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一個高中生,平時也有追蹤您,對您深感敬佩。因為我爸媽堅持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們是醫生,但是我想發文呼籲大家,可以請您代我發文嗎? 謝謝您」
我現在每天都收到很多有關疫情的訊息,有心情抒發的、有防疫建議的,大部分是焦慮的詢問,我實在無法一一回覆。當我看到這則訊息的時候,我本來也想「已讀不回」的。
我跟大部分的大人一樣,陷入了這樣的思維:「你小孩子有什麼要呼籲的?」但是,突然我又覺得,不能讓這麼一位勇敢寫出這訊息的孩子失望....
所以,我還是禮貌性的回了:「發什麼文呢?」
結果,我看到這位高中生寫的文章,非常的感動!我答應代他發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
「請大家不要再追殺超商店員了。
沒口罩不等於你就要死了,出入公共場所、醫院再戴就好。這時候的我們應該團結一點。政府已經在想辦法做事了,沒有方法是十全十美的。
與其跟著同一群人批判「口罩不捐給中國」「口罩太貴」「政府在發國難財」「花兩億多設置口罩生產線浪費錢」,不如多花點時間好好閱讀一下醫療專家的建議,做好防疫工作。
身為一個醫生世家的小孩,我的爸爸、媽媽、阿姨、叔叔、嬸嬸、舅舅都在醫療院所工作,甚至有的是第一線人員,真正迫切需要口罩的是醫生、護士,一群每天8小時以上都在充滿病毒、細菌底下工作的人們。
七天發兩片,每片售價新台幣五元,按照證件配給,錯開發放時間。有人抱怨口罩根本不夠,但停下來想一想,我們已經相對許多國家幸運了。
當年SARS爆發,和平醫院封院,我爸就是困在裡面的醫生之一。看著一起工作的同事、前輩死去,冒著死亡的風險照顧患者,被要求如果不去第一線工作就不準出來。家屬的焦急、至親壯烈犧牲的悲痛、根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撐到活著出來的恐懼與絕望。那時候我們全家也被隔離,每天依賴著特定送便當的人過活,祈禱死亡名單上不要出現我爸的名字。幾個月後,我爸平安回家,全家才鬆了一口氣。
謝謝第一線醫護人員;謝謝過年仍在趕工製造口罩的人;謝謝這幾天辛苦的超商、藥局店員;謝謝那些為疫情付出的所有人。
願天佑臺灣。
#勤洗手戴口罩 #臺灣加油」
這些內容應該是這位高中生聽家人說的,因為他那時候如果出生了,可能只有一兩歲 😊
#我感動的是,一位高中生,都能把問題看得這麼清楚了,那些搶不到口罩而在大罵的大人們,你們難道不會覺得慚愧嗎?
#我感動的是,我們的教育,能讓一位高中生,有這麼清楚的思維,而且勇於發聲!
#我感動的是,我們的教育,能讓一位高中生,學會感恩!(所以,18歲可以投票,我覺得很OK)
#但是_我也難過了,他和他的父母還是會擔心的,擔心某些不理性民眾的撻伐!就像我這篇文章貼出後,底下一定也不乏一些酸言酸語的,但是,我不需要擔心這些留言~
所以,我決定冒著被罵的風險,也要來寫這篇「健康人不要去搶口罩」的文章!
#要不要戴口罩_取決於你曝露的風險高低!目前建議:「慢性病患、有呼吸道症狀者、有可能親密接觸感染者、進出醫院者要戴口罩」
#在目前沒有社區感染的情況之下,你走在路上被傳染的風險,不會比被鳥糞砸到頭來得高!所以,真的不需要時時刻刻天天戴口罩!學校也不需要!(說這話,真的就有很多家長會來撻伐了!)我真心覺得,發燒、有呼吸道症狀的學生,不要去上課,勤洗手,比讓每一位學生都戴口罩來得重要!(而且,戴又戴不好、脫也脫不正確、又去用手去揉眼睛、挖鼻孔,這樣戴口罩,不是戴心酸的嗎?)
就像騎機車的人要戴安全帽一樣!因為騎的速度較快,又與汽車共同使用道路,所以,車禍撞到頭的風險高,強制要戴!是合理的。
騎腳踏車的人,因為騎的速度較慢,風險低一些,要戴可以!也算合理。
但是,如果連走路的行人,都跟人家搶戴安全帽,你覺得合理嗎?
#你如果真的是有高曝露風險,有了口罩,拜託就要好好正確的戴,戴好戴滿!也要知道怎麼脫口罩、丟棄口罩!然後,洗手很重要!洗手很重要!洗手很重要!
我寫文章教大家如何正確戴口罩、如何正確脫口罩,並不是在鼓吹大家「無時無刻要戴口罩」!
而是,當你真正需要戴口罩來防護「真正風險」的時候,你要如何把它做正確!
就像我這張在公車上的照片,貼出時,就有網友說「吼!抓到了!陳醫師沒有戴口罩!」
問題是,我沒有呼吸道症狀、公車上也只有我一個人,我幹嘛要戴口罩?
如果此時公車上滿滿是人,我或許可以考慮戴口罩。
但是,下車後,進入醫院,我就會戴口罩。
隨著我暴露的風險高低,來決定我要不要戴口罩,而不是盲目的一定要戴。
大部分健康的人,戴口罩,真的只是戴心安的,治療的其實只是自己內心的焦慮與恐懼!
歡迎分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快點!快點!」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 林廉恩 內容簡介: 連續獲得兩屆波隆納插畫獎、美國當代3×3插畫獎的林廉恩,以最趣味的題材與大家見面,看看這世界有什麼好急的…… 「快點!快點!」是媽媽的口頭禪、還是你的個性? 我們經常匆忙地做很多事情,追著時間跑...
腳踏車可以上公車嗎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八卦
「你好,我是一個高中生,平時也有追蹤您,對您深感敬佩。因為我爸媽堅持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們是醫生,但是我想發文呼籲大家,可以請您代我發文嗎? 謝謝您」
我現在每天都收到很多有關疫情的訊息,有心情抒發的、有防疫建議的,大部分是焦慮的詢問,我實在無法一一回覆。當我看到這則訊息的時候,我本來也想「已讀不回」的。
我跟大部分的大人一樣,陷入了這樣的思維:「你小孩子有什麼要呼籲的?」但是,突然我又覺得,不能讓這麼一位勇敢寫出這訊息的孩子失望....
所以,我還是禮貌性的回了:「發什麼文呢?」
結果,我看到這位高中生寫的文章,非常的感動!我答應代他發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
「請大家不要再追殺超商店員了。
沒口罩不等於你就要死了,出入公共場所、醫院再戴就好。這時候的我們應該團結一點。政府已經在想辦法做事了,沒有方法是十全十美的。
與其跟著同一群人批判「口罩不捐給中國」「口罩太貴」「政府在發國難財」「花兩億多設置口罩生產線浪費錢」,不如多花點時間好好閱讀一下醫療專家的建議,做好防疫工作。
身為一個醫生世家的小孩,我的爸爸、媽媽、阿姨、叔叔、嬸嬸、舅舅都在醫療院所工作,甚至有的是第一線人員,真正迫切需要口罩的是醫生、護士,一群每天8小時以上都在充滿病毒、細菌底下工作的人們。
七天發兩片,每片售價新台幣五元,按照證件配給,錯開發放時間。有人抱怨口罩根本不夠,但停下來想一想,我們已經相對許多國家幸運了。
當年SARS爆發,和平醫院封院,我爸就是困在裡面的醫生之一。看著一起工作的同事、前輩死去,冒著死亡的風險照顧患者,被要求如果不去第一線工作就不準出來。家屬的焦急、至親壯烈犧牲的悲痛、根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撐到活著出來的恐懼與絕望。那時候我們全家也被隔離,每天依賴著特定送便當的人過活,祈禱死亡名單上不要出現我爸的名字。幾個月後,我爸平安回家,全家才鬆了一口氣。
謝謝第一線醫護人員;謝謝過年仍在趕工製造口罩的人;謝謝這幾天辛苦的超商、藥局店員;謝謝那些為疫情付出的所有人。
願天佑臺灣。
#勤洗手戴口罩 #臺灣加油」
這些內容應該是這位高中生聽家人說的,因為他那時候如果出生了,可能只有一兩歲 😊
#我感動的是,一位高中生,都能把問題看得這麼清楚了,那些搶不到口罩而在大罵的大人們,你們難道不會覺得慚愧嗎?
#我感動的是,我們的教育,能讓一位高中生,有這麼清楚的思維,而且勇於發聲!
#我感動的是,我們的教育,能讓一位高中生,學會感恩!(所以,18歲可以投票,我覺得很OK)
#但是_我也難過了,他和他的父母還是會擔心的,擔心某些不理性民眾的撻伐!就像我這篇文章貼出後,底下一定也不乏一些酸言酸語的,但是,我不需要擔心這些留言~
所以,我決定冒著被罵的風險,也要來寫這篇「健康人不要去搶口罩」的文章!
#要不要戴口罩_取決於你曝露的風險高低!目前建議:「慢性病患、有呼吸道症狀者、有可能親密接觸感染者、進出醫院者要戴口罩」
#在目前沒有社區感染的情況之下,你走在路上被傳染的風險,不會比被鳥糞砸到頭來得高!所以,真的不需要時時刻刻天天戴口罩!學校也不需要!(說這話,真的就有很多家長會來撻伐了!)我真心覺得,發燒、有呼吸道症狀的學生,不要去上課,勤洗手,比讓每一位學生都戴口罩來得重要!(而且,戴又戴不好、脫也脫不正確、又去用手去揉眼睛、挖鼻孔,這樣戴口罩,不是戴心酸的嗎?)
就像騎機車的人要戴安全帽一樣!因為騎的速度較快,又與汽車共同使用道路,所以,車禍撞到頭的風險高,強制要戴!是合理的。
騎腳踏車的人,因為騎的速度較慢,風險低一些,要戴可以!也算合理。
但是,如果連走路的行人,都跟人家搶戴安全帽,你覺得合理嗎?
#你如果真的是有高曝露風險,有了口罩,拜託就要好好正確的戴,戴好戴滿!也要知道怎麼脫口罩、丟棄口罩!然後,洗手很重要!洗手很重要!洗手很重要!
我寫文章教大家如何正確戴口罩、如何正確脫口罩,並不是在鼓吹大家「無時無刻要戴口罩」!
而是,當你真正需要戴口罩來防護「真正風險」的時候,你要如何把它做正確!
就像我這張在公車上的照片,貼出時,就有網友說「吼!抓到了!陳醫師沒有戴口罩!」
問題是,我沒有呼吸道症狀、公車上也只有我一個人,我幹嘛要戴口罩?
如果此時公車上滿滿是人,我或許可以考慮戴口罩。
但是,下車後,進入醫院,我就會戴口罩。
隨著我暴露的風險高低,來決定我要不要戴口罩,而不是盲目的一定要戴。
大部分健康的人,戴口罩,真的只是戴心安的,治療的其實只是自己內心的焦慮與恐懼!
歡迎分享~
腳踏車可以上公車嗎 在 酪梨壽司 Facebook 八卦
【做自己好自在 之 孤獨的美食家大白】
大白傳來他的中文班期末上台報告,請我幫忙改錯潤稿,我忍不住和我妹之之分享,之之又轉述給爸媽聽,全家一起笑到流淚。
以下是潤稿前的原汁原味版,題目是「自己一個人」,徵求作者同意後貼上來與大家分享。你們覺得這位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外配,未來有開中文美食粉絲團的潛力嗎?
「去年夏天我來台灣,所以我在台灣差不多七個月。
夏天是我不怎麼喜歡的季節,因為夏天天氣很熱。
我來台灣以前,我特別不放心,因為我不會說中文。
我也覺得說中文很難。
我太太說我放心,我可以在台灣學中文。
我覺得我應該試試看,所以我在○○○開始學中文。
在台灣我只有好幾個快樂的事。
我家人週末去旅行,可是我不去。
他們跟岳父一起去旅行。
我不喜歡跟岳父一起去,所以我不去了。
我家人去旅行的時候,我有空,所以我常常自己去台北。
我去台北的時候,我看日本旅行書,然後我決定我吃飯的餐廳。
我覺得看風景沒有意思,所以我只去台北吃很好吃的菜。
我早上坐公車去台北,到了台北,馬上就去好吃的餐廳吃早飯。
吃了早飯,我往我打算吃午飯的餐廳。
吃了午飯,我有的時候吃甜品,有的時候去書店休息一下。
百貨公司也是我好玩的地方。
有空的時候,我常常騎腳踏車去百貨公司。
百貨公司有很多好吃的菜。
八樓有我最喜歡的餐廳。
地下一樓也有很好吃的食物。
在百貨公司我先吃午飯, 再吃甜品。
百貨公司有好幾家蛋糕店,也有兩家冰淇淋店。
我很喜歡甜品。
在日本我常常做運動。
我常游泳,也走路走得很多,可是到台灣來以後,不常做運動了,所以我現在很胖。
我這個月回日本去,可是要是我再來台灣,我就做運動。
我覺得我下了課,應該馬上就做運動。
我再可能很瘦。
我已經學了中文多久了,可是我的中文還不好。
最近我覺得學中文要很多的時間,還是要別的方法,可是我要回日本去,所以休息一下。」
#不愛跟岳父去旅行
#吃完早飯吃午飯
#吃完午飯吃甜品
#唯一的運動是騎腳踏車去百貨公司吃東西
#回日本還要休息一下
#這樣會很胖只是剛好吧
這篇大白明天要上台用中文念給全班聽,報告是用中文打字(拼音輸入法),國字他也會寫。台灣中文班的華語教材很多都是由老人編寫,充滿了對岸用語,但老師要求使用課本中教的詞彙,我也只能忍耐。
大家不用擔心貼上來會被岳父發現,因為日本女婿本人坦蕩蕩做自己,今天還請我把檔案傳給岳母,請她用娘家的印表機印出來讓他練習咧。
腳踏車可以上公車嗎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快點!快點!」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 林廉恩
內容簡介:
連續獲得兩屆波隆納插畫獎、美國當代3×3插畫獎的林廉恩,以最趣味的題材與大家見面,看看這世界有什麼好急的……
「快點!快點!」是媽媽的口頭禪、還是你的個性?
我們經常匆忙地做很多事情,追著時間跑,可是時間並沒有因為這樣而多出更多。
如果讀了這本書,也許你就聞得到路邊那帶著芬芳的花朵香味了。
每一個頁面出現不同動物,急忙往前衝的模樣,他們到底在急什麼呀?
肚子痛?趕公車?什麼都要衝衝衝……
因為「快」,你可能失去更多。
如果慢一點呢?
風是什麼味道?
花,開了嗎?
你錯過了什麼?
林廉恩這本《快點!快點!》,就是騎著腳踏車的毛毛蟲和魚:「這世界到底在急什麼啊?」於是,有了這一本書的合作。
廉恩的創作帶有很濃郁的反骨創意,她想用作品傳達對這個世界的一些看法,這本書雖名為「快點!快點!」事實上是希望讀者可以反思急性子的態度與個性。
如果讀了這本書,我們都可以「慢一點」,也許你就聞得到路邊那朵帶著芬芳的花朵的香氣了。
作者介紹:林廉恩
大學畢業後在偶動畫公司擔任角色與美術設計一年多,離開後開始畫圖到現在,擅長使用壓克力顏料和水性蠟筆,最近開始喜歡複合媒材拼貼。喜歡畫城市和怪物、植物等等!創作內容多以當下的感受或是生活經驗為主題。喜歡兒童插畫、貓狗、古老的東西、下雨天和驚悚小說。曾獲得2014美國3X3當代插畫獎及2015、2018波隆納兒童插畫獎。平日白天是木訥溫和的插畫家,到了晚上和假日就會變成抓狂媽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ThrqXtFRY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