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悼曾文賓教授,兼談台灣砷中毒研究對全球衛生的貢獻
曾經獲頒「醫療奉獻獎」的花蓮慈濟醫院榮譽院長曾文賓教授,前晚安逝家中,享嵩壽98歲。他是台灣烏腳病研究的先行者,也是一位「教學、研究、服務三卓越」的內科教授。我曾經向他請益過烏腳病與皮膚砷癌的研究,他的仁心仁術、誨人不倦令我景仰欽佩,他是享有「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的學者!
烏腳病(圖1)是盛行在台灣西南沿海的北門、布袋、學甲、義竹等鄉鎮的地方病。烏腳病一開始並沒有明顯症狀,只有手腳末端會因血液循環不良,感到麻痺、發冷及發紺等症狀,受到壓迫就會產生刺痛感,有時亦會有間歇性跛行。病情進一步惡化,會產生劇烈疼痛,讓活人生不如死,常會痛到顏面變形、身體扭曲。此時症狀為腳趾發黑、潰爛、發炎,甚至變成壞疽再自然脫落。症狀更嚴重者,腳部可能完全壞死,只能以手術切除。
該地區早從1920年起,就有零星的烏腳病病例發生,被稱為「自發性脫疽症」,當時患者不多而未引起注意。直到1954年才由高聰明、高上榮兩位學者,以「特發性脫疽」發表於《台灣醫學會雜誌》。1956年臺南縣安定鄉復榮村傳出神秘怪病,當時全村553人,有490人出現皮膚色素沉著症、掌蹠角化症,才引起衛生單位注意。當時就把復榮村村民,集體遷至3公里外新建的大同村。
1960年,基督教芥菜種會創辦人孫理蓮,在台南縣北門鄉設立免費診所,又稱「憐憫之門」,治療烏腳病患者。免費診所最初設在王金河醫師診所,由王金河出力,孫理蓮出錢。埔里基督教醫院的謝緯醫師,每週從埔里來為病患免費動手術。他們還教導截肢患者編織草蓆、竹簍,讓他們有獨立謀生的能力。孫理蓮、王金河及謝緯免費醫治病患近25年,被稱為早期烏腳病醫療的「鐵三角」,謝緯和王金河也獲得醫療奉獻獎,表彰他們的仁心仁術、視病如親。
不過,他們三人無法確定烏腳病的病因,對於烏腳病的預防束手無策!於是邀請台大研究團隊(圖2)前去調查。烏腳病盛行鄉鎮靠近海岸,淺井水質過鹹不適飲用,當地居民引進挖掘深井的方法,以粗徑竹筒連接打入地下100~200公尺,汲取低鹽分的深層地河水飲用。陳拱北和吳新英教授調查發現,只用深井的村里,烏腳病盛行率最高;併用深井和淺井的村里,盛行率較低;只用淺井或地面水的村里,並沒有任何烏腳病例發生!
國防醫學院的戚以徵教授和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的Blackwell教授調查353名烏腳病病例和353名健康對照,發現在過去15年間,100%烏腳病病例都使用過深井水,健康對照只有66%使用過深井水。我的研究團隊,比較241名烏腳病病例和759名健康對照的飲用深井水年數,發現飲用深井水年數越長,罹患烏腳病的風險越高。
陳拱北和吳新英教授進一步發現,深井水砷含量的中位數值是0.78 ppm;淺井水砷含量的中位數值是0.04 ppm。曾文賓教授在烏腳病盛行地區,調查了37村里的40,421居民的烏腳病及皮膚癌盛行率,發現飲用水含砷量越高,罹患烏腳病(圖3)與皮膚癌(圖4)的風險也越高。美國環保署引用曾文賓教授的研究數據,修定飲用水的砷含量標準為50 ppb。
從1985年起,我的研究團隊發表慢性砷中毒引起的各種疾病的系列研究,發現慢性砷中毒會引起肺癌、腎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肝癌等內臟癌,缺血性心臟病、腦梗塞、高血壓、微循環障礙、頸動脈粥狀硬化、小血管疾病、勃起不全等循環疾病,白內障、眼翳等眼科疾病,以及糖尿病、行為發展遲滯、和周圍神經病變等。這些疾病的風險,都和飲水砷濃度、累積砷暴露量,呈現劑量效應關係,砷暴露量越高,發病風險越高!由於台灣砷中毒引起內臟癌的研究數據最完善,美國環保署再次引用台灣數據,進行健康風險評估和成本效益分析,重新訂定飲用水砷含量標準,由原本的50 ppb 降為10 ppb。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mail protecte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肺癌 專題 (Part 1) - 張文龍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背景:黃先生的父親75歲,有吸煙習慣。近日咳嗽不止,食慾不振及體重下降。經醫生診斷後,證實患上第四期肺癌。 第四期肺癌不能以手術割除腫瘤。其治療方案是怎樣...
肺癌末期症狀 在 仿妝夭后 Yui Facebook 八卦
#只是小感冒怎麼變成肺癌末期?
這應該是很多肺癌患者心中最大的疑問,因為 ⚠️ 肺臟跟肝臟一樣,都是沉默的器官,沒有痛覺神經,所以通常等到有症狀、有感覺,都是腫瘤已經大到不行或是已經擴散轉移,一檢查不只醫生搖頭,患者更是五雷轟頂........
#我是怎麼發現的?
真的就是覺得這次感冒怎麼咳這麼久還沒好,去看一般家醫科,一開始被懷疑是氣喘,但吃藥無效,醫生建議去拍X光,懷疑是肺炎,又吃了一週抗生素再拍X光,結果完全沒有好轉,於是轉診大醫院做電腦斷層,才發現腫瘤已經6公分,且已經擴散氣管及淋巴...
其實我本來有機會早點就醫的,記得那時大約三月底,武漢肺炎正流行,我很怕自己明明是可以自行痊癒的小感冒、結果去醫院反而傳染武漢肺炎回來,家裡有老有小,實在無法承擔這個風險,於是拖到五月底台灣疫情穩定了才去...
⚠️ 所以說,大家如果出現了不尋常的症狀,建議一定要儘早檢查。
#定期健檢難道沒發現?
還真的沒發現。
其實胸部X光有很多盲點,例如心臟後方(就是我)、脊椎與橫膈膜間等,且小於3公分的腫瘤X光很難清楚看見。
⚠️ 所以建議要加做【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我以前還真的不知道有這個項目,是確診後才有人告訴我,希望藉此機會能讓更多人有健檢觀念,避免遺憾發生。
另外其實長到這麼大了X光是能看到的,但去年我發生了世界崩壞的事,所以一方面沒去做健檢,一方面我覺得也是因為這一年半以來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跟悲傷、憤怒等負面情緒,腫瘤才會忽然惡化。
⚠️ 所以比起健康的生活習慣,我覺得維持快樂的心情更重要。
🎁 不過我覺得人生的一切沒有偶然只有必然,癌症對我來說就是一份很醜但很有意義的禮物,不僅讓我正視了多年來身心靈的不平衡,也一口氣解決了原生家庭跟現在家庭中的許多問題。
也謝謝所有為我加油打氣的人,我會努力,也希望我的經驗能成為更多人的借鏡,讓更多人有機會過著健康快樂的生活 👍
肺癌末期症狀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評價
肺癌 專題 (Part 1) - 張文龍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背景:黃先生的父親75歲,有吸煙習慣。近日咳嗽不止,食慾不振及體重下降。經醫生診斷後,證實患上第四期肺癌。
第四期肺癌不能以手術割除腫瘤。其治療方案是怎樣的呢? 0:22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肺癌 專題 (Part 2):第四期肺癌治療的副作用 - 張文龍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https://youtu.be/apkqA9Tj-DM
肺癌 專題 (Part 3):第四期肺癌治療新發展 - 張文龍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https://youtu.be/cGGXoeSWeJA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XE_QYQW5FA/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bgOMQBaTtOc-pKR90uKqKB2TZsQ)
肺癌末期症狀 在 母肺癌末期求善終!女兒堅強照護:安詳離開@newsebc 的八卦
Comments15 · 癌末不是絕症! · 無 症狀肺癌 最難防不菸不煮. · TVB前藝人陳積榮患第四期 肺癌 : 自己好似喪屍! · 肺癌 易復發! · 癌細胞最怕的就是愛| 肺腺癌 抗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