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棒的一篇評論文章
看出我歌的弦外之音
感謝作者陳啟鵬老師
並對環境有深刻見解
【當齊天大聖對上大鬧天宮】
最近在大陸一個歌唱節目「天籟之戰」上,大陸歌手華晨宇對上來自台灣的rap歌手沈懿,沈懿以自創曲「大鬧天宮」挑戰華晨宇,並指定配樂要用大陸電視劇西遊記的片頭曲「雲宮迅音」,24小時內完成歌詞的創作。
這是沈懿以自己的好整以暇對上華晨宇的倉促應戰,可以想見,對華晨宇而言,當然是一場硬戰,但結果卻令人非常驚訝,華晨宇以壓倒性的優勢贏了沈懿,贏的原因,除了令人驚歎的演唱功力和對編曲的掌握,還有更重要的,是創作的歌詞。
在華晨宇的歌詞中,把我們所熟悉孫悟空的性格與心緒,作了非常令人動容的深入與剖析,其中雖然不乏取材自周星馳「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裡頭的詮釋,但在這限時創作的歌詞裡,卻充分掌握了西遊記刻畫孫悟空的精髓,以今述古的方式不僅完全沒有違和感,而且聽完還令人再三吟詠,成功的體現齊天大聖的再創作。
沈懿的大鬧天宮則是完全不一樣的創作,他借用了西遊記孫悟空的形,來講自己當代力爭上游的心聲,歌詞中隱隱表現了大鬧天宮的蠢蠢欲動,但卻更富時代感,於是他的rap再創作,充斥著用現世看當下的視角,脫離孫悟空,你不會覺得少了點甚麼,但加上孫悟空,卻能畫龍眼睛。
然而,這場中國的「齊天大聖」對上台灣的「大鬧天宮」,卻讓我陷入當前時代思潮的深深省思。
[體現各自的時代困境]
中國的新生一代,正好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後,正因為缺乏很長一段時間的文化涵厚,讓他們更清楚自己應當珍視甚麼;而台灣的新生一代,則是在各方的政治角力中徬徨,不知該如何尋根;面對國際的競爭,也不知該何去何從,只知道必須力求突破困境。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兩人在歌詞創作上成為強烈對比,華晨宇的「齊天大聖」有著濃濃的懷古深入,而台灣歌手沈懿的「大鬧天宮」卻捨我其誰,也許不是刻意這麼作,但卻不約而同體現了兩岸各自的時代困境。
「齊天大聖」像是一種看齊,過去這麼一個經典人物的存在,並沒有讓華晨宇棄如敝屣,他反而試圖剖析孫悟空的傑傲不馴,探究齊天大聖之所以成為齊天大聖的原因,同時也深入了孫悟空的幽微心情,一如歌詞所說:「誰不曾獨上高樓,誰不曾為夢想放手。」這是肯定身為人都會擁有的經歷,就某個角度來說,這是向經典看齊,向孫悟空取法,甚至不惜以孫悟空為榜樣,這種自己缺而渴求的心情,體現了大陸新生代彌補文化斷層的極度渴望。
「大鬧天宮」則正好相反,沈懿在歌詞上,不斷強調自己的企圖,自己的獨特,希望在眾星雲集中登上塔頂,但是令人疑惑的是,孫悟空還有金箍棒作為無往不利的武器,但他的歌詞中卻看不到任何武器,似乎,最大的武器就是自己的雄心壯志,歌詞中雖然也提到了七十二變,卻更強調要經歷的九九八十一劫。有趣的是,他以滑板鞋向華晨宇致敬,但強調的仍是自己發起挑戰的精神,歌詞裡的「大鬧天宮」,一如台灣新生代,渴望所有人看到自己,卻依舊止不住自己不受肯定、徬徨無依的心情。
這樣的創作只是偶然嗎?但越是細看他們的歌詞,越覺得與他們各自面對的時代困境不謀而合,你可以說我穿鑿附會,但如果華宇晨與沈懿都是兩岸優秀新生代的代表,那他們的表現方式,絕對不會只是單一個案。
[傳統文化是包袱,也是養料]
中國大陸文革發生時,蔣介石下令成立中華復興委員會,極力維護中華文化;現今,當台灣為了去中國化不斷擺脫傳統的同時,中國大陸卻如鴨子划水一般,一點一點恢復中華文化。最明顯的例子,是簡體字的演變,文革時文字被改到體無完膚,十個字只能認得兩三個字;現在再看通行的簡體字,幾乎沒甚麼閱讀的障礙,十個字裡面可以認得的高達八九個,與繁體字幾乎沒甚麼兩樣了,而中共官方並沒有像當初改掉時那樣大張旗鼓,但卻很札實的,將這樣的改變潛移默化在教育裡;反觀台灣,時不時就有民意代表把去中國化拿到議事殿堂上去大聲疾呼,連傳統技藝扯鈴,都可以拿來大做文章,其荒腔走板的行徑,實在讓人不得不搖頭。也難怪台灣的新生代,清楚察覺自己哪裡不如人,卻找不到一個可以拿來憑恃或依靠的根基。
很早就被派到在中國大陸工作的高中同學,現在已經是該公司一個省的負責人了,回到台灣總愛拿兩岸來比較,2009年時他回來時,很語重心長的問我們說:「你們知道台灣最大的優勢是甚麼嗎?」等我們回答過一輪之後,他揭曉答案說:「是文化。」這個答案出乎我們意料,跌破眾人眼鏡,但是長期在大陸商場第一線拼搏的他,早已看出一般人看不到的時代風向。當大陸擁有經濟的硬實力之後,已經察覺自己缺乏文化的底蘊,才會積極的以各種方式探源或復原,重新建立自己原有的深厚文化,從後來倍受歡迎的歷史劇「甄環傳」,以及在大陸一砲而紅的「中國好詩詞」綜藝節目,很顯然,這些動作有了明顯的回報,而這樣的回報,在今日華晨宇的「齊天大聖」,再度攀上高峰。
當台灣新生代逐漸把傳統文化當作包袱的同時,大陸新生代卻把傳統文化當作養料,這是他們的選擇嗎?我想不是的,養成他們當下面對時代態度的在上位者,其政策風向才是真正促成他們這麼選擇的關鍵。
[各自的困境是限制,也是契機]
從兩個年輕人的表現來看,似乎是大陸新生代佔盡優勢,可是,那是因為大陸剛經歷過極端的痛,才能擁有今日的覺醒;台灣的新生代當下雖然迷惘,但如果因此不得已嘗盡苦楚,那反而能蓄積再躍的力量。在西遊記中有兩句很有名的名言:「求神問卜,不如自己做主。」、「見性誌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如果台灣的新生代能察覺自己應該回首與作主的靈山,相信很快就能擺脫當下的困境,未來我們的新生代將主客易位,在大鬧天宮之後,成為新一代的齊天大聖。
https://youtu.be/IUKAm38HNQo
舊夢一場歌詞繁體 在 林生祥 Lin Sheng Xiang Facebook 八卦
關於圍庄
歌詞、音樂與演唱會
一篇詳盡的圍庄樂評。
原文為簡體字,讀不習慣可看以下轉繁體:
我庄的一體兩面 | 石化《圍庄》下的《動身
原創 2016-05-30 卡繆 滾石樂隊
按:繼《我庄》之後兩年,林生祥與生祥樂隊即將出版新作《圍莊》。不似前張專輯是「走一走路不小心生下來」(生祥言),這回他們挑戰三個月寫歌、一個月編曲、九天錄音,完成一張雙 CD 專輯,主題圍繞在空氣汙染、水源問題、石化工業等人為禍害,盼透過作品喚起更多人對環境汙染的關註。《圍庄》的實體唱片在5月21日的雲門劇場首演現場前來到了樂迷的手中。
終於,生祥樂隊的新專輯《圍庄》發行了,繼《我庄》之後,生祥樂隊這張雙唱片專輯繼續著村庄的故事,只是這裏彰顯著我庄的一體兩面。相比《我庄》裏面真實的現代化交替前後農村的呼喚;到了《圍庄》,“我庄”的另一面顯現了,筆手鐘永豐用16首詞精妙地講述了石化魔神包圍下的“我庄”如何與之交纏交戰,再到步履蹣跚,有著集體或者個人的反抗般的《動身》。音樂上,這一次比之《我庄》的松活舒展,這次的《圍庄》則是火力全開,編制達到了7人,生祥的電月琴首次大規模參與到歌曲創作,繼交工樂隊之後嗩吶英雄的再次回歸,再到樂隊中首次出現爵士鼓手,再到專輯中高比例的插電樂器,《我庄》中加入樂隊的吳政君這次不僅身兼打擊樂,同時化身為多種樂器演奏手,這一切的表象都告訴我們,《圍庄》是一張不同於《我庄》的專輯。生祥樂隊的第一張雙唱片專輯,他們在探索搖滾樂的在地化這條路線上的一份新的答卷。傳統台灣音樂碰撞西洋龐克前衛爵士之類的音樂到底能夠擦出什麽樣的火花;繼《我等就來唱山歌》之後,音樂再次如何發揮社運作用的同時賦予自身以高度美學價值;生祥出道20年,音樂創作來到了一個什麽樣的地步,老搭檔鐘永豐的詞這裏又進展到了何種境界,這一切都在這張專輯中給了我們一突破口來管中窺豹。
《圍庄》雙唱片專輯:上為《圍庄》,下為《動身》,總共18首曲目,16首原創歌曲加上兩首傳統北管曲目的重新演繹。顧名思義,《圍庄》是被包圍的村庄,被石化包圍的村庄;《動身》則是一些行動,裏面有集體的抗爭也有個人的抗爭。整張專輯承襲著生祥和永豐一直以來的概念專輯的創作主題,這裏面講述了村庄與石化魔神交纏交戰的種種,這裏面不光有各種慘痛壓抑的現實還有予人希望的蟲鳥和神明。
CD1:《圍庄》總共9首曲目,
專輯歌曲排序很講究,基本是一快一慢,高昂悲憤的疾呼是一低婉哀怨的苦訴。背景多取材於五輕與台西村落的交纏交戰,輔以永豐極其幹練的詞加上生祥和樂手們的音樂呈現出一幅立體式畫面:直接抗訴石化工業的《欺我庄》,借仙人之口說出1975林園石化招工往事,哀訴我庄子弟被吸榨入工廠圍墻之中《日曆》;將石化廠林立的煙囪比作祭拜的天公爐的《圍庄》,引得眾神耳聾作物反種身體叛變,魚產失蹤;向鐘聖雄《南風》致敬的同名歌曲借海風與鑰匙之口加以猶太女詩人Rose Ausländer的影響的行文架構極其文學性的說出來石化工業給當地村落帶來的災難性影響(“他指庄尾納骨塔,你去試試看”);龐克味道十足的《汙染無護照》直接痛斥汙染,“工廠有戶籍,汙染無護照”;盡力捕捉到石化圍庄下台西村落那種“慢”,但同時極富辯證性,死氣沈沈的村落什麽都慢,獨有選舉很快,房地產很急;慢之後一聲爆炸,前衛爵士般的開頭之後,念白的永豐化身代書,夾在抗爭村民與石化工廠和政府間的弱勢群體以客觀辯證口吻點出了抗爭初期的錯綜覆雜局面,各自為政,各方利益難以協調;之後大學生忙串聯,村民請出保生大帝,我庄重新出世,抗爭進入新階段;《拜請保生大帝》,永豐借借鑒杜甫《兵車行》的啟發,簡單有力的寫出來抗爭初期的混亂,官商勾結,黑道亂入,困局重重的村民搬出保生大帝,本庄後輩做先鋒,全庄共志反五輕,再次極富畫面感地呈現反五輕初期後勁人的抗爭,歌曲完美示範了如何讓情緒搖擺在“瀕臨憤怒的絕望”和“瀕臨絕望的憤怒”之間,達到極上乘的抗議美學;最後以《火神咒》這首傳統北管曲牌的重新演繹收尾。
CD2:名為《動身》,較之《圍庄》更多是石化圍庄後的行動,無論集體還是個人。開篇的《答覆》更是一副嘲弄,情況越來越糟糕了,高墻築起,卡車塞路,局勢這般,我們莫要堅奈。同樣是快慢搭配,接下裏又一首讓人落淚的曲子《毋願》,語氣緩和下來了,以散步臨暗時分的個人視角寫著村裏的變化,望著周遭,還有人毋願(不服氣),在討論公道。歌曲的開頭,早川徹操起了電鋼琴,大竹研肆意遊走在木吉他和電吉他之間,生祥滿含深情的唱著,吳政君在結尾處的簫聲悠遠飄渺。接著的《農業學工業》又是一筆沈重的話題,現實人性和環境遠比想象的要覆雜。面對國家暴力機器,人們在動搖在分化。有人埋頭繼續生活,有人心有不甘,頭人們覺得更現實的是賺錢。抗議的棚子撤了,田地裏的大棚作業開始了,農業學工業,如是而已,生祥再此很粗野地唱著,中間那一聲“呵”,如此的有力,一絲的憤怒與不屑,但又多少有點接受的味道。貝斯和鼓依舊令人擊節讚嘆。《農業學工業》之後,永豐歌詞引入傳統歌謠《藤纏樹》再次極富辯證性的用藤纏樹的例子說明了我莊與石化業只能相互交纏相互交戰,誰也不能擺脫誰。大竹研在歌曲開頭的吉他riff驚艷絕倫,顯示了一個一流樂手的素養,生祥繼續著放肆的唱腔,透露著一種很覆雜的情緒,談不上支持或者反對,只是一個很無奈的事實,樂曲結尾生祥電月琴solo了一段《火神咒》也算小驚喜。
個人的反抗開始了,來自台西的“吉普賽”陳財能先生的事--癌癥村的慘痛。永豐再一次深情款款地寫著歌詞,出,不走,“像魚兒浮頭,暫時我要出家鄉”,中間是另一個世界的兒子托夢,生祥那一聲“阿爸走,阿爸快走”唱的整個人都心碎了,一種“溫柔的苦口婆心”,“車行竹山入鹿谷”,吳政君拉起了二胡,如泣如訴般,大竹研吉他solo著,出,不走,我出但我不走,一股對家鄉滿含無奈的思念,一種無奈的漂泊,一種周而覆始的離開再回去,回去再離開,只因石化魔神來了,個人無奈而勢單力薄的反抗!《坔地無失業》中嗩吶再度響起,生蠔與石化的抗爭,請保護好濕地,那裏是台灣母親河濁水溪的入口處。受Art Ensemble of Chicago影響的前衛爵士味道的貝斯聲引導下來到了《戒塑料毒》,歌詞很有辯證性的看待反石化這個問題,一邊反石化一邊用塑料袋是什麽道理?從自身做起的重要性。大竹研的木吉他絲絲入扣,吳政君敲起了非洲瓢鼓在映襯著,黃博裕再次吹起了加鍵嗩吶,悠遠若有暢失的嗩吶聲,用音樂來說話。專輯到此進入了尾聲,在《風入松》這首傳統曲目的重新演奏中,來到了《動身》,《風入松》這首曲牌是保生大帝起駕的曲子,這裏石化魔神離開之後,蟲鳥和雲雨都可以動身回來了,黃博裕吹起了這段動人的旋律,大主研的電吉他呼應著,生祥動情地唱著,於是,“我庄被花朵包圍,於是人們就閉上眼睛唱歌了”,吳明益如此寫道,誠然。
最後,如何評價《圍庄》?
我是這樣想的:
《圍庄》是《我等就來唱山歌》之後又一次社運性質的概念專輯,無論是專輯的內容還是發行過程(通過眾籌來達到),社運性質都是極其突出的。
音樂上,生祥有史以來最大音樂編制,第一張雙唱片專輯,18首曲目,多取自傳統加以西洋搖滾樂的融合,這一直是生祥音樂上的一個探索方向。很高興在這裏生祥又進了一步,樂評人馬世芳之前有個拆建房子的比方來說生祥的音樂,極其美妙。我想從《種樹》一直到《我庄》的這條道在這裏詫然而止,到了《圍庄》,生祥重新換了地基(鼓手加貝斯的新的節奏組),電月琴在這裏不再是音樂上的拼圖,而是作為樂器去融入到曲創作中更換了地基的同時,用一種新的方式去蓋了這座客語音樂的夥房。較之以往的生祥用月琴自彈自唱錄制Demo寄給其他樂手然後提建議,這一次早川徹在部分曲目創作的時候,直接與生祥商討具體架構,和弦走向和節奏groove,這種新的模式催生了一種不一樣的味道。而在之後,音樂的房子又精心裝修了一下(各種樂器豐富了音樂的層次),最後各位一流樂手的發揮使得音樂在整體的基本架構上更為翔實與多彩,像順道在房子外邊建了一個大院子,把房子圍在裏面一般。客家八音之後,北管碰撞前衛爵士、龐克樂這類西洋音樂,一流樂手們的火花碰撞,加上永豐包攬石化圍莊和鳥蟲、雲雨、廟宇神明的妙詞支撐起的音樂內涵,這是一份優秀的答卷,一份生祥永豐們在搖滾樂在地化和社運音樂美學高度這兩個方向方面的巨作。
當然就聽感上來說,相比之前如《菊花夜行軍》之類有著完整故事情節的概念專輯,鑒於《圍庄》觸及到的題材過度沈重與龐雜,有種一下子蘿卜青菜白菜全端上來的感覺,加上各種編制龐大的樂曲,讓習慣了《我庄》這些的樂迷可能消化起來需要頗費力氣。雙唱片內容之多,曲風多樣,自然缺點也容易放大,《圍庄》部分曲目多少有點用力過猛,能感受到一些可以的刻意為之的雕飾和“斧正”。但無論如何,這已經是一張生祥創作上的有一個巔峰(僅就單飛開始,從碰撞沖繩音樂到了平安隆大竹研們的切磋中重新學習了音樂的節奏再到受西非音樂大師Ali Farka Touré影響極大的《大地書房》、《我庄》,這一次選擇了北管碰撞龐克樂)同時應該也是一張我心目中2016年度華語音樂圈最棒的專輯。
最後這張專輯值得在聽上個很多遍,因為裏面無論詞還是編曲都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我這裏姑且拋磚引玉了。
PS:《圍庄》已經鋪貨了,大家快快行動起來。
願包圍我庄的是花朵而不是石化魔神。當然仔細較真起來,《我庄》裏的庄可能跟《圍庄》的莊多少有些地理差異,《圍庄》的庄狹義說來應該是台西那帶,但是汙染無國界,這裏權作每一個飽受汙染的村落,因此標題為我莊的一體二面,呼應著我庄三部曲。
舊夢一場歌詞繁體 在 大竹研 Ken Ohtake Facebook 八卦
一篇詳盡的圍庄樂評。
原文為簡體字,讀不習慣可看以下轉繁體:
我庄的一體兩面 | 石化《圍庄》下的《動身
原創 2016-05-30 卡繆 滾石樂隊
按:繼《我庄》之後兩年,林生祥與生祥樂隊即將出版新作《圍莊》。不似前張專輯是「走一走路不小心生下來」(生祥言),這回他們挑戰三個月寫歌、一個月編曲、九天錄音,完成一張雙 CD 專輯,主題圍繞在空氣汙染、水源問題、石化工業等人為禍害,盼透過作品喚起更多人對環境汙染的關註。《圍庄》的實體唱片在5月21日的雲門劇場首演現場前來到了樂迷的手中。
終於,生祥樂隊的新專輯《圍庄》發行了,繼《我庄》之後,生祥樂隊這張雙唱片專輯繼續著村庄的故事,只是這裏彰顯著我庄的一體兩面。相比《我庄》裏面真實的現代化交替前後農村的呼喚;到了《圍庄》,“我庄”的另一面顯現了,筆手鐘永豐用16首詞精妙地講述了石化魔神包圍下的“我庄”如何與之交纏交戰,再到步履蹣跚,有著集體或者個人的反抗般的《動身》。音樂上,這一次比之《我庄》的松活舒展,這次的《圍庄》則是火力全開,編制達到了7人,生祥的電月琴首次大規模參與到歌曲創作,繼交工樂隊之後嗩吶英雄的再次回歸,再到樂隊中首次出現爵士鼓手,再到專輯中高比例的插電樂器,《我庄》中加入樂隊的吳政君這次不僅身兼打擊樂,同時化身為多種樂器演奏手,這一切的表象都告訴我們,《圍庄》是一張不同於《我庄》的專輯。生祥樂隊的第一張雙唱片專輯,他們在探索搖滾樂的在地化這條路線上的一份新的答卷。傳統台灣音樂碰撞西洋龐克前衛爵士之類的音樂到底能夠擦出什麽樣的火花;繼《我等就來唱山歌》之後,音樂再次如何發揮社運作用的同時賦予自身以高度美學價值;生祥出道20年,音樂創作來到了一個什麽樣的地步,老搭檔鐘永豐的詞這裏又進展到了何種境界,這一切都在這張專輯中給了我們一突破口來管中窺豹。
《圍庄》雙唱片專輯:上為《圍庄》,下為《動身》,總共18首曲目,16首原創歌曲加上兩首傳統北管曲目的重新演繹。顧名思義,《圍庄》是被包圍的村庄,被石化包圍的村庄;《動身》則是一些行動,裏面有集體的抗爭也有個人的抗爭。整張專輯承襲著生祥和永豐一直以來的概念專輯的創作主題,這裏面講述了村庄與石化魔神交纏交戰的種種,這裏面不光有各種慘痛壓抑的現實還有予人希望的蟲鳥和神明。
CD1:《圍庄》總共9首曲目,
專輯歌曲排序很講究,基本是一快一慢,高昂悲憤的疾呼是一低婉哀怨的苦訴。背景多取材於五輕與台西村落的交纏交戰,輔以永豐極其幹練的詞加上生祥和樂手們的音樂呈現出一幅立體式畫面:直接抗訴石化工業的《欺我庄》,借仙人之口說出1975林園石化招工往事,哀訴我庄子弟被吸榨入工廠圍墻之中《日曆》;將石化廠林立的煙囪比作祭拜的天公爐的《圍庄》,引得眾神耳聾作物反種身體叛變,魚產失蹤;向鐘聖雄《南風》致敬的同名歌曲借海風與鑰匙之口加以猶太女詩人Rose Ausländer的影響的行文架構極其文學性的說出來石化工業給當地村落帶來的災難性影響(“他指庄尾納骨塔,你去試試看”);龐克味道十足的《汙染無護照》直接痛斥汙染,“工廠有戶籍,汙染無護照”;盡力捕捉到石化圍庄下台西村落那種“慢”,但同時極富辯證性,死氣沈沈的村落什麽都慢,獨有選舉很快,房地產很急;慢之後一聲爆炸,前衛爵士般的開頭之後,念白的永豐化身代書,夾在抗爭村民與石化工廠和政府間的弱勢群體以客觀辯證口吻點出了抗爭初期的錯綜覆雜局面,各自為政,各方利益難以協調;之後大學生忙串聯,村民請出保生大帝,我庄重新出世,抗爭進入新階段;《拜請保生大帝》,永豐借借鑒杜甫《兵車行》的啟發,簡單有力的寫出來抗爭初期的混亂,官商勾結,黑道亂入,困局重重的村民搬出保生大帝,本庄後輩做先鋒,全庄共志反五輕,再次極富畫面感地呈現反五輕初期後勁人的抗爭,歌曲完美示範了如何讓情緒搖擺在“瀕臨憤怒的絕望”和“瀕臨絕望的憤怒”之間,達到極上乘的抗議美學;最後以《火神咒》這首傳統北管曲牌的重新演繹收尾。
CD2:名為《動身》,較之《圍庄》更多是石化圍庄後的行動,無論集體還是個人。開篇的《答覆》更是一副嘲弄,情況越來越糟糕了,高墻築起,卡車塞路,局勢這般,我們莫要堅奈。同樣是快慢搭配,接下裏又一首讓人落淚的曲子《毋願》,語氣緩和下來了,以散步臨暗時分的個人視角寫著村裏的變化,望著周遭,還有人毋願(不服氣),在討論公道。歌曲的開頭,早川徹操起了電鋼琴,大竹研肆意遊走在木吉他和電吉他之間,生祥滿含深情的唱著,吳政君在結尾處的簫聲悠遠飄渺。接著的《農業學工業》又是一筆沈重的話題,現實人性和環境遠比想象的要覆雜。面對國家暴力機器,人們在動搖在分化。有人埋頭繼續生活,有人心有不甘,頭人們覺得更現實的是賺錢。抗議的棚子撤了,田地裏的大棚作業開始了,農業學工業,如是而已,生祥再此很粗野地唱著,中間那一聲“呵”,如此的有力,一絲的憤怒與不屑,但又多少有點接受的味道。貝斯和鼓依舊令人擊節讚嘆。《農業學工業》之後,永豐歌詞引入傳統歌謠《藤纏樹》再次極富辯證性的用藤纏樹的例子說明了我莊與石化業只能相互交纏相互交戰,誰也不能擺脫誰。大竹研在歌曲開頭的吉他riff驚艷絕倫,顯示了一個一流樂手的素養,生祥繼續著放肆的唱腔,透露著一種很覆雜的情緒,談不上支持或者反對,只是一個很無奈的事實,樂曲結尾生祥電月琴solo了一段《火神咒》也算小驚喜。
個人的反抗開始了,來自台西的“吉普賽”陳財能先生的事--癌癥村的慘痛。永豐再一次深情款款地寫著歌詞,出,不走,“像魚兒浮頭,暫時我要出家鄉”,中間是另一個世界的兒子托夢,生祥那一聲“阿爸走,阿爸快走”唱的整個人都心碎了,一種“溫柔的苦口婆心”,“車行竹山入鹿谷”,吳政君拉起了二胡,如泣如訴般,大竹研吉他solo著,出,不走,我出但我不走,一股對家鄉滿含無奈的思念,一種無奈的漂泊,一種周而覆始的離開再回去,回去再離開,只因石化魔神來了,個人無奈而勢單力薄的反抗!《坔地無失業》中嗩吶再度響起,生蠔與石化的抗爭,請保護好濕地,那裏是台灣母親河濁水溪的入口處。受Art Ensemble of Chicago影響的前衛爵士味道的貝斯聲引導下來到了《戒塑料毒》,歌詞很有辯證性的看待反石化這個問題,一邊反石化一邊用塑料袋是什麽道理?從自身做起的重要性。大竹研的木吉他絲絲入扣,吳政君敲起了非洲瓢鼓在映襯著,黃博裕再次吹起了加鍵嗩吶,悠遠若有暢失的嗩吶聲,用音樂來說話。專輯到此進入了尾聲,在《風入松》這首傳統曲目的重新演奏中,來到了《動身》,《風入松》這首曲牌是保生大帝起駕的曲子,這裏石化魔神離開之後,蟲鳥和雲雨都可以動身回來了,黃博裕吹起了這段動人的旋律,大主研的電吉他呼應著,生祥動情地唱著,於是,“我庄被花朵包圍,於是人們就閉上眼睛唱歌了”,吳明益如此寫道,誠然。
最後,如何評價《圍庄》?
我是這樣想的:
《圍庄》是《我等就來唱山歌》之後又一次社運性質的概念專輯,無論是專輯的內容還是發行過程(通過眾籌來達到),社運性質都是極其突出的。
音樂上,生祥有史以來最大音樂編制,第一張雙唱片專輯,18首曲目,多取自傳統加以西洋搖滾樂的融合,這一直是生祥音樂上的一個探索方向。很高興在這裏生祥又進了一步,樂評人馬世芳之前有個拆建房子的比方來說生祥的音樂,極其美妙。我想從《種樹》一直到《我庄》的這條道在這裏詫然而止,到了《圍庄》,生祥重新換了地基(鼓手加貝斯的新的節奏組),電月琴在這裏不再是音樂上的拼圖,而是作為樂器去融入到曲創作中更換了地基的同時,用一種新的方式去蓋了這座客語音樂的夥房。較之以往的生祥用月琴自彈自唱錄制Demo寄給其他樂手然後提建議,這一次早川徹在部分曲目創作的時候,直接與生祥商討具體架構,和弦走向和節奏groove,這種新的模式催生了一種不一樣的味道。而在之後,音樂的房子又精心裝修了一下(各種樂器豐富了音樂的層次),最後各位一流樂手的發揮使得音樂在整體的基本架構上更為翔實與多彩,像順道在房子外邊建了一個大院子,把房子圍在裏面一般。客家八音之後,北管碰撞前衛爵士、龐克樂這類西洋音樂,一流樂手們的火花碰撞,加上永豐包攬石化圍莊和鳥蟲、雲雨、廟宇神明的妙詞支撐起的音樂內涵,這是一份優秀的答卷,一份生祥永豐們在搖滾樂在地化和社運音樂美學高度這兩個方向方面的巨作。
當然就聽感上來說,相比之前如《菊花夜行軍》之類有著完整故事情節的概念專輯,鑒於《圍庄》觸及到的題材過度沈重與龐雜,有種一下子蘿卜青菜白菜全端上來的感覺,加上各種編制龐大的樂曲,讓習慣了《我庄》這些的樂迷可能消化起來需要頗費力氣。雙唱片內容之多,曲風多樣,自然缺點也容易放大,《圍庄》部分曲目多少有點用力過猛,能感受到一些可以的刻意為之的雕飾和“斧正”。但無論如何,這已經是一張生祥創作上的有一個巔峰(僅就單飛開始,從碰撞沖繩音樂到了平安隆大竹研們的切磋中重新學習了音樂的節奏再到受西非音樂大師Ali Farka Touré影響極大的《大地書房》、《我庄》,這一次選擇了北管碰撞龐克樂)同時應該也是一張我心目中2016年度華語音樂圈最棒的專輯。
最後這張專輯值得在聽上個很多遍,因為裏面無論詞還是編曲都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我這裏姑且拋磚引玉了。
PS:《圍庄》已經鋪貨了,大家快快行動起來。
願包圍我庄的是花朵而不是石化魔神。當然仔細較真起來,《我庄》裏的庄可能跟《圍庄》的莊多少有些地理差異,《圍庄》的庄狹義說來應該是台西那帶,但是汙染無國界,這裏權作每一個飽受汙染的村落,因此標題為我莊的一體二面,呼應著我庄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