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英國食物為什麼這麼難吃? #難吃的食物對靈魂最好
決定現在英國食物「難吃」的,
應該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中產階級。
當時他們乘著工業發展過上比較好的生活,
卻對於表現出「快樂」感到緊張。
不想因張揚惹怒窮人,至少要吃得粗糙,來消除那份罪惡感。
他們認為:在飲食上吃得快樂是步上身敗名裂與社會墮落之路。
同時也嚴格禁止孩子們吃得很美味或是像餓死鬼投胎。
總之,他們每天都很努力消除食物的吸引力,
讓孩子對飲食沒興趣。
育兒書中也寫道:
「離乳食應該要單調且難吃,為了靈魂好,須給孩子身體所討厭的食物。」
對英國人來說,
飲食無關乎文化,
不過是為了活下去的「燃料」而已。
說到這,你的自煮生活還好嗎?
如果變不出什麼把戲,切記一個重點
──「難吃又乏味的食物對靈魂最好」
#英國食物為什麼這麼難吃?維多利亞時期的中產階級認為:「難吃又乏味的食物對靈魂最好」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why-british-food-is-terrible/
#故事在家讀系列
在疫情之下響應在家閱讀,故事推出「在家讀系列」。每日一選文,透過防疫知識與歷史趣聞補給。陪伴讀者度過在家偶發的焦慮無聊之心,待在家的日子讓我們說故事給你聽 ➙ http://bit.ly/gushibyurside
如果你喜歡故事內容,也歡迎訂閱我們,每週三篇文章,從人物八卦臺灣大事到慢新聞時事評論,補充滿滿人文知識 ➙ http://bit.ly/storian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CoffeeTea&Jan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英國倫敦必吃美食大集合!用銅板價格吃五星級料理!享受夏日倫敦的陽光草地美食,一起去戶外美食節吃吃吃,莓果起司和脆脆的噴汁烤茄子實在是深得我心!吃到美食整個人都心花怒放了~~~(當然好吃的東西不只這些,各式異國料理,還有很多有名的高級餐廳也參加了這次美食節)當天出大太陽,很多英國人穿著小碎花洋裝、躺在...
英國食物 歷史 在 Zass17 Facebook 八卦
英國除了以嚴謹的研究聞名於世之外, 這個國家還以東西不好吃享譽全球, 這個是有歷史的, 維多利亞時期的中產階級就普遍相信, 難吃又乏味的食物才是對靈魂最好的滋養.
是以這個觀念是自幼就開始灌輸, 英國的育兒指南是這樣建議的: "離乳食應該要單調且難吃, 為了心靈健康, 必須給孩子身體討厭的食物". 為此美食從來都不是現今驕傲的大不列顛子民追求的目標, 對英國人來說, 從嘴巴出去的東西, 像是睿智的嘲諷與刻薄的訕笑, 價值要遠高於送進嘴裡的東西, 例如, 嗯, 容我Google一下英國的代表性美食, 嗯, 即便有全球搜尋引擎龍頭的助力, 最具代表性的英國食物, 還是公推就連氣炸鍋都可以輕易駕馭的炸魚薯條(Fish & Chips), 在料理難度上, 可能僅勝過泡麵及冷凍食品加熱.
所以前法國總統席哈克(Jacques Chirac)在出席俄羅斯加里寧格勒省成立七百五十周年紀念會上, 可以大言夸夸地對與歐洲政要斷言美國的漢堡都比英國菜好吃.
不過也只有在對食物這麼不講究的國家, 舉國上下才能將精力都投注在其引以為傲的研究之上吧.
英國食物 歷史 在 Facebook 八卦
【1861年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式早餐:魚蛋炒飯(Kedgeree)】
是說這一道我想做超久了,第一次在《唐頓莊園》裡看到這玩意時
我還興奮了很久:哇賽是拿香魚蛋或鮭魚卵來炒飯嗎??我超愛的啦!!
結果一看,發現就只是魚肉跟切碎白煮蛋的咖哩炒飯這樣。
#我是不是對英式料理太過苛求 #不過還蠻好吃的啦~
.
〔早期印度根本沒有咖哩這玩意!〕
事實上這道菜就是家常菜,每家的做法都不太一樣
今天的食譜是1861年的版本,會加上一點點的咖哩粉。
但事實上,早期印度人才不叫把咖哩叫成「咖哩」咧
他們的食物原本有著各種名稱,是歐洲人懶得記,所以乾脆通通都冠上「咖哩」這個稱呼。
.
不過,印度的確是有一種叫做馬薩拉(Masalas)的綜合香料,這才是純正的印度味
後來我在信義區的超貴婦百貨終於找到了,但....一小瓶680????
#嗯我還是去全聯或家樂福買就好了
.
[無聊的英國食物]
隨著大英帝國入主印度,咖哩也逐漸進入了不列顛。
剛好那個時代,英國食物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無聊到爆!
.
因為18世紀後,英國因為香料容易上火、誘發性慾(不好嗎?)
變得越來越淡而無味。連蔬菜都開始遭殃,
最後安全的「蔬菜」竟然只剩下綠花椰菜、白花椰菜、蘆筍和菜豆(萬惡的茄汁豆原來是這麼來的!!)
.
....這根本讓人沮喪到爆啊!
也難怪咖哩讓英國人看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19世紀,甚至有人認為「沒有咖哩,就不算完整的一餐!!」
.
首先先用咖哩粉混合奶油,再把長米飯倒下去一起炒
是說炒之前我其實怕怕的,畢竟很難想像咖哩粉能把飯炒成完美的黃橙色
感覺會比較像長頸鹿的色塊那樣。
但實作之後才發現,原來咖哩粉會融合奶油、變成一種黃色的油
用這種油來炒飯,色塊就很均勻了。
.
接下來就是放魚塊了!
感謝海運革命,英國人終於可以開始吃北海捕到的鱈魚或黑線鱈(所以1860年代開始出現炸魚薯條)
當然,黑線鱈什麼的我也去貴婦超市看了,一看那價錢.....
嗯我還是先用鹽漬鮭魚好了
#反正食譜上是說什麼魚都行 #19世紀就是這麼freestyle
.
接下來再加上白煮蛋,一道魚蛋炒飯就這樣完成了~~
根據《大英帝國一日上流史》這本書,就是拿這樣的炒飯,
配上雞蛋、香腸和水果等食品,組成一道完整的三套式英式早餐
接著,就由穿著全套制服的男執事或侍者,送到妳的嘴巴(大誤).....桌上。
.
坦白說,真的還蠻不錯吃欸~~
米飯被奶油炒過後,在口中帶有一點微微鍋巴的口感
鼻子裡聞到咖哩粉的辛香味道,不過意外的只有一點微微的辣度而已
加上鹽漬鮭魚,鹹度就變得剛剛好了。
果然就像19世紀一位英國詩人說的:「英國食物真是世界最美味的食物了~」
#考量到當時德國還在喝一種叫啤酒湯的玩意 #給你半對啦
.
所以,這次的實作應該算是成功了啦(我是不是可以來出本《海獅都能成功的超簡單歷史食譜》??)
不過呢在那之前,先要來業配一下這本《大英帝國一日上流史》啦XD
一看完,我直接就對編輯說:「這根本就是唐頓莊園教課書啊~~!」
完全解釋了影集裡的人們吃什麼、穿什麼、玩什麼。
再配上圖片,一整個就讓人回到過去那個充滿下午茶、舞會與女傭的維多利亞黃金時代
以及那個年代的貴族與僕人間,究竟有著怎樣的鴻溝----
#不過為什麼不早幾年出這本啦 #大英帝國一日上流史
.
有興趣請走:《大英帝國一日上流史》
https://reurl.cc/NXEjrx
英國食物 歷史 在 CoffeeTea&Jane Youtube 的評價
英國倫敦必吃美食大集合!用銅板價格吃五星級料理!享受夏日倫敦的陽光草地美食,一起去戶外美食節吃吃吃,莓果起司和脆脆的噴汁烤茄子實在是深得我心!吃到美食整個人都心花怒放了~~~(當然好吃的東西不只這些,各式異國料理,還有很多有名的高級餐廳也參加了這次美食節)當天出大太陽,很多英國人穿著小碎花洋裝、躺在草地上吃東西,真的完全是來度假的!大家之後有機會可以來倫敦美食節,現場氣氛還不錯,很適合待一整個下午。(其實各種試吃試喝就有點小飽了,不過如果有想要買東西的話記得帶現金呦!)
🎧 背景音樂(來自audioblocks) 🎧
happy uplifting piano
spring breeze
* 每週一晚上8點固定更新+週五不固定更新
*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coffeeteajane
* 我的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offeeTeaJane/
* 非商業合作影片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8ynKze_pR8/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jkBcNBepGJ_qCYyZqjz6gB-YQMw)
英國食物 歷史 在 when the cake talks 蛋糕說話時屑屑請閉嘴 Youtube 的評價
大家有聽過crumpet嗎?
Crumpets的原料是麵粉、牛奶、糖/鹽與最重要的酵母。Crumpets的長相不算好看,甚至有點獵奇:正圓形又帶點厚度的一片麵餅,其中一面還佈滿讓有密集恐懼症的人不敢直視的無數孔洞。顏色灰白帶點焦黃,聞起來有淡淡酵母味,也不甚討喜。 但可別小看這隱藏在超市無數麵包堆中的便宜貨,crumpets是許多英國人心目中的「療癒食物」。
Crumpets是怎麼樣一個療癒法呢?首先一定要把Crumpets烤的燙手冒著熱氣,然後趁熱的時候抹上大量奶油,當熱氣把奶油熏融了,奶油就會恰恰好都滴落在那些小洞中,最後再抹上果醬或擺上火腿片,大口咬下吸飽奶油香味四溢的crumpets,怎麼可能會不療癒呢?
Crumpets這默默一直站在英國歷史一角的食物打從安格魯薩克遜時代就存在。早期的crumpets使用蕎麥粉製作,但長得比較像煎餅還不是現代大家所熟知的洞洞餅。要一直到維多利亞時期酵母越發普及與製作crumpets專用的圓形模具出現,crumpets才漸漸長成一面充滿小洞又帶點厚度的圓餅。
Crumpets是不分階級人人都愛的一道點心,甚至《哈利波特》裡也提到了兩次crumpets(強力推薦對英國食物有興趣的人去看哈利波特原文版,會發現羅琳不遺餘力地幫英國食物做很多至入性行銷😆)
在英國的威爾斯地區又稱crumpets為「pikelets」,有些人說這其實就是crumpet的原型;但也有人說pikelets是「窮人的crumpet」,因為窮人買不起製作圓形crumpet的模具,因此pikelets才會長得歪七扭八。不管如何現在不管是說crumpets還是pikelets,都是指這種充滿孔洞的酵母煎餅。
為了讓大家更認識英國人怎麼吃crumpets,小英特別下海拍攝了一支「如何吃crumpets」的短片。要注意的是他只負責教怎麼吃,不會教大家怎麼做。因為「買超市現成crumpets」也已經成了現代英國人的主流。我因為不想購買crumpets模具所以也偷懶沒自己做,如果你的居住地買不到crumpets,可以參考以下食譜:
準備食材:
麵粉 350g
一撮鹽
15g 酵母
1茶匙糖
400ml 牛奶
奶油果醬等配料
製作方式:
1.酵母加入牛奶跟糖中,其他乾料混合均勻
2.把乾料濕料混合,攪拌均勻之後蓋上保鮮膜或蓋子靜置一小時發酵
3.攪拌發酵後的麵糊,麵糊應該是具有一點流動性的感覺,再靜置10分鐘
4.熱鍋,塗上奶油。圓形模具也塗上一層油(如果你沒有crumpet專用模具,也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圓形模具,大小大約直徑7.5公分,高2公分)
5.在鍋裡擺上模具倒入麵糊到一半高度,煎5分鐘直到小孔出現,翻面稍微再煎一下即可。
食譜來源 《The British Cookbook》,2007,p.203
我自己最喜歡吃crumpets的方式就是趁熱夾上一大坨冰淇淋,享受冰火五重天的樂趣,照這種吃法我可以吃完一整包crumpet與一桶冰淇淋😅 希望大家喜歡這次的英國食物介紹與小英的英國食物教學影片(?),歡迎大家多慫恿他以後常常出來耍寶。
更多食譜請看用心經營的IG: wenn.derkuche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5kaEFXJgss/hqdefault.jpg)
英國食物 歷史 在 英国食物单调 的八卦
在英国,一般人家往往每日四餐,即早餐、午餐、茶点和晚餐. 英国是一个多元化社会,聚集着不同种族、信仰与肤色的人,英国文化历史悠久,拥有世界知名、令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