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活動已截止。
主題:「人生最後的一個心願。」
她是詹瑞蘭女士。她是臨終關懷的護士,她同時也是臨終病人,她有一個小小的心願。請耐心聽我從頭訴說。
在我還未開始推廣臨終關懷,瑞蘭前輩早已在25年前在馬來西亞華社裡透過她的護理專業服務、文章及講座來告訴我們有關臨終關懷的重要性。在馬來西亞華社裡,她是第一個對臨終關懷有所貢獻的人士。即便馬來西亞臨終關懷旅程碑沒有記載,不過這是肯定的。她是臨終關懷的衝鋒、她是開工大臣之一。
她是檳華女中畢業生,赴英國倫敦修讀護理系,畢業之後回到 Assunta 醫院服務多年。曾經照顧無數臨終病人。
我曾經是她的一個聽眾。20年前,年輕的我坐在地上聽過她一場演講。她談如何照顧臨終病人。故事及內容,早已被時光沖淡。不過,她的生命、她的存在,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就這樣,我被她的服務及熱誠啟發。她成為了早期啟蒙我的導師之一。
2011年,我回到吉隆坡服務。我們有緣再相遇時,她已經是一名退休的癌症病人。我們是在一個工作坊相認的。她笑著對我說:「馮以量,我認識你。」她不知道當初我那一份敬慕,所以要延後到2011年我才把它說出來。那一刻,我們才真正認識彼此。
這五年,都儘量和她保持一定的聯繫。每一年吃飯至少兩次。因為要找到對臨終關懷投緣的前輩實在不易。聽聽瑞蘭說過去的故事,也是一種幸福。讓我了解過去更多的民情、忌諱、阻難、收獲等等。
她退而不休,即便已不提供護理服務,她依然出席各個有關臨終服務訓練的工作坊,她擔任臨終關懷服務機構的高層,依然為她服務的機構操心。
上個月,她發給我 sms。說她的身體不好了,趁離開人間之際,希望我們大家能協助她一同完成她人生最後的心願。那就是為她服務的機構 ASPAC 募款。她希望能為這機構募款到一百萬馬幣,成立基金會。她一個人目前已經籌到大約有三、四十萬馬幣。離目標還有一段距離。
她說成立基金會之後,才會有 tax exemption(免稅),才能吸引更多的機構、商家來捐錢。不然的話,要一直跌跌撞撞,大家都很辛苦。
我聽了,很感動。一個生命在自己面臨死亡之際,依然為臨終病人、為臨終關懷服務而操心。如果這不是大愛,這是什麼?
我聽了,也很感慨。臨終關懷,她與大家不餘遺力地推動了 25年。走前了幾步,可是依然還是有許多困境。在馬來西亞推動臨終關懷,真是不容易。專業人士外流、財務不足、病人對急救根深蒂固的錯誤概念、家屬對服用嗎啡的迷思等等等,這些真的需要一兩代人繼續接力推廣及克服。
ASPAC (雅西西安宁疗护机构)将于今年9月24 号(星期六)在美佳园育才华小礼堂举办筹款晚宴,正巧也是瑞蘭结婚49 周年的節日。
我昨晚牽著她的手問她:「當天會來得及出席晚宴嗎?」
她堅定地說:「要是還活著,坐輪椅都要上台切蛋糕。」
連自己的結婚49週年節慶都可以擱在一旁,先去做大事。我心底為瑞蘭女士、她的先生及她的孩子們而深深感動。她一家人及朋友都繼續支持她,讓她完成她人生最後一個夢想:為 ASPAC 成立基金會。
你願意協助嗎?
要是你願意圓瑞蘭一個夢,數量不拘,心意最重要。
Assisi Palliative Care Berhad
Public Bank
Account number: (捐款活動已截止。謝謝。)
Branch: PJ old town
Swift Code: PBBEMYKL
(reference:FYL)
這個short code 是方便他們紀錄。
要是你也想捐款同時也出席晚宴,請留意我在 comment 裡 post 的詳情。
****
昨晚離開她家,我走入她的睡房,我問她:「我們還會見面嗎?」
她張開雙手說:「小弟,會的。會的。我們還會見面很多次的。」
我近乎整身趴在她的床上,只為了擁抱她。因為我很珍惜可以繼續和她擁抱。
謝謝你了,瑞蘭大姐。
謝謝你這一生用身教來教導我們何謂臨終關懷。
謝謝你這一生不懼權威,曾經和醫師們及院方爭奪,只為了病人的福利及權益。我最愛聽你說故事,那裡頭我聽到的是正義及愛。你是大智慧、大愛的指標。
當初是你在我們心中灑下善終的種子,現在輪到我們這些後輩們接力去播種了。
要是還有機會見面,我們一定要再擁抱。要是生命不允許再見面,我們會儘可能協助你完成你最後的心願。
人生,就像你昨晚所說:「要是我無法出席當晚的晚宴,你們不要哭,不要流眼淚。我這個人生精彩!」
瑞蘭大姐,你叫我們怎麼捨得你離開,你叫我們怎麼不愛你!
祝福你,人生一切依然美好,精彩。
以量 祝福瑞蘭。祝福大家。祝福自己。
01/09/2016
(此張照片是得到瑞蘭的同意才上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安寧日常 語愛時光:六全伴行,馬偕安寧病房22堂關鍵照護課題」介紹 訪問總審訂:方俊凱 醫師 內容簡介: ──一開口,眼角的淚就守不住了!── 馬偕安寧病房30週年感動全紀實 「一輩子這樣過去,你會有遺憾嗎?」 「我覺得,我這輩子,值得了……」他說。 盈眶...
臨終關懷服務 在 冯以量 Facebook 八卦
今晚,瑞蘭大姐剛剛寄 sms 給我說,這幾天身體狀況有所改善。我替她歡喜。
前幾天有關 ASPAC 捐款的文章公佈出去之後,款項陸續的進來。瑞蘭大姐向大家說聲謝謝。有人捐馬幣 10元到有人捐馬幣一萬。數量固然重要,不過我認為心意更為重要。謝謝大家讓我覺得馬來西亞依然是一個有愛、有希望的地方。
我也順著捐馬幣兩千、另外一千由我家人來捐助。昨天匯款給 ASPAC。希望小小的心意繼續讓更加多人來為瑞蘭大姐完成她人生最後的心願。請大家再share 出去,讓更加多人認識瑞蘭大姐,讓更加多人認識臨終關懷。
祝福大家的人生依然一切美好。
以量 祝福瑞蘭。祝福大家。祝福自己。
05/09/2016
(此張照片是得到瑞蘭的同意才上載)
***
主題:「人生最後的一個心願。」
她是詹瑞蘭女士。她是臨終關懷的護士,她同時也是臨終病人,她有一個小小的心願。請耐心聽我述說。
瑞蘭前輩用了 25年時光在馬來西亞華社裡透過她的護理專業服務、文章及講座來告訴我們有關臨終關懷的重要性。在馬來西亞華社裡,她是第一個對臨終關懷有所貢獻的人士。她是臨終關懷的衝鋒、她是開工大臣之一。
她是檳華女中畢業生,赴英國倫敦修讀護理系,畢業之後回到 Assunta 醫院服務多年。曾經照顧無數臨終病人。
退休後的她即便已不提供護理服務,她依然出席各個有關臨終服務訓練的工作坊,她擔任臨終關懷服務機構的高層,依然為她服務的機構ASPAC 操心。
五年前,她患癌。最近,她發給我 sms。說她的身體不好了,趁離開人間之際,希望我們大家能協助她一同完成她人生最後的心願。那就是為她服務的機構 ASPAC 募款。她希望能為這機構募款到一百萬馬幣,成立基金會。她一個人目前已經籌到大約有四、五十萬馬幣。離目標還有一段距離。
她說成立基金會之後,才會有 tax exemption(免稅),才能吸引更多的機構、商家來捐錢。不然的話,要一直跌跌撞撞,大家都很辛苦。
我聽了,很感動。一個生命在自己面臨死亡之際,依然為臨終病人、為臨終關懷服務而操心。如果這不是大愛,這是什麼?
ASPAC (雅西西安宁疗护机构)将于今年9月24 号(星期六)在美佳园育才华小礼堂举办筹款晚宴,正巧也是瑞蘭结婚49 周年的節日。
我牽著她的手問她:「當天會來得及出席晚宴嗎?」
她堅定地說:「要是還活著,坐輪椅都要上台切蛋糕。」
連自己的結婚49週年節慶都可以擱在一旁,先去做大事。我心底為瑞蘭女士、她的先生及她的孩子們而深深感動。她一家人及朋友都繼續支持她,讓她完成她人生最後一個夢想:為 ASPAC 成立基金會。
你願意協助嗎?
要是你願意圓瑞蘭一個夢,數量不拘,心意最重要。
Assisi Palliative Care Berhad
Public Bank
Account number: 3-1968057-28
Branch: PJ old town
Swift Code: PBBEMYKL
(reference:FYL)
這個short code 是方便他們紀錄。
要是你也想捐款同時也出席晚宴,請留意我在 comment 裡 post 的資料。
***
臨終關懷服務 在 冯以量 Facebook 八卦
谢谢星洲日报如此用心的报导及安排。
谢谢。
以量
29/02/2016
**
美麗終點
透過戲劇傳播善終理念
讓生命劃下美麗的終點
報導:本報 曾詠邰
攝影:本報 譚湘璇
星洲日报 藝文週報
(24/02/2016)
(前言)
“死了;睡著了;嗯,阻礙就在這裡:因為當我們擺脫了這具朽腐的皮囊之後,在那死的睡眠裡,究竟將要做些什麼夢,那不能不使我們躊躇顧慮。” ——《哈姆雷特》,莎士比亞
死亡是戲劇作品中經常出現的場景。儘管人們無數次地描繪過地獄的恐怖和天堂的美景,但卻從來沒有一個人可以從那冥冥不可知的世界歸來,這是人們懼怕死亡的重要原因。《美麗終點》這部戲並非要美化死亡,也不是要人們為了“美麗的終點”而追求死亡,它單純主張——善終,以尊重個體意願的方式來完成其生命的終點,而過程中體現出來的,是人性的真善及美麗。
——
在死亡面前,可以做些什麼?
2015年9月,我北上遊玩時無意發現由檳城中文劇團“路人甲表演社”所創作的《美麗終點》,它改編自馮以量的著作《善終》,導演尤傳隆將原著中不同的故事拆解重裝成一個主要故事,並以戲劇呈獻。
買票入場後,毫無防備的我被其單純、樸實的劇情深深打動,彷彿回到自己14歲那年第一次踏入吉隆坡首都劇場看戲時,劇場內的能量令我敏感地流淚不止。戲完散場時,觀眾席更有一女生坐著抽泣了好久,當下的我不得不讚歎劇場的力量。
馮以量說,“沒有準備好的人,看了會很痛。我們不鼓吹說這是一個能夠療愈的戲劇,基本上它只是給你一個平台去回顧自己的過去。每一個畫面或對話,多多少少會勾起關於你家人去世或你曾經陪伴的病人的記憶。”
目前於國內致力於推動臨終關懷服務的馮以量,曾在新加坡雅西西慈懷病院擔任醫療社工,陪伴過無數的臨終病人。他表示,“善終”並非他發明的概念,“它很早就存在於歐美國家,也就是Good Dying、Good Parting和Good Living,後來我慢慢把它納入為我的中心思想——我在幫助病人得到他的善終,協助病人家屬得到善生,讓他們彼此的關係好好善別。”
《美》這部戲主要傳達的觀念是:面對絕症或死亡,不管是治愈性治療或是安寧療護,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善終。馮以量同時表示,“善終是沒有方程式的,沒有說一定要抗拒急救,有些人還是想要急救的,只要那是當事人的意願和選擇,而不是我們逼他做的,那就是他的善終。”
“《美》不是在談死亡,因為每個人都會死,死亡有什麼好談的?” 馮以量認為,戲中談的是,在死亡面前,你最珍惜的是什麼、遺憾過去沒做的是什麼?如果生命只剩下一些些時間,你可以做些什麼去彌補遺憾、留給這世界什麼?“與其搶救生命的長度,不如搶救生命的深度。在生命最後的那幾天,將內心所有還沒運用的真善美全部爆發出來,讓生命燦爛起來,讓大家看到你最美麗的一面。”
——
不忌談死亡
死亡其實就像一粒米飯
成立於2010年的檳城“路人甲劇社”主張藝術生活化,創作方向皆以對社會人文聊表關懷為目標。現任社長兼《美》導演尤傳隆表示這次會選擇以“善終”為創作題材,是因為自己家中兩老也有了年紀,他曾想過是不是應該暗地裡替他們買好靈位等事。“但我開不了口跟他們談,所以只好通過戲劇傳達。”
尤傳隆說,“《美》在檳城的演出結束後,我媽有一天主動對我說:‘人去了之後,也沒什麼剩了。燒了,撒在海裡吧。”尤傳隆當下的心情是開心的,“我覺得是一個進步,未來還可以慢慢多談一些。”
他認為,善終必須是大家可以談、願意談、不避忌談的,也可以當作是件幸福快樂的事情來談。他以馮以量書中一句簡單易懂又含趣味的話舉例,“死亡就像一粒米飯,米煮熟成飯,飯熟了要吃,吃了就要消化,消化後就要大出來,我們都是死定的。”,戲中尤傳隆讓這句話不斷出現,令觀眾去習慣它,以讓“討論有關死亡”變得是件自然、正常、不避忌的事。
尤傳隆表示《美》不是一個利用“死亡”欲求賺人淚水的戲,“我只是好好的說一個善終的故事,故事令觀眾聯想到什麼,那是觀眾自己的。”他表示每個人的經驗不一樣,他無法硬塞一個“死亡”的觀念給觀眾,觀眾唯有從台詞和畫面呼喚自己的記憶和經驗,進而思考過去以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最後,他分享該劇一對母子演員對於這部戲的真實體驗。“他們在演了這部劇後,7歲大的兒子會自動問媽媽:‘媽媽以後你死了,(身後事)要怎麼樣(處理)?’而媽媽也不會避忌的責罵孩子不可以亂說話。”尤傳隆表示自己無法使用言語分享表達內心的喜悅,他認為,只要善終的種子可以在任何一位觀眾心中發芽,《美》的製作是非常值得的,他更希望能把《美》帶到全馬各地去演出。
《美麗終點》舞台劇
3月11日、12日、13日 @ 8PM
3月12日 & 13日 @ 3PM
地點:雪蘭莪白沙羅表演藝術中心(DPAC)
網上購票:http://www.dpac.com.my/page/ticket/bookTicket/view/515.html
任何疑問,歡迎聯繫顏小姐: 016-433 6025
臨終關懷服務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安寧日常 語愛時光:六全伴行,馬偕安寧病房22堂關鍵照護課題」介紹
訪問總審訂:方俊凱 醫師
內容簡介:
──一開口,眼角的淚就守不住了!──
馬偕安寧病房30週年感動全紀實
「一輩子這樣過去,你會有遺憾嗎?」
「我覺得,我這輩子,值得了……」他說。
盈眶的淚光中,帶著無憾。
➤關於安寧這件事,我們真的了解多少?
病人嘆──「還有幾個明天,可以活下去?」、「我不怕死,就是怕死得太辛苦!」
家屬問──「身體和心理的累,已經快走到崩潰邊緣了!」、「為什麼他離去,我反而感到輕鬆?」
馬偕安寧團隊──醫護社心靈全員集結,以愛相伴。
這本書帶你重整對於安寧照護的正確觀念,
醫療雖有侷限,但關懷的意念與行動卻不受限,
真正落實善終與善別。
➤日常伴行,醫護社心靈的六全守護
安然度人生 語焉憶過往
寧靜智慧心 愛慈共守望
日日月月明 時時刻刻亮
常長伴幽谷 光照情留芳
馬偕安寧病房30週年暖心紀實,每一個病人與家屬,都是獨一無二的「善終與善別」!
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也能共同創造豐富感動的亮光。
我們的日常就是如此,而這日常就是「愛」。
策劃者簡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紀念醫院/總策劃
馬偕紀念醫院隸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紀念馬偕博士(Dr. George Leslie Mackay)跟隨耶穌基督腳跡,以「愛人如己、關懷弱勢之精神,提供民眾身、心、社、靈全人之醫治,達成醫療傳道」為宗旨,進行各項醫療服務、醫學教育與傳道等工作,並為台灣引進許多醫療專業新知與提供醫療服務及設施。Hospice是指心靈的驛站,馬偕安寧秉持此初衷,愛人如己,陪病人與家屬一起走人生的最後一哩路。
1988年9月10日,正式成立安寧病房籌備小組。1990年2月,淡水分院設立台灣第一個安寧病房,3月13日正式開幕,共有18床,以「五全照顧」為理念,提供完整的臨終照顧。
1992年,馬偕安寧療護從病房推廣到居家服務。1996年8月1日籌立「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為一級臨床醫療單位,並預備興建獨棟安寧療護大樓。1998年「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大樓落成,至2000年安寧病房總床數63床,當時與St. Christopher Hospice床數相同,並列世界最大的安寧療護單位。2005年成立安寧共同照護小組團隊。2009年9月率先呼應衛生署與健保局的政策,新增八類疾病末期病人可以入住安寧病房與獲得居家安寧照護服務,這是自2003年本中心將神經運動元疾病納入安寧療護後的一大進展。2014年7月,進一步發展心理與靈性照顧,從「五全照顧」擴展至「六全照顧: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全心」,期望提高及深化安寧療護的照顧層次。
臨終關懷服務 在 临终关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臨終關懷 也稱「安宁和缓医疗」、「善终服务」、「安寧療護」、「姑息療法」,通常是針對癌症末期或絕症、治療已不容易再見效的病患使用的治療方法。相較於醫學治療對 ... ... <看更多>
臨終關懷服務 在 花蓮榮譽國民之家榮民臨終關懷照顧作業規定 的相關結果
花蓮榮譽國民之家榮民臨終關懷照顧作業規定一、目的:發揮人本主義精神,運用團隊合作模式,為臨終長者提供身、心、靈之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關懷照顧服務。 ... <看更多>
臨終關懷服務 在 臨終關懷服務 - 臺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 的相關結果
在家中往生病患—當親人往生後,請. 攜帶最近一次相關疾病診斷書或病歷摘要到當地衛生機關(衛生所)申請行. 政相驗並可開立死亡證明。 (二)各項喪葬服務及申請要件: 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