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原則做不到 台電電力配置破大洞!】
今天再度發生發區限電事件,讓很多人在家中防疫的民眾大吐苦水,電力是民眾宅在家中之所需,不僅是產業問題、民生問題,更是疫情壓力中的重要生活品質,但台電的電力管理顯然出了很大問題。
最重要的,台電沒有做到應有的「N-1原則」,也就是電力系統N個元件中任一獨立元件,例如:發電機、輸電線路、變壓器.....若故障不能用,系統穩定性還是可以不被破壞,系統不會崩潰停電。
附註:N-1原則不是N+1的筆誤,這原則又稱為單一故障安全準則,查詢查N-1 criteria ,或N-1 principle,就有很多英文文獻。
#台電電網改善過慢 電力需求估算錯誤
上次台電因變電所人為操作失誤,導致四部機組一次跳脫,系統頻率瞬間下降,只能開始在下游卸載分區限電。這樣的事故還能理解,但今天僅一部機組故障重啟,就造成電力不足,不論是歲修排程有問題,電力需求計算錯誤......台電都難辭其咎。
而雖說興達一號機是燃煤機組,升載較慢要大概6小時,但本次從2點29分重新升載併聯發電,應該晚間差不多要能接近滿載,為何晚間卻出現停電狀態,是否機組還有其他狀況?台電需要解釋清楚。
通常應對電網機組跳脫事故,有四個應對方式:需量反應、儲能系統、發電機組及自用發電設備,台電雖進行應對,但能掌握的 「快速型需量反應」 過少,缺乏儲能系統(大電池或電容)的建置,目前燃氣與水力等快速應變機組,很遺憾地均沒有餘裕或是足夠的建置,加上社區型微電網目前也不普及,就會出現大型機組事故時需要限電的窘況。
#北台灣很缺電 中南部不缺電
能源政策大家都很會說,但要兩年之內要能夠解決台灣電力的危機,唯有北中南三大燃氣電廠建設案要完成,北部三接送大潭、中部中火換燃氣、南部興達換燃氣。讓北中南都能確保電力供應無慮。
唯一能完成的方式,是儘速完成三接,讓大潭新機組能投入運作(+3100MW);另外就是興達(+3900MW)與台中燃氣機組(+2600MW)都完成,煤電備而不用逐漸汰除,這才是最快速安全的作法。同時,增加需量反應調度餘裕,提升儲能系統建置,改善台電內部管理與防錯機制,都是較短時間內能改善電網的作為。
相對的,若要用核能提升基載,至少要再多七年,加以核四有斷層危機,零組件老舊,而核廢料地方政府又不接受,這個方案就很危險又矛盾,整體來看核能目前佔台灣發電量約一成左右的比例,並非高比例。
再生能源建設動得很快,2025離岸風電陸續接上來會有機會拼到裝置容量20%,可是問題在於發電量不均,需要儲電設施,甚至虛擬電廠等概念,這需要儘速建置。持平來看,目前電力設備較偏在中南部,這樣的配置對區域發展來說也不甚平衡。
台灣這幾年用電大增,原因也是景氣優於預期,面對台灣數十年一遇的機運,基礎建設一定要做好,政策走向一定要明確!台灣因為美中貿易戰、世界抗中趨勢、第一島鏈戰略位置,被世界矚目,有許多台商回流,台灣正在歷史的節點,把握住,經濟起飛、產業轉型、能源轉型,當能換來台灣下一代的百年安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香港花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 (主持:雲圖、友加,嘉賓:Da...
能源建設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很多人好奇,為什麼我選擇抽砂船這件事質詢,很遺憾質詢一大篇,不少人重點只放在抽砂船能不能挖伏擊區,卻輕忽共軍的政治目的。
在說明之前,先陳述幾件事:
1.中國抽砂船,是不是頻繁盜採? 是。
2.而潛艦伏擊區相關討論,在日前是否引起討論?是。
3.有沒有人陳情抽砂船與擔憂國防問題?不少。
4.是否有反駁意見?存在。
5.此事是否涉及機密?是的。
接下來我們來說掌握海底地形資料的重要性。
#海路要衝
「伏擊點」通常會怎麼選擇?通常會選擇海上生命線要衝、雙方商船必經之路,或是軍事船艦必經之處,若是水文又利於躲藏,那就更好了,埋伏其中,未必要使用大潛艦,可因地制宜選擇適合的艦體,而東沙、南沙、南海,就是這個商船、軍船必經的海路要衝,是共軍封鎖台灣作戰之戰術之一環,且東沙蘊含石化能量、又離台灣近,攻擊的CP值很高,值得為此不惜成本做足準備。
此外,中國官方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於去年8月30日進行招標,就台灣淺灘的海砂地質進行探測,聲稱只是要查明海砂所在層位、埋深等數據,最後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得標;此舉不只被認為是在為將來大規模開採海砂鋪路,甚至也被質疑有軍事動機。同年7月,更傳出有共軍潛艦進犯我馬祖外海遭人目擊。
增加戰術的可能性,並不是需要一個舒適的「空間」可供躲藏,而是當你改變海底底型資料時,本來較難通過的海路,現在變得可以了,又或者是活動的範圍變多了、變大了,就好像在一棟建築物裡,偷開了出入口,又或者是在某個地區偷開了出入小路,就可以大大增加作戰的籌碼。
台灣灘並不是一整塊的淺灘,而是就像陸上的丘陵群,有高低起伏。要改變原有作戰條件,其實並不需要清空整個地形,只需要做出增加對手識別成本的地理條件。而這樣的作戰結果,未必是有多大的深谷可供躲藏,而是製造出了和原本「不一樣」、「不熟悉」的海底地形,因此世界各國都需要自己測繪海底地形的原因在這邊。
臺灣周邊海域流系、海底地形十分複雜。反潛作戰時,大洋和濱海地區,又是截然不同的環境。反潛需要減少搜索時環境的高度不確定性,另外,淺水環境的立體認知環境圖像,會和深海不同,也因此,聲納系統也必須調整改變,而這改變的依據,就有賴對於海底地形、淺洋環境的熟悉度。
#地圖又要重畫啦!
潛艦作戰主要會佔據戰略孔道埋伏於海,若水文資料遭到外洩,潛艦就無法埋伏。
中國官方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就台灣淺灘的海砂地質進行探測,我們很合理懷疑,中國先好好調查地形,再開始研究怎麼挖,不用大改變,只要讓你的地圖每個月都跟之前長得不太一樣就可以,就好像你今天帶著資料有出入的google map出門去,足以擾亂對手,增加困擾。
#不只是海上民兵而已,還有漁政船
因此我和團隊,要求海軍需留意,中國一直試圖改變海底地形這件事!當對方改變海底地形這件事,台灣軍方掌握得不夠充分,是十分危險的事。加上對方持續以海上民兵意圖騷擾我方(美國《航太周刊》(Aviation Week)曾報導,這些海上民兵以捕撈為名,但其實是中國政府的眼線,蒐集海域軍情之外,甚至使用雷射發動攻擊美國空軍)。而本辦知道的消息是,除了中國政府培養的海上民兵,還有船上有黨職人員的「漁政船」,目的在進行水文偵查。
料敵從寬,身在此處,我們有恍神的空間嗎?
因此需要了解「達觀號」出勤頻率與偵搜時間:
1.有沒有作業
2.有沒有了解情況
3.地形有沒有改變
最後,我們也期望派遣達觀號多觀測變化,那這就是我們質詢最想達到的目地了。
能源建設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此影片旨在介紹中華民國自1973年起在臺灣推動的十大重要建設,包括興建北起基隆南至高雄之高速公路、興建臺中港、擴建蘇澳港工程、興建宜蘭至花蓮之北迴鐵路、設置鐵路電氣化工程、興建桃園國際機場、籌建高雄一貫作業大鋼廠、興建高雄大造船廠、推廣石油化學工業、制訂執行核能發電計畫,及其帶來的效益。
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在臺灣實施土地改革,將以農業為主的經濟型態轉為以工業為主的現代化經濟。
1953年起,政府連續實施六期的四年經濟建設計畫,前三期推行進口替代的工業化政策,一面提高農業生產;一面扶植國內工業,增加生產,限制外國商品進口。五十二年,工業產值超過農業,為世界上以農業發展帶動經濟起飛成功的先例。
後三期改採出口導向的政策,透過獎勵民間中小企業投資、鼓勵出口、設置加工出口區等措施,使得中小企業蓬勃發展,對外貿易長期持續成長和出超。其結果,達到經濟快速成長和物價相當穩定的雙重目標,被譽為「經濟發展的奇蹟」,而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判,成為開發中國家的楷模。
1973年,行政院院長蔣經國為因應經濟成長,提出近57億美元的十項建設計畫,其中有六項交通運輸建設、三項重工業建設,和一項能源建設,其項目如下(括弧内的年份為當時預定之施工期間):
1. 臺灣南北高速公路(1969-1978)
2. 臺中港(1971-1982)
3. 北迴鐵路(1973-1978)
4. 蘇澳港(1974-1981)
5. 鐵路電氣化(1975-1979)
6. 桃園國際機場(1969-1978)
7. 一貫作業大鋼廠(1972-1983)
8. 高雄大造船廠(1973-1976)
9. 石油化學工業
10. 核能發電計劃(1972-1984)
1975年,受到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影警,政府不得不提前結束第六期四年經建計畫,並自翌年(1976年)開始實施國家六年經建計畫,以建立重化工業、加強農村建設為主;前期的施政重點在於完成十大建設,後期則為規劃新的國家建設方向。
1979年,政府按步推動交通、工業、農業、文化等十二項建設。
1984年,政府繼續推動十四項重要建設。
1990年,政府推動「國家建設六年計畫」,以重建經濟社會秩序、謀求全面平衡發展為總目標,使臺灣成為西太平洋金融、交通轉運中心和科技重鎮。
上述前瞻性基本設施,成功帶動臺灣經濟突破發展的瓶頸。
影片攝製:China Art Film Ltd.
影片長度:43分鐘
發行時間:1976年
影片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能源建設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評價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
(主持:雲圖、友加,嘉賓:Daniel Ho,Sky Sum)
第2節:中國能源建設3996,長城汽車2333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gM4kMxH8x4/hqdefault.jpg)
能源建設 在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的相關結果
10月27日,中国能建召开战咨委研究课题中期评审会,对人才队伍建设、激励机制创新、适应性组织 ... 中国能建浙江火电中标台湾扬堡SRF再生能源发电工程钢结构制作项目. ... <看更多>
能源建設 在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綠能建設(行政院全球資訊網-重要政策) 的相關結果
鑑於全球正處在能源轉型的關鍵時代,綠色能源將是未來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為提升我國能源自主,新興綠能產業,逐步逹成非核家園目標,政府已於105年10月27日通過「5+2」 ... ... <看更多>
能源建設 在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編輯] ... 2021年位居世界五百強第301位。 董事長為宋海良、總經理為孫洪水。該業務在中國內地和全球經營電力和能源規劃諮詢、勘測設計、工程承包、裝備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