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4kg 到50.4kg
全靠運動
和少量忌口
3/27那天
我驚覺
我也會這樣胖啊
一站上體重計來到人生高峰54kg😨
過年的放空加上防疫期間工作量減少
一回家就是腳翹在沙發把手打開Netflix 、愛奇藝追著幾部熱門戲劇
就是可以這樣一連好幾天黏在沙發
好廢好爽
有天
發現想穿的牛仔褲穿不下的時候站上體重計臉差點沒歪掉
54公斤也許很多人覺得也還好吧
但是電視會把我們放大
最常聽到的也是路上遇見你們的時候會對我們說「你本人好瘦喔!」
可能我本人是貴賓狗
但鏡頭上是巨型貴賓的意思你有懂吧
更慘的是
從三月到四月中
更發現原來我已經不是少吃幾頓飯就會瘦的狀態了
過了32歲要接受新陳代謝變慢、基礎代謝變低
餓了好幾天怎麼只掉了0.6
我也明白那只是水分流失
加上日夜顛倒的作息、一天只吃一餐的爆食
就是一個肌黃的小肥仙子
發現身體要壞掉了
下定決心調整作息
請我姊姊早上9點運動找我一起去
那陣子我們一個禮拜會去2~4次的 #spacecycle
然後開始去健身房 #好客 找eddie訓練
跟舞者朋友上芭蕾課
也分別跟夏和熙、景嵐、心亞上不同類型的街舞課
假日跟朋友去爬山
這時候已經慢慢瘦了2公斤
在五月中後詹子晴找我去 # F45
因為課程的強度算很高
是短時間瘦最快的
5/17第一堂課到5月底再瘦2公斤!
現在
我就想維持這個體重
維持這樣的我
我很喜歡❤️
不要覺得健身會讓你變金剛芭比
肌肉沒有這麽好練大的😂尤其女生更難成型
有這麼好練那健美先生都要哭了😭
所以不要有這種顧慮
減肥、瘦身就是為了健康的身體以及可以吃更多的美食
如果你沒辦法抗拒美食
那就提高你運動的次數
找到你適合的、喜歡的運動才能持續
瘦不難
堅持比較難
@spacecycle_taipei
@f45_training_neihu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VOGUE Taiw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沒看過的張鈞甯:又美又養生 ► http://smarturl.it/741t80 VOGUE直擊張鈞甯飯店房間!原來張鈞甯維持體態以及健康少不了吃以及按摩,還現場示範高難度放鬆運動!喜歡吃辣的他還透露自己隨時都會帶一罐辣椒....? #張鈞甯 #張鈞甯出國 #打開房間 【 其他熱門主題】 讓...
「芭蕾舞者體重」的推薦目錄:
- 關於芭蕾舞者體重 在 康茵茵 Facebook
- 關於芭蕾舞者體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芭蕾舞者體重 在 林柏昇 KID Facebook
- 關於芭蕾舞者體重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 關於芭蕾舞者體重 在 Re: [閒聊] 舞者的食量/運動量- 看板FITNESS 的評價
- 關於芭蕾舞者體重 在 [問題] 舞者的肌肉- musclebeach | PTT消費區 的評價
- 關於芭蕾舞者體重 在 身高近200公分!全球最高的芭蕾舞者Fabrice Calmels A to Z ... 的評價
- 關於芭蕾舞者體重 在 [問題] 舞者的肌肉| MuscleBeach 看板| 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芭蕾舞者體重 在 [問題] 舞者的肌肉- 看板MuscleBeach | PTT消費區 的評價
芭蕾舞者體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崔拉夏普(Twyla Tharp),直到1963年,加入保羅.泰勒舞團才開始其專業舞蹈生涯,並且於1965年自組崔拉‧夏普舞團,憑著一股愛舞的傻氣,不計報酬的決心找出舞蹈的新風格,1971年舞作《賦格》(The Fuge)驚艷舞壇。跨越四十多個年頭,她的舞蹈有著古典芭蕾的優雅與現代舞的放縱,舞動流行樂的旋律,她是芭蕾、現代舞、流行樂最完美的交會。曾為紐約市立芭蕾舞團、巴黎歌劇芭蕾舞團、倫敦皇家芭蕾舞團等知名舞團編舞,曾為名導演米洛斯‧福曼(Milos Forman)執導的《阿瑪迪斯》(Amadeus)等多部電影編舞;其共同執導之電視節目《Baryshnikov by Tharp》勇奪1985年艾美獎最佳編舞、最佳劇本、最佳舞蹈節目;2003年與流行歌手比利喬(Billy Joel)合作音樂劇《破浪而出》(Movin\' Out),榮獲劇場藝術最高榮譽東尼獎之最佳編舞獎。2019年新書Keep it Moving, 這位78歲全球知名的編舞家說, " "年齡不是年長者的敵人","停滯不動 才是年長者的敵人",她的秘訣是:從今天開始 把身體的每個動作放大,例如:別只是走路,而是邁步大步走,別只是呼吸,而是把能量和溫度,帶到身體的每一處】
{內文}
(崔拉夏普\美國知名編舞家)
胸腔抬高 深呼吸 肩膀往後,現在我們跨步
和美國名編舞家崔拉夏普(Twyla Tharp)在一塊兒,她會告訴你"連走路都得好好走",即使是年老時,因為"每一個移動","都是身體的振幅都非常珍貴"。
(崔拉夏普/美國知名編舞家vs.PBS記者)
"振幅" 伸展出去,不斷的認知你能夠伸展,當年齡增長成為事實時,我們的身體就開始後退 萎縮,我們會想保護自己變得孤僻保守,一旦如此,就開始骨質硬化,(但身體的確會縮小),(年齡增長,身體的確會縮小),這的確是真的,但是我們還是能順勢伸展好嗎
崔拉夏普,突破到沒有限制,但在限制之處俯伏下來,她的生命態度和舞作皆是如此。
(查理羅斯/六十分鐘主持人vs.崔拉夏普/美國名編舞家)
過去40年間,崔拉夏普徹底改變了美國舞蹈界,在表演和編舞皆如此,紐約時報麼說妳,妳身為一位編舞家的改變是"她獨自發出的氣焰",哇,這什麼時候的報導,爆發在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的氣焰,已經柔化為似水般的和諧,喔,這很棒啊!
妳也同意嗎?當然啊!我只是在思考什麼是"氣焰",我也不明白,如果說的是爆發的能量,我的確有,如果是強烈的情緒和對侮辱的反擊,我也的確有,但如果是小家子氣,或是想改變已經無法改變的事情,我已經漸漸不這麼做了
都說有才華的人容易氣盛而固執,夏普前半輩子就這樣固執的追求舞蹈的各種可能性,她從4歲就開始跳舞請鄰家孩子們看,60年代,她20歲的花樣年華時,決心找出現代舞的新風格,70年代,她的《雙座轎車》(Deuce Coupe)驚豔舞壇。
(美國PBS News)
搭以"海灘男孩"的流行樂,夏普將芭蕾和現代舞的元素完美融合,她為俄羅斯芭蕾天王巴瑞打造舞作"Push Comes to Shove",兩人合作的成就為PBS此一特別節目拿下大獎於1984年,她不斷不斷的舞著以嚴謹和無限的能量,夏普也為電影編舞包括"Hair"和"阿瑪迪斯",百老匯巨作Moving Out的編舞,還與Billy Joel的音樂合作
在古典芭蕾的優雅,現代舞的奔放,流行樂的流動中,創造最完美交會的崔拉夏普,即使是獲甘迺迪中心終身成就獎,榮耀卻從來沒讓她停歇。今年她78歲了,這個秋天,她在世界公認最好舞團之一的美國芭蕾舞團(ABY)發表最新舞作,再加上,她還完成了一本新書(Keep it moving),強調你接下來的人生,都得繼續走 繼續動 繼續延伸發展下去。
(PBS主播vs.崔拉夏普/美國名編舞家)
你不用接受一些蠢話,像是"隨著年紀增長,身體會變小",身體會變得"不一樣",希望是很多的不一樣,(所以你認為這本書是"自助書"嗎),我認為是"自我生存"之書,文化上總有那種"往後放鬆"的習慣,不斷蠕動的身體,似乎不適合在晚餐派對上,但這是讓你的系統新陳代謝系統活躍的方法,這樣(直挺挺不動)不是新陳代謝的方法,是的,但是你不能..你不能身體不斷地擺動,在我兩談話時,但你希望我不停的動嗎?是的,因為當你不斷的活動,你的身體將能更有生產力,能量甚至能有餘到晚上,尤其當你年紀越來越大,你不該相信"老年人很多不能做"的鬼話,喔好吧,不然證明這鬼話給我看看
因為崔拉夏普自己已經證明了身體 反應在每一天的舞動和推進,她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說,"上帝給了每個人一個禮物","就是你被生出來","於是從此,你就得好好照顧這個禮物"。這位從20歲就不斷舞蹈,教他人舞蹈,更創作舞蹈不輟的舞者與編舞家,沒有所謂舞齡的問題,她對紐時說,若你開始自我懷疑,認為身體不行了,唯一的信念就是"動起來對抗把你往下拉的引力"。78歲的她,每天早上的例行運動包括各樣的仰臥起坐300下,身體的伸展 側彎 和呼吸,每邊100下,還有至少20分鐘的自行車訓練。
(PBS主播vs.崔拉夏普/美國名編舞家)
我能舉227磅,這是我體重的2倍之重,我不相信"失敗",你可以喜劇一點去看待,妳的一生締造了許多成功,但妳一定也經歷了失敗,真的嗎?你在開玩笑嗎?(抱歉這麼對你說),但這本書裡你告訴讀者,接受失敗 接受冒險,我不稱它叫"失敗",(那妳稱它什麼),我稱"對不同事物的冒險",你可能會設定,一定要得到什麼,但是每一件事裡都有值得學習之處,妳在書裡提到,妳常被人問到,妳如何能持續不斷工作,然後副標是如你所說的,"在妳這樣的年紀",妳的回答是什麼,妳怎麼能持續地走,一天當一天用,每一天都工作,這是你的任務,我會從過去的經驗,查看什麼"成功",然後放掉行不通的部分,專心建造在行得通的事上,這本書的最後妳建議所有的讀者"閉上嘴 跳舞就好”,沒錯,閉上嘴做妳所心懷感恩並且堅持到底,停止瞻前顧後
78歲她還是能親自對舞者示範動作,她說,"年齡不是年長者的敵人","停滯不動才是年長者的敵人",她的秘訣是從今天開始,把身體的每個動作放大,例如,別只是走路而是邁步大步走,別只是呼吸,而是把能量和溫度帶到身體的每一處。我們很開心認識這位認為"穿破補丁比穿華服好",意思是從家裡開始動起來的舞動哲學家,她讓我們不怕年老收起悲觀,每一天都把心和身體擴展到底。
芭蕾舞者體重 在 林柏昇 KID Facebook 八卦
越想越生氣,我單獨來回一篇:(可隨意分享)
台灣曼波魚的故事
Mola Mola ,平均體重近一噸(12/04補充:漁民表示在台灣出現的一般200-300公斤),海中非常溫馴的龐然大物,原本在台灣是被稱作翻車魚,根本也沒有人愛吃,這個特殊的魚因為在演化上有特殊性(他演化過程似乎忘記長尾巴,但是鰭超大) 因此造成特別可愛的形狀,他們因為喜歡曬太陽,因此常常跑到水很淺的地方曬太陽,看起來好像掛掉一樣,所以被台灣人稱作翻車魚,外國人則有些稱他們為太陽魚(sunfish)。
這個魚原本在台灣東部生活得很快樂,因為難吃,所以沒有人要特地抓他們,常常很開心地在離岸邊很近的地方曬太陽,但是所有美麗的生物在台灣好日子都是不長久的
--
有一天,花蓮政府官員在想:別人都有黑鮪魚祭,撈超多,那我們有什麼? 很快的官員想到翻車魚,於是就想弄個類似的東西來撈錢。 有人說:翻車魚很難吃,官員就找了很多名廚來研究怎麼讓他變好吃。有人說:翻車魚這名字很不吉利,官員說﹕名字這東西簡單,是不會換一個嗎。於是官員就把翻車魚的名稱硬改成曼波魚。這一切都是為了把這倒楣的翻車魚順利端上台灣人的餐桌。
(大家看過甄嬛傳,裡面皇帝為了要讓甄嬛回宮,不但改了年紀,連姓都改掉,就是那樣的任性,你懂的)
---
在2003年,花蓮曼波魚祭首次登場,政府不但不斷洗腦人民"曼波魚肉質含有著豐富的膠原蛋白和鈣質"(但不告訴你他身上有50種以上的寄生蟲),而且還針對曼波魚和台灣人的特殊習性做了一連串的行銷活動。這個活動大家想像一下:
先帶你去一個圍起來的曼波魚場,帶著你浮潛體驗一下曼波魚多可愛,我貼一下當年文宣是這樣說的:
"首度推出「與曼波魚共游」等多項體驗活動。
體態特殊的曼波魚,有著圓圓扁扁的碩大身軀,及大大的眼睛、像是嘟嘴般的小嘴巴,在水中緩慢游泳的模樣甚為可愛,就像是水中芭蕾舞者般,搖曳著身軀輕盈舞曼波;而不怕人的柔順個性,加上喜歡側身躺在海面上,懶洋洋地做日光浴,讓人可浮潛近距離觀察牠、觸摸牠。"
"近距離與曼波魚一同起舞,並拍照製成證書留念" (2005年新聞文宣)。
接著帶你去旁邊的曼波魚屠宰場,現殺曼波魚煮來吃。一人兩千元,要前一天預訂。
三小?你可以告訴我這是三小????怎麼會有這麼讓人人格分裂的行銷活動設計??今天如果我把主題換成貓,大家來想像一下:
先帶你去貓咪公園和可愛親人的貓咪玩耍一下午,接著帶你去隔壁的貓咪屠宰場,讓你親自選擇想吃的貓咪以及選擇希望做成的風味,需要前一天預訂,一人兩千元。
幹!能接受的人,請你現在解除和我的朋友關係好嗎?我覺得你的人格有很嚴重的問題。
無論如何,曼波魚的可愛並沒有深植人心,但是台灣人從此發現新的可以吃的魚,還富含膠原蛋白以及鈣。(補充2006年曼波魚祭已經停辦)
你們可能不知道台灣人吃海鮮是世界聞名,"台灣人愛吃海鮮世界排名第4!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國人愛吃海鮮超越全球平均值的1倍,每人每年平均食用34公斤" (2016年09月13日中國時報),被台灣人愛上的海洋生物幾乎都只能走向滅亡。因為濫捕,IUCN將此種魚類放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而且還是最危險等級,包含教授在內的愛魚人士出面呼籲,你知道政府怎麼說的嗎?
農委會漁業署長蔡日耀表示,IUCN並非政府組織,相關報告可能欠缺全球性評估或科學證據支持,雖然我國宜花東漁民會捕撈曼波魚提供民眾食用,據目前漁民捕撈的漁獲與往年相比,並未出現數量減少的情況,推測沒有瀕臨絕種的立即性危機,」(2015-11-30 自由時報)
你知道漁會怎麼說的嗎?
"漁會痛斥根本是危言聳聽,由於不是華盛頓公約,IUCN對國家沒有約束力" (2015年11月28日民視新聞)
那你知道漁民怎麼說的嗎?
"市場的魚販,直呼不可能,花蓮曼波魚不只銷量好,產量也大,每年3、4月盛產期,一天可以抓到100、200尾,而且花蓮曼波魚遠近馳名,要是因此停止捕撈,對花蓮漁業影響可不小。" "花蓮漁民反彈,表示說曼波魚快要滅絕的消息,從10年前就聽過了,漁會也說數量並沒有減少。" (2015年11月28日民視新聞)
好,我們來看2015年發生什麼事情
"往年一天捕獲的數量,平均只有10尾左右,今年一天就能捕獲一、兩百尾是往年的十多倍,運回台東新港漁市也讓魚販驚呼不已,也因為數量真的太多,價格跟著下跌,原本每公斤可以賣到130元左右,一條曼波魚平均50公斤,等於賣出一條就能賺將近7000元,但今年每公斤只剩下70元,跌了將近一半,1位漁民表示,一、兩百尾量多,量多市場容納不下,都要冷凍起來。"
有發現在台灣的翻車魚從200-300公斤的體型掉到平均50公斤嗎?這就是濫捕造成的結果,大魚來不及長大就被撈走,越撈越小。價格還越來越賤,學者也不斷呼籲正視此問題,但是誰鳥他?政府帶頭說你們這些臭學者懂個屁,世界三小組織又沒有法律強制性叫個屁。
2015年還發生什麼事情? 沒什麼,台灣之光正常發揮:
"2015年10月,全球最大水產市場歐盟向台灣發出一張「黃牌」警告,言明若不限期改善各種「非法」、「未報告」或者「不規範」 (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fishing , IUU) 的漁業行為,將改發「紅牌」,把台灣水產品「判決出場」,禁止銷入歐盟。"(2016-08-25端傳媒)
你知道在台灣人,對不起是中國台北人瞧不起的印尼怎麼對待翻車魚嗎?印尼峇里島的水晶灣,也有大量的曼波魚,但當地人卻不捕撈、不吃曼波魚,而是發展曼波魚觀光文化,把曼波魚當作「海洋金雞母」,每天吸引3000人租船,讓潛水客與曼波魚拍照,賺取大量的觀光財。(2015-12-14 工商時報) 我親自跑去水晶灣過,就是希望能看一眼曼波魚,花了一大堆錢,搭船吐了一小時一隻都沒看到但我還想著再去。
反觀台灣(對不起阿猴 我一定反觀一下) 這種觀光財和通通撈起來吃掉,我們永遠選擇後者。
那我們來看之後發生什麼事情。2016的曼波魚新聞
"花蓮漁獲枯竭 今春僅剩54% 特產曼波魚 捕獲量1成 "(2016年05月10日中國時報)
不是還講很大聲說不可能抓光光嗎?我們再來看一則研究: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與研究團隊發現,30年來北海岸魚種從120種銳減至30種,只剩1/4,漁源枯竭速度超乎預期。專家預言,科學家預估海洋沒有野生魚類可吃的日子恐將提前到來。研究結果刊登在去年12月國際科學期刊Scientific Data中(2016/01/03聯合報)
----
我會在留言貼很多相關新聞,有興趣的可以慢慢看。
我生氣的是什麼?我覺得今天如果是不會用google 的長輩也就算了,今天一個知識分子,看到一個議題和他想的不一樣,在未經查證也沒有仔細思考別人在講什麼的時候,隨便丟了幾句很像謠言的評論:台灣漁獲量都是因為日本擅自劃了海域,害台灣漁民漁獲量大減。這中間如果你提出數據或是文章引用,我還不會那麼生氣,但什麼都沒有,這就是造謠。知識份子也在跟人家傳遞謠言,這就是國將滅亡的徵兆。 台灣漁獲量下降,是事實,但台灣漁獲量分布是這樣(2016) 遠洋漁獲量226379公噸,近海漁業158702公噸,自己看看比例是怎麼分配的,"近海係指在我國經濟海域12浬-200浬內",跟日本高度重疊的區域是"近海",台日早在2013年就已經簽訂協議,除了很小的區域還是有爭議,但是要把台灣漁獲量降低通通推給日本,不去檢討濫漁、濫捕、沒有生態保育觀念,不討論產業轉型的可能,漁獲量下降通通推給別國根本是笑話。我不tag你,我希望你自己好好檢討一下
更新:
經過兩天的發酵,有在第一線的朋友回應我補充如下
台灣常出現且會捕撈的有Mola mola (圓尾mola)以及Sharptail Mola(Masturus lanceolatus) (矛尾mola) ,Mola mola列為 vulnerable, Sharptail Mola列為 least concern,定置漁場多數捕捉到的是矛尾mola,圓尾也會有,但數量極少,而鏢漁船在鏢的是圓尾mola,兩者在台灣都是合法的。
希望大家有時間也把下面連結看一看囉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48399285199895/permalink/2171086896264456/?hc_location=ufi
https://www.facebook.com/…/a.12060809294…/1259565394108624/…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463479187012755&set=a.205046492856047&type=3&theater
照片來源: www.flickr.com/photos/nmfs_northwest/42290165994
芭蕾舞者體重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評價
你沒看過的張鈞甯:又美又養生 ► http://smarturl.it/741t80
VOGUE直擊張鈞甯飯店房間!原來張鈞甯維持體態以及健康少不了吃以及按摩,還現場示範高難度放鬆運動!喜歡吃辣的他還透露自己隨時都會帶一罐辣椒....?
#張鈞甯 #張鈞甯出國 #打開房間
【 其他熱門主題】
讓喜歡的事變生活!Good Job! ► http://smarturl.it/r7si6s
芭蕾舞者們的血淚史 ► http://smarturl.it/uhot5l
唐綺陽12星座深入剖析 ► http://smarturl.it/in8eqp
美容編輯正芳隨你問 ► http://smarturl.it/zf5840
口音、服裝專家拆解經典電影 ► http://smarturl.it/zcbgmf
---------------------------------------------------------------
【追蹤 VOGUE TAIWAN】
★訂閱VOGUE TAIWAN Youtube:http://smarturl.it/xbtuuy
★VOGUE TAIWAN 官網:http://www.vogue.com.tw/live/
★VOGUE TAIWA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ogueTW/
★VOGUE TAIWAN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voguetaiwan/
★VOGUE TAIWAN LINE:https://reurl.cc/V66qNn
★美人會不會 FB社團:http://hyperurl.co/rgfitl
芭蕾舞者體重 在 [問題] 舞者的肌肉- musclebeach | PTT消費區 的八卦
1 F →jayshow0429:芭蕾舞者很要求控制體重,所以那是因為很瘦才出現的線 02/17 08:28. 2 F →jayshow0429:條,我練芭蕾的女性朋友說,她的舞台表演體重只能45kg 02/17 08: ... ... <看更多>
芭蕾舞者體重 在 身高近200公分!全球最高的芭蕾舞者Fabrice Calmels A to Z ... 的八卦
全球最高的 芭蕾舞者 Fabrice Calmels用身體排出A到Z, 芭蕾舞者 的一天、舞鞋怎麼縫全系列▻ https://smarturl.it/c58pz2訴說他自己的故事! ... <看更多>
芭蕾舞者體重 在 Re: [閒聊] 舞者的食量/運動量- 看板FITNESS 的八卦
我想這就見仁見智了..
我是舞蹈科班的學生,芭蕾舞是我們的必修課程
想必各位在看過黑天鵝後會發現,舞者們平時練習所穿的都是緊身衣!
而我們舞蹈科班的學生也一樣,只要早午餐一吃多,小腹就跑出來了...
所以飲食控制是非常重要也非常殘忍的!
曾經有位俄國的芭蕾舞者,身高170公分、體重50公斤
已經是個很完美又令人羨慕的身材,可是團內卻用「過胖」的理由將她踢出舞團
在我們班上,什麼身材的人都有,老師常會希望同學能纖細一點....
所以曾提出身高減體重要在115~120之間
不過時代一直在改變,瘦的同學本來就這麼瘦,圓圓的同學還是一樣圓
加上近幾年來有些國家開始出現了胖子芭蕾舞團,一樣獲得觀眾熱烈的掌聲 ~
所以,我覺得這是個人觀念與想法的問題
一年多前,我的身高165公分、體重56公斤
因為和同儕間互相比較,加上老師多少也會盯一下,所以展開了瘦身的行動。
花了快一年的時間我從56公斤掉到了47公斤,身高減體重是118
但相對的,減重的過程中,體力和精神都不怎麼好,更可怕的是停經了!!
後來我想想這樣真的很不好,都什麼時代了還需要紙片人嗎?
所以藉由中醫和平常飲食的調整,漸漸的經期回來了,當然體重也增到53公斤
不過這對我來說,是值得也是明智的。
一點點的經驗,分享給各位 ~
※ 引述《suomi (j äät e l öä)》之銘言:
: 這大概是一個存在我心中很久的疑問
: 電影 - 黑天鵝 - 已經上映一段時間了
: 剛開場沒多久 女主角妮娜吃了她的"仙女早餐"
: 內容是 葡萄柚半顆 + 水煮蛋
: 緊接著就投入舞團的練習 從早練到晚
: 我身旁沒有專業的芭蕾舞者朋友
: 所以也無從得知 那麼密集的訓練與少的可憐的飲食
: 真的能支撐如此長時間的練習嗎?
: 芭蕾舞者基於表演需求 身材被強烈要求維持一定的纖瘦比例
: 但是他們在台上看起來還是充滿活力 還要轉那麼多圈圈
: 那麼少的飲食不會造成低血糖嗎?
: 就基礎代謝的觀念來說
: 他們不就是一直在燒肌肉老本嗎?
: 同樣的疑惑還有厭食症患者
: 我們健身房裡有4個很明顯一看就是厭食症患者
: 其中一個是專業舞者 但聽說不是跳芭蕾的
: 她每天從早練到下午
: 緊接著就前往健身房 一待就是四個半小時
: 專挑高衝擊有氧運動 太緩和的她還不屑
: 還有肌耐力的團體課程BodyPump 每次都拿很重
: 我常常站在她後面的位置 都很怕她會在我面前骨頭就斷掉了
: 這幾個厭食症患者是貨真價實的 "皮包骨"
: 很不幸的 我知道其中一位在聖誕節前過世了...
: 我覺得這些舞者和厭食症患者 多少令我對基礎代謝有點疑惑
: 我自己吃不到基礎代謝去運動的話 很明顯就會感到腿軟
: 所以有時真難理解 他們的活力滿點是怎麼辦到的..
--
You can not be no. 1 in everything, but you must be no. 1 in
something ..
https://www.wretch.cc/blog/panda5228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8.184.52
※ 編輯: panda52284 來自: 203.68.184.52 (03/11 13:0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