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葵又來不老松足湯高雄愛河館享受一個人的按摩時光💆
每次來我都會做一整個套餐,讓身心靈都放鬆😌
一開始會先泡有放中藥包的足湯,莫葵都選擇「貴妃美人」
可以預防水腫、舒緩靜脈曲張、改善手腳冰冷還能美白淨化肌膚
真的超適合莫葵的啊,其他的足湯包選擇可以到最後一張圖看唷~
泡足湯時,師傅就一邊肩頸按摩做初步的放鬆
接著就到個人包廂做全身指壓,按摩力道大小都可以請師傅調整喔👍
我還會跟師傅說最近哪裡比較酸痛,請他幫我加強那個部位
指壓完就到腳底按摩區,邊喝茶看電視邊按摩
晚上還能透過窗戶欣賞愛河夜景呢🌃
做完整個按摩套餐肚子也餓了,可以到用餐區享用中藥雞湯唷🐔
這次點的是狗尾草雞湯,可以開脾健胃,還能顧肝
裡面的雞肉是整塊雞腿肉,超級軟嫩
喝到最後還能看到各種珍貴中藥材🌿
真的是一碗貨真價實補身體又好喝的帝王食補雞湯呢😋
其他還有四物雞、人參雞、何首烏等等可選擇
盅湯包可以外帶回家,自己加熱就可以隨時喝到美味健康的雞湯囉👍
然後這次莫葵還發現了一個按摩神器,就是鵝卵石按摩拖鞋(照片在第6張)
穿著走路不會很痛,但穴道真的有按摩刺激的感覺
以後在家穿個15.20分鐘,就能輕鬆做腳底按摩
可以在不老松櫃檯購買喔~我打算再買一雙送給媽媽當母親節禮物🎁
最後~推薦不老松給喜歡按摩的朋友們,全台北中南都有分店喔👍👍
#不老松 #鵝卵石按摩鞋 #全身指壓按摩 #足湯 #帝王食補 #腳底按摩 #愛河景點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NTDHealt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播出時間 〉 首播每週六晚上21:30 : 線上直播請看 http://www.ntdtv.com.tw/live 重播 : 週一早 9:30、午13:30 ➔談古論今話中醫 http://goo.gl/p6v29w ◆談古論今話中醫FB粉絲團 https://goo.gl/H3jsDi ...
腳底胃穴道痛 在 阿翔 Linus Cheng Facebook 八卦
【#慢環臺灣 Day 21 腳底按摩之父】
(玉里~長濱)
看了幾天稻田,又開始想念大海了。於是由玉里經玉長公路回到海線。
玉長公路有十公里左右的爬坡,然後進入玉長隧道,一出隧道就看見東岸和太平洋了,一路衝下坡就有如投進大海的懷抱。
來到海邊小村長濱,就不得不試試吳神父腳底按摩。
吳若石神父是來自德國的傳教士,起初因自身傷患而接觸腳底按摩,後來開始鑽研中醫、穴道,更創立自己一套按摩療法。
神父在當年貧窮偏遠的臺灣東部教導原住民足底療法,讓他們改善健康並有一技謀生。後來「吳神父新足部健康法」經媒體宣傳下傳播到整個臺灣以至中港華人地區,到處都可見用「吳神父」的名字作招徠的腳底按摩店。吳神父還曾為周潤發甚至教宗等名人按摩。
這樣響噹噹的人物,卻仍然在海邊小村長濱的小教會裡服侍著。
來到長濱天主堂,看到兩位技師正在替一位穿著破舊衣衫的外國老頭按摩。他⋯⋯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吳神父?我一再比對照片上的他,再聽到他以流利國語指導兩位技師,才相信他就是本尊——現代腳底按摩之父。竟這麼容易就見到了。
他親授的原住民徒弟阮小姐替我按摩,按了一會已痛得我呱呱叫。
「這裡是膝蓋,長期騎單車膝蓋有點毛病很正常。」阮小姐說。
「嗯,的確是,偶然會膝蓋痛⋯⋯啊啊啊啊~~~!!!!」
「你腸胃不好吧?是不是吃飯都吃很快?」她問。
「是啊,都習慣了⋯⋯啊啊啊~~~」我眼淚快流出來了。
「你很容易拉肚子吧?」她問。
「是啊⋯⋯我早上都不敢喝牛奶,就是怕拉肚子。」
「你看,在腳底是沒有秘密的!」旁邊的吳神父笑咪咪地說。
為了服侍當地人,這位神父竟深入鑽研中國醫學,並將腳底按摩發揚光大,可真是傳奇。
而這位傳奇人物,就是在我身邊這個,仍然在鄉村小教會裡默默服侍著社區的親切老頭。
感謝:Taiwan Tourism Bureau HK / 臺灣觀光局駐香港辦事處
#環島一號線 #單車環島 #名人帶路
超方便Wifi:Wifi Egg 漫遊蛋 #wifiegg
- - - - - - - - - - - - - - - - - - - -
《香港到南非好望角!25000公里單車大長征》台灣分享會
**加開花蓮場**
日期:11月29日
地點:途中.花蓮 青年旅舍 青年旅館 / On My Way Hualien Hostel
詳情及報名: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38840512812545??ti=ia
*臺北場*
日期:12月7日
地點:鹿途中旅遊書店
詳情及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710200350231227832612
🖼IG:linuscheng1124
👯聯絡:info@shotravel.com
腳底胃穴道痛 在 蜜塔木拉 Mitamura ミタムラカフェ Facebook 八卦
體格成績單~~以柔克剛、以靜制動
我的健身房有免費全身的體適能測定機,我幾乎半年都會量一次,但是因為去年狀況不好,一直不敢去測量,昨天提起勇氣測了測,結果讓我感到意外。
90分以上是專業運動員級
80分以上,運動員級
70分是標準
60分是運動不足
結果是「80」! 運動選手級!!
體脂肪已降到19.5, 筋肉量多出了1.5公斤,脂肪量少了2公斤!!
基礎代謝量(每天所消費的卡路里)從同年齡一般女性平均的1196, 我拿到了1328,按%計算的話,我是比平均多出了將近3%!!
兩隻手的筋肉呈結實有力狀況(紅色),核心部分(上半身軀幹)仍然需要加強,但是整體來說,真的有大大進步!
自己為自己按個讚了!
其實,去年一整年我感覺自己身體狀況不太好,雖然沒有什麼重大狀況,但卻會經常出現一些小不適和小不調。
以為選擇多做一些強度高的心肺有氧運動,這些小小不調就會減少,一堂飛輪有氧再加一拳擊有氧,拼了命去做,但我發覺反而這些又跳彈又猛跑的內容,雖然可以讓我在短時間享受「爆汗」的感覺,但做完反而不會感到舒服,而是疲勞。
這些疲勞累積愈多,身體也產生了許多反彈,例如反應在腸胃消化上、呼吸上、皮膚上、睡眠品質、血壓、血糖、精神等等。
而且怪異的是,體重、體脂肪並沒有隨著運動量而減少,反而增加。
所以平日晚上大概五點左右改吃流質菜湯,以後就不進食,想是不是可以達到減重目標,結果成效不彰。
反而有時走路有點軟腳的感覺。
就算這樣體重也沒有下降。
然後因為在游泳池中連做了三天彈跑,腳底出現了足底筋膜炎,迫使我連走路、下床都覺得痛苦,一切高強度的運動項目也必須停止。
我是個一天不動筋骨,就會全身不舒服的人。
少了高強度的運動,只好選擇瑜珈、皮拉提斯等較為靜態的運動。
以往一天1小時高強度心肺有氧,1小時的游泳,改成一天早晚各1小時的瑜珈、柔軟操、放鬆操、腳部好了一點之後,有時也搭配緩慢的水中慢步。
晚上仍然吃菜湯,但是湯汁少一點,多放了些蔬菜,再加一顆雞蛋,補充營養,早上一定會來碗堅果五穀粥,自己買堅果、黃豆粉、芝蔴粉、糙米粉、奶粉等來調的。
我逐漸發現,有些人會為了體重增加了感到焦慮,一直會想用減少炭水化合物等食物量下手,然後也會陷入做運動就會瘦的迷思。
我起初也是想減少炭水化合物和油脂攝取,同時再增加運動量,看看會不會有成效。
但我忘了,我本身的肌肉量高,脂肪量本身就低,多出的體重本來就是長期鍛練筋骨,筋肉量增加的結果,肌肉量高了,自然代謝高,反而是需要足夠的熱量來支持維持。
雖然高蛋白高纖的飲食很重要,但基本的炭水化合物和油脂的攝取,像我這種快接近「運動員」級的身體來說,是維持體能、甚至是消除疲勞的重要物質。
所以,我改變成「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增加柔性、靜態運動,早餐和中餐都有足夠的炭水化合物,晚上以用料豐富的湯品為主,常吃像雞胸、豬肉、雞蛋來增加體力。
尤其是所謂呼吸和運動之間的協調,一天內只要有空出來的時間一定會站起來做個十分鐘的呼吸伸展,調整精氣神。
洗澡時,利用皂水的滑溜效果,押壓、押摩自己的肌肉和穴道,也是放鬆肌肉、消除疲勞的好方法。
結果半年的努力,證明自己的身體狀況自己最了解,傾聽自己的身體想要表達什麼,盡力找出問題所在,再努力改變。
別人的方法,不一定是適合自己的方法,唯有了解自己,為自己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才是真正的好方法。
體重雖然沒有明顯下降,但是體力和精氣神都改善了。
精氣神的改善,比和體重計上的數字來的真切實在。
反而看看老公的數字,居然從75一直退步到70~
當上主管就是應酬、外食、晚食的機會增加,所以就算體重沒有什麼改變,但是體能測試、筋力都不理想。
我現在不是只照顧自己,還要拖著老公一起「養生」了,責任重大呀。
以下是以前的體能測量結果和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a.15474723254…/1794625347426966/…
持績為保持健康努力加油!
腳底胃穴道痛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評價
◆〈播出時間 〉
首播每週六晚上21:30 : 線上直播請看 http://www.ntdtv.com.tw/live
重播 : 週一早 9:30、午13:30 ➔談古論今話中醫 http://goo.gl/p6v29w
◆談古論今話中醫FB粉絲團 https://goo.gl/H3jsDi
-------------------
足部的健康您注意到了嗎?371集我們介紹了足部經絡三條陽經即胃經、 膽經 、膀胱經的穴道保健,還有腳底按摩與健康的關係,而這一集介紹了足部的三條陰經就是脾經 、肝經 、腎經,以及腳底十大反射區的作用與按摩法。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兩位嘉賓,一位是新北市土城合安中醫診所院長曹雅惠醫師,另一位是足部養生專家新北市腳底按摩工會理事長翁世峰先生來到現場告訴我們足部的養生奧秘。
這一集內容主題如下:
1.足部三條陰經及其重要穴道:
湧泉穴: 散熱生津、精力旺盛
大敦穴: 疝氣、子宮下垂、婦科疾病
太衝穴: 過度緊張、內分泌問題
行間穴: 肝火太旺、高血壓、青光眼
太白穴: 緊張腹瀉、便秘
太谿穴: 腸胃吸收不好、容易水腫
2.增加睡眠的腳底按摩法
3.腳底重要反射區的位置及按摩要領
分四大區:
(1).頭部
眼睛反射區
(2).胸腔
肺和支氣管反射區
(3).腹腔
胃、胰臟、十二指腸、大腸、小腸反射區
(4).臀盆腔
4.腳背上有不少淋巴腺的反射區,在透過紓壓過程中,可以減緩疲勞、增加免疫功
(1).胸部淋巴胸乳部 :產後媽媽增加泌乳量
(2).耳迷路反射區:容易暈車的人透過按摩此區可以舒緩暈車不適感
5.水腫如何透過腳部按摩?
6.預防膝蓋退化,如何透過腳部按摩?
7.腳底按摩及穴位, 需要注意的事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xU-ASOBdm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