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孩子在班上不說話,人際關係可能就會惡化,課業走下坡,甚至因此被霸凌,但孩子卻因焦慮而更退縮,更無法向大人求救,將所受的委屈說出口。
台灣家長面對「選擇性緘默症」時,可能的5大迷思:
‧「他個性比較內向、文靜,等時間久了,他就會說話。」
‧「她在家裡會說話,可能是幼兒園讓她不太習慣。」
‧「他爸爸還不是到了五歲才會講話。『長大了就會好』,別擔心。」
‧「一定是教學太嚴肅了,孩子才會不敢說話。你們老師應該要調整。」
‧「她是『大隻雞晚啼』,像她爸,但爸爸也拿到碩士了啊。」
在不以為意、漠視與逃避下,
孩子可能就錯過早期療育介入的黃金時刻。
「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焦慮的疾病,好發於四歲左右的孩子。在台灣,「選擇性緘默症」長期被漠視或誤解,但「選擇性緘默症」孩子並不是執拗、任性或被寵壞,他們心裡也很想表達,無奈龐大的焦慮與恐懼往往凌駕於開口說話。在這群不說話的孩子背後,那是想說而無法說的痛苦,那是無聲的吶喊。
取自《選擇性緘默症》
*****************************************
昨天關於選擇性緘默症的文章,迴響不小,不少朋友紛紛分享了自己的經歷。我們不難看到,這樣的孩子,容易被同儕霸凌,不被師長諒解。
就如同封面上的那句話,「『選擇性緘默症』孩子比任何一個人都痛苦。」
這種處境之下,持續不說話,真的是一種煎熬,不能說是當事人自願的行為。環境給的二次傷害,還可能導致當事人更嚴重的創傷。
這本書所教導的應對焦慮的技巧,對有焦慮問題的孩子也可以參考,不限於選擇性緘默症。如果父母也一併學習,除了首先對自己有助益,也能長期潛移默化變成身教,幫助孩子。
我們的文化在情緒教育方面普遍貧乏,但很多師長已經意識到這樣的問題,很積極地去學習。不過,我們同時看得到,有些大人依然不把情緒當回事,忽略孩子的情緒,也不想好好面對自己。
緊張的時候,記得從呼吸下手,最簡便可行,對大人小孩都能產生效益。祝福您!
*****************************************
不聽使喚的焦慮──如何學習自我駕馭情緒
【文/ 王意中】
「熙妍,你到底怎麼搞的?每件制服的衣角都被你揉得皺巴巴的。你沒事玩什麼衣服?還有,我告訴你,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掉了多少顆釦子?」
每次一洗完衣服,熙妍媽媽就發現熙妍的制服老是少了些釦子,害自己得要花許多時間,不斷地重新縫補。
「我又不是在玩,一定是你洗衣服的時候,洗衣機把我的釦子弄掉了。」
「弄掉的?你騙誰呀?如果弄掉的,那釦子應該會掉在洗衣機裡面,怎麼會不見了?難道我們家的洗衣機會吃釦子?」
「說不定,我們家的洗衣機就是會吃釦子。」
「你還在跟我胡扯?你在學校到底都在幹嘛?」
熙妍心裡也在想:「我都在幹嘛?」說真的,自己還真的不能幹嘛。每次坐在座位上,就不時得擔心老師會不會叫到自己。
「第三題,誰要站起來回答?」老師眼神掃視著全班同學。
這時,對熙妍來說,她的手就會不自覺地放到桌子底下。熙妍不停地擰著自己的衣角,用力搓揉著。
「我再問一次,有誰要自動站起來,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有同學自告奮勇,這該是多完美的事啊!但事與願違,熙妍的心裡不時嘀咕著:「不要叫我,不要叫我,不要叫我。」
「這一題,沒有人要回答?那我要開始叫人了。」
這時,熙妍的兩隻手在衣服的釦子上轉啊轉、扭啊扭,就這樣,釦子愈來愈鬆動,最後連釦子掉在地上,熙妍都沒有覺察到。
老師為了讓孩子們可以積極參與課程,適時回應,所以上課所教的內容,以及在教學上,都採取了由同學們主動,或老師唱名回應的上課模式。這讓熙妍壓力很大,她整堂課都戰戰兢兢的。
「李熙妍,你在幹嘛?我在跟你講話,你到底有沒有聽見?」
熙妍兩個眼睛瞪著天花板,嘴巴張得大大的。
「下次如果再讓我發現,你的釦子又不見,你的衣角又給我揉成這副德性,你看我不修理你才怪。」
***
意中心理師說選擇性緘默症
當自我覺察焦慮情緒已出現浮動,這時,如何讓自己在第一時間緩和焦慮,讓焦慮回復到可控制的狀態,這是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必須面對與學習的課題。
沒錯,焦慮非常的自然,但我們卻不能視為理所當然,任由這些焦慮無止境的瀰漫,而影響到自己的說話與行為表現。
當我們沒有好好因應自己的焦慮情緒,這時,焦慮就像隻不受管教的怪獸般,強度不斷地放大、擴散,肆無忌憚地吞噬著你的心、你的注意力、你的說話能力,讓你愈來愈不像自己。
***
轉移注意力
在教室裡,你的注意力總是聚焦在老師會不會叫到你,最後,你可能發現自己的嘴巴愈來愈緊閉,牙齒與舌頭似乎好久都沒有出來透氣。你隱隱約約感受到自己的手心在盜汗。你猛吞口水,喉嚨緊縮。
你已經覺察到焦慮開始又在作怪了,但你真的不能再任由它來影響你。這時,你必須開始啟動注意力切換模式。沒錯,你需要用點力,將你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的事物上。
而此刻,你的注意力正在進行拉扯,但是,最後決定你要關注在哪一件事情上,你其實擁有主場優勢,決定權依然是在你自己的手上。
例如,在課堂上,你總是在想老師會不會叫到你,要你開口說話。這時,切換模式啟動,把你的注意力聚焦在手中的原子筆上,你會發現,自己左右手的大拇哥與二拇弟,正彼此施力在原子筆上。
在這過程中,你將發現,注意力的拉扯,就像兩軍在作戰一樣,就看哪一方的力道夠大,把對方拉了過去。
既然要透過轉移的方式,壯大自己在教室裡的情緒主控權,這時,就真的得透過平時的練兵,多練習各種轉移注意力的技巧,以捍衛自己的情緒在合理範圍內。
例如,當焦慮上來時,試著讓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特定的事物上,各種你在教室裡能夠找到的刺激都可以,像是教室裡牆上的時鐘,你可以仔細聆聽時鐘的滴答聲,或專注於老師鼻梁上的眼鏡,甚至於,將注意力切換到班上,那一位能夠讓自己感到自在、愉悅的同學,你想像兩人相處時的輕鬆畫面,例如一起追逐、聊天、嬉戲。當然,畫面的短暫出現,是為了有助於讓自己的焦慮轉為舒緩,隨後,你再將注意力回到課堂上老師的上課內容。
引導孩子隨時提醒自己,每個人當下想要關注在哪一件事情上,其實自己是可以努力來決定的。
***
深呼吸,控制焦慮
現在,一起和孩子來練習深呼吸的控制遊戲。
◆ 拿出一張紙,讓上面沾一些水,再放上水彩的顏料,和孩子一起用嘴巴吹著紙上的水,讓紙上的顏色漸漸地暈散開來。
讓孩子在吹的過程中,去感受自己正在控制呼吸。同時,讓孩子想像,他正在創作一幅作品。
◆ 和孩子在電風扇前擺上一張紙,任由電風扇吹呀吹。
試著撕下幾張小紙條,這時,引導孩子想像將自己化為一台電風扇,開始吹著眼前這些小紙條,吹高高、吹得翹翹的。
◆ 和孩子一起玩吹泡泡遊戲,讓孩子試著將泡泡吹到最大。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感受吹泡泡,就如同自己在控制自己的呼吸一樣。
繼續和孩子腦力激盪,還有哪些遊戲,可以讓自己好好深呼吸,好好緩和自己的焦慮情緒。讓自己的焦慮隨時能夠回復到一種穩定的狀態。
***
修正負面想法,打破自我預言
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很容易自我暗示、自我預言,自己隨時會面臨一種糟糕的狀況。例如,認為自己會被老師叫起來問問題,自己會說錯話,會回答不出來,同學會聽不見他的聲音等。愈是這麼思考,自己的焦慮指數就會愈來愈高。
試著引導孩子,打破自我預言,換另外一種方式來表達。例如,使用正向、合理的話語,把它說出來、寫出來。這些話語具備了一種積極的作用,可以打破、反轉、改變自己原本預期,可能會發生不好事情的想法。
例如,原本擔心「老師叫到我,該怎麼辦?」這時,在心裡可以大聲告訴自己:「這題很簡單,我已經練習很多遍了。」或「這種問題,連三歲的孩子都可以回答。」以及「很抱歉,我本來就會說話。」
負面的解讀,往往帶來強大的殺傷力,所以,有時可能只是一個念頭的扭曲,就讓自己整個說話行為動彈不得。試著重新修正自己,對於開口說話的內容,用一種自己能掌控的方式,也比較合理的說法,來取代自己的負面想法。
想法上的轉換,可以多多使用。例如原本存在的負面想法是:「我在班上,已經很久沒說話,如果我突然說話,同學會覺得很奇怪。」這時,引導孩子做調整,調整為「說話本來就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如果突然間開口說話,只是恢復自然而已,同學也會認為理所當然」。
***
剝洋蔥,探究自己內心的想法
引導孩子探究自己內心的想法,就如同剝洋蔥一般,一層又一層,在過程中,雖然容易讓孩子感到眼睛刺痛,淚流滿面,但一次又一次練習之後,孩子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想法,而擺脫逃避,勇於面對。
例如,孩子原本存在的念頭是:「我在班上不說話,因為我擔心,我怕說錯話。」這時,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說錯話,會怎樣?」「我到底在怕什麼?」「為什麼我會認為說錯話,後果就是那麼嚴重?」「這嚴重的事情,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我那麼深信它一定會發生?」
……
.
以上文字取自
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1889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舌頭刺痛怎麼辦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當一個孩子在班上不說話,人際關係可能就會惡化,課業走下坡,甚至因此被霸凌,但孩子卻因焦慮而更退縮,更無法向大人求救,將所受的委屈說出口。
台灣家長面對「選擇性緘默症」時,可能的5大迷思:
‧「他個性比較內向、文靜,等時間久了,他就會說話。」
‧「她在家裡會說話,可能是幼兒園讓她不太習慣。」
‧「他爸爸還不是到了五歲才會講話。『長大了就會好』,別擔心。」
‧「一定是教學太嚴肅了,孩子才會不敢說話。你們老師應該要調整。」
‧「她是『大隻雞晚啼』,像她爸,但爸爸也拿到碩士了啊。」
在不以為意、漠視與逃避下,
孩子可能就錯過早期療育介入的黃金時刻。
「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焦慮的疾病,好發於四歲左右的孩子。在台灣,「選擇性緘默症」長期被漠視或誤解,但「選擇性緘默症」孩子並不是執拗、任性或被寵壞,他們心裡也很想表達,無奈龐大的焦慮與恐懼往往凌駕於開口說話。在這群不說話的孩子背後,那是想說而無法說的痛苦,那是無聲的吶喊。
取自《選擇性緘默症》
*****************************************
昨天關於選擇性緘默症的文章,迴響不小,不少朋友紛紛分享了自己的經歷。我們不難看到,這樣的孩子,容易被同儕霸凌,不被師長諒解。
就如同封面上的那句話,「『選擇性緘默症』孩子比任何一個人都痛苦。」
這種處境之下,持續不說話,真的是一種煎熬,不能說是當事人自願的行為。環境給的二次傷害,還可能導致當事人更嚴重的創傷。
這本書所教導的應對焦慮的技巧,對有焦慮問題的孩子也可以參考,不限於選擇性緘默症。如果父母也一併學習,除了首先對自己有助益,也能長期潛移默化變成身教,幫助孩子。
我們的文化在情緒教育方面普遍貧乏,但很多師長已經意識到這樣的問題,很積極地去學習。不過,我們同時看得到,有些大人依然不把情緒當回事,忽略孩子的情緒,也不想好好面對自己。
緊張的時候,記得從呼吸下手,最簡便可行,對大人小孩都能產生效益。祝福您!
*****************************************
不聽使喚的焦慮──如何學習自我駕馭情緒
【文/ 王意中】
「熙妍,你到底怎麼搞的?每件制服的衣角都被你揉得皺巴巴的。你沒事玩什麼衣服?還有,我告訴你,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掉了多少顆釦子?」
每次一洗完衣服,熙妍媽媽就發現熙妍的制服老是少了些釦子,害自己得要花許多時間,不斷地重新縫補。
「我又不是在玩,一定是你洗衣服的時候,洗衣機把我的釦子弄掉了。」
「弄掉的?你騙誰呀?如果弄掉的,那釦子應該會掉在洗衣機裡面,怎麼會不見了?難道我們家的洗衣機會吃釦子?」
「說不定,我們家的洗衣機就是會吃釦子。」
「你還在跟我胡扯?你在學校到底都在幹嘛?」
熙妍心裡也在想:「我都在幹嘛?」說真的,自己還真的不能幹嘛。每次坐在座位上,就不時得擔心老師會不會叫到自己。
「第三題,誰要站起來回答?」老師眼神掃視著全班同學。
這時,對熙妍來說,她的手就會不自覺地放到桌子底下。熙妍不停地擰著自己的衣角,用力搓揉著。
「我再問一次,有誰要自動站起來,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有同學自告奮勇,這該是多完美的事啊!但事與願違,熙妍的心裡不時嘀咕著:「不要叫我,不要叫我,不要叫我。」
「這一題,沒有人要回答?那我要開始叫人了。」
這時,熙妍的兩隻手在衣服的釦子上轉啊轉、扭啊扭,就這樣,釦子愈來愈鬆動,最後連釦子掉在地上,熙妍都沒有覺察到。
老師為了讓孩子們可以積極參與課程,適時回應,所以上課所教的內容,以及在教學上,都採取了由同學們主動,或老師唱名回應的上課模式。這讓熙妍壓力很大,她整堂課都戰戰兢兢的。
「李熙妍,你在幹嘛?我在跟你講話,你到底有沒有聽見?」
熙妍兩個眼睛瞪著天花板,嘴巴張得大大的。
「下次如果再讓我發現,你的釦子又不見,你的衣角又給我揉成這副德性,你看我不修理你才怪。」
***
意中心理師說選擇性緘默症
當自我覺察焦慮情緒已出現浮動,這時,如何讓自己在第一時間緩和焦慮,讓焦慮回復到可控制的狀態,這是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必須面對與學習的課題。
沒錯,焦慮非常的自然,但我們卻不能視為理所當然,任由這些焦慮無止境的瀰漫,而影響到自己的說話與行為表現。
當我們沒有好好因應自己的焦慮情緒,這時,焦慮就像隻不受管教的怪獸般,強度不斷地放大、擴散,肆無忌憚地吞噬著你的心、你的注意力、你的說話能力,讓你愈來愈不像自己。
***
轉移注意力
在教室裡,你的注意力總是聚焦在老師會不會叫到你,最後,你可能發現自己的嘴巴愈來愈緊閉,牙齒與舌頭似乎好久都沒有出來透氣。你隱隱約約感受到自己的手心在盜汗。你猛吞口水,喉嚨緊縮。
你已經覺察到焦慮開始又在作怪了,但你真的不能再任由它來影響你。這時,你必須開始啟動注意力切換模式。沒錯,你需要用點力,將你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的事物上。
而此刻,你的注意力正在進行拉扯,但是,最後決定你要關注在哪一件事情上,你其實擁有主場優勢,決定權依然是在你自己的手上。
例如,在課堂上,你總是在想老師會不會叫到你,要你開口說話。這時,切換模式啟動,把你的注意力聚焦在手中的原子筆上,你會發現,自己左右手的大拇哥與二拇弟,正彼此施力在原子筆上。
在這過程中,你將發現,注意力的拉扯,就像兩軍在作戰一樣,就看哪一方的力道夠大,把對方拉了過去。
既然要透過轉移的方式,壯大自己在教室裡的情緒主控權,這時,就真的得透過平時的練兵,多練習各種轉移注意力的技巧,以捍衛自己的情緒在合理範圍內。
例如,當焦慮上來時,試著讓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特定的事物上,各種你在教室裡能夠找到的刺激都可以,像是教室裡牆上的時鐘,你可以仔細聆聽時鐘的滴答聲,或專注於老師鼻梁上的眼鏡,甚至於,將注意力切換到班上,那一位能夠讓自己感到自在、愉悅的同學,你想像兩人相處時的輕鬆畫面,例如一起追逐、聊天、嬉戲。當然,畫面的短暫出現,是為了有助於讓自己的焦慮轉為舒緩,隨後,你再將注意力回到課堂上老師的上課內容。
引導孩子隨時提醒自己,每個人當下想要關注在哪一件事情上,其實自己是可以努力來決定的。
***
深呼吸,控制焦慮
現在,一起和孩子來練習深呼吸的控制遊戲。
◆ 拿出一張紙,讓上面沾一些水,再放上水彩的顏料,和孩子一起用嘴巴吹著紙上的水,讓紙上的顏色漸漸地暈散開來。
讓孩子在吹的過程中,去感受自己正在控制呼吸。同時,讓孩子想像,他正在創作一幅作品。
◆ 和孩子在電風扇前擺上一張紙,任由電風扇吹呀吹。
試著撕下幾張小紙條,這時,引導孩子想像將自己化為一台電風扇,開始吹著眼前這些小紙條,吹高高、吹得翹翹的。
◆ 和孩子一起玩吹泡泡遊戲,讓孩子試著將泡泡吹到最大。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感受吹泡泡,就如同自己在控制自己的呼吸一樣。
繼續和孩子腦力激盪,還有哪些遊戲,可以讓自己好好深呼吸,好好緩和自己的焦慮情緒。讓自己的焦慮隨時能夠回復到一種穩定的狀態。
***
修正負面想法,打破自我預言
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很容易自我暗示、自我預言,自己隨時會面臨一種糟糕的狀況。例如,認為自己會被老師叫起來問問題,自己會說錯話,會回答不出來,同學會聽不見他的聲音等。愈是這麼思考,自己的焦慮指數就會愈來愈高。
試著引導孩子,打破自我預言,換另外一種方式來表達。例如,使用正向、合理的話語,把它說出來、寫出來。這些話語具備了一種積極的作用,可以打破、反轉、改變自己原本預期,可能會發生不好事情的想法。
例如,原本擔心「老師叫到我,該怎麼辦?」這時,在心裡可以大聲告訴自己:「這題很簡單,我已經練習很多遍了。」或「這種問題,連三歲的孩子都可以回答。」以及「很抱歉,我本來就會說話。」
負面的解讀,往往帶來強大的殺傷力,所以,有時可能只是一個念頭的扭曲,就讓自己整個說話行為動彈不得。試著重新修正自己,對於開口說話的內容,用一種自己能掌控的方式,也比較合理的說法,來取代自己的負面想法。
想法上的轉換,可以多多使用。例如原本存在的負面想法是:「我在班上,已經很久沒說話,如果我突然說話,同學會覺得很奇怪。」這時,引導孩子做調整,調整為「說話本來就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如果突然間開口說話,只是恢復自然而已,同學也會認為理所當然」。
***
剝洋蔥,探究自己內心的想法
引導孩子探究自己內心的想法,就如同剝洋蔥一般,一層又一層,在過程中,雖然容易讓孩子感到眼睛刺痛,淚流滿面,但一次又一次練習之後,孩子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想法,而擺脫逃避,勇於面對。
例如,孩子原本存在的念頭是:「我在班上不說話,因為我擔心,我怕說錯話。」這時,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說錯話,會怎樣?」「我到底在怕什麼?」「為什麼我會認為說錯話,後果就是那麼嚴重?」「這嚴重的事情,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我那麼深信它一定會發生?」
……
.
以上文字取自
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1889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舌頭刺痛怎麼辦 在 小烏龜的池塘 Facebook 八卦
#白起x妳
#R18注意⚠️
圖書館play,接了一下窗窗寶的甜文。
甜文請走 > https://reurl.cc/NlLnQ 窗窗雎鳩
/
踏入曾經的校園,穿上求學階段的制服,一切都似乎與過去相同卻又哪裡有所不同。大概是妳沒想到有一天會這麼主動地親吻著眼前的男人吧。
兩人的唇瓣緊貼在一塊,分離那刻白起不滿足地咬了一下妳的唇,有些痛、有些麻。妳當然也覺得不夠,可這裡是學校,而且還是在圖書館⋯⋯
不知道是被當前男色沖昏腦還是怎麼的,妳靈機一動忽然想到圖書館的單人讀書室,拉起他的手鑽到裡面,還不忘俐落地關上門鎖住。
白起被妳一系列的動作弄愣了,很快地他知道妳要做什麼,皺了皺眉開口:「⋯⋯這裡是學校。」
妳可憐兮兮地看著他,知道他最受不了這種如同被拋棄小貓般的眼神,「外面沒有人的呀,裡面也沒監視器。」看見他喉結上下滾動後妳主動向前將他壓在椅子上,跨坐上去,一氣呵成地用唇堵住他未盡之語。
在小舌觸碰到他的舌頭後,他瞬間取回了主導權大掌按住妳的腦袋加深了這個吻,反客為主地掠奪妳每一次喘息。
感覺到他的硬挺甦醒抵著臀部,一吻完畢妳笑彎了眼眸,滿意地看著他,還不忘多蹭兩下。
「妳很得意?」白起一邊挑眉一邊看著他的小女友在他身上胡作非為,「這麼調皮,是該懲罰。」突然感覺臀肉一陣刺痛,與之同來的是一聲脆響,妳被他拍了一下屁股。
「你⋯⋯!」
他的手靈活地探入裙底,手指熟練地挑開內褲,不用過度深入就能感覺到一股濡濕。妳馬上羞得不敢多說什麼,只是略略抬高臀部希望他更深入些。白起的手指在穴口來回幾次磨蹭之後便擠入花穴裡攪弄,也許是因為角度不對妳感覺就像隔靴搔癢一般,在他每一次抽出手指之時都依依不捨的試圖絞住手指不讓離去。
越是得不到滿足分泌出來的體液越多,幾乎到可以將他整隻手掌打溼的程度,妳摟著白起的脖子趴在他肩膀上低吟,「別、別欺負我⋯⋯快點⋯⋯」
「說了,這是懲罰。」白起不為所動用著一樣的頻率在裡頭抽插,儘管他的炙熱已經腫脹到有點發疼。
快感越積越高卻沒有一個合適的發洩口,妳一臉委屈地快哭出來,氣噗噗地張口咬住他的肩膀,還一邊含糊不清地抱怨:「明明自己也想要,嗚——」他的手指突然曲起來頂住了妳的敏感點,妳輕顫了一下猝不及防的高潮出來。
因為一瞬間的失神妳鬆開口,抬起頭看著他,只見他拿出錢包裡的保險套,慢條斯理地拉開拉鍊掏出硬挺套上,趁妳還沒回過神之際雙手扶著妳的臀部一口氣插到底,然後吻住妳的唇瓣讓那些呻吟化作喉間的一聲悶哼。
僅僅是插到底的動作瞬間讓妳泛起生理性的淚水,舒爽到尾椎有些發麻。白起小氣的只讓妳適應兩秒便抽出一半的柱體,接著再一次用力地壓下臀部。
唇依舊緊貼,妳模糊的視線勉強對上他琥珀色的眼眸。方才那一下幾乎是讓妳克制不住自己地顫抖起來,全身上下彷彿沒了骨頭一樣貼在他身上。
他鬆開妳的唇,平時清朗的聲音染上一絲情慾的沙啞,「知道為什麼被懲罰嗎?」他開始有規律地在裡面挺動,儘管壓低聲音但還是讓妳的耳朵發燙。
「⋯⋯不、不知道,嗚⋯⋯」妳緊抓著他的外套,舒服得快哭出來,妳吸了吸鼻子咬緊下唇忍住呻吟。「慢點⋯⋯」
「不知道?那就是還沒反省。」
他捧著妳的臀部站了起來,妳緊張地瞪大雙眼看著他將妳抵在門上,一插入底。妳嚇得快叫出來卻又硬生生憋住,一摺摺的嫩肉被嚇得緊絞著體內的腫脹,白起低不可聞地悶哼一聲,雙手輕捏著臀肉就這樣開始繼續方才的活塞運動。
狹小的讀書室只有他插入時發出的碰撞聲,以及拔出時妳依依不捨的喘息聲。比起一開始前戲的逗弄,此時的白起像是要將妳拆吃入腹一樣,毫不留情的次次頂到最深處。
妳只能一邊泛著淚強忍著呻吟聲,一邊小聲哀求他:「輕點⋯⋯嗚⋯⋯你、你好了沒嗚嗯——」在斷斷續續地求饒後,妳捲縮著腳趾被逼上今天第二次的高潮。
白起聞言便凝視著那個他最珍愛的女孩。看著妳臉頰紅通通的,下唇也被妳咬出些微牙印,一臉快哭出來的可憐模樣,只好湊近妳耳旁低聲安撫,「⋯⋯再忍忍。」
誰讓他的小女友愛玩火。
他不留餘地的挺腰再次填滿花穴,妳明顯地聽見一聲羞人的水聲,開始有些後怕,要是被人聽見了怎麼辦?
「白、白起⋯⋯會不會有人經過⋯⋯嗚!」
白起忍不住勾了勾唇,現在才想到這些會不會太遲?果然該罰。雖然他知道外頭一個人都沒有但還是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別怕,小聲點就不會有人發現。」然後再度重重地挺入,滿意的聽著妳那帶顫的喘息聲。
妳開始注意外面有沒有人聲,就連窗外的風聲都能讓妳緊張的縮緊軟肉,卻又被白起不厭其煩的頂開。那些沒辦法憋住的呻吟聲只能埋在他的肩膀,化作甜到發膩的悶哼聲,柔柔的、細細小小的,讓白起很是受用。
在問了無數遍的“好了沒”之後他終於饜足的射出,然後抱著妳坐回椅子上做一些簡單的清潔。
「剛才逗妳的。」白起伸手抹去妳眼角的淚水。「外面沒有人經過。」
妳瞪了他一眼,卻忍不住自己笑了出來。
然後抱住妳最喜歡的白先生,「白起你愛我嗎?」
「嗯。」
「有多愛?」
他沒有回答,只是雙手握著妳的肩膀拉出一些距離,妳一眼望進那飽和情意的琥珀色裡,四目相望看著彼此通紅的臉龐,什麼都不用說了。
他像是虔誠的教徒吻上妳的唇瓣,妳就是他的信仰。
—————
抓抓小夜貓!
舌頭刺痛怎麼辦 在 舌頭破洞 - 女孩板 | Dcard 的八卦
最近可能都太晚睡導致火氣太大還是怎樣的我的舌頭竟然破了一個小洞! 沒想到那麼小的一個傷口竟然可以那麼痛 最可惡的是我很緊張的問媽媽說怎麼辦啦 ... ... <看更多>
舌頭刺痛怎麼辦 在 舌頭一直刺痛一直好不了 - Mobile01 的八卦
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改善舌頭刺痛的問題,已經半年有了,中西醫都看過每個醫生都說沒什麼問題,牙科也看過說不是假牙的問題,那到底身體出了什麼毛病有前輩有相同經驗治療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