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叔叔的英國文學課【莎士比亞溝死女的豪氣】
在愛情路上,莎士比亞是個矛盾的人:有時自信爆棚,霸氣十足;有時卻自怨自艾,害怕愛人隨時拋棄自己。無論在哪一個mode,他的文字總能生動刻畫出他的心情。
除了最有名的劇作外,老莎的sonnets其實也很精彩。Sonnets一般譯作「十四行詩」,格式是三段四句,加上兩句懶精警的說話作結。老莎的sonnets多是關於情情愛愛,所以蕭叔叔簡稱之為「莎士比亞的情詩」,大家請勿見怪。
這首Sonnet 18,第一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家傳戶曉,讚愛人天姿國色,連可愛的英國夏日都比不上。詩的後半段,才是蕭叔叔最愛。
Sonnet 18 原文: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e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in time thou growe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他說: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譯作現代英文,大概就是:
every fair (beautiful) thing will eventually declines from its beauty,
意思是世上所有美麗的事物,好像英國的夏日,總有褪色的一天。為什麼呢?可能是命運使然(by chance),也可能是因為大自然無可阻擋的力量(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
但是,你的「夏日」永遠不會褪色(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永遠不會失去今天擁有的美(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est)。連死神也不能誇口有天能把你籠罩在他的陰影下(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最後三句,是整首詩的高潮,最能表現莎士比亞的超級自信和男神氣概。
他說,人雖終有一死,美麗終會褪色,但你不用怕,因為我已經把你寫進我的文字。只要人類一息尚存,眼睛尚看得見,讀得到我的文字,你的美就能長存於世: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如此氣概,怎能不為之傾倒?
蕭叔叔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最有名 在 吳昱萱 Facebook 八卦
#法國人永遠只需要10件衣服
在時尚之都巴黎,每天都有各種新款設計層出不窮;
生活在時尚中心的人們,怎麼會只需十件衣呢?
一身簡單大方的衣服,襯托出乾淨的氣質。
隨身攜帶的白色手提包,上面沒有任何logo。
人其實不需要太多物質。
出國前的她判若兩人。
出國前,作為一名奢侈品愛好者,
極盡了鋪張浪費的事情。
出門在外,身上總少不了一些可圈可點的亮點。
香奈兒包包,卡地亞手錶,
還有各種我叫不出名字的服裝品牌,
身上到處貼滿了標籤。
彷彿只有那些標籤,才可以顯示她與眾不同的品味;
彷彿只有那些標籤,才對得起她鋒芒畢露的存在。
而她的家中,早就變成了當代博物館。
梳粧台上排列著的一百多支口紅,
全部是品牌的最新款。
打開頂天立地的衣櫃,各種名牌包包倒下來。
而臥室裡的冰箱,居然存放了一百多瓶法國香水。
然而留學回來,她做的第一件事情,
竟然是將珍藏了多年的法國香水全部送人,
一櫃子名牌包包,統統處理掉。
前幾天去她家,臥室裡那個存放香水的冰箱已經不見,
梳粧台上乾乾淨淨,只有少量的幾支化妝品。
我一臉驚疑,不知道是怎樣的經歷
才帶來如此大的改變。
而她只是淡淡地對我說:
在法國三年,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人其實不需要太多物質。
於是在暖暖的陽光中,她講了一些事。
#把日子過成詩和貧富無關卻和修養有關
在法國,沒有人會因你擁有昂貴物品而更看得起你,
也沒有人會因為你淡泊物質而另眼看你。
你是世世代代的貴族,還是斤斤計較的市井百姓,
這一切都寫在你的臉上,融化在你的一舉一動間,
並不需要太多的物品來偽飾。
所以他們對待物品的態度更為客觀。
#脫離了炫耀和攀比後物品就回到了本身。
它為我們的生活服務,並讓我們生活得更好。
在有些法國人家中,可能有一套昂貴的餐具。
用精緻的方式吃飯,是對生活的尊重。
但他們很可能沒有車。
因為巴黎四通八達的地下鐵,
足以滿足任何的交通需求。
我們早就習慣了為擁有一些東西而沾沾自喜:
我擁有名牌手錶,我擁有三克拉的鑽石,
我擁有蘋果電腦,我擁有名牌眼鏡,
我擁有兩輛車,我擁有三間房子,
一切就像是永無止盡的追逐,物品成為唯一的尺度,
所有人都深陷其中,並為此奔命。
法國人也擁有。但是他們擁有的和我們如此不同。
他們擁有陽光午後的小憩,一杯咖啡,一把座椅。
他們擁有質地優良的服裝,不用太多,只要夠穿。
他們擁有經久不衰的莎士比亞書店,
把文化變成一種樂趣。
他們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
吃一點點甜食,品一點點紅酒。
#價值感缺失物品就成為唯一的尺度
同樣和修養有關的,還有自由生活的能力。
每個人都可以循著內心的方向,去過想要的生活。
無論是想成為資產萬貫的商人,
還是想成為歲月靜好的農夫,
都是一種追求。
我見過一個年輕的法國女孩,獨自來旅遊,
因為她喜歡東方的文化。
21歲的她,利用課餘打工賺來的錢,
已經遊歷了十幾個國家。
未來,她的夢想是來亞洲工作,做一個文化交流者。
放棄法國的生活,來到這個國家從零開始。
從世俗意義上看,絕對不是明智的選擇。
但在國外,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因為對於人生方式的追求,遠比物質來的重要。
所以法國人會有各種各樣的人生追求,
無關你擁有多少套房子,也無關你擁有多少件衣服,
只關乎你是否活成了自己的樣子。
大部分21歲的女孩都在用父母的錢去買很多很多衣服,
爭相嫁給富二代,賺很多很多錢,買很多很多衣服,
用源源不斷的物品來充實自己的生活。
價值感缺失,物品就成為唯一的尺度,
而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感,
才發現人其實不需要太多物質。
就像我那位曾經佔滿物質氣息的朋友,留法三年後,
居然搖身一變成為了空靈的女子。
清空了梳粧台上那些氾濫成災的口紅,
送掉了自己收藏的一百多瓶香水,
也給自己的心留出大片的空間。
然後一個華麗的轉身,國際物流專業出身的她,
居然轉行做起了設計師。
雖然薪水只有別人的一半,卻是她夢寐以求的方向。
在國外的經歷給了她價值觀上的轉變,
讓她順應了自己的願望。
人不需要太多物質,但是人需要滿足自己內心的追求。
即使是在時尚之都的巴黎,
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衣服和物品層出不窮,
人們也不會整天沉迷於買買買而忘記了生活的意義。
人們知道,比衣服更重要的,是穿衣服的人。
比物品更重要的,
是如何利用這些物品來成就更好的自我。
法國人只需十件衣,恰恰是對生活的尊重。
因為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讓他們的物品少而精良。
因為對於人生方式的追求,
讓他們更關注自己做什麼,而不是買什麼。
有詩歌可飲酒,有夢想可實現。
這才是讓我們人生更為充實的方式,
而這些,都遠比物質本身來得重要。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最有名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八卦
到那時屋裡將無人 ◎帕斯捷爾納克(蕭宇翔譯)
到那時屋裡將無人
留守黃昏。全然的孤寂
已掀開冬日
這遲未拉展的窗幕
只有一簇簇潮濕、雪白的
閃光,由疾風推送而來
只有屋頂和雪以及──此外
屋頂和雪──再無其他
而霜,再次,將陰刻這窗
並再一次,它們將復刻
過往冬季的焦慮
一整年的憂傷
而罪惡感,由於未被諒解
將帶來永凍的刺寒
而木頭將引起火的飢餓
於窗格豎映十字架
突然間,苦惱和不安間
簾幕開始了顫抖
我掂量著腳步中的寂靜
你──如未來,走進屋裡
出現在門口,你身邊
白雪正撲動無瑕
這漫天的棉花
正片片織就你的衣裳
--
◎作者簡介
帕斯捷爾納克,生於1890年,卒於1960年,是俄羅斯重要詩人、作家、翻譯家,於195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肯定,但因各種外在壓力,最終拒領文學獎。代表作有詩集《雲中的雙子星座》、《越過壁壘》、《第二次誕生》等,最有名的則是小說《齊瓦哥醫生》,也翻譯有莎士比亞、歌德、和席勒的經典作品。
--
◎譯者簡介
蕭宇翔,生於1999,東華華文。喜歡坂本龍一、楊牧、布羅茨基。
曾獲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中興湖文學獎、優秀青年詩人獎。
--
◎投書讀者賞析
在絕對孤獨的時刻,是否能夠以幾乎不可能的,想像的視野,看盡生命餘下的一點時光,直見自己的死亡?
〈到那時屋裡將無人〉像是獨自臨窗進行的,一場安靜、透徹的死亡想像。詩的前部已經營造出預見的離去,以及其所帶來的,種種孤寂的景象。如第一段所寫「到那時屋裡將無人/留守黃昏」。此後才終於從「一個人的孤寂」,成為了「沒有人的孤寂」。那或許,才是詩中所說的全然的孤寂。至第二段,除了徹底揭開冬季的冷,也透過不斷重複的意象(屋頂與雪)強調場景的單調。
第三段由霜刻上窗口的畫面開始,暗示了幾不可見的傷感。也在後二句,給出此詩的另一條線索:冬季並不平穩,而是帶著悲傷與焦慮的季節。於第四段,詩中以「罪惡感」及「永凍」,及象徵贖罪的「十字架」意象,對冬季的哀傷基調給出提示:冬季同時也隱含了一些懸置著、干擾著,卻已經無法彌補的過錯。
這些罣礙之事,在在使得近在眼前的死亡,無可避免地,成為一件無法安穩的事(第五段)。而在幾乎要被不安給吞噬時,有誰極其靜謐地走進,這由孤寂與苦悶的意象所打造出的房中。
走進屋裡的「你」彷彿未來。事實上,未來僅剩的也不過是死亡,然而「你」出現時所帶來的明亮基調,似乎暗示著未來還有更多的,尚看不見盡頭的時間存在。同時,也為這置身於昏暗色調中的屋舍,帶來等待已久的冬季(扣回第一段末尾「已掀開冬日/這遲未拉展的窗幕」)至於撲動的雪如棉花,織就「你」的衣裳,也使得「你」在視覺上,產生一種近於天使的形象。那或許不僅是死亡的迎接,也代表了一切終於被放下的、安穩的告終。
而在整首詩完成之際,死亡的景象也得以完整,也就抵達了題目,以及全詩的首句「到時候屋裡將無人」的意象。除了詩意的精巧營造之外,也帶來一種沒有終點的永生感。也許這樣沒有止盡的時間,正也是這首詩使讀者們見證的,名為死亡的永恆。
--
◎投書讀者介紹
鄭守志。二○○一年生於新竹,現就讀臺中教育大學。曾獲金車現代詩網路徵文獎。在網路上以筆名「霧迴」經營粉絲專頁。半個詩人,半個小說家。喜歡在寫作時,看著時光成群飛遠。
--
◎小編夏宴久賞析
這篇賞析精準地抓住了這首詩壓抑的氛圍,以死亡為角度詮釋了詩作,我尤其喜歡對「孤寂」與「無止盡」兩點的掌握,密合了這首精巧的詩帶給讀者的感覺。
本詩收錄於詩集《第二次誕生》,寫於1931年,是一首能容納許多解釋想像的作品,如投書讀者從中看見了對死亡的想像,也有人在其中感受到情詩的韻味,而我則聯想到隨後俄國1930年代的「大清洗」。這首詩的苦惱與沉悶感、未被諒解的罪惡感,以及未曾散去的不安感,都讓我想到過去俄國政治的恐怖時代,那威脅著許多作家的巨大身影。
因此,我也被賞析中解析離去、看不見盡頭等想法所觸動,談到詩在完成也呈現了「到時屋裡將無人」的圖景,以及詩中的不安、投書讀者從中看見的死亡想像,都讓我彷彿更深的感覺到詩人敏感的心靈,這是我對這首詩的另一種想像,而我想,雋永的詩就像寶石,用如何的光照,都能煥發美麗的神采。
--
美編:浩瑋
圖片來源:浩瑋社區的水泥牆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讀者賞析 #讀者 #帕斯捷爾納克 #孤寂 #死亡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8/20200825.html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最有名 在 邱錦榮專欄:英國文豪的十四行詩 - Harper's Bazaar 的相關結果
起源於義大利的Sonnet,是以十四行文字寫成的短詩、小歌謠,常被稱為十四行詩或音譯為商籟,於十三世紀逐漸成為一種定型的詩體。十四世紀的詩人Francesco ... ... <看更多>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最有名 在 詩歌選【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十八首】 - 讀書人's 收藏 的相關結果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18) · 1.英語原文.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 Sonnet 18 · 2. 梁宗岱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十八首 · 3. 戴鎦鈴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十八首 · 4. 海外 ... ... <看更多>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最有名 在 英語美文朗讀:莎士比亞最有名的《十四行詩》Sonnet 18 的相關結果
莎士比亞 《十四行詩》中的第18首,最有名的十四行詩之一,是寫給一個他愛慕的人,說其美麗象永恆的夏天,永不衰退。 · Sonnet 18 · 十四行詩18 · William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