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和姐姐閒聊,俺的8歳姪女因為小時候車禍在額頭上留下一個小疤痕,原本對此不在意的姪女,因為學校老師一句話改變了她:「你這個疤痕對妳以後會有不好的影響喔!無釆妳長得這麼漂亮,有這個疤痕太可惜了」🙄
她開始在意,常常用手摸著她的小傷疤,也求助於她的母親有什麼辦法可以弄掉這個疤痕
董事長覺得自己應該是最有資格告訴姪女「美不美?並不需要別人認同」的人
因為認識董事長多年的朋友們都知道,俺的臉頰上有一個圓形的疤痕,很多人曾經問俺
「你的牛痘為什麼種在臉上?」
「你臉上如果沒有這個疤痕那該有多美」
⋯⋯ 從小到大俺必須為了這個「牛痘」😆反覆的說著它的由來(應該錄音,然後有人問就放給他聽🤣)
大概在嬰兒時期,媽媽不小心沒有把蚊帳蓋好,所以全部的蚊子都跑進蚊帳裡面,可憐的嬰兒就是董事長本人🤣被釘的滿頭包,後來全部的包消失後發現臉頰上竟然有一處發燙的包而且並沒有轉好的跡象,得知是血管瘤後,大概治療了三年,父母抱著俺跑遍台灣各中西醫大小醫院、廟宇、神人⋯⋯
1️⃣有建議要挖掉的(幸好娘親沒有選擇這一項,要不然牛痘變酒窩🤣)
2️⃣有要喝符水的(不知道是不是一種被殭屍咬到的概念?🤣明明是蚊子)
3️⃣還有講到前世今生的(難道蚊子和俺前世是仇人?🤣還是前世俺咬了牠)
最後是接受冷凍治療,才治好了一直擴大的包,還記得國中的時候常常用頭髮遮掩,深怕別人發現,高中的時候只要經過人群,董事長頭總是低低的,沒什麼自信
俺一路走來,想著現實生活中我們是不是也經常在別人的認可中尋找自己的價值?
比如有人說你胖了,你就難過一整天。在臉書上發了一張自拍照被人留言「不好看」就自卑難過
聽到別人說不喜歡皮膚黑的人,就恨不得把太陽射下來出門見光死
我們總是習慣把對自己的定位交給別人,在別人的眼中判斷自己好不好看
然而,我們究竟是要美給誰看呢?
取悅全世界是一個無法達到的目標,所以人們會為此感到痛苦
董事長告訴姪女:「美沒有一定的標準,你只需要取悅自己,不需要迎合任何人。」希望我們都能有接納自己的勇氣,並自信地「成為自己」
我們注定無法讓所有人都喜歡,所以我們需要擁有被別人「不喜歡」的勇氣。
而「被人喜歡」並不是一個人活著的目的,那些被大多數人讚美的人,其實正是因為「成為了自己」才收穫了大家的喜愛❤️
經過人群俺不再遮掩,而是自信的撩撥頭髮,倘若見著了你接受,那便是俺的一個獨特的標記,若是你覺得醜,請把眼睛捐給有需要的人🤣🤣🤣🤣
當俺不再在意自己臉上的疤痕,因為俺徹底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才明白「原來自信才是變美的終極法則」
-
早安,如果有人問你家鄉的第一美景是什麼,請回答:「是我!」🤣🤣🤣
-
#自信不是要做到完美無缺而是接受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女人最可嘆的不是青春不再而是自信全無
#自信是妳最美的姿態
#一隻蚊子和董事長的前世今生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VOGUE Taiw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ercedes-Benz 致力於協助新世代女性開創更多可能,在今年引進 She's Mercedes 計畫,首波活動以「Challenge Day 駕馭挑戰之旅」宣告正式於台灣啟動!相信每位考過駕照的女性朋友,內心都曾有過手握方向盤帥氣轉動,自由馳騁公路上的瀟灑畫面,然而因各種外界因素對於駕車產生...
自信是妳最美的姿態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評價
Mercedes-Benz 致力於協助新世代女性開創更多可能,在今年引進 She's Mercedes 計畫,首波活動以「Challenge Day 駕馭挑戰之旅」宣告正式於台灣啟動!相信每位考過駕照的女性朋友,內心都曾有過手握方向盤帥氣轉動,自由馳騁公路上的瀟灑畫面,然而因各種外界因素對於駕車產生恐懼。She's Mercedes 的第一步,就是要幫助女性們以自信姿態,證明確實擁有「移動自主」的能力。
經過第一階段競爭激烈的評選,選出最符合 She’s Mercedes 精神的5位「PIONEER 自信駕馭者」,在6月16日「Challenge Day 駕馭挑戰之旅」當天,帶領渴望突破駕車恐懼的18位「EXPLORER 新手練習者」共同挑戰層層關卡。現場也邀請到賽車界女神「殺手蘭」、全球百大女 DJ ─ DJ Cookie ,以及超人氣潮模唐葳參與,與這群在生活中扮演不同角色卻依舊懷抱夢想的女性們,互相交流駕車經驗與振奮人心的成長蛻變。
妳也渴望為生活帶來更多可能性嗎?即刻加入 She’s Mercedes 專屬女性的分享圈,讓我們一起發掘更完美自信的妳!
前往She’s Mercedes網站:http://mb4.me/ShesMercedesTW
------------------------------
❗需要字幕的朋友 #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 其他熱門主題推薦 】
1⃣ 祕技片:女星變美&化妝包 ► http://bit.ly/2vWUYMS
2⃣ 時尚:穿搭、精品 ► http://bit.ly/2FfFvbi
3⃣ 瘦身:瘦腿、塑腰、練翹臀 ► http://bit.ly/2f7qFHW
4⃣ 名人:每月封面人物 ► http://bit.ly/2iGe94s
5⃣ 美容:保養 / 彩妝技巧 ► http://bit.ly/2fns0cP
6⃣ 73個快問快答+歐美明星搜包 ► http://bit.ly/2yKtwDj
------------------------------
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馬上訂閱傳送門 ►http://bit.ly/2eoVk7R
Still haven’t subscribed to Vogue Taiwan on YouTube? ► http://bit.ly/2eoVk7R
------------------------------
✌ More Vogue Taiwan ⇊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ogueTW/
Web:http://www.vogue.com.tw/liv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voguetaiwan/
LINE:voguetaiwan
------------------------------
※關於時尚,VOGUE說了算!自從1892年第一本VOGUE在美國出版以來,至今已有122年的歷史,始終被時尚專業人士所推崇,因此榮譽為Fashion Bible時尚聖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xd1gNk0dLI/hqdefault.jpg)
自信是妳最美的姿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 #木雕創作展 #翁千筑專訪
靜止的溫柔與憂愁
著迷於人們淡然所思的表情與氛圍,翁千筑以木雕刻劃人像,試圖傳達生命經驗中的憂愁與溫柔,期許作品中的生命力讓觀者投射所感。
▶成長過程◀
成長於嘉義布袋的翁千筑,與我們聊起自己的成長過程,每位家人對她走藝術創作這條路都有所影響。對文化歷史很有興趣的父親,節儉卻不吝於為家中添購書目,許多美好的童年回憶就是伴她成長的漢聲繪本。在幼稚園任教的母親,讓她幼時開始接觸摺紙、3D手作紙模型,啟發在立體類創作的興趣。除了父母親,身為老么的翁千筑有兩位優秀的姊姊,她微笑說家有三姊妹,十分熱鬧也發生許多趣事,從小擅於畫畫的二姊可說是繪畫的啟蒙者,說到大學考取台藝大雕塑系,翁千筑笑說進入台藝大是一圓與姐姐同校的夢想!
▶求學與踏入創作◀
木雕創作削、切這樣(減)的過程,對翁千筑來說如同挖鑿內心深處,在創作時釋放自己情感,這也是為何翁千筑如此喜愛木頭的原因。她從小性格就很鮮明:我喜歡整理東西、收納整齊,也善於保存物品,應該是有點整理癖吧!在她的創作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不疾不徐的步調,與有些內斂拘謹的氣質。在台藝大求學期間,只要創作上遇到技法上的瓶頸,翁千筑便會默默投注更多時間來克服問題,也因此經常在早上五、六點遇到來工作室看學生作品的老師。翁千筑認為老師們願意在課後私人時間來關心學生創作很令人感動,也感受到系上師生間緊密的關係。木雕創作的啟蒙恩師為賴永興老師,另外一位楊北辰老師則是思想上的啟蒙老師,畢業展時楊老師一句話:妳的作品有一種氣質。成為翁千筑持續創作的原因。大學畢業後為顧及生計歷經了五、六種工作,其中有台北故事館的導覽員與咖啡廳店員等,也因為擔任導覽員這份工作,有了機會訓練面對大眾的膽量與口條。
▶以人為創作◀
從很小開始翁千筑便對(人的表情)產生興趣,尤其著迷中性獨特的氣質,作品中的人物多半來自翁千筑的想像,再參考自己的樣貌刻劃而成,藉由記住生活中片斷的畫面或感受,表現記憶中的情緒。
人物木雕創作者中,翁千筑很欣賞日本的舟越桂和義大利Bruno Walpoth,他們的作品都有著平淡的表情,卻極具情感穿透力,能深深打動她。兩位木雕家的作品呈現也是她想追求的美與目標。Bruno Walpoth曾說他對自己所有的作品都不是最滿意,因此對於作品總是不太自信。翁千筑覺得自己的作品總是不滿意、覺得可以更好,一件作品的形成要經過思考與多次的修改與調整,因此她期許能將沒有自信的部分轉化為前進的動力,讓創作達到更高的境界。
▶溫柔與憂愁◀
此次展出主題(靜止的溫柔與憂愁)象徵著正面與負面情緒,兩者存於她的性格當中,也在作品中交雜並存著(憂愁)來自於她的性格特質,經歷親人的病逝,以及生活不穩定所帶來的焦慮、憂愁與壓抑的狀態…,在翁千筑看似平靜的表情下,內在部份卻是情感濃烈、亟欲宣洩,卻又難以釋放。她將這些情緒置入作品當中。除了憂愁,(溫柔)也是她本質的一部份,那淡淡的溫柔是什麼樣呢?翁千筑舉例攝影師Jenny Lewis在母親與新生兒的系列作品中,母親溫柔而淺淺的微笑,就像是她欲表達的溫柔氛圍。
▶將生命經驗融入作品中◀
翁千筑所刻劃的人物以簡單的肢體動作,表達出在生命中各種困頓、焦慮抑或欣喜的心理狀態,希望作品能呈現某種情緒與氛圍,緩慢滲透而出,引領觀者進入我想表達的靜與美。相似的沉靜感,藉人物臉部些微的表情差異和肢體動作,營造出不同的氛圍。
藉由下面介紹本次展出的三件作品,希望能讓讀者與觀者更了解作品背後的故事與氛圍,(夕陽下等待)刻劃年輕女子拉長著頸與思索的表情,似乎獨坐久候多時,源自於翁千筑看見至親坐在椅上、思念已逝老伴,那看向窗外、望其歸來的樣貌,將等待思念對方的氛圍轉換為不同形體的木雕呈現出來。(入懷)刻劃兩位相似的人們輕擁彼此,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默契不言而喻、樣貌有許多契合之處,這件作品在表達遇到氣味相投、聊得來的知己時,感到輕柔放鬆的甜蜜、欣喜之感。(融不進的圈)則是翁千筑以自己的樣貌作刻劃,前傾的姿態像是想要接近,卻微駝著背、避開視線交集。人物的表情與姿態象徵創作者逃避於人群,卻想與他人建立關係的矛盾感,消失的嘴巴代表其不善言語,在團體中常感覺到格格不入的邊緣感,孤獨而壓抑的心理狀態。
電影導演李安曾說:我是個脆弱的人,但我真誠地面對自己的脆弱,才有動人的作品。對翁千筑來說,創作像是揭露自己內在的過程,當中有些矛盾、猶豫與膽怯,對她來每件創作都像是一種自我挑戰與突破。
翁千筑 – 以木雕將記憶中的情緒用簡單的肢體動作刻劃出來,靜靜傳達那憂愁與溫柔並濟的氛圍。
翁千筑簡歷:
2012 / 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畢業
2014~至今 /進駐於435藝術家工作室, 435藝文特區, 新北
獲獎經歷:
2016 / 第34屆桃源美展雕塑類 入選,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桃園
2014 / 臺灣國際木雕競賽 入選, 三義木雕博物館, 苗栗
2013 / 臺灣國際木雕競賽 佳作, 三義木雕博物館, 苗栗
2011 / 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 師生美展 木雕類 優選獎, 新北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3/11-2017/05/07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fV2ofPQxo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