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良師一甲子,永世難報養育恩
─悼亡母厚修女士
103.5.10. 馬英九
媽媽走了,走得平靜安詳。
她彌留之際,我趕到萬芳醫院加護病房,緊握著她微溫的手,這一雙把我養大的手,吻著她的臉頰,在她耳邊低聲的說:媽媽您好走,您的子女、媳婦、女婿、外孫都在您身邊送您,爸爸會在那邊迎接您,妳好好走,不要怕喔!我們結緣64年,來世再做母子,好不好?
我們接著用「生日快樂歌」的調子含淚輕聲合唱:「謝謝媽媽生我,謝謝媽媽養我,謝謝媽媽教育我,謝謝媽媽愛我」。媽媽闔上眼,告別了這個世界,享年94歲。
時間,是民國103年5月2日下午6點16分。
媽媽生長在湖南寧鄉一個書香世家。父母知書達禮,她幼受庭訓,從小聰慧善良,進小學前念過私塾,國學底子不錯,又寫得一筆娟秀灑脫的好字,有大家風範。媽媽小學畢業後,初中、高中念的都是長沙著名的周南女中與省立長沙女中。高中畢業前一年,「七七事變」爆發,日軍全面侵華,她親身經歷這一場艱苦慘烈的民族禦侮聖戰,自有刻骨銘心的感受,影響她的一生。
高中畢業後,她順利考上中央政治學校(政大前身)與金陵大學,她選擇前者。抗戰時期,政校從南京遷到風光明媚的重慶南溫泉,她也在此遇到法政系的同鄉馬鶴凌─我的父親。媽媽年輕時美麗而有氣質,會念書、字寫得好、又喜歡運動,在學生領袖兼運動健將的父親積極追求下,兩人很快就墜入情網。父親當時稱讚她是「真善美的化身」。
民國33年秋,抗戰進入尾聲,日軍準備反撲,重慶震動。蔣委員長號召「十萬青年十萬軍」,父親帶頭響應。當時媽媽至為不捨,但以國難當前,義無反顧,她在送別會上說了一句鼓勵父親參軍的話,令人動容,也讓我至今引以為榮:「歷史上成功的男人,都是從戰場上走過來的。」
父親加入青年軍不久,抗戰就勝利了。父母帶著大姊,回到湖南,二姊、三姊相繼在長沙出生。民國37、38年父母兩度來臺灣,媽媽當時曾在臺北一家餐廳當過會計。38年大陸局勢逆轉,父親應長輩與同學之邀,再回大陸西南作最後一搏,此行兇險不小,當時媽媽已懷了我,她憂心忡忡,仍然含淚送行。38年底大陸變色,父親倖免於難,並設法救出在湘潭老家已遭公審清算的奶奶,安排她與二姊、三姊在39年春來到香港。稍早,大腹便便的媽媽也帶著大姊從臺灣趕到香港與他們團聚,我就在那年7月出生於九龍。
當時父母都在九龍「荔園」遊樂場打工,媽媽當收費員,爸爸白天在家做饅頭,晚上到「荔園」去當茶房,奶奶在家照顧四個小孫子女,一家7口,每天只吃兩頓飯。6歲的大姊每天走路送飯給上班的媽媽,媽媽不時典當外婆送她的首飾來貼補家用,全家生活相當拮据辛苦,但在亂世中全家人能夠團聚,已經相當幸運。等了一年多,全家總算在民國40年10月來到臺灣,先借住在桃園,半年後搬到台北市萬華,在一個拼湊的大雜院住了11年,我的童年在此度過,小妹也在此出生。
媽媽天性善良勤儉,伺候老奶奶相當體貼,兩人在家事上分工合作,情同母女,碰到爸媽意見不和,奶奶還常站在媳婦這一邊。
我們家是典型的嚴父慈母,小孩自然比較親近媽媽。當媽媽調到石門水庫工作的時候,就把讀小二的我和小妹帶去。白天我們到龍潭的三坑國校借讀,下午回宿舍跟媽媽共進晚餐。民國47年的臺灣,既無電視、電腦,電影院也少,媽媽就利用晚間,教我讀《古文觀止》。數十年來,每次回憶當時媽媽燈下課子的溫馨畫面,就感動不已。這次媽媽在加護病房的初期,意識清楚。探病時,我背「桃花源記」給她聽,背對了,她點頭;背錯了,她搖頭。我們重溫了50多年前母子共享的快樂時光。現在媽媽走了,我不敢再碰「桃花源記」,深怕自己控制不住奪眶而出的淚水。
媽媽賢淑多才,照料八口之家,五個幼兒。白天上班,晚上有時還要兼課、做飯,十分辛苦。爸爸好客,常邀朋友小聚,媽媽因此燒得一手好菜,很受歡迎。還有不少人專程來吃她拿手的紅燒辣羊肉。媽媽也會織毛衣、做衣服。家中有一台縫紉機,就是她貼補家用的利器。我們姊弟妹念小學、中學的制服,很多是媽媽親手做的。當年父母的薪水微薄,媽媽能燒菜、做衣服、織毛衣,節省了不少支出。我初中一年級暑假,參加童子軍露營,學會了做紅燒茄子。回家後做給媽媽吃,她看到13歲的兒子居然懂得做菜孝敬媽媽,開心極了!也因為媽媽會做菜,我的四個姊妹不但能做菜,還會做整桌酒席。
媽媽非常孝順父母,外公住在新店,媽媽那時幾乎每個周末都去陪他聊天吃飯。外公去世後, 媽媽即使膝蓋受傷,不良於行,也要上墳祭拜。外婆當年留在湖南沒有來臺,民國69年,政府尚未開放大陸探親,媽媽思母心切,自己不能赴大陸探親,只好要求旅居美國的大姊到長沙,探望30年不見的外婆和阿姨。大姊回臺灣,帶回外婆的思念和一件特殊的紀念品。外婆在民國72年過世, 她們母女從民國38年一別, 一生未再見面 !外婆送的紀念品, 媽媽一看就流淚,一直保存到現在。我們會把這件紀念品放在富德靈骨樓,永遠陪伴媽媽。
媽媽做人厚道,樂於助人。小時候我們跟奶奶上西園路天主堂,常常領回麵粉、包穀粉等外國救濟品。有一次我在大門口發現一位貧窮的老人在餿水桶中找東西吃,我立刻跑去告訴媽媽,她馬上裝一包香噴噴的包穀饅頭送給那位餓極的老人。看到老人感激的眼神,我很開心,也才懂為什麼「助人為快樂之本」。
媽媽是一個國家民族觀念很強的人。小時候,她講給我聽的床邊故事,不是俠盜羅賓漢或白雪公主,而是鑑湖女俠秋瑾與革命黨員徐錫麟從容就義的故事,她尤其喜歡講述高志航烈士在浙江筧橋機場擊落日機的英勇事蹟。這是最鮮活的民族精神教育,我畢生難忘。媽媽加入中國國民黨75年,這是她晚年最津津樂道的事。
媽媽一直有一個夢,希望有一天,她的子女考上聯考的狀元,那時記者就會來訪問她是如何教育子女,她一直在等這一天。等到民國59年小妹考上臺大外文系,不是狀元,以後家中無人再參加聯考了,媽媽才斷了念頭。沒想到我大學畢業那年,舉辦第一次預備軍官考試,有不少人落榜。我幸運考上第一志願海軍補給科,還是臺大這一科的第一名。有同學打電話來問我考上沒有。我不在家,媽媽接的電話,告訴同學我考上了,還開心的加了一句「還是個小狀元呢!」她的兒女狀元夢,總算勉強實現了!天下父母心,令人莞爾。
媽媽從我們小時,就教我們要勤儉、誠實、清廉、愛國;
要讀古文、讀英文、練毛筆字。病中跟我們筆談時,她還寫著:「你父親和我, 一生不貪財」。家中建立勤勞獎金制度,鼓勵做家事,養成子女勞動與儲蓄習慣。媽媽做事低調、謹言慎行,我從事公職30多年,她從不介入我的公務。她給我的只有支持,沒有困擾。父母都鼓勵我們實踐先祖父立安公「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的家訓,父親並手書「為善讀書不忘家訓,立身行道毋忝所生」對聯,掛在客廳時時提醒我們。我們在文山區住了40多年,媽媽留給左鄰右舍、市場攤商的印象,就是如此。
兩年多前, 當我們知道了媽媽有肺部淋巴瘤的時候, 我很感謝大姊提出、大家一致認同的作法---我們要給媽媽最後的日子有尊嚴、有品質的生活。今天,我們可以很驕傲的說, 我們做到了 !
進醫院的兩個星期前, 大姊還帶媽媽到台南後壁鄉去看國際蘭花展。只有最後的這三星期她是躺在醫院的病床上, 但她仍然非常幽默,和我們談以前的趣事。我們要她做一個蘭花手的姿勢,她會刻意用兩隻手來做,還上下搖動,逗得我們大樂,病房常有笑聲,完全沒有受苦的樣子。美青跟唯中探病的時候,安排元中從美國打電話唱歌給媽媽聽,媽媽還記得元中小時候的招牌歌「小小羊兒要回家」,指定要她唱。每次美青和我去探病,我一定會親親她,陪她聊一陣子,再跟她擊掌6次才告別。這段時間,四個姊妹輪流陪伴照顧媽媽,備極辛勞。醫生們都讚許媽媽是最合作的病人─親切而有教養。
媽媽走了,明天就是母親節,我們怎麼來過生平第一個沒有母親的母親節啊?
媽媽嫁到馬家70年,相夫持家,養兒育女,教忠教孝,含辛茹苦,她對馬家的貢獻太大了。她生前四代同堂,晚輩有38人,和樂上進,可謂福壽全歸。她留給我們兩件世上最寶貴的遺產─母愛與家教。所以,我們在她骨灰罈上刻的字是:
「厚德修身,一生忠黨愛國;
慈母良師,永世難報親恩。」
這是我們對媽媽最崇高的敬禮。媽媽,請您好走,永遠跟爸爸作伴。我們結緣64年,但願來生再續緣。
同時也有58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多元、安全、友善」是台灣的魅力,一直以來都是外國人旅遊的首選國家,但台灣人或許是因為已經習慣了台灣的好,甚至有許多人都不瞭解外國人為何如此喜歡台灣,來自法國的Youtuber馮韋元便提出5個讓他愛上台灣的原因。 其中他說到台灣非常安全,並做了一個實驗,他刻意將手機、相機和包包放在咖啡廳的桌上,便...
至 善 廳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八卦
今年國慶,我以 #團結台灣自信前行 為主題,發表了演說:
#防疫成果貢獻國際
今天是中華民國109年的國慶日,今年因為疫情,慶典的規模縮小了,但所有的國人同胞,無論身在何處,都發自內心,慶賀中華民國台灣,度過了重重挑戰的一年。
2020這一年,在新型冠狀病毒威脅下,無論對台灣或全世界,都是驚濤駭浪的一年。但是,也因為這場全球性的危機,才讓國際社會看見台灣 #堅韌之島 的特質和能耐。
我們沒有封城,沒有關閉學校,也是世界上少數還能夠在管制措施下,開打職棒、舉辦大型藝文活動的國家。我們更展現了傲人的國力,將防疫物資送到世界各地。
從今年三月以來,有超過三千三百篇國際媒體報導,都在談論台灣的防疫表現。台灣在國際上的面貌,越來越清晰,比過去任何時期都更加亮眼。
這樣的成就,要歸功於全體台灣人民的團結、合作。除了最辛苦的醫護和檢疫人員,我們也要感謝,製造業攜手投入防疫物資生產,科技業開發APP,藥師朋友、超商員工協助發放口罩,還有所有的民眾,井然有序的配合,各項防疫措施。
我們也看到,海外歸來的國人,依規定居家隔離、檢疫。旅館業者提供防疫旅館,租賃車業者提供防疫車隊,餐廳娛樂場所落實實名制規定。因為全國上下一心,我們守住了疫情的防線,讓台灣成為了世界的模範生。
當日本的森喜朗前首相、捷克的韋德齊參議長、美國的阿札爾部長和柯拉克國務次卿,相繼來訪,表達他們對台灣的敬意時,相信許許多多的國人,都感到無比的振奮。
透過因應疫情的挑戰,我們證明了國家在逆境中的生存能力,建立了國民的自信。更重要的是,我們團結了,因為我們深刻體會到守護家園的重要。所以這一年,的確是辛苦而險峻的一年,但也是豐收的一年。
今天的大會中,邀請到各行各業的防疫英雄,來為大家領唱國歌。當中有許多我們熟悉的故事,像是賴碧蓮護理師,臉上光榮的口罩壓痕,或是張莞爾護理師,瞞著家人出任務,陪伴血友病少年返台的感人事蹟。
還有更多無名英雄,不曾被報導,因為這一場戰役,有太多人的投入,有說不完的故事。我要請現場的好朋友,用最熱烈的掌聲,再一次給防疫英雄滿滿的感謝,謝謝他們為台灣的付出。
#新情勢下的經濟戰略
因為疫情控制得當,台灣成為全球少數可以維持經濟正成長的國家,我們也為疫情後的經濟發展,超前部署。#六大核心戰略產業 正在積極規劃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也已經分期編列特別預算,加速進行當中。
最讓我們感到振奮的,是國人及企業,對台灣經濟發展的信心更強了。台灣資本長期外流的趨勢,已經翻轉過來。
我們迎來幾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資金回流潮,台商返台投資,已超過新台幣一兆元,還有數以千億元計的海外資金,正在陸續匯回;許多外商及知名跨國企業,也在加碼投資台灣。這些,都是現在進行式。
在國際經貿合作的領域中,我們也有不少實質進展。台灣和美國將進行高層經濟對話,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科技合作、基礎建設等領域,尋求未來合作空間。
上週,台美雙方宣布,已完成簽署 #台美基礎建設融資及市場建立合作架構,雙方將攜手投入美洲,及印太地區基礎建設計畫。台美經濟合作的深化,已經進入到行動階段,這也是我們在國際經貿合作上,尋求全面性突破的開始。
不過,我也要提醒國人。全球疫情還沒有結束,疫情帶給各國在經濟、社會層面的複雜挑戰,仍然很嚴峻。
展望未來,還有更艱鉅的挑戰等著我們去克服。疫情後世界經濟的復原,人類生活型態的轉變,全球及區域貿易情勢的劇烈變化,還有經濟秩序的重整,每一項都考驗我們經濟的續航力,以及整體的應變能力。
面對數十年來最大的內、外變局,台灣會持續展現韌性,政府更會掌好舵,朝三大策略方向前進,打造大家所期待的新台灣經濟。
首先,要全力、全方位投入供應鏈的重組。現在,全球供應鏈的快速解構及重組,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各地台商也正在朝向區隔市場、轉移生產基地、回台投資等方向,加速調整。
我們已經在推動的「5+2產業創新」、「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兆元投資計畫、「新南向政策」、台美經濟合作、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等等,都和供應鏈重組息息相關。
我們會將這些相關的政策和計畫串聯起來,並整合政府和民間的資源,以及跨部會的能量,全力、全方位的投入,讓台灣成為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
第二,要打造台灣成為國際資本、人才及數位技術匯聚的重鎮。未來供應鏈的重組,最關鍵的元素是資本、人才,以及邁向數位經濟時代的核心技術。
我們將會在吸引國際資本跟人才的環境及法制上,持續深化改革,排除障礙。同時,也會透過國際交流、產學合作,以及雙語國家政策的努力,積極培育國內產業人才。
另一方面,我們也會運用台灣在資通訊、半導體、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優勢,開發及掌握核心技術,加速推動產業及經濟的數位轉型。
第三,要全力落實經濟與社會的均衡發展。疫情後的經濟、產業發展,可能會有失衡的風險,資金供給大幅的增加,也可能帶來後遺症。
所以,未來政府會更加重視資源的合理分配,照顧因經濟轉型而受衝擊的弱勢族群,加強促進青年就業,引導資金進行最有效的利用,讓台灣經濟再起的紅利,可以讓全體國人共享。
#堅實國防維護國家安全
當然,台灣經濟的前景,也有賴於區域的和平穩定。我們很清楚,示弱退讓不會帶來和平,只有自我準備充足,憑藉著堅實的防衛決心和實力,才能保障台灣安全、維護區域和平。
精進國防實力,降低戰爭風險,這是當前國防政策的原則。這段時間,面對對岸機艦騷擾,台海情勢雖然比較緊張,但是我們的國軍,都能夠即時掌握和因應,達成防衛固守的任務。
這幾年來,只要有時間,我就會前往部隊,看看我們的國軍官兵。從高山上的空軍雷達站,到返航靠港的海軍艦隊;從在陣地操練火砲的陸軍部隊,到培養年輕軍士官的學校。
我的目的,不僅是要對這些日夜輪班、保家衛國的軍人,說聲謝謝,更要讓國人知道,國軍是我們的家人,也是國家主權、自由民主最強的後盾。
在跟國軍官兵的互動中,許多故事堅定了我的信心。我還記得,當我到第一線的空軍部隊時,警戒室裡,隨時準備緊急出勤的飛官,充滿信心地告訴我「務必將空防交給空軍」。
我也記得,我在陸軍工訓中心,看到女性軍官,帶領著工兵同袍,展現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氣魄。在海軍水下作業大隊,則有穿戴重裝備的弟兄姊妹,奮勇潛入海底,排除障礙。
這就是中華民國國軍。他們不分前線後勤,不分男女,都是我們的子弟,都有共同守護國家的信念。
這段時間以來,也有國軍弟兄姊妹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為國受傷,甚至殉職。我們感念他們的付出,並且以英勇盡責的國軍為榮。
身為三軍統帥,國軍的未來、未來的國軍,就是我最心心念念的事。
面對對岸的軍事擴張和挑釁,我們會持續強化防衛戰力的現代化,並加速提升不對稱戰力。在外購武器裝備的同時,我們仍然堅持加速推動國防自主,高教機國造、潛艦國造,已經有相當的成效。我們以雙軌並進的方式,來強化防衛實力。
不僅武器裝備性能正在提升,國軍更需要有素質優秀的戰士。除了提升志願從軍的官士兵的專業素養,更要建立有效的後備制度,來強化國軍的人力素質及戰力。
最近這段時間,相信很多被教育召集的後備軍人都覺得,教召變得更加精實。而在常後一體的原則下,接下來,後備動員制度的改革,也將會快速推動。
面對區域的和平穩定受到威脅,我們會堅守「不畏戰,不求戰」的原則,避免擦槍走火。國防部也會適時發布共軍動態,和周邊國家交換資訊,強化安全夥伴角色;也讓國人明瞭台海動態,讓全民國防更加堅實。
#積極作為參與區域合作
這段時間,我們都密切注意著區域安全情勢的變動。從南海、東海主權爭議,中印衝突,到台海局勢的變動,乃至各國關切的港版國安法實施,印太區域的民主、和平與繁榮,正受到嚴峻的挑戰。
區域內的國家,為了確保自身安全和民主體制,不受到外在因素影響,而展開各種形式的合縱連橫,已經導致這個區域,發生前所未有的情勢變化。
我們要把變局的試煉,轉化成歷史的機遇。我們堅持主權以及守護民主價值的原則,不會改變;但在策略上,也會保持彈性、靈活應變。
情勢在改變,只有超前部署,才能掌握未來,才不會在變局中隨波逐流,甚至被別人決定了命運。
我們將積極參與未來的國際和區域新秩序的建立。我們會秉持 #價值同盟 的原則,在國際社會廣結善緣,並且跟理念相近及友我國家,持續提升夥伴關係;我們也會更積極地參與區域及國際的多邊合作和對話。
維持和平及促進繁榮發展,這就是中華民國台灣,在區域中最重要的價值。我們要做良善力量的倡議者,將進步及良善的價值,推廣到全世界。
我也注意到,對岸領導人最近在對聯合國的視訊演說中,公開表示:中國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範圍。
在區域國家、乃至於全世界,都擔憂中國擴張霸權的此刻,我們希望,這是一個真正改變的開始。
尤其,在全球高度關注印太及兩岸局勢變化的重要時刻,北京如果能正視台灣的聲音,改變處理兩岸關係的態度,和台灣共同促成兩岸的和解及和平對話,相信一定可以化解區域的緊張局勢。
面對兩岸關係,我們不會冒進,也會堅守原則。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是兩岸共同的利益;我們有決心維持兩岸的穩定,但這不是台灣可以單方面承擔,而是雙方共同的責任。
現階段兩岸當務之急,是本於相互尊重、善意理解的態度,共同討論和平相處之道、共存之方;只要北京當局有心化解對立,改善兩岸關係,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我們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這就是台灣人民的主張,也是朝野政黨的共識。
#結語 #團結合作共度挑戰
這段時間,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台灣人民在對外關係以及國家安全的議題上,彼此的距離正在拉近。台灣人民都希望區域的和平繁榮,能夠安定永續。
朝野政黨間也是如此。像是最近在立法院,在野黨提出促進台美關係的議案,獲得朝野黨團支持,無異議通過。還有,六都首長一致對外,共同抗議,成功更正了國際組織矮化台灣的做法。這些都是跨黨派合作,團結表達立場的表現。
我想透過這些例子,呼籲並且邀請國內各個政黨,一起攜手努力。對內,互相競爭,立場針鋒相對,這是民主日常。不過,為了國家的生存發展,為了自由民主的價值,對外,我們都應該團結努力,攜手帶領國家度過挑戰。
就如同過去七十一年來,台灣經歷的一切,困境磨練出我們的堅韌,挑戰激發我們的志氣,一場疫情,可以凝聚出台灣人民團結的意識,給我們繼續前進的勇氣。
我們守住疫情防線、發展經濟戰略、穩定區域局勢、捍衛台灣安全,為的是什麼?就是要把一個壯大的國家,留給台灣的下一代。
今年的金曲獎,我們也看到了年輕世代蓬勃的創造力和生命力。他們用各種曲風,自信地唱著自己的母語,呈現對各種議題的價值觀。尤其是《kinakaian母親的舌頭》這張專輯,獲得了「年度專輯獎」的大獎。
這些年輕的創作者,雖然風格各自不同,但都能在舞台上發光發亮,也為台灣的多元文化,做出最好的詮釋。而支撐起這一切的,就是我們民主、自由的環境。
我們現在打拚的一切,就是為了讓下一代、讓世世代代的台灣人,可以在創作上展現自信,也能對土地的文化和價值感到光榮,並勇敢的走向世界。
在中華民國國慶這一天,我們也一起許下願望,願二十年後的台灣人,回想起2020的時候,會想起正是這一年,因為我們在時代中把握機遇,在變局中勇敢前進,克服了挑戰、擺脫了枷鎖,讓他們有真正以自己的意志,選擇未來的機會。
從現在起,就讓我們團結彼此,一步一步,「有路,咱沿路唱歌;無路,咱蹽溪過嶺」,一起朝有光的地方前進。
中華民國生日快樂!謝謝大家。
至 善 廳 在 口罩男 Facebook 八卦
【女婿、媳婦兩種命】
我老婆從小就是由阿嬤帶大,從平時跟她的談話之中不難發現,她跟阿嬤的感情是非常深厚,好幾次半夜聊到阿嬤時,她都會情不自禁地掉下眼淚。
記得第一次帶老婆回娘家時,阿嬤根本把我當成「貴賓」在接待,一開門就看到阿嬤,站在門口迎接並拿好拖鞋給我,後面的,倒茶、水果、甜湯跟冷氣吹到飽更不用說。(後來從老婆嘴巴得知,阿嬤是很節省的人,平常在熱也不開冷氣的,我算是特例。)
晚上吃飯時,滿桌的山珍海味,我心想:「整桌人數不到五人,真的吃得完這十人份的菜餚嗎?」吃飯的過程中,阿嫲不只幫我夾了一次菜,幾乎是每道菜都幫我夾了好幾輪過,第一次吃飯吃到不用自己夾菜的 ,就是在老婆娘家吃的。
吃完晚飯後,我一個人坐在客廳,吃著切好的水果,看著老婆小時候的相本,心情格外愜意,從沒想到,住在老婆娘家,竟然可以這麼舒服自在。
正看著老婆小時候的相片偷笑時, 阿嬤突然走了出來說:
「阿翔,有吃飽嗎?」我一瞬間有種回到家中的熟悉感,因為,我母親也是這樣叫我。
「有阿,阿嬤你不要再忙了,我吃好飽,你快過來休息。 」我連忙起身攙扶著她。
「沒有忙啦,對你很不好意思,家裡沒什麼好東西又簡陋,希望你不要棄嫌。」阿嬤一直很不好意思的對我點頭道歉。
「阿嬤,真的很好了,今天讓妳費心了。」我也跟著點了頭起來,只是道歉我換成道謝。
阿嬤知道我在看老婆小時候的照片,貼心的一張張幫我解說:「這張阿,是妹阿(我老婆的稱呼)剛出生的時候在家裡拍的,這張阿,是她第一次去動物園的時候,這張阿……。」
講著講著,阿嬤突然握著我的手說:「阿翔,妹妹比較憨慢,以後還請妳多多擔待,她命不好,爸爸很小就離開她,媽媽又忙著工作疏於照顧,很多人情世故眉眉角角,她都不懂也不會,是阿嬤憨慢不會教,把她寵壞了,是阿嬤不對,但還是希望你跟媽媽,能多多擔待照顧她一點,該教得要教該磨得要磨,她還年輕可以吃點苦,但如果可以,不要讓她太委屈了好嗎?
「阿嬤家裡窮,給不起什麼貴重的東西讓妹妹帶過去,是阿嬤對不起她,但阿嬤真的給你拜託拜託,希望你能多疼她一點,如果你不疼,阿嬤假使不在了,就沒人疼她了。」阿嬤說到傷心處,眼睛也跟著泛紅了起來。
我眼淚也跟著在眼眶轉了兩圈,勉強的笑了一下,握緊阿嬤的手說:「阿嬤,妳放心啦,我比她大很多,我不僅會疼她,還會把她當作寶貝女兒一樣秀命命的,妳放心把她交給我吧,我不會讓她苦,也不會讓她受委屈的。」
阿嬤才開心的擦乾眼淚,笑了出來。
娘家人往往對女婿都很好,是因為,【希望女兒嫁過去的時候,能像自己疼愛女婿一樣的被照顧】,畢竟女兒嫁出去後,所有的酸甜苦辣,都必須自己概括承受。
身為娘家的父母,看不到也幫不上忙,有時候真的覺得很無力,只能試圖的對女婿好一點,甚至百般奉承女婿,這也是希望,能喚醒親家的同理心,讓他們也能善待好自己的女兒。
但可惜的是,即便做得再多,媳婦在婆家,大多還是被當成外人或是幫傭居多。
女婿、媳婦兩種命,有句話說:「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順眼」,但「婆婆看兒媳,總是不對眼」,簡單的兩句話,也代表了兩者在身分跟生活上的差別。
「如果你不疼,假使我們不在了,就沒人疼她了。」
「她可以吃苦,但如果可以,別讓她太委屈了,好嗎?」
這兩句話,是一個心疼自己即將出嫁的孫女,阿嬤的真實告白,我想也是許多家中有女兒的父母,心裡想對未來女婿跟親家說的話,將心比心一點,女婿是半子,媳婦怎就是外人?
假使我對你的兒子不差,能不能也對我的女兒,好一點呢?
#粉絲團按讚文章影片不漏看
#歡迎分享請勿複製貼上
至 善 廳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評價
「多元、安全、友善」是台灣的魅力,一直以來都是外國人旅遊的首選國家,但台灣人或許是因為已經習慣了台灣的好,甚至有許多人都不瞭解外國人為何如此喜歡台灣,來自法國的Youtuber馮韋元便提出5個讓他愛上台灣的原因。
其中他說到台灣非常安全,並做了一個實驗,他刻意將手機、相機和包包放在咖啡廳的桌上,便離開去點餐,結果回來後東西還好好的放在原位,沒有不見。他表示台灣是他最享受生活的國家,並大力稱讚「台灣小,但不要小看台灣。」
影片授權:馮韋元Francois Devatine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至 善 廳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最近這家模仿東京釣船茶屋的餐廳大受歡迎,經常需提前一星期訂位。究竟有甚麼吸引力?餐廳供應日本料理,中央的位置模擬漁船設計,周邊有魚池。另有廂座及散枱,廂座中間亦有魚池。每晚5:30pm-10:30pm,客人可於不同的魚池釣魚,每逢有魚上釣,就傳來砰砰砰的鼓聲,氣氛熱烈,小朋友最為興高采烈。
可能希望愈大,失望愈大。網上發現不少投訴,歸納所得,共六宗罪:
1.十人甚或十五人只有一條魚竿,工具完全不夠。
2.魚竿又短又幼,連平日常見釣魚所用的鉛墜都沒有,像玩具般兒嬉,難釣。
3.魚餌$20份,只有五六隻蝦毛,有的甚至發霉,難吸引魚上釣。
4.成功釣魚後客人要付費,每尾約$500起跳,可做刺身。若要做熟食,另收加工費,收費太高。
5.餐牌很多食物沒有供應。
6.食物水準參差,壽司混合了醬油、天婦羅腍巴巴,質素與價錢不成正比。
為求公正,記者聯合釣魚達人、日本菜顧問及攝影師於18/2晚去放蛇實試。結果如下:
首先,一行五人只得一條魚竿。侍應解釋,十人以上才有兩條魚竿,廿人有三條,如此類推。魚竿數目少,本身亦好兒嬉。海鮮批發及釣魚達人Peter Kam說,塑膠魚竿柔韌性欠奉易斷,像小朋友玩具。魚鈎亦綁得馬虎,「平日綁不會露出整條魚絲,有時魚群看見這樣就不吃餌。」
此外,魚餌二十元一小碟,只有五六隻蝦毛。「我認為偏貴。」雖未至於像網民說的發了霉,但可以做得更好,「這個沒有醃味,平日有時會調味以吸引魚群。」Peter說。
當晚我們在兩個魚池來來回回,共四個點嘗試釣魚,但大半小時都沒有魚上釣(限時兩個半小時)。「魚池水流急速,魚竿又沒有鉛墜,魚餌只在表層飄浮。」有時看見魚群在魚餌旁游過,卻完全沒有意欲去聞一聞,碰一碰。「有時水溫或環境不合適,或魚群剛運來魚池,未適應新環境,就不肯開口吃東西。」Peter解釋。
釣魚食白果,雖然有些掃興,但又暗自慶幸。皆因釣到的話,要釣者自付,當中的鱲魚、間八約$500起跳,龍蝦更要$1,600左右(有7-8折)。可做刺身或熟食,熟食更要另收加工費,汁煮、炸及涮涮鍋加$80;做湯一碗$30。日本菜顧問馬師傅看了餐牌亦說,「釣活魚的價錢偏貴,所有活魚包括間八、黑臘、赤鱲等,定價大約是成本價的2-3倍。」
砰、砰、砰,當晚間中亦傳來成功釣魚的擊鼓聲,有位小朋友更釣了隻美國龍蝦(約$1,600),真是暗暗「恭喜」他們。這晚我們釣不到任何魚,就象徵式點了刺身、壽司、手卷、天婦羅和冷烏冬等。牡丹蝦刺身$110\2隻、深海池魚刺身$130\5片,價錢跟坊間日本料理差不多,不算貴。
菜式陸續上桌,全部有供應。看來網民說,叫甚麼都無的情況經已改善。水準又如何呢?手卷紫菜頗硬,當中的海膽明礬味很重,並非日本海膽。壽司明顯功夫未到家,赤身有件切錯了紋理。燒左口魚裙邊壽司,更連壽司飯也燒焦了。
至於有網民懷疑壽司飯加入醬油,其實是赤醋。「淡味的魚如鱲魚、白身魚,通常用白醋;拖羅、吞拿魚腩通常用赤醋飯。」馬師傅解釋,但這兒的左口魚壽司亦用了赤醋,不太合適。
刺身中規中矩。油甘魚及深海池魚不夠通透,「不是最新鮮、鮮紅的感覺,可能放了一兩天,但仍然是可接受程度。」吞拿魚腩中間明顯有條白色的筋,一咬就吃到筋。
另外,有食客曾投訴天婦羅腍巴巴,我們的蝦天婦羅亦不夠脆。蝦是急凍的,已切好的現成貨,零鮮味。冷烏冬溫度恰當,仍保持煙韌,只是醬汁略鹹。
總括來說,記者點了11款菜式,埋單約$1,800,價錢不算超貴,不過五人其實吃不飽。若要吃飽,每位估計至少$500,這價錢在坊間其實有很多更美味的選擇。
六宗罪中,除了叫甚麼無甚麼這一項,其他都成立,餐廳有必要檢討一下。
釣魚船屋
電話:6383 3304 (日) ,9769 8986(夜),9740 3123(夜)
地址:觀塘駿業街56號中海日升中心2H鋪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1:30am-2:30pm,5:30pm-11:45pm
詳情: http://bit.ly/2UaSbrU
採訪:編輯部
攝影:攝影部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至 善 廳 在 欸你這週要幹嘛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IG日常:https://www.instagram.com/arielsvlog_816/
1.大象友善志工半日體驗營
我真的非常非常推薦去清邁一定要參加這個
從沒想過可以跟大象這麼親近
雖然看不到的地方我不知道
但至少當天看到的大象是真的非常快樂的
參加的錢營隊也會拿去救援更多的大象
我覺得這行程棒透了
2.Chom Cafe & Restaurant
這間我大推欸!
除了外面是網美景點外
餐點也是沒有在馬虎的
直到現在我都還懷念那道義大利麵
如果有機會再去清邁
我一定會排時間再回訪這間!
3.Chinola Massage
我個人是覺得普普啦 不過真的便宜
崇崇是覺得很舒服~
4.千人火鍋吃到飽
講到這間我就有氣哈哈哈哈哈哈
當初上網查了很多人寫過的資料
幾乎都說CP值很高很該來
但我真的覺得雷到爆炸欸!
不管是衛生環境還是設備都嚇死寶包了
雖然海鮮是可以吃到飽沒錯
但我們真的不敢吃
如果你有強健的腸胃可以來挑戰看看啦
5.清邁7-11熱壓吐司
回飯店前的宵夜首選
這個一定要吃吃看的啊!每個口味都好吃!
【Elephant Jungle Sanctuary】
清邁大象友善半日體驗營:
https://www.kkday.com/zh-tw/product/3266?cid=8356
耶 清邁系列終於在第四集劃下句點
希望你們看完後會對清邁產生極大的興趣
我是真的滿喜歡清邁這個地方的
明天我們就飛往曼谷了
清邁下台一鞠躬!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