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公眾場合亂叫?』
蒙特梭利教育的規範,是用以培養孩子瞭解「尊重自己、尊重別人、尊重環境」的約束。所以當孩子的行為已經不尊重自己、不尊重別人、或不尊重環境的時候,成人就需要當下介入給予提醒與規範。
在公眾場合亂叫,是會打擾到別人的行為。在我們同理孩子做出這種事的背後原因同時,也應該使用有效率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學習正確規範。
一歲半到三歲的孩子,正在探索與學習環境該有的規範,同時也處在『自我認同危機期』,對於我們的提醒他很可能會故意不遵守,來挑戰我們規範與測試我們底線。
記住:
這是孩子學習的必經過程;要給予孩子更好的教育,我們要做的不是「罵到他聽話」,而是要讓他經驗錯誤選擇後的結果,他才會有真正的學習。
請看以下真實個案:
世全兩歲半時,有一天中午我和太太帶著他跟一位老師朋友聚餐。到了餐廳後,可能是因為餐廳太吵鬧、還是「人來瘋」的關係,世全少有地出現了一些異常表現 – 他開始偶爾會發出短暫的尖叫聲。
媽媽聽到後當下給予提醒:「世全,這樣叫會打擾到別人喔,請你不要這樣。世全當下笑笑沒有繼續。
但過了一陣子世全又再尖叫一聲,媽媽又再提醒他一次,世全又笑笑。
我開始觀察世全,嘗試瞭解他這樣的原因;一下子後,世全又再尖叫了,而且是笑笑地叫。(故意挑戰環境規範)
於是,我就跟他說:「世全,你要安靜地在這邊,跟我們一起吃東西,還是要繼續叫,我把你帶出去?」(兩個選擇)
世全說:「ㄜ要在這邊。」我就說:「好。」
果然,一陣子後他又尖叫了。(果如我所料)
於是,我就跟世全以柔軟的語氣說:「世全,爸爸抱抱喔。」並以緩和、優雅的方式把他抱起來,並開始離開座位、往門口走~ (讓孩子經驗選擇後的結果)
這時候世全跟我說:「不要。」他知道我要把他抱出去,但因為我沒有用任何挑釁他情緒的方式,所以他也沒有很大的情緒表現。
到我優雅地把他抱出餐廳外面後,我就把他放下來。我臉上沒有笑容,看著他的雙眼、用溫和但堅定的語氣跟他說:「你現在沒。有。辦。法。進去了。」這時候,他知道選擇繼續叫的結果是什麼了。
他看著我,皺著眉頭有點傷心+逞強地說:「不要!」
我看著他雙眼,頓了三秒… (營造戲劇張力)然後我邊點頭邊說:「那我可以相信你現在進去之後,會遵守約定不再叫嗎?」 (「提醒四步驟」 step 3 )
世全看著我說:「可以!」
我就笑笑地、再邊點頭邊跟他說:「好,爸爸相信你!我們進去吧!」(「提醒四步驟」)
於是,我們回到餐廳裡面;在進去的時候我沒有牽著他的手,而是讓他自己走回去的,代表我對他的信任。世全回到座位後,媽媽也很有智慧地處理,完全沒有說任何「落井下石」的話。
果然,世全就沒有再尖叫了,我們於是渡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撒花)
-節錄自『Henry 羅寶鴻老師』將要出的新書...(敬請期待)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Henry 羅寶鴻老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這次影片羅老師會示範: 1. 堅持要自己按電梯?可以怎麼應對? a. 在允許情況下,允許孩子練習 b. 假日出門前,事前告知 (預防勝於治療) c. 但若是前告知,當下還是有情緒... 2. 若情緒很高亢怎麼辦? a. 當下要「同理,但不處理」 b. 不要在孩子情緒當下跟孩子講道裡!! ...
自我認同危機期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八卦
【2歲孩子貓狗嫌!什麼都不要什麼都要堅持!怎麼辦啊??】😭
媽媽: 「兒子現在2歲半,我們發現他似乎很喜歡『挑戰』爸媽,叫他不要做的事情,往往只要大人一不留意,他又會偷偷做,提醒他好幾次後,他一發起脾氣來就會大喊『不要!不要!』……難怪人家說『2歲孩子貓狗嫌』,真的很傷腦筋啊……」
羅寶鴻老師: 「1歲半∼3歲的孩子正處於『自我認同危機期』,當他想做一件事被成人阻止,就會有強烈的反抗行為,也開始會跟成人說『不要』,來切割自己與成人。」
⭕️ 蒙特梭利教育觀點
媽媽辛苦了,看來你的孩子正值「自我認同危機期」,在這年紀開始會慢慢瞭解自己是獨立個體,尋求自我認同,藉由對大人說「不要」,來展現自己與成人的切割。
「自我認同危機期」(Crisis of Self-Affirmation)是孩子在1歲半歲開始到3歲、從前幼兒期(0 ∼3歲)過渡到後幼兒期(3 ∼6歲)的轉折時期。在這階段,孩子在心理上開始瞭解自己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主要照顧者的一部分。他會開始想確認「我」的存在與價值,尋求自我認同。所以當他想做一件事時如果被成人阻止,他會有強烈的反抗行為。在日常生活上,他也開始會有意無意地常跟成人說「不要」,來展現自己與成人的切割,來證明自己是「獨立」的。
父母都會覺得這時候的孩子,想要用情緒來控制整個世界,而且怎麼講都講不聽,非常難搞。因此,西方文化稱這階段的孩子為“Terrible Two”(因為孩子的反抗會從2歲開始越來越強烈),東方文化則有「2歲孩子貓狗嫌」一說,也有人稱這段時期為孩子第一個「叛逆期」。
「自我認同危機期」何時結束呢?到了大概3歲,當孩子開始說出「我」這個字的時候,就代表他對自我的統整過程已經完成,這轉折期要接近尾聲了。
❌ 不要用處罰或責備回應孩子的「不要」
這年紀的孩子一直跟你表示「不要」的時候,是他生命發展在確認自我的重要歷程,不是他「越大越不聽話」。所以不要以處罰或責備的方式回應他!其實這時期的孩子是很可愛的,因為你都可以預測到,他絕對不會聽妳的話。😂
我常跟家長提醒:「沒有一個孩子是天生喜歡被規範的;他會反抗是理所當然的事。」這也是孩子開始探索成人規範、挑戰規範的時期(你說不行做的他就越要做)。我們必須要瞭解人類與生俱來就有「探索、適應、挑戰、征服」環境的潛力,他也需要經過探索規範,才會適應規範。所以,當他挑戰我們規範的時候,我們要瞭解他正在「展現人類偉大潛力」,而非「故意不聽大人的話」。
透過打、罵的方式讓孩子服從,孩子在當下可能會聽你的話,但打罵有太多潛在的負面教育效果,所以不建議使用。
❌ 修理完等他不哭了,再好好跟他講道理
「有些家長會說:『我不會不理孩子,雖然我在孩子不乖的時候會罵他、處罰他,但我都會在心情平復後再跟他好好講道理,讓他了解剛才被罵、被處罰的原因,讓孩子知道是非對錯。
相信不少人都覺得這種教育方式很不錯。打罵完只要跟孩子講道理,讓他知道自己為什麼被打罵就好了,何必還要這麼麻煩,學一大堆所謂的正向教養呢?
如果你也這樣覺得,不妨試想一下:
你的伴侶都用處罰、打罵的方式來對待你。但等到心情平復後,都會好好再跟你講道理,告訴你剛才處罰、打罵你的原因。這樣,你是否會覺得『這個人對我實在太好了,我在他身邊充滿歸屬感與價值感』呢?遭受家暴的人會覺得自己有價值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反而認同打罵孩子是可以被接受的教與方式呢?」——《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 深深的同理、淡淡的處理
當你覺得孩子「怎麼講都講不聽」的時候,請記得在提醒兩次無效以後,就不要再提醒(因為我們往往會越提醒越生氣),可以用行動來代替語言,溫和且堅定地執行該做的事情。例如:孩子在玩具店一直不肯不走說要買玩具,提醒兩次無效,就和善堅定地把他帶離,不在那邊做無謂的抗戰;又或是孩子在電梯裡面一直跳,提醒兩次無效,就和善堅定地把孩子帶離電梯,不讓他影響到其他人。
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當然很可能會有情緒。這時候,建議爸爸媽媽記得用「深深的同理、淡淡的處理」的策略,當下用包容接納去面對孩子的哭鬧,不要一直解釋、說明、講道理(往往我們越講越他就會哭得越大聲),而是陪伴孩子把情緒宣洩完、慢慢恢復穩定。因為,你的道理其實在剛才好好提醒兩次的時候,已經清楚說明了。孩子未必是聽不懂,而是在當下因為某些原因,讓他想要挑戰。
在孩子在情緒時,若成人內在是安定的,孩子也會比較快穩定下來,所以當下我們要思考的不是「怎麼讓孩子停止哭鬧」,而是「自己要怎樣才能夠安穩陪伴」。
更多應對孩子情緒的說明,可以參考留言區的以下兩個影片,來應對孩子的情緒: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繪本
自我認同危機期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八卦
『到百貨公司一直要說買玩具,還耍賴、大哭…?』
三歲過後孩子會開始出現另外一種很難搞、讓家長很頭痛的情況:就是想要把喜歡的東西買回家;如果大人說不行,他就會一直跟大人魯,不達到目的誓不罷休。這種情形,常常都會讓本來心情十分愉快帶孩子出來逛街的父母大為光火,最後狠狠修理孩子一頓,弄得兩敗俱傷收場。
世全當然不例外,他也會展現出所有孩子都有的情況。再次證明:老師的孩子也只是孩子而已(笑)。
這情況父母要怎麼應對呢?我們就要把較早學到的各種方法拿來運用:『堅持原則』、『同理但不處理』、『不挑釁孩子情緒』、『不要坐以待斃』、以及『轉移孩子注意力』。
請看以下例子:
有一次我帶世全到SOGO百貨公司,他說很想要去玩具部看有沒有「拖吊車」。他那陣子對拖吊車非常有興趣,只要在馬路上他都會一直問有沒有拖吊車;如果有看到,他就會非常高興。
知道他想要去看玩具,我就先跟他約定:「你想要去看有沒有拖吊車是嗎?」
世全說:「要~。」
我說:「好,那我們先約定:今天不我們買玩具喔。如果你有遵守約定,我們下次就可以再來;但是如果你沒有遵守約定一直魯、一直哭說要買,那我們就會馬上離開。你可以遵守約定嗎?」(注意:不是沒有遵守約定就「下次不來」,因為我們不可能不再來SOGO;不要用一些我們「說到做不到」的事情來跟孩子約定)
世全很爽快的說:「可以~!」
約定好了,我們就往玩具部前進。我心裡明白他等一下可能會有什麼表現,但我認為這是很好的學習機會,就算他等一下會魯、會哭、會耍賴、甚至賴在地上,他也會透過這經驗瞭解到:「不是用哭的、用魯的就可以達到目的」。
媽媽有時候也會帶世全去百貨公司,在他「再三相求」下媽媽也會帶他到玩具部看玩具車。但根據媽媽的經驗,只要有「事前約定」大部分時候他都能遵守約定看一下就走,只有少數一、兩次不能自己。這也證明了一個事實:
其實孩子也希望自己變得更好、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他不是我們想像中這麼愛魯的;只是有時候他控制得住,有時候控制不住。我們應該以相信他的態度允許他嘗試,並根據他的選擇正確與否,讓他經驗不同的結果。
那天我們去到玩具部找了很久,看到各種類型的車,但就是沒有拖吊車(可能拖吊車不太受歡迎)。我們找了半天都沒找到只好離開,但走的時候竟然看到在櫥窗內有一部大大的拖吊車,是可以變成機器人和車子的那種!世全好高興,一直站在那邊看著不走,然後不斷跟我說:「我真的很喜歡這部拖吊車… 爸爸我真的很喜歡這個拖吊車。」
「好,爸爸知道,但我們今天不買玩具喔~」我說。(堅持原則)
這時候世全開始不能自己了,一直指著說:「ㄜ可是我真的很喜歡這部拖吊車耶…我真的很喜歡…」開始在魯。
「你很喜歡是嗎?爸爸知道喔;」(同理但不處理)
「但是我們剛才有約定,今天不買玩具。你要遵守約定下次可以再來,還是你要一直魯我們現在就走?」(重申兩個選擇)
「ㄜ可是我真的很喜歡這部拖吊車耶…我真的很喜歡…」(繼續魯,開始哭了)
於是我就蹲下來,抱抱世全說:「是,爸爸也很喜歡喔,但是我們今天不買玩具。」(堅持原則 + 同理但不處理)說著,我就把他抱起來。
他繼續說:「可是我真的很喜歡這部拖吊車耶…我真的很喜歡…」(像唱片跳針一直重複著)
我跟世全剛才有約定的:如果一直魯我們就離開;現在是時候要讓他「經驗錯誤選擇的結果」了。
我開始抱著他慢慢離開,同時說:「我知道… 來,我們要下去一樓囉。」(離開現場,不要坐以待斃)
世全知道我要離開了,哭得越來越大聲說:「嗚~我想要繼續看~爸爸我真的很喜歡這部拖吊車~」
我說:「嗯~對~爸爸知道;」(同理但不處理)
「你看,我們要下電扶梯囉,你看要小心喔…」(轉移他注意力)
世全仍然繼續越來越大聲地哭著:「嗚~還要看… 嗚~要繼續看~」
但我仍然繼續走,抱著他快速但優雅地離開這「傷心地」。
我把他帶到百貨公司一樓戶外噴水池的大廣場(轉移他注意力);這裡他就算哭,殺傷力也不會像室內這麼大。
到了他最感興趣的噴水池前,我跟他說:「你看是噴水池喔,要過去看嗎?」(注意:這是疑問句)
世全被吸引了:「要~。」
我邊點頭邊說:「那我可以相信你現在不會再哭了嗎?」(「提醒四步驟」 step 3 - 這是很重要的引導方式 )
被我這樣引導下,世全很自然地說:「可以~」(因為想去看,所以答應不再哭)
於是我就放他下來讓他自己走過去看,很快他心情就轉換了。(撒花)
從哭開始到最後結束不再哭,整個過程差不多十到十五分鐘。世全情緒會緩和下來,主要是因為我沒有用責備、對立等方式繼續挑釁他的情緒。
很多父母出現的問題在於:
1. 很多時候我們沒辦法忍受的,就是孩子一直魯的那10到15分鐘。結果我們就用對立、責備的方式,以致孩子更情緒場面更難看;或是最後投降、跟他妥協。
2. 或者我們會一直在那邊很理智地跟孩子解釋與說明,闡述一個「好孩子」應該要懂得道理,希望可以讓他瞭解不再魯。但經驗告訴我們,這樣往往都是無效的;(所以要『同理但不處理』;同理孩子情緒,但不處理孩子情緒)
3. 沒有適時離開,等到不可收拾的時候才走,最後進退兩難。
所以,孩子在「自我認同危機期」的時候,我們都有很多機會練習『事前約定』、『兩個選擇』、『堅持原則』、『同理但不處理』、『不挑釁孩子情緒』、『不要坐以待斃』、以及『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機會。
只要認真練習,一定會「一步一腳印」,慢慢走出一條康莊大道來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我們一起來加油吧。
-節錄自『Henry 羅寶鴻老師』將要出的新書(敬請期待!)
自我認同危機期 在 Henry 羅寶鴻老師 Youtube 的評價
在這次影片羅老師會示範:
1. 堅持要自己按電梯?可以怎麼應對?
a. 在允許情況下,允許孩子練習
b. 假日出門前,事前告知 (預防勝於治療)
c. 但若是前告知,當下還是有情緒...
2. 若情緒很高亢怎麼辦?
a. 當下要「同理,但不處理」
b. 不要在孩子情緒當下跟孩子講道裡!!
3. 堅持要穿不合氣候的衣服?
a. 事前討論,避免臨時討論
b. 若孩子仍然堅持,成人可以「和善」且「堅定」地做自己的決定
c. 「溫和」 的錯誤方式
d. "yes mean yes" 規範要有原則,但需以和善的方式執行
4. 孩子堅持穿反鞋子?
a. 孩子的OS : 自我認同危機期 - 孩子堅持己見
b. 成人的OS:出門時,大人趕時間
c. 當下不給予立即的糾正
d. 下次適時給予引導
e. 培養孩子覺察能力,需要時間
f. 注意是否有當下立即危險
5. 孩子不想在外面便便?
a.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b. 以防萬一的做法:濕紙巾、消毒酒精
c. It happens for a reason - 事出必有因
d. When in doubt, Stay out - 不確定時,不要強迫孩子聽話
第一集精采回顧:
https://reurl.cc/eZMkm
自我認同危機期 在 Henry 羅寶鴻老師 Youtube 的評價
【媽媽問老師有遇過小孩一不如意就尖叫的嗎?羅老師這樣回覆】
羅老師,你好,想請問羅老師有遇到小孩一不如意就尖叫的嗎?
我兒子目前2Y4M
他最近開始一不順心就尖叫
舉例:我們在晚上要洗澡前5分鐘會設鬧鐘提醒他說時間到就要去洗澡,以前當鬧鐘響了,他會主動去浴室洗澡,現在鬧鐘響了,他就跑給大人追,被抓到就說他不要,
母:是不是因為你還想要繼續玩玩具
子:是
母:媽媽答應你洗完澡還可以繼續玩玩具
子:我不要
母:還是你帶一台車車跟你一起洗澎澎
子:我不要
當我要抱起他的時候,他就開始尖叫大哭說他不要
母:你現在很生氣嗎?
子:是
母:你覺得因為洗澡不能玩玩具很難過嗎?
子:是
母:那媽媽先陪著你
子:好
(我不太清楚他懂不懂生氣、難過的意思,他的情緒慢慢穩定)
當我要站起來的時候,他又開始大哭大叫
子:我不要
母:媽媽想上廁所
子:我不要媽媽進去
母:為什麼不想進去浴室
子:裡面很可怕
母:為什麼很可怕
子:很可怕
(不知道是不是他為了不想洗澡找的理由)
最終還是搶抱他去浴室洗澡,妙的是,洗澡的過程他都很開心,喜歡玩水,洗完澡也會讓他繼續玩玩具(前面答應他的)
就是不懂為什麼洗澡前會如此生氣、大哭、尖叫
我允許他發脾氣,他讓我感覺是講不聽,不願意接受,我該如何引導他說洗澡是一定要做的事情,不是發脾氣就可以不用洗澡?
…………
你好我是羅老師。
兩歲四個月的孩子,會奮力抵抗是很正常的。這就是在我書裡面說的自我認同危機期,或者是俗稱的叛逆期。
這會是孩子發展的必經過程,因為他需要藉由不斷地對外界說不要,來確認自我的存在。
從你的敘述裡面,我發現你在這個過程裡面,已經把該做的事情,做得很好了。
你沒有用對立的態度來回應他,相反地你是很和善的。
你會用語言說說他的情緒,同理他的情緒,這點非常好。
你也會用言語說出他想要做的事情,代表你對他的理解,這也非常好。
但是或許你不知道的,就是在這個年紀裡面的孩子,確實就會這樣,會用各種的方式來去跟外界抗衡,以確立自我意識的存在。
這不是他故意,而是發展需求必經階段。
希望這樣說明,你就會比較釋懷。他只是用了一個比較不討喜的方式,尖叫,來表達他的不想要而已。
最後,你問到要如何引導她說洗澡是一定要做的事情,不是發脾氣就可以不洗澡。
我給你的回覆是:行動就對了,而不是跟他講道理。
正如阿德勒正向教養裡面說的:「決定你要做的,和善且堅定地執行。」
因為你該說的,都已經說了。在這邊我必須再跟你說,你做的非常好。
用和善的態度來對待他的哭鬧,這是對他的尊重,
用堅持的態度,對待自己所建立的規範,這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環境的尊重。
你並沒有用對立的方式,所以過了這段時間之後,他就會更了解環境裡面的規範,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了。
希望以上的說明,幫助到你。
祝福。
……….
(之後這位媽媽回覆)
謝謝老師,辛苦了,這麼晚了依舊在線上回答疑難雜症
謝謝老師回覆我前陣子遇到的事情,也能夠理解老師想表達的,經過上次問完問題後持續到現在,每天依舊像我之前所說的方式執行,這幾天都是他自己主動來跟我說他要洗澎澎了。
……….
太棒了,孩子是會透過經驗慢慢學習的,只要你和善且堅定,為傷害他的方式應對他,他就會慢慢了解環境的規範,適應環境的規範,最終內化環境的規範。【羅老師有遇到小孩一不如意就尖叫的嗎?】
羅老師,你好,想請問羅老師有遇到小孩一不如意就尖叫的嗎?
我兒子目前2Y4M
他最近開始一不順心就尖叫
舉例:我們在晚上要洗澡前5分鐘會設鬧鐘提醒他說時間到就要去洗澡,以前當鬧鐘響了,他會主動去浴室洗澡,現在鬧鐘響了,他就跑給大人追,被抓到就說他不要,
母:是不是因為你還想要繼續玩玩具
子:是
母:媽媽答應你洗完澡還可以繼續玩玩具
子:我不要
母:還是你帶一台車車跟你一起洗澎澎
子:我不要
當我要抱起他的時候,他就開始尖叫大哭說他不要
母:你現在很生氣嗎?
子:是
母:你覺得因為洗澡不能玩玩具很難過嗎?
子:是
母:那媽媽先陪著你
子:好
(我不太清楚他懂不懂生氣、難過的意思,他的情緒慢慢穩定)
當我要站起來的時候,他又開始大哭大叫
子:我不要
母:媽媽想上廁所
子:我不要媽媽進去
母:為什麼不想進去浴室
子:裡面很可怕
母:為什麼很可怕
子:很可怕
(不知道是不是他為了不想洗澡找的理由)
最終還是搶抱他去浴室洗澡,妙的是,洗澡的過程他都很開心,喜歡玩水,洗完澡也會讓他繼續玩玩具(前面答應他的)
就是不懂為什麼洗澡前會如此生氣、大哭、尖叫
我允許他發脾氣,他讓我感覺是講不聽,不願意接受,我該如何引導他說洗澡是一定要做的事情,不是發脾氣就可以不用洗澡?
…………
你好我是羅老師。
兩歲四個月的孩子,會奮力抵抗是很正常的。這就是在我書裡面說的自我認同危機期,或者是俗稱的叛逆期。
這會是孩子發展的必經過程,因為他需要藉由不斷地對外界說不要,來確認自我的存在。
從你的敘述裡面,我發現你在這個過程裡面,已經把該做的事情,做得很好了。
你沒有用對立的態度來回應他,相反地你是很和善的。
你會用語言說說他的情緒,同理他的情緒,這點非常好。
你也會用言語說出他想要做的事情,代表你對他的理解,這也非常好。
但是或許你不知道的,就是在這個年紀裡面的孩子,確實就會這樣,會用各種的方式來去跟外界抗衡,以確立自我意識的存在。
這不是他故意,而是發展需求必經階段。
希望這樣說明,你就會比較釋懷。他只是用了一個比較不討喜的方式,尖叫,來表達他的不想要而已。
最後,你問到要如何引導她說洗澡是一定要做的事情,不是發脾氣就可以不洗澡。
我給你的回覆是:行動就對了,而不是跟他講道理。
正如阿德勒正向教養裡面說的:「決定你要做的,和善且堅定地執行。」
因為你該說的,都已經說了。在這邊我必須再跟你說,你做的非常好。
用和善的態度來對待他的哭鬧,這是對他的尊重,
用堅持的態度,對待自己所建立的規範,這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環境的尊重。
你並沒有用對立的方式,所以過了這段時間之後,他就會更了解環境裡面的規範,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了。
希望以上的說明,幫助到你。
祝福。
……….
(之後這位媽媽回覆)
謝謝老師,辛苦了,這麼晚了依舊在線上回答疑難雜症
謝謝老師回覆我前陣子遇到的事情,也能夠理解老師想表達的,經過上次問完問題後持續到現在,每天依舊像我之前所說的方式執行,這幾天都是他自己主動來跟我說他要洗澎澎了。
……….
太棒了,孩子是會透過經驗慢慢學習的,只要你和善且堅定,為傷害他的方式應對他,他就會慢慢了解環境的規範,適應環境的規範,最終內化環境的規範。
【寶鴻的安定教養學】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cplink.co/yab6nz9d
自我認同危機期 在 Henry 羅寶鴻老師 Youtube 的評價
在孩子1.5-3歲『自我認同危機期』(又稱叛逆期),我們可以怎麼應付孩子每天的「不要、不要」呢?請看羅老師說明!
自我認同危機期 在 #自我認同危機期 - Explore 的相關結果
explore #自我認同危機期at Facebook. ... <看更多>
自我認同危機期 在 不同階段青少年之自我認同內容及危機探索之發展差異 的相關結果
Erik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以「自我. 認同」為青少年期最重要的發展要務。過去之. 認同研究雖然描述了不同的認同狀態與認同內. 容的面向,但對於認同的連續性、 ... ... <看更多>
自我認同危機期 在 淡定面對0~6歲孩子的情緒勒索,不用對立也能教出自律又快樂 ... 的相關結果
A: 1.5~3歲的孩子正處於「自我認同危機期」,當他想做一件事被成人阻止,就會有強烈的反抗行為,也開始會跟成人說「不要」,來切割自己與成人。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