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我已經執行全植物飲食兩個月了,這兩個月沒有吃肉、海鮮、蛋、奶任何非植物的食品。前兩三個禮拜身體還在適應期,腸胃比較容易脹氣、排氣,大概到了第三週開始,身體腸胃好菌壞菌重整期過了之後,脹氣的問題幾乎都消失了~
這兩個月我遇到小孩生病、回台、我自己生病、回美國調時差,整整一個多月沒有好好運動😂 然後一開始執行全植物飲食的時候我都有特別去計算蛋白質是否攝取足夠,到了後面比較忙碌沒特別計算、憑感覺抓量,甚至到現在我已經完全沒有在在意蛋白質攝取量了😆 這段期間觀察下來也沒有感覺身體比較沒力氣或體態有退步。
前陣子時差睡不著,每天半夜都在讀 The China Study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 T. Colin Campbell 博士經歷很厲害,曾擔任美國癌症協會、美國營養協會、科學委員會會員及主席等,也參與過國家許多重大研究。
他本來是研究如何讓牛羊更有效率的增長,好讓人類可以吃更多的肉,後來在研究期間開始懷疑動物性蛋白質與脂肪對人體的危害(如 乳癌、糖尿病、心臟病、加速癌細胞生長等研究發現),開始被政府與乳製品業、肉製品業、藥廠企業以不良手段、陰謀式的抹黑與中斷研究資金😱😱😱,他才寫了這本書揭露他所發生的一切。
書中我看到了關於一般人全植物飲食蛋白質的攝取,大約只需佔一日總攝取熱量10%-20%即可,與我之前讀的運動營養要到20-30%有差別🤔,我想一想以前認知的必須營養素比例應該也是基於雜食飲食做的研究,而這本書是真的全植物飲食做的研究,我目前還在觀察自己的身體是不是真的攝取10%蛋白質就夠了。(目前為止久久沒重訓也不會覺得力量上不去,精神也超好,也不會容易餓,嘗試全植物飲食之後真的完全顛覆我之前對運動營養所學的知識)。
The China Study這本書中文書名叫做「救命飲食」,英文書名叫做中國研究的原因是,作者為了研究西方飲食與中國鄉下飲食(較少的肉類、較多的植物飲食)的差異,與癌症、心臟病、肥胖疾病等關聯性而做了大規模的研究,其中也包含了台灣的研究數據,很推薦給大家看這本書,讀了以後可以更瞭解我們吃下肚的食物。
影片裡是下午四點拍的,已經一個多月沒運動沒睡好、沒算熱量沒算營養素,前一晚宵夜吃到晚上12點😆(吃毛豆、氣炸豆乾還有水果),線條還是很ok,全植物飲食之後我真的更喜歡自己的身體了,覺得跟他的連結又更深了一點☺️ 雖然偶爾還是很想吃蛋、吃炸雞、烤肉,但是我的嘴已經回不去了😭 我有嘗試過把那些食物放到嘴裡但就是覺得腥味很重吞不下去... 想到現在無法享受以前很喜歡的美食了總覺得有點失落,但是現在完全交由我的身體去選擇食物真的很舒服😌 我想我會繼續吃素下去❤️
對了,有人問說我設計的減脂份量便當盒適不適用全植物飲食?一樣適合唷!因為份量與熱量都幫你算好了,只需要照著說明書把便當盒裝滿即可。 建議全植物飲食的人,可以在澱粉類那一格用穀類混合豆類,可以攝取到更完整的蛋白質。另外蛋白質肉類的那一格可以放豆乾、豆皮、豆腐、豆包等食物,一樣可以裝滿整個便當盒後剛剛好500大卡之內👌
便當盒現在只剩下十幾組了,想買的人趕快搶👉 http://bit.ly/35XfxXU
之後再繼續跟大家update我吃素心得與體態變化👌 我會把我每天吃的、做的運動還有生活感想分享在Instagram裡,歡迎來追蹤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mimichelleli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飛輪運動」介紹 訪問:蕭煥瓊 教練 飛輪車,英文名字SPINNING,是由美國私人教練兼極限運動員的JOHNNY Goldberg於1991年首創,是一種結合了音樂、視覺效果等獨特的充滿活力的室內飛輪車訓練課程。 飛輪車的外型與一般的自行車非常相像,包...
脂肪細胞英文 在 Stay Fit with Mi Facebook 八卦
到今天我已經執行全植物飲食兩個月了,這兩個月沒有吃肉、海鮮、蛋、奶任何非植物的食品。前兩三個禮拜身體還在適應期,腸胃比較容易脹氣、排氣,大概到了第三週開始,身體腸胃好菌壞菌重整期過了之後,脹氣的問題幾乎都消失了~
這兩個月我遇到小孩生病、回台、我自己生病、回美國調時差,整整一個多月沒有好好運動😂 然後一開始執行全植物飲食的時候我都有特別去計算蛋白質是否攝取足夠,到了後面比較忙碌沒特別計算、憑感覺抓量,甚至到現在我已經完全沒有在在意蛋白質攝取量了😆 這段期間觀察下來也沒有感覺身體比較沒力氣或體態有退步。
前陣子時差睡不著,每天半夜都在讀 The China Study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 T. Colin Campbell 博士經歷很厲害,曾擔任美國癌症協會、美國營養協會、科學委員會會員及主席等,也參與過國家許多重大研究。
他本來是研究如何讓牛羊更有效率的增長,好讓人類可以吃更多的肉,後來在研究期間開始懷疑動物性蛋白質與脂肪對人體的危害(如 乳癌、糖尿病、心臟病、加速癌細胞生長等研究發現),開始被政府與乳製品業、肉製品業、藥廠企業以不良手段、陰謀式的抹黑與中斷研究資金😱😱😱,他才寫了這本書揭露他所發生的一切。
書中我看到了關於一般人全植物飲食蛋白質的攝取,大約只需佔一日總攝取熱量10%-20%即可,與我之前讀的運動營養要到20-30%有差別🤔,我想一想以前認知的必須營養素比例應該也是基於雜食飲食做的研究,而這本書是真的全植物飲食做的研究,我目前還在觀察自己的身體是不是真的攝取10%蛋白質就夠了。(目前為止久久沒重訓也不會覺得力量上不去,精神也超好,也不會容易餓,嘗試全植物飲食之後真的完全顛覆我之前對運動營養所學的知識)。
The China Study這本書中文書名叫做「救命飲食」,英文書名叫做中國研究的原因是,作者為了研究西方飲食與中國鄉下飲食(較少的肉類、較多的植物飲食)的差異,與癌症、心臟病、肥胖疾病等關聯性而做了大規模的研究,其中也包含了台灣的研究數據,很推薦給大家看這本書,讀了以後可以更瞭解我們吃下肚的食物。
影片裡是下午四點拍的,已經一個多月沒運動沒睡好、沒算熱量沒算營養素,前一晚宵夜吃到晚上12點😆(吃毛豆、氣炸豆乾還有水果),線條還是很ok,全植物飲食之後我真的更喜歡自己的身體了,覺得跟他的連結又更深了一點☺️ 雖然偶爾還是很想吃蛋、吃炸雞、烤肉,但是我的嘴已經回不去了😭 我有嘗試過把那些食物放到嘴裡但就是覺得腥味很重吞不下去... 想到現在無法享受以前很喜歡的美食了總覺得有點失落,但是現在完全交由我的身體去選擇食物真的很舒服😌 我想我會繼續吃素下去❤️
對了,有人問說我設計的減脂份量便當盒適不適用全植物飲食?一樣適合唷!因為份量與熱量都幫你算好了,只需要照著說明書把便當盒裝滿即可。 建議全植物飲食的人,可以在澱粉類那一格用穀類混合豆類,可以攝取到更完整的蛋白質。另外蛋白質肉類的那一格可以放豆乾、豆皮、豆腐、豆包等食物,一樣可以裝滿整個便當盒後剛剛好500大卡之內👌
便當盒現在只剩下十幾組了,想買的人趕快搶👉 http://bit.ly/35XfxXU
之後再繼續跟大家update我吃素心得與體態變化👌 我會把我每天吃的、做的運動還有生活感想分享在Instagram裡,歡迎來追蹤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mimichellelin/
脂肪細胞英文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八卦
不論你是初入門者,或是進階跑者,訓練課表都是由相同的元素組成。
第一個就是輕鬆跑(Easy run)。
輕鬆跑的時候,身體大多利用慢縮肌纖維(Slow-twitch muscle fibers)推動前進。這就長途跑步時的主力肌肉。你要它強,就要在會動用到它的範圍訓練。
這個強度的跑步,能量約略是70%來自脂肪,30%來自醣類。所以也會訓練脂肪代謝能力。這也是長途跑步的主力能量來源。
就顯微角度來看,輕鬆跑會促進肌肉系統的微血管網路發展,增進肌肉細胞內粒線體的大小與數量。讓你的肌肉更能得到氧氣供應,同時有更強的脂肪代謝能力。
漢森訓練法將輕鬆跑定義為目標馬拉松速度加1-2分鐘。譬如目標速度是每英哩7分鐘,那麼這位跑者訓練時的輕鬆跑配速就是每英哩8-9分鐘。
也就說輕鬆跑雖是輕鬆,但也有其要求的速度範圍。不要跑得”太輕鬆”。
很多跑者忽視輕鬆跑的重要性,將配速跑跟間歇跑視為訓練的核心,把輕鬆跑當成填充物。
實情並非如此。輕鬆跑是一個完整跑步訓練中,不可缺少也一樣需要徹底執行的訓練元素。
然後是有份量的跑(Something of Substance,SOS)。這個分類包含了幾種跑法。
首先是長跑。
很多馬拉松訓練課表中都有一個長達20英哩(32公里)的長跑訓練。
單次32公里訓練的目的是讓跑者真正跑一次接近完賽里程的距離。你可以在訓練時跑完32公里,42公里就會覺得似乎伸手可及了。
但作者說,這個距離的跑步在身體跟心理上都是很大的負擔。漢森訓練法的特點在於,最長的單次跑步就是16英哩(25.6公里)”而已”。
但作者說,不要以為這16英哩會是像馬拉松起跑線開始的16英哩,會比較像終點線前的16英哩。
長跑訓練時,其實就是最後的階段,那些雙腿覺得累、心中覺得疲倦的時刻,真正練出你的耐受度。
但作者說,不必一次跑到32公里才能取得這些好處。可以有其他方式,就是漢森訓練法的特色,累積疲勞(Cumulative fatigue)。
漢森課表的訓練中,跑者尚未完全從前一天的訓練中恢復,就開始下一天的訓練。
所以那次16英哩的長跑,你不是帶著休息之後完全輕鬆的雙腿開始起跑,是有點疲勞感的。這可以訓練你的身體如何在疲勞時仍可以堅持下去。這也會達成漢森訓練法的另一個特色成果,英文叫Negative Split,就是馬拉松後半跑得比前半要快。
書中有很詳細的論述,從訓練時數與單週總跑量,說明為何最長單次跑步的里程是16英哩。作者不是隨便拿一些自己想到的數字來做建議,這些建議其實都有很完善的基礎。
第二種SOS是間歇跑(Speed workouts)。
完整討論,可見今天文章: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20/12/hansons-marathon-method3.html
脂肪細胞英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飛輪運動」介紹
訪問:蕭煥瓊 教練
飛輪車,英文名字SPINNING,是由美國私人教練兼極限運動員的JOHNNY Goldberg於1991年首創,是一種結合了音樂、視覺效果等獨特的充滿活力的室內飛輪車訓練課程。
飛輪車的外型與一般的自行車非常相像,包括車把、車座、踏板和輪子… 等幾個部分,車身穩固地聯結成一台車體。與一般自行車不同的是,它的結構可以做很大的調整,使騎行的人感覺更舒適。
與所有的有氧運動一樣,飛輪車也是在充分激發身體的運動細胞後,在消耗能量的同時達到減脂的目的。飛輪車是健身房中運動量最大的器材之一, 對體能的要求非常高,通常30分鐘即能消耗500卡左右的熱量,同時也排出許多汗水,身體的水分流失很快,因此要及時補水。但是大量的水分流失並不代表它是靠減水來減肥,如果你在運動的時候戴上心率錶,就會很清楚地看見自己在運動過程中,從哪一刻開始就完全是在消耗脂肪了。在以腿部為中心的訓練過程中,臀部、腰部、背部、手臂的肌肉都能得到充分的訓練,同時還能夠增強你的心肺功能。
起源於美國的飛輪車活力四射、熱情奔放,因此頗受25~35歲的人群的青睞。不過在國外這項運動可沒有年齡限制,因為它以科學化的訓練方式,確保參與者的安全,而且可以完全掌控運動的強度,適用於所有有運動能力的人。不過建議膝蓋有受過重傷的人不要選擇此項器材,因為整個騎行過程中,膝關節的摩擦很大,再加上高強度的壓力,很容易加深潛在的傷害,在日後的運動過程中就會慢慢體現出來。心臟病和高血壓患者也不宜參與,以免在高強度訓練中發生危險。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R3M48o5pZM/hqdefault.jpg)
脂肪細胞英文 在 斷食6.斷食體內變化:抗衰老、自噬、燃燒脂肪、強化免疫力 的八卦
如果你了解斷食所產生的效果,包括身體 細胞 自食、燃燒 脂肪 、降低胰島素等等的功能 ... 聯繫柏格團隊( 英文 ):m.me/DrEricBerg 柏格醫生購物商店( 英文 )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