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 – 如何從網路聲量霸主走下神壇
2014年的柯文哲,藉由與民進黨合作,成功擊敗具有豐厚政治勢力的連家連勝文,成功奪得市長寶座,那時的他意氣風發,志得意滿,更有龐大的網路義勇軍,試圖爭取更多選民的支持與肯定,挾著媒體聲量與年輕人的支持力,當時的柯文哲頗有問鼎中原之勢。
2018年的柯文哲連任之路相當坎坷,選擇與民進黨撕破臉,在最終投開票同時進行的情況下,以些微之差擊敗深耕台北已久的丁守中,但這時的柯文哲,正相當苦惱,原定依循阿扁之路,以些微之差選輸台北市長後,藉此參選2020年的總統大位,那一天,柯文哲是笑不出來的。
2019年,台灣民眾黨成立,那時的柯文哲正式成立自己的軍團,試圖用一個政黨的形式在運作,試圖將指揮權從柯文哲延伸至台灣民眾黨,透過網路義勇軍與傳統選戰的陸軍,試圖營造軍團型態。
2020年,完全放棄與民進黨的連結,只能依靠郭台銘與王金平的政治勢力與龐大資金,試圖重新奪得話語權,但這時的柯文哲早已不是過去的素人,而是政治圈的老手,幾經盤算後,最終與他們鬧得不歡而散,而高雄市長補選一役,又讓民眾黨奪得恥辱的4%,選前網軍喊得震耳欲聾,選後投給吳益政的三萬人瞬間「那個已經沒用了。」連出來謝票都不願意。
短短幾年間,柯文哲如何轉變如此大?
無論是對話的發言與處世方式,都與過往有相當大的差異,這也相對的影響過去年輕人的支持度,以及網路上的聲量與討論度,江湖中有傳言柯文哲被共產黨挾著把柄,也有傳言是柯現在身旁的幕僚都是趨炎附勢之輩,受命於蔡壁如一人,以層層包圍的方式監控進出市長室的所有人,最終訊息出不了市長室,真相進不了市長室。
柯文哲正式與社會大眾脫節。
過去柯文哲享受過網路聲量帶來的甜美果實,自然將選戰失利的責任怪在陸軍鬆散、空軍不夠強,但過去的支持者都是自發性的網路義勇軍,如今都是刻意操盤的網軍,自然風向與現實有極大的落差,特別是現在的柯粉組成,都是像蘇育楊這一類型的模板,自以為柯粉圈內跟網路上很有影響力,在網路上四處與人為敵,甚至毫無顧忌的表示看不起為柯文哲四處奔跑的志工陸軍,自以為空軍才是關鍵。
「行銷只是放大核心本質,本質是腐敗的再會行銷也沒用。」
專職負責民眾黨空軍的團隊,其中有一個社團叫做「怪怪小學堂」,成員們專門做網路輿情監控,負責PTT與臉書的風向,社團內每個人都擁有好幾個小號,專職出去與人吵架與為敵,這些人拿著黨部的錢,卻專門做些骯髒事。
核心人物包含Neko、Koko、馬丁、林阿金、林暉、蘇等人,這些人不只在外鬥其他政黨與粉專,內部也專門鬥像是林珍羽、金牌霖、蔡宜芳、張益膳以及「柯粉俱樂部」等人,其中為首的Neko當初加入了「柯粉俱樂部」積極參與柯文哲的行程,由於林珍羽空降下來成為發言人,破滅了她當發言人的夢想,憤而退出柯粉俱樂部,與馬丁等人創立了後援會社團。另一位成員林阿金更對外宣稱自己是富二代,平常跟人相約都會約在東區泡茶,還會刻意拉攏並洗腦其他側翼來帶風向,包含黑色之聲、會飛的蟑螂、尚書大人、白色之聲、逐柯工程師等。
有趣的是,這次打姚蚊子的日記粉專事件,原本只與蘇有關,但其他人也都同一時間神隱,試圖躲避相關聯。
而民眾黨與時代力量合作也早已不是新聞,其中黑色之聲裡面的成員,其中一位就是前時代力量的成員,而白色之聲粉專主為柯粉,之前在2019海選後被小牛與民眾黨副秘陳建璋找去市府當柯文哲小編,但卻因為「發言人都死了」事件,被貶到民眾黨接任小編。
其中蘇跟Neko他們是一掛的,是屬於董德*那一掛的,也跟他的女友凌婉*相當親密,而對立面的金牌霖還有林珍羽就被狂鬥,當年就曾因網軍事件,導致林珍羽本該接任市府副發言人的職位,硬生生的被延遲了四個多月,這群人原本也壓寶在前秘書長身上,成功的獲得經營粉專的經費,但前秘書長被蔡璧如鬥走後,這群人心生怨恨。
這也是為什麼當時會飛的蟑螂卯起來狂打蔡璧如。
我也替至今還願為民眾黨效力的這些志工感到不捨,你們犧牲時間與心力,只為了讓你們心目中的新政治能夠更接近一點,但這些操盤空軍的人,從來就不對陸軍看上過一眼,表面上拉攏陸軍,私底下充滿各式各樣的厭惡,像蘇那種人,永遠有著自我感覺良好,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高雄補選場子落的小貓兩三隻,根本沒有支持者。
民眾黨不只有效承襲國民黨的支持者們,更承襲了國民黨優秀的「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本事,所有內部的鬥爭都私下利用媒體來幫忙放話帶風向,這些在外的惡劣行為,不只沒有為政黨加到任何分,更因這種非理性的攻擊型態,導致許多人看到柯粉就跟看到韓粉是一樣的。
過去我就曾公開表示,現在的柯文哲身邊的市府幕僚基本都是毫無戰力可言,從選舉結果就可以知道,上政論節目的發言也是。但這些人非常懂得左右逢源見人說人話,至於政黨未來的發展他們從來不在意,最終有理念與優秀的人都選擇離開,只剩下一些拐瓜裂棗還留著吸取柯文哲最後的光環來參與下一次的選舉。
還能剩下4%已經不簡單了啦。%%%%
我就想問,成天指責別人是1450,民進黨側翼,結果自己擁有大批的網軍與側翼,而蘇竟然會與來自「中國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的羅、國民黨黨工與統促黨青年團團長一起管理一個小小的 姚蚊子的日記,到底為什麼呢?
內容預告 : 晚上忙完會再談一篇彰化普篩背後所挾帶的龐大利益。
請幫高調!
謝謝所有家人朋友們的幫助,目前我的人正處於安全的地方,我也會一段時間完全不出門與人群接觸,直到事件落幕為止。
想優先知道一些資訊的就加入社團,不要錯過更細部資訊的就粉專按讚勾選搶先看
重新開始日更的IG : Awater0911
喜歡影片的可以到 : https://awater0911.pros.si/NRWL5
喜歡跟我討論議題或提供資料的可以到社團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想要認識我與聊天的歡迎來直播找我
「浪Live」4791472 / 鬼才阿水Awater
良記營造ptt 在 鄭麗文 Facebook 八卦
【小網友滲透國安高層,民進黨還在睡?】
林瑋豐反串網軍事件已連兩日炎上,
昨天民進黨緊急澄清,
#林瑋豐是網友不是黨工、
#國民黨把個別網友言論連結民進黨與蔡總統是荒謬是模糊焦點
說實在,看到這篇澄清真的覺得很可笑🤭
看來民進黨又只能故技重施,
使出當初卡神之亂的 #次元刀切割之術
完美避開林瑋豐的大咖網軍頭頭老婆 #楊敏 不解釋,也沒有針對和林瑋豐關係友好的 #前老闆兼主婚人陳其邁、 #台大社會指導教授范雲 、 #在臉書上認證他是好記者的姐姐林楚茵 進行回答
但是自導自演的把戲全民都看得出來!
沒想到,資深鄉民 #小商人 又再度爆卦,
林瑋豐和 #總統府副秘書長李俊俋 關係也很良好
從李俊俋的幕僚卸任後,
經常在臉書為李發聲、互祝新年快樂,
#李俊俋更是年年都會在臉書上祝福林瑋豐生日快樂
又這麼剛好,本次由 #總統府定調的認知作戰,正是 #副祕李俊俋一手主導!
向假消息宣戰沒問題,但是為什麼一宣布,在PTT反串五毛的林瑋豐就馬上在臉書上帶疾管家被鼓吹刪除的風向?甚至親綠網紅都跟著轉發?
李俊俋副秘這是左手喊認知作戰、右手放任自己的網軍部隊作亂?
需要如此大費周章的原因是甚麼?
是模糊防疫失策的焦點?
還是為黨營造芒果乾?
民進黨這樣算是用總統府資源
培養自己的網軍勢力嗎?
巧合?我不這麼認為!
副秘跟愛反串成五毛、宣導中共精神的小網友關係甚密,這不是總統府被民進黨最討厭的中共言論滲透是什麼?
小網友在疫情間斗膽在八卦版推文
鼓吹網友違反禁止群聚令上街、
揚言打垮指揮中心、
鼓勵大家在八卦版造謠、擾亂防疫
甚至稱讚習近平帶領中國大進步、
在李俊俋的新聞下說快點統一
這些有違民進黨黨綱的「中共同路小玩笑」副秘知道嗎?國安局要不要查?國安法要不要辦?
是副秘還是反串的小網友在滲透台灣?
連堂堂總統府高層
都能被民進黨口中「小小的網友」滲透,
看來阿共打來之前,台灣就先被民進黨玩垮了!
#敵人就在本能寺‼️
P.S. 疾管家5月25日澄清
「台灣疫情嚴重時,一天燒掉100多具屍體」
是境外勢力發布的假消息⋯⋯
咦?是在澄清 #卡神楊蕙如 23日臉書貼文嗎?
原來指揮中心每天澄清的假訊息
都是自己人在發布!
前幾天到處秋條嗆聲
「你敢傳我就敢辦,而且是強力偵辦」😡
那民進黨敢不敢嚴辦上述這些人?
#防疫沒有一條龍 #認知作戰倒是一條龍
#民主是民進黨作主
#假消息跟言論自由民進黨說的算
良記營造ptt 在 林薇Vivi Facebook 八卦
#一封寫給親愛的臺灣與我們的信
親愛的臺灣,還記得前年十二月,
一則傳上PTT的消息,讓你響起了警鈴,
超前部署地開始了物理性的防禦,
用了當時你可以做到的各種方式,
守住了這片島嶼,我們的家。
那個時候,
即便備受質疑,也有反對的聲音說著,
有需要這麼緊張、這麼大費周章嗎?
你依舊沒有動搖,選擇在最快的時間內,
將各式專業,各就各位,同島一命,守護家園。
興許是想起了過往沉痛SARS的記憶,
興許是習慣了令人懷疑的,來自中共的消息,
也興許,是你我都不願讓任何一絲萬一,
降臨在我們都最愛的家園之上,
成為拆散你我的原因,
所以選擇承擔質疑,也要守住防線。
於是當世界共同陷入危難,
當這場戰疫成為了人人自危,
成為了沒有人得以倖免的全球大空襲。
城市停擺、交通阻斷、一切事務暫停,
原本地球村引以為傲的無邊無際,
突然之間,變成了你我從沒想過,
那沒有結束期限、更無法預測下一秒,
不知何時才能再次抵達的,最遙遠的距離。
但親愛的我們,
在過去那一年裡,
我們卻曾經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的,
自在生活著,自由穿梭著,自信擁抱著,
在臺灣,這片我們稱之為家的土地上。
這不是因為我們得天獨厚,更不是湊巧,
是因為有多少人在這段時間裡,
持續犧牲著每天的生活,
承擔著無法想像的壓力,
持續守在那病毒隨時都可以衝破的邊際,
用他們的所能所長,守護著這片島嶼,
還有那在家園裡,持續歡笑著的我們。
過去一年裡,邊境一線人員的檢疫、防護,
沒有停歇、沒有休息;
過去一年裡,防疫工作者的研究、調查,
沒有停擺、沒有鬆懈、更沒有一刻不感到壓力;
過去一年裡,病毒對世界的威脅,
也從沒有離開過我們的生活,
只是我們被保護的,幾乎忘了它的存在。
是的,我們在這一年當中,
確實還有很多的超前部署可以做,
但沒能來得及做到、做好、做得盡善盡美。
是的,在這一年當中,
面對每一個不一樣的決定,即便已經參考了多方觀點,
還是有那麼一絲一毫的機會,會產生差錯,
無論我們多麼努力。
是的,站在不同崗位上的人們,
承載著不同的期待,確實有他們的責任,
也有他們義務上需要承擔的風險,
更不代表即便他們盡力了、嘗試了,
就可以去解釋任何產生的差錯。
但是也是的,在過去一年裡,
我們過了與世界上好多人幾乎完全不一樣的舒適生活,
而那是多少人,一同負重前行,才得以換來的歲月靜好。
所以此時此刻,我想說的是,
親愛的我們,
一起看看身旁的家人,或是螢幕前的自己。
現在的你我還能待在家中,吹著電風扇
想著這餐要煮什麼,下一部影集要看什麼,
盤點明天WFH的工作項目有哪些,
其實已經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
親愛的我們,
這樣新型態的生活模式,確實算不上是最舒服,
甚至讓人開始難受、焦慮、不知所措,
不斷思考著,什麼時候可以結束。
但讓我們想想,那每天上升的確診與消殞數字,
每一個,都是跟你我一樣,是被人們愛著的人,
是這片島嶼上良善的生命、努力的人們。
因此,在這段時間裡 #如果可以,
請讓我們一起努力守在家中,
不要移動、不要群聚、做好防疫,
忍著一時,保護家園度過這多舛的一年。
如果可以,#讓我們一起練習相信專業,
不再因為焦慮,而對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發表斷言,
不再因為恐懼,而開始對專業失去信心。
讓我們練習相信醫療、研究、防疫工作者,
他們這麼多年不辭辛勞的訓練與經驗,
會能夠在最需要他們的時候派上用場。
讓我們一起學習,可以對不同的決定與執行方法,
提出質疑,提出討論,提出不同觀點,
但不去對於不了解的事情惡意指責,
更謹慎小心不造謠,不刻意製造恐慌,
讓早已複雜的現況,更加陷入無解。
如果可以,#讓我們趁這個機會跟上數位轉型,
跟著世界的腳步與趨勢,讓不同的產業,
都有機會可以透過新時代的科技,
超越距離與時間的限制,打出新一片天下。
讓我們將這次的危機,
轉變為突破另一種限制的轉機,
讓疫情之後的我們,無論身處哪一個崗位,
都多加上了數位科技的強項,
不僅不會再因為距離無法到達,而備受限制,
更因為擁有數位的能力,而擁有更多的彈性。
如果可以,#讓我們多關心WFH又要顧孩子的家長,
他們真的真的一點都不容易,
每天都在即將爆炸的邊緣徘徊。
如果你的同事在開會時有孩子不小心闖入,
請別急著指責他,因為他可能已經好努力地,
將孩子放在遠方的椅子上、房間裡,
但他們還是沒有辦法控制的,
有需求需要即刻尋求家長協助。
讓我們多一點體諒,也多一點關心,
現在的家長24小時之中得一邊適應新的工作方式,
還得一邊適應突然整天都在身邊,
時刻不得停歇的,有孩子的生活。
他們或許需要找人暫時放鬆聊聊,
或許需要你我營造更友善的環境,
也或許,就只是需要片刻的寧靜,
而這些,總有什麼,是我們可以更多做一點,
讓他們生活可以更好過一些的。
如果可以,#讓我們一起接住同在疫情之中的你我,
這片土地上,雖然每一個人在病毒面前,
都是弱者,都無法抵抗,也都是平等的,
但受到疫情影響的衝擊程度,卻是有所差異的。
在平常的生活裡,我們思考著未來、思考著方向,
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敢夢敢想的權利;
而疫情嚴峻的現在,
當我們思考著要用什麼方式維持運動習慣、
維持心情、維持健康飲食,
卻有些人需要擔心的,
是孩子會不會斷糧、水電瓦斯會不會斷線、
房租會不會無從籌措,
連下個月會不會有個遮風避雨之處,都成了未知。
此時的我們,如果還有能力,
且讓我們用各種方式,捐款捐物,
甚至是分享資訊,都是種支持,
一起接住,那一樣身在疫情之中,
或許素昧平生,但真的需要協助,
且就身在你我身邊,如此靠近,
同住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如果可以,#讓我們多體諒一線與戶外工作者,
不論是風雨疫情皆無阻,甚至沒有他們,
許多人在現在根本難以溫飽的外送員,
又或是本就在互外工作的,做工的人們,
還有那些日夜替我們在這個接觸被限制的情況下,
將文件、包裹順利送達不同目的地的物流人員們。
他們跟我們一樣害怕病毒,
擔心自己的家人會受到影響,
但他們不只是為了維持工作、維持生計,
也為了我們的生活得以持續運行,
所以忍著不能接觸家人孩子、
忍著在30多度悶熱的夏天,
戴著早已濕透的口罩面罩,
忍著得蹲在路邊偷偷拿下口罩吃飯,
還有可能會被罵防疫破口,忍著隨時會被染疫的風險,
卻還是堅守在第一線努力著。
而我們能做的,是別刻意用鏡頭與言語,
做出我們絕對不會對自己家人朋友做出的針對行為,
多一點體諒,也多一點同理,
讓疫情期間,能少一點衝突,多一分團結。
如果可以,#讓我們對醫護與防疫人員表達最誠摯的支持與感謝,
他們在疫情尚未降臨的時候,
就日夜在生死交關的第一線,
承擔著無比的壓力與無數的挑戰。
而在疫情籠罩的現在,
他們更是不曾停歇、不曾鬆懈,
持續守在與病毒最近的距離
用他們的專業,與病毒直球對決,
只為盡力讓每一個岌岌可危的生命,
每一個在這片島嶼上被人們愛著的人,
都能不在這場戰疫之中,被無情帶走。
如果可以,#讓我們一起守護我們的家臺灣,
每一天,都有可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危機點,
每一天,也都有可能是得以守住防線的致勝關鍵,
而我們能做的事情,雖然一直一直都不多。
卻每一項都無比重要、必要,
而且得要每個人,都努力做到,
因為透過微小的行為,
待在家、戴口罩、勤洗手、不接觸、
端午節不跨區移動、不多人群聚,
我們才真的有機會,可以讓疫情不再蔓延,
也才真的有機會,可以在九局下半,
守住最後防線,逆轉勝出。
在死亡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在病毒面前,你我也都是同等脆弱,
同島一命,團結抗疫,
現在的我們,
正站在這個至關重要的十字街口,
只要我們願意,
讓那些如果,#不再是如果,
親愛的臺灣,與親愛的我們,
一定可以再次打贏這場戰疫。
2021/06/10
Vivi Lin
一個跟你一樣深愛著這片土地的臺灣人
背景:Photo by Henry & Co.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