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男人只要做一點事就可拿來說嘴?
在診間我不知聽過多少媽媽跟我這樣抱怨了...
我只好苦笑說:「男生只要做一點事,都能叫做間接育兒,你可以看我的書~ #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那阿包醫生,你擅長什麼呢?你會拿來說嘴嗎?」一個媽媽問。
其實我工作很忙,回家常常就是 Dj琦琦-醫師娘陪你當媽媽準備好一桌菜了。但碗盤餐桌的清理及飯後的水果🍎,通常就是由我負責。
什麼❓切水果有什麼困難的⁉
是不難啦!但老婆說她不喜歡,她說自己喜歡從事有創造力的事,例如做菜...😂所以像我這種喜歡所有東西整齊、乾淨、分類的人,就會接手處理水果的事。
我通常會把水果切成大小儘量一致,然後要分類。(但時常因為太龜毛而花很多時間才完成,就會被老婆唸「到底要弄多久?你在雕花喔!」😂)
我也喜歡把切好的水果放進保鮮盒,因為它的功用能防止水分散失、隔絕空氣,進而達到保鮮、防止食物氧化或受到病菌污染的效果。
一般保鮮盒都是透過膠條、膠圈來密封達到上述的功能,但我遇過太多膠圈難清洗或膠條發霉的狀況,讓我每次使用之前一定仔細檢查保鮮盒是否乾淨,有時想想保鮮盒不是用來保鮮的嗎?若蓋子都藏汙納垢或發霉,裡面裝的食物或水果能倖俛於難不被染污嗎?然後全家人再吃下肚,哎啊!這樣不生病也難!
所以如果選擇保鮮盒的膠圈與上蓋零縫隙,就不易藏汙納垢、生菌、發霉,每次使用也不必提心吊膽,同時在這樣密合的狀態下,食物保存及保鮮的效果更好;另外,保鮮盒所有結構不含雙酚A,通過嬰幼兒用品測試,也是我這個兒科醫師在意的重點!
男人不能只做一點事就說嘴,但可以幫老婆做功課挑一些適合家裡用的東西,也不要覺得廚房的事都是女人的事,不大會做菜的爸爸們,Follow me~先來切水果吧😜~
#本篇是兒科醫生切水果的說嘴😂
#婚姻求生術就是老婆不喜歡的我來做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浴室牆上的黑點;換季棉被的潮濕氣味;冰箱裡的綠毛蛋糕...黴菌又來了!季節交替,快要進入梅雨季節,台灣溫暖潮濕的氣候,最受黴菌喜愛,除了惱人外,更多的是對身體的危害,你知道食物發霉不是只要切掉就好嗎?又有什麼健康危機?快讓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告訴你! 防霉:除濕是重點 英國倫敦有霧都之稱,原因...
「膠條發霉處理」的推薦目錄:
- 關於膠條發霉處理 在 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 Facebook
- 關於膠條發霉處理 在 譚蕙芸 Facebook
- 關於膠條發霉處理 在 譚蕙芸 Facebook
- 關於膠條發霉處理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 關於膠條發霉處理 在 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 Youtube
- 關於膠條發霉處理 在 裝修電視 DECO-TV Youtube
- 關於膠條發霉處理 在 冰箱『膠條發霉』怎麼辦?教你只要1個步驟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膠條發霉處理 在 What do you do when the plastic seal in your tupperware lid ... 的評價
- 關於膠條發霉處理 在 保鮮盒膠條發霉了有辦法去除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膠條發霉處理 在 #問保鮮盒膠條發霉 - 居家生活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膠條發霉處理 在 矽膠發霉醋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膠條發霉處理 在 膠條發霉處理的推薦評價,PTT - 母嬰親子育兒網路指南 的評價
- 關於膠條發霉處理 在 冰箱膠條發霉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評價
- 關於膠條發霉處理 在 冰箱膠條發霉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評價
膠條發霉處理 在 譚蕙芸 Facebook 八卦
[理工大學裡不只有麵包,還有生命]
理工大學校園被警察包圍至今一個星期,有警員曾在校外以揚聲器喊話,嘲諷留守者只能以基層人士的食物充饑,例如吃「生命麵包」(香港一個價格相宜的麵包品牌),相反警員下班可以到深圳吃火窩,喝冰凍啤酒,如此富階級歧視的冷嘲熱諷,讓不少人側目。
圍城裡最初有逾千人,政府提出了一個方案,讓十八歲以下人士可以「登記」暫控告,中學校長們接了百計未成年學生出來,同時也有留守者以各種方式逃走,或走出校門被拘捕。事件進入第七日,香港正舉行反修例運動後第一場選舉,不知道是否為免影響選情,警察按兵不動,讓各方人士包括社工、老師等進入校園,繼續勸說輔導遊說工作。校園裡的人數大量減少,至今據說有數十人留守。
一星期前,警察以槍指着記者,傳媒要舉起雙手被咒罵才能離開;一星期後,警察防線氣氛輕鬆非常,防暴警員在防線坐着椅子滑手機,有時悶得主動跟記者攀談。過去五個月,防暴警不斷和示威者駁火,現在守在理大外圍這個崗位,靜態得多,秋風送爽,他們脫下防暴裝備,只作簡單的蒙面。有人按時送飯盒到防線,除了白飯和餸,還有水果及綠茶飲品。一位常入校內陪伴留守者的中學校長解釋:「警員好怪的,穿了那套裝甲兇神惡煞,脫下來又沒有那麼兇惡。」
校園內的氣氛,亦因為大量人離開而變得冷清。原來如戰場的校園,留下了大量戰後的物品,防毒面具、頭盔、汽油彈。雖然警方常說校內有大量危險品,但其實汽油彈不可以久放,裡面的化學品揮發了,根本難以引爆。
其他抗爭場地要不沸沸揚揚,撤退了也有人趕緊收拾。但因為理工大學忽然被警察包抄,一夜之間宣告這裡為「暴動場地」,這個空間就倏地由一個千人攻防的戰場,變身成為抗爭者匿藏或逃難之地。一切場景、廢墟、物件,凝結在11月18 日凌晨。
我想起古羅馬城市龐貝,忽然火山爆發,溶岩凝固了一切事和物,之後重回遺址,你可以想像那一天的慘烈。我也想起前蘇聯切爾諾貝爾,因為核災緊急撤離之後,遺下了的兒童遊樂場遺跡。理大也是一個詭異的時間囊,可是,這一場畢竟不是天災,而是由人為製造出來的人道災難。
我和另一記者,在幾近空無一人的校園慢步。這裡如同一個紅磚迷宮,平台連接平台,秘道連接走廊,地下有一條四通八達的通道,抗爭者的佈置,其壯觀程度令人咋舌,有人標誌在牆上「防線一」「防線二」,層層遞進,後面的矮小的磚陣,加上大頭釘製成的小裝置,以刺破水炮車和裝甲車的車呔,中前方有路障,這些路障運用了「理工大學」作為工程學科地利之宜,把飛機艙座椅也搬出來變成路障,旁邊就是航空學系的倉庫,大量房間的門被爆開,裡面還停泊着一架小型直升機,或許是教授們的未完成心血結晶。
理大的物理治療學系聞名,其大門被磚牆封掉,磚頭挖自學校行人道,磚原來的地方變成沙漠,走在其上如浮沙。磚牆以外,也有人堆起一個一個的碎磚山丘,舉頭一望,制高點也有人把磚放在石壆上,隨時準備高空進擊。也有人拉起鐵絲障礙,讓人進攻更困難。走完這個防線陣至少要二十分鐘。理大堡壘的規模,可以想像,逾千人在這裡埋頭苦幹連日。
從這裡拐一個彎,就是學生飯堂,旁邊的由運動場改裝為的休息室,鋪滿彩色乳膠地墊給人休息,有人找來物理治療牀作睡牀,一地滿是衣物、中了水炮車染藍的運動鞋、吃剩了的餐具、喝了一半的飲品、替手機充電的電線圈。校園內剩下最多的物件不只是汽油彈,還有無數吃完了杯麵,叉子插在剩湯裡,湯已開始發霉。你只能說,年輕人真是很喜歡吃杯麵。我還看到有人遺下兩大袋麵包,卻不是生命麵包。飯堂旁邊就是淋浴間,你可以想像,抗爭者洗個澡,拿着電話看看,倒頭就睡。
場面的宏大,這裡可以容納百人休息,看着剩餘物資,我想像每一個主人。鞋子有男裝四十號的,也有個子嬌小女孩的三十六號碼。脫下了的黑衣物散滿一地,還有彩色繽紛的替換衣物。牆上貼着的海報,是理工大學不同球隊體育隊的隊員照片,手球、足球、籃球隊長,少男少女穿着運動衣,個個陽光笑容,叉着腰,眼神望着遠方。
飯堂的狀況更嚴峻,放了一星期的厨餘發出酸臭,不過,留守者仍會在沒有人的時候到這裏拿餅食、即食麵。有留守了一星期的記者已經習慣了那種惡臭,氣定神閒地走入水吧按汽水機找可樂喝。「飯堂衛生情況是不好,我們都會小心地找食物,用食具前也會用水洗一洗,睡覺休息會找另外較乾淨的地方。」
留守者知道,飯堂是一個「社交」地點,記者、外面入來勸說的人都會到飯堂蹓蹥,早幾天,一位大家叫「厨師」的男子一直留守飯堂煮飯給校內的人吃,但隨着人數越來越少,厨師做了菜也沒有人下來吃,厨師情緒也不穩,睡覺成問題,甚至跟記者衝突,終於在教會人士勸說下離開校園,由救護車送到醫院。
理大學生會的一名幹事胡同學,是唯一一個一直沒有蒙面而留在校園的人,昨日也離開了.他說,我只是行使我離開校園的自由,警察做甚麼,是他的事.他在黃昏的時候,挺起胸堂,步出校園,被送到附近警署。
記者、外援來到理大,都會小心處理與留守者的距離。少部份人肯接觸記者,記者才會走近。但不少人還是對外人有戒心,有社工、律師或校長連日入來勸說。有時跟留守者談一整天的話,留守者最後還是不會離開。我看到守留者的衣飾裝扮和住在大學宿舍的年輕人無異,T恤短褲,踩着鞋子的後跟,拿着一大袋物資和食物,回到各自休息的地方,可能多天沒接觸陽光,臉容蒼白,眉頭深鎖。
理工大學裡有無數塗鴉,有些激情,有些浪漫,有些憤怒。「你若放棄,誰佑我城」「因為愛,所以革命」「E心J絕筆,今生只愛Joey」「校長去了那裡?」「年青人死了,你卻生活?」飯堂外有孫中山銅像,有人頑皮地替銅像戴了頭盔和防毒面具,並讓他拿着的書卷上寫着「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在飯堂外有一塊白板,是整個理大戰場唯一一處可見較全面作戰思路。上面有人寫了主題為「抗爭路線Brainstorm」(腦震盪),列出三條路線,包括經濟抗爭(如光顧黃店);國際戰線(宣傳讓外國人明白)和勇武抗爭。令人唏噓是,內文列出了兩點提醒,正是理工大學一役沒有迴避,因而一步一步走向危機的原因:
「宜快閃遊擊,減少陣地無謂送頭」「國際戰線最為重要,認清自己並可能單靠豬嘴(防毒面具)磚頭滅三萬警力」
理大陣地戰,警方聲稱逾千人離校,百計人被控暴動罪,百計中學生登記了身份。但同樣因為陣地戰的大量抗爭者被圍困,讓全球注視,理大事件得到國際關注,不是靠豬嘴磚頭,而是靠自我犧牲。
撤退和逃走之慘烈,在校園也遺下了痕跡,不止一處的校園牆上留下了帶歉意的塗鴉:「各位手足,今次Poly準備不足,帶到很多麻煩比大家,好對唔住,辛苦大家!」
我遊走於原作戰陣地,地上的大量渠蓋被人揭起,有些狹窄,有些較闊落,有些有積水,飄出惡臭,還有無數小虫在渠口飛舞,幾只老鼠在我面前跑過,難以想像,抗爭者鑽進去爬出來。更慘烈的是,有些人卻在爬出水渠時卻被警察拘捕。
空洞的校園,寧靜得很,作戰的聲音消失了,槍聲已遠去。忽然,輕鬆的音樂響起,大家尋找聲源,原來是校園裡那些掛牆顯示屏,仍在播放大學校方的宣傳片,屏幕已打爛,但音樂還是不停在響;飯堂裡,多部懸掛的大電視,播放的是被抗爭者最不滿的無線新聞台,據說有人想轉台但不成功,但又想繼續接收資訊,無奈讓它繼續播放。校園裡最讓人毛骨聳然的聲音,是一些遠處的吶喊聲,整齊的男聲「噓!噓!噓!」不時飄來,是解放軍在附近軍營裡練兵時壯士氣的吶喊聲。
這幾天,有一位時着入時,帶着鬍子的男士,一直憂心忡忡地在校園踱步,他最初穿西裝,後來換了牛仔衣,有時穿便服。不少有心人想入來跟抗爭者談,但不懂得做,但這位校長,卻因為年輕時曾做外展社工,懂得與年輕人談話,他天天來,希望陪伴留守者,有時一起席地坐在飯堂的樓梯談天。
留守者罵他、怨他。「我從來沒有說過一句叫留守的人信我,我知道這些東西年輕人聽不入耳,即使他要怨我,罵我,我就讓他怨,但不會因為他怨我,而我不去做我認為重要的事。」
有些人堅持不肯離開,他完全明白:「我會想留守者離開,安全地離開,但對方會反問,將要坐牢的是他,並不是我替他坐牢,所以很多時我不能提供答案,我也明白為甚麼他們會怨我。」
有人說,留守者最難捱的,不是吃得差睡不好,而是親友不體諒,不少親友擔心,變相令留守者承受巨大壓力。有記者指,看過留守者跟親友在電話裡談不攏,把手機當場擲爛。然而親身來的校長卻說:「即使留守者不離開,我也尊重他。」
沒有人知道,仍留在校園的人,之後會怎樣。外面傳言,區議會選舉後,紅磡隧道要解封,理工大學校園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要走,要留,要逃,別人難以給意見。
我問校長,會怎樣形容理大,他嘆了一口氣說:「這是一個悲傷的校園,像香港的縮影,一批有心人想做點甚麼,只能很被動去做,替有權力的人做了的事,去執手尾(處理後續狀況)。」校長續說:「很多成年人看到校園,都會說痛心,痛心東西給打爛,但最重要的卻是這裡的人。」
校長分享了一個小故事:「曾經有一個十八歲以上的留守者,跟我談天,討論應否離開,怎知談到一個關節點,最終他同意離開(十八歲或以上離開會被警方控以暴動罪,最高刑期為十年監禁)。」我追問,為何那人願意離開?「他說,想留番條命出去投票。」這個誘因,令這個留守者決心趕緊預時間離開,提早給警方扣留48小時,於本周中離開了校園。
今天,香港區議會選舉投票率破紀錄地高,不少票站大排長龍,有人為了投票等了半小時,有人等了一小時。但有人,卻用他十年的生命,來換取他的一張選票。
膠條發霉處理 在 譚蕙芸 Facebook 八卦
[理工大學裡不只有麵包,還有生命]
理工大學校園被警察包圍至今一個星期,有警員曾在校外以揚聲器喊話,嘲諷留守者只能以基層人士的食物充饑,例如吃「生命麵包」(香港一個價格相宜的麵包品牌),相反警員下班可以到深圳吃火窩,喝冰凍啤酒,如此富階級歧視的冷嘲熱諷,讓不少人側目。
圍城裡最初有逾千人,政府提出了一個方案,讓十八歲以下人士可以「登記」暫控告,中學校長們接了百計未成年學生出來,同時也有留守者以各種方式逃走,或走出校門被拘捕。事件進入第七日,香港正舉行反修例運動後第一場選舉,不知道是否為免影響選情,警察按兵不動,讓各方人士包括社工、老師等進入校園,繼續勸說輔導遊說工作。校園裡的人數大量減少,至今據說有數十人留守。
一星期前,警察以槍指着記者,傳媒要舉起雙手被咒罵才能離開;一星期後,警察防線氣氛輕鬆非常,防暴警員在防線坐着椅子滑手機,有時悶得主動跟記者攀談。過去五個月,防暴警不斷和示威者駁火,現在守在理大外圍這個崗位,靜態得多,秋風送爽,他們脫下防暴裝備,只作簡單的蒙面。有人按時送飯盒到防線,除了白飯和餸,還有水果及綠茶飲品。一位常入校內陪伴留守者的中學校長解釋:「警員好怪的,穿了那套裝甲兇神惡煞,脫下來又沒有那麼兇惡。」
校園內的氣氛,亦因為大量人離開而變得冷清。原來如戰場的校園,留下了大量戰後的物品,防毒面具、頭盔、汽油彈。雖然警方常說校內有大量危險品,但其實汽油彈不可以久放,裡面的化學品揮發了,根本難以引爆。
其他抗爭場地要不沸沸揚揚,撤退了也有人趕緊收拾。但因為理工大學忽然被警察包抄,一夜之間宣告這裡為「暴動場地」,這個空間就倏地由一個千人攻防的戰場,變身成為抗爭者匿藏或逃難之地。一切場景、廢墟、物件,凝結在11月18 日凌晨。
我想起古羅馬城市龐貝,忽然火山爆發,溶岩凝固了一切事和物,之後重回遺址,你可以想像那一天的慘烈。我也想起前蘇聯切爾諾貝爾,因為核災緊急撤離之後,遺下了的兒童遊樂場遺跡。理大也是一個詭異的時間囊,可是,這一場畢竟不是天災,而是由人為製造出來的人道災難。
我和另一記者,在幾近空無一人的校園慢步。這裡如同一個紅磚迷宮,平台連接平台,秘道連接走廊,地下有一條四通八達的通道,抗爭者的佈置,其壯觀程度令人咋舌,有人標誌在牆上「防線一」「防線二」,層層遞進,後面的矮小的磚陣,加上大頭釘製成的小裝置,以刺破水炮車和裝甲車的車呔,中前方有路障,這些路障運用了「理工大學」作為工程學科地利之宜,把飛機艙座椅也搬出來變成路障,旁邊就是航空學系的倉庫,大量房間的門被爆開,裡面還停泊着一架小型直升機,或許是教授們的未完成心血結晶。
理大的物理治療學系聞名,其大門被磚牆封掉,磚頭挖自學校行人道,磚原來的地方變成沙漠,走在其上如浮沙。磚牆以外,也有人堆起一個一個的碎磚山丘,舉頭一望,制高點也有人把磚放在石壆上,隨時準備高空進擊。也有人拉起鐵絲障礙,讓人進攻更困難。走完這個防線陣至少要二十分鐘。理大堡壘的規模,可以想像,逾千人在這裡埋頭苦幹連日。
從這裡拐一個彎,就是學生飯堂,旁邊的由運動場改裝為的休息室,鋪滿彩色乳膠地墊給人休息,有人找來物理治療牀作睡牀,一地滿是衣物、中了水炮車染藍的運動鞋、吃剩了的餐具、喝了一半的飲品、替手機充電的電線圈。校園內剩下最多的物件不只是汽油彈,還有無數吃完了杯麵,叉子插在剩湯裡,湯已開始發霉。你只能說,年輕人真是很喜歡吃杯麵。我還看到有人遺下兩大袋麵包,卻不是生命麵包。飯堂旁邊就是淋浴間,你可以想像,抗爭者洗個澡,拿着電話看看,倒頭就睡。
場面的宏大,這裡可以容納百人休息,看着剩餘物資,我想像每一個主人。鞋子有男裝四十號的,也有個子嬌小女孩的三十六號碼。脫下了的黑衣物散滿一地,還有彩色繽紛的替換衣物。牆上貼着的海報,是理工大學不同球隊體育隊的隊員照片,手球、足球、籃球隊長,少男少女穿着運動衣,個個陽光笑容,叉着腰,眼神望着遠方。
飯堂的狀況更嚴峻,放了一星期的厨餘發出酸臭,不過,留守者仍會在沒有人的時候到這裏拿餅食、即食麵。有留守了一星期的記者已經習慣了那種惡臭,氣定神閒地走入水吧按汽水機找可樂喝。「飯堂衛生情況是不好,我們都會小心地找食物,用食具前也會用水洗一洗,睡覺休息會找另外較乾淨的地方。」
留守者知道,飯堂是一個「社交」地點,記者、外面入來勸說的人都會到飯堂蹓蹥,早幾天,一位大家叫「厨師」的男子一直留守飯堂煮飯給校內的人吃,但隨着人數越來越少,厨師做了菜也沒有人下來吃,厨師情緒也不穩,睡覺成問題,甚至跟記者衝突,終於在教會人士勸說下離開校園,由救護車送到醫院。
理大學生會的一名幹事胡同學,是唯一一個一直沒有蒙面而留在校園的人,昨日也離開了.他說,我只是行使我離開校園的自由,警察做甚麼,是他的事.他在黃昏的時候,挺起胸堂,步出校園,被送到附近警署。
記者、外援來到理大,都會小心處理與留守者的距離。少部份人肯接觸記者,記者才會走近。但不少人還是對外人有戒心,有社工、律師或校長連日入來勸說。有時跟留守者談一整天的話,留守者最後還是不會離開。我看到守留者的衣飾裝扮和住在大學宿舍的年輕人無異,T恤短褲,踩着鞋子的後跟,拿着一大袋物資和食物,回到各自休息的地方,可能多天沒接觸陽光,臉容蒼白,眉頭深鎖。
理工大學裡有無數塗鴉,有些激情,有些浪漫,有些憤怒。「你若放棄,誰佑我城」「因為愛,所以革命」「E心J絕筆,今生只愛Joey」「校長去了那裡?」「年青人死了,你卻生活?」飯堂外有孫中山銅像,有人頑皮地替銅像戴了頭盔和防毒面具,並讓他拿着的書卷上寫着「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在飯堂外有一塊白板,是整個理大戰場唯一一處可見較全面作戰思路。上面有人寫了主題為「抗爭路線Brainstorm」(腦震盪),列出三條路線,包括經濟抗爭(如光顧黃店);國際戰線(宣傳讓外國人明白)和勇武抗爭。令人唏噓是,內文列出了兩點提醒,正是理工大學一役沒有迴避,因而一步一步走向危機的原因:
「宜快閃遊擊,減少陣地無謂送頭」「國際戰線最為重要,認清自己並可能單靠豬嘴(防毒面具)磚頭滅三萬警力」
理大陣地戰,警方聲稱逾千人離校,百計人被控暴動罪,百計中學生登記了身份。但同樣因為陣地戰的大量抗爭者被圍困,讓全球注視,理大事件得到國際關注,不是靠豬嘴磚頭,而是靠自我犧牲。
撤退和逃走之慘烈,在校園也遺下了痕跡,不止一處的校園牆上留下了帶歉意的塗鴉:「各位手足,今次Poly準備不足,帶到很多麻煩比大家,好對唔住,辛苦大家!」
我遊走於原作戰陣地,地上的大量渠蓋被人揭起,有些狹窄,有些較闊落,有些有積水,飄出惡臭,還有無數小虫在渠口飛舞,幾只老鼠在我面前跑過,難以想像,抗爭者鑽進去爬出來。更慘烈的是,有些人卻在爬出水渠時卻被警察拘捕。
空洞的校園,寧靜得很,作戰的聲音消失了,槍聲已遠去。忽然,輕鬆的音樂響起,大家尋找聲源,原來是校園裡那些掛牆顯示屏,仍在播放大學校方的宣傳片,屏幕已打爛,但音樂還是不停在響;飯堂裡,多部懸掛的大電視,播放的是被抗爭者最不滿的無線新聞台,據說有人想轉台但不成功,但又想繼續接收資訊,無奈讓它繼續播放。校園裡最讓人毛骨聳然的聲音,是一些遠處的吶喊聲,整齊的男聲「噓!噓!噓!」不時飄來,是解放軍在附近軍營裡練兵時壯士氣的吶喊聲。
這幾天,有一位時着入時,帶着鬍子的男士,一直憂心忡忡地在校園踱步,他最初穿西裝,後來換了牛仔衣,有時穿便服。不少有心人想入來跟抗爭者談,但不懂得做,但這位校長,卻因為年輕時曾做外展社工,懂得與年輕人談話,他天天來,希望陪伴留守者,有時一起席地坐在飯堂的樓梯談天。
留守者罵他、怨他。「我從來沒有說過一句叫留守的人信我,我知道這些東西年輕人聽不入耳,即使他要怨我,罵我,我就讓他怨,但不會因為他怨我,而我不去做我認為重要的事。」
有些人堅持不肯離開,他完全明白:「我會想留守者離開,安全地離開,但對方會反問,將要坐牢的是他,並不是我替他坐牢,所以很多時我不能提供答案,我也明白為甚麼他們會怨我。」
有人說,留守者最難捱的,不是吃得差睡不好,而是親友不體諒,不少親友擔心,變相令留守者承受巨大壓力。有記者指,看過留守者跟親友在電話裡談不攏,把手機當場擲爛。然而親身來的校長卻說:「即使留守者不離開,我也尊重他。」
沒有人知道,仍留在校園的人,之後會怎樣。外面傳言,區議會選舉後,紅磡隧道要解封,理工大學校園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要走,要留,要逃,別人難以給意見。
我問校長,會怎樣形容理大,他嘆了一口氣說:「這是一個悲傷的校園,像香港的縮影,一批有心人想做點甚麼,只能很被動去做,替有權力的人做了的事,去執手尾(處理後續狀況)。」校長續說:「很多成年人看到校園,都會說痛心,痛心東西給打爛,但最重要的卻是這裡的人。」
校長分享了一個小故事:「曾經有一個十八歲以上的留守者,跟我談天,討論應否離開,怎知談到一個關節點,最終他同意離開(十八歲或以上離開會被警方控以暴動罪,最高刑期為十年監禁)。」我追問,為何那人願意離開?「他說,想留番條命出去投票。」這個誘因,令這個留守者決心趕緊預時間離開,提早給警方扣留48小時,於本周中離開了校園。
今天,香港區議會選舉投票率破紀錄地高,不少票站大排長龍,有人為了投票等了半小時,有人等了一小時。但有人,卻用他十年的生命,來換取他的一張選票。
膠條發霉處理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浴室牆上的黑點;換季棉被的潮濕氣味;冰箱裡的綠毛蛋糕...黴菌又來了!季節交替,快要進入梅雨季節,台灣溫暖潮濕的氣候,最受黴菌喜愛,除了惱人外,更多的是對身體的危害,你知道食物發霉不是只要切掉就好嗎?又有什麼健康危機?快讓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告訴你!
防霉:除濕是重點
英國倫敦有霧都之稱,原因之一是水氣較多,容易起霧。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資深護理師譚敦慈分享,日前有一則新聞,一名29歲英國女孩居住在倫敦,佈滿黴菌的環境讓身體愈來愈差,原以為是工作壓力,到醫院就診才發現,尿液中含有黴菌毒素,才發現竟是浴室中的黴菌造成的。
譚敦慈老師說,台灣有北迴歸線通過,溫暖潮濕的天氣容易使黴菌滋生。黴菌的產生有兩個條件,分別是溫度及濕度。因此她強調,「除濕」非常重要。她也提醒,就算是30幾度的高溫,測量家中的溼度發現仍然不低,因此天氣熱不代表濕度就低,家中的濕度還是要經測量來判定較為準確。
早上出門打開房門、衣櫃
早上出門時,將房間及衣櫃的門全都打開,降低濕度。
除濕機放房間中央
因為擔心人員不在可能引發危險,回到家後才使用除濕機,並將除濕機放到房間的「正中央」、不靠牆,同時打開櫃子除濕。
除濕時旁邊別放一盆水
有人會習慣除濕時,在旁邊放上一盆水,但譚敦慈老師也不建議這麼做,因為既然要除濕,就是要將濕度降低,保持房間的乾燥。
木質地板拖地後應除濕
譚敦慈老師也分享,自己家中是木頭地板,拖地之後地板會十分潮濕,就應該要盡快除濕,否則很容易長黴菌。
盆栽蓄水盆別積水
家中盆栽的蓄水盆,教完花後建議盡快處理積水,避免增加室內溼度。
碗筷別泡在水槽
吃完飯應盡快洗碗,避免儲水在水槽,增加濕度。
另外,譚敦慈老師也提到,家中應盡量不要堆積雜物、用過的塑膠袋也建議乾燥後再收納,就能避免發霉。
黴菌易造成過敏、氣喘
只是黴菌究竟容易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顏宗海醫師回應,根據美國疾管署統計,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黴菌約有300多種,以居家環境而言,還是以過敏方面的疾病為大宗。無論家中那裡發霉,支氣管比較敏感的人若吸到黴菌孢子就會產生過敏反應,可能引起氣喘發作。
「如果真的發霉了,一定要清除乾淨。」顏宗海醫師表示,若沒有處理,黴菌孢子會在空氣中不斷飄散,對人體造成傷害。譚敦慈老師也說,根據日本研究,黴菌孢子可以飛好幾公尺,所以務必要將黴菌除根。
除了吸進黴菌孢子造成呼吸道過敏,在食物方面,花生類產品若保存不當,容易產生黃麴毒素,可能增加肝癌風險;咖啡類產品如咖啡豆、咖啡粉,沒有正確保存也會產生赭麴毒素,也可能增加泌尿道腫瘤風險。
發霉食物不要再吃
除了環境會發霉外,食物也會,有些人會習慣將發霉的部分切除後,繼續食用。對此,顏宗海醫師表示,不建議這麼做。因為長在食物上的黴菌,可能會有肉眼看不到的菌絲深入食物其他部分,因此局部切除的方式並不保險。
譚敦慈老師也分享林杰樑醫師的經驗,以前小時候阿嬤做的年糕很大一塊,若是發霉了更是刷洗後繼續吃,她也覺得這個習慣蠻可怕。她建議,少量購買、盡快吃完,才是真正的愛惜食物。
譚敦慈居家防霉小撇步
1、出門前將櫃子的門打開通風,減少櫃子裡濕氣。
2、盆栽如果有蓄水盤,澆花過後應把盤中水倒掉。
3、木製地板如果以拖地等沾水方式清潔,打掃後應盡快除濕,以免生黴菌。
4、家中避免堆放雜物,堆疊的物品也會藏有濕氣。
5、除濕時保持乾燥,旁邊若放一盆水,除濕效果會打折。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4月號《病床上的選擇權-關鍵18課》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10
【相關影片】
小心恙蟲病!輕忽死亡率高達6成︱譚敦慈 X 顏宗海
https://youtu.be/mjGJV159lhU
這3種地方容易生黴菌,注意這些事遠離發霉環境
https://youtu.be/OhPzEoQtTR4
洗出農藥菜蟲!蔬果保鮮清洗輕鬆搞定|譚敦慈 X 陳之穎
https://youtu.be/Awd1JwoN2iE
【相關文章】
細菌、黴菌最少!譚敦慈這樣清冷氣電扇除濕機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849
花生久放受潮不要吃?黃麴毒素,肉眼看不到的飲食危機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680
黴菌必殺技!小心黴菌毒害,6招根除家中黴菌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550
#譚敦慈 #發霉 #黴菌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xhMiJJFDoA/hqdefault.jpg)
膠條發霉處理 在 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 Youtube 的評價
#豆豆媽吳霈蓁 #除霉 #膠條
這次豆豆媽要來清潔,處理大家都很頭痛的浴室發霉膠條
膠條發霉,該如何清潔乾淨?
浴室強力除霉 👉 https://cle.one/除霉凝膠
這次我拿漂白水、漂白劑,以及潔淨學的除霉凝膠,要來測試一下它們的除霉效果,結果發現漂白水和漂白劑,除霉效果沒有想像中的好,還有濃濃的化學臭味~
但是潔淨學的除霉凝膠,不沾手、不滴落,能完整包覆霉菌,也沒有漂白水的味道,除霉成果更是出乎我意料的好!
❤這次膠條除霉測試的冠軍,是潔淨學的除霉凝膠
1.首支 MIT 台灣製造,除霉效果是日、韓除霉凝膠的2倍,針對矽利康除霉效果更好
2.使用很簡單,塗上後停留3~6小時,就可以把矽利康跟膠條恢復潔白
3.沒有剌鼻的漂白水味,不會刺激呼吸道!完全不沾手,不會造成皮膚過敏
4.通過 SGS 檢驗,不含重金屬、塑化劑、螢光劑等有害物質,使用安全又安心
說真的,以前我認為漂白水便宜好用,是除霉的不二選擇,但自從家裡有過敏兒之後,真的很怕漂白水剌鼻的味道,碰到手還會過敏紅腫😨
自從用了潔淨學的除霉凝膠,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清潔霉菌不再把自己搞得很狼狽!
只要有粉絲私訊問:「膠條、矽利康如何除霉比較好?」我都會推薦潔淨學的除霉凝膠喲~
豆豆媽愛用推薦 👉 https://cle.one/除霉凝膠
#潔淨學矽利康除霉凝膠
#兩倍強效除霉
#膠條除霉
#矽利康除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J05xD6Jlzk/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Qh6pm3mUCcBXeaN5pG47kS9d-fg)
膠條發霉處理 在 裝修電視 DECO-TV Youtube 的評價
◢?家居維修就喺咁簡單!◤
?牆身剝落唔知點處理???浴室玻璃膠條開始發霉想重新擠過條新???No problem✅✅��
今集有裝修學院校長嘅Simon同Youtuber Kinki KB Lam 雅軒 教大家點樣輕鬆簡單剷底,批灰翻身牆壁??,幫屋企牆身「化番個靚妝」??!另外仲會教大家點樣正確手勢擠玻璃膠添!想知要點做???即刻去片啦?!
=========================
? 裝修佬 - 香港一站式網上裝修平台 ?|想知道更多裝修資訊,就記得Like我哋Facebook喇!
? 【網上學習】https://bit.ly/30AORuP
? 【物料計算】https://bit.ly/3joAnqJ
? 【Mall優惠】http://bit.ly/34qchEl�
?【我要裝修】http://bit.ly/2Ln9HGk
? 【Deco-TV】http://bit.ly/2ZuGIWi
✍? 【平面圖參考】https://bit.ly/2ONpK2l
? 【裝修測試】https://bit.ly/3eeuoB6
=========================
?裝修佬現誠招各路裝修師傅、DIY達人、設計公司、專欄作家,參與裝修佬拍攝、提供裝修案例及文章撰寫工作|有興趣參與請電郵至 hkdecoman@gmail.com 並附上個人或公司簡介,我們將有專人與你聯絡。
#香港一站式網上裝修平台
#幫你揀選最適合你嘅裝修佬
#裝修 #裝修佬 #裝修案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OsnSmwykuc/hqdefault.jpg)
膠條發霉處理 在 What do you do when the plastic seal in your tupperware lid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食物保鮮盒 膠條 發黑長霉斑怎麼辦?清洗黴菌不用刷而且完全沒味道、不會 ... 保鮮盒#黴菌#保鮮盒 發霉 #過碳酸鈉#家事#洗い物#我是佐藤#家政夫 我是佐藤... ... <看更多>
膠條發霉處理 在 保鮮盒膠條發霉了有辦法去除嗎? - Mobile01 的八卦
我也遇過一樣問題,不但用刷子刷,還有先用小蘇打粉和水混合浸泡但怎麼處理都還是沒有用,最後放棄拯救,也只能重買最近在考慮膠條和上蓋接近一體成型的 ... ... <看更多>
膠條發霉處理 在 冰箱『膠條發霉』怎麼辦?教你只要1個步驟 - YouTube 的八卦
冰箱門上的 膠條 發黑長霉斑怎麼辦?清洗黴菌不用刷而且完全沒味道、不會臭喔!佐藤家政夫會和你分享各種清洗的妙招!用對方法省時省力又快速!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