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有四個孩子的全職媽媽,對於目前市面上的托育政策,我有話想說。
從小我生長的環境是個大家庭,有許多的玩伴陪著我,讓我擁有美好的童年,因此婚後我就和先生計畫好,要生 4 個孩子!
在苗栗生活時,我和先生都各自有工作,4 個孩子常常得託朋友親戚幫忙帶;不過搬到台北之後,因為少了家人的托育支持,便深刻體會到,台北的托育系統對爸爸媽媽來說,並不是這麼友善。
這幾年公托的抽籤狀況,不到 3 %的中籤率,好比抽樂透一般,國家有育兒的責任,但現狀卻是靠運氣?在台灣,真正的公共化托育比例不到三成,導致照顧成本偏高。
很幸運的,當時小燈泡抽到了公幼,但雙胞胎弟妹只能往私托(私人托育園所)送,像我們這樣多寶家庭,或多或少都曾歷經選擇上的兩難!
「啊!沒抽到公幼,私幼這麼貴,我得找個薪資條件夠好的工作才行!」
「但工作又不是這麼好找….那還是我在家帶小孩,好像還比較省!」
「可是要整天面對小孩,我可以嗎?會不會被小孩搞到情緒失控?那還是去上班好了!」
「可是上班如果不能準時下班接小孩,那小孩怎麼辦?好像還是自己帶簡單一點」
「可是如果一直帶小孩,等到他們上學(國小)之後,這麼久沒工作,會不會就找不到工作了?」
這類的反覆煩惱,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曾有過…
台灣少子化的問題名列前茅,是全球第二嚴重的國家。
政府曾經成立了少子化辦公室,但你有感受到生兒育女的重擔減輕了嗎?甚至是更直接的問題,目前的政策,足夠讓你願意多生一個孩子嗎?
當各黨紛紛祭出育兒津貼加碼的政策,作為一個父母,補助增加當然好!但在育兒這條漫長的路上,這只是杯水車薪,政府的責任絕對也不能只是多發一些錢而已。
以北歐國家、瑞典的育兒政策做為借鏡:
瑞典與台灣相似,家庭與幼兒照顧工作,多以女性為重。因此,瑞典以「性別平等」的角度來思考思考托育政策,希望能減輕女性負擔家務,這也是女性就業的先決條件。
其目標之一,便是「促進性別平等」,以讓兩性皆享有經濟獨立自主。足夠數量的公共化托育,搭配津貼補助,才能讓母親得以「選擇」回歸職場或擔任全職媽媽,讓母親在公幼與私幼之間,有所選擇。
而非因為經濟上的困境,被迫擔任全職媽媽;又或者因為昂貴的私幼,而在工作的選擇上有所限制(這部分又牽涉到勞權、勞動環境、經濟上受限導致過勞,日後再針對此議題補述)
——————————————
以下,是我們的托育相關政策想法:
● 提升公共托育的量能「 公共托育普及化」
① 公共托育五五五計畫:
台灣目前的公私比約為3:7,七成以上是私人托育系統。我們期待,10年內扭轉公私比,成7:3,同時,訴求五年內公私比應該達到5:5!
② 降低公共托育開辦的門檻:
除了政府開辦的公共托育之外,另有許多關心幼兒教育的團體,經營非營利幼兒園。
什麼是非營利幼兒園?是透過一種經營模式的改變,依據「幼兒教育及照顧法」規定,由政府無償提供土地、建物、設備,委託公益法人經營,彼此「公私協力合作」。
簡單來說,就是所收的費用,全數投入在托育系統的軟硬體當中,開辦單位並不從中獲利。
在這一方面,我們希望能讓行政流程變得更簡便,讓民間團體協力提升托育量能,例如:
· 將學校閒置空間轉型為托育系統入法:讓地方政府協調有依據。
· 公托家園及非營利幼兒園的委辦成本下降:參考委託單位開辦績效,減低開辦的押標金。
(目前開辦非營利幼兒園,就算辦得再好,該團體若要再開辦一間幼兒園,仍須再付一筆壓標金,意思是說,對有心想做照顧幼兒的團體,仍需要有龐大的不可動用的資金,才有可能辦好一間之後再辦下一間。心力有餘而資金不足,導致非營利幼兒園無法拓展)
③ 定期的政策實施成果調查:
進行長期的政策追蹤調查,已確認各政策的有效性,免得各項政策,淪為買票的方案。
我們希望國家的育兒政策,不只是給予津貼補助,而是擔起更重要的責任,讓父母放心生孩子!
孩子的托育問題,是大多數父母的困境之一,公共托育的普及化,我相信比起津貼加碼,更能減輕父母經濟上的重擔。
——————————————
以上說了這麼多,還只是第一步而已。
做父母的,無非希望孩子能平安長大,層出不窮的托育系統兒虐案件,總是爸媽心中的擔憂。在托育系統中,如何讓孩子平安、讓父母安心,又是另一個重要的課題了......
昨天我也受邀上了今晚好好說節目,和現場來賓聊了許多托育政策、兒童安全等議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http://bit.ly/34sWsfV
#請大家幫忙多多分享
#讓更多人能一起討論
苗栗育兒津貼 在 王婉諭 Facebook 八卦
身為有四個孩子的全職媽媽,對於目前市面上的托育政策,我有話想說。
從小我生長的環境是個大家庭,有許多的玩伴陪著我,讓我擁有美好的童年,因此婚後我就和先生計畫好,要生 4 個孩子!
在苗栗生活時,我和先生都各自有工作,4 個孩子常常得託朋友親戚幫忙帶;不過搬到台北之後,因為少了家人的托育支持,便深刻體會到,台北的托育系統對爸爸媽媽來說,並不是這麼友善。
這幾年公托的抽籤狀況,不到 3 %的中籤率,好比抽樂透一般,國家有育兒的責任,但現狀卻是靠運氣?在台灣,真正的公共化托育比例不到三成,導致照顧成本偏高。
很幸運的,當時小燈泡抽到了公幼,但雙胞胎弟妹只能往私托(私人托育園所)送,像我們這樣多寶家庭,或多或少都曾歷經選擇上的兩難!
「啊!沒抽到公幼,私幼這麼貴,我得找個薪資條件夠好的工作才行!」
「但工作又不是這麼好找….那還是我在家帶小孩,好像還比較省!」
「可是要整天面對小孩,我可以嗎?會不會被小孩搞到情緒失控?那還是去上班好了!」
「可是上班如果不能準時下班接小孩,那小孩怎麼辦?好像還是自己帶簡單一點」
「可是如果一直帶小孩,等到他們上學(國小)之後,這麼久沒工作,會不會就找不到工作了?」
這類的反覆煩惱,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曾有過…
台灣少子化的問題名列前茅,是全球第二嚴重的國家。
政府曾經成立了少子化辦公室,但你有感受到生兒育女的重擔減輕了嗎?甚至是更直接的問題,目前的政策,足夠讓你願意多生一個孩子嗎?
當各黨紛紛祭出育兒津貼加碼的政策,作為一個父母,補助增加當然好!但在育兒這條漫長的路上,這只是杯水車薪,政府的責任絕對也不能只是多發一些錢而已。
以北歐國家、瑞典的育兒政策做為借鏡:
瑞典與台灣相似,家庭與幼兒照顧工作,多以女性為重。因此,瑞典以「性別平等」的角度來思考思考托育政策,希望能減輕女性負擔家務,這也是女性就業的先決條件。
其目標之一,便是「促進性別平等」,以讓兩性皆享有經濟獨立自主。足夠數量的公共化托育,搭配津貼補助,才能讓母親得以「選擇」回歸職場或擔任全職媽媽,讓母親在公幼與私幼之間,有所選擇。
而非因為經濟上的困境,被迫擔任全職媽媽;又或者因為昂貴的私幼,而在工作的選擇上有所限制(這部分又牽涉到勞權、勞動環境、經濟上受限導致過勞,日後再針對此議題補述)
——————————————
以下,是我們的托育相關政策想法:
● 提升公共托育的量能「 公共托育普及化」
① 公共托育五五五計畫:
台灣目前的公私比約為3:7,七成以上是私人托育系統。我們期待,10年內扭轉公私比,成7:3,同時,訴求五年內公私比應該達到5:5!
② 降低公共托育開辦的門檻:
除了政府開辦的公共托育之外,另有許多關心幼兒教育的團體,經營非營利幼兒園。
什麼是非營利幼兒園?是透過一種經營模式的改變,依據「幼兒教育及照顧法」規定,由政府無償提供土地、建物、設備,委託公益法人經營,彼此「公私協力合作」。
簡單來說,就是所收的費用,全數投入在托育系統的軟硬體當中,開辦單位並不從中獲利。
在這一方面,我們希望能讓行政流程變得更簡便,讓民間團體協力提升托育量能,例如:
· 將學校閒置空間轉型為托育系統入法:讓地方政府協調有依據。
· 公托家園及非營利幼兒園的委辦成本下降:參考委託單位開辦績效,減低開辦的押標金。
(目前開辦非營利幼兒園,就算辦得再好,該團體若要再開辦一間幼兒園,仍須再付一筆壓標金,意思是說,對有心想做照顧幼兒的團體,仍需要有龐大的不可動用的資金,才有可能辦好一間之後再辦下一間。心力有餘而資金不足,導致非營利幼兒園無法拓展)
③ 定期的政策實施成果調查:
進行長期的政策追蹤調查,已確認各政策的有效性,免得各項政策,淪為買票的方案。
我們希望國家的育兒政策,不只是給予津貼補助,而是擔起更重要的責任,讓父母放心生孩子!
孩子的托育問題,是大多數父母的困境之一,公共托育的普及化,我相信比起津貼加碼,更能減輕父母經濟上的重擔。
——————————————
以上說了這麼多,還只是第一步而已。
做父母的,無非希望孩子能平安長大,層出不窮的托育系統兒虐案件,總是爸媽心中的擔憂。在托育系統中,如何讓孩子平安、讓父母安心,又是另一個重要的課題了......
昨天我也受邀上了今晚好好說節目,和現場來賓聊了許多托育政策、兒童安全等議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http://bit.ly/34sWsfV
#請大家幫忙多多分享
#讓更多人能一起討論
苗栗育兒津貼 在 王婉諭 Facebook 八卦
今天一則「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的新聞,引起許多人的討論。
去年,台灣出生率與死亡率首次達到 #黃金交叉,也就是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2021 年第一季新生兒出生人數不到3萬5千人,同比減少 13.6 %,數字再度探低。
面對 #少子化 的問題,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經歷,擁有 4 個孩子的我,應該算貢獻了不少生育率。
雖然小時候我們家只有我和哥哥,但因為住的離親戚近,因此有許多玩伴陪著我,讓我擁有美好的童年,因此,在婚後我便和先生計畫好要生 4 個孩子!
過去在苗栗生活時,我和先生各自有工作,孩子常得託親友幫忙帶;搬到台北之後,因為少了家人的托育支持,便深刻體會到,目前的 #托育系統 對家長來說,真的不是這麼友善。
「沒抽到公幼,私幼又好貴,我得找個薪資夠好的工作才行!」
「但工作又不好找,還是我在家帶小孩,好像還比較省?」
「不過整天面對小孩,我可以嗎?會不會被小孩搞到情緒失控?那還是去上班好了!」
「如果不能準時下班接小孩,那小孩怎麼辦?好像還是自己帶簡單一點?」
「可是如果一直帶小孩,等到他們上學之後,這麼久沒工作,我會不會就找不到工作了?」
這樣子的反覆煩惱,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曾有過。
我也相信,光是想像,可能就讓許多新婚夫婦卻步了。
造成台灣少子化的原因真的太多了,長期以來,台灣處於 #高房價、#高工時、#高物價、#低薪資 的狀態,要養活自己都不容易了,更遑論養小孩。
在 CIA 的報告中更提到,「在台灣,許多女性必須外出白天工作,晚上回家還需要操持家務及照顧兒童,這也是低生育率的原因之一。」
不友善的托育環境,讓父母們不得不面臨「工作」及「家庭」的單選題。
而在台灣,女性更往往只能放棄工作,選擇家庭。
去年選舉期間,我就曾針對各政黨的 #育兒津貼加碼 政策作出評論,作為父母,補助增加當然好,但在育兒這條漫長的路上,這只是杯水車薪,政府的責任,絕對也不能只是多發一些錢而已。
我常舉瑞典的育兒政策為例。和台灣相同,瑞典的家庭與幼兒照顧工作多以女性為重,因此,瑞典在思考托育政策時,是用性別平等的角度出發,希望能幫忙減輕女性負擔家務,其目標之一,便是「促進性別平等」,以讓兩性皆享有獨立自主的經濟能力。
瑞典擁有足夠數量的公共化托育,並且搭配津貼補助,讓母親得以選擇,要回歸職場或擔任全職媽媽,也讓母親在公幼與私幼之間,有所選擇。
面對少子化問題,政府表達高度重視,並且聲稱是 #國安問題,也成立了 #少子化辦公室。
不過,大家有感受到生兒育女的重擔減輕了嗎?
甚至更直接地問,目前的政策,足夠讓你願意生孩子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