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辱華中。
昨天新疆棉的新聞出來,
我私信至少有快60封訊息都是網友問我怎麼看新疆棉事件。
還能怎麼看?辱了啦!哪次不辱。
————————————
人都有選擇的自由,
但如果是在中共地盤討生活,
卻沒有不表態的自由。
新疆棉事件的連鎖反應,
導致許多台灣藝人因為小粉紅的「愛國」出征,紛紛表態,斷尾求生。
很多原本支持他們的粉絲,看到自己喜愛的藝人膝蓋這麼輕易就跪下去,會覺得失望也是很正常的。
但對我而言,與其要談失望,
或許該說一開始就根本不該有期望。
那些藝人們平時在戲裡的形象,
大多也是照著劇本走,
不代表現實生活中的腦袋也如戲中那樣勇敢,堅持。
他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想管什麼人權、政治,只是感覺風向不對了,趕緊發文表態,避免自己也被出征。
這種情況我們看得還不夠多嗎?
是說我也算是經歷過,能懂他們遇到的問題😂
只是我覺得人生在世也才短短幾十年,
抬頭挺胸地活著是一種,
畏首畏尾地活著也是一種。
大家的選擇不同罷了。
但我也不會覺得他們值得同情,
他們是台灣人,並不是沒其他選擇。
各個也都衣食無缺,卻配合中共做出選擇,
喊著自己支持新疆棉花。
不管你未來怎樣說自己不清楚狀況,
或沒關心新疆的情況,
你現在就是等於變相支持再教育營,
變相支持種族清洗,文化滅絕,宗教迫害。
拒絕新疆棉的品牌有H&M、Nike、Adidas、Uniqlo,包含不表態也出事的Burberry,在這個大辱華時代,應該還會再增加。
而這些品牌原本只要說聲支持,
就能在中國繼續賺取的巨大利益,
卻都選擇拒絕使用維吾爾族人被強迫勞動而種植的新疆棉,難道他們沒有想過後果?
我想並不是這樣。
要對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不容易。
可是他們也明白,
當你繼續默許這些破壞人權的行為,
裝作只要沒迫害到自己身上就都沒事,
未來剩下你一人時,還有誰會替你出聲?
反觀那些藝人寧願選擇解約賠款,
也要死守中國這個大市場,
那麼其他人對於那些選擇變相支持迫害人權的藝人,當然也可以拒絕支持他們代言的產品或作品,也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吧。
我們的每次消費,
都在選擇這個世界的樣貌。
這事件也再次證明牆內真的沒有什麼標準可言。
原本因為多人運動+劈腿而被市場拋棄的藝人,都能藉此事喊著支持新疆棉,在牆內由黑轉紅。
不可笑嗎?😂
光這篇你按個👍,
大辱華時代,就有你也有我。
同時也有2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joi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
花牆種植 在 Facebook 八卦
昨天帶著Q姐弟去新家看施工進度,發現後院牆壁上怎麼有一點一點紅色的東西?打開後門一看, 赫然發現前屋主種植的🌹(結果是山茶花)開花了,姐弟倆超級興奮,撿起已掉落在地上的幾朵花帶回家做紀念。
後來和朋友聊到,才發現玫瑰是個完全不需要照顧的花朵種類,就連我們新家還在大混亂狀態,根本無暇顧到後院,它也可以默默地開花綻放,最適合我和DDC這種黑手指了。
未來我們的後院終於有些土壤可以種東西,我發下豪語決定要來打造一個綠意盎然的後院。跪求 #好照顧不容易被養死 的植物或花朵,請大家推薦給Q家黑手指夫婦吧 🙏
#結果寫完才發現不是玫瑰原來是山茶花哈哈
#我最想種鬱金香
#看到花開了就覺得看見曙光
花牆種植 在 Facebook 八卦
【小孩的畫】(13)
(第1~8 集)http://bit.ly/3pP3w0e
(第9集)http://bit.ly/2O3N4M4
(第10集)http://bit.ly/3aWE2K8
(11)http://bit.ly/3b1mexw
(12)http://bit.ly/37UzDFI
為慶祝預售銷量達3500本
今晚11點多貼一集~~~~~
辦公室外,有一個因為兒子得了情緒病,而自己也得了情緒病的母親正在等待會面。早前,助手因私人理由而辭職,公司由我獨力打理,只好將那母親擱在外面等待。
「她們失蹤了?什麼意思?」我問。
四年了,原以為自己對這件事已經放下,從對話筒聽到何千娜的名字,全身像觸電般顫抖,那是害怕?還是興奮呢?我沒法冷靜下來分析這種心情。
亦因為這通電話,使我放棄了原先的工作,將辦公室搬到其他地方,只接見熟客。
「是上星期發生的事,她們兩個都人間蒸發,失蹤了,我們正搜查與她有關的人。」警察。
我仔細凝視著那張圖畫,最左邊是半身紅色的女人,半身燙傷的慧妍應驗了。
眼珠朝上的何立邦,他跳樓身亡,也應驗了。
畫中的小女孩是何千娜,她因車禍左臂受傷,所以左手塗成紅色。
她旁邊是因墮胎而四肢紅色的弟弟,圖畫上,只剩下畫有人臉的樹,如果慧妍失蹤,這肯定就是最後的線索。
「樹!是樹!」我情不自禁得大叫出來。
「樹?」警察。
「她們沒有失蹤!而是被埋在樹下了!你們快去找她們的住所,附近有沒有一棵大樹?」我。
另一端傳來像是用手按住對話筒,然後交談的聲音。
幾年前,何千娜的親戚曾說過,她每天都會去醫院探望慧妍,這樣做是為了親近慧妍的家人,等到慧妍出院之後,何千娜便能輕鬆將慧妍帶走了。
何千娜已經快十二歲了,她能夠做到的事就更多。這一切計劃都是她死去的母親,在旁邊教她的。
何千娜曾說過,這張畫還未完成。只要將慧妍埋到樹下,這張圖畫才算真正的完成。
「聽我說,慧妍肯定在樹底!我不肯定她會被活埋生葬,還是被殺死後將屍體藏在樹下。總而言之,你們去找一棵大樹吧。」我。
「先生,你冷靜點聽我說,我們有派警員到現場,何千娜與慧妍和她的母親同住,但住所附近並沒有你所說的樹…」警察頓了一下又說:「為什麼你會知道這麼多?」
我當然不可能跟警察說:「因為千娜看到鬼!」就算我將那張圖畫,以及四年前所有會談錄音全都交給警察,他們沒有親身經歷過,肯定會草草了事,把她當成離家出走的少女,隨便寫個失蹤報告就結案。
「沒事,我隨便說說罷了。其實上次跟何千娜見面,已經是四年前了,當時她還是個小女孩呢。」
「明白了,如果她有聯絡你,請立即通知我們。」
「當然。」我。
看吧,他們只是做做門面功夫,根本沒有鑽進去深入調查的意思。
我曾經聽一個警察朋友說過,「失蹤案」與「兇殺案」的調查力度非常不一樣,只要不見屍體,表面沒有可疑的兇徒,一律當作失蹤案處理。
警察掛線後,我看著那張圖畫躊躇了良久,我應該再次把腳踏進去嗎?
理智警告我不要再干涉,這件事已經與我無關了。然而,我卻沒法將視線移開…這也是我四年來一直沒把這張畫丟掉的原因。
我認識慧妍所住的醫院其中一個醫生,他會將部分個案轉介給我。當我回過神來,手已經拿著電話聽筒了。
算吧,這麼執著幹嗎?就算何千娜再次殺人,也是警察應該負責任的事了。
當我打算放下對話筒,便聽見電話傳出:「喂?找我有事嗎?」
「我有件事想拜託你。」原來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按下號碼,我希望他能告訴我慧妍出院之後的登記地址。
治療慧妍的嚴重燙傷,是一個需要花很長時間的治程,就算做完皮膚移植手術,也要定期覆診。所以,醫院一定知道慧妍的住址。
「可是…這是病人私隱。」
「人命關天!」
「你拿了也沒用啊。」
「我們認識這麼多年了,你還管什麼病人私隱。」
「唉…」他嘆了一口氣:「你還是不要問了,這件事已經過去了。」
「你只需要把地址告訴我,其他事都不用你管,就算發生任何事,我都不會把這件事說出去。」
結果,我還是成功拿到地址了。我馬上穿上外套,帶上圖畫與整理好的筆記離開諮詢房。此時,與外面等候的客人四目交投。
「醫生?」
「抱歉,我有急事,妳明天再來。」
「這怎麼可是,我預約了…」
「錢我退給妳。」
我沒有理會她,逕自離開了辦公室,坐計程車前往慧妍的住處。
她住在稍遠離市區的區域,當車子駛進村內,道路變得狹窄,車速減慢,我左右張望兩旁都是兩層高的平房,地面的外圍有一個小空間,用約兩米高的圍牆圍住,讓住客可以種植或養體型較大的犬隻。
「32…32…在哪裏呢。」下車後,我尋找著慧妍所住的門牌號碼。如我所料,圍繞都沒有警察,也沒封鎖線,他們將千娜與慧妍的事當作一般失蹤案處理。
終於,我找到了32號門牌,圍牆阻擋住我的視線,我沒法看到屋內的狀況。我退到較後的位置再探視進去,看不到裏面有圖畫所指示的樹。
環視四周,只有一片廣闊的荒草爛地,沒有叢林,連一棵像樣的樹也沒有。
「不可能,這圖畫肯定是預謀犯案,不會有錯的。」我把心一橫,決定攀過那道牆進入屋內看過清楚。
我將西裝的外套脫下,捲起衣袖,便奮力座跑跳起,攀到牆上爬進去,雖然有點吃力,但還是成功了。
我從牆上探視進去,屋內沒有動靜,燈也沒有亮起,看來屋內沒有人,我便從牆上跳進屋內。
平房的前園雖然有種植的地方,但並沒有圖畫中的高樹,全都是些小植物。不過,相信在屋內定能找到有用的線索。
正當我邁步想走進屋內,突然身後的圍牆傳來鐵閘的開門聲。
是慧妍的家人回來吧?我心想,這次慘了,要怎樣跟他們解釋呢?!
但,我萬萬沒想到,走進來的身影,竟然是她…
「叔叔~很久不見了。」
眼前是一個小女生,雖然外表長大了不少,但我一眼就認出,她就是何千娜。
(待續)
為慶祝預售銷量達3500本
今晚11點多貼一集
幫我瘋狂讚好&分享吧!
【小孩的畫】會出版在《如有雷同 實屬不幸》短篇故事集
實體書獨家內容:
•妻子視角,解開所有謎團。
•到底誰在說謊呢?
•何千娜出生前,到底發生過什麼事?
•何千娜一個7歲小女孩為何懂得這麼多?
•何立邦與妻子,到底誰比較恐怖?
•心理諮詢師調查結束後的真正結局
•額外5個不幸的短篇故事
購買連結:
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i/W90CbogAA
花牆種植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評價
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joi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電台訪問: https://www.facebook.com/AM1430Bravo/videos/560854001362076/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網上最可怕的一個字 (Ft. HenHen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edkSHc7Os&t=145s
靈異影片, urban legend 都市傳說.
香港地鐵太子站的鬼黑洞真相(曼德拉效應)
香港地鐵太子站鬼撞牆真相(曼德拉效應)
(Set up camera. Do the whole video closer to the camera, make it more intimate)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到了2019年最後一條影片, 原本我是想拍曼德拉效應續集.
因為多位暗友留言email都給了一些非常直得探索的個案給我們. 而地鐵太子站的曼德拉效應影片中出了一個挺特別的留言: “我試過搭地鐵返大圍, 明明過左太子就石硤尾, 但過一陣又去返大圍”
之後她説周圍的人沒什麼反應. 這留言之後有多位網友說有類似經驗.
“好多好多人有過呢個經驗, 大部分都係太子站. 有個都市傳說講呢個...”
“我93至94年試過一次, 太子上車, 下一站太子. 車廂無人有反應”
Youtube上Edmond Poon也有題及 ‘大子站異空間’ 事件來自討論區, 並有多人承認曾在太子有過這樣的經驗.
在網上再深入搜查後發現原來早於2001年太子站已經有類似事件發生. 根據一個2006年的blog post 01年有一位叫明明的中五女學生在太子站開住中環. 開了很多個站之後發現自己仍在太子站. 並肯定自己列車是沒有掉頭. 當時對此事的解釋是 ‘鬼撞牆’
鬼撞牆是民間傳說. 在晚上的時候一些獨自在郊外在路上的人會迷路. 甚至多個小時在同一個地方.
多個亞洲文化也有這個 ‘鬼撞牆’ 的idea. 日本對這種妖怪叫塗壁. 台灣這種山精叫 ‘魔神仔’ 或 ‘芒神’ ‘芒’ 字之後對此事件很重要. 但先説完太子.
花崗岩 :
取名於Prince Edward 愛德華八世的太子道在1982年啟用了現在的太子站. 但原來彌敦道和太子道交界的太子原身是旺角一部份. 而前身真的和之前的 “芒” 字有關.
1819年記載的芒角村是該地區的前身. 當年這個村大約只有200人居住. 乾旱較南的低窪地帶令該田以種植通菜, 西洋菜為主. 更曾是草叢山. 到1860年芒角村一帶分了紿英國政府後芒角才慢慢變成 ‘旺角.’ 並發展成今日這樣的.
‘芒神’ 或魔神仔出沒的一些地方是荒野, 山林. 那太子站前身的芒角村正是這樣的環境.
其實在1981年香港就已經出現一個地鐵鬼故. 話說在油麻地地鐵站曾有一名紅衣女子跳軌自殺. 當年列車司機是很清楚感受車過一個人並聽到有女子的慘叫聲. 但最後卻一滴血也找不到.
維基百科指出, 當年台灣的紅衣小女孩就是一種的芒神. 如果我們照該理論去想, 油麻地站那位消失的紅衣少女也好有可能是香港版的芒神吧! 並由山森時期的芒角村徘徊到現今社會.
這樣想的話那太子站附近的鬼撞牆事件就有所解釋了.
(第二解釋)
這是一個靈異的解釋. 但如果我大膽一點用一個曼德拉效應的解釋會否能破解到1981年的紅衣女事件呢? 為什麼我會想用這個第二理論呢? 是因為一段有關當年的資訊. “據知該名少女曾向朋友透露, 當晚她目擊少女跳軌的過程, 原來那個跳軌的少女身形外貌竟然和自己一模一樣, 身穿是款式完全一樣的紅色連身裙”
為什麼會見到一模一樣的自己呢? 是鬼嗎? 還是時空交錯那一刻發生在同一個地鐵站, 讓兩個不同時空的紅衣少女在同一個畫面出現. 互相對望. 而只是一個選擇生一個選擇死. 之前我的太子站曼德拉效應那位暗友是說在出口見到不明燈牌. 我印象最深刻是一個留言說是時空交錯. 有可能太子站fu gun是一個時空交錯的熱點. 背後原因為什麼我也不知道. (No matter if it’s ghost or Mandela effect or a time shift it’s to your interpretation.)
我比較相信曼德拉效應.
我有一個問題想問大家: 你覺得護照的資料是在前面的幾頁還是後面的幾頁呢? 我本身拿加拿大護照但我也不記得是那一個.
這問題是一位暗友提供的
曼德拉效應是錯. 我們講了那麼多集Mandela effect 我們從來沒有參考過主流媒體大部分對這現象的解釋. 是集體記憶的誤差.
日常生活中: 大腦錯誤地回顧一些事件後, 會作出一個名confabulation的記憶障礙. 虛構當中的細節. 之後如果再加上一個名source-monitoring error (源監控錯誤)再加上2010年ling yi專家Fiona Broome用當時Nelson mandela的死亡日期解釋我們人類這個大腦誤差, 就到達了今時今日這樣啦.
但我仍然不相信. 因為所有exact wording的資料. 是他們大量出版這些文章影響世人嗎? 因為所有這些推出的返理論也好像是來自同一班人的. 所以有陰謀. 我就是覺得陰...因為我是陰人.
(地鐵太子站的曼德拉效應)
花牆種植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正如吃泰國菜要往九龍城,喝咖啡要跑到西營盤,要吃韓國菜,必定要到尖沙咀。粗略一數,尖沙咀區內起碼有五六十間韓國餐廳,的確令人花多眼亂,精選5間不同風格的韓國餐廳,有新有舊,有本地薑亦有過江龍,未必有OPPA看但一定有最好的韓國美食。
元豐園
地址:尖沙咀寶勒巷22-24號雲龍商業大廈地下
電話:2721 8730
營業時間:11am-4am
詳情: http://bit.ly/2KKpJgA
元豐園,09年才開業,但前身豐園是老字號,所以名氣十足,老闆、廚師班底、菜式等通通不變,連人氣亦一如以往,大量韓國遊客及居港韓國人捧場。老闆是韓國人,母親遠在五十年前已來港,莊園、韓國宮等地中韓國餐廳都是她創辦, 所以無需擔心口味正宗與否。
餐牌選擇多,菜式分量大,提供燒肉、鍋物、海帶湯、辣涼拌魷魚等正宗韓國菜,口味多年不變,鹹香入味,單是頭盤的泡菜陳容已有十多款,甜、鹹、鮮、脆等應有盡有。坦白說服務水準平平,侍應永遠木無表情,人氣十足但又永遠沒有人聽聽電話,想訂位仍然相當困難,但單論味道,元豐園的確值得一來。
新羅寶韓國餐廳
地址:尖沙咀彌敦道 132號美麗華商場 4字樓
電話:2375 2882
營業時間:11:30am-2:30pm, 6pm-10pm
詳情: http://bit.ly/2VO9C2J
另一間服務平平,但味道同樣出眾的老字號韓國餐廳,就是新羅寶韓國餐廳。是居港韓國人聚餐熱點,食物多選擇,餐牌非常巨型,前菜、烤肉、熱鍋、飯麵、甜品俱全。
雖然緊貼潮流,加入炸雞、卡邦尼年糕,不過最耍家始終是傳統菜,煙牛肉片、魚鰻頭、水參沙律都是城中少見的韓國菜。用料精,韓牛、用韓國種子培植但在惠州種植的有機菜。麵條亦是自家打製,調味料如辣椒粉、麵豉,全部韓國進口。味道傳統正宗。刀法仔細,明星菜牛肋骨,去盡細筋,入口軟滑。雞翼細心裁剩單骨,吃來方便。
石牆道韓國餐廳
地址:尖沙咀金巴利道 29-33號永利大廈地下及一層 20及 22號鋪
電話:2311 9878/2311 9879
營業時間:12nn-3pm、 5pm-11pm
詳情: http://bit.ly/2XktVVO
石牆道主打韓國海產,是區內少有標榜韓國海產的食店。因韓籍老闆娘來自全羅南道,韓國人公認此地是海產最強的地區,因全羅南道在韓國南部,沒有重工業,水質優良,海產特別豐富,鮑魚海鰻左口魚魔鬼魚黃花魚八爪魚,全國稱冠,所以這餐廳亦以海鮮稱雄。
餐前免費供應十多款泡菜已特別,是麗水口味,醃蘿蔔、桔梗根、番薯莖、柄海鞘;菜式款式多,由烤肉、鍋物、滷豬腳到泡菜煎餅都有,過百款,細心一看,一半都是海產﹕鮟魚康魚、生蠔、八爪魚、鰻魚、黃花魚,都來自韓國。雖然用大量醬料,大鹹大辣,口味粗獷,但醬料中加入許多蝦仔、魚仔來調味,鹹辣得來又帶鮮,可以吊出海產原有的鮮甜,是韓國人獨有的海鮮滋味。
韓國來的生蠔,以芝麻葉包着,放生蒜片及青辣椒,再蘸點辣椒醋來吃,又酸又辣,卻又滿嘴蠔鮮,非常開胃。八爪魚刺身,輕灼、粗切,蘸芥末醬油,鹹鹹鮮鮮、煙煙韌韌。還有韓國人至愛的黃花魚,以檸檬、辣椒、雪梨蓉醃製兩三小時,再燒香來吃,魚肉嫩滑,魚油豐腴。
Goobne
地址:尖沙咀赫德道4號The Hart 2樓
電話:2311 0001
營業時間:12nn-2am
詳情: http://bit.ly/2GsWRVX
炸雞雖然成風,但這間韓國烤雞過江龍卻是個人心頭好,標榜烤雞不經油炸,不止更健康,味道亦好,即叫即烤,雞皮香噴噴又不油膩,雞肉不會過乾。
廿多款烤雞有原味、甜辣、蜜糖、蒜香水果醬油,還有一款原味烤雞翼,香脆入味。雞翼選用淨重900至950克重的內地冰鮮三黄雞,由屠宰到來貨,不超過三天,確保新鮮。混合七種香料的醃粉醃廿四小時,撲上韓國米粉,195度高温烤烘15分鐘,極速將雞皮烤脆,又能鎖住肉汁。吃下沒有炸雞的油膩,肉質多汁軟嫩。醬汁濃淡恰好,吃完來一杯韓國真露,爽。
有提供沙律、年糕等,但除了分量大,味道坦白說不值一提,來這店,就是要吃烤雞。
李家
地址:尖沙咀金巴利道 84號地下
電話:2375 8080
營業時間:5pm-4am
詳情: http://bit.ly/2VOFST7
一手掀起韓國炸雞在香港熱潮的炸雞店,韓籍店主在首爾當了十多年廚師,開過酒吧式食肆,2011年見香港未有韓國炸雞居酒屋,碰巧外父懂炸雞,於是取來外父的秘方,與太太兩口子開一間,當年火速紅,晚市起碼排一兩小時才能入座,現時人氣已回落不少。
口味傳統,以辣椒碎、辣椒粉、韓國啤酒等醃足廿小時,蘸韓國麵粉做的炸漿,即叫即炸。雞皮超脆,連雞槌雞胸都滑嫩,滿有肉汁,雖然口味款式選擇不多,只有十多款,而且都是常見的原味、香辣等,但基本功做得好,隨便點菜也不會令人失望。
還有鳳爪(辣得要命)、燒雞等,都是分量奇大,起碼要三四人分享一碟。客人多韓國人,愈夜愈熱鬧,幸好全店都是高身椅背卡位,阻隔了不少聲音,私穩度亦高。
編輯:楊志強
花牆種植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碧江金樓位於佛山市順德區北滘碧江,屬明清時期建築,已有幾百年歷史。金樓古建築群由泥樓、職方第、金樓、南山祠、見龍門、亦漁遺塾、慕堂祠、磚雕大照壁和三興大宅等等多座建築組成。集中了宅第、祠堂、書齋、園林等功能,保留著乾打壘、蠔殼牆、水磨磚、“鑊耳山牆”等等嶺南特色的古建築實物。珠江水鄉的古建藝術和官宦儒商的文化積澱,在這組緊湊的古建築群中體現無遺。古建築群的最亮點金樓,原名賦鶴樓,樓內裝飾著金碧輝煌的木雕,據說是因清末名臣戴鴻慈之女嫁入職方第,作為嫁妝與贈。而民間有“金屋藏嬌”的之傳說。巧奪天工的金木作,幾乎包羅了木雕藝術中的所有手法。尤為難得的是木雕全部採用中國傳統題材,滲入了外來的藝術風格,以實物印證了嶺南文化的發展史。院宅內還保存著當年劉塘、宋湘等清代名家為這個家族題寫的木、石匾額和戴鴻慈以及多位清代順德進士、舉人題贈的書畫翰墨真跡,加上大批原汁原味的清代傢俱、珍稀的清代官轎、跋步床(千工床),遊客登臨,可親身鄰略昔日珠三角富庶人家的生活,認識嶺南文化在建築藝術上的建樹。
主要景點
推薦一:金屋藏嬌的傳說--金樓以貼金得名,卻憑藏嬌聞名於世。相傳當年慈禧的幹女兒、法務大臣戴鴻慈的女兒戴佩瓊下嫁曾任兵部員外郎蘇丕文的大曾孫蘇伯雨,蘇家大少蘇伯雨將戴佩瓊安置在金樓之中伴讀,夜夜有美人紅袖添香,故傳有金屋藏嬌的佳話。
推薦二:三口井--因為用做書樓,又是木制結構,所以一個小小的碧江金樓,就修有三口井:院子裏的井、正廳裏的井以及頂部的藻井。天花上做了一個貼金木雕的藻井,它以九龍爭珠為題材,還真有點北京故宮的味道。而它就是主人用來“克火”的風水設計。細心的朋友還會看到在藻井中央有一個很粗的大鐵鉤,這是用來吊燈的。以前這裏用鐵鏈吊著一盞巨大的玻璃吊燈,據說有48釐米直徑、60多斤重。按照五行的說法,木被火克,而火又被水克,院子裏的井和正廳裏的井主要用來防火、降溫。
推薦三:鬼斧神工的木雕--這樓上的裝修佈局,取意於古時珠江上的遊船——紫洞艇。雅集(接待客人、以文會友的場所)是整座金樓的精華所在,這裏的傢俱、木門窗、木屏風大多是採用紋理細密光滑的酸枝木所造。酸枝木在經過刮磨後,表面如同鏡面一般光彩照人,觸摸起來質感細滑清涼,從視覺和觸覺上都能感覺到一種深厚含蓄的美感。如果再在上面貼上一層金箔,一入此室,便有一種富麗堂皇卻不失華貴雍容的感覺。不過遊客們大多料不到,金樓精華中的精華並不是這炫目奪眼的黃金裝飾,而是其中鬼斧神工的木雕工藝,仔細環顧四周門窗,便會發現小小的方寸之地竟然雕刻著大千世界,花鳥魚蟲,應有盡有,而且動物姿態生動,神態逼真,植物巧奪天工,栩栩如生。
推薦四:講究的擺設--金樓中有不少講究的擺設,比如跋床,它比一般的床要寬許多,而且有兩道屏風,兩道屏風中間是給婢女站立服侍用的;比如八角窗,是向兩邊滾動推開的,意思是八面威風;比如古代的保溫設備,在兩層包裝之間填上滿滿的棉絮,以達到阻止熱散發的功效。
推薦五:文人墨寶--清朝中期的碧江是儒鄉,讀書風氣濃烈,很多家的天井中都種植著龍眼和桂花,取一個攀龍借貴(桂)的祥瑞。當時鄉中有“家無讀書子,功名何處來”的傳統,因此,對知名的文人是推崇備至,蘇家把書樓建設得如此豪華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讀書人在碧江的地位。正是因為這種學風,很多文人在碧江留下了足跡,在金樓,你可以發現很多熟悉的名字,例如宰相劉墉,“翰墨丹青事事妍,湖山佳處寄才賢。幾回禪院花爭發,一夜山堂月正圓”。例如當時嶺南著名的文人張岳嵩,“漢江東去有高臺,煙樹蒼蒼楚望行。老馬銅蹄訪北塔,少年齊唱晤鷹來”。
推薦六:碧江版“清明上河圖”--清代道光年間,蘇家有子蘇鶴,號二悟坡道人,作二十四詠,概括碧江當地的人文自然景觀,並以此詠為線索,雕作銅壁,重現歷史上的繁華碧江。 這幅碧江版的“清明上河圖”長23•8米,高1•5米,上面所繪風景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推薦七:鑊耳山牆--是珠江水鄉地方富戶人家的特色建築。而屋脊有一條黑色的雕塑,這就是官宦人家專用的“龍頭鳳尾”屋脊了。大家細心看,左邊抽象的龍頭高高昂起,還有兩個小爪用力地撐住屋脊,尾部的設計就象鳳凰彎卷起來的羽毛。這樣的屋脊在我們這裏共有三條,另外的兩條在泥樓及其旁邊的樓房上,等一下大家要留意了。據說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建“龍頭鳳尾”屋脊,而這座職方第的主人蘇丕文,就是當時大清兵部職方司員外郎,位居三品官銜。職方第的名稱也就是由蘇丕文的職銜得來的。
推薦七:四柱大廳--特色還在於廳前建有過亭和牌坊。一般宅第的過道都只建成走廊,而職方第裏就把大廳前兩邊的地方做為過亭,又稱為香亭。過亭是借用牌坊背面的牆身和四柱大廳的前簷設計成的,另外兩面做成木制扇門,開時可作過道,合時就是一個獨立的小廳。這樣既增加了室內可使用空間,也使大廳與前面的建築連結得更加緊密,從美觀上考慮,它們就像是大廳延伸出來的兩隻手臂,令大廳的結構更加穩重大方。正對大廳的這面牆被建築成牌坊。一般的牌坊都是為家族共同所有而建在村口之類的地方,要建這種私人住宅內的牌坊必須要有相當的功名作為資格。現在請大家抬頭看一下,牌坊後的小天井上還有一個歇山式的屋頂,它建在牌坊和過亭的頂上,僅以四點磚柱支承。一百多年來它巋然不動,即使是十級的颱風也未能動它一絲一毫。不少國內的古建築專家來到這裏,都要驚歎這個牌坊的設計巧奪天工呀。不過,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左邊磚柱上的橫樑已有一點點的向外傾側及開裂,這是近幾年修楫時搭建木排柵導致的。幸好及時發現和補救,才使這座古建築得以完整保存下來呀。大家請注意一下牌坊頂上的一組木雕,尤其是中間這個內外兩層相套的圓形的抽象八卦圖案。這個木雕的內層原來是可以轉動的,據說以前的主人每年都要按照該年的風水運程,轉動內層的木雕以趨吉避凶。不過,經過這麼長時間,這個木雕原本已經損壞了,現在雖然修復了原貌,但也再不能轉動了。在走過這個牌坊之前,我們再看看後額上寫著“退讓明禮”,它是由道光三年進士、主講豐湖書院的鮑俊題寫,他是香山人,也就是現在的中山人吧。走過牌坊,回頭再看,牌坊前額是“視履考祥”,題寫的是南海人熊景星,他是晚清廣東著名書畫家。這兩個橫額是要教導蘇門子弟出門去,要待人謙遜有禮,回家時要檢討自已的衣冠和行為舉止。
花牆種植 在 几棵月季就能种出一面花墙,你也可以【坤哥玩花卉】 - YouTube 的八卦
几棵月季就能种出一面 花墙 ,你也可以【坤哥玩花卉】 ... 简单妙招帮助月季快速生长,小空间奇葩半盆半地 种植 方法(附字幕); A simple way to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