大為稱讚,老師傅正統的上海菜作法,恐怕連大陸都找不到。老客人說,來到店裡,總有回家吃飯的感覺,尤其是玻璃櫃裡,一碟一碟的盆頭菜,更是撩起了濃濃的鄉愁。...
華爾街2線上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這場新冠肺炎大流行為疫苗製造商創造了一個巨大的新市場,生物技術公司開發mRNA疫苗的成功案例,為他們帶來了利潤上爆炸式增長。 而且這只是一個開始,因為新冠疫苗接種將會是長期性的。
莫德納疫苗和輝瑞疫苗,同樣都是採用mRNA蛋白質指令技術。但是但不同於研發輝瑞疫苗的,德國BNT生技公司的創辦夫妻,是二十多年來致力於將免疫學,應用於癌症治療研究的學者,美國莫德納生技公司的CEO班塞爾,既非生物科技學者也不是醫師,他不是莫德納的創辦人,是一位法國工程師。
2020年3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會見全球最大的生技和製藥公司的CEO,他在這場白宮圓桌會議上一鳴驚人。在場其他專家和醫師,沒人敢下注保證一定能夠成功地,迅速地,完成新冠疫苗的研發,只有他敢承諾將在幾個月之內完成。立刻吸引了川普撥款押寶製藥產業裡的無名小卒莫德納。
班塞爾在2011年加入2010年才創立的莫德納生技公司,他看到了用mRNA的全新技術,徹底改變製藥產業的一場未來革命。莫德納在2020年4月,啟動一期臨床試驗時,已收到美國政府撥款4.83億美元的資助,超過對其他任何製藥公司的補助。2020年5月莫德納疫苗,將進行二期臨床試驗的公告,讓Moderna的股價一飛沖天。莫德納在7月啟動了第三期臨床試驗,2020年12月18日,美國FDA批准了mRNA-1273的緊急使用授權,這也是莫德納創立十年以來,第一款獲得FDA批准的產品。
莫德納預計2021年在全球生產5至10億劑疫苗。製藥產業開發一種新的藥物,平均需要15年的時間和10億美元,莫德納只花了十年。班塞爾的膽識與堅持,不但使他在新冠疫情的危機中抓住了,讓莫德納化身成為全球疫苗領先者的轉機,也讓許多人眼中的不可能成為可能,拯救了成千上萬條寶貴的生命。
{內文}
在災難片和真人秀之間,這是一個奇怪但非常真實的場景。2020年的3月2日,川普在白宮會見全球最大的,生技和製藥公司的CEO。
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院長 佛奇:無論你是多快,最快也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
美國總統 川普( 2020/3/2 ):我比較喜歡「幾個月」,聽起來更好。
大多數的公司談起疫苗,都要到2021年左右,輪到莫德納的CEO斯特凡·班塞爾,他對總統這樣說。
莫德納CEO 班塞爾:獲得人體數據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然後它將允許我們選擇治療劑量,然後就立刻開始第二階段的測試。
美國總統 川普( 2020/3/2 ):所以你說的是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你就會得到疫苗?
莫德納CEO班塞爾:對,第二階段。
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院長佛奇:你有的不是疫苗,是進入測試的疫苗。
莫德納CEO班塞爾:是的。第二階段。
引起川普注意的不是他的法語口音,而是在場其他專家和醫師,沒人敢下注保證一定成功的新冠疫苗,他敢。
莫德納CEO班塞爾:謝謝總統先生您的邀請,我是莫德納的CEO班塞爾。
如果莫德納與輝瑞疫苗都是採用,蛋白質指令的mRNA技術,這也是ModRNA莫德納原名裡的字母。但不同於研發輝瑞疫苗的,德國BNT生技公司的創辦夫妻,是二十多年來致力於將免疫學,應用於癌症治療研究的學者,班塞爾既非生物科技學者也不是醫師。斯特凡·班塞爾是最近進入富比士排行榜的法國人。成功開發莫德納疫苗之後,成為億萬富翁。一張幾個月之前沒沒無聞的面孔,現在是抵抗新冠病毒家喻戶曉的英雄。
莫德納CEO 班塞爾:可以確信的是疫苗接種將會長期進行,因為病毒未來不會消失。
班塞爾於1973年出生於法國馬賽,20歲進入法國著名的中央理工學院,唸的是化學和生物分子工程。但是他和其他同學不太一樣,他還選修了遺傳學和日語,而且每天早上都閱讀華爾街日報。1995年,他選擇到法國生技公司Bio Merieux,是傳染病診斷領域的巨頭之一,在日本東京的分公司實習,正好是大腸桿菌爆發的那一年,這場流行病讓22歲的班塞爾印象深刻。
法國France 2新聞主播Caroline Roux(2020/6/25) :斯特凡·班塞爾,您的求學生涯非常優異,從法國最好的學校畢業,你也曾在法國梅里埃生技公司Bio Merieux工作過,當時要怎麼樣才能讓您留在法國?
莫德納CEO班塞爾:這個問題需要一個很長的答案。
畢業後他成為這家法國生技公司,在日本的銷售總監,對他器重有加的老闆,提供他到美國哈佛大學攻讀MBA學位,他在波士頓遇到了他的妻子攝影師Brenda。2011年他辭去了,梅里埃生技公司CEO的職務。
莫德納CEO 班塞爾:其實去美國就是為了接觸到,來自哈佛的尖端科技。
這是一個簡短而誠實的回答。2010年四位生技專家Rossi、Langer、Afeyan、Chien,創辦了莫德納ModRNA,但是缺少一位運籌帷幄的戰略領導者。當時莫德納只有一名員工沒有辦公室。他們找到了班塞爾,班塞爾看到了用mRNA的全新技術,徹底改變製藥產業的未來革命。當他的妻子Brenda問他成功的機率如何,他列出了風險、減薪、成功機率小於或等於1%等。妻子Brenda回答他「不要像法國人一樣思考」,「你會找到辦法做到的」。
法國France 2新聞主播Caroline Roux(2020/6/25):為什麼您的生技公司這麼有信心?從一開始就信心滿滿地強調,我們一定會找到疫苗,而且會很快就找到?
莫德納CEO班塞爾:我認為有好幾個原因。首先我們很幸運,因為這個病毒從生物學的角度而言,並不是很複雜,想像一下H.I.V.(愛滋病病毒),H.I.V.出現已經四十年了,但我們一直都沒有找到疫苗。我們曾經和美國國家衛生院NIH,合作研發過另一個新冠病毒的疫苗,我們在動物身上獲得了很好的結果,在傳染性方面我們可以很順利地,將臨床實驗前期的結果,轉化為臨床數據,所以我們很有信心。
在2020年3月2日白宮的圓桌會議之後,第二天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立刻通過核准莫德納進行臨床試驗。不到幾個星期之後,莫德納在2020年4月,啟動一期臨床試驗時,已收到美國政府撥款4.83億美元的資助,超過對其他任何製藥公司的補助。
美國國家衛生院NIH,正在對人體進行莫德納疫苗的試驗(2020/5/2),而沒有等待動物試驗的結果。這是疫情爆發之前,聞所未聞的速度。同時(莫德納)公司也已經準備進行量產,完全只能希望它能得到批准和立即分發。
但是爭取加速與時間賽跑,和匆忙地壓縮時間,有什麼差別?科學的時間不等於金融的時間,美國生物科技界開始懷疑班塞爾,他是誰?「一個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法國人」,「他不是生物科技專家,卻承諾一個許多專家都失敗了的成功」。還有他總是要找到更快的解決方案,也逼走了多位無法承受壓力的合作夥伴。
莫德納CEO 班塞爾:我們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合作,在於我們從承擔財務風險的角度,對所有能夠縮短開發時間的方法,進行分析。為此我們承擔了巨大的財務風險,這正是美國政府提供給我們的,差不多是五億美金來進行臨床試驗。但是在關乎人體的安全考量上,我們沒有冒任何風險。
2020年5月莫德納疫苗,將進行二期臨床試驗的公告,導致Moderna的股價一飛沖天,班塞爾的財富被評估高達35億歐元,這似乎也符合他的格言「要么做大,要么回家」。
莫德納CEO 班塞爾:我們冒的風險是還沒有得到有效結果,就要開始進行生產。就像我們所說的臨床試驗要到秋天才開始,屆時疫苗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但是我們不能等到秋天才開始生產疫苗。從公衛的角度而言,這將會是非常糟糕的情況,也就是說如果疫苗成功了,我們卻只有幾百萬劑而不是幾億劑,所以我們正在做的是:冒險生產疫苗。
莫德納在7月啟動了第三期臨床試驗,2020年12月18日,美國FDA批准了mRNA-1273的緊急使用授權,這也是莫德納創立十年以來,第一款獲得FDA批准的產品。
疫苗接種賽程中一個重要里程碑,製藥商莫德納即將提供2億劑疫苗。這些疫苗被安置在Catalent這裡,是全世界最大的製藥廠之一,每週7天24小時趕工大量生產疫苗。
莫德納在美國印地安納州的疫苗產線,生產廠房占地約100萬平方英尺,員工人數已經加倍至三千人,24小時趕工生產疫苗,現有2億劑疫苗正在進行出貨品管檢驗。
Catalent Biologics 項目管理主管Alyson Norrick:我們會在未來數年持續生產他們的疫苗,如有需要還將計畫生產補強劑。
莫德納預計2021年,有望在全球生產5至10億劑疫苗。製藥產業開發一種新的藥物,平均需要15年的時間和10億美元,班塞爾的mRNA冒險之旅只花了十年,但卻是走了十年鋼索的大膽與驚險。班塞爾的膽識與堅持到底的毅力,不但使他在新冠疫情的危機中抓住了,讓莫德納化身成為全球疫苗領先者的轉機,也讓許多人眼中的不可能成為可能,拯救了成千上萬條寶貴的生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aVpJDd_ArA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TVBS%E6%96%87%E8%8C%9C%E7%9A%84%E4%B8%96%E7%95%8C%E5%91%A8%E5%A0%B1TVBSSisysWorldNews?app=desktop
並開啟🔔
華爾街2線上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1)由於中國廣東省遭Delta病毒入侵,加快了全民接種疫苗的速度;截至6月9日,中國新冠疫苗接種已突破八億劑次。
包括在5月7號和6月1號獲得WHO批准緊急使用許可的國藥和科興,以及甫於5月中獲批的康泰滅活疫苗,和中國首個單劑腺病毒載體疫苗"克威莎",中國目前已有21個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獲批施打的也在積極擴大產能。
2)雖然中國迅速研發了國產疫苗並加速生產,但中國醫藥企業同時也在尋求與外國高端藥企的合作。
去年12月16日,上海復星醫藥和德國BioNTech共同宣布,雙方就mRNA新冠疫苗於中國供應和生產事項達成協議。目前復星代理的BioNTech疫苗第一批已在2月抵達香港、澳門,已經被批准緊急使用。
BioNTech在大中華地區獨家授權給上海復星醫藥,並為這款疫苗取名叫"復必泰",取自復星的復,BioNTech的首字母,還有泰就是康泰的意思。
復星先前在江蘇泰州和漣水開展"復必泰"二期臨床試驗,該臨床試驗為"復必泰"的橋接試驗,以評估海外臨床試驗數據可否外推至國內。不過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復星醫藥4月就將試驗數據提交給當局,但北京至今仍未審核通過。
3)由於目前疫苗充裕且免費對遊客開放施打的國家,包括美國和塞爾維亞,都出現了打疫苗觀光客;中國有國藥和科興兩項獲得世衛認可的疫苗,同樣也提供外籍人士,包括台胞,在知情、自願、自費的情況下接種。而據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31日,在中國接種疫苗的台胞已有6萬2千人。有分析認為,一旦北京開放批准BNT疫苗在中國施打,在部分缺乏疫苗的亞洲國家,可能會掀起一股登陸打疫苗熱潮。
{內文}
隨著廣東出現來自印度的Delta病毒株,再次提高了中國老百姓施打疫苗的意願。
根據英國《自然》雜誌6月9日報導,過去一星期,中國平均每天約有2000萬人接種新冠疫苗,目前累計接種疫苗已突破8億劑次。
中國想在年底達到群體免群,得有七成以上的人完成接種。除了確保疫苗供應無虞,打一針還是兩針,選擇也多了。
護理人員:滅活疫苗要打兩劑次,如果選擇打那個腺病毒載體疫苗的話,就今天打一劑就好了。
由中國軍事科學院陳薇團隊與康希諾生物公司合作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克威莎」,是中國首個單劑新冠疫苗。今年2月批准上市時,公布接種一針14天後的保護效力為68.83%。原本僅供解放軍和捐贈聯合國維和部隊使用,目前已經在上海、浙江開放給一般民眾施打,成為中國第三個附條件上市的新冠疫苗。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 高福 :我們現在中國批准了四種疫苗,三種滅活疫苗,一種腺病毒載體,我們期盼著這個蛋白載體疫苗也很快能夠得到批准。那麼按照現在的產量,我們應該還是能夠在今年年底,明年年中的時候應該有希望能夠達到這個(群體免疫)。
包括在5月7號和6月1號獲得WHO批准緊急使用許可的國藥和科興,以及甫於5月中獲批的康泰滅活疫苗,中國目前已有21個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最早投入施打並且已經出口到45個國家和地區的國藥和科興,根據WHO公布的數據,國藥疫苗的保護力為78.1%,科興疫苗保護力介於51%到84%,預防重症和住院達到100%。中國官方強調,儘管疫苗類型不同,但能保證安全有效。
央視新聞片段 :5月28日,中國疾控中心發布我國新冠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監測情況,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4月30日,全國不良反應報告發生率為11.86/10萬劑次。其中嚴重病例188例,報告發生率為0.07/10萬劑次,發生概率在極其罕見的範圍以內。
雖然中國迅速研發了國產疫苗並加速生產,但中國醫藥企業同時也在尋求與外國高端藥企的合作。
復星醫藥集團主席 郭廣昌:我們也希望中國能夠同步的,或者說時間相差不多,能夠惠及中國的老百姓吧。
人稱上海首富的郭廣昌旗下的上海復星醫藥集團,2020年12月16號宣布,已與德國BioNTech公司達成授權代理協議,旨在確保中國疫苗"供應充足"。
CGTN記者 吳磊:貴公司今年將向中國提供至少1億劑疫苗,您對未來與中國的合作有何期待?
BioNTech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烏古爾薩欣:我們正在考慮與復星醫藥一同合作擴大產能,並進一步研究如何深化雙方的合作。
直到5月9號,也就是WHO批准中國國藥疫苗列入緊急使用清單兩天後,上海復星醫藥才宣布,斥資兩億美元與BioNTech成立合資企業,將在中國打造首個國產mRNA生產線,預計每年能供應10億劑新冠疫苗。
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上海復星代理的BNT疫苗都是"德國製造",並沒有中國代工跟中國製造的BioNTech疫苗,而且僅批准香港跟澳門兩個特區施打,中文名稱為"復必泰"。
CNBC主播 :Eunice,你是住在中國的美國公民,你打算接種中國疫苗嗎?
CNBC記者Eunice Yoon: 我不認為我有太多選擇,輝瑞BioNTech的中國合作夥伴(復星)雖然已經獲得1億劑,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非中國的疫苗生產商在中國獲得審批。 現在還不清楚他們何時或會否獲批,因為如果這些外國疫苗需求旺盛,可能會讓北京在政治上陷入尷尬。
這樣的懷疑並非空穴來風,以香港為例,香港從2月底開展疫苗接種計畫,根據港府新聞處數據,截至6月9日,施打科興疫苗的港人為70萬5千人,施打復必泰的則為90萬3400人。
香港預約接種市民 林女士 :它(復必泰)有90%(保護率),起碼保護力多些,因為我們經常外出,用保護力高些(疫苗)會好些。
《華爾街日報》4月報導,中國預計7月核准復星BioNTech疫苗,但下達這個決定與否,在某種程度上隱含著政治因素。
據了解,中國去年11月就要求復星和BioNTech另外加做安全實驗;但復星今年4月完成試驗後,將臨床數據交付當局,中國至今仍未核准"開打"。
赴美打疫苗泰國民眾 Jakkrit Yompayorm :哈囉,我正在曼谷國際機場,準備去美國打輝瑞疫苗。
近期有不少外國遊客衝著輝瑞疫苗的療效,甘願冒險飛赴美國;台灣在疫苗欠缺的情況下,也出現相同的出國潮。然而攤開數據會發現,今年2到4月,赴美人數約1萬5千多人,但是去中國的則是4萬8千多人,足足多了三倍。
台商會長 徐正文 :大陸最近很多人都去大陸,而且大陸那邊也是可以免費打疫苗,而且目前聽下來整個台商圈裡面打的,效果好像還不錯。
有分析認為,一旦中國批准BioNTech開打,亞洲各國"登陸"打疫苗,或許會成為下一個新趨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76PfuhoxiU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TVBS%E6%96%87%E8%8C%9C%E7%9A%84%E4%B8%96%E7%95%8C%E5%91%A8%E5%A0%B1TVBSSisysWorldNews?app=desktop
並開啟🔔
華爾街2線上看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台北市的巷弄裡,有一家經營超過一甲子的上海飯館,道地的上海味,還登上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裡頭大為稱讚,老師傅正統的上海菜作法,恐怕連大陸都找不到。老客人說,來到店裡,總有回家吃飯的感覺,尤其是玻璃櫃裡,一碟一碟的盆頭菜,更是撩起了濃濃的鄉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Zfagi1TPU8/hqdefault.jpg)
華爾街2線上看 在 華爾街金錢遊戲線上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八卦
華爾街 金錢遊戲線上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華爾街金錢萬歲專有名詞,華爾街金錢萬歲結局,華爾街金錢萬歲netflix在2022年該注意 ... ... <看更多>
華爾街2線上看 在 美稱密查2月闖美領空遭美軍飛彈擊落中國氣球|拜習何時再 ... 的八卦
【每日必看】 華爾街 日報:美稱密查 2 月闖美領空遭美軍飛彈擊落中國氣球|拜習何時再會晤白宮國安發言人.柯比:尚未準備好新的會談20230630|辣晚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