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PTT 上面有幾位網友,針對我們生產流程、品質把關機制、生產廠商,以及葉黃素相關文獻的質疑。我們接下來會分成三篇貼文,一一來回應。
我們首先要回應的是,八卦版上有網友針對 #生產流程,和 #品質把關機制 和 #生產廠商 的疑慮。
#第一個問題 是:為什麼沒有看到「相關的安全性檢驗並完整公布報告」?
我們先前的確因為還沒有開始生產,所以不會有正式的檢驗報告。不過我們這裡可以提供去年 12 月,我們將打樣出來的樣品,送去 SGS 檢驗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結果如連結報告所示:http://bit.ly/2uhwpYF
為什麼我們會說,階段提出檢驗報告,對民眾意義相對不大呢?因為「#樣品檢驗」與「#每批產品的檢驗」目的是不同的。
樣品檢驗在這個產品的目的,在於確定葉黃素與玉米黃素這兩個成分的含量是否足夠。它們比較容易因為檢驗方法的關係,而使檢驗結果低於標示上的含量。在打樣的階段,如果樣品檢驗結果不在合理範圍內,就會調整配方,並於重新打樣後再次送驗,確認所有功效性成分的含量是合格的。以這次的樣品檢驗為例,這個檢驗報告出來的數字是每顆膠囊 4.76 毫克,低於標示,但還落在法定的範圍(80%以上),因此在實際量產前,就會根據這個報告調整劑量。
我們原有的規劃是,每批產品生產後的檢驗,除了確定功效性成分的含量是否符合規範,也會檢驗品質相關的項目,例如:塑化劑、重金屬殘留、微生物、農藥殘留。而在產品生產後,若在檢驗階段發現不合格,也要找出問題點,改善後重新生產,並且於重新生產後,再次送驗,確認都符合標準,才會出貨給大家。
而我們原先規劃的是「#逐批檢驗」,也就是你看到的檢驗報告,就真的是你手上拿到的產品的批次檢驗報告。這種做法相對是更有保障的。
--
#第二個問題 是,我們為何找有爭議的順傑生物科技代工?
有網友指出,我們選擇的代工廠順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發生協助藥廠代工的情事,這件事情我們有做過調查,最後工廠是被法院判決無罪的。
如果想了解過程細節的朋友,我們這邊附上法院判決書:https://bit.ly/2HubIQU
另外,有網友質疑順傑曾經發生產品塑化劑檢驗不合的事件。塑化劑事件是台灣食安中的一個重大事件,因為上游原料商的違法,導致當時台灣為數眾多的下游食品加工廠商都受到波及,其中也不乏很多技術優秀的知名大廠,甚至重創了 GMP 標章的公信力。但也因為這次教訓,讓整體產業的法規變得更加嚴格,也讓品牌商知道有責任對自己的產品把關,不應該一味的相信代工廠。我們也因此認為,唯有對每一批生產出來的商品都送檢,才能讓消費者更安心。
我們原先設定的把關機制是:若當產品被驗出含有塑化劑時,要先調查到底問題出在原料還是生產過程。現在原料供應商大多會自主管理檢驗塑化劑,我們也會在產品出廠前再次檢驗,經過各流程的把關,確保消費者手上的產品安心無虞。
我們選擇代工廠的原則,首重生產的品質、經驗,以及是否取得相關認證。代工廠順傑取得了包含 HACCP 以及 ISO22000 等認證,而當初在開發階段審慎評估,並反覆確認順傑的生產品質與穩定性無虞,因此最後才會選擇順傑。
我們很抱歉當初這個選擇,讓大家會擔心了。
這幾天收到大家對於代工廠的疑慮,主要是擔心產品的安全和品質會出問題。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我們才會認為,透過嚴格的檢驗機制來確保產品的品質與安全,是必要的。
在思考這個問題時,我們會需要同時考量 #原料供應商、#生產製造商 與 #檢驗單位 。
如果在原料方面或者是生產階段時出現問題,只要能在最後檢驗時抓到,就能夠把產品打回重練。所以在產品的安全和品質上,應該要把最大的重點,放在 #逐批檢驗 這個確認機制。這雖然會讓成本升高,但只有逐批檢驗,才能確保你吃的產品是真的安全無虞。
原本預計產品出廠後,我們的檢驗會交由國內知名檢驗機構 SGS 進行,並且登錄在 SGS 安心平台上,讓大家拿到產品時,就能夠上網確認自己吃到的產品是安心無虞的。
至於有關價格比較的部分,因為產品的全成分、各自劑量、原料品牌、配方、劑型、通路以及市場取向有寫多不同,因此缺乏明確的比較基準,我們就不宜回覆,避免有攻擊到其他廠商的疑慮。其他廠商不管賣得比我們貴或便宜,只要它能在市場上存活,也不使用誇大的療效宣傳,這就是值得肯定的事。更多元的競爭,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更多好處。
謝謝大家對於我們的關注,也謝謝大家耐心等待我們的回應。
--
👉第二篇回應,關於 AREDS2 配方效果到底如何:
https://www.facebook.com/MedPartnerTW/posts/2020812108030179
👉第三篇回應,關於酵母鋅相關研究的疑慮:
https://www.facebook.com/MedPartnerTW/posts/2020820891362634
膠囊代工價格 在 Rabbie 創業兔 Facebook 八卦
看清楚話術
【話術講的成本跟真正的成本不一樣】
http://www.agrifood.life/archives/1199
近來有許多起網路上的攻訐,指責廠商是不是賺的是暴利。從前一陣子的葉黃素膠囊,有品牌指責他廠賺很大,韋恩已經嘗試說明成本的差異會在哪裡 https://www.facebook.com/…/a.18799023522…/2300141760242491/…;而這一陣子因為多起農產品滯銷事件,有很多顏色鮮明的粉絲頁出來指責中間有菜蟲,合作社或是運銷商賺得是暴利;更久遠的更是從吳音寧進入北農開始,就大張旗鼓的說要抓「菜蟲」。但是這幾年下來到現在,菜蟲也不見抓到半隻,但是最近指責中間商暴利的粉絲頁們卻聲量越來越大。
韋恩深以為憂,所以想要出來為大家從財報的觀點說明一下食農業的成本結構,韋恩認為,指責者恐怕是惡意扭曲了所謂「成本」的觀念,讓觀眾收到錯誤的訊息,以為成本距離售價有非常大的空間,這其實不符事實。
這故事其實可以從2009年消基會發布的一則新聞「成本3元賣30 「菠蘿麵包太貴,消基會:不降價將抵制業者」說起,當時消基會抽查市面十九家麵包店所售的菠蘿麵包後,批評售價不合理,「消基會秘書長吳家誠昨說…該會計算菠蘿麵包原料價格,六十公克麵包成本不到三元,順成同份量賣二十一元,全聯僅賣九元,呼籲業者:不要賺經濟困境財!」韋恩知道應該絕大部分的人都會啞然失笑,因為明眼人都會知道消基會的說法不合理:
1. 商品的售價不盡然要反映成本,售價裡還含有許多無形的如品牌資產或是服務等等,所以很多知名品牌如可口可樂、蘋果電腦硬是賣得比人家貴,台灣如果要進化成知識經濟、服務業經濟,不可不知這件事。
2. 成本不是只有原料成本,人工、行銷、管理都是成本,台灣如果要擺脫低毛利的代工經濟模式,更要有這樣的正確觀念。
如果大家知道這批評不合理,回頭來看最近批評葉黃素或農產運銷廠商賺暴利是不是模式也很像? 因為基本的批評都是,我葉黃素原料成本才多少多少錢,人家末端賣很貴;或是收購農民一顆鳳梨才多少錢,合作社拿去賣了幾倍價。批評的共通點都是原料成本那麼低,廠商卻賣了很貴,這不合理;但是一般老實的廠商只會說,我的成本還是不低啊,我也只是賺個薄利。這中間最大的落差是「惡意批評者講的成本與廠商講的成本根本是兩碼子事! 」但是許多人惡意不講清楚,從中作為鬥爭資本,獲取政治利益。
韋恩在此為大家說明從公司管理財報的原則,成本其實包含很廣,主要可以分成幾大類:
1. 銷貨成本: 包含了原料成本、包裝成本、生產人工、硬體設備的折舊攤提、倉儲成本、貨運成本等等,這些叫做直接成本。
2. 營運成本: 包含了員工薪水、廣告行銷費、維修保養、辦公室租金等等,這些叫做間接成本。
3. 利息成本: 公司需要資本運作,因此會有利息支出。甚至在韋恩之前任職的外商,甚至還要嚴謹地認列一筆固定比例的金融機會成本。
所以說一個公司到底賺不賺錢? 收入如果只有減掉(1) 銷貨成本後那只是叫毛利,這樣看是不準的。必須要再扣去(2) 營運成本(3) 利息成本才會等於公司的稅前淨利,而公司再繳所得稅後,才會得到稅後淨利,這才是屬於公司股東真正賺到的錢。
所以很多企圖帶風向者,只拿原料成本出來說嘴,讓人誤以為售價扣掉原料成本就是廠商的利潤,這種說法是極度不公平的。像餐飲業食材的成本可能占售價的3-4成,食品業原料成本可能占售價的2-4成等等,所以原料成本的高低結構還是要看產業特性、還有公司經營策略、競爭環境等眾多條件而定。
韋恩可以帶領大家看看食品業許多標竿公司的財報了解看看,讓大家判斷一下:
1. 營養龍頭的佳格,從該公司2018年第4季的損益表可以看出,銷貨成本占了(銷貨收入的)69.81%,所以毛利為30.19%;營運(費用)成本占了18.67%,因此稅前淨利為13.45%,真正的稅後淨利是10.86%。
2. 畜產龍頭的卜蜂,從該公司2018年第4季的損益表可以看出,銷貨成本占了(銷貨收入的)86.54%,所以毛利為13.46%;營運(費用)成本占了7.44%,因此稅前淨利為6.16%,真正的稅後淨利是4.69%。
所以這能說是廠商都暴利嗎? 我想這樣的利潤應該算合理,甚至低於一般人的想像吧。當今真的是一個薄利時代,只有幻想文才會把所有廠商塑造成暴利的怪獸。韋恩雖然不是會計專業,只是用自己理解的管理角度為大家分析。希望大家要有自己的批判。
韋恩知道許多網軍看不懂財報,或根本也不想看財報,只想打泥巴戰。韋恩還是期盼消費者能夠自己判斷,不要輕易隨惡意操弄輿論者起舞。也奉勸有政治目的的網軍,不要為了自己短期的利益,用惡意的鬥爭手腕摧毀了社會的秩序,砸垮了大家互信的基礎,對台灣有百害而無一利。
而政府真正該做的是塑造一個良好的產銷環境,讓產方與銷方能夠健康的合作,政府絕對不該出來帶頭喊抓菜蟲,挑起產方與銷方的對立鬥爭,實際無異於產銷秩序,對消費者也沒有好處。
膠囊代工價格 在 我是捷勝 Jason - 體弱多病先生 Facebook 八卦
【如何挑選「保健食品」的五招策略】
嗨大家晚安,我是Jason~
我們都知道健康的不二法則:
健康=心情 x 運動 x 吃對食物
說真的!不是要幫「保健食品」打廣告
但我真的是從補充保健品,才開始我的健康「飛輪效應」
因為吃對保健品,真的馬上身體會有感覺
身體變好了,決心變健康的動力也會變強
更能專心在培養「運動」和「吃對食物」的習慣
因此產生健康的「飛輪效應」,才讓我越來越健康
靠著「保健品」,加上「飲食調整」及「肌力訓練」。 讓我從以前體弱多病的「奧少年、破少年」,變成現在是個體脂維持在 15% 的精壯少年郎。
所以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
【5 個挑選「保健食品」的心得】
1⃣【信賴的公司】
這個世界上最危險的事,無疑是把「毒品」當成「補品」天天吃了。
2010 年的塑化劑風波,知名的益生菌膠囊竟然驗出「塑化劑 DEHP」。
補充保健食品的目的是想要變得更健康,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但是自己天天吃、甚至給小孩吃的保健食品竟然被檢驗出「四級毒性化學物質」,真的是格外的諷刺及痛心呀。
所以這類出包的業者,沒有辦法好好為消費者的健康把關,我才不管你是上游還下游出問題,一律「打入冷宮,永不錄用」。
2⃣【食品添加物】
我們都知道「添加物」吃太多會造成身體的負擔, 可是保健食品要完全「零添加」在執行上卻是相當的困難,畢竟膠囊本身就是添加物。
但也不代表可以肆無忌憚的添加, 一個有良心的業者,就不該添加一些沒有「必要性」的添加物
既使真的必須添加,也會遵守規定劑量、並挑選安全性較高的添加物。
當然不表示添加就一定不好,而是業者為了什麼「目的」而添加,有沒有站在消費者的立場。
像是為了看起來「便宜又大粒」,而大量添加的增量劑;
或是為了掩飾原料「味道不好」,而添加的甜味劑及香料;
亦或是只為了「降低成本」一昧的延長保存期限,而加入的防腐劑等,都是沒有實質意義的添加物。
3⃣【原料與品質】
我們都聽過「天然ㄟ雄好」,但你也必須了解保健品必然是「天然ㄟ雄貴」
而且有很多情況下,「合成成分」卻不一定輸給「天然成分」,有時甚至效果更佳呢。
所以重點不是「天然或合成」,而是「效果」和「傷害性」 一個好的業者只要是「合成」的安全有效,就添加合成成分;
如果真的是「天然」的效果最佳,當然就選擇天然成分。
而不是只為了「成本」的利益考量,永遠只用「合成成分」。
「合成成分」最大的優點就是濃度高、而且價格親民, 但千萬不要去購買原料來路不明、或設備技術劣質的工廠所代工的原料。
以「維生素C」為例,「瑞士生產 vs 中國生產」的價格可是會差到「數百倍到數萬倍」的價差。
買貴事小,劣質工廠因為沒有好的「品質措施」有效的去除「冒牌維生素C」等產物, 其不但沒有任何保健效果,還有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呢!
所以保健食品不是劑量越高越好、價格越低越優。
如果單單以「價格」作為挑選保健品的標準, 貪小便宜的下場,可能就是你花了錢還買到無效傷身的「冒牌貨」。
此外,如果是萃取於「天然成分」的保健品, 也要特別注意原料的來源是否安全可靠。
像是「綠茶」是否含有農藥,「魚油」是否含有重金屬成分等.. 如果對於「原料來源」與「品質措施」隻字不提的業者,建議還是少碰為妙。
4⃣【有效成分含量】
最近我身邊多了許多「懷孕中」和「準備懷孕」的女性朋友, 「葉酸」大概是很多女性朋友第一個接觸的保健品,
因為「葉酸」是懷孕期間的不可或缺的營養素之一。
所以只要掛上「孕婦專用」的葉酸相關保健品,都會賣得嚇嚇叫, 但偏偏「葉酸」每天的建議攝取量只需要少少的 「 600 微克」。
1 公克 = 1000 毫克 1 毫克 = 1000 微克 600 微克 = 0.0006 公克 以一顆膠囊 1 公克為例,葉酸的比例只佔了 0.06 % 那其他 99.94 % 的成分又是什麼東西呢?
除了其他少數的營養素外,其實絕大部分都是「99 % 的賦形劑」 這樣根本就不是在花錢買「葉酸」,而是在花錢買「賦形劑」吧!
提供媽媽們一個簡單挑選的好方法, 幾乎所有的「綜合維生素」都有包含葉酸(約400微克)、B12
所以如果購買「綜合維生素」也是可以補充葉酸和其他維生素礦物質。
若醫師建議孕婦需要補充較高劑量的葉酸、B12,可能就得選擇只含葉酸、B12的保健品,劑量才會比較高。
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減少瓶瓶罐罐的數量,也可以降低吃到「賦形劑」的風險。
5⃣【標章與實證】
大家有沒有發現,以上的主題幾乎都是圍繞著「安全」兩個字。
因為「保健品」不是「藥」,不可能一吃見效。 往往都要維持一定的「有效濃度」、並補充數十天到數個月的「持續時間」, 才能到達預期的保健功效。
這樣長時間的服用,絕對是「安全第一」、再來才是考慮「保健功效」,而最簡單的分辨方法就是認明「健康食品標章」與「SNQ 國家品標章」。
最常見的「小綠人」標章,特色是需要經過科學實驗認可, 具有調節生理機能功效的特定成分,經國家認可才可以稱之為「健康食品」。
而「SNQ 國家品質標章」會考慮原料、配方設計、品質控管等標準皆納入審查範圍,由第三方的專家學者把關審核,讓消費者免除安全與品質的疑慮。
購買時認明這兩個標章,可幾乎是十拿九穩了。
但是,是不是沒有這些標章,就不是一個好的保健食品呢?
當然不是,這些標章其實相當的「勞財傷神」 「小綠人」與「SNQ 」標章分別每五年、和每一年都要重新審查一次,這對一般中小企業的廠商可是一筆非常大的成本、與負擔。
我就認識一些良心又正直的廠商,不以賺大錢為主要目標,堅持最好的原料、與品質管理,只為提供給民眾最優質的保健食品。
他們並沒有任何標章,但是我親身體驗後,覺得其保健效果超級好的,根本不輸各家大廠、甚至國際品牌。
另外,有些成分依目前法規,並沒有辦法申請國內的「健康標章」。
但如果有些夠力的廠牌,可以自己提供「臨床實驗報告」、甚至發表「國際期刊」等,也都是相當靠譜、夠力的優質保健食品唷。
#保健食品 #健康 #養生
膠囊代工價格 在 膠囊包裝、軟膠囊代工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母嬰生產 ... 的八卦
保健食品代工的價格和最低進貨量,往往決定了品牌主在創業初期,所需要準備的資金、 ... 錠劑一般來說具有良好的成本掌控性,膠囊的優點是各式成分的混合性較佳、遮光 ... ... <看更多>
膠囊代工價格 在 三儷食品有限公司-高雄食品代工推薦#硬膠囊充填#錠劑模具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硬 膠囊 充填#錠劑模具#粉末充填#茶包封機#鋁箔包封機#彩盒組裝#收縮膜#玻璃紙#自動標籤#食品 代工 推薦#保健食品 代工 推薦#高雄食品公司推薦#高雄食品 代工 ... ... <看更多>
膠囊代工價格 在 膠囊包裝、軟膠囊代工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母嬰生產 ... 的八卦
保健食品代工的價格和最低進貨量,往往決定了品牌主在創業初期,所需要準備的資金、 ... 錠劑一般來說具有良好的成本掌控性,膠囊的優點是各式成分的混合性較佳、遮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