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的紅信封
文|蔡柏璋
本次受Johnnie Walker之邀,請我分享一則感恩的文章。讀者朋友們如果還有印象,我曾在新書《排練一場旅行》中,提及我和希媽與捷媽的故事。但其實還有一位母親,讓我深深懷著感恩之情。
我是長孫,每年拿到紅包的數量雖然和姊姊們差不了多少,但是錢的「總數」總是在奶奶和大姑重男輕女的待遇下,推向歷史的新高。我對領紅包的記憶,總停留在奶奶和大姑在大家面前發完第一份之後,會用一種「暗示」的眼神招喚我到客廳的角落,然後技巧拙劣地(因為明明姊姊們都看得到…)從口袋裡拿出一疊鈔票,硬是塞到我的肥肥的手掌心裡,然後小聲地說:「不要告訴別人喔。」
所以從小,我對那份眼神特別敏感,最後慢慢變成一種慣例,每次領完紅包,我總是知道,還有「角落」的那一份。
時間回到2002年,我在美國喬治亞大學交換學生時,交了人生中第一位德國朋友:約克・韋伯(Jörg Weber)。他來自德國南部的卡爾斯魯厄(Karlsruhe),是海德堡大學英國文學系的高材生。回到台灣後,我策劃了一次德國自由行,其中一站便是造訪約克的家鄉。約克的母親,海蒂,高大纖細,說話聲音輕柔誠摯,她是一位法語老師和畫家,年輕的時候曾在巴黎住過一陣子,或許因為如此,她跟一般德國女性給人的刻板印象大相逕庭。記得她總是忙進忙出地打理食物,照顧家裡三個兒子和先生烏力赫(Ulrich)無微不至。那次旅程中我最期待的,就是每天的早餐。我們總會在家裡後院的餐桌上,擺滿各式德式麵包,重頭戲在於那不下十罐的手工果醬,藍莓、柑橘、草莓、蔓越梅…等等,全部都是海蒂自己做的。
「夏天的時候,我們都會去山上摘新鮮水果回家做果醬,約克小時候也常去呢。」海蒂回憶道。「現在他們長大,比較忙,每次回家匆匆幾天就要走,我總讓他們帶幾瓶果醬回去。」她對兒子的愛,溢於言表。
沒想到這匆匆一別,就是十年。在這十年裡,我在英國念了碩士,也到美國和莫斯科進修,更走遍了歐洲各大城市,但,就是沒機會再次造訪卡爾斯魯厄。不過我總會不定時地在旅途上,給海蒂寄張明信片。
今年暑假,我和約克碰巧都在奧地利進修,便約好從薩爾茲堡一路開車回卡爾斯魯厄。我念茲在茲地想要再吃一次十年前難以忘懷的早餐,沒想到海蒂稍來訊息:「怎麼可以,你們就只來吃一頓飯,吃早餐成何體統,我要煮一頓正式的午餐。」
那天上桌的是馬鈴薯燉羊肉。一樣的美味,一樣的庭院。不一樣的是,烏力赫因為中風之故,行動和說話的氣力已經不復當年,另外兩位哥哥也都離開了家。
十年過去了,好像什麼都一樣,也都不一樣了。
海蒂看完我特地為新書拍的一部巴黎微電影後,眼裡泛著淚光,激動又穩定地握著我的手說:「啊,好想回巴黎一趟啊!」她輕輕地嘆了口氣,匆匆跑下樓,秀給我看一本當年她住在巴黎時所繪的素描本,約克一臉驚訝,因為母親從未給他看過這本收藏品。海蒂的筆觸極為細膩,尤其對人物的容貌刻畫,讓人印象深刻。她尤其關注社會邊緣人的生活處境,大部份素描的主角,都是在地下鐵或水溝蓋旁獨居的遊民們,海蒂憶起當年常會帶食物去分給遊民吃,他們就常常這樣,坐在河畔,聊天作畫。
「你的巴黎微電影是一個很棒的開始,但我想看到更多啊⋯⋯」她溫柔的眼神裡透露一種堅定的關懷,「希望下一次看到你的影像作品,會更勇敢地拍出真實生活更多元的面向。」
她輕輕握著我的手,我知道她說的是什麼。
在一旁整理餐桌的約克走進廚房,她偷偷地側過臉,悄聲地跟我說:「我不想讓約克看到,你等我一下,趁他現在在廚房。」只見海蒂謹慎地快速走進房間,然後非常低調地遞給我一個紅色的小信封。
「祝福你,親愛的Pao。你的旅程還有生命經驗大大地啟發了我,希望你未來能夠繼續走,把更多的故事帶給我們。」
這個紅色小信封在約克走出來前,便安靜地滑進我的口袋,像是我和海蒂之間的一個小秘密。我緊緊握著這個紅色信封,直到跟約克道別後,我才敢把它打開。
裡面是一張她親手畫的素描,以及一張摺得精美的百歐元鈔。素描的背後,海蒂用她雋美細膩的字跡寫道:「Pao,謝謝你帶給我們生命中的美好,我們能做的不多,知道你一人在外旅行很辛苦,這一點小心意,希望能讓你在旅途上多溫飽一些。」
我微微顫抖地拿著那張素描。望著擺放在紅信封旁的那張,我絕對捨不得花的歐元鈔票。
這,是海蒂給我的紅包。即便他可能連紅包是什麼都不知道。
十年過去了,我摯愛的奶奶去了天堂,最疼愛我的大姑也回家了,我幾乎快忘記了那種「暗示」的眼神。但是那一天,約克走進廚房幫忙洗碗,海蒂望向廚房確認約克沒看見,轉身過來看我的眼神,即便只是短短的幾秒—
我兒時的記憶,排。山。倒。海地襲來。我明白,我知道—
那是同一種愛,一種偏心的愛,一種,把我當成自己家人的愛。
後記:
『謝謝烏力赫和海蒂,把我當成自己的家人。』這是我想緊緊抱著他們,對他們說的話。也謝謝Johnnie Walker給我這個機會,讓我將這句話翻譯成德文,印在這次感恩活動的威杯上。非常期待看到他們收到這個聖誕驚喜的反應,明年造訪他們之時,我也會帶著我的威杯,「全家」一起小酌一番!
如果大家也想要客製專屬於你/妳的感謝威杯,現在就前往活動網站訂做一個給獨一無二的他/她吧!
http://bit.ly/1P6pAMD
溫馨提醒:請上網google「小酌」的定義,未成年的小朋友們請期待十八歲的到來,最重要的是「酒後請搭小黃!」
#joyofgiving #樂在其中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Comm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發展商親談如何防英國爛尾樓 #張堅庭曾Sir #英國現樓與樓花 英國Heaton Group 代表Paul Willis接受訪問,用流利的廣東話暢談如何防爛尾樓,更重要如何做到低風險,但又回報高?究竟玄機在那裏?記得不要錯過今集內容!...
英國現樓與樓花 在 Facebook 八卦
【Q家英國老屋裝修日記ep18: 完結篇】
今天是新家裝修工程最後一天。就在剛剛,討厭的工頭帶著他的工班撤場了,我們含淚(喜極而泣)沒說再見,慢走不送!其實目前還有少量的工程要做,包括廚房要安裝把手和水龍頭、地窖要鋪木地板等,但都已經和這批工班無關了。
這半年來有在追Q家老屋翻修日記的朋友,應該都能理解我們的裝修過程有多麼歹戲拖棚、命運多舛;尤其在最後這收尾階段,所有的小問題陸續浮現,應該是奈米眼+維持新屋強迫症的DDC人生中最折磨身心的一段黑暗時光。
為了不讓大家感受到太多負能量,我已經儘量精簡咱們builder所做出的錯事蠢事,但就連工程的最後一天,還是可以被我們發現 👉 壁燈裝反且螺絲又換成他們自己的(原廠螺絲被丟垃圾桶)、木地板被不知道哪來的殘膠滴到擦不掉、新廚房的其中兩個門片被他們的工具刮到…..,族繁不及備載,我跟DDC真的是氣氣氣氣氣到最後一刻。
往好處想,至少接下來的日子,房子是掌控在我們手裡,雖然我知道在英國翻修老屋沒有所謂「完工」的一天,隨時都可以再發現新地方想要裝修,但至少DDC能夠靠一己之力安心、慢慢地修補一些小細節,總比工人繼續在家裡胡搞瞎搞好。
在此帶著有些激動的心情和大家說:Q家英國老屋裝修日記,到今天這篇正式落幕,謝謝大家陪我一起度過這漫長的半年。待我們慢慢整理清潔好,接下來就是愉快的開箱美屋時間囉!
最後來搶先曝光新家古色古香的 #入口玄關。 英國和台灣很不一樣的是,不論是house 還是公寓,在進門處通常都有獨立的長廊,旁邊開一道門進去才是客廳,把空間切成一塊一塊的;這和台灣一進門就是開放式客廳的格局大不同。
我們新家的入口走廊走的是古典路線,我的規劃是在保留老屋元素(比如天花板雕刻)情況之下,重新鋪木地板、重新粉刷、再裝上新吊燈,全部弄完還是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之後這個空間會再利用軟裝來讓色彩更豐富,像是掛畫、復古掛鉤和玄關桌(console table),前屋主留下的舊runner(照片中樓梯上那長條地毯)也可能會換新。DDC還打算四處逛古董店找尋適合的 #古董穿鞋椅,可能要2023年才能買到吧….
———
#Q家英國老屋裝修日記回顧
Ep1 細節才是最難:https://pse.is/3afd68
Ep2 木地板選擇:https://pse.is/3c9rjm
Ep3 為了油漆吵架:https://pse.is/3d4fy5
Ep4 打造夢想廚房:https://pse.is/39lame
Ep5 裝修的天堂與地獄:https://pse.is/3bxfjg
Ep6 吊燈洞與黑洞:https://pse.is/3dmgwh
Ep7 控金欸牆壁:https://pse.is/3edjga
Ep8 深色油漆的奧妙:https://reurl.cc/xGaQW4
Ep9 更衣間完成:https://reurl.cc/3aXYRO
Ep10 親手粉刷的閣樓:https://reurl.cc/3aXYmR
Ep11 廚房進場安裝:https://reurl.cc/NrQRV9
Ep12 冷凍庫救婚姻:https://reurl.cc/GmjE7y
Ep13 滿滿黑點木地板:https://reurl.cc/1Yvmr8
Ep14 挑戰廚藝五口爐:https://reurl.cc/4arpkD
Ep15 木地板大結局:https://reurl.cc/6avLn6
Ep16 安裝吊燈:https://reurl.cc/NrYOkp
Ep17 工程收尾:https://reurl.cc/lRY7dE
英國現樓與樓花 在 老麥看電影 Facebook 八卦
最近有機會親身體驗Sony電視最新推出的BRAVIA OLED TV大師系列 (MASTER Series)A9G產品,大大顛覆我對「在電視上看電影」的經驗與準則。
以我從1983年出道投身影視新聞、之後做了30年專業電影記者與影評人的背景,我之前根深蒂固的觀念是「看電影一定要進戲院」,即使近十年來,電影、電視的界線變得模糊與互通,我仍然堅持每天進戲院看電影,直到這次體驗了Sony BRAVIA大師系列MASTER A9G,我現在的標準變成「有了Sony MASTER A9G,真的可以不用進戲院了! 」
這樣的想法與觀念轉變,絕不簡單,而是憑藉我多年對觀影嚴格要求的標準。我透過Sony MASTER A9G重看了下列著名的影視作品,帶給我極大的震撼,包括:
(1)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最佳影片「霸王別姬」。
(2)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最佳影片與奧斯卡最佳導演「羅馬」。
(3)「寄生上流」韓國導演奉俊昊競賽坎城影展的「玉子」。
(4)漫威的娛樂大片「復仇者聯盟」。
(5)數位修復經典電影「鬼店」。
(6)Netflix自製影集「王冠」與「怪奇物語」。
我1993年第一次採訪坎城影展,就有幸碰到「霸王別姬」與「戲夢人生」兩部華語大片正式競賽,走進坎城節日宮競賽片放映大劇院,才知道做為世界首席一級國際影展,銀幕與音響的規格配備都是超高標準,這點正好也是Sony MASTER A9G革新的品質技術與專業理念,使A9G的畫面與音效有如是以坎城級別的標準做指標。
坎城放映競賽片的銀幕經過精心設計,強調觀眾席不論樓上樓下或最邊邊最角落任何一個座位,都能有相同的視覺感官,這點我以5次造訪坎城影展親身印証過。
Sony MASTER A9G使用OLED面板,擁有絕佳對比度,所以可以讓整個畫面呈現完美深邃的黑以及豐富的色彩,暗部場景層次分明。此外還有廣視角優勢,即使從側邊觀看,顏色都一樣飽滿,字幕光度也和影院一樣柔和。
說到坎城影展放映的音響設備,華人享譽國際的大導演都是親臨坎城試映時、才了解影片後製音效製作的成效。Sony MASTER A9G 的聲音不靠喇叭而是面板直接振動發聲,傳統電視喇叭設計在螢幕下方,因此發聲位置總比畫面低,聲音反射後才傳到人耳; Sony MASTER A9G平面聲場技術是透過螢幕振動發聲,使聲音和畫面中的影像高度一致,音效從四面八方進來,讓聲音更清晰更立體更臨場感,能夠取代HiFi音響如同置身演奏廳。
這次透過Sony MASTER A9G重看經典數位修復版的「霸王別姬」,真的讓我重臨26年前在坎城超大銀幕初看時的震撼,最讓我驚訝的是許多造型美術與服裝場景等藝術上的細節,諸如張國榮反串虞姬時頭上佩戴的精美髮簪頭飾,比我去年底在戲院看25周年數位修復版時、更有歷歷在目的清晰質感,也因為A9G的震撼,勾起我當年採訪「哥哥」張國榮,了解他為了拍「霸王別姬」,先飛北京練功、學京片子、唸台詞、訪名伶、看京劇; 正式開拍扮虞姬時,必需先化妝2小時接著梳頭與最痛苦的吊眼,然後貼片子,貼完片子不能進食不能多說話,經常又餓又痛一個鏡頭拍上4個小時付出極大的代價。
因為Sony MASTER A9G的臨場感與真實感,把我拉進1993年與「霸王別姬」在坎城初相遇的時光遂道; 而2019年奧斯卡提名10項,最後勇奪最佳導演、攝影、外語片3項大獎的墨西哥強片「羅馬」,也是A9G讓我俯首稱臣的另一見証,「羅馬」因為是Netflix自製電影原本就不打算進戲院,先在威尼斯影展拿下最佳影片金獅獎,為了進攻奧斯卡必須進戲院取得上映才能競逐的資格,因此在世界各個城市做小眾限量放映,我當時也是在售票極不普及狀況下進戲院朝聖,但其實「羅馬」是不需要進戲院觀看的。
Sony MASTER A9G是一台智慧型電視,內建了安卓系統,其中對於串流影音視頻網站Netflix又內建了獨家且特別的合作技術,稱為「Netflix校正模式」,這個校正模式,能處理製作過程的色彩變化,正確呈現出原創者色階,忠實保留原創者的願景與理念。
在這種優勢下看Netflix原創電影「羅馬」,能把墨西哥籍的奧斯卡大導演阿方索柯朗 (地心引力)用黑白攝影呈現墨西哥中產家庭的美術細節欣賞到淋漓盡緻,諸如沙發花色與繡紋、瓷器咖啡杯上的花色紋路、廚房櫃檯上的器皿擺設圖紋、甚至聖誕樹上的閃光等等、這些我在戲院大銀幕觀賞時忽略的微小細節,都在Sony MASTER A9G畫面上像透過放大鏡般飽覽無疑,仔細品味到「羅馬」提名奧斯卡美術設計、音效、音效剪輯等藝術與技術獎項的高等美學。
我曾經有連續15年採訪好萊塢經驗,以及飛到世界各個角落採訪大明星大導演,見識過好萊塢大片廠作業模式與拍攝過程。當我透過Sony MASTER A9G看商業大片「復仇者聯盟」時,又是另一種逼真的震撼,怎麼就和我在好萊塢片廠的現場看拍片的感覺一樣?
原來Sony MASTER A9G有獨家影像處理技術,能把原本被壓縮過的影像重新還原,並增強亮度、細節與色彩,重現創作者想呈現給觀眾的畫面,因此Sony MASTER A9G也被譽為是「電影工作室專業顯示器!」
在Sony MASTER A9G與Netflix緊密結合下,看Netflix原創電影或是原創影集,都是高CP值的加倍享受。韓國導演奉俊昊以「寄生上流」拿到坎城金棕櫚大獎後,全球影迷開始回追他發跡至今的韓國電影,奉俊昊2017年競賽坎城影展、由Netflix出資拍攝的原創電影「玉子」,透過A9G觀賞,就能在完全接近原創理念下,看到影片中呈現的韓國鄉間森林大自然美景、以及人造基因豬亂闖紐約的非凡特效。
加上Sony MASTER A9G獨家動態技術,讓快速移動的場景沒有殘影問題,每個高速動態畫面都經過特別處理,不論是看「玉子」、或是Netflix原創得獎影集「怪奇物語」的追逐場面,抑或是Netflix原創得獎影集「王冠」的英國皇室狩獵或名駒賽馬場景,都更為清晰生動。
未來串流影音會投入更多的影視拍攝,也大大革命了影視觀賞的傳統渠逕,2020年奧斯卡又要面對幾個難題,包括: 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史詩大片「愛爾蘭人」、奧斯卡影后梅麗史翠普新片「洗錢事務所」、史卡麗喬韓森可望首度提名女主角的「婚姻故事」,這些強作都出自Ntflix的原創電影,和「羅馬」一樣原本就設計不需要進戲院的,有了Sony MASTER A9G,真的就無需再理會影視外在環境的紛擾變遷,可以高枕無憂在自己家客廳裡,打造一座屬於自己的電影院堡壘。
了解更多Sony BRAVIA OLED A9G https://bit.ly/2oCDdRn
英國現樓與樓花 在 Comma Youtube 的評價
發展商親談如何防英國爛尾樓
#張堅庭曾Sir #英國現樓與樓花
英國Heaton Group 代表Paul Willis接受訪問,用流利的廣東話暢談如何防爛尾樓,更重要如何做到低風險,但又回報高?究竟玄機在那裏?記得不要錯過今集內容!

英國現樓與樓花 在 英國現樓| 2022 投資英國| 我哋到底點揀英國樓花 ... - YouTube 的八卦
投資 英國 嘅 英國現樓英國樓花 ? 我哋到底應該點揀 樓花 ? 無論你係剛剛學投資 英國 嘅 英國現樓 定係 英國樓花 ,兩者都各有特色,不如我地今日一齊去討論吓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