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豐沛創作能量 台東原來這麼美】
台東擁有開闊的自然、多元的族群,也激盪出源源不絕的創作,台東鼓勵青年返鄉,更鼓勵青年投入文創產業,文化處舉辦 #台東國際青年工藝設計營,10天的課程邀請國內外設計師經驗分享,帶領學員實地創作,要為台東工藝設計注入更多活力。
學員們進駐 阿布斯布農傳統服飾工作室、享想恭坊、小川工藝製作所、米麻岸工作室、皮揚手作工坊,接受工藝師及設計導師指導,學習苧麻、藍染、木工、皮件、檳榔鞘/葉等不同材質工藝,認識台東的原點,慶鈴也期待新銳設計師們 #以開放的心、#整合學習成果,#創新出更多可能。
2021台東國際青年工藝設計營成果暨決選
金獎🥇|羅安聖《背著雲朵去旅行》(阿布斯布農傳統服飾工作室)
銀獎🥈|陳品蓉《移動東巒》(小川工藝製作所)
銅獎🥉|顏海媚、湯翊琦《Into the bule》(享想恭坊)
佳作🏅|少麻吾.麥尚、葉馨蔚《曦》(阿布斯布農傳統服飾工作室)
佳作🏅|古孟萱、古孟凌《蘭山瀾》(享想恭坊)
佳作🏅|蔡佩儒《家界》(皮揚工坊)
佳作🏅|高境廷《坐穩囉》(小川工藝製作所)
佳作🏅|李侑庭、羅少雲《珠pai’cep》(米麻岸工作室)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台東不只是台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北投文物館佳山美學系列展覽 Kusun‧穿越與穿新—泰雅織品藝術特展開幕茶會報導 開場表演:#傳源文化藝術舞蹈團詮釋泰雅族婚禮 致詞 #北投文物館李莎莉館長 #原住民委員會江明輝副主委 #策展人 尤瑪•達陸 導覽 #策展人 尤...
苧麻服飾 在 NING.Chen陳甯揎 Facebook 八卦
我本身是服裝設計畢業
細看了布農族女性傳統織布製作的衣服
真的做工美麗細緻又耐穿
服飾以藍、黑色為主色
在胸前斜織色鮮圖豔的織紋
裙子是以苧麻為原料,用它的纖維成衣服後邊邊有刺繡整體型式簡單多裝飾
這就是原住民傳統服飾的特色
只可惜現在這樣的傳統織布已經落寞了...這工藝是現在科技仿不來的
我穿好適合😂我好想每件都帶回家😂
苧麻服飾 在 原住民族委員會 Facebook 八卦
【📢新科人間國寶 原住民族之光✨✨】
文化部 日前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將阿美族馬蘭Macacadaay、排灣族Kinavatjesan傳統刺繡及排灣族tjemenun傳統織布,登錄原住民族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及重要傳統工藝,並認定 #保存者✅,是歷年認定原住民族類項最豐富的一次👏。
🔸「阿美族馬蘭Macacadaay」 保存者:杵音文化藝術團🎙
Macacadaay有歌謠循環不斷之意,以即興、自由對位的方式發展出多聲部的獨特複音唱法🎶,出現於農耕、生活及祭典中,具有凝聚部落意識、傳承部落文化的意義,是原住民族歌唱文化中重要的傳統表演藝術;成立於1997年的杵音文化藝術團,以Macacadaay吟唱為出發,透過巡迴演出、教學,推廣並保存了珍貴的原住民族表演藝術。
🔸「排灣族Kinavatjesan傳統刺繡」 保存者:Lavaus(陳利友妹)🪡
Kinavatjesan是將圖紋繡於苧麻布上,排灣族服飾中使用最頻繁的繡法為「十字繡」,圖紋有人頭紋、太陽紋、百步蛇紋等,一針一線都是部落人文的故事;Lavaus老師從小跟著母親學習,作品具東排灣地區特色,以十字繡法傳承族群記憶與部落文化,成為排灣族所稱的pulima(工藝能手者)。
🔸「排灣族tjemenun傳統織布」 保存者:Miyang(許春美)🧶
tjemenun傳統織布圖紋,反映家族的傳承及織者的創思,是族群的歷史紀錄與傳承的載具,深具藝術價值與文化代表性;Miyang老師承襲家族和部落長者傳統技藝,熟知織紋中的文化與社會階序意涵,以族語傳授傳統織布,記錄傳統知識中文化的核心內涵,是工藝復振的重要推手。
謝謝每一位「人間國寶」,向您們獻上最高的敬意,您們堅持保存、傳承原住民族寶貴的文化✔,讓更多人聽見阿美族獨特的演唱方式、看見排灣族紀錄傳統知識的刺繡與織布文化♥。
照片來源: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苧麻服飾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 #北投文物館佳山美學系列展覽
Kusun‧穿越與穿新—泰雅織品藝術特展開幕茶會報導
開場表演:#傳源文化藝術舞蹈團詮釋泰雅族婚禮
致詞 #北投文物館李莎莉館長
#原住民委員會江明輝副主委
#策展人 尤瑪•達陸
導覽 #策展人 尤瑪•達陸
今年獲得人間國寶殊榮的尤瑪•達陸也公開分享泰雅傳統文化保存的精神,希望族人們從自身文化中建立起自信心。連續五年,尤瑪‧達陸在雪霸山腳下所舉辦的「泰雅服裝秀」,吸引上千民眾與國內外設計師慕名參加,此次將在北投文物館日式古蹟中原味重現。結合了泰雅傳統服飾的民族美感與當代藝術創作的巧思。
在過去的泰雅族社會,族人出生時用織布包裹著強褓之身,過世時也用織布包裹身體,引領著從生到死的完整過程。從生到死,每隔一段時間,女性所擁有的織品就會所有不同:「少女時期,會有隸屬少女的織紋織在裙子上;婚嫁時,會穿著帶有家人祝福、期待的新娘嫁衣到新環境生活…」。織紋中的圖案是泰雅部落古老的智慧、歷史、祖靈崇拜的紀錄;而泰雅族的母親為女兒織成的新娘嫁衣上,華麗繁複的織紋,則包含了家徽及祝福的寓意。
在多達16族的臺灣原住民族中,泰雅族的紡織技藝最為發達,其織布圖案造型多變化。從種植苧麻、以苧麻為材料,剝取表皮後曬乾、挑紗、紡線,再經過清水洗滌後便開始定線、整經、織布。泰雅族人的服飾是為了表現美觀和社會地位,因此從頭到腳分別有冠飾、耳飾、頸飾、臂飾、腕飾、腰飾、和腿飾等,不僅精美且充分表現該族的藝術天份。
尤瑪‧達陸透過泰雅傳統服的研究與重製,積極進行田野並學習幾乎失傳的染織技藝,花了二十餘年時間讓染織技藝得以保留延續,重現泰雅之美。本次展覽將以該族織品為主軸,並融合其他傳統文物,透過「生命經驗的文化傳承」之視野呈現傳統、現代的穿越與穿新,同時也使觀眾進一步認識原住民族當代具代表性工藝的特色與內涵。此外,也試圖透過創新服飾的方式,將泰雅族群織品與當代印象整合作為展示主題,突顯該族的新文化意象。
策展單位粉絲頁: 北投文物館
展覽名稱:Kusun‧穿越與穿新—泰雅織品藝術特展
展出日期:105/10/22~106/03/19
開放時間:每日10:00-18:00(周一休館)
展出地點:台北市北投區幽雅路32號

苧麻服飾 在 1021206 苧麻節-服裝秀 - YouTube 的八卦
本次的 苧麻 節,臨時加上了傳統 服飾 的服裝秀,這些丫媽真的很可愛。當天抓了20個人,沒有排演,自由撥揮~~哈哈哈史上無敵不分齡原住民走秀~就讓看官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