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聶瑞瑩是2013年修法加重肇事逃逸罪的重要推手,事實上,她過去曾是人人羨慕的空服員...
#空姐 #轉行 #律師 #人生 #變故
《【轉航人生】閨密空難、弟妹撞癱 正妹空姐變律師》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ocal/realtime/20171128/1243214/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信義區車禍#台北客運公車#公車碾人#肇事逃逸#過失致死 一輛台北客運公車,今天上午行經台北市信義區松山路與福德街口,疑似轉彎沒注意到一名年約70歲婦人正在過馬路,直接輾撞後當場死亡,但肇事司機卻沒下車查看,直接把公車開回總站休息。警方偵訊後表示,肇事司機說,當時並未察覺到有撞到人,才會離開現場。全...
肇事逃逸罪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八卦
【別再相信沒有法律常識的謠言了】
這份圖文歡迎大家以任何方式轉貼到所有謠言會出現的地方。
#反送中 #撐香港
聽說網路上現在流傳著一份「逃犯條例」的「法條內容常識」,可能是我們法律沒有學好,裡面寫的跟我們理解的不太一樣,所以我們貼出來給大家看看。
-
🇭🇰你的「常識」有加滿嗎
1⃣️❓「逃犯條例本來在香港回歸之前就有,這次只是增修,因為之前這條條例香港只與20個司法管轄區簽有移交逃犯的引渡條約,卻不包括中國大陸、澳門和台灣,這次是把中國大陸、澳門和台灣加進去。」
💡這句他沒有說錯,原本的「逃犯條例」是港英政府制定的,為了消弭香港市民 1997 年對於回歸中國的疑慮,因此特別規定香港政府不能將逃犯移交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其他部分」,避免中國政府請求香港政府將逃犯移交到中國。
2⃣️❓「增修條例草案明確規定只適用於移交必須是37種國際公認刑事犯罪,且刑期都在7年或以上的罪犯。」
3⃣️❓「必須要特區法院和特首雙批准才能實施移交。」
4⃣️❓「增修條例草案明確規定『八不移交』,明確說明移動的罪犯不涉及與言論相關的行為,即不涉及新聞、言論、學術、出版等方面行為。」
💡這三題可以一起回答。
現在的逃犯條例規定,如果要移交逃犯到外國,必須有長期性或一次性的協議,而且不論如何,都要經過立法會審議通過移交。
但是,在這次「逃犯條例」修訂加入「特別移交安排」,只要香港特首同意就可以啟動個案移交。然而,要當上香港特首的其中一個條件是必須要「愛國愛港」,也就是說習近平 The Fat Fuck 叫她在電視上哭,她就在電視上哭——這樣你懂了吧。
雖然港府說移交程序還會先有法院的審查,但事實上根據逃犯條例的規定,法院能審查的範圍限於政府提交的相關文件是否符合規定,沒辦法進一步審查「逃犯」被指控的犯罪是否成立、或是移交的國家司法、人權是否有一定的水準。
簡單來說,法院批准根本是豪洨、特首批准更豪洨。如果北京隨便編一個罪名要求港府移交民運人士,你覺得香港特首頂得住壓力嗎?
4⃣️被移交的逃犯包括「判刑定讞而潛逃的被告」外,也包括「涉嫌犯罪的嫌疑人」,因此條例通過後,未來 #中國政府只要認為有涉犯中國法令之嫌, #就可以要求港府把你移交到內地受審。
-
🇭🇰問題來自不信任
以上四點乍看之下好像有道理,但仔細看根本大有問題。
香港政府宣稱,這次修法是因為 2018 年的「潘曉穎命案」,因為現行逃犯條例的限制,香港政府無法把逃回香港的嫌犯陳同佳移交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部分」的台灣接受審判,所以藉由逃犯條例「特別移交安排」的修訂來解決這個問題。
逃犯條例的癥結點在中國政府一直以來的不民主、不透明、司法不獨立、法治不健全,使得香港、台灣或是世界各地人民無法信任中國政府,自然,無法信任這個「送中條例」。
別忘了,銅鑼灣書店的店長林榮基,在香港開書店,卻被中國認為觸犯「非法經營罪」,趁著他入境中國的時候把他抓走,返回香港以後拒絕回到中國,因此目前還被中國通緝中,甚至最後流亡台灣;桂民海在泰國旅遊到一半,突然回中國「自首」2003 年的一場肇事逃逸罪,到現在人還在中國。
或許,在台灣的我們沒辦法做什麼,但至少讓我們一起關注香港的民主法治,更多人關心,才能讓這個世界更好,不是嗎?
-
延伸閱讀:
【反送中爭議:為什麼要被送中才是關鍵】
http://bit.ly/2WFoaWX
-
#法律白話文運動
#香港
肇事逃逸罪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八卦
#最新【推翻18年前見解,大法官791號解釋出爐:《刑法》通姦罪違憲!警察機關即起不再受理通姦告訴】
大法官於今日(2020年5月29日)下午作成「釋字第791號解釋」,俗稱通姦罪的《刑法》第 239 條,因違反《憲法》第22條所保障「性自主權」,以及《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不符,即日失效,讓這個由1935年起訂正的法條,正式走入歷史。同時變更18年前,認定通姦罪合憲的釋字第554號解釋。
此次釋憲案討論的另外一個條文,可單獨對配偶撤回通姦告訴,僅起訴第三者的《刑事訴訟法》第 239 條但書,因違反《憲法》第7條「保障平等權」,宣告違憲,即日失效。
這是台灣史上第二次針對通姦罪釋憲,2000年,時任高雄地院法官葉啟洲首度挑戰通姦罪的合憲性,當時大法官作成釋字第554號解釋,認定「夫妻忠誠義務是社會基本規範」,未逾越立法形成自由的空間,宣告合憲。
■司法院長親自宣示:國家刑罰不應用於懲罰損害個人感情的婚姻關係
此次最新的釋字第791號解釋,由自18位基層法官(加1位人民),在5年內對各自承審的通姦案裁定停止審判並聲請釋憲,提出釋憲的法官人數創下空前紀錄。身兼大法官會議主席的司法院長許宗力親自宣示第791號釋憲文指出,國家刑罰應有謙抑性,應處罰危害重大法益行為,而非用來懲罰損害個人感情的婚姻關係,否則就會干預人民隱私,嚴重侵害性自主權核心,且通姦、相姦通常發生在私密領域,國家刑罰若長驅直入調查人民隱私,最後反而影響婚姻關係。
《刑法》第239條宣告違憲、《刑事訴訟法》第239條法令即日失效。意即,台灣從今日起,國家司法強制力不再干預個人的婚姻關係,檢警機關即起不再受理通姦告訴案件。
■憲法辯論鑑定人:重新釋憲象徵社會對婚姻關係看法轉變
台大法律系副教授、同時是3月底通姦罪言詞辯論鑑定人之一的薛智仁接受《報導者》訪問,分析此次通姦除刑化重新釋憲的主要意義,象徵社會對於婚姻的理解已有改變了,婚姻是兩個有情感的人的自由結合,而不是外在的枷鎖。而重新釋憲也需要契機,主要有3個客觀因素:
(1)20多年前法學界開始討論通姦罪的廢除,由法學者黃榮堅教授借鏡德國廢除通姦罪的修法考量,撰文質疑通姦罪保護婚姻的效果。這不僅可說是學界的主流見解,也是此次聲請釋憲的法官在法學養成過程中所接收的觀念。
(2)兩公約國內法化,國外專家的審查報告兩度指出,通姦罪有違反公政公約17條的問題,應予以廢除。法務部亦因此開始研議,是否廢除通姦罪。不過,法務部考量民意的反對,並未提出廢除的草案。學界也重啟通姦除罪的討論。此時值得注意的是,通姦除罪的論調,已經不再限於通姦罪對於性自主決定權的過度侵犯,而是引進了婦運團體或學者的平等論:通姦罪的處罰不利女性。
(3)在科技進展之下,通姦罪的蒐證及調查手段日新月異,這在實務上造成通姦配偶的隱私受到高度侵犯。不只配偶通常必須違法蒐證(提出通姦證據,也使自己承受被告發犯罪的危險),法官必須在法庭上調查這些性愛畫面。如此難堪的蒐證及調查,會讓承審法官懷疑通姦罪的存在意義。
■釋憲案下一個可能的戰場:「侮辱公務員或官署」、「煽惑他人犯罪」
薛智仁認為,面對法官聲請釋憲、學者認定通姦罪違憲,值得注意的是主管機關法務部的角色。他推測,法務部在面對民意壓力下,並不願意自行廢除通姦罪,以符合兩公約的要求,交給大法官來宣告通姦罪違憲,這剛好是法務部從民意枷鎖中解套的最佳途徑。法務部在憲法法庭裡的答辯,也可以做如此的觀察:法務部並不是真心反對除刑,但是在民意壓力之下,也只好做出不違憲的答辯。
至於為何大法官在此刻受理通姦罪釋憲,可能是為了幫實務法官解決問題。釋字777號肇事逃逸罪違憲,同樣是有很多法官聲請釋憲,因為這個條文已經被最高法院擴張到令人覺得處罰不合理的程度,又難以期待最高法院自我糾正,大法官只好出手宣告違憲,打開新局。
直到目前,尚無與通姦罪類似的其他《刑法》條文可能被宣告違憲,因為其他涉及妨害婚姻家庭的犯罪,實務上的重要性不高。倒是在歷經馬政府執政後期的各種公民運動,以及318學運的經驗,「侮辱公務員或官署」或「煽惑他人犯罪」等罪名,可能對於言論自由構成過度干預,說不定是大法官會面臨的問題。(文/張子午;攝影/陳曉威)
#延伸閱讀
【「通姦除罪化」橫跨20年的挑戰,兩代法官接力點燃釋憲引信】https://bit.ly/3gALon5
【沈秀華/通姦罪──姑息助長權勢性暴力的惡法】https://bit.ly/3djCskk
#報導者 #通姦除罪化 #刑法第239條 #釋憲 #大法官 #憲法 #釋字第791號 #通姦罪
肇事逃逸罪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信義區車禍#台北客運公車#公車碾人#肇事逃逸#過失致死
一輛台北客運公車,今天上午行經台北市信義區松山路與福德街口,疑似轉彎沒注意到一名年約70歲婦人正在過馬路,直接輾撞後當場死亡,但肇事司機卻沒下車查看,直接把公車開回總站休息。警方偵訊後表示,肇事司機說,當時並未察覺到有撞到人,才會離開現場。全案依照過失致死罪、肇事逃逸罪嫌究辦。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18379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肇事逃逸罪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一輛台北客運公車,今天上午行經台北市信義區松山路與福德街口,疑似轉彎沒注意到一名年約70歲婦人正在過馬路,直接輾撞後當場死亡,但肇事司機卻沒下車查看,直接把公車開回總站休息。警方偵訊後表示,肇事司機說,當時並未察覺到有撞到人,才會離開現場。全案依照過失致死罪、肇事逃逸罪嫌究辦。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18379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肇事逃逸罪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法務部日前將肇事逃逸罪的修法草案,送進立院審議。民間司改會今天出面批評,法務部修法牛步,拖了一年多時間,直到現在逼近修法期限,才趕著「交作業」,完全就是急就章。他們也抨擊草案條文有諸多瑕疵,立法院切勿照單全收。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5718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肇事逃逸罪 在 何謂肇事逃逸?如何定罪?用案例輕鬆解析4大構成要件! 的相關結果
肇事逃逸罪 根據刑法第185-4條,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肇事,致人死傷而逃逸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除了刑法這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62條》也有 ... ... <看更多>
肇事逃逸罪 在 什麼是肇事逃逸?肇事逃逸會受什麼處罰? - 法律百科 的相關結果
I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害而逃逸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於死或重傷而逃逸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II 犯前項之罪,駕駛人於發生 ... ... <看更多>
肇事逃逸罪 在 中華民國刑法§185-4-全國法規資料庫 的相關結果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害而逃逸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於死或重傷而逃逸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項之罪,駕駛人於發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