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神父覺得聊比賽內容,應該也是奧運的樂趣之一.
.
戴資穎的失誤多嗎?當然是,一個普通的外行人都看的出來,然而,這些失誤是否是不必要的?以神父這個一日球迷來看,戴的打法若一場比賽沒有一點失誤,那才奇怪.
.
常說戴的球路刁鑽,前天總算見識到了,刁鑽的球路就是打到對方根本無法防備或者措手不及,因此,敢打別人不敢打的地方,換取對方的「沒想到」或者「來不及」,本身就是一種冒險而且必須付出少許代價的作法,如果我想打到鄰近的線內,那麼容易界外就是必然的;如果我想讓對方左支右絀,或者變換方向使對方誤判,那麼一些失誤的產生,也是無法避免,可以想像我要打左邊硬要拉到右邊,或者打到遠方又要瞬間吊球拉近,甚至還要做出各種假動作,這裡頭豐富的肢體動覺智能,比我單純回擊還要困難數百倍.
.
所以,與其說失誤過多,不如說沒辦法將失誤控制在一定的範疇,然後讓自身的優勢更加展現,戴的打法實在複雜又充滿智慧,他可能在一開賽揮拍的時候,就開始思考並且布局.
.
相比對方的世界第二,他們的打法相較起來單純的多,但是那守備力還真不是蓋的,範圍非常廣,即使戴成功的讓她跑來跑去,疲於奔命,但最後她都有辦法把球救起來,然後重新讓比賽回到正軌,另外她的反擊殺球也真是快狠準,她有點像是成功的伊瑟農,在來來回回的攻防後,她是有辦法堅持到對方失誤的那一個最後贏家.
.
所以戴的失誤並不是偶然,而是建立對方完善的防守上,當你面對一般方法無法釣中的魚,理所當然就要想更多的陷阱,然而,這可能就是失誤更容易產生的原因.
.
在第二場,對方很明顯有進入戴的邏輯,節奏被抓住,最後被壓著打,戴幾個吊的小球成功取分,但第三場對方顯然有了防備,這導致戴必須設法讓吊小球弄得更懸疑,然後把空間拉得更大,但是當對方也跟著用小球來反擊,原本自己尋常的陷阱,布置起來就更加吃力.
.
當小球被對方戒備後,戴開始嘗試一些高風險高報酬的攻勢,前面的失誤其實都在合理範疇,5:3之後的亂流才勉強稱得上是不必要的失誤,這時陳雨菲開頭一直堅持的戰術發揮效果,那就是不斷的把戴逼到後場去,跟她打後場的高球戰,當戴想要試圖扣殺或者打遠距離致勝球,乃或是變換方向的壓線球,失誤於是產生,事實上,陳雨菲的身高比戴高很多,這種方式對戴來說是最不舒服的,但對陳來說是十分舒服的.
.
儘管落後7分,戴資穎仍然追了上來,坦白說,這只有球后才辦得到的不可能的任務,當戴再度找回狀態,回到那種三度空間逼迫對方奔跑的球路,陳的分數開始停滯,戴開始從後場回到網前,然後即使打高球的失誤也減少了,有一球還成功到打到線內,然後,吊小球也開始出現了.
.
18:14的時候,戴的小球是成功的,陳雖然試圖也用小球回擊,但技巧的細緻度仍然不如戴,不過在19:17的時候,陳仍然不死心的使用小球回擊,這回,失誤的便是戴了,陳吊小球,戴小球回去,陳又小球回來,那時戴已經後退了,她應該沒想到陳還敢用小球回擊,這一球,可以說是關鍵球,直接到了賽末點.
.
前面的亂流,導致失分過多,以至於後來找回狀態,時間仍然敢不上,加上陳那種膽大心細,在小球上吃虧,明明是個高個兒還在決勝關鍵放小球,這讓她後場戰術產生不可預測性.
.
陳耗費的體力應該比戴還多,戴的攻勢應該比陳還強,若說陳在這一場獲勝的原因是什麼,恐怕是贏在策略,對方教練很明顯對戴下了不少功夫,進行深度的研究,而陳則很忠實地執行戰術而沒有動搖,這個策略就是穩定的防守,接著等待機會進行反擊,時不時地把球打到後場,然後用長時間的防守等待對手失誤,並且時不時的擾亂對手的節奏.
.
另外陳這一場贏還有一點運氣成分,那就是她發起的好幾次挑戰都有成功,這讓她保持了氣勢.
.
然而,說實在的,就算看起來失誤多,仍然可以把對方逼迫得如此,後來居上到這個程度,先被拿下一盤,第二局仍然可以在開局落後下打敗對方,即使被對方針對研究過後,落後7分再追上比賽,差點翻盤,這樣子力挽狂瀾的羽球,明明對方領先卻好像是落後的一方,只能說,球后不愧是球后.
.
如果她能繼續打下去,應該會為羽壇持續創造各種目不暇給的華麗演出,brothe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凱蒂瑜珈Flow With Kati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請訂閱我 YouTube ►http://bit.ly/2DUlsio Slings筋膜訓練® (Slings Myofascial Training®) 是創辦者 Karin Gurtner 根據肌筋膜的特性 (fascia qualities),和以 Thomas W. Myer 的 “解剖列車...
肢體動覺智能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今天拄著拐杖趕場奔忙了一整天,還好最後一個行程是育賢國中九年級舞蹈班的畢業舞展💃🕺能坐著欣賞孩子們精彩的表演,好神奇,緊繃疲憊的心情,竟然因著舞蹈而得到了放鬆與飽滿,這就是藝術的魔法吧!
感謝育賢國中的邀請,今年的舞蹈班剛好有我以前小一教過的學生,欣賞的心情格外不同、也特別感動。
整個舞展主題設計與布置,以航空為主題✈️,充滿創意與巧思,讓人驚艷!🤩 從入口開始,每個觀眾,手持印成機票的入場券,帶著綠色的星光護照,彷彿走進育賢航空公司的星光航班頭等艙,即將展開一場星光之旅。⭐️
現場還有學生打扮成機長👨✈️與空姐發放節目單,最後謝幕時的紀念影片,一架飛機飛上天空✈️,彷彿祝福這群孩子們飛向美好的未來,實在充滿感動。💗
舞碼類型非常多元、孩子們的肢體表情相當豐富,讓我不禁想到了美國哈佛大學教授Howard Gardner於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他拋棄了過去對智力過度狹窄的定義,而以多元智能組合來描述一個人的獨特智力天賦。我發現舞蹈班的表演藝術,竟然囊括了八大智能中的好幾項:
#視覺空間智能(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
#人際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肢體動覺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音樂節奏智能(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
當然,我相信在這學習與磨練的過程中,一定也有 #內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的培養與鍛鍊。
習舞好處多多,誰說學習只有讀書而已呢?
當然,舞台上的燦爛星光之所以閃亮,除了學校的培育外,還有家長的支持與付出、孩子們的苦練。看完孩子們的精彩表演後,我跟旁邊的彥甫議員說,都想送我家女兒去學跳舞了~(順便消耗過多精力讓媽媽回家輕鬆點😂)謝謝育賢國中與舞蹈班孩子們,讓我用美好感受與微笑畫下今天的句點。
最後,跟跳舞的孩子們推薦鳥夫子很喜歡的一本書:《不怕我和世界不一樣:許芳宜的生命態度》
https://reurl.cc/5l92r7
無論未來是否走舞蹈這一途,都祝福你們在每一條路上,都能舞出自己獨特的生命姿態。💗
肢體動覺智能 在 Flow With Katie Facebook 八卦
很開心邀請好朋友 Celia 來跟大家分享 Slings 筋膜訓練® 一起來加強脊椎活動度、放鬆後背吧❤️
Slings筋膜訓練® (Slings Myofascial Training®) 是創辦者 Karin Gurtner 根據肌筋膜的特性 (fascia qualities),和以 Thomas W. Myer 的 “解剖列車” (Anatomy Trains)的12 個肌筋膜線 (myofascial meridians) 為主而研發的練習。
透過明確的訓練目地 (training aims),這個多方位(multidimensional)的練習,可以增加:
•身體在動態穩定性 (dynamic stability) 和適應性 (adaptability)
•身體的張力強度 (tensile strength)和力量傳導 (force transmission)
•身體的力量 (strength) 和柔軟度 (flexibility)
•肌筋膜的彈性 (elasticity) 和可朔性 (plasticity)
•肌筋膜間層的滑動 (glide),滋養 (hydration) 和修復能力 (rejuvenation)
•關節活動度 (mobility)
•肢體動覺智能 (kinaesthetic intelligence)
請訂閱我 YouTube ► https://youtu.be/0KA705IbqzM
請追蹤我 FB / IG ►搜尋 flowwithkatie
肢體動覺智能 在 凱蒂瑜珈Flow With Katie Youtube 的評價
請訂閱我 YouTube ►http://bit.ly/2DUlsio
Slings筋膜訓練® (Slings Myofascial Training®) 是創辦者 Karin Gurtner 根據肌筋膜的特性 (fascia qualities),和以 Thomas W. Myer 的 “解剖列車” (Anatomy Trains)的12 個肌筋膜線 (myofascial meridians) 為主而研發的練習。
透過明確的訓練目地 (training aims),這個多方位(multidimensional)的練習,可以增加:
•身體在動態穩定性 (dynamic stability) 和適應性 (adaptability)
•身體的張力強度 (tensile strength)和力量傳導 (force transmission)
•身體的力量 (strength) 和柔軟度 (flexibility)
•肌筋膜的彈性 (elasticity) 和可朔性 (plasticity)
•肌筋膜間層的滑動 (glide),滋養 (hydration) 和修復能力 (rejuvenation)
•關節活動度 (mobility)
•肢體動覺智能 (kinaesthetic intelligence)
*以上資訊出至於Slings Myofascial Training® by art of motion®, www.art-of-motion.com
追蹤 Celia 的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elia_slings_yoga
請訂閱頻道,加入 Katie 的瑜珈旅程,讓我們一起深度練習:)
For more videos like this, subscribe to my YouTube channel!
想找 Katie 凱蒂
STAY CONNECTED WITH ME!
=========================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FlowWithKatie/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lowwithkatie/
歡迎來信: flowwithkatie@gmail.com
=========================
Song: Ikson - Spring (Vlog Music No Copyright)
https://youtu.be/EVGAjPzWHro
片頭與圖示設計:https://www.instagram.com/yannnnn_x/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KA705IbqzM/hqdefault.jpg)
肢體動覺智能 在 第六章 肢體動覺 的相關結果
是指善於運用整個身體來表達思想和情感、靈巧地運用雙手製作或操作物體的能力。這項智能包括特殊的身體技巧,如平衡、協調、敏捷、力量、彈性和速度以及由觸覺所引起的能力 ... ... <看更多>
肢體動覺智能 在 肢體—動覺智能 - 游奇英寫作訓練營- 痞客邦 的相關結果
使用肢體動作,表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善於支配和協調自己身體的動作,運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及作示範,善於組裝及拆解物件。 ... 引導建議: ◎創意舞蹈:鼓勵 ... ... <看更多>
肢體動覺智能 在 肢體動覺智能 - IGS天賦智能教育集團 的相關結果
肢體動覺智能 是善於運用身體來表達想法和感覺,以及運用靈巧的雙手來生產及改造事物。其中包括特殊的身體技巧,如協調、平衡、敏捷、力量、彈性和速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