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妹與溫泉的邂逅 – 『傳教姊姊』在『大眾池』的傳教邀請 – 瑞士人在台文化衝擊(上篇)】
這幾天天氣又變好冷,昨天妹妹的手冷到無法用筆電打字。
昨天,她對我說:「台灣怎麼比瑞士還要冷!」😂
我覺得很有趣的是,來台灣找我的家人跟朋友們都曾經對我說過:「這裡怎麼這麼冷!」。尤其是在冬天來拜訪我的朋友們,一發現台灣室內不一定有中央暖氣,就會覺得好冷,其實,瑞士人的家裡一年四季都在20-25度左右。不過最有趣的是,最常聽到抱怨太冷的是夏天來台灣的瑞士朋友。不管走到了餐廳,咖啡店或上捷運,冷氣通常都調低於20度,這件事很容易讓瑞士人無法習慣適應。冬天來的朋友都有帶溫暖的衣服,但是夏天來的完全不會想到帶外套來。
所以怕冷的瑞士朋友和家人不擔心,在台灣三年的我,有很好的解決方式來克服台灣的冷!來體驗台灣的夏天只要準備一件薄長袖,然後一直放在包包裡面,到室內就超好用。冬天呢,就可以多泡溫泉 !♨️ 😄
昨天,我帶我那快要冷死的妹妹去體驗一下我的 「 紓壓地+人間仙境 」-\-\- 北投溫泉!有看我上個禮拜寫的貼文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我有多愛泡溫泉。我想妹妹的性格跟我這麼像,她應該也會很喜歡。
到了北投溫泉,我讓她一個人去泡大眾池。沒想到在她獨自一人的短短一個小時內,竟然遭遇好多精彩的故事。 我們約了一個多小時後在餐廳區 (👇照片)一起吃宵夜。當我跟朋友看到妹妹臉上掛著大微笑向我們走來時,我就知道她有事情要跟我們分享了。她一坐下來就開始迫不及待的說:
「哇,我怎麼感覺我剛剛一直在做錯事,感覺好白癡。一進去溫泉,我在半滿的池塘開始泡腳。結果,站旁邊的阿姨拿著一條水管對我大叫並揮手動作。我其實也不確定她在念我還是在解釋怎麼泡湯。看到她一直用揮舞雙手,再指著水管,我想她應該是想要先用水管沖我的背,再繼續泡湯。」
妹妹還沒講完,我就已經爆笑了!因為那位阿姨應該是在清潔,應該覺得奇怪,怎麼突然有個阿豆妹仔,跑來快沒水的池泡腳 😂
聽我解釋完後,妹妹說:「難怪我對她用英文說“No thank you”,但她講話卻越來越大聲,還一直指著水管!」
幸好溫泉區有個年輕女孩來幫她,邀請她到蒸氣室。
「後來我跟著一個女孩子到蒸氣室,我們還一起泡湯。她好熱情,我們一起聊了個十幾分鐘。她問我怎麼來到北投,我是在台灣做什麼呢?我就解釋我哥在這,他一直說台灣多棒,我就想來親自體驗。我還問她的工作。就是一個簡單平凡的閒聊。」
我跟妹妹解釋,這種跟陌生人閒聊的情況也並不奇怪,在台灣,其實很容易認識新朋友。台灣人不像瑞士人,對於第一次認識的人會保持很大的距離。我一直覺得瑞士人很缺這種人情味,我很開心我妹可以來到台灣磨練一下她社交能力。當我開始多講台灣與瑞士社交文化的差別,我妹笑著給我插嘴:
「 等一下我還沒講完!我們聊了也才十幾分鐘,她突然看著我問 :Are you a Christian ?(妳是基督徒嗎?)我當下嚇瘋了,怎麼有人敢問這種問題?但我還是禮貌上敷衍一下說 :well, yeah!」
我傻眼的看著我妹妹:「 我們家哪是 Christian(基督徒)啊?我們是 Catholiques(天主教徒)!」不過我突然想起,法文裡面用的 « Chrétien » 跟英文的 “ Christian ” 想表達的意思不一樣。平常沒有跟歐洲人以外的人相處過的妹妹,應該不太知道差別。
我先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差別。法文裡面很少用« Chrétien »這個詞,因為這個字指所有信某一種聖經的信徒。« Chrétien » 有包含三個主要的教派:« les Catholiques »(天主教徒,主要在南歐跟中南美洲),« les Protestants »(新教徒,主要在北歐和美國)和« les Orthodoxes »(正教徒,主要是東歐)。美國的新教徒我們通常也用« les Evangéliques »來代表他們。不過,因為他們的信徒在美國已經佔約30%總人口,他們直接用原本的通稱 « Chrétiens » 來指自己美國新教徒的教派。對他們來說,我們就不算 Christians,因為我們是天主教徒。不過,從我們角度來說我們都是 Chrétiens,只是不同教派(我承認有點複雜 😅)。
「原來如此,我現在懂她怎麼突然好開心!她大喊:太棒了,感謝耶穌讓我們相會!我當然好尷尬,畢竟在瑞士如果跟熟人聊到這個敏感話題,我們還是會先問宗教,再問有沒有真的信神!」
沒錯,很明顯有受到法國文化影響的瑞士,其實也覺得宗教這個議題很忌諱。問一個不熟的瑞士人他的宗教信仰,跟問他一個月領多少薪水、為什麼沒結婚,其實會被認為很沒禮貌!法國大革命時,有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法國人渴望著以民主去推翻國王和天主教的集權。自從那時候之後,法國人都不喜歡在公共場合聊宗教。這個議題屬於私人空間,如果問對方宗教問題,就是侵犯他人的隱私。
瑞士對於宗教的社會風氣跟法國還是有點差別,因為我們國家有一半是天主教徒,另一半是基督徒。瑞士也曾因為宗教打了一場內戰,簡單來說,鄉下的瑞士人信天主教,都市的居民信基督教。對於一些長輩來說,還會想知道「家族的宗教」,是因為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背景。有點像台灣老一輩還會分「外省人」跟「本省人」,我們一樣會分 「山區天主教徒」和「都市新教徒」,雖然我這一代人已經完全不在乎這個差別。所以,我如果被問到我信的宗教,我會直接回 「天主教」。不過這是因為我的家庭背景,但是這並不代表我信這個宗教,就像一個第三代的外省人不一定會把自己認同成 「 中國人 」。我們才需要再問下一句 :Tu es pratiquant?Tu crois en Dieu?(你還做禮拜嗎?你會信神嗎?)。
「 以為我是基督徒,她還要我的Line!她說她想要帶我和哥哥去她的教會,感謝耶穌!讓我們有這個緣分。她當下超興奮,我也很不好意思跟她說,她好像有點誤會我的意思,我其實沒有信仰!不過,這也是我第一次陌生人跟我聊這麼尷尬的事,我就維持微笑點頭,完全講不出話了。」
其實我跟妹妹解釋,這種情況離開了法語區是會遇到的。我也曾經被路邊的台灣人問過我是不是基督徒,他們沒有要欺負我們的意思,只是一個不同的文化。我們瑞士山區還信天主教的人已經寥寥無幾。在小學時,我們都還被逼要上聖經課,不過在14個小學同學中,沒有人會去做禮拜。我們只是因為告別式,婚禮才會進教堂。在歐洲,我們阿公阿嬤這一代是最後一個虔誠的一代。後面父母那一代開始失去信仰,我們這一代對於宗教已經覺得很陌生。這件事情在美國完全不一樣!如果我被問,美國跟歐洲哪裡差最多,我就馬上會回 「 宗教 」!有超過50% 的美國人經常做禮拜,信神。連他們國家因的鈔票上民有寫 「 In God We Trust 」(我們信神),國家總統上台平常用聖經來發誓,這種畫面在西歐不可能出現,因為法國大革命長期把宗教趕出政界。美國畢竟沒有經歷我們的歷史,不同的歷史軌跡,留下了不同的創傷和禁忌。
台灣接觸到西方文化也主要是美國文化。宗教的部分也主要是美國來的基督教派。台灣人看到西方人,也會用美國文化跟我們互動。所以我相信平常跟我們聊宗教的台灣人,其實沒有意識到我們不舒服的感受。在國外待久了,也會越來越失去對於這個議題的敏感,所以我覺得妹妹來這邊多多體驗不同的文化衝擊,也是讓她擴大自己的眼界。
事實上,我和在台灣遇到的基督徒,都有很棒的經驗交流和分享,幸運有很寶貴的機會跟他們相處,透過接觸,我也克服自己的一些文化禁忌。不過,我還是建議台灣的朋友們,如果遇到歐洲法語區的人,在剛開始的認識階段,避免去討論這個話題。
朋友們,我也好奇,你有沒有類似被傳教的經驗呢?
快來跟我分享吧!
#杰宇的法文邂逅
#杰妹的溫泉故事
#新體驗的感杰
#臺菜真好
同時也有29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自從民進黨政府上台之後,兩岸關係持續緊張,以至於每過一段時間,「武統」這兩個字就會時不時被搬上檯面討論,到底「武統」會不會成真呢?還是只是共軍在亂放話而已?現在對岸的共軍退休將領也放話,最晚會在2030年武統台灣,我國軍事專家們又是怎麼看的呢?面對共軍「三天滅台」的嗆聲,竟有專家直言:「這機率趨近於...
臺菜真好 在 杰宇的法文邂逅 Facebook 八卦
【杰妹與溫泉的邂逅 – 『傳教姊姊』在『大眾池』的傳教邀請 – 瑞士人在台文化衝擊(上篇)】
這幾天天氣又變好冷,昨天妹妹的手冷到無法用筆電打字。
昨天,她對我說:「台灣怎麼比瑞士還要冷!」😂
我覺得很有趣的是,來台灣找我的家人跟朋友們都曾經對我說過:「這裡怎麼這麼冷!」。尤其是在冬天來拜訪我的朋友們,一發現台灣室內不一定有中央暖氣,就會覺得好冷,其實,瑞士人的家裡一年四季都在20-25度左右。不過最有趣的是,最常聽到抱怨太冷的是夏天來台灣的瑞士朋友。不管走到了餐廳,咖啡店或上捷運,冷氣通常都調低於20度,這件事很容易讓瑞士人無法習慣適應。冬天來的朋友都有帶溫暖的衣服,但是夏天來的完全不會想到帶外套來。
所以怕冷的瑞士朋友和家人不擔心,在台灣三年的我,有很好的解決方式來克服台灣的冷!來體驗台灣的夏天只要準備一件薄長袖,然後一直放在包包裡面,到室內就超好用。冬天呢,就可以多泡溫泉 !♨️ 😄
昨天,我帶我那快要冷死的妹妹去體驗一下我的 「 紓壓地+人間仙境 」--- 北投溫泉!有看我上個禮拜寫的貼文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我有多愛泡溫泉。我想妹妹的性格跟我這麼像,她應該也會很喜歡。
到了北投溫泉,我讓她一個人去泡大眾池。沒想到在她獨自一人的短短一個小時內,竟然遭遇好多精彩的故事。 我們約了一個多小時後在餐廳區 (👇照片)一起吃宵夜。當我跟朋友看到妹妹臉上掛著大微笑向我們走來時,我就知道她有事情要跟我們分享了。她一坐下來就開始迫不及待的說:
「哇,我怎麼感覺我剛剛一直在做錯事,感覺好白癡。一進去溫泉,我在半滿的池塘開始泡腳。結果,站旁邊的阿姨拿著一條水管對我大叫並揮手動作。我其實也不確定她在念我還是在解釋怎麼泡湯。看到她一直用揮舞雙手,再指著水管,我想她應該是想要先用水管沖我的背,再繼續泡湯。」
妹妹還沒講完,我就已經爆笑了!因為那位阿姨應該是在清潔,應該覺得奇怪,怎麼突然有個阿豆妹仔,跑來快沒水的池泡腳 😂
聽我解釋完後,妹妹說:「難怪我對她用英文說“No thank you”,但她講話卻越來越大聲,還一直指著水管!」
幸好溫泉區有個年輕女孩來幫她,邀請她到蒸氣室。
「後來我跟著一個女孩子到蒸氣室,我們還一起泡湯。她好熱情,我們一起聊了個十幾分鐘。她問我怎麼來到北投,我是在台灣做什麼呢?我就解釋我哥在這,他一直說台灣多棒,我就想來親自體驗。我還問她的工作。就是一個簡單平凡的閒聊。」
我跟妹妹解釋,這種跟陌生人閒聊的情況也並不奇怪,在台灣,其實很容易認識新朋友。台灣人不像瑞士人,對於第一次認識的人會保持很大的距離。我一直覺得瑞士人很缺這種人情味,我很開心我妹可以來到台灣磨練一下她社交能力。當我開始多講台灣與瑞士社交文化的差別,我妹笑著給我插嘴:
「 等一下我還沒講完!我們聊了也才十幾分鐘,她突然看著我問 :Are you a Christian ?(妳是基督徒嗎?)我當下嚇瘋了,怎麼有人敢問這種問題?但我還是禮貌上敷衍一下說 :well, yeah!」
我傻眼的看著我妹妹:「 我們家哪是 Christian(基督徒)啊?我們是 Catholiques(天主教徒)!」不過我突然想起,法文裡面用的 « Chrétien » 跟英文的 “ Christian ” 想表達的意思不一樣。平常沒有跟歐洲人以外的人相處過的妹妹,應該不太知道差別。
我先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差別。法文裡面很少用« Chrétien »這個詞,因為這個字指所有信某一種聖經的信徒。« Chrétien » 有包含三個主要的教派:« les Catholiques »(天主教徒,主要在南歐跟中南美洲),« les Protestants »(新教徒,主要在北歐和美國)和« les Orthodoxes »(正教徒,主要是東歐)。美國的新教徒我們通常也用« les Evangéliques »來代表他們。不過,因為他們的信徒在美國已經佔約30%總人口,他們直接用原本的通稱 « Chrétiens » 來指自己美國新教徒的教派。對他們來說,我們就不算 Christians,因為我們是天主教徒。不過,從我們角度來說我們都是 Chrétiens,只是不同教派(我承認有點複雜 😅)。
「原來如此,我現在懂她怎麼突然好開心!她大喊:太棒了,感謝耶穌讓我們相會!我當然好尷尬,畢竟在瑞士如果跟熟人聊到這個敏感話題,我們還是會先問宗教,再問有沒有真的信神!」
沒錯,很明顯有受到法國文化影響的瑞士,其實也覺得宗教這個議題很忌諱。問一個不熟的瑞士人他的宗教信仰,跟問他一個月領多少薪水、為什麼沒結婚,其實會被認為很沒禮貌!法國大革命時,有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法國人渴望著以民主去推翻國王和天主教的集權。自從那時候之後,法國人都不喜歡在公共場合聊宗教。這個議題屬於私人空間,如果問對方宗教問題,就是侵犯他人的隱私。
瑞士對於宗教的社會風氣跟法國還是有點差別,因為我們國家有一半是天主教徒,另一半是基督徒。瑞士也曾因為宗教打了一場內戰,簡單來說,鄉下的瑞士人信天主教,都市的居民信基督教。對於一些長輩來說,還會想知道「家族的宗教」,是因為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背景。有點像台灣老一輩還會分「外省人」跟「本省人」,我們一樣會分 「山區天主教徒」和「都市新教徒」,雖然我這一代人已經完全不在乎這個差別。所以,我如果被問到我信的宗教,我會直接回 「天主教」。不過這是因為我的家庭背景,但是這並不代表我信這個宗教,就像一個第三代的外省人不一定會把自己認同成 「 中國人 」。我們才需要再問下一句 :Tu es pratiquant?Tu crois en Dieu?(你還做禮拜嗎?你會信神嗎?)。
「 以為我是基督徒,她還要我的Line!她說她想要帶我和哥哥去她的教會,感謝耶穌!讓我們有這個緣分。她當下超興奮,我也很不好意思跟她說,她好像有點誤會我的意思,我其實沒有信仰!不過,這也是我第一次陌生人跟我聊這麼尷尬的事,我就維持微笑點頭,完全講不出話了。」
其實我跟妹妹解釋,這種情況離開了法語區是會遇到的。我也曾經被路邊的台灣人問過我是不是基督徒,他們沒有要欺負我們的意思,只是一個不同的文化。我們瑞士山區還信天主教的人已經寥寥無幾。在小學時,我們都還被逼要上聖經課,不過在14個小學同學中,沒有人會去做禮拜。我們只是因為告別式,婚禮才會進教堂。在歐洲,我們阿公阿嬤這一代是最後一個虔誠的一代。後面父母那一代開始失去信仰,我們這一代對於宗教已經覺得很陌生。這件事情在美國完全不一樣!如果我被問,美國跟歐洲哪裡差最多,我就馬上會回 「 宗教 」!有超過50% 的美國人經常做禮拜,信神。連他們國家因的鈔票上民有寫 「 In God We Trust 」(我們信神),國家總統上台平常用聖經來發誓,這種畫面在西歐不可能出現,因為法國大革命長期把宗教趕出政界。美國畢竟沒有經歷我們的歷史,不同的歷史軌跡,留下了不同的創傷和禁忌。
台灣接觸到西方文化也主要是美國文化。宗教的部分也主要是美國來的基督教派。台灣人看到西方人,也會用美國文化跟我們互動。所以我相信平常跟我們聊宗教的台灣人,其實沒有意識到我們不舒服的感受。在國外待久了,也會越來越失去對於這個議題的敏感,所以我覺得妹妹來這邊多多體驗不同的文化衝擊,也是讓她擴大自己的眼界。
事實上,我和在台灣遇到的基督徒,都有很棒的經驗交流和分享,幸運有很寶貴的機會跟他們相處,透過接觸,我也克服自己的一些文化禁忌。不過,我還是建議台灣的朋友們,如果遇到歐洲法語區的人,在剛開始的認識階段,避免去討論這個話題。
朋友們,我也好奇,你有沒有類似被傳教的經驗呢?
快來跟我分享吧!
#杰宇的法文邂逅
#杰妹的溫泉故事
#新體驗的感杰
#臺菜真好
臺菜真好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評價
自從民進黨政府上台之後,兩岸關係持續緊張,以至於每過一段時間,「武統」這兩個字就會時不時被搬上檯面討論,到底「武統」會不會成真呢?還是只是共軍在亂放話而已?現在對岸的共軍退休將領也放話,最晚會在2030年武統台灣,我國軍事專家們又是怎麼看的呢?面對共軍「三天滅台」的嗆聲,竟有專家直言:「這機率趨近於零」!成本上的計算,赫然發現..對岸比我們更「怕武統」!?從一句:「要打早就打了」的背後,到底隱藏什麼樣的秘密呢?
1.2020年”滅台號角”正式響起?嗆3天亡台的強國吹牛大賽!
2.習大不願犯台..竟是因怕花錢?“懾封破癱打奪”的六字差別背後..
3.左掌攔截東風!右拳阻斷金脈?美帝派"戰爭之王"繞台的用意是?
4.不破神盾駛入黑水溝..劍指共艦?當小小兵遇上巨人浩克..結果是?
5.直言寸土不讓!習大哪來的自信?從”佈滿紅旗9”的西沙兵線看見..
#風云軍事#范姜泰基#吳明杰 #宋玉寧 #亓樂義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臺菜真好 在 蔡阿嘎 Youtube 的評價
► 訂閱蔡阿嘎Life頻道:http://ppt.cc/mJXhE
► 訂閱蔡阿嘎Youtube:http://ppt.cc/3lup
► 蔡阿嘎FaceBook:http://ppt.cc/qljL
► 蔡阿嘎LINE好友:http://ppt.cc/Vdct2
► 靠杯全系列影片:http://ppt.cc/iGeu
哈哈哈 沒有要戰南北
只是從南部上來台北打拼這麼久
真的還是有很多東西不習慣!!!
尤其是這些美食名稱
為什麼都跟我從小到大的認知不同 XDDD
【台灣南北美食名稱PK】(南部人觀點)
1.春捲 V.S 潤餅:春捲就是潤餅捲啊!!
2.米血 V.S 豬血糕:米血為什麼要灑花生粉跟香菜?
3.黑輪 V.S 甜不辣:我吃黑輪自己夾,為什麼要幫我配好?
4.油飯 V.S 米糕:米糕跟筒仔米糕完完全全不一樣啊
5.米苔目 V.S 米粉湯:米粉湯就該長得細細長長
6.滷肉飯 V.S 肉燥飯:滷肉飯應該要有一大塊滷肉啊
7.雞肉飯 V.S 雞絲飯:嘉義人以為全台灣雞肉飯都應該用火雞肉?
8.蛤仔湯 V.S 粉蛤湯:粉蛤仔才是專業的台語說法
【整個城市。都是我的靠杯館】
全系列 http://ppt.cc/iGeu
01.靠杯 失業 http://youtu.be/pgjwWHOUEIs?hd=1
02.靠杯 男友 http://youtu.be/cNoQYEoWfVs?hd=1
03.靠杯 漲價 http://youtu.be/SRygLBl_VtU?hd=1
04.靠杯 人生 http://youtu.be/aOGauhEJal0?hd=1
05.靠杯 政客 http://youtu.be/e0tc8LDmd9s?hd=1
06.靠杯 青貧 http://youtu.be/8JpEi4JMfts?hd=1
07.靠杯 老闆 http://youtu.be/pHizlTLySSI?hd=1
08.靠杯 考試 http://youtu.be/fCCGIvWW6qA?hd=1
09.靠杯 白目 http://youtu.be/pmcn3_9WX5g?hd=1
10.靠杯 確幸 http://youtu.be/NkQc4FXCvtA?hd=1
11.靠杯 肥胖 http://youtu.be/7Cd8jguQxPQ?hd=1
12.靠杯 長大 http://youtu.be/qw6MP5nXUJc?hd=1
13.靠杯 選舉 https://youtu.be/RHxy2xt9WVc?hd=1
14.靠杯 舞曲 http://youtu.be/wo5bacTwAtI?hd=1
15.靠杯 女友 http://youtu.be/W4_4djOvq2g?hd=1
16.靠杯 縣市 https://youtu.be/gMsQzL-ZFgg?hd=1
17.靠杯 南北 https://youtu.be/QBCwGKOtmd8?hd=1
|蔡阿嘎Web|
FaceBook:http://ppt.cc/qljL
Instagram:http://ppt.cc/KQpy
Youtube頻道:http://ppt.cc/3lup
痞客邦 Blog:http://yga0721.pixnet.net/blog
Google+:http://ppt.cc/t7Oq
臺菜真好 在 黃阿瑪的後宮生活 Youtube 的評價
阿瑪:「大家過年都要吃飽飽喔!」
-
第五本書《怎麼可能忘了你》
瑪瑪商行搶先發行「獨家胸章版」
【訂購專區】
台灣宅配賣場:https://www.pcstore.com.tw/storefumeancats/M53326136.htm
台灣超商取貨賣場:https://www.pcstore.com.tw/storefumeancats/M53478105.htm
香港地區:https://goo.gl/XyTKBM
新馬地區:https://goo.gl/VFgZZM
※以上連結皆有送胸章
【獨家限量版】後宮內心戲胸章乙個
(共七款隨機出貨,送完為止)
【出貨時間!注意!】
宅配訂單為24小時快速出貨,年節不打烊(週六日除外),下單馬上出貨;超商取貨訂單為2月18日以後陸續出貨。
⚠️購買前注意⚠️
1.建議使用電腦系統及網頁下單,若結帳出現錯誤,請先確認訂單是否成立,避免重複下單。
2.訂單成立後「無法修改資料」「無法取消訂單」,訂購前請確認好收件人姓名、電話、地址。
3.退貨流程:過年期間客服休息,請先收貨後退貨,處理速度會較為快速。
× 無胸章版於2月14日全台正式上市 ×
-
× 頻道更新時間為週五晚間六點,其餘時段不定時發舊片!×
訂閱我們吧:https://goo.gl/5L8xkV
【忘記自己有貓該怎麼辦?奇人異事】志銘與狸貓
https://youtu.be/7o8qWUIsk_g
---
近期週邊:
《阿瑪 X OB嚴選 秋冬聯名服飾》
https://bit.ly/2SpaA3m
【配送地區】台灣/中國/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泰國/澳洲/加拿大/菲律賓/越南/杜拜
《阿瑪 X 犀牛盾聯名款(全九款)》
【iPhone款賣場連結】
台灣:https://goo.gl/Ytdfg6
中港澳:https://goo.gl/KDboiC
其他海外地區:https://rhinoshield.cc/2BfoWxr
【Android款賣場連結】
全球:https://goo.gl/QHtWL6
【出貨時間!注意!】下訂後,於20個工作天後出貨(不含例假日,依據訂單先後順序出貨)
× 有商品相關問題,請透過「瑪瑪商行的聊聊功能」私訊詢問,會有專人解答喔~ ×
《好好帶飲料提袋》
【PChome】https://bit.ly/2RSzRTF
【PChome中港澳專區】https://goo.gl/BFeBXW
【城邦花園 馬來西亞專區】https://goo.gl/JgZ2MD
《朕與春風聯名衛生紙》
【實體通路】大潤發、愛買、家樂福
【PChome】https://goo.gl/oqvSdA (抽取式)
https://goo.gl/jZqtgB (袖珍包)
【AE Shop】https://goo.gl/VBtmSx (抽取式)
https://goo.gl/kQfNvp (袖珍包)
【Yahoo】https://goo.gl/PXKFcm (抽取式)
https://goo.gl/oeune1 (袖珍包)
【東森購物】https://goo.gl/UXNXBp (抽取式)
---
更多影片:
慢動作看後宮:https://goo.gl/o2vVAH
後宮慶生系列:https://goo.gl/pwYm6Y
眾貓的一天:https://goo.gl/FGEFwt
療癒喵喵系列:https://goo.gl/haqaFq
後宮喵喵去醫院:https://goo.gl/n4tH6i
貓咪受難系列:https://goo.gl/BvkYyx
貓貓知識小學堂:https://goo.gl/ynQPx3
阿瑪賴著不走:https://goo.gl/gjb7AL
後宮年節系列:https://goo.gl/wZv4bx
後宮厲害的作品:https://goo.gl/xLZtKu
後宮阿瑪傳:https://goo.gl/GqqQ4c
阿瑪的直播:https://goo.gl/uEu33k
---
【四本著作】
《貓永遠是對的》▶ https://goo.gl/kEFK1i
《被貓咪包圍的日子》▶https://goo.gl/2sw2aG
《後宮交換日記》▶ http://goo.gl/02ZJ64
《阿瑪建國史》▶ http://goo.gl/QJtRXk
---
歡迎替朕翻譯
▶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video?v=zdFVRIsOW3M&ref=share
---
【主題】阿瑪Line原創主題
▶https://goo.gl/6rFMyU
---
【朕的Line系列貼圖】
全螢幕有聲貼圖-黃阿瑪滿出來了!
http://line.me/S/sticker/8660
第二代後宮真貓 有聲貼圖
http://line.me/S/sticker/7945
第一代後宮真貓 有聲貼圖
http://line.me/S/sticker/6569
寂寞無聊的胡言亂語 貼圖
http://line.me/S/sticker/1351666
第一代 後宮插畫 動態貼圖
http://line.me/S/sticker/6269
---
【黃阿瑪的後宮生活】About fumeancats
我們都住在臺灣臺北,後宮以黃阿瑪(貓)為首,帶領其他六位後宮成員(招弟、三腳、Socles、嚕嚕、柚子、浣腸) 與兩位奴才-志銘與狸貓(人),以照片和影片分享萬睡皇朝的私密趣事,目前擁有五本著作。7cats , We live in Taiwan,Taipei!
【黃阿瑪的後宮生活】Website
Facebook:www.facebook.com/fumeancats
Youtube:https://goo.gl/N7m313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fumeancat/
微博:http://weibo.com/fumeancats
美拍: www.meipai.com/user/1023155987
Twitter:https://twitter.com/Fumeancats
瑪瑪商行(蝦皮賣場):https://shopee.tw/fumeancats
瑪瑪商行(PChome):https://goo.gl/JaFsmT
Line ID:@sbq7719e(直接在搜尋好友輸入就可以找到朕囉~記得要加上@喔~)
【狸貓Youtube】https://goo.gl/urHuAX
【志銘Youtube】https://goo.gl/cHWBmY
〔版權所有,盜版砍頭〕
〔領養不棄養〕
#怎麼可能忘了你
#瑪瑪商行搶先發行
#後宮內心戲胸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