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身健檢結束後的心情有點沈重,整個無心上網和大家聊聊。一來,是我自從上個月重感冒之後,就一直鼻塞到現在,原以為只是濃鼻涕殘留導致,沒想到昨天透過腦部核磁共振(MRI)檢查,才發現我的鼻腔裡長了好幾顆鼻息肉,難怪鼻塞一直不會好!是說10多年前我就曾動過鼻息肉切除手術,沒想到多年後又再復發,真的好無言(那術後的痛苦我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
二來,是DDC抽血檢查報告出爐,裡頭有一項「胰臟腫瘤指數」,數值居然從去年的3、飆高到今年是36.1,甚至高出標準/正常值0.1。由於這數字實在增加太多,讓人不得不擔心是否是「胰臟癌」。所以我們立刻又安排了今早的核磁共振檢查,一定要找出原因所在。而昨晚,我跟DDC愈查資料愈害怕,因為胰臟癌是屬很難治療的癌症、又容易復發。但,若是真的遇上了,我們也只能堅強面對.....。
直到今早,DDC做完MRI檢查,報告出爐後才發現一切都沒事,昨天的數據應該屬於「假陽性」,虛驚一場。這,才讓我們放下心中大石。
現在,就只剩我的鼻息肉要處理了。依照現況,勢必得動手術處理掉,但假使我在台灣動了手術,月底就確定回不了英國,到時候只能DDC帶著Q姐先回英國(他們要上班上課)、我隔一陣子再帶QDD回去了。
哎,關關難過關關過,歷經這一次又再次感受到健康的重要啊~
PS. 10多年前我做鼻息肉手術的時候,正和DDC交往中。當我術後兩個鼻孔插著止血條、狼狽虛弱地躺在病床上時,也是DDC叫我媽先回家然後徹夜照顧我。想必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對我就是真愛吧(結果寫到最後變放閃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許多人把吃米飯與肥胖畫上等號,不少糖尿病患更認為吃飯是禁忌,但新陳代謝科洪建德醫師則說:恰恰相反。他解釋,我們就是因為飲食西化,少吃米飯,卻吃了太多其他升糖指數更高的食物,導致糖尿病流行病學發生率上升。 推薦吃白米飯的原因? 白飯最美味且能多元搭配 洪建德醫師表示,因為全球的衛生部、糖尿病專家、...
胰臟指數高的原因 在 QQmei Facebook 八卦
昨天全身健檢結束後的心情有點沈重,整個無心上網和大家聊聊。一來,是我自從上個月重感冒之後,就一直鼻塞到現在,原以為只是濃鼻涕殘留導致,沒想到昨天透過腦部核磁共振(MRI)檢查,才發現我的鼻腔裡長了好幾顆鼻息肉,難怪鼻塞一直不會好!是說10多年前我就曾動過鼻息肉切除手術,沒想到多年後又再復發,真的好無言(那術後的痛苦我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
二來,是DDC抽血檢查報告出爐,裡頭有一項「胰臟腫瘤指數」,數值居然從去年的3、飆高到今年是36.1,甚至高出標準/正常值0.1。由於這數字實在增加太多,讓人不得不擔心是否是「胰臟癌」。所以我們立刻又安排了今早的核磁共振檢查,一定要找出原因所在。而昨晚,我跟DDC愈查資料愈害怕,因為胰臟癌是屬很難治療的癌症、又容易復發。但,若是真的遇上了,我們也只能堅強面對.....。
直到今早,DDC做完MRI檢查,報告出爐後才發現一切都沒事,昨天的數據應該屬於「假陽性」,虛驚一場。這,才讓我們放下心中大石。
現在,就只剩我的鼻息肉要處理了。依照現況,勢必得動手術處理掉,但假使我在台灣動了手術,月底就確定回不了英國,到時候只能DDC帶著Q姐先回英國(他們要上班上課)、我隔一陣子再帶QDD回去了。
哎,關關難過關關過,歷經這一次又再次感受到健康的重要啊~
PS. 10多年前我做鼻息肉手術的時候,正和DDC交往中。當我術後兩個鼻孔插著止血條、狼狽虛弱地躺在病床上時,也是DDC叫我媽先回家然後徹夜照顧我。想必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對我就是真愛吧(結果寫到最後變放閃文)
胰臟指數高的原因 在 黃阿瑪的後宮生活 Facebook 八卦
阿瑪:
「愛說話的momo想要一個聊天的伴~!」
----以下為子民口吻----
《貓咪送養 在嘉義 》
姓名:momo(愛摸摸所以叫摸摸)
性別:女生(已結紮)
年齡:一、二歲左右
個性:在外流浪時就非常親人了,帶回家更是一天到晚撒嬌呼嚕求摸摸,非常溫柔,可摸、可翻肚抱、可搓肚肚、可剪指甲,而且超級愛說話,也不會破壞,是隻超級極品貓!
健康狀況:血檢只有肝指數稍稍偏高,白血,愛滋,貓瘟,胰臟炎,通通過關!
小故事:Momo住在嘉義精忠新城社區的停車場有一陣子了,每次看到我出現都會以跑酷之姿,飛越數台車頂,並且大叫著:「喵啊~」往我這邊飛奔。放下飼料後,她卻沒有立馬開吃,她先熱心的呼喚其他貓咪一起來吃飯,等到其他貓出現了她才開始享用大餐,是隻愛照顧別人的溫柔貓咪。原因為受傷而被我們帶回來治療養傷,當下被抱起時也一派信任、毫無掙扎,甚至帶去給醫生看病時也完全沒有攻擊的意思,真的超級溫柔😄
**認養條件:25歲以上經濟狀況穩定、配合現場家訪、願意加裝門窗防護、簽署認養切結書,請謹慎考量家庭、財務、未來規劃後再來私訊喔!請記得陪伴貓貓是一輩子的事情!
聯絡方式:私訊 FB 魏文言
https://reurl.cc/98AMY
胰臟指數高的原因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許多人把吃米飯與肥胖畫上等號,不少糖尿病患更認為吃飯是禁忌,但新陳代謝科洪建德醫師則說:恰恰相反。他解釋,我們就是因為飲食西化,少吃米飯,卻吃了太多其他升糖指數更高的食物,導致糖尿病流行病學發生率上升。
推薦吃白米飯的原因?
白飯最美味且能多元搭配
洪建德醫師表示,因為全球的衛生部、糖尿病專家、保健專家及營養專家等,所組織的國家與醫學會推薦的都是主張均衡營養,也就是說每天熱量的50%至60%要來自澱粉,而這之中白飯最好吃。
「我到過很多國家、認識很多文化,不會看輕任何一個文化,但假如要說好吃,我覺得白飯才是最好吃的。」洪建德醫師也說,白飯很適合與肉類、海鮮及蔬菜等各式各樣食材搭配。
白飯食物里程數低
洪建德醫師說明,米飯在台灣的可近性較高,以食物里程數而言,我們本來就應該吃當地的食物。
食物里程數(Food Miles):食物從生產出來,直到運送至消費者手中(或口中)的運送距離。
升糖指數低
三餐均衡進食,是最不會引起血糖及三酸甘油脂上升的方式,洪建德醫師指出,白飯與肉、蔬菜搭配的一餐,人體需要花6小時消化,血糖穩定度很高。
價格低
洪建德醫師說,若想吃米飯,在南部可以便宜到用40元就買得到一個均衡營養的便當。「當然最好的是自己在家裡做。」
無麩質
米飯不像燕麥、小麥及大麥製品有麩質過敏的問題。「麩質就是麵筋,用來塑形、做出形狀。」洪建德醫師說明,因此所有烘焙類的食品都含有小麥,吃米飯就完全沒有這個問題。
無添加物
洪建德醫師分享,在自己的研究中,光德國麵粉中的添加物就很多,但台灣烘焙有更多的自由,規定相較德國而言來得更少,所以基本上我們麵粉製品可能含有更多的添加物,吃米飯同樣可避開。
過敏問題少
洪建德醫師指出,由於現代人已脫離細菌及寄生蟲的時代,環境非常乾淨,所以我們從小時候開始大概二分之一的人都有過敏,「但吃米飯是不會過敏的,吃米飯再去配其他料理也不會過敏。」
洪建德醫師說,他沒有其他理由排除米飯,可是有千千萬萬個理由接受米飯,既能兼顧營養、升糖指數又低,再加上價格便宜,也不會得糖尿病,「為什麼不買來吃呢?」
推薦用餐順序:先吃肉再吃菜,最後吃飯
除了要注意飲食均衡外,進食順序也是一個關鍵。洪建德醫師建議,按照「蛋白質→蔬菜→米飯」的順序進食。他引研究指出,糖尿病不單純只是血糖或胰臟的問題,而是整個腹部內分泌的問題,腸胃道荷爾蒙是關鍵因素。
洪建德醫師進一步解釋,我們若是先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例如魚、肉類,此時胺基酸在15分鐘就會進入到血液,讓身體有時間準備分泌胰島素,「肉類剛開始的時候不太會上升血糖,」他說明,這樣等到後面在吃米飯時,血糖會比較穩定。
洪建德醫師說,在美國及日本都有研究證實,所以日本一般醫師在幾年前就開始遵循這套用餐順序。「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所以我在今年就大量、全面要求我們的病人這樣做。」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2月號《名醫的餐桌》,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496
【更多"名醫的餐桌"影片】
不吃米飯反而引發糖尿病?醫師5點分析【洪建德醫師】
https://youtu.be/JaMqzAapQjA
腎臟科醫師早餐必吃6好食 同場加映:小心6大早餐地雷【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tZMSeSMQNHY
遠離骨質疏鬆、肌少症,骨科醫師教你怎麼吃【蔡凱宙醫師】
https://youtu.be/BS6OhJgiieo
【相關文章】
新陳代謝科醫:跟著我吃米飯,已有數千糖尿病患緩解!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629
血糖失控竟會掉髮!新陳代謝科醫:防胰島素阻抗這樣做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091
名醫的餐桌!遠離高血糖、腎病、癌症、骨鬆、脂肪肝、失智,名醫身體力行的飲食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634
#洪建德 #糖尿病 #血糖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D6z7_BLLq8/hqdefault.jpg)
胰臟指數高的原因 在 健康檢查發現胰臟癌指數CA19-9異常高,怎麼辦?(已解決) 的八卦
我今年26歲,健康檢查發現胰臟癌指數CA19-9有2千多,比正常值高好幾倍,正常值也才37以下,爾後去台大檢查,抽血.超音波.核磁共振都做過了,也檢查不出原因. ... <看更多>
胰臟指數高的原因 在 癌王胰臟癌元凶找到了!中研院:高糖食物害的! 健康2.0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