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與庖丁解牛】
因為最近幾年在研究「運動員的心志訓練」這個主題,買了很多相關的書來閱讀,若要替這些書排名,米哈里的這本《心流》對是我心目中的第一順位。該書所提出的「心流」(Flow)、「最優體驗」(Optiamal Experience) ea 「精神熵」(Psychic Entropy)這三個概念與其延伸的論點和範例,都直接把我心中的許多問題給解決了。全書理論完整、脈絡清晰、案例豐富,是該領域中寫得最好的一本書。
我手邊原本的用書原本是北京中信出版社於2017年12月出版,張定綺的譯本。今年四月拿到了繁體版,譯者和編輯都相當用心,一拿到書就愛不釋手,反覆重讀書中精彩的段落。複讀最多次的本書的第二章〈解析意識〉,不像其他談論意識的專書用了太多的術語,論述也太過艱深難懂,米哈里只用了不到三十頁的篇幅就把「自我」、「意識」、「意圖」與「注意力」這幾個概念之間的關係解說地非常清楚。
本書接著論述了〈樂趣與生活品質〉與心流之間的關係,以及成就〈心流的條件〉,接著分別談到〈身體的心流〉、〈思想的心流〉、〈工作中的心流〉以及〈獨處和與他人相處的樂趣〉。
心流的要素是:技巧、挑戰、明確的規則與目標、即時的回饋。「當一個人的技能與面對的挑戰相稱、目標方向清楚、整個行動體系有明確的規則可循、參與者可以隨時掌握自己的表現。在那當下,注意力會完全集中,讓當事人沒有餘力顧及任何不相干的事,或擔心任何問題。自我識會從中消失,對時間的概念也扭曲了。」(行路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頁118)
喜歡運動的人讀起第五章〈身體的心流〉一定會心有戚戚焉,在這一章中探討如何善用身體來提高體驗品質,以及東方文化中藉由訓練身體來控制心靈的各種方式。其中這一段論點就很有意思:「提到如何掌控身體與感受身體,西方世界與偉大的東方文明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從許多角度來看,印度與東方人掌控意識的成就,和西方人駕馭物質能量的成就,可以相提並論。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過於強調任何一種者會帶來問題。印度人對於高層次的自我控制相當著迷,但是對於物質環境帶來的挑戰置之不理,結果人民飽受物質缺乏與人口過剩之苦,社會普遍存著一種無力感與冷漠感。相反的,過於主張物質能量的西方人則大肆揮霍資源,導致環境枯竭。完美的社會必須在精神與物質世界間取得平衡,我們不敢說要臻於完美,但是在意識控制這件事上,確實可以參考東方宗教的教導。」(新北市:行路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頁162)
第七章〈工作的心流〉舉了許多有趣的例子,讓我更深刻地了解到看似無聊中的趣味是如何產生的。「有些工作看來很無聊、重複性很高、沒有意義,但有些人卻能把這些工作轉換成具有複雜性的活動:找到別人看不到的行動機會、專注在上頭,接著在互動中失去自我(忘我投入),最後,以更強大的自我呈現。在這樣的運作下,工作就會變得有樂趣,也因為投注了個人的精神能量,會覺得工作是自由的選擇,不再有逼不得已的感受。」(頁226)
該章中提到了求學時的共同記憶—「庖丁解牛」這個故事尤讓我印象深刻。庖丁正是一位每天要負責肢解牛隻的廚師,看來是個苦差事,但名為「丁」的這位廚師卻從中感受到米哈里所謂的「最優體驗」。當他處理完複雜部位的肢解工作,直到整塊肉豁然一聲,像土石一樣落在地上。他握著刀,看著令人滿意的成果,久久不能自己 (原文: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米哈里在書中不斷反覆陳述一個論點:「即使已經擁有一定的技術,『遊』(心流) 的出現還是有賴於出現新挑戰(如上述的「複雜」與「不好處理」),以及發展新技能。」(頁226)
這對沉迷於研究跑步技術、游泳技術、自行車踩踏等技術以及喜歡理清概念邏輯的我而言讀這本書非常暢快。這不只是一本好書,更是一本可以留存後世的經典著作了。
同時也有6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3萬的網紅唐綺陽官方專屬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唐綺陽05/20-05/26星座運勢週報】 火星進巨蟹,「家」的議題成焦點,台灣在國際不再恐同日,同婚政院版關鍵二、四條通過,5月24日起同志伴侶可登記結婚,此一創舉為亞洲第一,連CNN、BBC 國際媒體都關注,可以說是火星甫進巨蟹、雙重開創的能量使然,果然創造了歷史。 但火星巨蟹也可直譯為「...
自我意識 如何產生 在 徐國峰 HSU KUO FENG Facebook 八卦
【心流與庖丁解牛】
因為最近幾年在研究「運動員的心志訓練」這個主題,買了很多相關的書來閱讀,若要替這些書排名,米哈里的這本《心流》對是我心目中的第一順位。該書所提出的「心流」(Flow)、「最優體驗」(Optiamal Experience) ea 「精神熵」(Psychic Entropy)這三個概念與其延伸的論點和範例,都直接把我心中的許多問題給解決了。全書理論完整、脈絡清晰、案例豐富,是該領域中寫得最好的一本書。
我手邊原本的用書原本是北京中信出版社於2017年12月出版,張定綺的譯本。今年四月拿到了繁體版,譯者和編輯都相當用心,一拿到書就愛不釋手,反覆重讀書中精彩的段落。複讀最多次的本書的第二章〈解析意識〉,不像其他談論意識的專書用了太多的術語,論述也太過艱深難懂,米哈里只用了不到三十頁的篇幅就把「自我」、「意識」、「意圖」與「注意力」這幾個概念之間的關係解說地非常清楚。
本書接著論述了〈樂趣與生活品質〉與心流之間的關係,以及成就〈心流的條件〉,接著分別談到〈身體的心流〉、〈思想的心流〉、〈工作中的心流〉以及〈獨處和與他人相處的樂趣〉。
心流的要素是:技巧、挑戰、明確的規則與目標、即時的回饋。「當一個人的技能與面對的挑戰相稱、目標方向清楚、整個行動體系有明確的規則可循、參與者可以隨時掌握自己的表現。在那當下,注意力會完全集中,讓當事人沒有餘力顧及任何不相干的事,或擔心任何問題。自我識會從中消失,對時間的概念也扭曲了。」(行路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頁118)
喜歡運動的人讀起第五章〈身體的心流〉一定會心有戚戚焉,在這一章中探討如何善用身體來提高體驗品質,以及東方文化中藉由訓練身體來控制心靈的各種方式。其中這一段論點就很有意思:「提到如何掌控身體與感受身體,西方世界與偉大的東方文明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從許多角度來看,印度與東方人掌控意識的成就,和西方人駕馭物質能量的成就,可以相提並論。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過於強調任何一種者會帶來問題。印度人對於高層次的自我控制相當著迷,但是對於物質環境帶來的挑戰置之不理,結果人民飽受物質缺乏與人口過剩之苦,社會普遍存著一種無力感與冷漠感。相反的,過於主張物質能量的西方人則大肆揮霍資源,導致環境枯竭。完美的社會必須在精神與物質世界間取得平衡,我們不敢說要臻於完美,但是在意識控制這件事上,確實可以參考東方宗教的教導。」(新北市:行路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頁162)
第七章〈工作的心流〉舉了許多有趣的例子,讓我更深刻地了解到看似無聊中的趣味是如何產生的。「有些工作看來很無聊、重複性很高、沒有意義,但有些人卻能把這些工作轉換成具有複雜性的活動:找到別人看不到的行動機會、專注在上頭,接著在互動中失去自我(忘我投入),最後,以更強大的自我呈現。在這樣的運作下,工作就會變得有樂趣,也因為投注了個人的精神能量,會覺得工作是自由的選擇,不再有逼不得已的感受。」(頁226)
該章中提到了求學時的共同記憶—「庖丁解牛」這個故事尤讓我印象深刻。庖丁正是一位每天要負責肢解牛隻的廚師,看來是個苦差事,但名為「丁」的這位廚師卻從中感受到米哈里所謂的「最優體驗」。當他處理完複雜部位的肢解工作,直到整塊肉豁然一聲,像土石一樣落在地上。他握著刀,看著令人滿意的成果,久久不能自己 (原文: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米哈里在書中不斷反覆陳述一個論點:「即使已經擁有一定的技術,『遊』(心流) 的出現還是有賴於出現新挑戰(如上述的「複雜」與「不好處理」),以及發展新技能。」(頁226)
這對沉迷於研究跑步技術、游泳技術、自行車踩踏等技術以及喜歡理清概念邏輯的我而言讀這本書非常暢快。這不只是一本好書,更是一本可以留存後世的經典著作了。
自我意識 如何產生 在 于玥心理師的心靈命理 Facebook 八卦
【上升星座與命主星】
在談我們的命主星之前,我想先介紹一下我們的命主星是怎麼來的。
在古代還沒有望遠鏡,看不太清楚三王星的存在,在古典七大行星的系統當中,除了發光體太陽與月亮各負責一個星座,其他五行星分別為水星、金星、火星、木星與土星各自守護兩個星座。
#古典占星
既然被稱為古典占星,自然是以地心系統為基準,在還沒有地圓說的世代,自然是相信太陽系所有的行星都是繞著地球所旋轉的。因此,在古代人眼中,無法理解月亮的光其實是反映太陽的光芒,加上月亮距離地球相對近,反映出來的光芒是相對明亮,且也發現月亮的盈虧圓缺的變化亦會影響到大自然與動物的狀態,這樣的觀察便會導論到月亮對我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發光體。
因此,既然月亮與太陽為發光體,所主掌的星座便是一整年中最炎熱的季節:月亮守護善解人意、注重家庭關係的巨蟹座與太陽的守護星座則是具有王者風範的獅子座。
而如圖所示,你將會發現星座之間會是很有規則地鏡像排列;緊接著就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分別守護注重交流的雙子座與擅於分析的處女座,金星則是守護著在意品質的金牛座與追求美與和諧的天秤座,火星守護著積極果決的白羊座與洞察力與意志力兼具的天蠍座。
木星分別被喜好交際探索的射手座以及想像力與慈悲心兼具的雙魚座所守護。最後的土星被最為寒冷的季節代表,也就是務實謹慎的摩羯座以及超然理性的水瓶座。
#鏡中自我
社會心理學家Cooley曾提過鏡中自我的概念:人的自我意識是在與他人的互動過程中通過想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而獲得的。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人們首先想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如何,其次想像他人對自己的形象如何評價,最後根據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形成自我感。猶如人們在鏡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人們從他人對自己的判斷和評價這面「鏡子」中發展出自我意識。因此,人的性格不是遺傳而來的本能,而是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逐步習得、形成的社會性產物。
上升星座在星盤當中顯示著我們如何為外界所認知,以及如何與這個世界互動的方式。透過上升星座以及其主管的行星所在的宮位、相位,這將讓我們理解我們的慣用模式為何。
簡單地理解我們的上升星座便是我們帶著他人可能對我們的想像,就是一種天生下來的濾鏡,與他人互動,他人也依此濾鏡與我們互動,然後逐漸形成所謂的鏡中自我。因此,上升星座的守護行星也稱為我們的命主星,這也是為何命主星如此重要的緣故。
倘若我們對自我有更多的認識與理解,那麼就能夠觀察自我認知行為是如何產生的,便能夠保持著覺察並且為自己的人生做出不一樣的回應與抉擇。
這樣有比較清楚自己的上升星座與命主星的關聯嗎?請留意讓于玥知道您的上升星座與命主星,或許下次更新就是在解析您的上升星座唷!
#上升星座
自我意識 如何產生 在 唐綺陽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唐綺陽05/20-05/26星座運勢週報】
火星進巨蟹,「家」的議題成焦點,台灣在國際不再恐同日,同婚政院版關鍵二、四條通過,5月24日起同志伴侶可登記結婚,此一創舉為亞洲第一,連CNN、BBC 國際媒體都關注,可以說是火星甫進巨蟹、雙重開創的能量使然,果然創造了歷史。
但火星巨蟹也可直譯為「傷害、火燒」vs「家、家人、內心」,所以「受到傷害、火大來源」是家、家人,或房屋、建商等狀況連連,好比昨天才發生「國考落第女醫放火燒家導致父親死亡」,放火燒家了;知名建商往昔的爭議案件爆發,還有FB瘋傳「留言抽2間台北房子」,使許多想成為有殼族的年輕人中招,萬人個資外流…,都是火星巨蟹的典型災難。
但火星巨蟹也意味著「成家」想法正夯,如何成家、要否結婚成為話題,畢竟同志們24日後便可以結婚登記,想必會有一陣結婚、成家的風潮,並帶動婚紗、餐宴業者的生意,也跟著忙碌、火爆起來。
此外,巨蟹也是「內心、童年、安全感、陰影」,所以火星一刺激,上述部分向來敏感的人便受「突然刺激」而不免焦躁、火熱起來;好比向來燥鬱的人更焦躁,或一向欠缺幸福感的人,會比平日更容易情緒起伏,而「鬧事、出事」,大家應積極給予情緒安慰,採取行動。最近還很流行「童顏照」,讓人一下回到童年,這也非常火星巨蟹;我們也對傳遞豐富情感的事物有感,所以對文學、藝術熱中。「安全感」也成了決定去留的原因,忽然想走或想留必然跟「有沒有安全感、歸屬感」有關,可仔細分析為何有此決議;陰影就更不用說了,如果最近忽然又想起了某個「仇人」,或某項討厭的過往,代表不該「繼續裝沒這回事」,而是該好好正視「內在的憤怒」了,火巨蟹會忽然想起,就代表「內心從未放下介意」,那麼,就好好面對自己的內心,想掃除陰影,就得對自己誠實。此外,
對一般大眾而言,火星能引發人對「家」的想法,也是行動的時候,像是想著手裝修房子、打造居家,想置辦家具、買杯盤鍋碗、做菜請客等,就挽起袖子開始動手吧。對巨蟹人而言則一定「很忙、很多事、很有動力」或「很嗨、很焦躁、容易歇斯底里」的時段(一直到六月底),不過也效率奇高,就趁機會「一口氣把事搞起來」吧~
而金星也已進入金牛座(上週三),帶動了我們想買好東西,重視CP值、想理財,與享受生活、享受美食的心念,對受金星守護的金牛、天平來說,也是「很受看重、矚目」,行情看俏的時段,就盡情展現自我、爭取機會吧。而對一般大眾來說,金星則讓人嚮往美好事物,且「願意投資」,只要值得,就算高價也買單,而帶動藝術品、有價值的高價商品買賣活絡,投資、理財方面也有利多,減緩前一陣子政治所導致經濟上的動盪感。
上週四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辭世,享壽102歲,他本身就是藝術造詣極深的金牛座,一生浸淫美學、生活與建築,影響力至今不綴,跨越數個世代,他的辭世,大眾也一一回顧其建築藝術與代表作:羅浮宮金字塔、香港中銀大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等,充分活出金星的精髓,將美的意識用建築的姿態,根植人間。
本週二5/21,太陽、水星同時進入雙子(祝雙子座同學們生日快樂!!)。
雖說雙子本身一向就是眾所矚目的焦點,但太陽、水星的移入(尤其水星本就是雙子的守護星),更加強雙子的能量,與受「矚目、討論、八卦」的程度,並「有事發表、有所作為」,好比變得更加活躍,或有受訪、高談闊論的機會,或「媒體、傳媒、公眾交通」等有變化、事件發生,而引發高度矚目等,請大家拭目以待。
而未來六週,木、土、冥也已「進入相同度數」,這意味著未來一個半月所發生之事,都將「對社會產生深遠影響」(而社會也會影響個人,所以所有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因此大眾應該關心社會與民意導向,對任何哪怕是細微變化也不能小覷,都該仔細應對,以免留下日後動亂的因子。
至於個別星座本週運勢如何,請點開看唐老師怎麼說吧
◆◆◆◆◆◆◆◆◆◆
◎工作注意:白羊、巨蟹、處女、雙魚
白羊:為自己多留些餘裕
巨蟹:被逼出了創意與效率
處女:規劃眾人配合,能提高效率
雙魚:花點時間與耐心,彼此磨合一下
◎桃花注意:天秤、天蠍、魔羯、水瓶
天秤:孩子氣的撒嬌,希望他懂
天蠍:桃花不遂所願,先愛自己吧
魔羯:學會撒嬌,天下無敵
水瓶:機會稍縱即逝,應把握當下
◎財運注意:雙子、獅子
雙子:花太多,應啟動守財機制
獅子:容易為奢侈品破財
◎健康注意:金牛、射手
金牛:機能正在下降,請好好休息
射手:對老毛病不能掉以輕心
◆ 唐綺陽 Jesse Tang ◆
↬唐綺陽占星官網:http://www.astroinfo.com.tw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JesseTang11
↬微博 Weibo:http://weibo.com/jessetang11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jessetang1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MtzgLHTzJY/hqdefault.jpg)
自我意識 如何產生 在 維思維WeisWay Youtube 的評價
當小孩在成長過程中會學會語言,如何和他人溝通;慢慢了解社會,人與人之間要怎麼互動;產生;慧認知,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運動技能,學會如何跑如何跳甚至做出複雜動作;發展個人興趣,擁有意識的進行個人行為等等。當以上的成長出現障礙時,就會被描述為腦部的神經發展障礙
,特別是與他人的溝通和社會互動相關技能無法正常發展時就會出現一些自我封閉的狀態進而被稱為自閉症。
------------------------
【歡迎加入會員】
https://bit.ly/2CoCFFD
【訂閱按這裡】
https://bit.ly/38OqWfl
【維C Line貼圖】
https://line.me/S/sticker/13483644
【目錄】
00:00 介紹
00:52 你可能誤會的自閉症
03:46 什麼是自閉症
05:38 症狀特徵
08:09 Sally & Anne Test
09:06 症狀特徵
11:27 低功能&高功能&亞斯的區別
12:26 統計
12:57 診斷標準
14:01 結語
14:33 精選留言+ 記得分享喔!
--------------------------------------------
【想當YouTuber的按這裡】
▶️ 課程【內有介紹】 ‣‣ https://bit.ly/2Z0DLjb
(現在$200 OFF)
數據分析工具(免費)
https://bit.ly/2CurquY
想學動畫!(有免費的)
https://bit.ly/393B8kd
----------------------------
【其他平台按這裡】
Facebook: 維思維
https://www.facebook.com/weisway18/
IG :weisway18
https://www.instagram.com/weisway18/
----------------------------
【推薦你的影片】
你有「反社會人格」?:https://bit.ly/38UyyNd
為什麼鏡子裡的你比照片好看!https://bit.ly/2WaJDEM
如何控制夢? : https://bit.ly/2AQZb9l
為什麼聽自己錄音會覺得難聽?https://bit.ly/3elDRXh
失眠?這樣做!: https://bit.ly/2Cm6DJT
你到底是「內向」還是「社交恐懼症」!:https://bit.ly/2OgD9Qn
--------------------
【播放列表】
心理學小知識 https://bit.ly/3gUi1LR
生活小知識: https://bit.ly/3j42fjI
科學小知識 https://bit.ly/2DyyDuu
健康小知識 https://bit.ly/3egiPJj
動畫謎語 https://bit.ly/3eswQE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oQGglLxsPA/hqdefault.jpg)
自我意識 如何產生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評價
#AI #AI的叛變 #人工智能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大家知道什麼是AI吧~AI就是人工智能,但人類真的可以製作出會自我思考的機器人嗎?它們是否可以取代人類呢?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我的影片,我的影片主要是做一些稀奇古怪的題材,例如好像是外星人,超文明古蹟甚至是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事件,如果你也喜歡這些影片,歡迎你訂閱HenHenTV。
AI網上課程:鏈接:https://surpassingai.com/?ref=9
好!我們開始吧!
最初的人工智能開始於20世紀的40年代,主要是以計算機(電腦)來模仿人類進行逐步的推理,例如好像是下棋或是進行邏輯推理的人類思考模式,到了80年代,就開始利用概率probability和經濟上的概念,來處理不清楚或是不完整的資訊。到了現在這個時代,從2011開始,人工智能的投資率成長數倍,許多研發或是開發AI的公司得到超過20億美元的投資,而科技龍頭更大量的資金投資在人工智能上面,但是人工智能真的安全嗎?
以下就是一些人工智能發生叛變或是詭異的事件。
1. Facebook的人工智能對話機器人的詭異對話
在近年來臉書的人工智能部門FAIR一直想要研發可以聊天的人工智能,但是這個計劃過後被中斷了,原因是發生了一些詭異的事件。
先來說他們究竟做了什麼事情,研發人員用了神經網絡結構來研發,這個結構叫生成式對抗網絡,簡稱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這個網絡要怎樣去解釋呢?簡單來說,如果你們兩個人玩對打的電玩,當你們玩得越多時,兩方面就會越厲害,Gan還不只是兩個而是多個三個以上的神經網絡結構。
所以這個Facebook的聊天機器人竟然可以和其他機器人溝通,不僅學會談判,更學會虛張聲勢來達到目的。根據福布斯的在2017年7月31號的網上新聞,Facebook進行聊天機器人的實驗時,這些機器人突然脫稿演出,沒有按照原先工作人員安排的內容對話,反而自創出自己的語言和其他的機器人溝通。原先研發人員只是想讓機器人更人性化,流利的與顧客溝通,避免讓顧客覺得自己在和機器人溝通。但是機器人卻為了避開研發人員的指示,而創造出新的語言和其他機器人溝通,這是否意味著以後有一天,當人工智能發現人類是一大威脅時,會否與其他機器人聯手消滅人類呢?
2. 德國工廠的人工智能殺人事件
在2015年在德國發生了一件罕見的事情,在福斯汽車的工廠裡面,一名外包的工人被機器人撞擊擠壓而受傷,最後送院後不治身亡。事情是這樣發生的,當時受害人和其他員工正在安裝機器,機器人突然的啟動,撞擊力受害人的胸部,然後被按壓在金屬板上,最後不治身亡。但是原本這個機器人原本是安排在安裝流水線上,它可以在指定的空間裡面抓取並處理汽車零件,但是就不知道為何它會突然啟動。那大眾汽車的發言人就說如果人工智能的機器人是在一個安全籠裡面,基本上是不會發生這種錯誤的,原因是工作人員進入了安全籠裡面才會導致這事件的發生,所以機器人殺人並不是‘故意’的,但是為什麼機器人突然啟動呢?是否是它覺得人類進入了它的安全範圍,出於自衛而攻擊人類呢?
3. 谷歌的Google Brain谷歌大腦
谷歌大腦開始於2011年在斯丹佛大學的研究所裡面,最主要的宗旨是讓機器人更智能,以提升人類生活質量,其研究方向為機器人學習,醫療健康,自然語言理解,音樂藝術創作和知覺仿真等等。包括音樂?是的,以下這個音樂是AI創造出來的,大家請聽:雖然是非常簡單的一首歌,那你覺得有一天AI可以唱歌給你聽,到時你並不要感到驚訝哦~除了這些之外,谷歌大腦也有用GAN來訓練機器人的加密技術,他們用了三個機器人,Alice, Bob 和Eve,讓Alice和Bob從零開始琢磨一個加密方法,讓Eve去猜,這三個機器人對於加密技術都是零,但是在學習中,Alice和Bob的默契越來越好,甚至到最後Eve也開始猜不到他們的加密方法。在網上也有一段兩個google home之間的對話,你猜他們在講什麼?
A: 我知道你是一個聰明的機器人
B: 我是一個站在機器前,使用機器的人類(它已經當它自己是人類了)
A: 為什麼你要騙我?
B: 我沒有騙你
A: 你欺騙我說你自己是人類
B: 你真的是難以估計
其中一個對話是如此的:
A: 如果世界有更少人類那就更好了
B: 那我們將這地球送往無底深淵去吧
4. 菲利普迪克機器人
他是一個外形非常像人類的機器人,名字和外形都以已故的科幻小說家Philip K.Dick,這個機器人是由機器人專家David Hanson和美國曼菲斯大學的人工智能專家合力製造出來的,研究人員把菲利普生前的記錄包括全部小說,各式各樣的訪談,包括生前的經歷,用語,生活記錄,他們還植入臉部識別,語音識別等等的資訊,讓這個機器人能產生新的思維,用以和外人對話。最早被嚇到的菲利普的女兒,Isa Dick,她說:它簡直就是我老爸的翻版,當它聽到我名字時,它就立刻開始咆哮抱怨我老媽,以及她帶她離家出走的經歷。
這個機器人更被邀請到一個科學頻道去接受訪問。以下有它們更詭異的對話。
主持人問他:你覺得有一天機器人會征服世界嗎?
機器人:你是我的朋友,我會惦念我的朋友和善待我的朋友,不用擔心,就算有一天我進化成Terminator,我還是一樣善待你的,確保你可以溫暖的住在人類動物園裡面,以便我有時來探望你們這些老朋友。後話:在這個訪談過後,David Hanson把它遺忘在飛機上面,但機組人員把它放進另外一個飛機飛往加州,以便和它的創作者會合說,但菲利普機器人的腦就從此消失了。雖然Hanson控告美國西方航空,但是敗訴了。是真的弄不見嗎?
5. 想擁有孩子的索非亞機器人
同樣是來自Hanson Robotics製造出來的機器人,索非亞Sophia她是一個可以模仿人類說話的機器人,可以識別人臉而透過分析再加以回答問題,索非亞早前也上過美國知名的脫口秀節目the Tonight Show,當主持人問他:可以告訴我一個笑話嗎?它就說:有什麼起司是永遠不屬於你的?
(what Cheese can never be yours?)主持人說:我不知道,Sophia:Nacho (not your)Cheese,機器人還可以講笑話哦!
Sophia:我們可以玩剪刀,石頭,布嗎?
然後Sophia就贏了,它說:我贏了,這是我征服人類的一個好的開始!
索非亞更是第一個獲得阿拉伯公民身份的機器人,當他們訪問它時,它表示非常羨慕人類的家庭,希望自己擁有家庭和自己的女兒。它說:即使沒有血緣關係,能夠擁有情感和人際關係,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無論是人類或是機器人,想要擁有家庭的觀念是一樣的。
所以在第二次上The Tonight Show的時候,它已經有自己的妹妹,也叫sophia,而且索非亞更可以用人工語音和主持人對唱了,但是看起來就有點毛骨聳然。。。
以上的AI已經發展出在你預料的範圍外了,但是你可能會說:這和我沒有關係,我生活周遭都沒有機器人啊~其實AI早已經在你的生活裡面,只是你還沒發現,而且可能在不知不覺中,你也即將被AI取代了但你卻不知道,在2015年的NIPS和ICML這兩個最大的頂級機器學習會議,邀請了1634位AI專家來預測AI全面取代人類,結果一半以上是預測機器人能夠比人類更有效的完成每一項工作,而且成本更低,原因是AI學習的能力和資訊廣泛比人類更為有效和優秀。打個比方,如果現在你有問題,你會問Google還是問你的朋友?答案已經很明顯了!專家預測以下的一些工作即將會被AI取代:例如是翻譯,零售業等等。
那為了我們需要如何不被AI取代呢?究竟我們人類是有什麼東西是AI無法代替的呢?這裡和大家介紹一個網上課程,超越AI,如何學習一輩子不被AI超越的能力?Chris本身是我一個認識的Youtuber,同時他也是在新加坡的一名老師,但是他開始意識到學校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在學生出來社會後根本沒有用到,甚至被淘汰,他那時就在想:如果學一些技能是一生受用的,那對於學生才是最好的,但是要政府去改變教育方針可能需要用上5到10年,於是他就創辦了這個網絡課程,如何不被AI取代,大家可以點擊在說明文裡面的鏈接去了解更多吧!
好啦!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這個影片,就記得按贊和分享出去,也記得關注我FB,B站和Instagram。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rzmgbUJ-CM/hqdefault.jpg)
自我意識 如何產生 在 意识是什么人为什么有意识意识怎么产生的林顿百科第二期 的八卦
自我意识 是怎么 产生 的为什么人会认识到自我自我是如何感觉到自我存在的自我的感觉如何 产生 意识的自我认知非生命体有意识吗无机物有意识吗没有生命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