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分享很常出現在我們家餐桌上的簡易臘味飯,運用電子鍋就能輕鬆開飯,試試看吧~
#姆士流【臘味飯】
Tips
材料:
臘腸2根 肝腸2根 臘肉1/4根 香油 紅蔥頭6顆 醬油 蒜苗2根 紹興酒 米3杯
做法:
1.煎肝腸 臘腸 臘肉入鍋煎後加入紅蔥頭末炒香。
2.將米放入電子鍋後加入水 做法1後調味後將飯煮熟。
3.待飯熟後切臘味後加入切片的蒜苗、紹興酒拌勻即可。
同時也有5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地獄廚神之稱的英國米芝蓮三星名廚Gordon Ramsay,五年前進軍香港,先後在中環開設Bread Street Kitchen(已結業)及尖東的London House,雖然名氣十足,但十之八九都彈多過讚。近來最多人批評,是去年由倫敦來港的人氣扒房Maze Grill,店子位於海港城,一室落地...
肝腸做法 在 早安健康 Facebook 八卦
根據世界老化防止學會發表內容指出,若無規律運動,80歲的肌力將會降至35~40歲的一半。但其實有個簡單的動作,不只隨時隨地都能做,除了能鍛鍊肌肉外,還有助預防骨質疏鬆,以及後天扁平足等問題,而這個動作就是——踮腳尖🦶
—
📝如果喜歡早安健康文章,但卻常常看不到貼文,請到 早安健康 粉絲專頁點「已說讚」按鈕,選擇「搶先看」選項。就可以篇篇不漏接囉❤️!
—
日本資深物理治療師田中尚喜指出,只要每天花一點時間扶牆踮腳尖鍛鍊小腿肚的脛後肌,就能正確輔助腳掌負擔體重,並且拉扯足弓頂部,使足弓得以保持彎曲的高度跟彈性。這樣不論年紀再大,走路都不會對膝關節帶來過度負擔,就能降低臥病在床的機率。
被譽為「日本女性醫療第一人」,醫學博士太田博明表示,其實只要踮腳尖,給予骨頭體重和速度的適度負荷,就能有效率的刺激全身的骨頭,釋放「骨鈣素」。
骨鈣素是如今醫學界十分注目的新物質,具有活化全身臟器,改善認知機能、預防動脈硬化,改善糖尿病等等功效。
【⭐骨鈣素對各器官的作用】
🔹大腦:骨鈣素能維持神經細胞的結合,改善記憶和認知機能。
🔹肝臟:提高肝細胞的代謝,讓肝機能變好。
🔹心臟:預防動脈硬化。
🔹腸道:有益於小腸,能促進糖分等營養的吸收。
🔹腎臟:提高腎臟機能。
🔹胰臟:降血糖值,預防糖尿病。
日本骨質專科醫師林泰史也指出,骨骼受到適度衝擊時確實有助強化骨質,日常生活中也建議大步走、出力踩踏都有效果,還要搭配鈣質補給、並適當曬太陽、攝取維生素D、K2來幫助鈣質吸收與生成。
—
【💁♀踮腳尖做法】
1️⃣單手扶牆或家具,全身挺直。
2️⃣踮腳尖將腳跟向上伸展,感受小腿肚微微痠。
3️⃣3秒後慢慢放下腳跟,站穩休息1秒後再踮起。
4️⃣一天做30回。
肝腸做法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八卦
美國當地時間週三(5日)下午,美國國會首次針對武漢肺炎疫情舉辦了聽證會,這場聽證會由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召開,現場邀請到了三位相關領域的專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的努佐(Jennifer Nuzzo)教授、美國蘭德公司的流行病學家黃志環(Jennifer Bouey),以及前白宮伊波拉應對行動協調長克萊恩(Ron Klain)。
關於這場聽證會,自由亞洲電台 的記者 唐家婕 - Jane Tang 做了很好的報導(https://pse.is/P5656),很推薦大家看一下現場實況。觀測站根據她的報導整理了幾個重點:
聽證會上,大家關注的重點放在,美國如何在疫情爆發之後,對內要如何有效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協作,以及對外要如何與其他國家共同打擊疫情的蔓延。防疫不分國界,這是現場許多議員以及專家的共識,大家認為美國必須要趕快和中國建立合作機制,並且增加雙方之間的透明度。但也有議員質疑世界衛生組織在這次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中所扮演的角色,並趁此機會替遭到世衛排除在外的台灣發聲。
幾個主要爭點包括:
▍隔離中國,有用嗎?
從美國發了第一槍推出針對中國的旅遊禁令之後,現在世界多國包括台灣也都跟進這項政策。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呼籲大家無須對中國實施旅遊禁令的話言猶在耳,但在聽證會上,專家們其實也表達了相同的意見。
努佐博士就認為,根據他們研究證據,對特定國家實施旅遊封鎖,其實對阻止病毒效果有限。此外,她認為這樣把中國排除在外的做法,反而會降低中國對外揭露傳染病數據的意願。雖然後者聽起來也太中二,不過以我們對左岸政權的理解,的確是有這樣的可能(嘆)。
歐巴馬時代擔任美國白宮伊波拉疫情協調長的克萊恩,他也提出了另一個像這樣針對特定國家進行封鎖所衍伸的問題,也就是種族歧視。觀測站有許多在海外的觀眾,相信大家這一陣子也都開始注意到各國都開始有了排華運動的跡象,而克蘭認為這樣的旅遊禁令會更加深對於來自疫區人民的歧視現象(台灣人也無奈被掃到)。
現場的專家幾乎都一致認為:「封鎖中國效果有限,反而應該加強與中國的合作。」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頭有點痛,想要開罵這些專家了?先修但幾勒,讓我們想想,若今天換作是台灣成為新型病毒的爆發地,那麼「呼籲各國不要封鎖台灣,加強與台灣的合作,才能順利控制全球疫情蔓延」聽起來是不是有些道理呢?是啊,因為台灣是個公開透明的民主國家,所以反而這種時候加強與台灣的合作,才能有效控管疫情。
所以關鍵點就在這裡,今天中國就不是一個有公信力且公開透明的國家啊,我們要如何相信中國?
▍如何相信中國?
現場多位國會議員都對專家提出一個相同的質疑:中國一再對疫情隱瞞,美國要如何信任合作?為此,共和黨賓州眾議員佩里(Scott Perry)就一度與克萊恩交鋒,說他「對中共不瞭解」。會後,佩里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中國政府的資訊不透明,讓美國被迫在「黑暗中做決定」,並說道:「沒有資訊就很難做出決定。我們在與中國共產黨政府打交道,他們刻意地把訊息藏起來。要我們如何相信中國?」
民主黨加州眾議員薛曼(Brad Sherman)及共和黨佛州眾議員約霍(Ted Yoho)則不約而同地指出中國對世界衛生組織的影響力。約霍就說道:「如果我們回顧過去,無論是對抗MERS或是SARS,都需要全球的合作,其他國家像是台灣,也必須參與其中,因為他們也是協助對抗SARS的成員之一。疫情訊息與評估的延遲,不僅影響的中國的信譽,也阻礙國際社會防止更多人喪命和疾病蔓延的能力。此外,在這場前所未有的危機中,中國繼續利用世界衛生組織,透過排除台灣來推進其政治立場,而危及整個亞洲地區。台灣也被禁止將其公民撤離中國大陸,直接威脅了台灣公民的安全和主權。」
面對議員提問如何看待中國阻擾台灣加入共同防疫聯盟的政治操作,在場的專家沒有直接回應。不過克萊恩也說了:「世界衛生組織延遲宣佈疫情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反映出中共對其的影響力。」
▍那我們可以不理中國嗎?
其實,聽證會上的專家之所以認為美國應該加緊與中國合作,除了防疫和人道的考量之外,更有現實利益的考量。因為目前,美國有90%以上的抗生素都是由中國進口的。努佐就說了,美國前一陣子肝素藥品短缺,就是因為受中國豬瘟疫情影響,此藥物需在豬小腸上提取。另外,中國還是常用醫學藥物抗凝劑的主要生產國。
中國一咳嗽,全世界都要生病。無論你再怎麼想要封鎖中國,我們都無法忽視房間裡的大象,那就是中國是目前世界上的生產大國:中國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產國,也是你口袋中iPhone的製造國,若是中國按照目前這樣的速度持續封城下去,連帶受影響的範圍是全球性的。
而對台灣而言,不能不理中國的一個最好例子就是撤僑。在這疫情緊要關頭的時候,面對百萬以上在中國的台灣人,中國政府可以選擇耍流氓把這些人當政治籌碼,但台灣當局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沒有辦法跟著鬧起脾氣,如何確實地把國民從疫區接回來,這是一個沈重且艱難的任務,也是這次武漢疫情爆發以來,對台灣政府真正的挑戰。
▍那 … 口罩之亂?
台灣的口罩之亂恰好說明了為何防疫工作與決策會如此複雜燒腦。前面聽證會的專家不是說,按照他們「專業見解」,封鎖策略其實效果不好,那為什麼現在世界那麼多個國家還是採取對中國採取封鎖策略?這裡引用簡妤儒老師的話(https://pse.is/Q89GL):「疾病的演化和擴散,,並不只牽涉公衛專家和機制,而是座落在政治、社會與文化交織的在地脈絡之中」。這也是為什麼決策者有時不能只聽取專家的意見,還必須考量政治、社會文化,以及人民能不能接受等因素。而在台灣的口罩之亂中,我們就剛好可以看出不同文化、公衛教育下,人民對於口罩使用的見解之不同。
文章的最後,我們從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博士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預測及因應策略」專案報告(http://yt1.piee.pw/QGL7T)中,整理了幾個筆記,作為大家防疫的參考:
1️⃣ 不要搶口罩,洗手比戴口罩重要!洗手比戴口罩重要!洗手比戴口罩重要!
2️⃣ 在空調房間內,空氣近乎靜止,有利飛沫傳播,此時可以考慮戴口罩;然而在空氣流通的戶外,病毒濃度低到很難感染人體,不須戴口罩。
3️⃣ 可見的未來內,物資的需求只會增加不會減少,但只要不要恐慌搶購,台灣的醫療資源一定夠。
4️⃣ 未來一定還會有病人,差別只是在來得多或少,不需要因為又多了一個病例就把自己嚇死。對台灣來說,最好的劇本就是撐到下一個冬天(夏季來時疫情會趨緩),但在這之中,會陸續有病人出現。
5️⃣ 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6️⃣ 以目前來看,台灣疫情一定會爆發,我們現在早已處在pandemic(全球大流行)之中,但大家毋須驚恐,只要做好準備(物資、床位、疫苗、藥物、人員訓練)就不會有事。
最後一點其實很重要。從何美鄉博士的報告中看來,疫情在台灣擴散在所難免,所以我們現在應該全力保全我們的醫療資源到時候不會爆掉,這才是最佳的因應之道!目前台灣都還沒出現社區感染,就出現搶購口罩的風潮,其實都有可能造成醫療資源不必要的浪費。不知道口罩其實是給生病的人戴的、不知道口罩正確的使用方式、不勤洗手及加強保健衛生觀念,其實都大大地減弱了口罩的效益,甚至可能帶來「有戴有保庇」的錯覺,而疏忽其他層面的防疫措施。
最後觀測站要在一次呼籲大家,不要搶購口罩,把口罩留給第一線醫護人員以及病人使用,#保護醫療人員,#就是保護大家。
肝腸做法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有地獄廚神之稱的英國米芝蓮三星名廚Gordon Ramsay,五年前進軍香港,先後在中環開設Bread Street Kitchen(已結業)及尖東的London House,雖然名氣十足,但十之八九都彈多過讚。近來最多人批評,是去年由倫敦來港的人氣扒房Maze Grill,店子位於海港城,一室落地玻璃,有無敵海景。環境一流,網民卻投訴她的服務趕客,食物水準也令人失望。
今次跟一位入行三十年的歐陸菜大廚(化名花師傅)往放蛇試食。雖然店子已差不多開業半年,但人氣不絕,約一星期前訂晚飯,也要到晚上九時半才有位。我們準時去到餐廳取位,但門口的知客不單止沒有笑容,沒有回應,更沒有眼神接觸。約呆等了兩三分鐘,才有一個有笑容的侍應帶位。入座後,侍應的態度又很有禮貌,除了推介菜式,對菜式的做法都解釋得很清楚。最後還向客人重複一次柯打作實。上菜時侍應亦主動介紹每種菜式的食法,非常醒目。
服務合格,可惜食物水準真的令人嘆息。頭盤之一的烤帶子,肉質彈口,味道鮮甜,但火候失敗,明顯不夠香。「應該烤到表面有少少焦燶,那種焦香的味道,是你聞都聞到,但這個帶子顯然沒有,好像炒出來一樣。」花師傅笑說。
第二道頭盤是大蝦配西班牙辣香腸多士,非常之香口,亦非常油膩。「還油過我開完工的臉。」主菜之一的乾式熟成豬扒,顏色不錯,但味道令人失望。雖然燒到大約七八成熟,但不夠軟滑,外層還有些乾,幸而中間還有肉汁。「我出名重口味,但是我都覺得有些鹹。」花師傅說。
跟着到招牌菜威靈頓牛柳。「威靈頓牛柳最外層當然是酥皮,酥皮怎樣才合格?當然是很香的牛油味,焗到很鬆化。」但他認為這個酥皮不合格,不但欠缺重牛油香,口感也偏腍偏濕。酥皮下層的洋葱白菌配料(法文叫Duxelles)也失敗,炒得完全不香口。牛柳很瘦,零肉味。連伴牛柳的青胡椒汁也不合格,更是凍的。「這個威靈頓牛柳,件件都甩皮甩骨。有很多不足,既沒有下意大利風乾火腿(增加鹹香),Duxelles又沒有鴨肝醬。餐廳自己做的威靈頓牛柳,通常都不會遺漏這些。這個吃起來,不像這級數的餐廳,會供應給客人的威靈頓牛柳。」花師傅有點懷疑這是食物工場的出品。
配菜同樣令人失望。炸薯條不論形狀和味道,都好像麥記的出品。煎鵝肝又不香又軟腍,也沒有色澤。「今晚的消費大約每人$700-$800,又不是太貴,不過如果以這樣的食物質素而言,就有很多選擇,我未必會再來。來這裏也有東西可以享受,就是裝修、氣氛和無敵海景。」花師傅笑笑口說。
採訪:《飲食男女》編輯組
攝影:《飲食男女》攝影組
Maze Grill
地址:尖沙咀廣東道3-27號海港城海運大廈4樓OTE401號鋪
電話:2765 0890
營業時間:12nn-11pm
詳情: http://bit.ly/2QqWWPB
更正:影片01:14處字幕有誤,正確應為「三成熟」,特此更正。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xXDg0q39Bg/hqdefault.jpg)
肝腸做法 在 Ytower Cooking channel Youtube 的評價
買法國特福 鮮呼吸智能舒肥萬用鍋 → https://lihi1.com/GjgcC
買《富力森FURIMORI》2L微電腦壓力萬用鍋 → https://lihi1.cc/M0QV1
1)高麗菜麻油雞飯
材料:
米 5杯 rice 5cups
雞腿肉 600g chicken thigh
高麗菜 500g cabbage
薑絲 50g ginger
胡麻油 3大匙 black sesame oil 3tbsp
米酒 2大匙 cooking rice wine 2tbsp
枸杞 20g goji berries
鹽 1大匙 salt 1tbsp
水 4杯 water 4cups
作法:
1.萬用鍋設定爆炒煎烤,倒入胡麻油爆香薑絲後加入雞腿肉快炒香,加入枸杞、高麗菜片炒軟後,鹽調味。
2.將炒好的料舀出一半,把洗好瀝乾的米倒入混合,加入米酒與水,再將剩下的料鋪上,蓋上鍋蓋按下[煲飯],待行程運轉結束即可。
2)蕈菇臘味飯
材料:
米 5杯 rice 5cups
臘腸 140g Chinese sausage
肝腸 140g Chinese liver sausage
臘肉 150g Chinese cured pork belly
雪白菇 100g white beech mushroom
鴻喜菇 100g brown beech mushroom
蒜末 20g minced garlic
沙拉油 2大匙 oil 2tbsp
醬油 2大匙 soy sauce 2tbsp
白胡椒粉 1茶匙 ground white pepper 1tsp
水 5杯 water 5cups
作法:
1.萬用鍋設定爆炒煎烤,倒入沙拉油爆香蒜末與菇類煸香。
2.加入洗淨瀝乾的米與切片臘腸、肝腸與臘肉攪拌,加入水、白胡椒粉、醬油攪拌均勻。
3.按下[煲飯],待行程運轉結束即可。
3)筍香五花肉雜糧飯
材料:
雜糧米 5杯 mixed multi grains 5cups
竹筍 450g bamboo shoot
豬五花 500g pork belly
紅蔥油 4大匙 crispy fried shallot with oil 4tbsp
鹽 1大匙 salt 1tsp
白胡椒粉 1茶匙 ground white pepper 1tsp
水 5杯 water 5cups
作法:
1.萬用鍋設定爆炒煎烤,倒入紅蔥油爆香豬五花條至肉變白,再加入筍爆炒,並加入鹽與米酒調味,炒好後舀出一半料備用。
2.將洗淨的米倒入內鍋與料混合,加入水,再將剩餘的料鋪上。
3.按下[煲飯],待行程運轉結束即可。
4)奶油菇菇鮭魚炊飯
材料:
米 5杯
雪白菇 100g white beech mushroom
鴻喜菇 100g brown beech mushroom
鮮香菇 100g shiitake mushroom
鮭魚 800g salmon
薑末 30g minced ginger
奶油 4大匙 butter
黑胡椒粉 1茶匙 ground black pepper 1tsp
日式醬油 2大匙 bonito soy sauce 2tbsp
鹽 1/2茶匙 salt 1/2tsp
米酒 2茶匙 cooking rice wine 2tsp
水 5杯 water 5cups
作法:
1.萬用鍋設定爆炒煎烤,倒入奶油爆香薑末與菇類,再加入鹽、黑胡椒炒勻。
2.加入洗淨的米、水,上面鋪上鮭魚,淋入米酒去腥增香,蓋上鍋蓋按下[快煮米飯],待行程運轉結束,打開鍋蓋將魚骨去除,並用叉子撥鬆鮭魚,淋入日式醬油攪拌均勻即可。
5)蝦仁炒飯
材料
白飯 400公克 steamed rice 400g
雞蛋 2顆 egg 2
熟蝦仁 200公克 peeled shrimp 200g
鹽 1/2茶匙 salt 1/2tsp.
黑胡椒粉 1/2茶匙 ground black pepper 1/2tsp.
蔥花 適量 scallion q.s.
作法
1.內鍋倒入1大匙油,緩緩倒入蛋液一邊拌炒。
2.炒至蛋成型後,加入熟蝦仁、白飯輕壓翻炒。
3.再加入鹽、黑胡椒粉炒勻,再加入蔥花即可。
6)蒼蠅頭炒菜飯
材料
白飯 700公克 steamed rice 700g
絞肉 400公克 minced pork 400g
豆豉 50公克 fermented black bean 50g
蒜末 30公克 garlic 30g
辣椒末 20公克 chili 20g
韭菜粒 300公克 Chinese chive 300g
醬油 2大匙 soy sauce 2tbsp.
作法
1. 使用爆炒煎烤,加入絞肉炒至出油且變白。
2. 加入豆豉、辣椒末、蒜末炒香。加入韭菜與醬油炒勻。
3. 最後加入白飯炒勻即可。
7)炒竹筍菜飯
材料
白飯 700公克 steamed rice 700g
熟竹筍絲(或綠竹筍絲) 350公克 bamboo sprout 350g
肉絲 400公克 shred pork 400g
泡發香菇絲 80公克 shiitake mushroom 80g
紅蘿蔔絲 150公克 carrot 150g
紅蔥油 2大匙 shallots oil 2tbsp.
鹽 1茶匙 salt 1tsp.
白胡椒粉 1茶匙 ground white pepper 1tsp.
作法
1. 使用爆炒煎烤功能,放入肉絲炒至變白。
2. 放入紅蔥油、香菇炒香,再放紅蘿蔔絲、竹筍絲炒勻。
3. 加鹽、白胡椒粉、白飯拌勻,蓋上鍋蓋燜2分鐘,讓竹筍更入味。
8)炒梅干菜飯
材料
白飯 700公克 steamed rice 700g
絞肉 400公克 minced pork 400g
蒜末 30公克 garlic 30g
辣椒末 25公克 chili 25g
梅干菜(洗淨擰乾) pickled mustard 250公克
醬油 2大匙 soy sauce 2tbsp.
糖 2茶匙 sugar 2tsp.
作法
1. 使用爆炒煎烤功能,加入絞肉炒至出油且變白。
2. 放入蒜末、辣椒末炒香、梅干菜炒散。
3. 加入醬油、糖調味,最後加入白飯拌勻即可。
9)炒椒麻雞丁菜飯
材料
白飯 700公克 steamed rice 700g
雞腿丁 450公克 chicken thigh 450g
蒜末 40公克 garlic 40g
辣椒末 30公克 chili 30g
四季豆丁 300公克 dwarf bean 300g
蔥花 50公克 scallion 50g
魚露 2大匙 fish sauce 2tbsp.
烏醋 1大匙 black rice vinegar 1tbsp.
糖 2茶匙 sugar 2tsp.
花椒粉 2茶匙 ground Sichuan pepper 2tsp.
香菜末 40公克 coriander 40g
作法
1. 使用[爆炒煎烤]加入1大匙油,再放入雞腿肉炒至變白。
2. 加入辣椒末、蒜末炒香。放入四季豆丁、蔥花炒熟。加入魚露、烏醋調味。
3. 加入白飯拌勻後,放入香菜與花椒粉即可。
10)煲仔飯
材料
A
去骨雞腿丁 400公克 chicken thigh 400g
肝腸 2條 Chinese liver sausage 2pcs
薑片 10公克 ginger 10g
辣椒片 10公克 chili 10g
泡發香菇 10朵 shiitake mushroom 10pcs
白米 3杯 rice 3cup
水 2.5杯 water 2.5cup
B
鹽 1/4茶匙 salt 1/4tsp.
蠔油 1大匙 oyster sauce 1tbsp.
米酒 1大匙 cooking rice wine 1tbsp.
太白粉 1大匙 tapioca starch 1tbsp.
白胡椒粉 1/2茶匙 white pepper powder 1/2tsp.
作法
1.雞腿丁加入所有材料B混合均勻,再加入薑片、辣椒片、泡發香菇與肝腸段拌勻。
2.內鍋放入洗好的米加入水,再加入作法2的材料。
3.放入萬用鍋中,設定白米功能煮至行程結束即可。
11)雞肉雜菜飯
材料:
米 2杯(300g) rice 300g
去骨雞腿肉 1片 chicken thigh 1pce
乾香菇 6朵 dried shitake mushrooms 6pce
昆布 10㎝ dried kelp 10㎝
紅蘿蔔絲 30公克 carrot 30g
牛蒡絲 40公克 burdock root 40g
竹筍絲 300公克 bamboo sprout 30g
毛豆 20公克 green soy bean 20g
水 300㏄ water 300㏄
調味料:
A
鹽 1/4茶匙 salt 1/4tsp.
米酒 1/2大匙 rice wine 1/2tbsp.
B
柴魚醬油 25公克 bonito sauce 25g
味醂 25公克 mirin 25g
鹽 1/2小匙 salt 1/2tsp.
作法:
1.乾香菇和昆布放入碗中,倒入水浸泡至少1小時。
2.雞腿肉切丁,用調味料A拌勻,醃15分鐘。
3.將做法1的泡發香菇擠乾取出,切絲。泡軟的昆布也取出切絲。泡的水即為簡易日式高湯。
4.將所有切絲材料鋪在白米上,再鋪上雞肉丁。
5.加入所有調味料B,倒入簡易日式高湯。
6.蓋上鍋蓋,設定〔精華煮飯〕功能,增加時間至20分鐘,啟動後待行程結束即可。
12)蕈菇炊飯
材料:
米 2杯(300g) rice 300g
鮮香菇 3朵 shiitake mushrooms 3pce
鴻喜菇 75公克 bunashimejig75g
美白菇 75公克 white bunashimeji 75g
金針菇 60公克 needle mushroom 60g
金滑菇 60公克 sticky pholiota 60g
豆皮切絲 40公克 deep-fried tofu 40g
紅蘿蔔絲 25公克 carrot 25g
竹筍絲 30公克 bamboo sprout 30g
泡發香菇 3朵 soaking dried shiitake 3pce
泡發昆布 3㎝ soaking dried kelp 3㎝
簡易日式高湯 300㏄ water 300㏄
調味料:
柴魚醬油 25公克 bonito sauce 25g
味醂 25公克 mirin 25g
米酒 1/2大匙 rice wine 1/2tbsp.
鹽 1/2小匙 salt 1/2tsp.
麻油 1小匙 sesame oil 1tsp.
作法:
1.將簡易高湯的泡發香菇擠乾切絲。泡軟的昆布也取出切絲。泡的水即為簡易日式高湯。
2.將所有切絲材料鋪在白米上。
3.加入所有調味料、簡易日式高湯。設定〔精華煮飯〕功能,增加時間至20分鐘,啟動後待行程結束即可。
-
楊桃美食網
http://www.ytower.com.tw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ytower01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ytower0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CW1qXaJ1eU/hqdefault.jpg)
肝腸做法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薑黃是近一年來十分受歡迎的養生食材,Google近期公布的《2016食物潮流報告》
(2016 Food Trends Report)指出,加了薑黃的「黃金牛奶」是許多網友搜尋的飲品。
黃金牛奶原是印度的傳統藥用飲品,混合薑黃與牛奶等材料,近年來大受歐美澳等地矚目。
薑黃中的營養成分薑黃素,能強化肝機能,促進膽汁分泌、抑制內臟發炎,
強化心臟的運作,有益於預防生活習慣病。根據日本知名健康資訊網站「わかさの秘密」(年輕的秘密)指出,
薑黃素還有促進食慾、改善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重整腸道環境,以及活化腦機能的作用。
【薑黃牛奶】
材料(2人份)
牛奶 ......................2杯
薑黃粉.............. 1小匙
薑泥 ..................1小匙
黑胡椒 ................少許
蜂蜜 ........依喜好調整
做法:
STEP1.將除了蜂蜜的所有材料加入鍋中,小火熬煮,充分混合。
STEP2.快要沸騰時將火轉到最小,攪拌2分鐘,這時要注意不要讓鍋裡的材料沸騰。
STEP3.關火之後,放置10分鐘。這時可過濾一次,更容易飲用。
STEP4.倒入杯中,依喜好加入蜂蜜,攪拌後即可享用。
相關文章:
2016年轟動全球!黃金牛奶護心養肝、抑制內臟發炎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346
秋季當令養生飲─薑黃茶,抗氧化、抗發炎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5234
護心養肝薑黃牛奶, 2016轟動全球!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48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Audionautix」創作的「Lazy Day」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授權使用
演出者:http://audionautix.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_LDOYBXPyY/hqdefault.jpg)
肝腸做法 在 添上斜切的肝腸臘腸與蒜苗,口口都讓人回味無窮❤️ 最新 ... 的八卦
材料: 臘腸2條 肝腸2條 長米2.5杯 水2.5杯 紹興酒1大匙 蒜苗1支 醬油3大匙 紹興酒1大匙 麻油1/2大匙 糖2大匙 做法: 1. 臘味飯醬汁:先把醬油、 ... ... <看更多>
肝腸做法 在 [食譜] 分享「臘腸炊飯」的做法- 看板cookclu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香Q軟滑的米粒加上甜甜的醬汁,
放上簡單的臘腸幾片就能做成一道難忘的臘腸炊飯(港式臘味煲仔飯)。
食譜影片:https://youtu.be/YbWtOso03vg
食材:
臘腸3條
肝腸3條
米2杯
水2.2杯
醬汁食材:
紅糖1小匙
白胡椒1小匙
蠔油1/2大匙
醬油2大匙
香油 少許
紹興酒 少許
水3大匙
步驟:
1.白米2杯 水2.2杯,洗米放入鍋中
2.臘腸與肝腸事先用叉子戳臘腸,或是稍微斜切,讓其中的美味臘腸油脂,
在炊飯的過程中流到米飯上
3.炊飯時間依照正常的速度,砂鍋或是鑄鐵鍋15~20分鐘
4.將米飯上的臘腸拿出來切片,將米飯與油脂拌勻後舖上切片的臘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235.8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533644470.A.705.html
※ 編輯: isabella513 (111.250.235.82), 08/08/2018 21:38:1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