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察三世是一個很奇怪的國王。他的哥哥愛德華四世,四十歲那年死了,臨死把王儲託孤,叫弟弟李察攝政。
英國皇室的二太子,都封為約克公爵。李察本來是皇弟,後來,傳說他把侄子密囚在倫敦塔殺掉,自立為王,就像明成祖朱棣,在朱元璋死後篡位,搶了朱元璋的孫子惠帝的寶座一樣。
李察三世在內戰中被殺。繼位的是另一個以蘭開夏城為基地的國王亨利七世。亨利七世的孫女,就是後來建立早期帝國的伊利沙白一世女王。
就像中國的清朝,皇室也有不同的血脈,一支叫愛新覺羅,另一支是慈禧的葉赫那拉氏。伊利沙白一世,不是約克的那一族,而是蘭開夏的另一支,成王敗寇,李察三世自然成為亨利王朝的敵人,就像曹操篡漢之後,在羅貫中筆下,曹操成了壞蛋。
莎士比亞是伊利沙白一世時的作家,他寫的歷史劇,有幾部都含沙射影,擦伊利沙白女王的鞋,像《亨利四世》和《凱撒大帝》。李察三世是本朝的敵人,莎士比亞寫了一部《李察三世》,把李察寫成個駝背的瘸子,性格陰險,是個大奸人。
後世都以為李察三世是壞蛋,實際上殺侄奪位,從來沒有真正的證據。
英國歷史有許多陰謀,是一齣長篇驚慄劇集,像一條曲折的海岸線。一個港灣,海岸線筆直,像維港一樣,就沒看頭了。但國王和王后的名字太難記,像瑪麗王后,同期就有兩個,占士五六世,亨利四五世,瞎七搭八的叫人頭昏腦脹。像吃鰣魚一樣,這些紛亂的名字是太多的骨刺,耐心把刺都去掉,肉的味道是很鮮美的。
中國歷史幾乎每朝都有高祖、太宗、世宗,皇帝殺戮太過,明初一場文字獄,就了結一萬。英國國王和王后殺人,雖也心狠手辣,瞄得穩準,沒有儒家的道德包袱,只對上帝負責,沒那麼多血腥的奇冤。亨利八世和六個妻子,在兒童版的歷史故事裡,變成趣劇,國民心理比較健康。連內戰也叫做「薔薇戰爭」,雙方以紅白玫瑰為記,浪漫得像百貨店裡彩繪鐵盒子。明明也是一顆顆血淋淋的人頭,打開來卻變成了糖果。歷史教育也要包裝的,殖民地時代把中國歷史科搞得枯燥慘淡,香港下一代不愛吃,填進嘴裡,通通吐出來,今天,就沒有了政治家。
London eye
好人還是壞人(文:亢泰)
英國歷史上有許多英雄人物,也有許多奸詐小人,殘酷暴君。讀過莎士比亞劇本的人都知道理查三世這個瘸腿暴君。在莎翁筆下他是個十足的壞蛋。他篡位做了國王,據傳謀殺了十二歲的愛德華和他的弟弟,在位時還殺了好幾個他認為的政敵。最後,他被亂刀砍死,還剝光了衣服,像豬狗一樣放在馬背上。那還是一四八二年的事,至今已有五百多年。雖然英國一般百姓都認為理查三世是個壞人,但也有人認為並非如此,這些人還成立了所謂「理查三世協會」研究歷史事實,要把傳說一一弄清楚。
理查三世這個瘸腿暴君
到了二○一二年理查三世的遺骨竟然在 Leicester 市的一個停車場地下被挖掘出來。令人詫異的是:重新為他舉行喪葬,煞有介事地列隊送葬,隊伍中還包括該市的主教和格羅斯特公爵,有兩千多人觀看,並放禮炮十二響!送葬隊伍走到 Leicester 市的大教堂,把理查三世的遺體重新安葬。這一套典禮還在全國電視上轉播,在現場的觀眾還把白玫瑰花扔到棺材上。主教在祝禱詞的時候說,他是一個司法改革者,還說他是個虔誠的,恐誠恐慌的信徒等等。
這件事當然引發了軒然大波,許多報紙都認為這葬禮簡直荒唐。有人說,理查三世未經審判殺了很多人,怎麼能說他是個司法改革者呢?可是「理查三世協會」的 Phil Stone 博士卻說,都鐸王朝的宣傳,還有莎士比亞的劇本都沒有公平對待過理查三世。他生活在一個動亂暴力的歷史年代,而他卻是一個有獨創性的國王。是他修繕了保釋制度,並確立了「在未經證明之前就應是無罪」的準則。但衛報的記者則說,即使如此也不必下葬兩次。五百年前他已經下葬了,難道他是個大明星嗎?也有人說這只不過是想替旅遊業做宣傳罷了。
泰晤士報的說法,我認為最合理。這次多姿多彩的葬禮說明英國人對歷史特感興趣,也反映了當代英國人情感至上的特點。只有英國人才會把一個死了四五百年的屍骨從一個停車場地下挖出來,還費時檢查 DNA,完了之後又舉行隆重的葬禮,大家都覺得很好玩兒。對歷史人物有不同的看法這是很自然的,而且人已經死了那麼久,沒有人對此過於認真,但要尊重歷史事實,作認真研究是應該的。
這件事使我想到中國歷史上的一些人物,對他們怎麼看呢?
(全文見 CUP Magazine 160 期五月號「信不信由我」專欄)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金庸查良鏞完美八字外的遺憾,前妻朱玫死於街頭,明報員工多會罵老查。世間對藍潔瑛的關愛由死後開始,藍潔瑛的才華不亞於金庸,屢遭新聞界欺凌利用。命好、命差比拚。戊戌年死得人多,120年前戊戍維新、60年前大躍進。 #藍潔瑛 #查良鏞 #雙查方案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
莎士比亞劇本 在 陶傑 Facebook 八卦
自古以來,中國奉愚忠為正道。曾與一位讀過中文的英國人討論奴才:首相格拉斯東不可能是維多利亞女皇的奴才,邱吉爾不是英皇佐治的奴才,但李鴻章是慈禧的奴才,曾國藩是咸豐的奴才,雖然李鴻章和曾國藩也是博雅的知識份子。
英國朋友明白了一點點,但還是有盲點:然而,身為知識份子,怎會是奴才呢?問得好,這就問到「儒家文化」的核心了。
大家都同意,認識奴才,是了解中國政治文化的基本課。我建議,像 Kung-fu, Guanxi,奴才叫做 Nuchai,要緊急收入牛津辭典,古今三千年,用上一篇至少五千字的英文論述來釋義,不然,世界永不了解中國、以及中國人。
London eye
好人還是壞人(二)(文:亢泰)
讀過莎士比亞劇本的人都知道理查三世這個瘸腿暴君。雖然英國一般百姓都認為理查三世是個壞人,但也有人認為並非如此,這些人還成立了所謂「理查三世協會」研究歷史事實,要把傳說一一弄清楚。
這件事使我想到中國歷史上的一些人物,對他們怎麼看呢?
愚忠就能成為英雄?
我最感興趣的是岳飛和文天祥。這兩個人都被認為是英雄,忠君愛國。這似乎是無可辯駁的事實。可是究竟是不是完全沒有疑問呢?這兩個人物都處在改朝換代的轉變時期。岳飛生於一一○三年,出身貧寒,大約十八九歲就參軍打仗,到三十歲時因鎮壓江西農民起義而獲宋高宗賜予「精忠岳飛」的錦旗,可是後來又被高宗和秦檜所殺,寫宋史的人就把他寫成英雄。高宗起先很器重他,後來又為甚麼要殺岳飛呢?當時南宋政權搖搖欲墜,金兵不斷進攻,百姓遭戰亂困苦不堪。高宗本身的經歷使他懼怕痛恨戰爭。他年輕時曾被派往金營求和,被扣為人質。
後來因金兵所迫往南逃,直至臨安,就是現在的杭州。他想停戰的唯一辦法就是與金兵講和。然而岳飛則主張打仗,他的想法當然是要保住政權,不管付出任何代價,自己犧牲也不在乎,百姓受苦就更是其次了。金兵並不一定會虐待他,他也並沒考慮與金兵講和會對百姓有甚麼影響,忠於政權是他唯一的思路,這就是為甚麼寫宋史的人把他寫成英雄。封建帝國的君主就希望臣民都是這樣,君主的特權才能穩固。
文天祥比岳飛晚一百多年,他是一二三六年生的。他三十九歲時曾集義兵萬人保衛臨安,後來就獲任右相兼樞密使,被派往元營議和,遭扣留。到了鎮江他設法逃脫,還想盡量保持宋朝,立了端宗為帝,結果還是被俘,後來他在獄中寫了「過零丁洋」。把他送到北京後,當時的宋朝最後一個皇帝和元世祖都親自來勸他投降,他都拒絕,結果就在一二八三年被處決,於是寫宋史的人也把他寫成英雄。他非要忠於宋朝君主,不願面對現實改成忠於元朝君主。他這樣犧牲自己對誰有好處呢?對百姓?對元朝政權?對整個中國?他這種所謂「愚忠」是專制統治者最需要的,他的犧牲說明他並不是為了某種理想,為自由而犧牲,而是為了一個政權!他的行為使人想起四十年代中國的內戰,共產黨軍隊包圍了北京,守在北京的國民黨軍隊是戰是和?傅作義手下的一位軍長就像文天祥一樣,眼看就要兵敗,他不能投降於是就自殺了。而傅作義則與共產黨議和,結束了戰爭,使北京的古老文物建築不受損失,老百姓也不再受戰爭之苦。傅作義的行為是正義的。那位自殺的軍長則是「愚忠」,歷史能把他稱為英雄嗎?
中國幾千年歷史改朝換代,踏步不前,這同「忠君的理論」有沒有關係?個人自由,想法自由,在中國的道義環境中很難做到。在中國如果你對岳飛和文天祥的評價提出異議,恐怕會遭到攻擊和嘲笑。理查三世的重新入葬在中國是絕不可能發生的。在杭州的岳墳和秦檜的墳所受待遇絕不相同,踐踏秦墳,崇拜岳墳是理所當然的。
如果你做出相反的行動,你可能會遭毒打或送到警察局去。現在中國大陸對歷史不大感興趣,在學校只重視現代史,好像中國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前的事情都不重要,只有二十年代以後才值得學習研究,而且都以黨為中心。如果對歷史上的任何事件提出疑問都會從當今的政治角度來對待,對歷史事實並不很感興趣。像「理查三世協會」這種組織是不能批准存在的。這種法制能不令人思索嗎?在英國出現理查三世重新入葬的事件,對我來說就是一種享受,一種新鮮自由的享受。
(全文見 CUP Magazine 160 期五月號「信不信由我」專欄)
莎士比亞劇本 在 電影文學希米露 Facebook 八卦
《性愛自修室》第二季(Sex Education, Season 2, 2020),高潮迭起、緊湊流暢,不只幽默風趣,還能給觀眾許多的啟蒙與啟發。
任何人都一樣,無論任何年紀,都有可能犯錯,也都還能再站起、再前行。沒有人生來就聰明能幹無所不能,也沒有人是十全十美、毫無缺點。面對自我、坦承弱點、與接受失敗,通通都很困難,但是,卻是人生最重要的一課。無論是事業有成的父母,或是在學中的青少年,同樣都得面對。我喜歡《性愛自修室》,因為這個故事讓我覺得自己在人生的愚蠢狼狽,其實很正常也很自然,無須過於自憐自責。
在第一季,《性愛自修室》有個大主題:透過有趣的故事帶著觀眾思考關於「墮胎」的議題,無論是墮胎者自身的身心感受、墮胎者周邊親友最健康的回應與照護、還有關於墮胎偏見的寬容與調整。
第二季的《性愛自修室》同樣並列許多年輕男女都會遇到的性議題,其中啟發我最大的主題是性騷擾。關於性騷擾,無論事件大小,都是騷擾,都應該受到重視,被騷擾者無須擔憂事件小會造成麻煩,而不敢報警:性騷擾不分大小,無須道歉自責,遇到時的第一個回應就是報警。其他還有許多有趣的議題,例如:
1.
同性戀議題當然還是故事的主題之一,不過,這次在 Moordale 中學,有些青少年要面對的不只是異性戀或同性戀性向選擇,有些人要面對的是更複雜的雙性戀或泛性戀情況。
2.
除了性的議題,《性愛自修室》也帶著我們經歷難以選擇也不知如何選擇的「腳踏兩條船」問題。有時候,我們不小心會走到腳踏兩條船的窘狀,還真不是真心如此,而是許多誤會累積所造成的巨大糾結。愛情本身很困難,遇上好像同時愛上兩個人的時候,更是棘手。此時,會遇到多少尷尬,會帶給彼此有多少傷害,甚至又該如何解決,《性愛自修室》透過幾個主角的身歷其境,讓我們感受其中的艱難抉擇與心痛懊悔。
最簡單的解決方式,是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微弱聲音,我們的身心都知道,自己最愛的是其中哪個人,或許只是因為外在某些條件因素,暫時掩蓋我們的心,才會讓我們難以抉擇。
另一個簡單的方法,則是感受自己與誰交往時最能「做自己」。假若在一段關係中,必須隱藏某一部份的自己,顯然就不是很健康的互動關係。但是相對的,若是在交往過程,能夠自由自在地以自己的本性與對方互動,那就知道該如何二選一了。
但是,假若在聽從自己的內心聲音之後,卻無法與對方產生對應,甚至連線差池,而必須成為失戀的一方,該怎麼辦呢?
3.
無論男女,承受失戀也是一種學習。最簡單也最艱難的方法,就是每天繼續堅持穩定地活著,即使心痛,必須摀著胸口的痛楚(影集真的這麼演,這裡還真是又心痛又好笑),也要勇敢地維持呼吸、規律地生活。甚至,若是可以透過失戀的力量,超越自我(Maeve為例),增進新的能力、跨越現狀,再回頭過去曾經喜歡的那個人,可能就會變得不一樣,甚且,還會覺得當時的自己真荒謬,對方也真可笑。
4.
中年婦女由無性無愛的婚姻覺醒,也是《性愛自修室》帶給觀眾的好大啟發,尤其是給家有青少年的父母親。即使已經中年,所有男女同樣還是可以自在自由地生活、享受生命、感受活著。無論是在家育兒的母親,或是事業有成的媽媽,同樣都是呼吸中的人,也同樣都會期待愛人的關心與疼愛。「享受生命與感受活著」不就是身為人最重要的主題嗎?
5.
學校裡,要有正確的性教育。中學生(或說每個人)都會有大大小小各式各類因人而異的性疑惑。或說,不一定是性,有時候是愛,有時候則是由性與愛而牽涉到的人生選擇和自我成長。這些在我們的教育系統裡,一向都是被噤聲的禁忌。但是,假若無意識、不知道、甚至不知應該求問專業,最後反而成為誤會,甚且衍生成更大的性格偏頗,那就得不償失了。
6.
所有的人都必須面對自我,而且是各種面向的自我。在《性愛自修室》,透過不同角色的人生困境,故事展演不同面向的內心恐懼與自我坦承。 Jackson 必須勇敢地面對自己在學科上的興趣與選擇,必須經歷自我探索,甚且與家長坦承和協議。Adam 也必須面對自己的恐懼與喜愛,勇敢地處理橫亙在自己與父親之間的誤解與障礙。
Otis 要處理的自我恐懼、衝突、與面對,比起其他角色更多更複雜。這些課題對於任何人,一點都不簡單,多半只能經歷好多的愚蠢與懊悔,才能漸漸走向自己期待的那一端。即使是 Otis 的父母親,無論是早已擔任性心理師的母親,或成為暢銷作家的父親,同樣得面對自己的人性弱點,接受自己的失敗錯誤,承認自己的不完美,然後再由一敗塗地的泥沼裡,慢慢起身前行。
任何人都一樣,無論任何年紀,都有可能犯錯,也都還能再站起、再前行。沒有人生來就聰明能幹無所不能,也沒有人是十全十美、毫無缺點。面對自我、坦承弱點、與接受失敗,通通都很困難,但是,卻是人生最重要的一課。無論是事業有成的父母,或是在學中的青少年,同樣都得面對。我喜歡《性愛自修室》,因為這個故事讓我覺得自己在人生的愚蠢狼狽,其實很正常也很自然,無須過於自憐自責。
>>>>>>雷雷雷雷雷雷<<<<<<
7.
有親人身陷吸毒惡夢時,當家人的力量已經幫不上忙,應該交給社會團體或是警方,就應該要勇敢放手,甚至大義滅親。雖然那是很痛苦的決定,但是為了所有家人更好的前景,還是應該透過社會資源的力量,給予吸毒家人最直接的幫忙。
《性愛自修室》還有好多有趣的橋段細節,故事中的劇中劇也是亮點之一,像是莎士比亞劇本中,那些與心跳韻律相同的文字節奏,還有這些可愛的中學生,硬是要把羅密歐的愛情劇,重新詮釋為無處可發的性幻想,甚至還把《羅密歐與茱麗葉》設定為科幻劇,都非常有趣又創意無限呀。
莎士比亞劇本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評價
金庸查良鏞完美八字外的遺憾,前妻朱玫死於街頭,明報員工多會罵老查。世間對藍潔瑛的關愛由死後開始,藍潔瑛的才華不亞於金庸,屢遭新聞界欺凌利用。命好、命差比拚。戊戌年死得人多,120年前戊戍維新、60年前大躍進。
#藍潔瑛 #查良鏞 #雙查方案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希望你能繼續收看、讚好、「訂閱及推介」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集腋可以成裘,謝謝支持與鼓勵。
易經講堂有限公司
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
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
Sheung Wan Post Office P.O. Box 33249, 1/F West Exchange Tower, 322-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 Sheung Wan, Hong Kong
網頁 Website: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gift
電郵 Gmail: IChingConsultancyLtd
==========
Wong Wai Man 2018年11月6日星期二下午5:00
查良鏞死了,藍潔瑛也死了,今年戊戌,離世的名人很多,但這兩人是不同的。他兩人的命造,常出現在我們的八字紫微課堂上。
查良鏞擁有一個近乎完美的八字,凶星生旺吉星,金木水火土,任何五行對他都有不同作用。
動盪的時代,流離的歲月,貧困的日子,造就了他創作不朽的作品。名滿天下,金錢來了,女人來了。財生官旺,社會地位,權勢影響力,什麼都來了。鄧小平親自接見,視為香港國師,他也自視如此,建議香港九七後的政治模式,推出「雙查方案」。
藍潔瑛是另一個極端,她拿的,是一個糟糕透頂的八字組合。
什麼才是最差的命?
平庸、貧困、孤零、愚蠢、多病,都只是平凡人,一生基層生活而已,你我大部份人都如此。不好,但談不上不幸。
給你貌若天仙,給你才華機會,給你舞台掌聲,給你顛倒眾生,城中公子都想一親香澤。但這些加起來,都不是幸福,而是製造痛苦。
比劫生傷食,傷食又迴剋官殺。任何上天的祝福,都變作人生的詛咒。
愈是名滿天下,愈是多人追求,她的任性、脾氣就會發作,最後傷害的,是男緣和事業。
一生人,只有十年的好運。所謂好運,也只不過是行印星,名滿天下,才華出眾,但印生比劫,比劫生傷,又迴剋官殺……成名,只是等待更大的傷害來臨。
她生前,得到的關懷友誼很少;死後,廉價的同情很多。想盡辦法一親香澤的男人多,給她倚傍,給她幸福,願和她走半生的人,根本沒有。
她不易相處,她亦飽受欺凌。
欺凌她最甚的,不是命運,不是什麼大哥,是新聞界。
對她尤甚於對蔡楓華。
生前,媒體對她用刀,刀刀見骨;死後,將她捧上天空,只是突顯她一生寂寞。
命理中,吉星生旺凶星的表表者。理論上,金木水火土,五行都不能用。
兩個極端的命造,就常常作為我們上課的例子。
一陰一陽之謂道。
宇宙間第一條法則,有陰就有陽,有陽就有陰,幸福背後必有遺憾,愈大的幸福包藏的,必是愈大的傷痛。
查生於1924年甲子年浙江,近代史上最動盪的歲月,成長於日本侵華的時候,抗戰勝利,四五年入上海大公報當翻譯。
如果是太平歲月,他一生就是報社翻譯了。
但抗戰勝利 ,國共又大戰,四九年中共建政,他要避秦香江了。
外省人在香港人浮於事,只能再入大公報,和在左派電影公司當編劇謀生。
微薄收入,他們一家只能租住簡而清的一個房間。
坎坷的歲月,在培養一支名成利就的命運。
五五年,一場比武,白鶴對太極門兩大高手,要擂台決一生死。香港政府不批准,澳門何賢主辦在澳門舉行。香港人追此新聞如癡如醉。新晚報總編見此氛圍,建議兩位同事在報寫武俠連載。
陳文統化名梁羽生,寫《龍虎鬥京華》,查良鏞化名金庸,寫《書劍恩仇錄》。
這就是凶星生旺吉星的最佳寫照。
《書劍》之後,就是《射鵰》。
1959年,單憑兩本書的版稅,他已急不及待,在灣仔和太太朱玫,創辦《明報》,開始《神鵰俠侶》的連載。
平步青雲,金庸神話開始了。
完美的八字組合,凶星生旺吉星的結構,金木水火土可用的五行,大運的配合,但仍有天干合化,不見了通關之神的流年。
四名子女,最寵愛的大兒子查傳俠,七六年在紐約自殺身亡;查遇到了細他三十年的阿May,和朱玫離婚。朱玫和查家任何人斷絕往來,一人獨居灣仔唐樓,在《明報》創業的路段拾荒,最後死於街頭。
她用這個方法對查報復,查家的幸福要帶有她朱玫的淚影。
我和大部份香港人一樣,少年時代都是看金庸小說長大,和看明報社論了解國情。離開學校後,我曾經在他的報館工作,近距離看過他的老闆威嚴和帝王權術。
明報著名人工低,稿費低。
但老闆總有他的看法:
工資,是由市場決定的,
市場價值又基於供求。
人人都想來明報上班,在明報寫稿。
我們每年暑假,都收到幾百封,來自港大中大畢業生的求職信。
我們不需要調整薪金的,
因為,來明報,不是為錢,
是光榮來的…………………
在編輯部,似乎沒有人敢和他說話,包括當時的總編輯潘粵生,都是他召見,他在說,其他人在聽。
不明白的,也不敢問。
除了字房的No.2肥佬翁枝。
每到深夜,只等查生的社論未寫好,翁枝就拿著他版檯用的那鐵尺,在查的房門拍打:
出唔出報紙呀?
係咪唔出喇?
星島喺條街賣緊喇!
唔出報紙了嗎?
王司馬是明報明周的美術主任,他死的那一天,查叫了採訪主任龍國雲(筆名陳非),入他房間。阿龍出來,一言不發,拚命吸著他的煙斗。
不斷噴煙,好一會兒,喃喃自語:
(我在他對面,但他應該不是對我說)
喪禮報館負責。
老闆叫我,看著辦!
看著辦,看著辦,什麼是看著辦?
八千元是看著辦,八萬元是看著辦,十八萬也是看著辦。
其實,老闆想點搞呢?
他喜歡下條子,在編輯部同事的檯面玻璃壓下字條,寥寥幾字,看得懂的跟著執行,看不懂的,猜著執行。反正,沒有人敢問。
他享高齡過世,死後極盡榮哀,有人比擬他為中文世界的莎士比亞。事實上,我們上課時,舉例用金庸小說人物,比用《紅樓》《三國》效果好,幾乎人人都知你說的是誰。
但打過他工的人,很少對他有好感。那些早期高層,當過總編、主編的,多年後見面,像梁小中、韓中璇,說起老查,都是大罵。印象中,只有潘粵生,謹慎,說起查生,他都不搭嘴。
至於藍潔瑛,生前死後,旁人對她的說話,是截然不同的。
世間對她的關愛,諷刺地,由她死後開始。
我在TVB時,正值她艷絕五台山的開始。論古裝,電影王祖賢,電視藍潔瑛。但她不珍惜,那時,鄭裕彤的二公子鄭家成在追求她。
電視台幕後,說起她,都說難搞,無法溝通。
戲劇組的人說,她不看報紙雜誌劇本,嫌油墨骯髒;黑口黑面,遲到,唔想做。
綜藝科的人說,她無腦,叫她上婦女節目,做做宣傳,叫她帶些旅行各地買的東西入廠,說說見聞。她帶了十個八個大小不一的LV皮箱。
娛樂記者說她,好實際。屈男人入時裝店,買一堆衫,什麼尺碼都不理。翌日,車回時裝店,問老闆半價收不收回?
反正,關於她的,從沒有一句好說話。
死後的美語好說話,如果能分一半在生前對她說,那她的人生,是否沒有那麼寂寞?
金庸有一套武俠小說全集傳世,其實,藍潔瑛也不差,《大時代》的玲姐,對著鄭少秋、劉松仁、劉青雲這些高手,一分不蝕。有幾場戲,一直在我腦海中,劉松仁死了,鄭少秋歪理癡情,一堆爛泥的劉青雲,她淒苦無援,連死都好像沒有資格。《西遊記》中的春三十娘,冷艷執迷,眼神鋒利而撩人心魄。可能,這些才是真正的藍潔瑛。
她的真實人生,不懂得表達自己,要通過戲劇角色,將真正自己釋放出來。她的真我一直困在肉體內,她不懂得在俗世生存。
我眼中,藍的才華,不亞於金庸。
2018年11月6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莎士比亞劇本 在 吳克羣《戲劇天才》Official 完整版 MV [HD] Youtube 的評價
戲劇天才
作詞:吳克群
作曲:吳克群
場景一開始就不平凡 有點奇怪 紅樓夢又跳到伊麗莎白
對白一開始就不平凡 有點奇怪 莎士比亞跳到唐詩三白
我的對白全都由你安排 下個場景全都由你更改
愛上戲劇天才如你一般 該怎麼辦
愛情勉強不來 愛上你就算我活該
我情願 情願靜靜的相愛 愛你多麼愉快
你 假裝不來 也愛我 表情不自然
大導演 指揮我每個神態 演戲不是你的專才
劇本 一開始就不平凡 有點奇怪 馬克白竟然愛上祝英台
人物 一開始就不平凡 有點奇怪 梅蘭芳又換卓別林上場
我的對白全都由你安排 下個場景全都由你更改
愛上戲劇天才如你一般 該怎麼辦
愛情勉強不來 愛上你就算我活該
我情願 情願靜靜的相愛 愛你多麼愉快
你 假裝不來 也愛我 表情不自然
大導演 指揮我每個神態 演戲不是你的專才
愛情勉強不來 愛上你就算我活該
我情願 情願靜靜的相愛 愛你多麼愉快
你 假裝不來 也愛我 表情不自然
大導演 指揮我每個神態 演戲不是你的專才
演戲不是你的專才 愛你我多麼愉快
莎士比亞劇本 在 PingFong1986 Youtube 的評價
屏風表演班【第廿回作品】《莎姆雷特》吉慶版 SHAMLET 2013
4月30日(二)中午12:00 屏風會員優先預購
5月06日(一)中午12:00 正式啟售
售票網址:http://ppt.cc/xYsL
一齣與「哈姆雷特」無關,卻和「莎士比亞」有染的復仇情境喜劇
~大人哪!請您善待這班戲子伶人,不可怠慢──他們是這時代的縮影~
台灣莎士比亞權威彭鏡禧教授評譽為「將一齣大悲劇顛覆成喜劇,這是編劇技巧相當高超的作品」
2008年北京國家大劇院國際開幕季指定劇目
《莎姆雷特》歷年巡演113場,超過14萬人次觀賞,創下謝幕時,全體觀眾起立鼓掌長達8分30秒!
原創編導/李國修 執行導演/黃毓棠
2013年吉慶版
郭子乾/朱德剛、曾國城/狄志杰、樊光耀、鍾欣凌、劉珊珊、亮哲、張本渝/吳怡霈、林子恆、林哲旭/小蝦、班傑、劉曉憶等
堅強卡司 笑彈齊發(主辦單位保留演出異動權)
*演員異動說明:大愷因時間檔期異動,將由林哲旭演出。
媒體好評
李國修用他縝密的頭腦,幾乎是以數學概念在精算每個場次的角色上下進出,規劃戲中人遭遇的荒謬困境,並對照「哈姆雷特」的角色處境,將一齣大悲劇顛覆成喜劇,這當中的編劇技巧是相當高超的!(台灣莎士比亞權威/彭鏡禧)
「哈姆雷特」有戲中戲的結構,但《莎姆雷特》的結構更加複雜,戲裡戲外的界線並不存在,每個劇中人物都在玩角色扮演的遊戲。不管從劇本、導演、演員來看,《莎姆雷特》是一部可圈可點的作品。(台大教授/紀蔚然)
李國修徹底解構了「哈姆雷特」,甚至解構了演員和觀眾,唯有透過解構才能真正的重組,在經歷重新堆砌後,你將會在笑聲不斷中掌握一個全新的生命認知與姿態。(劇評家/黃英雄)
《莎姆雷特》大量採用大替換的手法,正如一場發人省思的大風吹遊戲,也正因換角之後的演出極富戲劇力的延伸性與期待性,雖是一樣的台詞卻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因此更增加《莎》劇的演出魅力。(文心藝坊雜誌)
2013年全台巡演行程:
臺北新舞臺
9/06(五)19:30 首演暨屏風第150萬人次特別場
9/07(六)~9/08(日) 19:30
9/07(六)~9/08(日) 14:30
9/13(五)~9/14(六) 19:30
9/14(六)~9/15(日) 14:30
臺南9/21(六)19:30、9/22(日)14:30
嘉義10/12(六) 19:30
高雄10/18(五)19:30、10/19(六)19:30
新竹11/30(六)19:30、12/01(日)14:30
臺中12/21(六)19:30、12/22(日) 14:30(台中場因場館內部整修,開賣日期另行公告。)
桃園12/28(六)19:30、12/29(日)14:30
*觀賞台北9/06(五)首演暨屏風第150萬人次特別場,現場將有歡慶活動。
全劇約180分鐘(中場休息15分鐘)
*觀賞14:30場次約 17:30 結束;觀賞19:30場次約 22:30 結束。
【演出票價】600、900、1200、1500、1800、2100、2500、3000元
【購票洽詢】
屏風表演班:02-2938-2005
兩廳院(台北.桃園.新竹)服務處:02-3393-9888
兩廳院(台中)服務處:04-2208-0128
兩廳院(台南.嘉義)服務處:06-336-2632
兩廳院(高雄)服務處:07-226-5998
莎士比亞劇本 在 [閒聊] 扯淡地球史Cunk on Earth - PTT評價 的八卦
「製片人說如果我不照著這個劇本來讀,會引發嚴重的國際危機。」 ... Terahara02/14 16:50我在yt看過她講莎士比亞,她說莎翁在當時讀書比現在輕鬆. ... <看更多>
莎士比亞劇本 在 《羅密歐與茱麗葉》EP.2|辣對真的卡慘死的戀人|莎士比亞戲劇 的八卦
Transcript · 《馬克白》EP.1|辣個從英雄變成的連環殺人犯| 莎士比亞 悲劇【CT 劇本 室】 · 慧婷- 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Live Stage 20120915 · MOR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