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一個選擇、每一個決定
真的都是按自己的 #意志 所做出來的嗎?
在30多年前,美國神經學家曾做出實驗發現
人們在「意識到」自己做出決定以前
大腦特定神經元就已經開始活躍了
什麼意思呢?就好像你現在突然想挖鼻屎
可當「我要把手指伸進鼻孔」的念頭浮現前
你的大腦已在無意識下,先做好伸手的準備了
換句話說,你以為是自己有意識地做出決定
但大腦其實已早一步先替你下了決定
而你的 #意識 只是負責接收、理解
並將這個決定轉化為行動
在這之後也陸續有其他實驗指出
大腦活動的確會超過人的意識所及
有些研究甚至發現,只要觀察大腦反應
就能預測出一個人在幾秒後會做出什麼選擇
這並衍伸出「自由意志可能只是假象」的論戰:
若有 #自由意志,那包含大腦在內的生理活動
應該要等我們下好決定後,才開始做出反應吧?
所以有人質疑,我們會不會只是 #大腦的奴隸?
這個哲學問題,當然不是簡單幾句話能解答
但我總相信,在我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時
就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自由意志的價值
因為我認為,懂得 #懷疑
或許正是人類心智最可貴的地方吧
#怪奇冷知識306
同時也有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超過8000字,本系列影片至少會有5集 ☞IG:https://www.instagram....
自由意志 哲學 在 陶傑 Facebook 八卦
在宣佈「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政策之後,由於爭議巨大,英國政府總算頒佈:七十歲以上老人在家隔離四個月,慎勿外出。年輕人則可以自由放任,一旦感染病毒,自行產生抗體。
以年齡來區分待遇,削弱「人生而平等」的人權,這是戰爭時期的焦土政策(Scorched Earth)。
因為英國病床不足,全國只有十七萬張,十年保守黨政府削減開支,減少了數萬張病床。以中國武漢病毒在歐洲爆發的速度,英國在三個月內,必須要有六百萬張病床,包括二百萬張 ICU 病床,這一點,除非聽從世衛指引「向中國抗疫效率學習」、請五十萬中國軍隊緊急來英國以「火神山經驗」、十一日之內建成兩百家臨時醫院,否則絕對不可能——如果英國政府相信世衛和中國神跡的話。
換言之,必須以戰爭狀態視之。這位金毛肥首相,終於等來了他的「邱吉爾時刻」(Churchillian moment)。
若是戰爭,確實全民要準備犧牲,這一點無可厚非,而且以曾歷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轟炸(The Blitz)的倫敦,何謂自律自覺、全民發揮組織自救的優良民族質素,理應可以向包括歐洲在內的全球示範。
首相莊漢生的「智慧」,是既然歐洲武漢肺炎大擴散,意大利變成了湖北省,這一切,在網絡世界,明擺着天天發生。還要政府教你怎樣做嗎?一個成年人,憑常識判斷,應該知道如何自律、自處、自救。英國政府以無政府主義,來試驗英國公民有沒有起碼的常識和理性。如果這個時候,你還要堅持出席萬人演唱會,覺得捧歌星偶像比傳染他人疾病的風險和尊重生命更重要,這個時候你還認為武漢肺炎只是另一種流感,那麼這種人的智商有問題,在物競天擇的自然界,自然淘汰,理所當然。
所以理論上政府不必下令封城,政府也不必下令停課。政府也不會婆婆媽媽的叫你不要上戲院、去酒吧。即使政府下令,年輕人對保守黨有逆反心理,隨時也不會聽。在美國,川普總統將瘟疫稱為中國病毒,也被仇恨他的白左和一些中國僑民指為所謂的種族歧視。
因此,一切你自己選擇。例如,中小學的家長,可以自行寫信給學校商討如何加強防疫、照樣上課,或要求校長停課。政府不管。但若家長和教師都認為安全,那麼就讓子女照常上課。上課期間,需要採取什麼衛生措施,政府也不多嘴,概憑自己的判斷。
此舉當然還有達爾文的「物競天擇」主題。在哲學上, 莊漢生結合了西方左右兩派社會政治理論的精華,企圖以「自由」(Free will)和「常識」(Common sense)讓每一個國民都成為向自己負責、也向身邊周圍的人負責的個人公民政府。
這一招,叫英國公民不要事事依賴政府,政府將醫療措施不足的事實攤出來,而且令全國明白:現在不是太平時期,而是非常時勢。
此舉當然非常大膽,而且大前提必須是,英國全國的民族質素、公民質素非常高,還高於歐洲拉丁語系國家。
但是莊漢生弄錯了三點。
第一,武漢病毒患過之後自行產生抗體的證據微弱。甚至有許多治癒後重新恢復陽性。兩百名醫生上書,指出首相的抗體概念錯誤,抗體必須在有疫苗注射的大前提下發生。若以拖延手段,換取英國醫療界在幾個月內快馬加鞭推出疫苗還說得過去,但以此換取人體自行產生抗體,是錯誤的出發點。
第二,此一哲學理念,要化為政策,當中有一段距離。要仿效戰爭的焦土政策,還要有其他配套。當年邱吉爾心中明白:若沒有美國的支持,以英國獨力對抗納粹必輸。邱吉爾穿梭大西洋兩岸,展開非常頻繁的遊說,央求羅斯福參戰。英國國民抱心死之心團結抗戰,因為邱吉爾國會演說的口才,也對於美國參戰的前景,抱有希望。
而且英國當時還是帝國,物資的支援調配很充足。當時英國本土有很紮實的製造業,婦女進工廠縫製軍服、工人在中部的汽車城市高雲地利,為前線英軍生產軍車。今日的英國,連口罩也要倚賴中國入口,防護衣和其他家居消毒工具不足。
連美國白宮經濟顧問納瓦羅也即刻呼籲:美國在中國的口罩生產線,從速搬回本土。這就是戰爭的眼光。英國政府若要實行新的焦土政策,必須同時與盟友美國緊密合作,制訂戰爭策略。英國本土全無恢復製造業的準備,若英國進入經濟蕭條,過剩的工作人口,其實可以投入防疫戰爭物資的製造業。而且在這方面還要與歐盟加強聯絡和交流。目前看不到英國政府有如此立體的調配(Co-ordinations)。
第三:英國年輕一代,是否具備與他們祖父母一樣的心智和承受能力?小說家高丁的作品「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講一群少年流落荒島,心智並不成熟,讓他們自治自理,只會造成悲劇。當年邱吉爾調動全國投入戰爭,英國BBC , 倫敦Ealing 的電影片場,全部緊密配合政治宣傳,鼓勵人心。在這方面,今日英國政府完全無力,比起中國全球層面組織的政治反宣傳,西方並未建立任何輿論陣線。年輕一代在 Feel-good 的物質安逸環境中長大,連戴卓爾夫人那個時代都缺乏記憶,他們腦海中的自由,與政府現在倡導的自由意志加常識導致的約束,性質完全不同。
莊漢生思想超前,但這種所謂 Think Outside the Box 的思維,只適合大學學生會的沙龍辯論,因為一百年來,在歐洲只有四個人明白:達爾文、倡導無政府主義思想創始人巴枯寧、相信人的意志高於上帝的尼采、相信優生學的希特勒,另加上「無為而治」東方哲學之父老子。
本來,英國的寄宿學校,是英國人文精神的一條脊樑,但這次寄宿學校並無發揮應有的效用。這一點,稍後另文再探討。
自由意志 哲學 在 郭葉珍 Facebook 八卦
「冷面觀音心法」
朋友的母親住院,不願意配合復健,朋友勉強她,反倒是被罵得狗血淋頭,朋友因此而淚眼婆娑。恰巧昨天她看到我寫的「#我媽會看我這個少根筋的雙子座不順眼嗎」,密我說,她很羨慕我抽到人生樂透,分配到個好媽。
說來我媽之所以會是人人欽羨的媽,是因為她貫徹了她的「冷面觀音」教養哲學。這個教養哲學的稱號是我女兒給的。
我媽把界線分得很清楚,責任是誰的。責任是你的,然後我罵你,擋你,把你的責任拿走,那就是我的不對了。你任性要去捅馬蜂窩,那就讓自然的力量教你,至於我看了難受是我的事,但我就是不會出手讓你不受苦而害了你。
我要出國讀書的時候,我的孩子已經在幼兒園的年齡了,再加上我的心臟不是很好,我爸媽是反對的。但是我就是想出國讀書。我爸媽表達過他們的反對以後就不碎唸了,接著就是出國前,我的小孩生病要託他們照顧,他們也不怕我生氣的拒絕了。當時我超生氣的,可是我爸媽的態度就是你生氣就生氣,那是你的權利,我不幫你帶小孩是我的權利,超級有被我討厭的勇氣。
等到我氣過了,度過難關了,仔細想想,我爸媽是得那樣做沒錯,畢竟我選了一條那麼難走的路,一但出國了,他們就照顧不到我,當然得在還有反悔的機會時讓我感受一下我這麼選擇以後的後果。
即便是我哥都六十歲了,我媽對他也還是這樣。
幾週前,我哥哥談到他糞便裡有潛血,衛生所來追蹤要他去做大腸鏡,我媽說,我們家族無論是我媽那邊或是我爸這邊都有腸胃相關癌症病史,要他趕緊去做。就這樣說一次而已。
我唸我哥,叫他快點去,他死鴨子嘴硬跟我鬥嘴:「數據才多出一點點,我幹嘛因為妳逼我去我就要去?我是醫生還是妳是醫生?」
我講一句他就講十句堵我,害我氣到做惡夢。隔一週見面繼續跟他對罵,他還是不去,累死我了。
有一天,我陪我媽去門診,我照例問候我媽好不好。
媽媽說:「我心情不太好,你哥哥不去做大腸鏡。」
我就問媽媽說:「那叫他去檢查,妳心情會好一點嗎?」
媽媽說:「會」
我在家族群組裡發文:「皇太后有旨,請去做大腸鏡。」
哥哥回:「遵旨。是說,我已經做了電腦斷層還不行嗎?」
我回頭問一下媽媽:「他說他做電腦斷層了。」
媽媽淡淡的問一句:「電腦斷層比大腸鏡厲害嗎?」
我把媽媽問的話打在群組裡「電腦斷層比大腸鏡厲害嗎?」。
我哥哥回了:「嗚….收到。」
皇太后下令一週後,我哥哥完整報告他的大腸鏡檢查結果是正常的。
我心中有無限感慨,我跟我哥對罵了兩週氣到做惡夢,然後我媽輕輕一句話他就去做大腸鏡了。
看來,少說要比多說的威力大很多。
我媽優雅一根頭髮不亂就讓我哥就範,哪像我像個瘋婆子一樣,氣個半死他還是不理我。
我媽之所以不唸我哥的原因是基於每個人都有他的自由意志與選擇,我會為你難過,但是我不想用我的情緒來威脅你做你不想做的事。如果生病接受侵入性治療會教你點什麼,那就讓自然的力量教你吧。至於我看了眼睛痛,心裡痛,那是我的事,我會自己解決。
然而我們做子女的聽到媽媽心痛,就不敢任性了,皇太后說什麼我們一定是馬上做。但如果我媽照三餐唸,恐怕效果就不是那麼好了。
至於我女兒為什麼會稱我媽媽這個教養哲學是「冷面觀音」呢?
女兒高中的時候,在一次的聊天中問我:如果她未婚懷孕,我會怎麼辦?我說,沒怎麼辦啊,你自己決定。我女兒超生氣的說,你是我媽耶!怎麼可以叫我自己決定?
我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的說,啊身體是你的,養也是你在養,當然是妳決定啊。我女兒因為我的回答而氣了好久不跟我講話,我則是「你再生氣,再恨我,再討厭我,我也沒辦法改變責任是屬於你的事實啊。」
我向女兒說明了這個立場以後,問她說:「要不然妳希望我怎麼做?」
女兒說:「我知道那是我的選擇,我會承擔起責任,但是我希望你能夠陪伴我度過,而不是用一種懲罰我不聽話的冷漠來面對。」
我恍然大悟。冷面觀音教養哲學是把屬於你自己的責任交給你,你罵他冷漠,他有被你討厭的勇氣,不會把屬於你的責任拿走,害你不明辨是非,害你沒有成長。但在你成長與受苦的過程中,他會陪伴你。
當初我出國的時候,雖然我父母反對,但還是組團來蒙特婁看我好幾次。
這個冷面觀音教養哲學已經傳到我女兒這一代了。
前兩天我早上五點起床煮了一鍋湯,吃飽後出門工作。傍晚回家,我又把當時來不及放進冰箱的湯拿來煮晚餐。我女兒大驚:「那鍋湯放一天了,倒掉吧。」
我說:「還好吧?應該沒壞掉。」
我女兒轉頭跟她男朋友說:「哎,我是我家的媽。」
雖然女兒是我家的媽,但是她也用了冷面觀音心法對我。我該講的講了,妳吃了拉肚子,身體不舒服,那就是你自己要學習的了。
我知道你沒有一個有冷面觀音哲學的媽,但是如果你同意這個心法的話,你可以從自己開始,運用這個冷面觀音哲學到所有的人際關係中,讓每個做自己的決定,承擔自己的責任,有著被討厭的勇氣和陪伴的心量,如此一來,每個人都成長了,就連你的長輩也會跟著成長。
---郭葉珍的《我們,相伴不相絆》-----
博客來:https://reurl.cc/NjZWge (含電子書)
自由意志 哲學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超過8000字,本系列影片至少會有5集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天能 #影評 #深度解析 #信条 #諾蘭
─────
你看過《天能》了嗎?你知道《天能》中除了祖父悖論之外,還隱藏一個並未明說的「鞋帶悖論」嗎?你知道那其實就是Neil和天能組織的核心思想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的文章〈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在我們正式開始前,也請記得七字訣:訂閱、分享、小鈴鐺喔。
本系列前三集裡,藉由《天能》中情節與對話的蛛絲馬跡,我們論證了幾個作者諾蘭暗示的觀點,包括**(線性)時間並不存在**、**因果律的崩毀**、**自由意志的重要**;並且比較了大魔王薩托以及《黑暗騎士》中小丑的兩種虛無。
簡而言之,時間很可能並不存在,事件發生的絕對先後次序也並不可靠;而這樣的概念則破壞,或說解放了原先我們習以為常的,對因果律的預設,從而將薩托的哲學導向了虛無。
這是《天能》前半段的思想辯證。但話又說回來了:因果律真的就這樣被破壞殆盡了嗎?
其實也沒有。伊格言分析,針對這「線性時間中因果律被削弱」的結果,《天能》中的未來人分為兩派,暗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應對態度。
其中之一,是我們在上一集中提及的反派薩托,以及薩托的未來盟友。我們姑且將之稱為「薩托─未來人」派。薩托受到個人心靈創傷與私慾的驅使,自甘成為此派未來人的報復工具;而「薩托─未來人」派的核心思想,約略就是「沒有核心思想」──
一種無底線的虛無。
他們的對立面,當然就是天能組織了。
但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又是什麼呢?這就是我們現在要來討論的事。而這就得從組織代表人物,亦即是未來人Neil的行事原則──「發生的就是發生了」說起。
這句一再出現的口頭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粗疏地說,那正是他一再提及的**宿命論**哲學。正因為「發生的就已經發生了」,Neil顯然認為逆行回到過去無法改變史實;而他的信念和最終行動則體現了「自由意志」和宿命論的有機結合──
對,如同他在電影終局所言,「已知的結局並不構成袖手旁觀的藉口」。Neil知道結局已定,無法改變;但他依舊有事要做。
一邊是「結局已定」的宿命論,另一邊則是「有事要做」的自由意志,二者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彼此結合在一起。
相較之下,《天能》主角的態度則曖昧許多。這也導致了主角與夥伴Neil的價值衝突──為了救治於塔林慘遭逆轉子彈所傷的凱特,一行三人決定逆行回到奧斯陸自由港,去使用該處逆轉機把凱特的傷再「逆轉」回來。
而路程中,Neil首次向主角與凱特提及「祖父悖論」──如果你回到過去殺了你的祖父,那麼你就不會存在;但你不存在,又如何可能回到過去殺了祖父?
這早已眾所皆知的**時光旅行祖父悖論**想必讀者們已然熟悉;也完全明白它在邏輯上無法解決。當然,「多重宇宙假設」可輕易擊潰此一悖論;但這是另一大題,我們照例沒時間講(?)。
對《天能》而言,更關鍵處其實是劇情中未曾直接提及的「鞋帶悖論」(Bootstrap Paradox)。此悖論因美國科幻名家海萊因(Robert Heinlein)的科幻短篇〈By His Bootstraps〉而得名,我們在此簡述如下......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自由意志 哲學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天能 #影評 #深度解析 #信条 #諾蘭
─────
本系列前四集裡,藉由《天能》中情節與對話的蛛絲馬跡,我們論證了幾個作者諾蘭暗示的觀點,包括**(線性)時間並不存在**、**因果律的崩毀**;並且比較了大魔王薩托的虛無以及《黑暗騎士》中小丑的兩種虛無。
接著我們又提到,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其實就是科幻大師海萊因(Robert Heinlein)曾提到的「鞋帶悖論」(Bootstrap Paradox)。
但伊格言說,此處有個劇情重點值得我們注意──相較於Neil的坦然(「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但雖然如此,「已知的結局並不構成袖手旁觀的藉口」),從頭到尾沒有名字的「主角」其實是和Neil有著某種程度的價值衝突的。
這體現在主角對女主角凱特的曖昧情愫中。同樣是在自塔林逆行返回奧斯陸自由港的貨櫃旅途中(為了主角與長腿凱特間似有若無的彼此傾慕──好吧,顯然沒時間讓演員發揮,情報員實在太忙太累了,哪裡有時間談戀愛呢),主角突然向Neil提出質疑:
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這對話於片中一閃而逝──在約略等同整部影集資訊量強制壓縮至一部二小時半電影長度的《天能》中,必然顯得沒頭沒腦又高深莫測(對,諾蘭顯然因為材料過多而來不及把事情交代清楚,這是他明顯的技術失敗──但我們也懶得再批評了啦)。
然而伊格言說,這對白所意圖表述的,其實正是更精細的描寫了宿命論與自由意志之間的結合方法。劇情中曾提及,如何使用逆轉機器?
訣竅之一是,當你試圖進入旋轉門,你必須看一下「對面的你」是否也正要進入旋轉門──如果沒有,那麼代表你並未「成功逆轉出來」;換言之,你死在了逆轉機裡。是以,「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
「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這是突然現身的天能組織成員(Neil在塔林找來的天降幫手們)對新手主角的指點。
此即為**宿命論**──「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此規則被未來人Neil奉為圭臬,也或許正是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
是以截至目前為止,進出旋轉門的TENET成員無不如懸線戲偶般乖乖重複著某些他們做過的事──如若不知便罷(對,「無知即是優勢」);一旦知道了,可就得全部乖乖重複一次。這還真是考驗人的記憶力啊。
打鬥?同套路再打一次。開槍?同位置同彈孔再開一次(但這次是把子彈收回來)。飛車追逐?同路線同角度再追再撞再飛一次。
但同時,諷刺的是,你又必須以自由意志來執行這一切(如女科學家最初給主角的「教程」:你要想著把逆轉子彈放到桌上,才能將它吸回手中;你要對著彈孔開槍,才能把子彈收回來)。
伊格言說,我們或可如此論斷:此處的宿命論是一種**極致的宿命論**;沒有比這樣的宿命論更悲觀更消極更「宿命」的了;因為甚至連你的意志自由都僅僅是為宿命服務而已。
人們自始至終是在重複著必然發生之事。這就是Neil和天能組織將自由意志與宿命論結合的方式──有趣的是,在結合之後,卻非常、非常宿命。
而正是在這樣的狀態(信條)之下,我們的新手主角對Neil的質疑才顯得大逆不道──「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對的;因為在這裡,為了拯救重傷的凱特,他們已義無反顧地偏離了命運的航道。這是最尖銳的「意料之外」──他們本該同套路再打一次再跑一次再追一次再撞一次,但這回例外;因為就他們所知,歷史上他們並未救過主角偷偷愛著的凱特,他們完全無法臨摹已知模版「再救一次」。
這是真正的、如假包換的未知。對,**愛就是真正的未知**──你想到了嗎?這非常《星際效應》不是嗎?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自由意志 哲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你的生活當中,偶爾會突然爆發的無力感,它到底是什麼原因去影響著我們?那我們面對「無力感」這個功課,又該怎麼辦呢?
關於這個主題的討論,剛好我最近讀的一本書,他是一位奧地利的哲學家,叫哈洛德.科伊瑟爾。他寫的一本書叫做《改變自己的藝術》,裡面有一個專門的篇章,在討論這個問題。
我自己讀完之後很有感,今天我就跟你做分享。其實偶爾突然爆發的「無力感」,我們有時候會覺得跟「我們的意志自不自由?」、「我們沒有受到限制?」,我們會覺得好像跟這個有關。
然而事實上,和「無力感」真正相關的不是這個部分,而是我們的「自尊心」。
所謂的「自我」是為了被實現、被讚揚而存在的;只是通常在我們的文化裡,往往不太允許我們為自己歡呼。
「自信」有時候會被冠上自傲、自私的罵名。可是啊,只有健康的自尊,才能讓我們發揮自己的潛能。
我們必須要學會欣賞自己的創作,如此呢,我們才能夠成長茁壯;而且我們應該要以自己的見解跟才能為榮。甚至於,放膽向這個世界大聲的宣傳自己,就像我錄「一天聽一點」一樣喔!
「自信」其實是心靈的免疫系統,體質越好就越能夠遠離屈辱、羞恥,和其它心理上的傳染病。
如果有人對我們說我們「太有自信」,或者是批評我們「自信過頭」,千萬不要因此而動搖。沒有人會自信過頭,這就像有人哦去責怪你,你未免也太健康了,這是很荒謬的。
自信就跟懷孕一樣,只有「有」或「沒有」的差別,自信是沒有辦法被量化、也沒有程度上的差別。
而「自尊」跟「自信」都是我們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這是保護自己的神聖權利,沒有人能夠剝奪。
如果我們毫無自信,我們就只能依賴外界的肯定,那麼我們根本沒有辦法,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只能夠道聽途說、任人宰割。
其實有些很誇大其詞,說可以為我們解決人生難題的一些漂亮話;它聽起來很誘人,但是它只會讓我們過度依賴、沒有辦法自立。
彷彿喔,求得一個好的老師,或者是相信某個信念,從此以後就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其實呢,回到生命的本質,我們的能量本來就一定會被消耗。真正我們應該要在乎的,不是避免我們的能量被消耗;而是我們要非常專心致志的,去研究我們的能量到底被什麼消耗、被誰消耗?
是被我們自己消耗的,還是被我們所推崇的目標,或者是其他人,因為他們的目的跟意圖,消耗了我們的能量?
其實這一本書的作者就說喔:「相信我你是如此珍貴,在人生中你是不可能毫髮無傷、安全下莊的。」
就像我自己在課程裡面常常講哦,人生呢如果像是一盤棋的話,你怎麼可能在一子不失的狀況底下,就贏得一整盤棋?你永遠都是「拿什麼,換什麼」。
所以呢,請不要聽信他人鼓吹,選擇被動的過活。好像有人告訴你應該如何,你就不假思索的去接受,就是那樣子。
我們應該要隨時隨地的,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考量的第一位。通常我們的文化,要求我們要犧牲奉獻,而這樣的文化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整個社會,有越來越多不愛惜自己的人。
於是呢,每個人都任由自己,被那些沒有什麼意義的事情所剝削;最後呢,為了收支平衡,只好從另外一個人身上去榨取能量,以便自己有一種被愛、被重視的感覺。
就像人家說的「媳婦熬成婆」。但事實上來說,你過去你的婆婆用不好的方式對待你,它本質上是一個錯誤跟虐待;結果當你變成婆婆之後,你卻用同樣的方法,去對待自己的媳婦。
如同呢,你很討厭你的父母親對待你的方式,但是你卻複製了他們的模式,去對待所有的人,包含自己的孩子。
這樣子造成的結果,你說所謂的「輪迴」,還真的需要等到下輩子嗎?還是在你的此時、此生此世,它就不斷的發生啊!
所以呢,當我們是被榨取能量的那一個人的時候,我們都只能默默的忍受,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太過軟弱,不敢拒絕別人。接著呢,因為老是原諒了別人的剝削,我們成了那所謂「無私的人」。
然而在這裡的「無私」,很遺憾的它就是失去自我的人。
這就是我常常感覺到的,我們常常是以愛為名,但事實上是在剝削別人。這樣的愛它在本質不是愛,它是一種「索求」。
所以呢,「自我意識」它真正的意思是,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就追問自己是誰?所以呢,這樣的事情我常常遇到很多人,他不問蒼生問鬼神啊!
他常常企圖想要透過神明,或宗教領袖來給他答案。然而這個歸根究底,它是要靠我們自己,才能夠回答的答案;否則你真的有把握,你不會被所謂的宗教所剝削嗎?
久而久之,甚至於你都不太認識你自己,對於很多事情你到底怎麼想、怎麼感覺?已經完全交給了那個你所謂的「神明」或「宗教」了!
其實要擺脫這些,你可能會覺得是跟「智慧」有關係。但事實上,跟智慧沒有直接的關係,它跟你有沒有「自覺」比較有關。
而「自覺」的意思,白話文就是「我知道、也完全瞭解自己在做什麼」。
對於自己的選擇、言行舉止、思維意念,你是不是清楚知道自己為什麼做這件事,和做這件事情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而不是不假思索的,因為別人告訴你,因為宗教團體告訴你,因為宗教領袖告訴你,你就這麼去做。
真正的「自信」不是指別的,其實就是相信自己擁有思考,跟感受的能力,並且相信自己獨立思考的結果,與真實的感受;能夠坦然告訴自己「對!這的確就是我自己的感受。」
我不會隨便的被外在的評論所遊說,我相信我自己,也相信自己的身體跟心靈上的反應。我相信自己,能夠在生命當中的各種挑戰裡不斷成長。
「自我意識」攸關的是人的意志,沒有辦不辦得到,只有你想或者是不想。
談到這裡喔,我常常會覺得「生命是選擇的結果」。如果你想要有更好的人生,那麼你應該要先專注在你的「自覺」,還有你自覺之後的「選擇」。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0月15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課程。
如同今天內容所談的,「自覺」跟「有意識的選擇」。這裡面的前提往往是在於,你對於這個世界有沒有一個基本,且重要的判斷能力。
【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可以幫助你真正的在人際裡面,有效的看懂、聽懂對方的言下之意;並且透過適當的問句,跟你在乎的人達成必要的共識。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10月15號這一門課名額也在倒數了。這是我在2019年的最後一期【高難度對話】課程,錯過的話就要等到明年3、4月之後了。
所以希望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詳細的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很期待能夠在10月15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