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已經給孩子夠用的愛與支持;
放過自己,偶爾輕放孩子的行為,接納自己不經意的情緒暴走,
你仍是夠好的父母!
■ 致父母自己:「給孩子愛之前,別忘了照顧好自己。」
‧父母厭世語錄:我的父母從未盡力愛我,我要用盡一生的愛獻給孩子。
‧醜爸勸世良言:無論給多給少,都是父母真實的一份愛。即使很小,但透過我們,那份愛可以長大;即使那份愛不完美,但請相信,那肯定夠孩子一生所用。
■ 致你與伴侶:「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為了這個家生死相許。」
‧父母厭世語錄:另一半有不對,就要改啊!改不了就是缺乏意志跟決心,無法接受!
‧醜爸勸世良言:家族治療大師薩提爾女士相信,每個人在大多數情境下都是盡力的,值得被欣賞與肯定。試著讓彼此接觸自己的初心,讓情緒可以被看見,再來慢慢調整行為。行為不會完美,但家人之間會更靠近。
■ 致你與孩子:「你的孩子永遠是你的孩子。」
‧父母厭世語錄:錯罰孩子,我會自責。但錯放孩子會不會讓他心存僥倖,下次變本加厲?
‧醜爸勸世良言:孩子的需求,會透過不當行為表現出來,事出必有因。先想「孩子要的是什麼?如何滿足?彼此要付出什麼代價?」處理的方式會慢慢成形。當賞罰轉為跟孩子一同成長,是錯罰還是錯放,就沒那麼重要了。
取自《教養不必糾結於最理想方式》
************************************
各位朋友,晚安:
「接受自己現在能做什麼,接受孩子的現況,每一次都是新的可能,每個可能都是我們的盡力。」
這本書是醜爸的新作,談親子教養最終是要回到父母自己的自我成長。上次在版面上直播之後,有朋友就期待,能再找一次醜爸來直播,畢竟像這麼溫柔的爸爸,相當少見了。
https://www.facebook.com/220440724638912/videos/644072932731611/
「夠好」跟「接納」的關係密切,而父母能接納自己,又跟能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有關。在傳統上,習慣把孩子變成父母期待的樣子,而非尊重孩子的獨特性,造成親子之間諸多困擾。
「懲罰自己會換來孩子更多的愛、服從與信任嗎?萬萬不會!懲罰只會讓我更想要控制孩子,因為我不想再犯錯,但這個害怕引起的控制,卻造成我跟孩子更大的衝突,而衝突激化了情緒,越演越烈……」
在傳統上,父母習慣處罰孩子,被當成主要的教養手段。父母本身,也是被處罰長大的,所以處罰傳承著一代又一代。然而,處罰背後有一種「控制便是愛」的邏輯:好像我們越愛一個人,越要控制他!
再進一步說,本質上,就是一個人如果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我們便可以傷害他。而且傳統上直接定義,「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怎麼做都不會有錯,所以有錯的都會是孩子?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合理化父母的行為,否定孩子,這就是愛?
同樣的,常把自己跟最理想的標準拿在一起比,做不到自己心目中的期待,就給自己一頓臭罵,這就是愛嗎?如果愛自己都不會,是要怎麼愛孩子?
看待現實中存在的孩子,跟看待父母自己的內在小孩,是多麼的相像。相對於控制,同理、善意關懷、接納、自我肯定……這些我們窮盡一輩子都有練習可做的功課,是不是比較接近那種「愛」所具有的溫暖?
我們常在版面上談,能做自己慈愛的父母,就比較能以慈愛的態度對待孩子。然而,沒有界線的慈愛,容易變質且不長久,這不管是用在一般的人際關係,或者用在親子關係,都相當適用。
基本上,一個人能夠跟真實的自我連結,願意做「完整」而非「完美」的自己,不管他是不是父母,都更往身心安頓的方向前進。換句話說,一個人是先懂得做「人」,接下來在這個基礎上,再談扮演好「角色」。
父母會做「人」,才會教孩子做「人」啊。當父母忽略了自我,接下來親子關係也不會好過。
「身教是有覺知地一起生活。」
醜爸善於在嘻笑之中,傳遞抽象與深刻的道理。這道理能落實於生活,又有深意,可以不斷揣摩,這是成長模式的特徵。
所謂成長模式,是一個人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然而,成長模式並不是要人朝著一個社會定義的目標猛衝前進,也少了那些以往強調精益求精的壓力,而是帶著活活潑潑的能量,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獨特性—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創意,在不同的親子互動中傳遞愛,夠好就好!
這活活潑潑的能量,來自於自愛,來自於覺知。在抱持覺知的情況下,我們自然能不斷自我調整,因應不斷變化的時代挑戰,而非固守傳統,強調自己一定是對的。
醜爸這本書裡面,處處可以看到深切的反省,醜爸活出了自己書寫的模樣,內外趨近一致。不著痕跡地安撫著焦慮的父母,跟父母攜手在愛裡成就,這是醜爸獨特的溫柔。
同時看見自己的努力與限制,常常活在當下,紮紮實實一步一腳印。父母能放過自己,也就能放心讓孩子飛。
祝願您,不管您是不是父母,都能從書中領略到成為自己的勇氣!
************************************
不夠好,卻夠用的愛
【文/ 陳其正(醜爸)】
學諮商的人,可能都聽過這句不怎麼好笑、但經常讓我們會心的話:「學諮商最大的收穫,就是知道要準備一筆錢讓孩子長大後去諮商。」
這句話不是在諷刺任何人,也非宣告諮商無用論。和越多形形色色的人深度交流後,越發現包括我們自己,許多人內心都有過去失落所造成的洞,還沒填上。這個洞,就像憲法賦予的基本人權一樣,不分性別、種族、語言、黨派、宗教,統統有獎。
過去失落所造成的洞,幾乎來自與原生家庭的相處關係,無論你是人生勝利組,還是一起跑就跌倒組。在家庭關係充滿階層與權力不等的台灣家庭—喔不,即使相對權力扁平、強調自主性的歐美家庭,孩子也不免在成長過程中留下許多問號:我夠好嗎?我被重視嗎?我得人喜愛嗎?我值得被肯定嗎?我在這個家是重要的嗎?
整個童年都在企盼父母的答案,但他們給的,也許不是我們所想的,或模糊不清、或帶有條件,遠無法滿足我們需求。
■ 盡力的愛
薩提爾女士相信,「大多數人在任何時候都是盡其所能而為。」這裡的「大多數人」,當然包括我們的父母。這句話比「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可接受一點,但仍引來許多問號:「我們身邊就有很多沒有盡力的父母啊!別說那些虐兒的、遺棄的,就說我們自己的父母吧!手足偏心、重男輕女、過度體罰、升學主義、冷漠刻薄、喝酒暴怒、情緒勒索……太多了!對孩子影響深遠,甚至有些還是現在進行式!」
是啊,從孩子的視角,父母是天地,是魔法師,是願意接納一切的大玩偶,孩子相信父母是全能的,什麼都會,什麼都有,還跟山一樣高。然而,父母是人,且終日疲累、身心皆傷,給不了孩子的,就被視為不盡力、不負責。
在孩子眼裡,父母可以多給;但父母也許早已透支用罄。
於是「未滿足的期待」出現了:孩子想得到母親的肯定卻落空;想要父親的親密連結從未獲回應;犯錯時換來的責罰,無法阻擋我們對被愛與被肯定的渴望。
我們是孩子,為了生存,為了證明自己值得,以為只有父母,沒有其他選擇,只能更用力跟他們要;然而,為了生存,為了證明自己值得,我們的父母有選擇嗎?他們可以跟誰要?
他們是否擁有足夠的資源及餘力,做出更好的決定?
■ 這份愛,夠用嗎?
透過「親職」,我看見的不是父母愛的濃純香,而是滿足一個孩子的苦辣嗆。原來滿足一個孩子的心理需求,是這樣的難!這一刻以為自己做到了,下一秒他的另一隻腳又踩在你的雷上。
電影《無間道》裡,扮演臥底黑道的劉德華有句經典台詞:「我想做好人。」哪個父母不也一樣想大喊「我想做好媽媽/爸爸」?但究竟要做到什麼程度,在孩子眼中,父母才夠好呢?如果孩子要的,我就是給不了,還能自認是個好爸媽嗎?
在我遇見的父母中,絕大多數都是盡力了,但有些人仍不斷嘗試,把絕大部分的資源和時間都用在孩子身上,好似世上沒有「盡力」二字:所謂「盡力」,就是不把資源與時間用在經營夫妻關係、放鬆休息,和朋友出遊;「盡力」就是把九十分的孩子推上九十五分、甚至滿分的頂峰。
這些朋友,他們的父母可能同樣不知「盡力」為何物,從小扛著滿足父母要求,以著有如攀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般的標準拚命,無論做到流汗流淚,就是不夠好,好還要更好,一定能做到。
另一種朋友,相信父母在他們小時候是不盡力的、偏頗的,甚至失職的,所以他們也負起如馬里亞納海溝般深不見底的壓力,要讓孩子享受到「盡力的愛」。
這兩種愛,在我們的童年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失落,是不夠好的愛。但也許,父母們已經盡力了,即使我們百般不認同。無論認同與否,我們擁有的都是那份真實的、不是我們期待的愛。我們可以選擇的,是不接受,或接受這份真實,即使並不可愛。
你是否願意接受父母當年盡力給出來的,就是他們對你最好的愛?這份愛也許跟他們給其他手足的、跟其他父母給他們小孩的愛,相較之下顯得黯淡卑微,卻是真實存在。
現在,你可以把父母這份盡力的愛放到心中,擺進過去失落造成的洞裡,由你決定這份愛可以發揮什麼樣的影響。是種子在心中長成大樹,結出豐腴的果實?還是漸漸脫水、乾癟,失去原本已所剩無幾的生命力?
親愛的朋友,一份盡力的愛,即使渺小,已讓我們成長茁壯;我們擁有機會,也蘊含潛力,讓這看似不美好的愛,在心裡安然滋養。它夠我們用,夠我們盡力愛孩子、愛家人,無愧於心。
‧父母厭世語錄: 我有對失職的父母,從未盡力愛我,現在我要用盡一生的愛,讓我的孩子享受真正美好的親情!
‧醜爸勸世良言: 無論父母能給多少,都是真實的一份愛;即使很小,但透過我們,那份愛可以長大。我們也正盡力愛著孩子,即使那份愛也不完美,但請相信,夠他們一生所用。
.
以上文字取自
教養不必糾結於最理想方式:放過自己,也放心讓孩子飛的解放之書
圓神書活網 http://bit.ly/03900162
博客來 http://bit.ly/036900162-B
誠 品 http://bit.ly/03900162-E
金石堂 http://bit.ly/03900162-K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
自我連結 在 Facebook 八卦
一個是從小疼到大的兒子
一個是終於來到身邊疼惜的女孩
目前一家三口過的很幸福
希望這樣的幸福可以一直持續下去🌸
—
今天下火車前有位美女姊姊問:
「妳為什麼愈來愈年輕?」
蓋:「因為偽裝的好!🤣」
美女:「妳有演”婆婆”對不對?」
蓋:(自我連結收視破5的《婆》劇)
「沒有內!我演的是媽媽!」
回家看到照片後⋯
對不起我更正!
我也是婆婆沒錯啦~~~😝🤣🤣
拜託大家
可以好好集中一下8點開機
讓《生生世世》的收視也來破2、破3或破5嗎?❤️❤️❤️
#我的兒子媳婦怎麼那麼可愛😁😁😁
40 薛仕凌
米可白
自我連結 在 Mita Facebook 八卦
17:00直播連結~別遲到窩❤️:http://bit.ly/31k1skD
耶~很榮幸PChome現場邀請直播🥰
等等「17:00」有好多新的筆電新品喜歡追求效能的你千萬別錯過窩~~
除此之外還幫大家爭取到免費抽獎機會
1️⃣直播當下參與快問快答,抽『HP PAV Gam 400 Green 電競耳機』 (2名)
2️⃣指定留言+分享,抽『HP PAV Gam 400 Green 電競耳機』 (2名)
★指定留言內容:『@_____、@_____ HP OMEN 電競筆電,讓你飆速制霸 潮越自我!!』
#連結留言處
#免費抽潮耳機🎧
自我連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2/22(六)或03/15(日) 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吵架三部曲-熱吵、冷戰、冰鬥
表面上是用力溝通,實際上是切斷連結,
接受自己不完美,但是有很多美好,
你就能長出「愛的能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OQS5vH0xC0/hqdefault.jpg)
自我連結 在 Verna蔣兒 Youtube 的評價
靜心Absolute comfor
絕對的舒適狀態
靜心是從動作回到靜止不動,
從聲音回到寧靜的旅程。

往內探索
如何才能靜心?
如何才能經驗到本我裡的絕對舒適狀態?
與大家分享我靜心的歷程與方式
找回寧靜的心
在這混雜的世代
我們依然保有內心寧靜的和諧世界
---------
I am,
▫️健身教練
▫️八字心靈療癒諮詢師
▫️五行能量自我意識領導
▫️蔬食健身者
.
已經在身、心、靈、意識與生命富足的路上
期許你也與我一同前進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VERNAverna/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erna66677/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f5cw2lJsZw/hqdefault.jpg)
自我連結 在 從心理學的自我探索到靈魂裡的自我連結 - Ones 愛的螺旋舞蹈 的相關結果
昨夜想著自己的定位 · 然後突然想起自己想要把心理學和靈性連結的初衷 · 我學習靈性,是從自我認識與自我探索開始起步 · 在心理學中自我認識與自我探索是最為 ... ... <看更多>
自我連結 在 越堅持「自我」,越需要一張了解周圍世界與自我「連結」的 ... 的相關結果
越是忍不住要堅持「自我」的人,越是需要一張能重新了解「其他人及周遭的世界是如何與自己產生連結」的詳細「平面圖」。 想找到自己認同的生活方式,只靠 ... ... <看更多>
自我連結 在 與自我深度連接:從身體出發找到自由與慈悲Self-Empathy 的相關結果
自我連結 是一種與我們的內在現實慈悲地同在的能力。它包括清晰地意識到我們內在的想法、感受和需要,以及那些我們在回應的外部現實。它也包括我們對於自己身體和心靈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