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領「94萬」股利需存幾張金融股EXECL試算表(以110年配發股利試算,並以近6年最低股價換算配股價值)
✅試算表詳情:https://bit.ly/3t6ihxc
.
靠著「存股」每年穩定領取現金股利、股票股利,在本業收入外為自已每個月加薪,並善加利用「存股」慢慢規劃退休生活,是許多人正實踐中的計畫👍
.
由於108年起,所領到的股利所得課稅改採合併計稅減除股利可抵減稅額、單一稅率分開計稅 二種方式,但大部分的朋友都是適用前者較有利,也就是將股利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並按股利的8.5%計算可抵減稅額(抵減上限8萬元,股利所得約94萬元)🈵
.
很多人看到94萬股利這數字,一定覺得這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就在我前幾天發了一篇109年綜合所得稅要繳多少錢,及股利扣抵所得稅可以扣多少的文章後,透過很多網友的分享,才發現許多人早已達成扣抵8萬元(年領股利94萬)的目標了,還有人今年度可退稅7萬多元,實在是非常強大💪
.
這股利8.5%可抵減稅額(最高可抵8萬元)的威力真的不容小覷,我也繼續努力增加股利中,朝股利扣抵滿滿8萬元邁進👍
.
究竟要達成年領「94萬」股利,單一檔金融股需存多少張,以及需要花多少資金呢?! 我就以110年配發股利試算,並以近6年最低股價換算配股價值,簡單試算了一下,這個試算表,就提供給大家參考囉😀
.
PS:黃框欄位為達成年領「94萬」股利所需資金較少之前五名金融股
.
110年各家金融股「預估殖利率」一覽表(含109整年EPS、盈餘分配率、現金及股票股利配發狀況)
✅預估殖利率詳情:https://bit.ly/3dqcBJO
.
109年綜合所得稅申報重點整理(所得稅新制、股利所得課稅)
✅所得稅申報重點:https://bit.ly/3g7CTSW
.
#歡迎按讚及分享 #年領94萬股利需存幾張金融股
股利及盈餘可抵減稅額計算 在 陳志明 Facebook 八卦
趕快來看一下,2019年元旦有哪些新規定上路呢?
(小編:這集很考驗主持人的口齒清晰度。NG 很多次。主持人大崩潰。)
2019年元旦新制
勞動部
1. 基本工資調高─月薪調高至23,100元,時薪調高150元。
2. 職災險費率調降─職業災害保險平均費率調降0.01%至0.21%。
3. 國民年金費率調高至9%。
4. 勞保費率調升至11%。
5. 職業病健檢新增血清銦─勞保職業病健檢項目新增血清銦,另符合條件者健檢費由勞保局支付。
6. 藍領外勞、僑外生來台工作改網路申辦─除營造業及仲介公司聘僱翻譯⼈員外,包括聘僱許可、資料異動、重招及轉換雇主等各類申請案,將全面實施改以網路申請,不再受理書面申請。
7. 申請上市上櫃需檢附勞資會議紀錄─公司申請上市(櫃)前應主動函送勞資會議紀錄等相關文件給勞動部。
8. 上市櫃公司員工薪資揭露─上市櫃公司都將申報「非擔任主管職務全時員工」薪資資訊,月薪低於4萬元、或年薪未達一定標準的企業,必需特別說明「低薪」的合理性。
9. 長期夜班勞工每年強制健檢─勞動部公告「指定長期夜間工作之勞工為雇主應施行特定項目健康檢查之特定對象」。達到標準者,雇主應在隔年度實施檢查,檢查費用由雇主負擔,檢查結果應由實施檢查之勞工健檢醫療機構辦理通報。
財政部
1. 綜所稅標準扣除額提高至12萬元(有配偶者加倍扣除)。
2. 薪資所得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提高至20萬元。
3. 綜所稅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每名子女提高至12萬元。
4. 社會新鮮人年薪40.8萬元、雙薪家庭年薪81.6萬元、雙薪四口之家(扶養2名5歲以下子女)年薪123.2萬元,免納所得稅。
5. 綜所稅最高稅率調降至40%,刪除綜合所得淨額超過1,000萬元部分適用45%稅率級距。
6. 個人居住者(內資股東)股利所得課稅新制個人股利所得計稅方式擇⼀擇優適用:
a. 股利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並按股利之8.5%計算可抵減稅額,抵減應納稅額,每一申報戶可抵減金額以8萬元為限,全年股利所得約94萬元以下者可抵稅(或退稅)。
b. 股利按28%稅率分開計算稅額,與其他類別所得計算之應納稅額合併報繳。
7. 營所稅稅率由調高至20%,課稅所得額未超過50萬元,採分年調整,2019年度稅率為19%,2020年度以後始按20%稅率課稅。
8. 營利事業未分配盈餘加徵營所稅稅率由10%調降至5%。
9. 外資股利所得扣繳率調高至21%。
10. 《共同申報準則》(CRS)上路─勞保基金、舊制勞退基金、新制勞退基金及私校教職員退撫儲金,屬「低風險規避稅負實體」的金融機構,免申報金融帳戶資訊。
11. 「期貨交易稅條例」─取消股價類期交稅稅率減半落日條款,現行股價類期交稅10萬分之2的優惠稅率,將成常態。
12. 外籍旅客退稅額倍增─外籍旅客購買特定貨物申請退還營業稅消費金額上限提高到4.8萬,特定營業人可免使用電子發票期限延長到2020年底。
13. 跨境電商開雲端發票─跨境電商需開立雲端發票,給予⼀年輔導期。
※2019年5月申報所得稅時適用此次所得稅法修正。
● 統⼀發票兌獎通路據點修正
○ 全獎項─第⼀銀⾏、彰化銀行、金門縣信用合作社、連江縣農會信用部、全國農業金庫
○ 二獎(含)以下獎項/雲端(電子)發票專屬千元獎─各地區信用合作社、各地區農/漁會信用部
○ 五獎、六獎─四大超商(7-Eleven、全家、OK、萊爾富)、全聯、美廉社
※24⼩時超商,僅限9-23時間兌領現金、儲值金與等值商品,其餘時間僅限兌領儲值金與等值商品。
⾦管會
1. 假日補班證券期貨市場不交易不交割─銀行業週末補行上班日,證券期貨市場不交易亦不交割。
2. 公務機關刷卡─公務機關信用卡繳費平台刷卡付款如醫療費用及水電費等,不需負擔手續費。
3. 銀行「無摺存款」服務─金額達3萬元以上,強制要留存匯款人身分資料。
4. 金融業退休董總回任顧問─投信事業及投顧事業如有聘任該事業或其關係企業退休的董事長及總經理回任顧問情況,應在年度財務報告附註揭露。
5. 逾70歲買投資型保單須錄音錄影──保險公司對70歲以上⻑者銷售商品時,要錄音錄影。
6. 資本百億公司須設治理人員─120家⾦融業及資本額達100億元以上上市櫃公司,強制設立公司治理人員,2021年起擴至資本額達20億元以上的上市櫃公司。
內政部
1. 青安房貸─民眾可以選擇⼀段式機動利率1.68%方案,適合規劃滿期(30年)的首購族參考,比起原先二段式機動利率相對有優惠。
2. 替代役開放具外交、文化(含電競、圍棋、文化獎項)、體育等專長役男申請服替代役;另為鼓勵原住民身分役男回部落服役,促進原鄉發展,開放其申請服替代役。
經濟部
1. 再生能源躉購費率調降─風能躉購費率調降至5.1060元。
交通部
1. 交通違規檢舉實名制─民眾檢舉交通違規案件「匿名制」改為「實名制」,檢舉人需要提供真實身分才能受理檢舉案件。
2. 大型車裝車道偏離警示─強制使用中的大型車輛都要安裝行車視野輔助系統。
3. 開放無人車申請試車牌照 進行道路測試-針對因研究、測試而有試行自動駕駛車輛之需求,開放自動駕駛車輛得申請試車牌照進行道路測試,並訂定測試行駛道路時應有適當之管制措施及遵守相關道路交通安全之規定。
4. 20年未審驗遊覽車 僅能專辦交通車-參考國外對於一定車齡之大客車管理機制,交通部推動國內遊覽車延壽安全查驗制度。1999年6月30日前未經車輛型式安全審驗遊覽車,自108年1月1日起,僅作為專辦交通車業務使用,至2019年12月10日止。
5. 機車路邊停車 車輪距路邊不得超過40公分-大型重型機車及機車於未劃設停車格位,而可停車之處所臨時停車時,應依車輛順行方向緊靠道路邊緣停放,其前輪或後輪外側距離緣石或路面邊緣距離,由原不得逾60公分修正為不得逾40公分。
6. 汽車停車格 可停放多輛大型重機-現行汽車停車格若要停放一輛以上重機,必須由主管機關自行訂定後公告實施,交通部修正「道路交通安全規則」,明定路邊停車場一個小型停車格可可停放一輛以上大型重機,停車費則會每輛收取。
7. 開放胖卡車側鈑金改裝上掀式-俗稱胖卡的行動餐車,許多車主會為了後方作業方便,除了使用上掀式車測鈑件,還會將後側C柱切除。交通部為維護車輛安全,兼顧商業經營多樣化實務需求,開放廂式平頭小貨車車側鈑金可改裝為上掀式。
8. 大型車新車強制裝設緊急煞車輔助系統(AEBS)及車輛偏移輔助警示系統(LDWS)-為提升大客車安全,明年元旦起新型式甲類大客車自2019年1月1日起、新型式乙類大客車自2020年1月1日起、各型式甲類大客車新車自2020年1月1日起及各型式乙類大客車新車自2023年1月1日起應裝設「緊急煞車輔助系統(AEBS)」。另外,新型式大型車新車自2019年1月1日起、各型式大型車新車自2020年1月1日起應裝設「車道偏移輔助警示系統」。
9. 大貨車、混凝土泵浦車 車輛規格尺度修正-修正大貨車車輛尺度規定,車長限制由11公尺修正為12公尺,並配合修正前雙軸後雙軸大貨車車輛總重量由30公噸增加至32公噸、兼供曳引之前雙軸後雙軸大貨車,全聯結重量由50公噸提高至52公噸。另外,具有混凝土壓送設備之車輛(混凝土泵浦車),修正全高不得超過4公尺,並增訂車身附加混凝土輸送設備車輛之變更規定。
10. 進入商港船舶 燃油硫含量應低於0.5%-外籍船舶及航駛國際航線之國籍船舶,進入我國國際商港區域,自108年1月1日起應採用硫含量以重量計0.5%以下之低硫燃油或具有同等減排效應之裝置或替代燃料。
11. 觀光局今加碼宣布擴大國旅暖冬遊獎勵方案,砸下9.8億元補助,自由行每房最高補助1000元,另針對60歲以上樂齡族和30歲以下青年最高可補助1500元,補助到1月31日止。
衛福部
1. 醬油製程標示─業者須於包裝上載明「釀造」、「速成」、「水解」或「混合(或調合)」四大類實際製程。
2. 重複領藥擴大核刪─嚴格控管60類藥物,醫師若重複開藥將不給付。
3. 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末期病人、不可逆轉昏迷、永久植物人狀態或極重度失智等四類以及得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醫療機構條件與人員資格;具完全行為能⼒者,可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事先立下書面預立醫療決定,選擇接受或拒絕維生醫療或人工營養。
4. 台鐵「便當條款」─供應給鐵路運輸旅客的餐盒,都應符合更高規格的HACCP食安管制。
⾏政院
1. 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若台商符合投資達⼀定規模、創造本勞就業達門檻等條件,可依現制再提高10%的外勞配額,但不得超過40%。
2. 省級機關明年起預算歸零─將省級機關預算歸零。
3. 家有2~4歲孩童可領育兒津貼,⼀般家庭每月2,500元,第3名以上子女每月加發1,000元。
4. 禁止8大關鍵基礎設施相關產業,包括醫院、科學園區、通訊業也將完全禁止華為等中國電信設備、軟體服務。
預 告
● 2月起巴拉刈退場,續用最高罰15萬。
● 大學教學助理全面納保─未來教學助理將不再區分為「學習型助理」、「勞僱型助理」兩種,並全面享有勞健保,學校也不必多花經費,全由教育部埋單,預計投入5億元,受惠人數約5.3萬人,預計明年2月1日上路。
● ATM跨行轉帳500以下免手續費-2019年4月1日起,分級調降ATM小額跨行轉帳手續費,未來民眾每個帳戶、每天都有一次跨行轉帳500元以下免手續費的優惠,500至1000元則收10元,1000元以上則收15元。
● 6月29日起,百貨公車、車站、機場、量販店、醫院、遊樂場和提供民眾申辦業務公家單位,須提供孕婦及育有6歲以下兒童停車位,一般駕駛人若占用,將可開罰600到1200元。
● 7⽉起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業及購物中⼼、連鎖速食店「內用」禁用⼀次性塑膠吸管。
股利及盈餘可抵減稅額計算 在 徐永明 Facebook 八卦
【時代力量,幸福稅改】記者會LIVE
時代力量今(17)日舉行黨團會後記者會,公布時代力量的「幸福稅改」版本——《所得稅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有三大重點:一、減輕上班族負擔,鼓勵年青人生育;二、股利所得要課稅,財團法人真公益;三、股利所得兼採累進稅率及量能課稅的原則,鼓勵小股民投資,大戶股利分級課。時代力量「幸福稅改」的推出,讓受薪階級有比較顯著的降稅利益,另配合兩稅合一設算扣抵制度的廢止,就股利所得部分,採取時代力量版本更能體現租稅正義的精神。至於稅基稅損部分,目前行政院版本估算出稅損69億元,但若依時代力量的版本,增加稅收可超過200億元以上。既實踐租稅正義,同時也不造成下一代的負擔。
在「減輕受薪階級納稅負」部分,「薪資所得特別扣除」由現行12.8萬元提高到22萬元、「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由現行2.5萬元提高到10萬元。另針對財團法人股利所得免稅的現況修正為「只要股利及盈餘超過100萬元,稅率為20%」。在「股利所得課稅」部分,廢除兩稅合一設算扣抵制之後,由納稅人依自身狀況擇優選擇適用的課稅方式,可採股利及盈餘抵減10%(上限7萬元)或股利及盈餘低於1000萬,稅率27%、超過1000萬元,稅率31%。另為落實租稅公平,營所稅自現行17%調高至21%。
黨團副總召高潞以用委員首先說明,對一般受薪家庭來說,以目前稅制來講,所得稅的負擔是很重的,營利事業所得稅過輕,財團法人股利免稅這樣的狀態,對時代力量來講,是不合理的現狀,必須檢討和改革。面對社會轉型,少子化可預期的未來,如何減輕年輕世代因養兒育兒所遭遇的經濟壓力,有必要去提高生養子女的賦稅補貼。配合政府兩稅合一設算扣抵制度廢除,股利所得的課稅在提升效率之餘,要側重一般大眾投資意願之強化,避免造成分配惡化。
立委黃國昌表示,時代力量針對所得稅法所提出的修正,一方面是反映在2016年國會選舉時提出的訴求,也體現了時代力量希望讓下一代看得到未來的精神和理念。有關於育兒補貼的特別扣除額從2萬5千元大幅提高到10萬元,主因即是年輕家庭一年生養一個小孩大概接近要到20萬元,從2萬5千元提高到10萬元,加上標準扣除額的額度,可以讓年輕人在面對少子化危機時,某個程度是在替整個國家、整個社會盡起責任,稅賦上應有大幅的優惠,減輕新世代在組成家庭、生養下一代時能提供重要保護。
至於財團法人的部分,黃國昌說,在前一階段的討論,大家已經意識到完全免稅規定是極其不合理的,但即使是目前財政部的方案將所得稅法第42條第2項予以刪除,回到行政院頒布的規則中,一樣非屬販售貨物或勞務的所得,因此只要滿足行政院的規定要件,還是會落入了免稅的範圍,實屬不合理。因此在這次改革,針對財團法人的股利所得,我們採取分離課稅的制度,採取20%稅率的分離課稅。為何以一百萬元為界,主要是考量很多財團法人在經營一般業務時,是藉由股利所得來來維持基金會正常的運作,應可符合現實需要。
針對營利事業所得稅採21%,黃國昌也解釋,當初在2010年一口氣將營利事業所得稅從25%降到17%時,所要產生的預期正面效果並沒有發生,反而造成了我國在稅損上極大的損失,同時也造成公司端這邊有很多資金進入了炒作市場不合理的現象。事實上我國的營所稅17%在世界各國中是數一數二非常低的水準,因此我們認為應予以調升,但為了避免過度衝擊,就上次一口氣8%這樣的調降幅度,這次調升採取半數,即增加4%,回到21%。若和亞洲主要競爭國家日本和韓國相比,還是屬於相當的水準,不會對企業競爭力造成衝擊。
股利所得的設計,目前行政院版本是股利及盈餘可抵減稅額8.5%、上限8萬元,或者是股利及盈餘稅率26%,套用實際數字,可以發現兩者擇一轉換點大約是適用稅率30-40%。為何時代力量版本將可扣抵稅額的稅率提到10%,但把上限從8萬降到7萬元,也就是可扣抵的人上升、可扣抵的數額下降,會造成的結果是嘉惠比較多的小股民。假設有一位股民股利所得是10萬元,則此時在行政院版本可扣抵額是8千5百元,但在時代力量版本下,可扣抵額就是1萬元,多了1千5百元的利益。另有一位股民股利所得是100萬元,在行政院方案下是8.5萬元,會直接碰到天花板到8萬元,但在時代力量版本把上限壓低,可扣抵稅額就剩7萬元。因此就有關股利所得針對小股民課稅部分,把可稅抵稅額的比例提升上限調低,可鼓勵國內過多浮濫的游資可以進入資本市場進行長期投資。針對高股利所得稅率的人,目前行政院版本提出26%的分離課稅級距,和應負擔的實質稅率,降幅太大。因此時代力量所採取的版本是,用在1千萬元以下的,用27%的分離稅率,但股利所得超過1千萬元以上的,才用31%這樣的稅率級距,股利所得兼採累進稅率及量能課稅的原則。
黃國昌說,希望藉由時代力量幸福稅改的推出,降低受薪階級降低所得稅負擔,在綜合所得稅裡,薪資所得所佔高達75%,形成非常不合理的現象。希望在稅改後,讓受薪階級有比較顯著的降稅利益,另配合兩稅合一設算扣抵制度的廢止,就股利所得部分,採取時代力量版本更能體現租稅正義的精神。
林昶佐則補充有關內外資的迷思說明,包括財政部在前年11月4日,針對租稅架構總體檢的報告裡也提到,內外資差距16.08%的稅率,在內資並未記入扣除額等,而外資很多回到母國又有一些不同的賦稅稅率,因此用內外資的差距,16.8%並不是真正體現的差距。希望能夠朝向一致化,也要符合各種主客觀的因素。財政部不能兩年前提醒大家不能這樣減,兩年後又照做。黃國昌則表示,目前綜合所得稅是採取累進稅率,對繳稅5%的人是較外資低,13%稅率、20%(在扣除額之後)都較低,真正受影響的只有45%稅率的人。有兩個因素必須要考慮進去,45%是邊際稅率(1000萬以上),還有很多扣除額,故在計算實質稅率時,大概是30%出頭。在這次稅改後,時代力量的方案,1000萬以下分離課稅27%、1000萬以上採31%,實質的有效稅率會落在將近30%。針對高股利所得的人,實質上面的有效稅率若是這樣的話,加上行政院應就外資股利課稅的部分再往上調2%(至22%),藉此進一步去拉近內外資的距離。時代力量這次未提修法版本,理由是是,外資分離課稅是用行政命令頒佈制訂的,時代力量的立場是希望行政院能再往上調整2%,22%對外資課稅,對於台灣目前股票殖利率高達5%的情況下,我們認為台灣資本市場在世界的競爭力並不會有太過的衝擊。因此,此次改革方案綜合了過去採行的稅制,台灣資本市場具有的競爭力,台灣股票的殖利率ˋ,以及此次高股利所得累進分離課稅方式等,來予以達成。黃國昌強調,所謂內外資股利在本國稅率不一樣,這不是台灣獨有的,大家可以去看看丹麥、日本的內外資差距,世界各國在立法例上原本即有為了吸引外資投資,就有給予較低的稅率。外資在投資國被課了一次分離課稅,回到母國還要再被課一次所得稅,「內外資差距」這句話太過簡化了在國際稅制上真實發生的狀況和國際的潮流,但我們也承認,若內外資真的差距過大的話,的確會去創造假外資的誘因,但當內外資差距縮減時,加上規避租稅所必須負擔的程序成本,以及被捕獲所必須要面臨的處罰和補稅,就會發現現在採行的制度是兼顧主客觀環境下,我們認為最好的稅改方案。
至於稅損及稅基的考慮,黃國昌解釋,營所稅從以前降8%回升減半到4%,稅收會增加872億元。就有關財團法人股利分離課稅部分,目前財團法人股利所得的資料,還是處於隱晦不明的狀態,如醫療財團法人六億以上才需要公布財報,但光從長庚醫療財團法人一年有上百億的股利的例子來看的話,採用20%的分離課稅,每年就可增加稅收30億元了,其他類似的財團法人的稅收,在不影響一般中小型以下的財團法人(100萬以下股利所得不用課稅)的運作狀況下,則有大幅增加。依照行政院版本會有稅損69億元,目前財團法人的股利所得課稅資料無法取得,但時代力量版本增加的稅收一定超過200億元以上。因此,這次稅制改革以後,就整個租稅結構進行調整,也不會因為稅改造成稅損,造成下一代重大的負擔。
股利及盈餘可抵減稅額計算 在 金融存股族5月報稅8.5%可抵減稅額配現和配股哪個 ... - YouTube 的八卦
對股票投資人來說,在 計算 投資報酬的時候容易聚焦在 股利 、價差和交易成本,而往往忽略# 股利 所得在每年5月透過合併計稅申報時,其實還 可以 多長出8.5%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