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演出訊息,再次穿回男裝,歡迎進劇場看戲。🌈
(這次是我第一次在這個場地演出啊🤔)
2016年最受好評作品,原班陣容強勢歸來
耳東劇團《服妖之鑑》,2017年10月重演確定!
「服妖者,男穿女服,女穿男服,風俗狂慢,變節易度,故有服妖。」
《服妖之鑑》的故事背景穿越了現代、明朝,以及白色恐怖時期。本作品取材自明末清初的才女人生,受清代才女吳藻生平以及其戲曲作品「喬影」影響,尤其是在傳統戲曲中雖由男演員扮演女性角色,但該角色自身又渴望成為男人這樣的性別雙重扮演的啟發而完成。描述在一個所有言語、外在行為都必須被他人恣意揣測的時代,主角凡生不斷與內心的自我拉扯。
10/20(五) 19:30
10/21(六) 14:30、19:30
10/22(日) 14:30、19:30
10/26(四) 19:30
10/27(五) 19:30
10/28(六) 14:30、19:30
10/29(日) 14:30
臺灣戲曲中心 小表演廳(台北市士林區文林路751號)
*預計七月中旬起售,請鎖定耳東劇團粉絲專頁獲取購票訊息與優惠。
主辦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演出單位:耳東劇團
指導單位:文化部
編劇:簡莉穎
導演:許哲彬
演出:Fa、王世緯、王安琪、崔台鎬、張念慈、謝盈萱
舞台監督:張仲平
舞監助理: 林佳蓉
燈光技術指導:劉柏欣
舞台設計:李柏霖
舞台技術指導:蘇俊學
服裝設計:李育昇
音樂暨音效設計:柯智豪
音響技術:顏行揚
動態與動作設計 李羿璇(青青)
梳化妝設計:謝夢遷
平面設計:顏伯駿
劇照攝影:登曼波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70的網紅Chou Shu-Yi周書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4《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人》 Visible and Invisible / 短片 choreography by Chou Shu-Yi * 世界首演於 2014 . 5. 10-11 在 國家兩廳院 1+1 雙舞作 * World Premier at National Th...
「舞台技術指導」的推薦目錄:
- 關於舞台技術指導 在 謝盈萱 Ying Xuan Hsieh Facebook
- 關於舞台技術指導 在 謝欣芷x愛唱歌 Happy Singing Facebook
- 關於舞台技術指導 在 FIR阿沁 Facebook
- 關於舞台技術指導 在 Chou Shu-Yi周書毅 Youtube
- 關於舞台技術指導 在 Chou Shu-Yi周書毅 Youtube
- 關於舞台技術指導 在 Chou Shu-Yi周書毅 Youtube
- 關於舞台技術指導 在 [心得] 劇場幕後-技術劇場的美麗與哀愁- 看板Drama 的評價
- 關於舞台技術指導 在 Staff Only, Not Only Staff|技術劇場人攝影展 - YouTube 的評價
舞台技術指導 在 謝欣芷x愛唱歌 Happy Singing Facebook 八卦
謝謝台中,我們在這裡感受到大朋友和小朋友齊聲歡唱的熱情!
欣芷透過同事的越洋連線和大家一起度過這兩天的每一場,這樣的體驗雖然是第一次,但卻還是在看到💫數星星💫的現場影像時紅了眼眶。
下一站!彰化等我們喔!
請中部的朋友幫忙熱烈推薦給更多親朋好友🙌🙌🙌
#有找到欣芷二號嗎
#我認真的看你們的每一則回饋
#謝謝台中感動滿滿
🎤🎤🎤🎤🎤
👇🏼推薦親朋好友買票點這裡🔜
https://bit.ly/愛唱歌2020親子演唱會_瑞比和安弟的樹洞狂想
👇🏼加入LINE好友即可獲得9折優惠代碼
🔜 https://lin.ee/4R2uPTDNJ
// 愛唱歌🎙演出製作團隊 //
▪️監製:楊錦聰.蔣國弘
▪️製作人:歐佳華
▪️執行製作:羅郁茹
▪️前台經理:許嘉文
▪️行銷宣傳:曹慈芳.徐育媁
▪️製作助理:陳亭伊
▪️藝術總監:謝欣芷
▪️編劇.導演:周羿辰
▪️音樂總監:謝漢揚
▪️插畫設計:黃詩雅
▪️舞台設計:謝均安
▪️舞蹈設計:周羿辰.Teresa Janet Lee(#03動物體操)
▪️服裝設計:抹抹設計 詹雅真
▪️影像設計:鄭雅之
▪️燈光設計:李昊
▪️道具設計與製作:謝均安.歐佳華.黃寶誼
▪️歌唱指導:鍾筱丹
▪️髪妝設計:范正蘭
▪️文宣設計:目物設計工作室
▪️文 案:王佳真
▪️手語編排:廉雅筑
▪️排練助理:曾郁婷
▪️舞台監督:林貞佑
▪️舞台技術指導:劉柏言.蕭如君
▪️硬體統籌暨音響技術執行:捷越音響(徐政宇)
▪️舞台技術執行:張志遠.張修銘.吳昱穎.唐郁琁
▪️燈光技術指導:高嘉澤
▪️燈光技術執行:鐘昆達.張軒武.陳震
▪️影像技術執行:鄭雅之
▪️服裝管理:黃寶誼
▪️髮妝執行:范正蘭
▪️髮妝助理:郭家安
🎵作詞:謝欣芷.蔣國弘.李宗翰.黃靜雅.陳亞俞.洪淑青.謝淑靖
🎵作曲:謝欣芷.黃靜雅
🎵演員:
🍎邱若瑜 / 飾小兔瑞比
🍏湯為軍 / 飾螞蟻安弟
🍎鍾筱丹 / 飾瑞比媽咪·牙寶寶
🍏林伯龍 / 飾瑞比爸比·洗浣·鱷魚可可豆牙醫
🍎黃耀緯 / 飾龜先·牙寶寶
🍏洪淇 / 飾袋熊媽媽·中浣·牙寶寶·蝴蝶·螢火蟲精靈
🍎楊佩蓁 / 飾大浣·牙寶寶·蜻蜓·螢火蟲精靈
🎵現場樂手:王瑋(吉他).曾淵明(打擊)
▪️舞台佈景道具製作:富達舞台佈景有限公司
▪️主辦製作:風潮⾳樂.親子風潮.六月十五音樂
▪️協辦單位: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
▪️指定住宿:台南維悅酒店.竹湖暐順麗緻文旅.全國大飯店.新悅花園酒店(依筆劃順序排列)
舞台技術指導 在 FIR阿沁 Facebook 八卦
PlayGround流行藝術學校12月全新企劃-免費體驗課程來囉~
★黃金音樂人/全方位藝人/唱片歌手 體驗課
授課老師:FIR阿沁 老師
時間:12/18 (五)19:00
地點:台北市富陽街40號 專業錄音室
課程:專業錄音室配唱大體驗-什麼是音樂三元素
★實力派演員養成班 體驗課
授課老師:簡義哲 老師
時間:12/17(四)19:00 12/19(六)13:00
地點:台北市和平東路三段213號(六張犁捷運站)
課程名稱: 實力派演員養成班-鏡頭表演祕技大公開
等您來報名 >>> https://goo.gl/6ZPr6P
★簡義哲 老師★
從事演藝表演與娛樂產業之規劃與執行同時擔任製作統籌,
並在影視教育與劇場教育領域多年。
表演與戲劇指導同時從事舞台設計與舞台技術指導。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班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 (原國立藝術學院)
。經歷:
★戲劇指導
2012「粉紅女郎」(澀女郎)電影版(北京)男主角_錦榮_戲劇指導
2010中視偶像劇 流氓校長 戲劇表演指導
2008年擔任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卓越計畫短片之戲劇指導。
★近年表演參與
早期為舞台劇演員與編導,近十年參與電視廣告表演超過百部,
常不定期擔任廣告的演出表演。
除廣告外,亦常在各電視電影裡擔任演出。
2015 中視 戲劇 [失去你的那一天],導演:周美玲,飾演校長胡明順2014 電影: 獨一無二,飾演法蘭克,導演:楊順清。
緯來電視電影_小胸維妮的幸福旅程,飾演Steve。
舞台劇: 台北紐約,小王的後宮秘密,飾演大衛,花雅劇團。2013公共電視 人生劇展:幸福蜜方。飾演梁老師。
2012電影:天后之戰 飾演校長王香賜。(導演林立書)
2012電影:下午茶 飾演曉明(中影製作 李烈監製 一頁台北導演陳駿霖導演
2011電影:女孩壞壞 飾校長(ELLA、賀軍翔主演)
舞台技術指導 在 Chou Shu-Yi周書毅 Youtube 的評價
2014《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人》 Visible and Invisible / 短片
choreography by Chou Shu-Yi
* 世界首演於 2014 . 5. 10-11 在 國家兩廳院 1+1 雙舞作
* World Premier at National Theater . 2014 May 10-11th
---------------------------------------------------------------------------
此作概念始於2007年周書毅台北國際藝術村駐村創作《看得見的城市,人充滿空氣》。相隔七年後 , 決定再次挖掘"城市"這一個主題 , 2014延伸出全新創作《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人》,與新世代設計群攜手共創打造出「隱形建築」以陳述城市與人的誕生與消亡。周書毅提出有別於過往創作的想像和色彩,隨著舞者們的步伐,滿溢的無聲喧囂,為你我在失序的城市節奏中,尋找生命的驅動力與自由。
此作靈感來自於都市更新與時代快速變遷所造成的社會與人性的壓迫,汲取過往舞蹈與環境的對話,挑戰將城市的真實空間感搬進劇場,轉換空間使用概念,透過光影和聲音去建造一個黑空間裡的隱形建築,身體語言從拆除與建構的概念出發,在作品中啟動人在社會權力結構下的被動性,提問探尋「我們是用什麼樣的方式、什麼樣的速度生活著?」及「有什麼樣的看不見的權力關係,隱藏在這個城市底下?」。
編舞 : 周書毅
舞者 : 林祐如、余彥芳、田孝慈、田懿葳、楊雅鈞、江侑倫、潘柏伶、洪佩瑜、王 甯、林修瑜
音樂設計 : 王榆鈞
影像設計 : 林婉玉
服裝設計 : 楊妤德
舞台 / 技術指導 : 余瑞培
燈光設計 : 莊知恆
製作統籌 : 林家文
宣傳影片製作 : 林婉玉
---------------------------------------------------------------------------------
主辦單位:國家兩廳院
演出單位:周先生與舞者們 https://www.facebook.com/shuyianddancers
Shu-Yi & Dancers, established in 2011, wishes to play a role in Taiwan's dance and culture field. It hopes to become an experimental theatre for all dancers and artists who wish to make a breakthrough. In return allowing arts to be experimented, learned, and polished through time so as to build dance theatre aesthetics unique to Taiwan. In the first year of the company, we had accomplished 4 productions and 28 performances, and there were about 4000 audiences participating with us. We expect to open a new page for modern dance of Taiwan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Producer|Shu-yi & Dancers
CONTACT/Production manage
LIU, Hsiao-Ling E-MAIL:shuyidance@gmail.com|[email protected]
TEL:+886-2-2721-7738
FAX:+886-2-2721-7742
ADD:8F.-4, No.15, Fuxing N. Rd., Songshan Dist., Taipei City 105, Taiwan (R.O.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ZnCp_GbMW8/hqdefault.jpg)
舞台技術指導 在 Chou Shu-Yi周書毅 Youtube 的評價
《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人》 Visible and Invisible
看見與看不見的變遷更迭未停,城市如生命。
此作概念始於2007年周書毅台北國際藝術村駐村創作。
如今以全新創作重現,與新世代設計群攜手共創打造出「隱形建築」以陳述城市與人的誕生與消亡。
周書毅提出有別於過往創作的想像和色彩,隨著舞者們的步伐,滿溢的無聲喧囂,為你我在失序的城市節奏中,尋找生命的驅動力與自由。
城市變遷,來自人對速度與高度的追求, 建築物的生與再生,構成了現今眼見的城市樣貌,曾經生活其中的代代人們,用生命寫下這座城的氣質與味道。
看見與看不見的更迭未停,城市如生命。 無論明亮或黑暗的日子,城市一直發光,呼喚探索。
編舞 : 周書毅
舞者 : 林祐如、余彥芳、田孝慈、田懿葳、楊雅鈞、江侑倫、潘柏伶、洪佩瑜、王 甯、林修瑜
音樂設計 : 王榆鈞
影像設計 : 林婉玉
服裝設計 : 楊妤德
舞台 / 技術指導 : 余瑞培
燈光設計 : 莊知恆
製作統籌 : 林家文
宣傳影片製作 : 林婉玉
---------------------------------------------------------------------------------
5/10-11 在 國家戲劇院
售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購票去 ☞ http://goo.gl/qgPO0x
周先生與舞者們 https://www.facebook.com/shuyianddancers
Shu-Yi & Dancers, established in 2011, wishes to play a role in Taiwan's dance and culture field. It hopes to become an experimental theatre for all dancers and artists who wish to make a breakthrough. In return allowing arts to be experimented, learned, and polished through time so as to build dance theatre aesthetics unique to Taiwan. In the first year of the company, we had accomplished 4 productions and 28 performances, and there were about 4000 audiences participating with us. We expect to open a new page for modern dance of Taiwan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Producer|Shu-yi & Dancers
CONTACT/Production manage
LIU, Hsiao-Ling E-MAIL:shuyidance@gmail.com|[email protected]
TEL:+886-2-2721-7738
FAX:+886-2-2721-7742
ADD:8F.-4, No.15, Fuxing N. Rd., Songshan Dist., Taipei City 105, Taiwan (R.O.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iCSV_P8BQo/hqdefault.jpg)
舞台技術指導 在 Chou Shu-Yi周書毅 Youtube 的評價
《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人》 Visible and Invisible
看見與看不見的變遷更迭未停,城市如生命。
此作概念始於2007年周書毅台北國際藝術村駐村創作。
如今以全新創作重現,與新世代設計群攜手共創打造出「隱形建築」以陳述城市與人的誕生與消亡。
周書毅提出有別於過往創作的想像和色彩,隨著舞者們的步伐,滿溢的無聲喧囂,為你我在失序的城市節奏中,尋找生命的驅動力與自由。
城市變遷,來自人對速度與高度的追求, 建築物的生與再生,構成了現今眼見的城市樣貌,曾經生活其中的代代人們,用生命寫下這座城的氣質與味道。
看見與看不見的更迭未停,城市如生命。 無論明亮或黑暗的日子,城市一直發光,呼喚探索。
編舞 : 周書毅
舞者 : 林祐如、余彥芳、田孝慈、田懿葳、楊雅鈞、江侑倫、潘柏伶、洪佩瑜、王 甯、林修瑜
音樂設計 : 王榆鈞
影像設計 : 林婉玉
服裝設計 : 楊妤德
舞台 / 技術指導 : 余瑞培
燈光設計 : 莊知恆
製作統籌 : 林家文
宣傳影片製作 : 林婉玉
---------------------------------------------------------------------------------
5/10-11 在 國家戲劇院
周先生與舞者們 https://www.facebook.com/shuyianddancers
Shu-Yi & Dancers, established in 2011, wishes to play a role in Taiwan's dance and culture field. It hopes to become an experimental theatre for all dancers and artists who wish to make a breakthrough. In return allowing arts to be experimented, learned, and polished through time so as to build dance theatre aesthetics unique to Taiwan. In the first year of the company, we had accomplished 4 productions and 28 performances, and there were about 4000 audiences participating with us. We expect to open a new page for modern dance of Taiwan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Producer|Shu-yi & Dancers
CONTACT/Production manage
LIU, Hsiao-Ling E-MAIL:shuyidance@gmail.com|[email protected]
TEL:+886-2-2721-7738
FAX:+886-2-2721-7742
ADD:8F.-4, No.15, Fuxing N. Rd., Songshan Dist., Taipei City 105, Taiwan (R.O.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0RVyJmEPOI/hqdefault.jpg)
舞台技術指導 在 Staff Only, Not Only Staff|技術劇場人攝影展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技術劇場」為建構表演藝術產業的重要環節,負責擔綱所有技術執行的工作。 ... 分別透過舞台監督侯文碩、 舞台技術指導 蘇俊學、燈光技術指導吳婉萍、 ... ... <看更多>
舞台技術指導 在 [心得] 劇場幕後-技術劇場的美麗與哀愁- 看板Drama 的八卦
「劇場幕後」對普羅大眾來說,目前還處於一個缺乏描述的陌生領域,
坊間書籍對它著墨甚少,日常中不容易遇見以此為業的人,
觀演心得討論對它往往也只是順帶一提。
長期以來這群人輪廓模糊、數量不清、行為不明,
連「台灣技術劇場協會」(TATT)直到2010年才做出一份
「劇場技術人員就業現況調查統計結果」,
稍稍揭起這塊神秘頭紗的一角。
(https://www.tatt.org.tw/news-a-1.asp?Ser_no=130&News_MainType=%BC%40%B3%F5%AC%DB%C3%F6%B7s%B0T)
表演藝術結構中,依據工作性質不同大概可區分如下:
一 創作者
負責作品的藝術性創造。包含:藝術總監、導演、編劇、編舞、燈光設計、
舞台設計、音樂設計、影像設計、服裝設計等。
二 表演者
執行作品的藝術面。包含:演員,舞者,音樂家等。
三 技術人員
執行作品的技術面。包含:舞台監督、燈光技術指導、舞台技術指導、音響
技術指導、服裝管理、燈光/舞台/音響執行(Crew)、佈景工廠、器材公司等。
四 行政人員
負責作品的行銷宣傳、前台票務與團隊的庶務工作。包含:劇團經理、製作
人、執行製作、前台負責人、票務、會計等。
表演團隊規模不同,不一定擁有編制完整的人力,
但這些工作卻不會因此消失或可以省略,
往往只是演變成一人身兼數職,包山包海的無奈現況。
一般所指的「劇場幕後工作」,多半是「技術人員」與「行政人員」這兩大類,
由於工作性質比較遠離作品的藝術表現,看似多為容易取代的勞動執行,
因此他們的名字往往少見於文宣上,不會成為鎂光燈焦點,
也沒有觀眾會慕名而來,遂成為隱身幕後的一群人。
而劇場技術人員的工作範疇,也形成「技術劇場」名詞內涵的主幹。
為何會投身技術劇場呢?
劇場工作者早年多半曾經在觀眾席體驗過劇場演出的獨特魅力而難以忘懷吧!
可能是某一次深刻的感動;可能是某一個奇幻的效果;可能是某一位傑出的演員,
讓身為觀眾的你為之傾心,按耐不住,無法滿足只當觀眾的身分,
而想更進一步了解這些真棒、真厲害的片段是如何辦到的,甚至成為其中一員。
決心比較堅定的人,就會想辦法跨出這一步,
如果你啟蒙甚早,還來得及報考戲劇相關科系,就能從學校教育的系統中認識劇場。
若你覺得來對地方了,多半能在求學期間得到師長或學長姐提供的機會,
到外面的世界接Case磨練,進而認識更多第一線的劇場工作者,得到下一個案子機會。
當然你也可能失望的發現這是場美麗的誤會或無法適應台灣劇場的生態,
畢業後就拂袖而去另謀出路。
若你早已離開校園,只能靠自我學習旁敲側擊。
當你求知若渴的來到書店戲劇類書櫃前,
卻發現陳列架上多半是國內外劇本集、演員訓練方法、大師傳記或劇團專輯,
關於技術的書籍屈指可數,要不就是原文書。
不死心的你把書帶回家硬讀硬記之餘,
可能努力的在PTT Drama版、破週報、TATT網站搜尋徵才訊息,
不想錯過任何人才培訓的機會,可惜總是前台義工的招募多過後台技術人員。
總之,抓住每一次大小機會力求表現,或者無心插柳的輾轉曲折後,
你終於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一個大家叫得出名字的燈光或舞台小Crew,
一步一步深入技術劇場的圈子裡。
這個行業究竟長什麼樣子呢?
在你成為Crew之後,你的一天被切成三個時段(早上/下午/晚上)待價而沽,
「時段費」行情從600元~900元不等,至於怎麼「定價」卻未見公正可靠的機制,
多半是買賣雙方自行協議,開價太高很難接到案子,開價太低自己生活也成問題。
合理的薪酬應該依據個人能力與大環境而定,
但缺乏第三方認證的現況往往流於自由心證。
更甚者,如果你還是學生或接到小劇場的案子,
得到的報酬往往是每天的便當和一頓溫馨的慶功宴。
但抱著增廣見聞、學習練功的心態,這也是初出茅廬的新人常見的起步狀態。
由於前輩的身教言教,你開始準備一些劇場人的基本行頭。
為了演出時在側台保持低調隱密,你的衣櫃裡出現越來越多黑衣黑褲,
對黑色的喜好也漸漸傳染到其他物品上:黑鞋子、黑眼鏡、黑手錶、黑包包,
在路上看到大熱天也穿全黑的路人不自覺會多看幾眼,
心裡猜想他是不是正要去Runshow的Crew?
然後你可能買了一些裝備,像是蝦牌活動扳手、Fenix手電筒、
Gerber或Leatherman多功能工具鉗、
Costco黃色牛皮手套、登山頭燈、電錶、黑色霹靂包等等,
覺得自己就像一位裝備精良隨時能上戰場應付任何戰事的士兵。
其實久而久之,你發現道行高深的劇場人腰帶上不見得配備這些沉甸甸的負荷,
因為他們解決的是更高層次的問題,那些是無法用工具解決的困難,
這才明白原來真正的大俠不會一天到晚把寶劍亮在手上,
對名牌工具的迷戀可能稍稍減緩。
把自己準備好之後,你開始進劇場了。
你發現原來抵達一個陌生的劇場時,最先要找的不是大廳入口而是「卸貨口」,
那才是一檔工作的起點。
接著千萬要記的是館方大哥的名字和電話,以免需要協助時求助無門。
進館之後,當你還搞不清楚東南西北時,
你發現熟門熟路的資深Crew已經默默地把私人包包擺去最近的休息室,
上完廁所準備開工了。
你發現你工作的區域大部分都在劇場漂亮的裝潢面之外,
它們有些難以到達、有些昏暗無光、有些悶熱難耐、
有些髒亂不堪、有些結構危險或者以上皆是,
你想起了保險的重要,然後又狐疑的發現
劇場從業人員的勞健保制度似乎處於一種各自為政、自顧不暇的羅生門裡。
剛開始,你可能認為幹這行的好處是能搶在觀眾之前早一步看到很多免費演出,
後來發現想好好看演出最好的辦法就是乖乖買票當觀眾。
因為演出時Crew往往被分派在左右側台只能看見演員背影;
或是換景換的兵荒馬亂、如火如荼根本無心看戲;
再不然就是場次太多早已看到麻木。
你發現再好看的戲看第三遍以上開演後就希望趕快跳到謝幕;
你發現即使離開劇場回到家想好好睡覺,
腦中還會洗腦般自動播放著演出音樂揮之不去簡直成了夢魘;
如果不幸跟著演出全台巡迴,
後面開始整個劇組會走火入魔的用劇中台詞你問我答苦中作樂。
剛開始你可能因為能在後台近距離接觸知名的/心儀的演員而感到幸福暈眩,
後來你常常和他們一起吃便當或在廁所遇到就覺得他們其實也不過是普通人。
或者你發現有些大牌藝術家原來私底下這麼頤指氣使、目中無人,
對他的好感瞬間一落千丈;
有些大牌藝術家則平易近人、親切有禮到令你承擔不起。
你發現如果想維繫偶像們在心中的神聖地位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適當距離。
隨著你的表現越來越好,案子也會越來越多,
往往在這檔案子上就開始敲下一檔或下下一檔的檔期,
但領到報酬的速度總是追不上接到案子的速度。
你發現一刻不得閒的案子時間過得很快很充實,
而不明所以的等待往往是壓縮後面的工作時間反而漫長難熬。
你發現遇到整週滿時段的案子時(一週七天、每天09:00~22:00),
人真的可以忙到沒時間洗衣服、倒垃圾、繳房租、遛狗、餵貓處理生活瑣事。
若遇到每天Call 08:00~23:00超硬的案子時,
你會好希望劇場有提供住宿服務,現在回家隔天再來真是一種超沒人性的選擇。
你發現自己遲到會連帶拖累別人進度,所以除了上班準時之外,
平常跟朋友同學有約也會養成提早到達的習慣。
你發現長時間待在劇場建築裡會讓人失去對自然環境的感受力,
通常舞台、觀眾席和後台都沒有對外窗,如果你不抽菸、不走出劇場,
很難發現外面的天色是颳風下雨或艷陽高照。
你發現早上進來到晚上離開之間,時間好像被偷走般不知不覺,
對時間流逝的感受只能依賴今天吃了第幾個便當來判斷,
如果不幸遇到兩餐都訂了同一家便當你簡直覺得鬼打牆。
你發現為了節省倉儲成本,
舞台上光鮮亮麗的道具布景平常都放在宛如棄屍首選的荒郊野外鐵皮屋中,
裝車時你親眼見到發霉、老鼠屎與蜘蛛網於是覺得還是當無知的觀眾快樂。
你發現原來劇場裡那些不認識、不知名、不知何用的工具或零件,
幾乎都可以在台北市太原路的五金行得到解答。
你發現自己動手修理東西的能力變強了,
雖然不一定能修好,但至少裝的回去不再擔心拆開它會不會爆炸或想直接丟掉。
你發現自己買電器會開始留意規格、買燈泡會開始會留意瓦數、
也會開始教別人分辨3號和4號電池。
你總是在撕膠帶撕不起來時後悔自己指甲剪太短;
你總是在踢到Boom Base或被台車壓到腳才後悔沒買硬一點的鞋子;
你總是在洗澡碰到熱水時才發現身上又多了新的傷口。
你發現原來這個行業就是犧牲自己的假期來成就別人的假期。
你發現回家時常常要躡手躡腳以免吵醒室友;
你發現自己越來越常看到城市的夜景、越來越常在清晨聽見鳥叫時入睡。
你發現常常必須翻出Schedule檔期
才能串聯回想起過去一個月或一整年自己到底在哪裡做些什麼?
你發現總是錯過朋友的出遊、家人團聚的節日和想看的電視,
別人問你什麼時候有空總是給不出明確的時間或給出很奇怪的時間。
你覺得自己人緣越來越差與朋友越來越疏遠,
只有同病相憐的同業能體會箇中滋味所以越來越臭味相投,
然後你發現自己的交友圈只剩下劇場圈。
你發現自己進劇場的時間越來越多,進劇場看戲的時間卻越來越少。
你發現從劇場賺來的錢,多半又還給劇場了。
你發現進劇場看戲時總會多看一眼控台有沒有認識的人在;
看節目單總會先看幕後人員名單而不是故事大綱;
看舞台總是注意哪一條線沒貼好垂下來或哪一道翼幕歪掉沒壓好。
你發現選擇看某個演出的原因
比較常是因為有熟人擔任設計或演員或Crew或是得到公關票
而越來越無關乎戲本身。
你發現以前看戲時覺得太長的暗場現在當Crew時卻希望暗場能充裕一點。
你發現Run show時要入戲又不能太入戲,因為疏離才能清醒的預備下一個cue點,
但入戲才能將換景的速度搭上戲的呼吸。
你發現無論你把工作做得多好,一齣難看的戲還是會成為一齣難看的戲;
但如果你工作出包可以輕易毀掉一齣好看的戲。
遇到自己覺得難看得要死的戲
還能硬著頭皮一邊對抗內心的嫌惡一邊忠實的run完每個cue點,
你簡直覺得自己太敬業了;
相對的遇到感動自己的演出就覺得做這行真好
我就是為了要成就這樣的演員或導演而存在的不拿錢都不要緊。
你發現不管過程再怎麼委屈不堪,
謝幕時得到台上演員獻給側台的手勢眼神還是會不著痕跡的感動著。
在你幾乎闖遍全台各地的大小劇場,甚至體驗過內地巡演一個半月的轟轟烈烈後,
開始覺得自己就像籠子裡的花栗鼠日復一日踩著重複的轉盤,
沒有盡頭,只是一直消耗。
你不敢想像這樣的工作能做到什麼時候?
你知道總有一天會搬不動舞蹈地板;
你偶爾會打聽其他行業的同齡朋友生活過得如何?
有時你會在拆完台全車都睡死的返家夜車上獨自醒來,
望著高速公路上的點點燈火發現自己的家鄉又過了而這個月還是沒有機會回家。
你沒有辦法在履歷上寫出你有什麼作品,只能說你「參與」過什麼作品,
因為換成別人取代你的位置,那個作品的藝術性絲毫不受影響,
你對此可能感到有點沮喪。那麼,滿足感該從何而來?
當觀眾看完戲之後能專心對導演手法、演員表現、劇本結構、
設計喜好做集中火力的討論,
而不會察覺背後有一群技術人員在運作時,這就是對技術人員最高的肯定了。
演員的掌聲來自觀眾,技術人員的掌聲則來自演員,
你發現接受那些「接受觀眾掌聲的人」的掌聲,那掌聲的份量更重。
我想,這就是劇場技術人員的美麗與哀愁了!
--
獻給劇場黑衣人
--
你說這個世界太沒禮貌 我覺得你亂有思想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48.15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