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醫師的角色。
我服務的機構是一級外傷中心,所以無論是設備或是治療方式,一定是依照國際期刊或指引,用最新最尖端的方式進行。很多其他醫院無法處理的病人,會轉到我們這邊來;很多複雜與高難度的手術,也只有這樣等級的醫院才能提供。
前幾天的門診,有個老太太一跛一跛進診間,左腳大拇趾痛了好幾天,鞋脫掉一看發現腳趾整個腫起來,趾甲縫都已經化膿了。
「醫生!拜託,我的『凍甲』好痛!」
「要把趾甲邊緣剪掉拔掉喔。」我看了傷口一眼。
「好好好!上次診所的醫生也是拔掉,馬上就好多了。」
「幫我準備外科器械。」我回頭告訴護理師,我需要的東西。簡單消毒麻醉之後,就在診間完成了這個拔趾甲的小手術。
「你的服務範圍真廣!有的醫生會嫌麻煩不處理這種東西,或是叫病人去掛急診。」門診護理師事後跟我說。
「這真的是舉手之勞的小手術而已啦~我很多年前在鄉下服務過,那邊的外科門診真的是『外科』門診,各式各樣你想的到想不到的『外科』問題都有,一個診可能要拔五六個『凍甲』。」聊到這裡,突然想到以前的那些經驗。(我一直不太理解,為什麼很多基層醫療院所的「外科」業務,還包括「皮膚」與「泌尿」科~~)
昨天寫了一篇文章,在講人生每個時間點,都有它的任務與里程碑。其實我想談的倒不是我多麼順遂,想強調的是「人生不該走冤枉路」,每一段經歷都應該有些收穫,或許過程是痛苦的,但回頭來看還是值得。
我在醫學中心完成訓練之後,主治醫師階段去過各層級的院所服務,包括社區醫院或地區醫院,我曾在北港值過班(還在那邊開了一堆刀~~)、在虎尾、草屯看過門診....
跟尖端醫學中心比起來,能做的事當然差得多。可是也就因為在這麼基層的機構服務,或許我開不了最新最高級的大手術,反而可以更全面地服務病患,補足自己行醫過程中缺少的那一塊,當一個完全外科醫師。
有個老伯來門診看香港腳,當我表示要幫他轉皮膚科時,還被他抱怨:「啊你做外科,不會看喔?」後來發現,這類病人來掛外科還真不少,多看幾次之後,就知道要開什麼藥了~~
很多住院醫師不相信,我會開痔瘡和割包皮,或許刀法比不上大腸直腸科與泌尿科那麼熟練,但技術上要完成這個手術不是問題。這些都是我在基層醫院學會的,有個比我資深許多的老醫師,手把手帶著我做。當時他還唸我:「年輕人開刀越來越專精是沒錯,可是基本能力要有,小地方沒辦法讓你選病人選刀。」
某天在鄉下醫院值班,臨時有台緊急手術,事出突然也沒辦法幫病人轉院,我只能用很克難的手術器械,和一個護理師硬著頭皮開進去~(這種手術在醫學中心多的是,而且我們都用腹腔鏡來進行,當我回頭用開傳統開腹手術完成時,突然覺得技術有另一層領悟。)
無論處在什麼層級的醫療機構,外科醫師的角色都是服務病患,當我們追求最新最尖端的醫療之時,反而忘掉最基本的能力。
回想過去那幾年,或許沒有大醫院大醫生的意氣風發,但也是另一番風景。
「腹腔鏡手術後傷口護理」的推薦目錄:
腹腔鏡手術後傷口護理 在 傅志遠 Peter Fu Facebook 八卦
醫學是一門非常講究邏輯的學問,一個症狀對上一個檢查,檢查的結果再對上一個診斷,最終找到相對應的治療。所以我雖然沒有上過正統哲學的理則(邏輯)學,但是我對病人做的建議與處置,基本上都是「合乎邏輯的」。
然而與病人交手的這些年,我遇過太多「不合邏輯」的訴求。(「不合邏輯」的訴求未必是「不正確」或「不合理」的訴求,本文談的是邏輯。)
嚴重敗血性休克的病人,除了需要好幾種抗生素搭配治療外,還需要使用強心劑來維持血壓。
護理師給藥的時候,家屬問:「打這麼多藥,病人的身體會不會沒辦法負荷?用這麼強的強心劑,有沒有可能心臟被操壞?」
護理師反映家屬的問題給我,我雖然沒有說出口,但很想問的是:「那不然不要用藥嗎?」
會擔心藥物太強有副作用,這並非「不合理」的疑問,然而稍有邏輯觀念的話,就會知道這是不得不的選擇,這個問題問都不需要問就會知道答案。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腹腔鏡手術後第三天的病患,在確認進食、排氣各方面都正常之後,我請病人出院回家。
「傷口還很痛,我想再多住幾天。」
「傷口痛不會因為躺在醫院就不痛。」
「想多住幾天」未必是不合理的要求,醫病雙方可以討論。然而用傷口痛做為住院理由,自己不會覺得不合邏輯嗎?除非是痛到需要打止痛針非在醫院不可,難道醫院的空氣吸了就不痛?
我寧可病人用更有邏輯的理由來提出要求。(住院的理由就算是「想多賺幾天保險金」,雖然不合理,但還比「傷口痛」有邏輯的多~~)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頭部外傷的老先生被送來急診,電腦斷層做了沒事,意識清醒沒有其他異狀,已經說明後續仍需注意,雖然機率不高,但有些遲發性腦出血可能在幾天、幾週、或幾個月後發生。
家屬要求住院,理由是怕之後有變化想要觀察。
「檢查已經做完證實沒事,基本上不用住院。」
「之後不會有問題嗎?」
「未來的事誰都沒辦法保證?不過機率非常低。」
「那不用住院觀察幾天嗎?」
「如果會有變化,在家裡跟在醫院的機率是一樣的。而且遲發性腦出血的發生時間從幾天到幾個月都有可能,擔心永遠擔心不完的,觀察幾天也不夠,終究還是要回家觀察。」
家屬的疑慮我可以理解,住院的要求也不是不可以討論。但以上的對話基本上不需要醫學專業,純粹是一般邏輯推論。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癌末的病人想要尋求一線生機。
家屬問我是否贊成病人到某個診所就診,買些他獨門的抗癌藥與能量水。
「我不反對,但是我認為沒效。」癌末的病人什麼都去試試沒關係,我也沒什麼好反對的,雖然我打從骨子裡就覺得是騙人的。
「可是他廣告宣稱有許多被醫師判死刑的病人,到目前都還活著,也都在跟他拿藥。」
「你知道癌症的新藥研發,每年都是用幾百億美金在投入嗎?如果那些東西真的有效,大藥廠為什麼不收購?一瓶水只賣一千塊台幣真的是太便宜了!」「諾貝爾獎怎麼沒有頒給他?那就真的是台灣之光了!」「那麼厲害的藥,賈伯斯應該專程來台灣看病,或者專機把他請去美國........」
以上的對話和癌症專業醫療完全無關,純粹是邏輯問題。
有時候真的會有種心累的感覺,不是工作負擔多大,也不是需要把複雜的醫療專業轉化為病患聽的懂的文字。
我常對需要解釋很多「明明邏輯再清楚不過」的事感到心累。
腹腔鏡手術後傷口護理 在 青蛙小姐的韓國抓馬 Facebook 八卦
跟大家報平安!
順利在上週五完成手術了
很幸運的是採用單孔腹腔鏡手術
所以只有一個傷口在肚臍上
雖說是小手術也是好辛苦啊啊啊啊啊啊
術前的不安
術後的疼痛和復原
都不容易
-
因為是天主教醫院
手術前還有修女來為我禱告真的很感動
手術過程很順利
老黃也一直都陪在我身邊
照顧我被我使喚
聽我唉唉叫疼啊啊啊
-
總之這次在韓國的手術經驗蠻好的
遇到好的醫生和護理人員
醫院很乾淨也很新
整個過程雖然有手術後的不適
但覺得已經很感恩了
只是手術後醫院的飯菜居然還會有泡菜跟一些辣的食物
我也是蠻傻眼的
非常韓耶
我很懷疑是可以這樣吃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但我還是避開吃辣的!
-
現在在家裡休養中
期待再次擁有元氣滿滿的身體繼續健康樂活的過日子
昨天我們訂的帳篷送來了
但卻無法前往露營
哎呀呀遺憾
但先把身體養好起來再說
健康無價
大家都要健康喔♥️
腹腔鏡手術後傷口護理 在 手術後的一般傷口照護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影片版權屬IHealth享健康所有,若分享請標明出處,謝謝)享受健康不是口號,更希望用創意創新的方式來實踐~我們是IHealth享健康團隊,來自花蓮慈濟 ... ... <看更多>
腹腔鏡手術後傷口護理 在 0515腹腔鏡微創手術傷口小復原快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民眾要是離患惡性留以前用傳切除手術都會留下一道20公分左右的疤痕現在為了提供患者更完整醫療照護,台北一院外科已經展一微創腹腔鏡手術,不僅傷口小, ... ... <看更多>
腹腔鏡手術後傷口護理 在 腹腔鏡手術術後照料( ˘ ˘ ) - YouTube 的八卦
今天請到新惠生醫院最專業的護理長 ♀ ♂來為大家解答 ♀術後照料的部分~讓大家多方面的了解腹腔鏡手術喔~(♡˙︶˙♡)#新惠生醫院#腹腔鏡手術#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