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05年6月15日於香港「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頒獎典禮」錄影演講稿(中文版)
Warhola主席,各位嘉賓,各位亞洲出版業協會的成員,各位女士先生,大家晚安!
在開始前,本人對未能親自參加此次盛會並演講,表達深切遺憾。
本人缺席的原因有點奇怪,上任不到一個月的臺灣新政府認為,我的香港行可能對國家安全造成問題,包括可能洩露國家機密,以及對我的人身安全保護有所不足。因此我訪港七小時並進行公開演講的請求,很不幸遭到總統府的拒絕。
喔,我不知道原來香港是這麼危險的地方,各位女士與先生,你們最好小心了!
無論這些理由是否具有說服力,身為中華民國的前任總統,一定會對國家善盡職責。因此,我尊重繼任者蔡英文總統所作決定的職權。由於今晚未能親自與會,請接受我的誠摯歉意,雖然或許不該由我來向各位道歉。但在洩漏更多國家機密之前,請容我開始今晚的演講。
今天很高興能和各位談話。新聞的自由和專業的標準,永遠是現代社會的文明指標,並反映臺灣與香港共同享有並支持的核心價值,SOPA自設立以來的努力與貢獻,大家有目共睹。
愈來愈緊密的臺港關係
我也很開心能和香港民眾談話,理由有三:
首先,我在香港出生,全家在香港住過一年八個月,1951年時搬回了臺灣。所以我也算是香港仔,對香港有一份感情。事實上,我媽媽是在臺灣懷了我,來香港後生了我。如果用企業的語言表達,我可說是臺灣製造,香港交貨,再出口到臺灣,是臺港合作的成果。
第二,香港與中華民國的歷史淵源很深。香港是中國國民革命的基地,也是現代化的先驅,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就是在香港受教育,念過香港皇仁中學與西醫書院(就是香港大學的前身),更在香港受洗成為基督徒,並設立革命組織。1896年他在倫敦被清廷公使館綁架13天,差一點被送回中國處決,當時營救他的就是香港西醫書院的老師康德黎。香港改變了國父的命運,國父又改變了近代中國的命運,而我是國父的鐵粉,對香港自然另眼相看。
第三,香港與臺灣的關係持續深化。香港與臺灣一同走過風雨飄搖的年代,一起保衛釣魚臺,一起經歷天安門廣場上的六四民運。我記得七十年代臺灣還是戒嚴時期,出版自由仍被限制,我們都是在書報攤「偷看」從香港私運過來的禁書。香港人自己都不知道,香港曾經扮演臺灣年輕人突破政治禁忌的對外窗口。
尤其重要的是,香港和臺灣都使用正體漢字。現在全球使用中文的人口14億人,但使用正體漢字的不到4千萬人,臺灣和香港加起來就超過3千萬。這是連結傳統中華文化的臍帶,也是認識其他華人社會的橋樑,在文化、歷史及美學方面的意義無可取代。香港近年來透過文化、出版,在正體漢字上所做努力,值得臺灣高度肯定。
這些年臺灣和香港也彼此吸引。很多臺灣人第一次出境旅遊就是到香港,對香港大街小巷熟悉程度,不輸臺灣。在兩岸直航前,絕大部分臺灣旅客都是經過香港轉往大陸,香港一直臺灣是通往大陸的門戶。
在另一方面,越來越多香港人因為喜歡臺灣的文化特色與生活品質,到臺灣旅遊,過去八年中,從50萬人增加到150萬。成長為3倍之多。有些人甚至想要移民臺灣。我聽說臺灣的誠品書店在香港很受歡迎,開了3 家。因為誠品賣的不只是書,還讓港人品味臺灣人的生活方式。
上個月香港獲得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2016年全球競爭力評比的第一名,值得慶賀。讓我們為香港鼓掌喝采!
以九二共識為基礎開展兩岸關係
今天我的演講主題是去年11月新加坡「馬習會」後的兩岸關係。過去八年,兩岸關係出現1949年以來最大的變化,變化的基礎就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但這基礎怎麼來的呢?
1987年臺灣解除戒嚴、開放兩岸人民探親,兩岸關係開始解凍。1991年,兩岸分別成立海基會與海協會,開啟制度化交流。1992年10月,兩會在香港舉行事務性商談,大陸方面要求協商「一個中國」原則,但雙方沒交集。會後我方鍥而不捨,去函提出新建議:「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所賦予的涵義有所不同,各自可以口頭聲明方式表達」;海協會在11月16日正式函告海基會,「充分尊重並接受貴會的建議」。雙方終於達成共識,這就是「九二共識」的由來。當時臺灣媒體就下了「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標題,沿用至今。 香港在兩岸達成「九二共識」的過程中,也扮演了一個角色。
在這個基礎上,1993年4月,海基會辜振甫董事長與海協會汪道涵會長在新加坡成功簽署4項協議,這是兩岸在1949年隔海分治40多年後,首度由雙方政府授權相關團體,簽署正式協議。
但不幸的是,往後的15年,兩岸關係的發展動盪起伏,並不順利。從1996年李登輝總統執政時的臺海飛彈危機,與1999年提出「兩國論」的震撼,到2001年陳水扁總統的「一邊一國」論,2004年與2008年的公投綁大選,15年間兩岸關係危機四伏。
直到2008年,我就任中華民國總統後,推動兩岸和解,堅持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不統、不獨、不武」現狀的主張得到超過80%臺灣民眾的支持,可被稱為「臺灣共識」,而「九二共識」則是兩岸共識,已是現狀的一部分。由於這些政策,兩岸關係開始穩定下來。
八年來,兩岸簽署23項協議,主管兩岸事務的首長會晤7次並互稱官銜。每週往返兩岸的航班從零增加到890班,去年到臺灣的陸客超過400萬人,增為14倍;陸生增加到4萬2千餘人,成長近50倍,臺海緊張情勢大幅降低。
這些發展將一個「衝突熱點」變為一條「和平大道」。也因為「九二共識」,我們才能連續8 次派衛生部長正式參加暌違38年的世界衛生大會。這是因為我們改善兩岸關係的同時,也採取務實的「活路外交」,停止在國際上跟大陸為爭取邦交國而惡鬥,使得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不再是零和遊戲的「惡性循環」,而成為雙贏的「良性循環」,和平紅利開始出現,也已受到美國、歐盟與亞太等各國的肯定。
各位也許記得,1958年8月23日,廈門共軍開始大規模砲擊金門, 面積150平方公里的金門,44天內落下47萬發來自廈門的砲彈,平均每天超過一萬發,1979年起廈門才停止砲擊。2008年後,廈門不再射砲彈過來,送來的是每年平均超過17.5萬的觀光客。有趣的是,陸客在金門最喜歡買的紀念品,就是用共軍多年前打來砲彈殼所製作的菜刀!
由於兩岸累積了足夠互信,在尊嚴與對等的前提下,去年11月7日,我在新加坡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先生會面,是兩岸1949年隔海分治66年後的第一次。
雙方在會中確認「鞏固兩岸和平、維持臺海現狀」的共同基礎就是「九二共識」。我並當面向習先生表示,「九二共識」的內容就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對其涵義認知各有不同,可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達」,也就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我方不會表述到「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台灣獨立」,因為這是《中華民國憲法》所不允許的。對我們而言,「一個中國」當然指的就是中華民國。「馬習會」後臺灣民調顯示,這種說法有6成民眾支持,比過去的支持度還要高。「九二共識」同時反映出臺海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概念。
如果您問:「馬習會」的意義是什麼?我會說,兩岸因內戰隔海分治67年,兩岸領導人平起平坐、握手言歡本身就有重大歷史與現實意義,等於搭建一座跨海的和平大橋,讓兩岸領導人可以直接溝通。
在「馬習會」前的籌備階段,雙方都同意:會談到第三地舉行,馬、習見面時不稱國名與官銜,互稱先生。最顯著的是,我們都同意事先儘早先通知美國。我們也同意舉行會後餐敘,但誰出錢?答案是:各自分擔。我們還各自帶酒來,他們帶30年份的陳年貴州茅台。我們帶25年份的陳年金門、馬祖高梁與老酒。會後發現,高梁酒喝得比茅台多。
讓中華民國成為和平締造者和人道援助者
過去八年來,我致力讓中華民國做「和平締造者」與「人道援助者」。我們「從臺海、到東海、到南海」三次實現和平,我們提供資金、糧食、衣物、醫藥、救援與醫療團隊、組合屋與其他救災物資給需要的國家,如日本、菲律賓、中國大陸、西非、敘利亞、加勒比海、尼泊爾與中美洲。臺灣如今已是國際社會的資產,而非負債。
臺灣是一個移民社會,創造出豐富多元且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 而臺灣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政經轉型的成功歷史,也深深烙印在人民的共同記憶中,成為臺灣社會最深層的底蘊,造就了臺灣的創造力以及人情味,這是大陸最需要了解的。
而大陸的遼闊疆域、人民勤勞,35年來的經濟改革,也使大陸的整體財富與力量快速成長,大陸現在已經非常不一樣了。雙方都要相互了解,將心比心。這8年來,我們歡迎大陸民眾造訪臺灣,鼓勵大陸學生來臺唸書,臺灣的大學校園出現了許多大陸學生,他們與臺灣同學在自由民主環境下,一起讀書、一起辯論、一起運動,一起遊憩,在他們人生比較早的階段,就開始交朋友,為兩岸未來永續和平與繁榮打下基礎。我相信我們將為臺海兩岸人民創造一個非常不同的未來。
記得4年前一月我競選連任成功的晚上,有兩岸大學生一起看電視開票。有國際媒體報導,臺灣同學向大陸同學稱道臺灣選務工作的效率。他說,「你看看我們開票的速度,我們早上投票,晚上就知道結果了!」。大陸同學聽了說,這沒什麼,在我們那邊,也是早上投票,但我們前一天晚上就知道結果了!」大陸學生的幽默感,顯然不比臺灣學生差。
結語
各位女士與先生,過去八年來,兩岸關係的大幅改善,不只為臺海兩岸,更為亞太地區帶來和平與繁榮。臺港關係也連帶水漲船高。我當然希望在臺灣政黨輪替後,這個趨勢仍可持續下去,我衷心希望新政府能有所需智慧與勇氣,維持馬政府過去八年所辛苦打造出的和平繁榮現狀。臺灣與香港本就共享自由、民主、人權及法治等核心價值。未來我期待雙方攜手合作,繼續對兩岸與區域的和平與繁榮,作出貢獻。
最後,敬祝各位貴賓健康快樂。歡迎大家有機會到台灣來訪問,作我的客人。 謝謝大家!
自由之家評比指標 在 陳建仁 Chen Chien-Jen Facebook 八卦
2020台灣奇「績」!
年初武漢肺炎爆發迄今,全球陷入混亂,2020成為黑暗的一年。但台灣成功守住疫情,成為亂世中的福地,在各個領域都有穩健的成長與突破。在經濟上,台灣成為全球少數維持經濟正成長的國家,國人對經濟發展的信心,更加堅定;在外交上,我們拉近與世界的距離,創造史上最好的台美及對外夥伴關係;在國防上,我們展現防衛決心,加速推動國防自主,持續強化防衛戰力的現代化。
1、 民主防疫成功,人民生活如常:
(1)結合大數據,推動科技防疫;
(2)推行口罩實名制,確保民眾防疫物資無虞;
(3)成立防疫國家隊,守護台灣也援助其他國家;
(4)政府成功爭取千萬劑武漢肺炎疫苗貨源;
(5)近9成民眾都滿意政府防疫表現。
2、 經濟逆勢成長,重返世界榮光:
(1)紓困又振興,守住企業穩住勞工;
(2)發行三倍券,成功帶動內需市場復甦;
(3)外資、內資、台商都加碼投資台灣;
(4)出口及上市櫃公司營收表現耀眼,創下新高點。
(5)台灣第三季經濟成長率達到3.33%,亞洲四小龍唯一正成長;
(6)主計總處預測2020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達到2.54%;
(7)股市在2016年馬政府是8千點,如今破1萬4千點,不斷攀上新高峰;
(8)明年經濟依然持續看好。
3、 外交重大突破,台美史上最佳:
(1)展開「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簽署5年合作MOU;
(2)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衛生部長阿札爾接連率團訪台;
(3)美國政府讚揚台灣是區域典範和世界一股良善力量;
(4)《台灣旅行法》、《台北法案》的落實,台美關係重大突破;
(5)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及日本前首相森喜朗來台,顯示民主自由價值同盟;
(6)總統參與多場國際會議,提升台灣國際能見度。
4、 堅實防衛決心,守護家園安全:
(1)推動國防自主、軍事改革,找回軍人士氣和尊嚴;
(2)國機國造、國艦國造,已大有進展;
(3)高教機首飛成功,展現國防航太產業能量;
(4)F-16維修中心啟用、潛艦國造動工、沱江艦後續艦首下水、布雷艇交船,展現發展不對稱戰力決心;
(5)美國政府11次對台軍售,加強台灣防衛力量。
5、 國際指標認證,同享光榮時刻:
(1)蔡總統入選美國時代雜誌「2020年百大影響力人物」;
(2)蔡總統入選彭博商業週刊全球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
(3)蔡總統獲英國金融時報讀者評選為12名全球最具影響力女性之一;
(4)蔡總統獲富比士雜誌連續第5年列入「2020年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女性」;
(5)彭博評比台灣在全球創新潛力排名第5,盛讚蔡總統是2020年最佳領導人;
(6)亞洲開發銀行預測2020年台灣經濟維持正成長,穩居亞洲四小龍第一;
(7)經濟學人肯定台灣是2020年最佳國家之一;
(8)新聞週刊日本版刊登日本智庫評估報告,台灣防疫成績傲視各國榮獲第一名。
自由之家評比指標 在 賴清德 Facebook 八卦
《電視政見發表會第二輪發言》
台灣是一個年輕、勇敢、又令人稱羡的民主國家,我們歷經各種挑戰,但台灣從來沒有被打倒,反而更強壯、更堅定。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在這塊土地上,台灣人民共同創造出許多亮眼的成績。今年,「瑞士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在141個受評比國家,排名第12,總體經濟穩定度是全球第一,又和瑞士、德國、美國,並列全球四大超級創新國。
我們重視自由、人權和法治,今年在「自由之家」的世界自由度調查中,台灣不僅列為「自由國家」,得分還高於法國、義大利、美國等西方民主國家。
今年國際雜誌CEOWORLD的全球醫療照護指標評比,台灣也在89個國家中,名列第一,勝於韓國和日本,我們的健保制度更是國際頂尖。
我們的半導體產業、機械產業、農業、紡織、以及新創技術,都揚名海內外。全球每六株蘭花,就有一株是台灣生產,就連奧運足球賽的選手運動衣都採用台灣布料、專用球也是台灣製造。
台灣有美麗的自然景觀、多元的文化風情、便捷的交通、穩定的治安,也有友善安全的觀光環境。大家都看到珍珠奶茶在日本、在各國引發的風潮,展現我們美食王國的魅力。
台灣在各領域的貢獻,對世界具有相當的影響力,也有越來越多國家聲援我們的國際參與,把台灣視為「民主最後防線」。
國際社會這麼看重台灣,但台灣政黨卻因國家認同分歧,以至於長期處於對抗,無法建立起以國家利益為優先的政黨文化。
像是對於巴拿馬突襲式的斷交,立法院朝野竟然無法合作,即時通過譴責中國的決議文,分歧之嚴重,可見一斑!台灣如果能夠團結,台灣一定能更好。
台灣除了團結,沒其他出路,也只有團结,對外才能抵抗中國的威脅,因應國際變局,對內也才能持續深化改革,妥善處理人口危機、貧富差距、世代正義,以及工業4.0、人工智慧時代,全球氣候變遷等等挑戰,所帶來的各種的問題!
我和張前院長、余女士,雖然出生不同,成長的環境也不一樣,自然而然,我們會有不同的理念和做法。
但是我和張院長同樣是建中、台大畢業,一樣去美國留學,同樣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奮鬥,並且先後擔任行政院長。
張院長是不分黨派幫忙我,我也不分黨派幫忙其他縣市長,今天我們三人又為了爭取服務國人,同時站在民主的舞台,其實我們的「相同」,遠遠大於我們的「差異」,只是我們的溝通不夠,彼此了解太少了。
台灣是我們共同的美好家園,中華民國已經在台灣新生,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台灣的未來前途,應該交由台灣人民來決定,這不就是台灣當前最真實的情況,也是多數人的共識嗎?
我們也應該有共同的認知,只要「台灣贏了,就沒有輸家」,反之,「台灣輸了,就沒有贏家」,每個個人、政黨,都是小我,都要為成就台灣的大我而努力。
韓市長、張院長和國民黨都應該看清中國要併吞台灣的事實,不要再一廂情願,要醒醒,並以香港、西藏為鑑,放棄一個中國原則,丟掉九二共識、和平協議等套殺中華民國,傷害台灣主權的做法,和民進黨一起合作,帶領台灣人民,完成六項使命。
第一、捍衛台灣主權。第二、守護台灣民主、自由、法治、重視人權的社會制度。第三、維護台灣人民決定自己國家未來前途的權利。第四、齊心協力發展經濟、建設國家,造福人民。第五、穩定兩岸關係。第六、促進印太區域和平發展。
如果有人仍然執迷不悟,為了台灣的未來,也為了台灣世世代代的子孫,敬請台灣人民,發揮民主的力量,透過一次次的選舉,利用一張張選票,像打鐵、鑄劍一般,一鎚又一鎚,打掉一中雜質,將國人守護台灣,維護民主的民意煉成鋼鐵一般的國家意志,團結台灣!
敬請各位國人同胞用三張選票顧台灣,第一張選票支持三號蔡英文、賴清德,讓「英德配」贏得大選,第二張選票支持民進黨的立法委員候選人、第三張選票政黨票支持14號民進黨。讓總統連任,國會過半,團結台灣,壯大台灣!
自由之家評比指標 在 2022自由之家評比指標-假日節慶活動情報,精選在Youtube上 ... 的八卦
國際人權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公布2017世界自由年度報告, ... 分),而兩大評比指標「政治權利」與「公民自由」,7分為最不自由,1分為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