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韓倒數一天,同溫層裡催票的訊息已經很多。而我想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在這裡,希望大家能夠花個幾分鐘,回顧一下「#韓流崛起」的來龍去脈。
文章非常非常長,請謹慎服用。
🤡 「先講先贏」的政治賭徒韓國瑜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前兩天,韓國瑜莫名其妙地編印了一大批「#高雄振興購物嘉年華」的抵用券。問題是,這場動用五千萬緊急預算的活動,根本還沒有發包完成(剛剛流標),韓市府就已經急匆匆地發出了上百萬張抵用券。
有業者無預警收到了市府寄來的一大包抵用券,但是實行細則完全沒有,既搞不清楚要券子要發給誰、可以拿去哪些店家用,也不知道收了可以拿去跟誰請款……
這件天大的笑話,跟2018高雄市長大選,有什麼關係?其實,這件事反映的是韓國瑜一貫的做事風格:#先講先贏。一切的言行舉止都只是為了賺取人們的注意力,至於後果如何、怎麼實踐,對他來說一點都不重要。純純粹粹的 #流氓賭徒性格,只在乎當下、不在乎長久。
「像韓國瑜這樣的政治賭徒,是怎麼選上高雄市長的?」這恐怕是2018年11月24日到現在,每個高雄市民心裡最大的疑問。
🤡 荒誕不經的韓國瑜,是怎麼贏得選舉的?
韓國瑜信口開河、滿嘴跑火車,講出來的話完全經不起事實推敲。但是他能夠吹牛吹到爆炸而面不改色,隨時隨地丟出一些像「浴缸與塞子」這種奇異引人側目的辭句,而且用看似很誠懇的態度講出類似「莫忘天下苦人多」、「一碗滷肉飯一瓶礦泉水」的階級煽動性的話語。
不得不說,韓國瑜機智、無道德底線且富於煽動性的口才,超越了人們對平常政治的想像。這,或許就是他最大的本事。
篤實誠懇的高雄市民,看過八面玲瓏的吳敦義、足智多謀的謝長廷、溫柔堅定的陳菊,但是沒有見過這種流氓賭徒、這種滿嘴跑火車面不改色的政治人物。高雄市民對來自台北的韓國瑜,是一無所知的,充滿了 #新鮮感。
但光是口才好,並不足以挑戰市長寶座。會講一些荒誕不經的口號的候選人,每次選舉總是會有那麼幾個,但多半只是出來搞笑拿個幾百票的插花客(像是把自己名字改成十五個字的那位仁兄),沒有人會認真看待他們。
問題是,2018-2019的韓國瑜,掌握了前所未有的媒體資源,又懂得玩新型態的社群網路輿論操作。這讓他的荒誕不經,有了截然不同的戰略意義。
韓國瑜從國民黨內的一介邊緣人、喝酒亂花錢被趕下台的北農總經理,搖身一變成為國民黨最大的媒體明星。這背後,有好幾股錯綜複雜的力量在支撐著:吳敦義主掌的國民黨中央、饑不擇食的高雄地方派系、來自台北的白色政治投機勢力、不甘屈居「小綠」定位的第三勢力小黨、保守宗教團體,還有,最重要的,一直想分化台灣社會的中共與紅統勢力。
這些背景南轅北轍的各路人馬,在2018,因為一個共同的信念而團結起來:「#討厭民進黨」。而極有話題性的韓國瑜,則成為他們扳倒民進黨的那個「支點」。
所以韓國瑜從八月以前那個民調落後幾十個百分點的砲灰,短短時間裡,突然像撿到槍一樣,打出了風生水起的媒體輿論戰。一夕之間,主流媒體好像著了魔似的,電視台用幾乎是一半到七、八成的新聞時段,在追捧韓國瑜、幫韓國瑜造神,報導尺度之過火,基本上到了NCC可以開罰的程度。台灣政治史上,除了兩蔣以外,恐怕沒哪個人能享有這樣的媒體待遇吧!
主流媒體如此,社群網路就更誇張了。各路YouTube直播主、識與不識的臉書粉專,紛紛打出了挺韓的招牌。尤其當全台最大級的直播主館長,加入挺韓的行列後,整個網路風向就倒過去了。而私密性高的LINE群組,更成了韓粉互相結合、互相打氣,還有互相傳播各種農場謠言的最佳平台。
如果早個幾年,社群網路沒那麼發達的時候,韓國瑜這種吊兒郎當、荒誕不經的形象,是會嚴重扣分的。但現在是社群網路開始主宰人們的耳目的年代,愈能製造噱頭、壟斷網民眼球的候選人,就愈能先聲奪人。
更微妙的是,現在提到韓國瑜,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草包」兩個字。但在2018下半年,韓國瑜聲勢上來的時候,很多台派進步青年是想給韓國瑜一個機會的。為什麼會這樣?除了韓國瑜「#北漂」議題炒作成功外,當時與進步台派尚未決裂的的柯文哲,「#明鬥吳音寧、#暗挺韓國瑜」,和黃國昌「#口頭挺陳其邁、#照三餐打慶富案」的側面操作,功不可沒。
天時、地利、人和,韓國瑜就這樣黃袍加身,贏得了一場「不可能」的高雄市長選舉。
🤡 「後陳菊時代」民進黨的內憂外患
而這時民進黨在高雄,甚至是全台灣,正內憂外患不斷。
任何體系發展久了,難免有 #組織疲勞 的問題。民進黨在高雄執政二十年,光是陳菊就做了十一年,成績斐然,但已經露出了疲態。一個很顯著的問題,就是民進黨失去了與基層選民溝通的能力。陳菊市府確實做了很多事,而2018正是政績收成的高峰點:鐵路地下化完工通車,亞洲新灣區重劃工作完成,兩座滯洪池完工。橋頭科學園區與捷運黃線、路竹延伸線核定……等。每一樣都是為高雄奠定百年基業的大建設。
問題是,民進黨市府太著重於「#重大建設」、「#市民光榮感」的論述,卻沒能把這些成績,和基層市民的想法連結在一起。基層市民關心的,是生活會不會得到改善。誠然,民進黨從中央到地方,這幾年推出這麼多重大公共建設與經濟利好,不可不謂是嘉惠市民。但是,這些事情都是長期才看得到的成效的。市民需要的,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亮點,和淺顯易懂的宣傳,才能感受到民進黨市府的成績。
而已經陷入疲態的民進黨,完成了很多事,卻忘了怎麼跟基層支持者溝通。套一句中國的用語,就是「#不夠接地氣」。民進黨市府的日常政府是維持得不錯的,但是基層選民卻沒有感受到這一點;無怪乎韓國瑜一句「#路平燈亮水溝清」,就全盤推翻了民進黨的政策論述……即便事後證明,「路平燈亮水溝清」這三件事,韓國瑜其實都做得二二六六,遠遠比不上默默做事的陳菊。
民進黨陷入的另一個困境,是在蔡英文的第一個任期裡,在社會進步議題上「#開太多戰場」。年金改革、廢除死刑、轉型正義、非核家園、婚姻平權…等。尤其是婚姻平權,成了2018縣市長選舉,無法忽視的一個重大變數。
推動社會進步議題是吃力不討好的。民進黨的支持者,最大的共識是「#台灣主權獨立」,而在社會議題上卻是從進步到保守,立場不一。
本來就持進步立場的選民們,覺得時間都來到二十一世紀了,推動進步議題有什麼難的?總是覺得民進黨做得不夠、做得不夠快,左批右揀,罵得一無是處,動輒以選票相威脅;反倒是對一向反動的國民黨等陣營,溫厚寬容,哪怕平常張牙舞爪反同、反廢死,只要有天哪個「樣板進步派」,如許毓仁、蔣萬安之流的,出來摸摸頭,進步派就青眼有加。
反過來說,持保守立場的選民們,卻變得不理解民進黨了。不只是老一輩的人們,即使是我們這種三、四十開外的中壯年選民們,也都是在華儒保守的教育背景中長大。社會大眾其實很難一下子理解,「為什麼要反核」、「為什麼男男、女女可以結婚」、「民進黨為什麼正事不幹專門搞這些有的沒的」。
進步選民們不買單,而保守選民們感到疑惑,民進黨進退失據。再加上2018「#公投綁大選」的時空背景,就給民進黨的選情帶來了致命的重傷害。
而在高雄,「#後陳菊時代」讓民進黨陷入一種類似權力真空的窘境。原本陳菊對高雄的接班態勢感到放心,才去台北擔任總統府秘書長。但陳菊一離開,或許是「穩贏的」驕兵心態作祟,高雄民進黨菊系、非菊系的派系矛盾,立刻浮上檯面。黨內初選打得腥風血雨,耳語滿天飛;雖然最後依循黨內民主機制,公推出陳其邁來角逐市長,黨內早已離心離德、一盤散沙;接下來的選戰打得有氣無力,當韓國瑜聲勢陡然升高、步步進逼的時候,民進黨更是毫無招架之力。這在當時就已經在網路上反韓的小編,可以說是非常有感。
🤡 韓國瑜當選,是給台灣人的一記當頭棒喝
而「草包」韓國瑜打贏了這場「不可能的市長選戰」,也給全台灣人一記當頭棒喝。
台灣人的危機感一下子拉到最高,過去覺得「中國輿論戰、資訊戰」只是拿來嚇嚇人的陰謀論,現在,台灣人知道,如果沒有防備心,「輿論戰」是可以無恥噁心到,讓一個滿嘴「小腿又美又白」的流氓賭徒草包,以壓倒性高票當選直轄市市長的。
從這場悲劇中學到最大的教訓,就是面對到對手沒有下限的輿論戰,不能再像之前那樣「清者自清」等風向過去,而是要快速反擊、主動引導議題。2019的民進黨,不,應該說是整個台派,在輿情反應上變得更機敏、更主動,也更能與韓國瑜一拼高下。很多本來都不是政治圈子裡的朋友們,「竹竿蹈菜刀」,沒什麼資源,只是憑著一股熱血,凝聚在「台灣」的旗幟下。
以利相結者,利盡而人散;以「抗中保台」的理念相結合者,在這個動蕩的年代,只會愈來愈團結、愈來愈堅固。
而社會議題上的分歧,大致上也隨著蔡賴之爭的圓滿落幕,還有民進黨在立院裡,為同婚專法奮力一搏,而暫時擱下。進步派開始理解到,「沒有XXX的XX我不要」,這種意氣用事的修辭,既脫離現實,也對進步議題的推動毫無幫助。而保守派也開始理解到,非核家園、婚姻平權等倡議,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同性婚姻並沒有讓台灣亡國滅種,而核能發電隨著科技的進步也已經有了替代方案。更重要的,是台灣主權的危機迫在眉睫,民主社會很自己誤了自己;如果再拘泥於單一社會議題、毫不妥協的話,誤了台灣主權,什麼社會議題也都不用談了。
誠然,中共政權亡我之心不死,而社會議題的矛盾總有一天還是得面對。但至少,2018韓國瑜的意外當選,提醒大家,再怎麼爭吵,台灣總有一些底線要守護。或許,台灣意識就是要在一次又一次不斷來襲的民主危機中,逐漸塑造起來吧!
🤡 堅定走完罷韓的最後一里路
最後,想要提醒大家的是,我們要堅定,要走完罷韓的最後一哩路。
如果您是曾經投過韓國瑜一票的朋友,這並不是您的錯。韓國瑜的當選,是很多因素,在2018的短時間內疊加在一起,所造成的悲劇。而韓國瑜在選舉中使出的手段,是台灣民主史上從未見過的一種騙術。這麼大規模的、沒有道德底限的、超乎人們常識的媒體輿論戰,就像是瘟疫,如果沒有親身得過一次病,很難一開始就有免疫力。
如果您是一開始就反對韓國瑜的朋友,也請您不要忘記,和基層溝通的重要性。很多時候,一點關懷、一點同理、一點接地氣的論述,可以造成很多的不同。
重點是,6月6日,我們站出來,堅定走完罷韓的最後一里路。這樣,我們才能向2018的那場民主瘟疫,正式說一聲再見;也才能鼓起勇氣,為了這個城市、為了這個國家,迎向更多的挑戰、迎向更美好的未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220的網紅Mark Sir 教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運動要認真,拉筋要留心!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14849772050558&substory_index=0&id=523830871152454 短片展示的簡單調整,可以令行貨、標準的股四頭肌拉筋更有效。 通常使用的...
腿屈伸替代 在 筋肉媽媽 Facebook 八卦
今天給大家的下腹核心訓練!球可以用其他重量替代!快點一起運動吧!有做的+1!!
可以做靜態支撐20秒-30秒;
可以把腿伸直再屈膝來回20次;
記得胸要保持挺出來哦!
腿屈伸替代 在 怪獸訓練 (Monster training) Facebook 八卦
【個人觀點】
最近一直在談知識,談知識的威力,也談知識的誤區,為什麼呢?是因為這十多年來讀書、進修、教學和訓練運動員時有一些感觸。
您知道嗎?知識給您的感覺,其實跟您如何接觸到這項知識是很有關係的,一篇本於科學立場、客觀比較不同論點的學術文章,可能無法感動太多人,但是一篇言詞輕佻、畫面驚悚的網路文章,可能就有上萬點閱和轉載。這些文章背後的科學現象其實可能根本就還沒定論,不過,尖銳的論調和辛辣的口感,早就對還在追求知識的人造成影響了。對於一個議題的兩三種不同的看法,可能各有成千上萬的支持者,【當你滔滔不絕地拿著一種論調批評另一群人時,世界上可能有一百萬人覺得你是錯的】。以下舉兩個例子。
【背蹲舉可不可以蹲呢?】
如果您對於近年的爭論有所涉獵,應該知道這是目前國際間的大爭論,主張廢傳統深蹲的人認為,傳統的背蹲舉的負槓姿勢裡,兩隻手必須極度後翻,才能握住扛在背後的槓鈴,後翻的雙手迫使人抬頭挺胸,極度的抬頭挺胸造成腰椎過度伸展,使人在還沒開始蹲之前,就已經偏離腰椎的中庸位置,使腰椎穩定性遭到破壞,腰椎的穩定肌群為了穩住腰椎,會不自主地特別用力,此時背後一兩百公斤的重量,更讓腰椎的窘境雪上加霜,造成標準的「在缺損的動作上加壓力」的例子。因此,一個人的深蹲姿勢無論多順暢,只要玩得夠久,通常都經歷過下背痛。
許多人開始尋求不深蹲但仍然可以對身體加壓的方法,跨步蹲、側蹲、後腳抬高式以及單腳蹲等動作,成為常見的替代方案。但是,主張深蹲的人認為,深蹲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那是對人體直接加壓的最佳姿勢,而且因為雙腳平行站立所提供的高穩定性,可以承受的重量也遠高於其他蹲姿,而肌纖維的刺激、運動單位的徵召、發力率的提升,都需要大重量的刺激,因此深蹲是最最重要的動作之一,完全拋棄雙腳伸蹲,也就拋棄了這些重要的好處。而且,關於深蹲的訓練傷害問題,很多人認為那是訓練處方的問題,而不是訓練動作的問題,也就是說,有沒有循序漸進,有沒有持續監控,有沒有合理的週期安排,才是控制訓練風險的關鍵,至於動作本身,沒有問題。這兩種觀點的論戰還在持續,雙方的各自有各自的擁護者。
另外一個常見的爭議,就是【奧林匹克式舉重到底該怎樣發力】。主張直體發力的人,認為槓鈴在被拉上來的過程裡,必須在身體恢復直立姿勢之後,才用雙腳的力量猛跳,這些人通常是舉重背景的;而主張以RDL姿勢發力的人則認為,直體發力的姿勢或許很適合舉重比賽,但是另有一種微屈膝又屈髖的RDL姿勢更適合其他所有項目的運動員,前傾、搖晃、擺盪,臀腿背一起用力,反正能夠蓄力發力的動作通通都可以,唯一的界線就是安全,而回顧經驗似乎也沒發現這種動作有什麼特別的危險,持這種主張的通常是肌力訓練背景,沒有標準動作的包袱。這兩種動作的爭論非常激烈,兩方陣營都認為對方不正確。舉重派認為肌力派的動作不倫不類,肌力派認為既然我不是要比舉重比賽,何不選擇我喜歡的動作就好?
有趣的地方就在這裡,如果您涉獵的知識夠多,接觸的陣營夠廣,您就會發現不管哪一種觀點,背後都有龐大的支持者,而且雙方都一樣技藝精湛、成就斐然,所以,到底誰是對,誰是錯呢?前述的兩個議題的不同陣營,各自也都訓練出世界級、職業級的運動員,我們又能說誰的方法比較無效,誰的方法比較有效呢?還是說,我們要相信知識無用論嗎?
其實,我想要說的是,在資訊大爆炸的現在,我們需要的是細嚼慢嚥的吸收,並且用厚積而薄發的態度,才能將知識小心翼翼地帶到實務界。【完全無知會讓人犯下簡單而明顯的錯誤,一點點的知識讓我們自我膨脹,以為別人都是錯的,只有在知識充足的環境之下,我們才開始見識到若隱若現的真相】。知識僅是提供我們判斷的依據,不是答案本身。有一點新知就拿去批評他人,是很容易出錯的。我們要學會在沒有標準答案的環境裡,利用有限的資訊找到解決自己問題的方法,這一點,對於台灣教育長大的人來說可能會非常不適應,因為我們的教育體系對標準答案很執著,對於如何處理不可確定的事情卻著墨不多。
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知道越多,才發現我們不知道的更多~~~
腿屈伸替代 在 Mark Sir 教室 Youtube 的評價
運動要認真,拉筋要留心!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14849772050558&substory_index=0&id=523830871152454
短片展示的簡單調整,可以令行貨、標準的股四頭肌拉筋更有效。
通常使用的雙腿站立姿勢,會使腰部無意中以屈曲補償,變相破壞了拉筋的原意。
所以,要充分伸展,骨盆必須保持前傾,防止腰部延伸替代。
對跑步、練大腿的人來說,四頭肌鍛煉是必須的。可是,除非用上正確的四頭肌伸展,健體效果會被削弱,筋膜會限制血液流向肌肉。如四頭肌的長度不足,四肢鍛煉的活動範圍亦會明顯減少。
如果你發現調整版與標準版的兩種拉筋方法之間,活動範圍至少存在十到二十度的差異,那麼請把這拉筋添加至日常作息之中吧,每周選大約三至五個晚上作拉筋。
使用此拉筋方法的最佳時間,是在睡覺前或運動後,有助肌肉修復,並防止過夜恢復時肌肉組織縮短。
參考報導及片段 (公平使用):
「健康大使」陳凱欣 身體最誠實
短短五分鐘 扯蝦幾分鐘 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80818/mobile/bkn-20180818160252248-0818_00822_001.html
更多健體資訊,請關注『西環體育會』Facebook專頁:
https://m.facebook.com/saiwansports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