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西區門戶計畫的第一步---忠孝橋引道拆除作業在今日正式啟動。
臺北車站是台鐵、高鐵、捷運六鐵交會的門戶,但是交通紊亂、行人動線侷促、古蹟資產被掩蓋,旅客一踏入臺北,無法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美好和進步。我們必須整體改善,讓歷史與門戶再生。
北門是清代時期進入臺北城的重要門戶,更是目前臺北唯一保存完整的城門。如此重要的歷史古蹟卻被高架橋所壓迫,鐵路地下化後,忠孝高架橋可以功成身退,拆除忠孝高架橋引道是改造西區門戶的關鍵第一步。
忠孝西路是臺北西區與三重連接的大動脈,拆除期間必須忍受交通不便的陣痛,請市民朋友多多包涵,也一起用期待的心情迎接重見天日的北門。臺北不會一天變完美,但我們一定會越來越好。
【忠孝橋引道拆除期間交通管制】
本工程共區分為三階段作業,第一階段為春節前之前置作業(已於105年1月6日開工),第二階段為春節8天期間(2月7日至2月14日)全區封閉拆橋作業,第三階段為復舊作業(2月15日至11月30日)。
春節期間交通管制內容:
(一) 管制日期:2月7日0時~2月14日24時。
(二) 管制內容:忠孝西路(重慶南路-西寧南路)東往西封閉、忠孝西路(西寧南路-重慶南路)西往東留設一車道,南北向道路封閉(中華路、塔城街、延平南北路、博愛路)。
(三) 汽車改道動線:東西向利用鄭州路、忠孝西路南側車道;南北向利用重慶南北路雙向通行。
(四) 機車改道動線:進城下忠孝橋機車左轉西寧北路往鄭州路;出城動線不變;南北向利用重慶南北路雙向通行。
(五) 行人動線:南北向利用環河南北路、西寧南北路、重慶南北路及博愛路東側人行地下道穿越;東西向利用既有人行道及行穿線。
(六) 國道客運站位調整:臺北轉運站及臺北西站不影響;日統客運及三重客運移到塔城街東側上下客。
(七) 公車站位調整:中華路北站(往北)由公車專用道移到漢口街以南人行道;捷運北門站(往南)取消改至中興院區搭乘;台北郵局站(往北)取消改至博愛路口站搭乘。
春節過後交通管制內容:
(一) 管制日期:2月15日~11月30日。
(二) 管制內容:動線恢復,忠孝橋上下西寧匝道維持3車道;忠孝西路(西寧北路~重慶南路)東西向維持各3車道。
(三) 改道措施:忠孝西路車道縮減,施工區外車輛建議提早改道,避免進入工區。
(四) 建議改道動線:臺北市與新北市往來車輛建議改道中興橋、台北橋,南北向穿越建議改道中山南北路、新生南北路、建國南北路。
忠孝橋引橋拆除及平面路型改善施工期間長達11個月,預期交通衝擊甚大,周邊替代道路及橋樑車流量勢必增加,建議民眾改搭大眾運輸工具,相關的搭乘資訊可上公共運輸處網站(http://www.pto.taipei.gov.tw/)或大臺北公車動態資訊系統(http://ebus.gov.taipei/)查詢。
若民眾一定要開車,則儘可能提早出門,並避免進入工區周邊道路,往來雙北建議改道中興橋、台北橋,南北向穿越建議改道中山南北路、新生南北路、建國南北路,以避開工區周邊擁塞路段。
臺北市今日施工資訊 在 柯文哲 Facebook 八卦
#堅持理念
#看見改變
各位市府團隊的夥伴、各位媒體朋友,今天我們到萬華舉行「行動市政會議」,就是以行動展現市府實現軸線翻轉的決心。今天我們聽取了「艋舺地區觀光活化及文化復興計畫」、「西區門戶計畫」以及「大西區市場改造與商圈活化」等相關報告,感謝市府團隊在過去兩年的努力。我認為台北的改變應當落實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這就是a的n次方理論,只要a>1,a的n次方就會無限大。所有人進步一小步,合起來就是很大的進步。未來一年,我們將前往各區舉辦行動市政會議,檢視各區的建設發展,集合各區的發展,合成台北市整體的大進步,讓市民看見改變。
上任第二年,我們沒有放慢腳步,但市府團隊越來越有默契。過去我常說四個互相,「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其實不僅適用於兩岸,也適用在市府內部、府會關係。過去兩年來,我平均每週和市府基層員工進行兩場便當會,我希望透過面對面的交談,可以更快的直接幫助大家解決問題。面對這個城市幾十年的沈苛,其實不是柯文哲要快,而是我們的城市不能再慢了。
公務員常因為受法令規章限制,導致防弊過度幾乎無法興利。但如果長官願意承擔,公務員就會比較勇於任事。兩年來,我發現我們的同仁變快了,變得更勇於任事。我真的要謝謝辛苦工作的市府同仁們,「謝謝你們,台北開始改變了」。
經過一年的討論,我們透過策略地圖確立了台北市政府的整體目標。台北市的願景,要成為一個宜居永續的城市,台北市政府的使命是「為市民服務、替城市創新」。我們是一個有反省能力的團隊,SOP不夠好,我們就修正,讓整個制度越來越好。經過兩年的磨合,我們已經穩健前進了。
台北市有許多陳年問題,需要決心和勇氣才能解決。有人說,問題存在幾十年不能解決,一定有它的困難存在。但是知道問題卻不去解決,甚至當作問題不存在,這不是柯文哲的風格。以前在醫院,我面對的永遠是最棘手的重症病患;現在在市府,我們也不怕面對最難解決的市政問題。
今年過年時,我們花了六天拆除忠孝橋引道,讓北門重現;環南市場改建也在延宕18年後,終於在今年十一月六日開工。此外,大龍國宅、永春都更案、合家歡海砂屋等延宕十幾年的工程,也都在今年改建。這些都是過去十幾年做不到的事情,但是我們做到了。
為什麼過去做不到而現在做到?因為我們「堅持理念」。有任期的選舉政治加上沒有理念的政治人物,造成今日台灣的困境,因為沒人要做「對」但是「不討好」的事。我們施政的過程,最常問一句話:「五十年後來看,現在應該如何決定?」只要確定是對的方向,我們就應該勇敢去做。
所以我要問,面對台灣人口急速老化,我們要一個健全永續的老人照護系統,還是只發重陽禮金而不做任何準備?我們希望一個綠能、共享、E化的大眾運輸環境,還是放任私家汽車增加,都開上馬路去造成交通壅塞?我們希望一個進步、衛生的現代市場,還是是一個傳統、髒亂的市場,既不改建也不管理?我們希望一個對行人友善的巷道,還是讓路邊停車占滿巷道,甚至消防車開不進來造成公安危險?答案應該很明顯,只要是對的事情,我們就應該堅持去做。
今年三月我拜訪美國舊金山市,發現 Apple, Google, facebook, youtube, Tesla, Cisco, Uber, Airbnb, 等等都起源這裡,為什麼過去20年人類重大創新都出自舊金山?因為他們創造了一個不怕失敗的環境。其實創新也是台灣唯一的出路,在華人世界中,最民主、自由、多元、開放的地方就是台灣,台北又是台灣最有創新能量的城市。但是過去我們常常害怕失敗,所以越來越保守,保守到這個世界都快遺忘我們。
今年,台北市推動禁用一次性餐具及美耐皿餐具、推廣線上學習酷課雲、首創影視音實驗學校、透過公共住宅帶動台灣智慧城市產業等,這些都是新思維的引入。我希望台北市的公務員越來越不怕失敗,越來越敢創新。唯有不怕失敗,我們才能重建台灣奇蹟。
今天我們來到萬華,其實是有很深刻的意涵。「一府、二鹿、三艋舺」,萬華是台北市發源的起點,後來因為城市往東發展,舊城區就沒落了。過去的政府喊「軸線翻轉」,方向是對的,只可惜流於口號。
我們推動西區門戶計畫,拆除忠孝橋引道讓北門重現,拆遷國光客運、三井倉庫,北門廣場以及交六廣場將在明年六月前完成,包括北門、鐵道博物館、郵政博物館的城市博物館園區將在台北車站周邊成形,屆時所有來台北的朋友們,走出台北車站的那一刻,就會發現台北改變了。以北門為中心往南,位於萬華車站的萬華雙子星完工了,明年春天正式啟用;環南市場開工了,第一果菜市場、魚市場預計明年底開工;艋舺公園變乾淨了,龍山寺地下街轉型成為文創基地,在今天開幕重新出發,艋舺大道的都市計畫也將重啟。從北門往北,建成圓環已經拆除,將改建成公園;大龍國宅、大龍市場正在施工中,蘭州國宅第一期改建明年開工,社子島解禁目前在內政部審查中。歷經一年多的努力,軸線正在翻轉,台北西區真的改變了。
我也要預告,明年2017年的台北燈會,將在中華路與北門周邊舉辦,屆時從北門、西本願寺、中山堂、紅樓到龍山寺,歡迎全台灣所有遊客都來體會台北舊城區的美好。
明年台北市最重要的活動就是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台北市政府傾全力準備中,我們有信心將世大運辦好。硬體建設例如林口選手村、大安區的籃球運動館、內湖區的網球中心,及其他場館都按照進度進行中。世大運是一個行銷台灣的機會,除了讓外國友人來台北體驗我們豐富的文化外,我們也將藉機把台灣的產業利用世大運平台讓國際看見,「台灣走出去,世界走進來,讓世界看見台灣」,這就是我們舉辦2017世大運最重要的精神與目標!
明年下半年,我們將啟動以南港車站為中心的東區門戶計畫,目前高鐵已經開通到南港,南港轉運站西站即將在明年五月營運。位於南港的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國家會展中心第二期,兩年內完工。忠孝營區開發、南港車站BOT案、南港機廠,還有內科2.0園區計畫等等,正在規劃中。
我常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台北市政府團隊會繼續前進,未來兩年還有更多的問題等著我們解決,我們會堅持核心價值和信念,讓台北市的改變被更多人看見。
我們一起努力讓台北看見改變。
台北看見改變:
https://youtu.be/MPRF2F6v_Mc
攝影/潘俊霖
動畫/白輻射影像 Whitelight Motion
臺北市環保局 臺北交通大家談 勞動臺北 臺北波麗士 台北旅遊網 台北市政府資訊局 Taipei Zoo 臺北市立動物園 Taipei 2017 Universiade - 世大運 World Design Capital Taipei 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熊讚Bravo
臺北市今日施工資訊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八卦
西區門戶最後一塊地景拼圖正式啟動 打造具台北獨特風貌的國家門戶景觀意象
今(27)下午視察西區門戶計畫最後一塊地景拼圖工程,此工程緊鄰在北門廣場與行旅廣場之間,包含交8廣場的公、私有建築房舍的拆遷、北平西路道路段的興闢、交8廣場的景觀工程。
席間我致詞提到,自即日起工程啟動,並將分階段於明(2019)年2月完工以利2019年燈會場域空間開放使用,以及明年9月之前待鐵路警察局總部搬遷之後,整體地景工程將可完成。本案總共經費涵蓋土地撥用及地上物拆遷補償以及施工經費約28.4億元,將於2019年12月正式整體完工,預計將西區門戶計畫推向另一境界,使台北市西區門戶的”客廳”更具有國際形象並包容有台北獨特風貌的國家門戶景觀意象。
臺北市政府近年致力推動以北門為中心之「西區門戶計畫」,2016年2月以忠孝橋引道拆除及重現北門作為第一步,並繼續在接下來的1年半內進行完成路型調整等相關作為,串聯整體動線及改善行人通行環境,打造行旅廣場成為城市客廳,增加車站周邊近千坪之公共開放空間,並規劃交六智慧候車亭及調整公共運輸動線,於去年(2017)7月西區門戶計畫第一階段大致完成。除了硬體建設外,市府也為西區導入軟體活動,自去年(2017)起連續兩年將燈節移至西區舉辦,也為周邊商家增加人潮及商機,成功活絡西區、重現舊城區風華、引導東西軸線平衡發展,新舊融合共存。
今(2018)年6月起「西區門戶計畫」也邁向第二階段的開始,其中「北平西路西側道路新築工程」為重要工程之一。北平西路西側道路新築工程分為2階段施工,新工處已於107年6月11日施作第1階段北平西路路段北側端,包含設置簡易鋪面人行道,並進行路面銑鋪事宜;第2階段施作北平西路路段南側,進行既有設施拆除、人行道退縮及側溝改建事宜,全部工程預定107年10月上旬完工。
北平西路西側道路新築工程完成後,接續交8廣場的改造工程(綠美化工程),未來廣場南側透過蓊鬱的綠樹,提供戶外空間良好的遮陰效果,讓南來北往的旅客及市民朋友享有舒適便利的行旅廣場;而北側的綠茵草坪,除可提供各類小型活動使用之外,在燈光調整及景觀設計的配合,藉以強化及呼應廣場與周邊環境的脈絡。當中三井倉庫位於整體西區門戶的核心地帶,透過再保存、利用及景觀工程,作為串連周邊文化資產的前導資訊站,塑造出臺北文化路徑。
此外,未來周邊也有台鐵局E1E2開發案及台北郵局公辦都市更新案,台北郵局現址將打造國家金融科技中心,金管會及證交所等F4國家級金融機構總部將進駐。而目前正在招商中的「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C1/D1開發案」,為西區門戶計畫的亮點計畫,位居西區門戶計畫的核心位置,未來將以C1D1兩基地基座之人工平臺形塑為「國門客廳」,成為台北車站地區之活動櫥窗,為多樓層平臺且可供公共、公益性活動使用之多元利用空間,而人工平臺更可提供市民及遊客眺望北門、建成圓環及七星山等成為觀景熱門景點;基地南側設置基地東西軸線的「臺北長廊」則展現臺北城獨特之騎樓語彙並作為市民停留與穿越的舒適開放空間等。市府開闢北平西路及交8廣場,也讓投資人不用承擔周圍公共設施環境介面整理問題,專注投入於基地內興建開發。C1D1目前仍在等標期間,在此歡迎民間踴躍投資,與市府攜手共創西區門戶榮耀。
西區門戶的規畫脈絡將北門、臺北車站、臺北市議會舊址等區域將串連,結合周邊豐富的歷史資產,創造古蹟觀光廊帶,相信未來「北平西路西側道路新築工程」的完成,將推動整個西區門戶計畫持續進行,並將位居北市六鐵交會之重要交通樞紐中心的「臺北行旅廣場」,以躍升為台北新地標。
感謝今日大家的參與,市府新工處王健忠副處長、公園處曹彥綸副處長、都市發展局羅文明副總工程司、文化局邱稚亘科長、福清營造(三井倉庫統包工程) 黃大欉董事長等共同出席。也請施工團隊加速工進,重現西區風華,早日落實西區門戶計畫願景。
臺北市今日施工資訊 在 道路施工資訊 - 愛台北市政雲服務 的相關結果
項次 通報類別 起始日期 結束日期
16 道路維護通報 2021‑05‑31 2023‑03‑31
17 施工通報 2017‑03‑10 2025‑01‑30
18 施工通報 2015‑05‑12 2022‑12‑10 ... <看更多>
臺北市今日施工資訊 在 臺北市道路挖掘管理系統 的相關結果
圖例說明. 臺北市道路即時施工資訊. 使用者位置定位. 定位查詢. ... <看更多>
臺北市今日施工資訊 在 臺北市今日施工資訊 - 政府資料開放平臺 的相關結果
臺北市 道路挖掘即時施工通報資訊,含Ac_no(核備文號)、St_no(期數)、sno(序號)、AppMode(通報類別)、X(X座標)、Y(Y座標)、AppTime(通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