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距離美總統拜登所設定要在7/4美國慶日全面解封的時間,剩下最後倒數一個月,全美疫苗單劑接種率已達63.5%,單日確診及死亡率也降至疫情爆發以來新低。但拜登夫婦不敢大意,因為全美至少還有六州仍未擺脫病毒威脅,自滿營造出的假象,卻讓越來越多人鬆懈、不願繼續打疫苗。
2. 就在一種樂觀與擔心過度樂觀的複雜情緒下,全美包括賭城拉斯維加斯等多地宣告全面回歸疫情前的生活。此時的美國官方卻宣布,將陸續關閉大型疫苗接種站改推社區接種,因為蓋洛普民調顯示,接下來要突破的將是全美最難說服24%堅持不打疫苗的成年人,這其中有78%完全不考慮接種,只有2%有機會改變心意。
3.當下美國正面臨新一波危機,印度變種Delta席捲全球60多國及全美46州,防疫專家佛奇憂心,該病毒恐從年輕族群找到破口,在歐美掀起新一波疫情海嘯。特別是彭博社點出,Delta病毒症狀和原始病毒大不相同,包括聽力喪失、 嚴重胃部不適及可能導致部分身體組織壞死的血栓,再加上傳播性更強,各國必須採取更高規格來防堵。
4. 紐時報導,莫德納正在替6個月到11歲的幼兒進行臨床試驗,最快今年秋天將替這個族群提供有效且安全的疫苗;輝瑞則是正在針對5到11歲兒童,進行最後二三階段人體試驗,結果可望數周內出爐。在此之前,美國的防疫措施究竟該如何設定,成了今年秋天學校復課時的最大難題,解封前,美國從中央到地方如何看待Delta變種,將成為他們能否衝破黑暗的關鍵決勝點。
{內文}
美國總統 拜登:「疫苗接種人數持續增加,就業人數也增加,薪資也提升了,美國人終於又重新開始生氣勃勃。」
永遠樂觀的美總統拜登,持續向全美民眾喊話,要大家相信劇作家莎士比亞的名言,「無論黑暗再怎麼漫長,白晝終會到來」;第一夫人吉兒也與他分進合擊,邀請美防疫專家佛奇,一同走訪紐約哈林區的疫苗注射站,力拚全美70%成年人在七月四號國慶日前,至少打一劑新冠疫苗。
美國第一夫人 吉兒拜登:「我要謝謝你們所有人來,因為這就是我們達標的方法,我們希望每個12歲以上的人都來接種疫苗。」
因為他們雖然看見了隧道盡頭的亮光,即全美新冠接種單劑比例已達63.5%,但抗疫的最後一哩路,卻出現了意料中的龐大路障,即單日新增確診數量在過去七天,雖然大幅降至1萬5千人,死亡人數也剩下432人,但疫苗接種人數卻大幅下滑,每天平均已從最高的400萬劑,降至80萬上下,且根據CDC的最新數據,目前僅十數州達標,甚至超越七成人口接種完一劑,卻至少有六州仍未擺脫病毒威脅。
共和黨籍密西西比州長 Tate Reeves:「我們州的病毒量非常非常地少,當下疫情已經和三月份任何公衛專家所警告的大不相同。」
正是一種日益增長的自滿,讓全美接種率最低的密西西比州,也出現了這樣的假象。他們不斷告訴自己,全國範圍內的確診病例已明顯下降,我為什麼還要冒險接種疫苗? 但事實是,根據克利夫蘭診所的最新統計,今年一到四月大多數新冠住院病患,仍是那些完全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
美總統醫療首席顧問 佛奇:「疫苗接種要到疫情結束才會結束,但它還沒結束,那正是我們必須確認不想掉入的陷阱,因為如果我們落入陷阱,我們可能再面臨一波病例激增,特別是變種病毒流竄,那可能讓美國疫情再次倒退。」
就在一種樂觀,與擔心過度樂觀的複雜情緒下,包括賭城拉斯維加斯等多地,宣告將全面回歸疫情前的生活,紐約地鐵也迎來了睽違14個月的街頭藝人表演。這星期美國的航空旅行,重新回到了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峰,有將近2百萬人次,透過空中交通在美國50個州內遊走。皇家加勒比海郵輪也宣布,7月2號將全面復航,但首站啟程的邁阿密,乘客無須接種疫苗即可購票。此時的美國官方宣布,將陸續關閉大型疫苗接種站,改推社區接種,因為根據蓋洛普最新民調,接下來要突破的,將是全美最難說服24%堅持不打疫苗的成年人,這其中有78%完全不考慮接種,僅僅只有2%有機會改變心意。
新聞片段:「今晚,人們開始擔心新型印度變種可能帶來的危險,佛奇博士正在敦促更多年輕人接種疫苗,早在這款變種病毒於印度首次發現之前,它就已經在美國佔據主導地位,英國方面也已經提出警告,它正在12到20歲的年齡層間快速傳播。」
這款原先命名為B.1.617的印度變種毒株Delta,於去年10月5號,因率先在印度當地被檢測出而命名。由於它的突變速度極快,短短八個月時間,已蔓延全球60多國及全美46州,專家分析,它在病毒棘蛋白上出現了兩個關鍵突變,其中L452R類似先前發現的加州變異株,能增加棘蛋白與人體細胞上的結合力,據稱能拉高至少20%的傳染力;另一個E484Q則和先前的巴西變種E484K是一家人,能繞過免疫監測,對人體中和抗體具有逃脫能力,以致於當下疫苗保護力
均明顯受到影響。最新數據顯示,輝瑞BNT針對印度變種效果,在打完第二劑後雖然仍能維持88%,但如果只打一劑的防護力,將迅速降至僅33%而已。
聲音來源:美總統醫療首席顧問 佛奇:「很顯然地(印度變種)其傳播力,是比 Alpha(英國)變異病毒株還要高出許多。」
佛奇強調,儘管Delta變異毒株,目前僅佔全美新增病例的6%,但不排除它未來會在英國及歐美等國,掀起新一波疫情海嘯。更讓人憂心的是,彭博社引述一份最新來自印度的科學研究,Delta病毒的症狀,包括聽力喪失、嚴重胃部不適及可能導致部分身體組織壞死的血栓,這些都是原始毒株先前並不存在的臨床症狀。澳洲墨爾本近期的第四次封城,就是因為發現了這些非典型病徵,讓官方決定以最高規格應戰。
美國總統首席醫療顧問 佛奇:「這就像曾在英國上演過的情況,B117先成了主要病毒株,然後再被617攻陷,我們絕不能讓這情況在美國發生。」
對美國來說,這是一場不能輸的仗。當成年人疫苗接種率,逐漸逼近群體免疫標準,12到17歲卻只有25.6%接種至少一劑,總統拜登日前罕見透過推文,要大家別忽視Delta變種的高傳染力。文中提到,如果你是年輕人且還沒打疫苗,還等什麼? 這就是你保護自己和所愛的最好方式。
美國年輕人:「對我來說,我只是還沒去打疫苗而已,我確實有計畫要去打,尤其我很快就要開學了。」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莫德納正在替6個月到11歲的幼兒進行臨床試驗,最快今年秋天,將替這個族群提供有效且安全的疫苗;輝瑞則是正在針對5到11歲兒童進行最後二三階段人體試驗,結果可望數周內出爐。目前已知都是相同成分但低劑量,和成年人一樣,必須施打兩劑才算完整接種。
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 Dr. Yvonne Maldonado:「兒童往往比成年人要產生更好的免疫反應,所以我們希望5到11歲的孩子也是如此。」
在此之前,美國的防疫措施究竟該如何設定,成了今年秋天學校復課時的最大難題。目前已知洛杉磯學區會維持口罩禁令,直到兒童獲得批准並強制施打疫苗為止;但其他各州,諸如德州、愛荷華州,官方早就已經解除口罩禁令,所以無論疫苗結果如何,都不會將口罩視為替代的防疫措施。美國在解封前,面臨著一波波重大挑戰,從中央到地方如何看待Delta變種,正成為他們能否衝破黑暗的關鍵決勝點。
https://youtu.be/DTSXh-OBzag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TVBS%E6%96%87%E8%8C%9C%E7%9A%84%E4%B8%96%E7%95%8C%E5%91%A8%E5%A0%B1TVBSSisysWorldNews?app=desktop
並開啟🔔
聽力保護措施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八卦
【你放煙火,牠遭殃。羅馬跨年煙火嚇死數百鳥】
#窩動保時事
一場場人類精心策劃的煙火秀,繽紛花火加上震天巨響,撼動人心,留下無數感動。但對動物來說,這些空中炸彈卻宛如「大屠殺」!
今年義大利羅馬的元旦,有數千隻鳥疑似被新年煙火嚇到,驚慌地拍打翅膀,竄至街道的另一方,在這逃亡當中,數百隻椋鳥更是被活活嚇死,直接隕落在特米尼車站附近的街頭。
【你看得歡欣鼓舞,牠嚇得驚慌逃竄】
每年跨年迎新夜、農曆過年,或是宗教節慶,人們總會以煙火鞭炮慶祝,但這樣的聲音對動物來說,卻很可能將牠們直接或間接地置於死地。
國際動物保護組織(OIPA)認為,本次椋鳥死亡與煙火息息相關,更稱之為「大屠殺」,並說明:「牠們可能在空中飛行時撞成一團,或撞上窗戶、電線,也可能被嚇得心臟病發而死。」
根據一篇發表於捷克《自然保護雜誌》的論文,研究人員在133個煙火施放處觀察煙火對鳥類的影響,包含水禽、猛禽等272種鳥類族群,在煙火影響範圍的1公里米內出現心率增加、焦慮、恐慌逃跑等聲音、視覺刺激後的反應!遙測結果也顯示,煙火也對禿鷹等猛禽心律指數增加了3倍,意味著牠們對煙火對牠們造成極大的壓力!
煙火不僅對野生動物有極大的影響,根據英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RSPCA),狗狗聽力是人類的5倍,貓咪對又比狗狗敏銳2倍!這也是為什麼,家裡的毛小孩就算躲在室內,聽到煙火聲還是嚇得瑟瑟發抖。
鑑於每年RSPCA都會收到無數通寵物或野生動物受煙火影響的求助電話,他們於2018年發起連署,30萬以上的人向英國政府請願限制煙火的使用時間、降低最高允許分貝數,要求在煙火包裝上標明噪音分貝等等,盡可能降低煙火設備對動物的影響。
【法規啊,能管管煙火、幫幫牠們嗎?】
其實羅馬市政府跨年前就規定,為了保護人類、動物和歷史古物,2020年12月31日到2021年1月6日禁止大眾施放煙火,更規定晚上10點過後為宵禁,以防堵COVID-19疫情擴散,無奈仍是有民眾違反規定,至社區街道放煙火,導致悲劇的發生。
為避免動物因煙火巨大聲響感到害怕,波蘭克拉克夫市(Kraków)從6年前開始,就取消煙火活動,以燈光秀取而代之!而英國第二大連鎖超市英伯瑞(Sainsbury's)也於2019年宣布2,300間分店不再販售煙火,希望民眾以螢光棒、發光玩具取代!
不過像上述的做法仍是少數,國內外煙火法規的動物保護相關內容大多不完整,採取措施也不同,像是英國《2004年煙火法》雖然有提醒民眾煙火會影響到動物,但是並無提到如何避免煙火影響動物的預防措施。
而臺灣內政部消防署的煙火施放宣導,亦提醒民眾選擇安全的空曠區域、避免在哪些區域施放,但這些規範多以人本出發,未關注動物受煙火的影響。如臺北市政府平時開放河濱公園施放煙火,雖較不影響人類生活,卻是自然生態較豐富的地方。
【年節將近,少放煙火,給人和動物安靜安全的環境!】
臺灣新年或農曆年間,經常有飼主分享犬貓因鞭炮而嚇得躲起來的模樣,或是被嚇跑走失的求助貼文。鳥類生態行為專家Kevin J. McGowan建議,若想要欣賞煙火,又想要保護動物,最好的折衷方式就是觀賞大型煙火秀,這些煙火活動會集中在一個位置,也較會考慮自然環境與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申請許可。
下次放鞭炮前,可以再多為動物及環境生態想想,謹慎考慮施放地點!
【家有毛小孩的飼主也可以用以下方法做好預防措施】
一、關上門窗及窗簾,降低噪音、避免聲光衝擊!
二、開啟電視或音樂,能蓋掉一些煙火聲響,降低動物的恐懼感。
三、提早遛狗、避免節日當晚外出,將屋外的狗帶進來,確保煙火施放時動物們待在家裡。
四、散步途中全程繫上牽繩以防嚇跑,並幫牠們戴上識別證,建議在室內也戴上。
五、確保寵物有個窩,或在家幫牠們做一個「防空洞」,如床底下或書桌底下,確保煙火開始時有個地方可以躲。
六、保持冷靜,表現日常時的反應,能幫助動物們不過度緊張。
_______________
|訂閱窩窩 為牠發聲|
https://wuo-wuo.com/subscribe
聽力保護措施 在 立法委員葉毓蘭 Facebook 八卦
校園偷拍案警吃案? 專業進場比懲處調職有用!
台南市長榮大學女生被隨機擄殺,衍生出轄區派出所未能在九月底的擄人未遂案未開立三聯單,致分局長遭撤換;不料嘉義華南大學也傳出偷拍案,後續派出所是否吃案,引發爭議。
我國性騷擾防治法制針對不同場合與情境,建立了不同的法律和專門處理機制,先有性別工作平等法處理職場性騷擾,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校園性騷擾,因此最後制定的性騷擾防治法,主要處理排除職場與校園的其他性騷擾案,易言之,性別工作平等法與性別平等教育法有優先適用的原則。
這些眉角,別說派出所員警不懂,恐怕連局長、分局長、所長都不會精確了解,一但面對外界質疑,自反而縮,找個倒楣鬼處分,記過、調職、撤換,還揹個吃案匿報的冷漠罵名。
其實,警察中有一群婦幼專業人員:各縣市警察局的婦幼警察隊,各分局的防治組家防官,他們在處理家暴、性侵、性騷擾案件時,已經習慣於網絡合作,要與法官、檢察官、社政、醫療、學校建立綿密的的合作。然而,第一線受理窗口的警察,在未有完善跨機關通案性的協調聯繫下,去處理後續流程時難免糾結於適用法令,恐怕不是第一件也不會是最後一件。太過放大開立三聯單、吃案疑雲,恐無助問題解決。另外,若是能善用資訊科技,第一線員警能馬上讓專業支援單位進場,更能鼓勵弟兄勇於任事。
近日因嚴重的耳鳴併發右耳聽力衰減,才發現是梅尼爾氏症,會造成失聰、嘔吐和暈眩,沒辦法堅守立院為警消與弱勢權益奮戰。許多好友捎來關心,但無論是保健的建議,還是推薦替代方案,都不如我的耳鼻喉科醫師能夠馬上對症下藥。治療貴在專精不在數量,儘速轉接到正確的科別,才能找到原因、解決問題。
警政也是一樣,民眾固然很在意受理員警的態度,但是若能明確告知法律與主管機關不同,並代為協調轉介,就像我們因病到醫院看病,醫生問診後告訴病人轉掛正確科別,病人可能會動怒掀桌嗎?我國性騷擾防治法律針對校園、職場、一般場合形式上有不同的法源,機制處理和重點也不盡相同。南華大學圖書館的偷拍案,行為人是學校的學生,如性別平等委員會機制調查認定屬實,除了記過等懲罰外,也可能要求心理治療、對被害人道歉等,這是警察機關沒有的教育功能。本案員警當下沒有受理報案,推給學校性平會,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畢竟加害人教育措施的部分,只有學校能夠處理,派出所無從代勞。
然而根據報導,受理員警其實有反覆與報案女學生確認被偷拍的部位,有沒有可能構成妨礙秘密,也確認並非性騷擾防治法第25條的隱私部位,吃案指控其實並不公允。何況性別平等教育法第23條也規定「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期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校有沒有義務主動關懷女學生,在警察報案或學校性騷擾申訴,給予程序協助?更進一步來說,有無什麼背後因素,讓第一線員警處理性別事件反覆拿捏?專業支援是否充足?
警政體系中婦幼警察隊是性別犯罪防治專業團隊,對詢問受害人時有性別敏感度、避免二度傷害的專門訪談技巧,也對相關調查處理程序如何轉接,非常熟稔。如果所有的家暴、性侵、性騷擾等案件,皆由婦幼警察隊專責受理,因為並不是每個員警都懂得婦幼安全案件的特殊性,也並非每個人都懂得怎麼安撫被害人, 再詢問出正確有用的資訊!
如果所有的婦幼性別案件報案,皆由婦幼警察隊專責受理再派案或做後續的協調其他單位接手,就不致發生像長榮大學、南華大學轄區派出所員警受理報案時,有努力偵查未開單,或是告訴學生直接向學校性平會遭質疑吃案。但是目前的困境在於各縣市警察局雖設有婦幼隊,但是除了幅員較小、人口較少的基隆市,由婦幼隊專責受理所有的性別案件外,其餘縣市並無法跟進,因為不可能讓報案人全部都要跑到警察局婦幼警察隊報案。
針對這個問題,其實並非沒有辦法解決,以台灣的資訊科技發展在全球名列前茅,仿效1999、1955、1922其他客服專線,由婦幼警察提供線上專家諮詢,並以視訊受理在各地派出所的報案,在依其性質交警察,或協調其他單位續辦。
警政署與刑事局有頂尖的資訊專家,在資安打詐屢創佳績;各縣市婦幼警察隊,則是處理性騷擾事件的專家。中央應該提供地方專業的支援,供受理員警可立即以視訊轉接給輪值的縣市警局婦幼隊同仁,透過科技面對面瞭解案情,判讀應該進入刑事偵查,或是將初步調查的紀錄轉知給業管的性平會。若外界太過放大所為員警吃案,就容易忽略性別事件在第一線報案後續,處理機制上仍需要許多對被害人友善的思考。,
警察是街頭的公務員,是政府的門面,與民眾的第一線互動影響人民對政府信賴甚鉅。但性侵性騷事件,需要性別敏感度,不同的環境也要有不同的處理,難免需要專門訓練的單位、人員。在每次治安新聞後,就有行禮如儀的警察懲處調職後,我們還是要呼籲,有真正的專業支援進場,才能讓第一線員警無所瞻顧、也讓被害人得到最立即精準的協助。
新聞連結: 性騷案眉角多 讓專業接手吧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5008471
ps. 病中有很多時間可以做一些。過去沒有辦法。靜下來沒有辦法整理的想法。
最近因為長榮大學馬來西亞女生命案和嘉義南華的性騷擾吃案疑雲,為了平息外界的質疑,上級迅速懲處撤換基層,整個警察團隊的士氣差點被打趴了。
看在我這個婦幼老兵的眼裡,實在是很不然。因為,恐怕沒有人比我更瞭解,過去二十幾年來臺灣的警察在安全保護上工作進步多大,做得多好,即便如此,當然還有許多進步的空間。但是我對中央不思從制度改良上著手,遇事即以鋸箭法抓一兩個倒楣鬼處分應付了事,深深不以為然。
因此昨天我整理了一些想法,想辦法警察找出路。文章很長,精簡版今天刊在聯合報的民意論壇,全文借臉書與同道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