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羅》一二集觀後感與小彩蛋分享
公視粉絲團真壞,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一次就上兩集,真的是逼人一口氣看完吶!我還真的看完了...根本停不下來~
心得:
超精緻的史詩劇,只看兩集就可以說,是我所見過最用心的台灣史詩劇。
對於19世紀末的台灣生活,尤其是房舍的考究十分仔細,還有劇中不斷穿插的5種語言:原、台、客、華、英,真的是聽得很過癮啊~雖然只聽得懂三種XD
其實看片尾的致謝名單,就知道他們聯繫了多少在地部落的耆老進行調查甚至協助,一部戲劇能做到這個程度,除了感動已經沒什麼話好說了,還原度真高。
---
這邊小小幫大家整理一下「斯卡羅」事件的背景:
「斯卡羅」是一個由許多部落組成的部落邦聯,位於中文文獻中稱呼此區眾部落的「瑯嶠下十八番社」範圍之內。(感謝眾高人指點與《傀儡花》作者陳耀昌醫師臉書分享)
斯卡羅是一個很特別的統治實體,族群的主體為排灣族,所以劇中族人使用排灣族語與穿著,然而他們的統治階級是從知本社(卡大地布)南遷的卑南族,雖然好幾百年前因打輸普悠瑪部落而來此,但因為他們仍武力高強、善於使用巫術(強弱果然是比較出來的),而使得恆春半島南方的排灣族等民族臣服,形成一種有點類似島內殖民的統治組織。但也因為被排灣族環繞的關係,耳濡目染下這支卑南族人的文化也漸漸被排灣化了。這裡要注意的是,因為不是所有南恆春排灣族都臣服於斯卡羅,所以不適合直接拿來代稱整個地區;當時台灣清國勢力範圍外的狀況,可以想像成歐洲那種小國林立的狀態。
早在荷蘭時代,《熱蘭遮城日誌》(江樹生,2003,已絕版)中就有提到「瑯嶠君主」這個用法,也提及該族群的強大。
然而,為拓展殖民地事業的荷蘭,在1642年底,由荷蘭東印度公司任命戰地指揮官Johannes Lamotius率軍前往基隆淡水等地,想奪走西班牙人的城堡(淡水紅毛城等等,不過今天的淡水紅毛城是荷蘭人在西班牙人原址上重建的就是了),也征服北部的居民。而在任務結束返回台南時,也順路征討虎尾、二林等不順從的聚落,就這樣回到安平古堡。放假一陣子之後,他率領了一支300人的軍隊再次向南挺進,目標:征服瑯嶠君主。
結果,該次遠征大敗數個瑯嶠十八番社成員,毀了許多舊社,君主更敗逃知本。(因荷蘭時期年代久遠,此部分其實存在多種不同解釋,本文僅取其一)
這應該就是正片開頭,龜仔甪(音作「鹿」)社族人宣稱「為祖先報仇」、12分鐘搶先看版中「幾百年前,斯卡羅被洋人殺的家都沒有了」的由來。這新仇舊恨的糾葛,原來是起源于荷蘭,羅妹號船難的美國人不管是劇中還是史實中,真的都死得莫名其妙... 被報錯仇了...
沒辦法,現代人都會臉盲了,也就別為難人家分不出來美國人和荷蘭人了(其實我也分不出來啊!!)
好啦,大概就是這樣,剩下的自己看~ 否則又會變成萬言書喔~
---
*小彩蛋:
1. 柴城=車城,社寮=射寮=屏東海生館旁邊
2. 龜仔甪=龜仔角=社頂公園一帶
3. 羅妹號船員上岸的地方,大概在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到墾丁福容大飯店之間的海岸。(自李仙得手稿比對地圖地形推測)
4 .那個第二集突然開口講很標準很出戲的英文的總兵劉明燈啊...他大人就是在草嶺古道寫「雄鎮蠻煙」和「虎字碑」的那位啦!下次去走草嶺古道,記得多看兩眼真跡啊~或者可以直接看我和Joeman 去走的影片就好,空拍超精彩喔:https://youtu.be/QnmYd9ieJzM
5. 我說那個梅花鹿的部分... 溪裡那幕那隻中央大公鹿,鹿角的叉好像有點不自然XD 然後在任何有狩獵活動的地方,鹿群都不會等到人離那麼近才跑掉喔~ 這邊有違事實,比較像卡通常見的「人與自然共融共處」的烏托邦世界觀裡,但那是不存在的;或者只存在於沒有狩獵人又多的地方,比如說能高安東軍(扶額頭
6. 根據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羅妹號是在七星岩附近觸礁失事,距離台灣還有8海哩遠(14.8K),船員是乘坐救生艇登陸的,而不是片頭「大船就擱淺在海岸邊」的樣子。
7. 第一集龜仔甪社把船長夫人的頭丟回海中,但史實上,那是李仙得和卓杞篤簽訂條約之後,他們才把頭還給美國人。
8. 另外,羅妹號那名倖存的船員,並不是直接被送到府城。而是不知受何人幫助,逃到打狗(高雄)後自己向官府稟報,消息上呈台灣府,經英國領事館傳遞至北京辦事處,再由該國公使移牒美國公使蒲安臣(Burlingame)。當時,一艘停泊在安平港的英國軍艦哥爾摩蘭號(Cormorant)有前往墾丁進行搜救任務,但一接近海岸就被龜仔甪的族人攻擊,只能趕緊躲回船上,甚至向陸地開砲擊退族人(居然有這段,怕),最後無功而返。經歷這段插曲後,才輪到李仙得上場,來到台灣,要找龜仔甪族人算帳,但龜仔甪首領不買單,加上清廷敷衍,才有後續美國派兵殺來台灣的故事。
9. 李仙得這趟來台灣的故事他自己有寫成書,有中譯版《南台灣踏查手記:李仙得台灣紀行》,對這段歷史有興趣的朋友,這是一本不可錯過的著作。不過很遺憾...博客來最後一本現貨被我買走了,明天到貨,椰(欸
10. 我年初去山型者 Wilder在那山那谷辦的WILDER LAND有遇到温貞菱 Wen Chen-Ling 本人,那時候她和謎卡 Mika on the road 一起在溪邊放空,我那時候有眼不識泰山... 還問她是誰(眼神死)記得跟她講過幾句話的感覺... 她本人根本就是劇中蝶妹的感覺,輕飄飄的啊~這次看《斯卡羅》,真的很佩服她能背好講好這麼多種語言的台詞,太強了!!而且那帶一點英文的口音,有夠自然!讚讚!
我吐槽到這邊,你可能會覺得「欸等等,這時間軸怎麼差有點多?」但是畢竟《斯卡羅》可是經過兩次改編的歷史(陳耀昌改編一次,劇組再改編一次),而導演接受訪談時也已表示:「一部片不需要去、也不可能去承載所有歷史的真相。」
這部分我是認同的,本來就不應該把《斯卡羅》當成一部正史來看,而是以看《三國演義》那樣的心情,去欣賞當代影視劇作如何將150年前的台灣生活樣貌、族群互動、服裝居住乃至語言樣態,活生生的還原到眼前。
我可不會說《三國演義》因為不符合史實所以不好看哪...
而這部劇最大的價值是,《斯卡羅》可以是個起點,喚起我們的意識,去探究那些固著於這片土地上,長的硬邦邦,卻有著記憶溫度的真實歷史,深切的認識流在自己血液中的台灣基因。
台灣沒有史詩?滿腦子中國五千年?
講這種話的人,只是沒看書罷了。
今年起,也可以說,他只是沒看公視罷了。
---
誰說台劇沒人才、不好看、沒質感?那個時代早過去了,《斯卡羅》證明了,你如果還沒看到好看的台劇,就只是經費不足而已啦~一集1550萬,總算能摸到韓劇邊邊的製作費,果然可以拍出國際級的水準啊!!!
我會繼續追下去的(腦粉貌),
期待下週六(我是日,Netflix)!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1924日治地形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草地狀元,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用DoReMi畫出台灣地圖 帶孩子看見教室裡找不到的台灣 每周六日 上午十點 三立台灣台 29頻道 寶島eye嬉遊 跟著我們一起用音樂eye旅行 感受台灣 寶島I SEE YOU...
荷蘭古道地圖 在 草地狀元 Youtube 的評價
我們用DoReMi畫出台灣地圖 帶孩子看見教室裡找不到的台灣
每周六日 上午十點
三立台灣台 29頻道 寶島eye嬉遊
跟著我們一起用音樂eye旅行 感受台灣
寶島I SEE YOU
荷蘭古道地圖 在 內雙溪古道 - 台灣觀光指南 的八卦
台灣觀光指南,內雙溪古道失蹤,內雙溪古道o型,內雙溪森林步道,內雙溪古道地圖,雙溪步道,內雙溪古道擎天崗,瑪礁古道內雙溪古道,內雙溪古道gpx. ... <看更多>
荷蘭古道地圖 在 [記錄] 20121010內雙溪古道連走荷蘭古道- 看板Hiking 的八卦
今日受邀帶隊走此路線,順便再補完一段內雙溪古道中間尚未走到的路。由於大部分路段
都已走過,加上隊中新手不少,因此以較慢的速度行進。行進路線可以參考地圖
10:10 坪頂古圳步道入口
10:28 接上登峰圳後左轉
10:45 內雙溪古道起點,右轉先沿溪左岸上行。雖然已走過幾次,但還是在亂石中探了
一會才找到路...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0504294424994
今日前段想走溪右岸水圳上景色較佳的路,但上行一段後卻忘了該在哪過溪XD,印象中去
年探路時並沒上行多遠便有指標告知過溪,但走了一會還沒看見。由於這附近指標不時會
有被拆掉的情況,不禁懷疑是否已走過頭?於是便開始找過溪處,而也有一過溪處對岸
有樓梯,便匆忙由此上行,途中還經過另一水圳(應該是新圳)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0632652510850
(已過溪後回頭照)
但這與印像不合XD(之前走的路過溪後上到坪頂古圳前不會再碰到水圳),不過在附近的路
亂闖一陣後還是找到了條無路條指標的路上到鐵門前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0527413811618
鐵門右側明顯有條好走的石階路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0556064952306
下行到底才發現我們太早過溪了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0586627699938
這照片對岸的"ㄐ"字型樹才是正確的過溪處,路況好走得多
(去年探路所照)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0613473237266
樹上有"往坪頂古圳"的指標
總之還是走對路了,回頭休息後過柵門出發
11:29 開始走坪頂古圳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0664812902114
這裡路稍狹,且離河床落差不小,走這樣的路可以體會一下電影賽德克巴萊中進攻人止關
的日軍士兵心情XD
往下游回頭照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0696794122354
越往前行與河床的落差就逐漸縮小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0723515259202
11:44 不久後便到了水圳取水處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0750809635234
這蓄水池便是坪頂古圳的起點,左轉上行
12:00 過溪處(從左前方布條處右轉)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0780027198706
過溪後回頭照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0801032049138
這位抽菸沉思的大叔真是有意境...
指標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0832939107122
此處為5.6k處,海拔520M
不久便遇到岔路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0859197377314
右轉便是走溪左岸經過古厝的路,取左上行
12:16 過小支流
12:19 5.2k處,也就是上篇遊記午餐處,今日則只暫時小休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0886686672162
右轉有路接到橫向聯絡道
12:37 出發,左轉過溪續行,不久便通過另一鐵柵門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0918490832818
隨後遇岔路(2k附近),左可回清風亭,取右往上游續行
12:55 台灣石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0943556491538
題字的劉老先生便是這一帶路徑標里程維護者
13:01 岔路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0965799024802
左為永生大道(第一段),右則還是沿溪谷走,殊途同歸。開路之意是當溪水暴漲時有替代
路線,雖然這裡水位應該是不致於會高到哪...
13:02 過溪至左岸
13:05 上行一小段後又過溪回右岸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0996069274674
上岸後與第一段永生大道會合
13:09 3k處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1019853479634
13:11 3.1k處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1053820435538
左為永生大道(第二段),可往茶寮遺址。取右過溪
過溪後便是有照片中指標及附近一大石上刻有地圖之處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1075251951362
在此午餐
13:36 出發,直行上擎天崗,右往荷蘭古道方向,取右
13:37 不久路旁看到一古厝遺址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1095699508450
13:39 3.2k處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1127485161874
這一帶路徑較為模稜兩可,幸好一路上均有里程石頭做指標。不久後開始上行
13:42 3.3k處
13:45 3.4k處
13:47 岔路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1142734877538
右轉可回12:19休息處,也就是上次所走的路線。仍直行
13:51 3.6k處。左可上石梯嶺,仍直行
14:01 4k處
續前行,難得看到一張地圖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1166577502706
14:06 岔路,右往北五指山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1199919366722
左則可接上風擎步道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1199919366722
當時天氣不佳,倘若往北五指山草原半途就遇到起霧的話便會由此撤退。右轉往北五指山
14:09 出樹林後經過一小空地,隨後馬上又入樹林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1267108293106
通過此一小空地時大約是走直線穿越
隨後逐漸上行,走在像是乾溪溝般有不少小石頭的路上
途中已變紅的秋芒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1297185677442
由於此地火山岩的地質使得芒草會有這種顏色
接近草原的芒草叢稍微要鑽一下,但也有少數路條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1329646890946
地上的石頭應該也是其他山友排出做為指標用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1329646890946
14:25 北五指山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1384175383378
今日草原景色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1400623788258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1416694165074
雖然仍無法看很遠,不過幸好沒起霧
遠處籠罩在耶穌光下的文化大學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1434615110626
休息拍照數分後後續前行,走一段路越過幾個水坑後往左切接上防迷地線後再往前走,不
遠處可看到一綁較高的布條便是高頂山基點
14:38 高頂山基點
隨後便開始找荷蘭古道水線的出口。但不過一個多月沒來,芒草的生長速度真是讓我有點
認不出地貌了...幸好有山友新綁了路條,不久就順利找到入口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691463615739410
14:45 進入荷蘭古道水線
15:38 水線陸線會合處
15:57 岔路。左往積善人家,右往風行咖啡,取右
16:00 荷蘭古道入口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54830504578028195/20121010#5798713729608957826
標誌上書"部分路段考驗腳勁及肺活量"...真是貼切的形容啊╮(╯▽╰)/
隨後便回溪和宮搭小18,結束本日行程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4.21.240
※ 編輯: hankchueh 來自: 60.245.65.180 (10/13 19:5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