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個人的真性情,不是看他如何享受成功,要看他如何面對失敗。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觀察一個民族、一個國家。
接連兩晚看了桌球混雙日中對戰,以及臺灣桌球教父莊智淵惜敗的單打比賽。
心中有些感觸,想記錄下來。
說真的,日本中國的桌球混雙決賽,實在精彩。
雙方選手不只球技頂尖,心理素質也非常強韌。由這兩個隊伍進行頂尖對決,是實至名歸。
有這麼精彩的比賽,全世界喜歡桌球運動的人們,應該都會覺得很過癮。
但很奇怪的是,賽後中國兩位銀牌選手,在頒獎台上看不出喜悅,反而肢體僵硬好似受罰的樣子。
後來就明白了。中國網路小粉紅在賽後像吃了炸藥。
不只痛罵自家選手,還跑去伊藤美誠和水谷隼的社群網站用各種不堪言詞洗版,甚至沒有參賽的日本球評福原愛,都一併被罵。
中國選手用一場好比賽打下一面奧運銀牌,沒讓中國人高興,反倒震碎了中國網民的心。
這非常赤裸地讓人看見,在中國琳瑯滿目的獎牌以及實力堅強的選手背後,不是一個人人有運動精神的體育大國,只是「自大其外、自卑其中」的獎牌大國。
關於運動精神是什麼,十個人或許有十一種說法。而我想分享些許個人體悟。
在大學時期,我曾經短暫地學習了擊劍運動,參加了校隊。我的實力並不突出,個人競技成績也很差。
但這段學習擊劍的時光,讓我練習了好多重要的人生課題。
其中一項就是:
學習面對失敗,學習欣賞比自己強的對手,學習接納自己的不足,學習從挫折中站起來。
在成長過程中,臺灣社會極度畸形的升學主義,保護了很會考試的我,避開了絕大多數的挫折。
音樂不行?反正不算排名;美術不行?不影響升學;體能不好?沒關係,大考不考。除了煩惱交不到女朋友之外,我在青少年時期根本沒什麼巨大的挫折。
這導致我很缺乏面對失敗的經驗,也無從學習如何欣賞別人的優點、接納自己的缺陷。
直到大學誤打誤撞進入擊劍校隊訓練,深刻體會到自己的天份有限、身體強度不足,精準度、爆發力都比不上別人,簡直平庸到不行。
而遇上比自己強的對手,就像面對一堵牆,不能閃躲,只能硬著頭皮打到底。
而吞敗之後,要承認自己技不如人,還要研究對手為什麼比較好、找出自己的缺點。
這種心理衝擊,遠大過於比賽的勝敗。
就這樣,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挑戰中,我不斷承認別人比我厲害,接受自己現階段技不如人,然後想辦法應對下一次比賽。
即使是輸掉的比賽,過程中流下的汗水和汲取的經驗都是真實的。就算輸了,我也得到無法複製的經驗。
對手可以帶走勝利,但沒有人能拿走我從比賽過程獲得的心得。
勝負或許不是我能一手掌握的,但我可以得到多少進步,是我自己決定的。
「承認自己有所不足」就是我在運動競技場上學到的寶貴一課。
這個課題我至今都還在學習,不敢說做得多麼好。但我很感激擊劍運動讓我有鍛鍊心性的機會。
在運動競技場上,能取得勝利是成功,能接納失敗則是成熟。
而成熟比成功更能打動我心。
臺灣18歲的體操好手 #丁華恬 帶領臺灣進入睽違半世紀的女子體操賽場。華麗翻上平衡木的氣勢令人驚艷。但她掉下平衡木後立刻穩住,繼續完成動作那一刻,強大的心理素質,比體操美技更讓人讚嘆。
有奪牌實力的柔道女王 連珍羚 LIEN Chen-Ling,因被判指導落敗後,賽後受訪表示「已經把自己準備得很完美,迎接這個比賽。但勝負的世界就是這樣,只能接受這個結果」連珍羚哽咽中展現的精神力,在我心目中已經超越獎牌的價值。
拳擊世界排名第一的 林郁婷 Lin, Yu-Ting,對上實力堅強的菲律賓籍選手,因策略不受裁判青睞以些微差距落敗,首戰爆冷出局。他賽後受訪激動表示「今天自己跌倒了、摔跤了,我之後會努力站起來」讓我確信,他未來必定能取得更多的榮譽。
而我們的桌球教父 莊智淵 Chuang Chih-Yuan,網球一哥盧彥勳 Yen-Hsun Rendy Lu,早已用奮戰精神超越勝敗,在臺灣運動史上留下歷史性的背影。
而臺灣人也學會用超越勝敗的眼光,共同支持著選手們。
全勝的金牌,是最耀眼、最喜悅的焦點;但歷經敗陣的銀牌和銅牌,是最能展現心理素質和運動精神的位置。
舉重女帝郭婞淳 KUO, Hsing-Chun 奪金後說「我的生涯拼圖已經完成,希望這塊金牌能帶給台灣力量、振奮人心,接下來也多關注我們其他選手,多幫我們加油!」
一席話,展現「強者的友愛」,為臺灣帶來巨大的力量。
臺灣的年輕好手楊勇緯 Yang Yung Wei(柔道銀牌)、羅嘉翎 LO Chia-Ling +0(跆拳道銅牌),魏均珩 WEI Chun-Heng、 #鄧宇、 湯智鈞 Tang Chih Chun(射箭團體銀牌)、鄭怡靜 CHENG I-Ching、Lin Yun Ju 林昀儒(桌球混雙銅牌)、 #陳玟卉(舉重銅牌),不因一時敗戰而氣餒,享受比賽,也享受奪牌的榮耀,更是完美演繹了新一代臺灣人的運動精神和心理素質。
絕大部分的臺灣人,能共享摘銀奪銅的喜悅,不苛責選手、不羞辱對手、不罵地主怪裁判,足證臺灣已經走出過去被鄉民戲稱「贏球才是國球」的時代。
臺灣人的集體心理,已經進入新階段:
可以欣賞他人的優秀、正視自己的不足、真心真意珍惜每個比賽過程,把選手當成人而不是奪牌工具。
這不只是體育競技的成就,更是一個民族心理素質的進步。
勝利固然讓一個民族揚眉吐氣。
但面對失敗的態度和反思,才是顯現一個民族底蘊的時刻。
中國小粉紅為自家選手在球場上飆罵髒話、有違運動精神的行徑喝采,卻無法欣賞劉詩雯和許昕打下來的銀牌。贏了就是寶、輸了變根草。
這不是體育大國的成熟,而是獎牌大國的幼稚病。
兩相對照,中國的獎牌數固然遠高過臺灣;但集體心理素質的鍛鍊,臺灣展現了文明的強韌。
數十年不同制度的薰陶,一個民主自由,一個高壓集權,臺灣和中國的在集體心理,早已有巨大的差別。
中國不斷製造臺灣的挫折,而臺灣總是能從一次又一次挫折中站起,這就是臺灣從失敗中淬煉的心性。
摘金奪銀,只是讓一個國家成為「獎牌大國」。
能夠共享成功、接納失敗、正向進取,才是真正的「體育大國」。
謝謝每一位發光發熱的臺灣選手,讓臺灣在世界舞台上成為難以忽視、不可抹滅的存在。
後續還有許多精彩的奧運賽事。祝福所有的選手,健康順利完賽,取得心目中的最佳成績。
讓我們繼續欣賞每一位全力拼搏的選手,共同學習分享榮譽及面對失敗,讓臺灣成為世界無法忽視的好國好民。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NanaQ,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27 【 8 個東西簡化生活】 1. 虎尾蘭 天然的空氣清淨機 & 美化空間。 2. 凡士林 臉部、嘴唇、後腳跟保養。 3. 大杯子 ikea 玻璃燒杯,大容量的杯子讓我可以減少裝水的次數, 維持隨時補充水分的好習慣。 4. 收納真空袋/壓縮袋 壓縮換季衣物 & 床包組,省下更多空間。...
自由主義缺點 在 壯闊台灣 吳怡農 Facebook 八卦
【不要讓八位軍人白白犧牲】
1月2日的早上,機號933的空軍黑鷹直升機在山區飛行、前往蘇澳;8點06分48秒,獲得塔台許可,爬升至4,000呎。同時,直升機逐漸進入雲層,失去能見度。接著在機艙內的對話,從頭到尾不到十秒鐘:
副駕駛跟正駕駛說:「教官高度」。
三秒後,塔台向直升機呼叫:「請問預計抵達蘇澳時間」。
過了不到一秒,副駕駛:「教官現在高度」。
一秒後,正駕駛:「知道」。
過了兩秒半,正駕駛向塔台呼叫:「阿 預計抵達蘇澳」。
再一秒,不明聲響。
再一秒,錄音終止。
根據國防部公佈的數據,在這十秒,直升機離地面的距離從381呎掉到87呎,喪失了294呎(約90公尺的高度)。十秒之後,在上午8點07分01秒,黑鷹撞山。十三人在機上、其中八人殉職。
隨著總統大選的結束、疫情的延燒,三個月前的這場意外已被逐漸淡忘。過去三個月,受難人員獲追贈勳章,國防部召開「初步調查報告」記者會,相關人員的懲處確定,紀念碑也在昨日落成。黑鷹事件看似落幕。
許多人希望放下過去。但是,我們必須記取教訓。
2014年阿帕契直升機在霧中直撞民宅;2018年2月另一架黑鷹直升機在蘭嶼墜海,六人喪生;2018年6月F-16戰機撞山,飛行員殉職;這次的黑鷹失事造成八人罹難。飛安事件頻繁發生,幾乎每一次都付出重大的代價:軍人的犧牲、家庭的破碎。現在是政府嚴肅面對系統性問題的時候——深入檢討人員訓練以及組織文化。
【感謝自由時報刊載評論:https://tinyurl.com/unjjxv4 】
▋必須面對的問題
2月15日公布的初步調查報告中,國防部將失事歸因於「環境及人因複合因素」。空軍司令部督察長在記者會上表示:飛行員以合格的方式操作飛機,在「發生地形以及天候的因素」後,操作「不及應變而發生遺憾的意外」。
但這樣的檢討報告並沒有回應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姑且不論事後的應變與搜救,這一場意外突顯了哪些制度上的缺陷?我們該如何降低意外再度發生的機率?
許多疑問,必然有紀錄可以回答。國防部雖然沒有法律義務對外公開,但若以開放和透明的態度來說明,將提升社會對國軍的信任、回應對國軍的期許。我們也希望立法院儘早要求國防部針對黑鷹事件進行專案報告。全社會——包括每一位軍人——都應該得到更完整的交代。
1️⃣ 成軍過程中的訓練標準
台灣的UH-60M黑鷹直升機分屬三個不同單位。陸軍航特部(陸航)採購的六十架黑鷹裡,其中十五架在2016年移撥給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空總);另有十五架在2017年起,分批移交給空軍救護隊,取代服勤三十多年的S-70C藍海鷗直升機(黑鷹的前身)。而這次失事的直升機是在空軍救護隊的編制下。
陸航與空總在成軍階段都有派學員到美國;也分別聘請由美國退役飛行員組成的「技協小組」來台,協助「飛行」與「後勤維持」的訓練,為期兩年。
空總飛行員的赴美《完訓心得報告》指出:「美方對於系統認識、試講、試教之能力要求甚高⋯對於每一步驟之進行與處置,均要求機組員須正確並提前告知,前後艙之任何行動均在互相掌握與知悉下綿密進行,由其機內外空域視察⋯系統監控與安全視線交叉互補⋯等飛行中潛在危機的掌握,每次飛行後之歸詢檢討由美籍教官講評飛行狀況,並分析缺點或改進建議⋯」。
空軍救護隊為何沒有比照辦理相關訓練?空軍救護隊接裝時的受訓課程,跟陸軍與空總在美國的受訓內容,有什麼不同?接機的兩年多來,空軍救護隊有沒有參考美國「技協小組」給陸航與空總的結案報告?若有,參考了哪些訓練內容、又做了哪些改進?
國防部官員在2月的記者會解釋:空軍救護隊「已經成軍,在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我們都會恢復到常態的訓練」。之前的訓練與「常態訓練」有何不同呢?
2️⃣ 模擬機的訓練
模擬機是飛行員訓練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地面上安全地演練各種緊急狀況的應變處置,例如直升機進入雲層或能見度下降而無法目視地面時,從「目視飛行」轉換為「儀器飛行」的標準程序與操作。
空總受訓人員《完訓心得報告》的第一項建議便是「持續模擬機訓練之必要性」。他們的報告說明:「對黑鷹機種之認知,咸知模擬機訓練的重要性,尤其是緊急程序發現的徵候與處置,與儀器訓練及自動化飛行操作,許多情況無法使用實體機訓練,除安全考量外,仍需高額成本與風險顧慮。唯有建立模擬機定期精進課程,獲得專業師資與硬體方能提升人員素質且增進信心與能力」。
在2月的記者會上,國防部官員表示,失事的兩位駕駛去年分別操作了四次模擬機,而最後一次則是在意外發生前的一個月。不過,在民視記者葉郁甫的追問之下,國防部也坦言:兩位飛行官先前所操作的是藍海鷗模擬機;而最近一次到新社營區操作黑鷹模擬機,是在去年三月,距離失事已達十個月之久。
據瞭解,陸航在新社建置了兩套黑鷹模擬機,每週分配固定時間給空總以及空軍救護隊的飛行員。按照陸航的內部規定,黑鷹模擬機的訓練必須達到每季三架次的標準,每架次約莫兩小時。空軍救護隊應該說明:空軍飛行員的標準是多少架次與時數?在事件發生之前,飛行員接受模擬機的訓練頻率為何?藍海鷗跟黑鷹模擬機的訓練內容和操作系統是否有所不同?這次的意外之後,空軍救護隊又做了什麼調整?
3️⃣ 國軍的組織文化
最難以克服的挑戰,或許是國軍嚴明的階級制度與管理文化。
一位現役直升機飛行員和我們表達:「最大的問題是文化的問題 。過於僵化的階級制度,或許才是這次事件的主因。訓練面向的問題絕對比文化層面容易解決,但是文化不去改變,再嚴謹的訓練都沒有用。」
根據聯合報記者程嘉文的報導分析,直升機即使進入雲層,只要將高度拉升,並及時轉為「儀器飛行」,也許就不致於撞山。然而,選擇爬升高度後再下降所要耗費的時間,就有可能延誤參謀總長的行程——為了如期達成長官交付的任務,時間壓力或許是駕駛決定維持目視飛行的原因之一。
另外,當駕駛發生空間迷向或判斷失準的狀況,另一位駕駛理應可以要求接桿協助處置。在失事前的最後十秒,雲霧極有可能已覆蓋下來、影響能見度,導致無法掌握離地情況。國防部在記者會所公佈的數據顯示,當時直升機非常接近地面,副駕駛兩度提醒高度,正駕駛雖回答「知道」,飛機高度不但沒有爬升,反倒持續下降。軍中的飛行員提出一個疑問:「是否代表當時正駕駛已經產生空間迷向?副駕駛在此時是否應適時接手操作?」正副駕駛之間的階級落差是否也影響當時應處方式?
實情是否如此,目前的公開資訊(並不包括機艙內的完整錄音檔)無法證實,但也提醒了我們,階級文化也是事件的潛在因素。
我們一直強調,應受檢討的是制度,不是個人;無論駕駛、空軍或國防部,都不該是被責難的對象。我們必須協助國軍改善組織文化,容許下屬做決策的空間——正確的判斷,不應該受到官階高低的影響。
▋紀念碑的意義
昨日,八位殉職軍人的紀念碑正式落成。
也許,面對悲劇,「不追究」被視為一種寬容、或對受難者家屬的體貼。但既有的問題不容擱置,因為各個環節所牽涉的,可能是國軍弟兄姊妹的生命安全。我們必須嚴肅思考所有可能因決策而造成的遺憾,並誠實檢討體制內長期習慣的形式主義。
我們認為,記取沉痛的經驗,勇於改變現狀,才是展現對國軍英烈的尊重。
我們期待,政府向每一位持續為國家效力賣命的飛行員以及軍士官兵承諾:國軍從此時此刻,一切將有所不同。
(圖片來源:軍聞社)
自由主義缺點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八卦
我在美國時,認識一個來自上海的媽媽,想盡辦法要讓她十四歲的女兒,到美國來,從中學就開始念。我看她事事細細打點,分明是捨不得女兒在這麼遠的地方,忍不住問她為什麼這麼堅持女兒要在美國受教育?上海媽媽拍桌子說:國內教育制度養出來的孩子,全一個樣兒!我的女兒在這邊才上一年,人開朗得多,看事情也有自己的想法!
我同意,美國社會蓬勃的朝氣,引領全球的創意,跟美國教育及美國社會裡,非常強調「個人價值」、「個人想法」有很大的關係。這就是我們常常講的「個人主義」,強調個人的自由和個人權利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獨立的美德」。就好像盆栽一樣,從小就被規劃得整齊劃一,長出來可能就每棵都是直直的,但如果每棵樹長得空間夠大,自由發揮,這些樹就有可能長得奇奇怪怪。美國社會的好處,就是這些奇奇怪怪,不但不會被視為缺點,還被當作特色讚揚。
但我自己是在威權體制下,強調集體主義的氛圍裡長大的。我一方面很享受美國社會對「個人」的尊重,但有些時候,我也忍不住要想:這樣真的好嗎?比如我對他們的親子關係,就很困惑。以我的標準來講,真的太淡漠了。像我的美國老公出國旅行渡假,比一年一度去看他老媽重要,我就完全無法苟同。
婚姻闗係顯然也很不一樣。老媽有一次說,她到美國看我跟我的美國老公,晚餐是各吃各的,說她當場心疼得眼淚要掉下來。我那時已在美國住了十多年,我的反應是:蛤?
講到政治就更別提了,每個人都堅持己見到底,美國社會分裂的狀況,跟我們台灣的統獨之爭有拼。
這是為什麼我在看David Brooks的<第二座山>時,我發現我自己,竟然在心中忍不住不停的點頭。
David Brooks的確是紐時專欄作家群裡,我滿喜歡的一個。我喜歡他,是因為他會從中間右派的觀點,去打比他更右邊的,比如川普。我看了,當然比左派的人打川普,更爽。
但在看David Brooks的<第二座山>時,我突然理解,這可能是我第一次,真正「聽到」保守派的觀點。我必需承認,我以前對保守派的想法,只是「聽過」,不是真的「聽到」。
為什麼會只「聽過」沒「聽到」?我自己要負三分之一責任,對不是同溫層的聲音,可能不自覺的就調低音量。第二,歐美國家主流媒體的主流思維,即使在現在,各國右派勢力大崛起之後,還是以自由派為主流,其他聲音很容易被邊緣化。第三,我是真的覺得保守派自己也要負點責任,論述常常太爛,代表性人物如美國總統川普講的話,是要怎樣認真?
David Brooks的論述就完全矯正了第三點。當然他跟川普這類保守派是完全不同路的,他對這類極端保守派的批評也很嚴厲。但David Brooks的<第二座山>資料搜集很充分,邏輯很清晰,文字充滿感情。他為現今社會,提出一個在歐美主流的「個人主義」與亞洲主流的「集體主義」之間的中間路線,也就是關係主義。強調社群,強調奉獻,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如果歷史的發展,是要朝保守派方向前進,才能矯正自由派及全球化帶來的問題時,我真心誠意希望,是像David Brooks這樣的保守派來帶領。
這本書特別符合我目前的心境。我在美國的時候,也很以自己的「獨立的美德」自傲。但回到台灣之後,被台灣濃濃的人情包圍,我不禁要想,我在美國的獨立是真的喜歡,還是不得已?
明天3月5日晚上八點,我會和雲朗觀光集團的盛治仁總經理,就<第二座山>做一場直播對談。范琪斐的美國時間粉專會同步直播,非常歡迎對這本書有興趣的朋友來參與。
小聲說,我們現在其實正在跟David Brooks約時間做專訪,好像滿有機會的,時間正在喬,我很希望各位大大們也去看了書後,來提一些問題,這樣我去訪David Brooks就會很有面子。
自由主義缺點 在 NanaQ Youtube 的評價
00:27 【 8 個東西簡化生活】
1. 虎尾蘭
天然的空氣清淨機 & 美化空間。
2. 凡士林
臉部、嘴唇、後腳跟保養。
3. 大杯子
ikea 玻璃燒杯,大容量的杯子讓我可以減少裝水的次數,
維持隨時補充水分的好習慣。
4. 收納真空袋/壓縮袋
壓縮換季衣物 & 床包組,省下更多空間。
5. 椰子油家事皂
成分單純的家事皂可以用來洗衣服、洗碗、洗手。
6. 掃地機
除了省時省力之外,也不再需要用除塵紙來除狗毛,
打掃比過去更環保了!
7. 潮汐 APP
睡前伸展 & 冥想使用的 APP,
除了每日的勵志名言,還有很多療癒的白噪音。
8. 燙瀏海
維持瀏海造型的妙方,省時又省電,
我的設計師 - 李委 IG:https://www.instagram.com/wei_hair/
--
👇【極簡生活】15 大好處!提升生活品質
https://youtu.be/xD9lEOmGneo
👇【保養程序】敏感肌必看!免花錢!好膚質養成秘訣
https://youtu.be/ndc9qOmdujk
👇【膠囊衣櫃】7 大好處!找到自己的穿搭風格
https://youtu.be/Zg1A4FEysoM
👇【布衛生棉】使用半年後的心得|優點缺點分析
https://youtu.be/IBXdkS33Wq0
👇【改變生活】10 個習慣讓你更快樂、更自由
https://youtu.be/DtHI_1xvboE
—
😊Follow NanaQ ⇊
IG: https://instagram.com/nanaq521
FB: https://www.facebook.com/nanaq521
—
😊Contact Me ⇊
mail: nanaq520@gmail.com
—
Music: www.bensound.com
#改變生活 #改變 #極簡 #極簡生活 #簡化生活 #極簡主義者 #生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OEJicHxWDM/hqdefault.jpg)
自由主義缺點 在 852郵報 Youtube 的評價
立即贊助《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support-us/
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Fc4McaJ_M/hqdefault.jpg)
自由主義缺點 在 NanaQ Youtube 的評價
【#做自己 Be Myself|講義】
http://bit.ly/self_definition
01:17 【極簡人生|做自己的方法】
1. 調整心態
避免一心只想成為特別的人,換個方式思考,做什麼事情能夠更快樂更自由?
2. 斷捨離標籤
不被別人設下的標籤給侷限。
3. 列出自己的優點 & 缺點
幫助我們更誠實的面對自己。
4. 探索
探索喜歡的事、擅長的事、有自信的事。
5. 學習獨立 & 獨處
挖掘對你來說真正重要的東西。
6. 模仿 & 學習
藉由模仿來學習,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 & 讓自己更快樂的方法。
7. 列出自己的目標
不參考他人的成功方式,想做自己就建立自己的目標吧!
8. 定義自己
走完前面 1~7 點的旅程就會知道真正的答案。
--
👇【我的工作坊】幕後花絮|Vlog
https://youtu.be/ZTLZFpxfMOw
👇【夢想板】讓我達成目標的工具
https://youtu.be/YB4Nc8j6dqE
👇【斜槓人生】不再用工作職位定義自己
https://youtu.be/BlGgBwnRaDo
👇【自我價值】人生不迷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https://youtu.be/rBMl2MwRcT0
👇【履歷教學】增加面試機會!
https://youtu.be/F_VLIevSkZE
—
😊Follow NanaQ ⇊
IG: https://instagram.com/nanaq521
FB: https://www.facebook.com/nanaq521
—
😊Contact Me ⇊
mail: nanaq520@gmail.com
—
Music: www.bensound.com
__
#做自己 #自我 #價值觀 #自我價值 #目標 #人生 #斷捨離 #標籤 #極簡 #極簡主義者 #極簡生活 #人生意義 #成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ZtDgHR06V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