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從來沒有忘記我們的責任,是要為基層發聲,為勞動者發聲,為公理跟正義來發聲。民進黨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站在人民這一邊,沒有忘記自己是弱勢代言人。
勞工朋友們,一直是推動這個國家不斷向前、不斷進步最重要的動力。沒有大家的努力、犧牲與奉獻,就沒有今日的臺灣。我們的「六大勞動政策主張」有:
第一、「年總工時要減少」。在每週40工時制度實施後,我們要真正落實周休二日,並研擬提高加班費的計算標準;修法限縮責任制,讓臺灣不再有「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讓勞工有真正可以休息的時間。
第二、「薪水要增加」。據統計,臺灣所有的上班族、勞工,每個月賺不到三萬塊的有三成,每個月賺不到四萬元的有六成。要改善低薪困境,我們要定訂「最低工資法」,一個人要賺多少薪水才能過生活,這個指標要重新檢討,並由法律規範。薪水要足夠讓人過生活,這是底層勞工最迫切,也最需要的保障。
第三、「非典型勞動要保障」。「非典型工作」人數已達78萬人,創下歷史新高。將來,我們要訂定「派遣勞工專法」,讓派遣勞工跟正式員工一樣,同工同酬,享有同樣的福利保障,並且能順利轉為正式員工,擁有穩定的長期工作。
第四、「支持青年與中高齡就業」。將來,我們要加強「職涯諮詢」跟「訓用合一」方案,讓業界跟學校真正銜接。我們也要推動「中高齡就業專法」,讓中高齡的勞工加強職業訓練,並且幫助勞工朋友提升技能,讓所有勞工都有機會找到適合的工作。
第五,「照顧職業災害的勞工」。我們主張,職災保險要單獨立法,才能做好事前預防,跟遇到職災之後的補償。並且要協助職災勞工重建職能,讓他們再次回復工作的能力。
第六,「鼓勵組工會」。將來,我們要減少「工會法」中,很多不合時宜的限制,讓工會組織真正的自由化,讓更多勞工受到工會的協助跟保障,讓工會真正有力量。在企業內部,我們也要推動勞工參與公司治理,讓勞工跟雇主攜手合作,強化企業體質和經營績效,讓勞資之間有暢通的溝通管道,創造勞資之間的雙贏。
這六大目標涉及了許多法條的修正。許多複雜而艱巨的改革,都需要國會的支持。請支持最挺勞工的民進黨,支持民進黨的立委候選人,讓進步的力量,挺勞工的力量,在國會過半。讓我們在二月一日就有新國會、新政治,一起來推動改變。
#國會輪替改革過半
──
閱讀更多:
「英派革新・台灣好政-蔡英文的六大勞動政策主張」 http://iing.tw/posts/337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
職災勞工 在 韓國瑜 Facebook 八卦
【「安全第一」:重視勞工健康安全及職災問題】
在這個51勞動連續假期,我們除了感謝勞工朋友平時所付出的辛勞努力,還有更重要的——重視勞工朋友的健康安全及職災問題。
昨天我與勞工局王秋冬局長、區長及區公所人員一同前往職災勞工胡先生家中,胡先生大約於2個月前,於工廠作業時雙手不幸受傷,手部因職災殘缺目前在家中休養,除了要克服心理壓力,還要不停地復健。我們除了關心胡先生的手部傷勢、生活起居外,還有關切其勞動權益以及相關政策照護有無不足之處,並請勞工局設法協助。
勞工朋友是促進高雄基礎建設及經濟發展背後的無名英雄,工作環境的設施設備和勞動福利措施都是市府極為重視的一環,勞工局除了持續加強勞動安全檢查,也不斷鼓勵雇主為勞工投保,督促全市所有企業加強勞工安全,讓勞工朋友都能獲得一定的保障,並享有安心又健康的職場環境。
|💡 職業災害個案管理員|
提供完整諮詢及服務,包含職災權益法令規範諮詢、工作強化訓練、勞資爭議、職業重建、就業服務及社會福利等,相關服務需求請洽詢:07-8124613#522-527。
小勞男孩向前行
#高雄市政府勞工局
#建設有成幸福高雄
職災勞工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日前我到彰化縣鹿港鎮參加「歡慶101工會領袖新春聯誼餐會」,除感謝工會先進們過去對臺灣經濟發展所做的貢獻,未來我將每年公布「幸福指數」,讓臺灣成為不一樣的臺灣。
放眼未來四年,政府會繼續堅持「尊嚴勞動」的信念,規劃永續的勞動政策,例如在「就業有力」部分,配合勞動部之成立,職業訓練局將改制為「勞動力發展署」,幫助勞工朋友發展各種各樣的技能,提供全方位完整服務;在「權益有靠」部分,將努力朝向推動週休二日,讓勞工朋友能得到適當的休假,並在就業平等法方面加強就業歧視申訴機制;另在「福利有贊」部分,將擴大失業勞工子女就學補助及落實職災勞工保護,強化職災勞工的職能重建。
政府全力拼經濟的同時,也會繼續擴大弱勢照顧,期許陳院長所帶領的內閣是一個安心的內閣,打造一個幸福的臺灣。
職災勞工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職災勞工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攸關逾千萬勞工權益的《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草案,勞工團體訴求這部法已經10多年,五一勞動節前夕的今天,立法院在傍晚完成三讀。多個勞團也特別到立法院關切,強調單獨立法,整合職災勞工權益,除了能保護勞工,也能分擔雇主風險,勞工若遇到職災,就能更安心靜養。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298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職災勞工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這個過程從0到100太困難。我們不是只有最後一哩路,我們是有九十九哩路要走 ~ 幾乎沒有人能走過那九十九哩路。」
2014年8月,台灣立法院舉行了這樣一場記者會。影片中,勞工團體和外交部官員,為了職災勞工的醫療人權問題,發生爭辯。
一段關於台灣要把人(移工)當人看,還是當工具看的爭辯。
爭辯的背景有點複雜,可以參考昨天PNN的相關報導:
http://pnn.pts.org.tw/main/2014/08/07/%E5%A5%91%E7%B4%84%E4%B8%80%E5%88%B0%E6%9C%9F-%E8%81%B7%E7%81%BD%E7%A7%BB%E5%B7%A5%E4%BF%9D%E9%9A%9C%E5%85%A8%E5%A4%B1/
簡單來說,職災受傷的外籍勞工,傷癒之後要在台灣完成延伸的復健醫療,必須向外交部申請轉換醫療簽證。規定是可以,但執行上卻困能重重。為什麼?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TIWA) 陳素香表示,請求居留證延長的過程很複雜,而且職災勞工必須經歷一段很長的復健過程,復健的時間沒有保障,很多移工因為層層關卡的限制,被迫什麼都沒有拿到、或沒有完成醫療就回國。希望外交部在簽證上能從寬認定,讓他們能比較容易取得簽證。
外交部官員念了一段法條回應:「依據入出國及移民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外國人與本國雇主發生勞資爭議時,正在進行爭訟程序,原居留原因消失,入出國及移民署得準以繼續居留。職災方面也辦理相當多的文件,會繼續辦理。」
說來簡單明快,但陳素香說,幾乎每個TIWA協助申請案件,都是吵出來的:「辦理職災居留的程序很複雜,第一個是要醫生證明,而且必須很清楚寫說還需要多久的醫療,但通常很多案子,醫生是開不出這種"他還需要多久"的醫療。」
因為是復建~
醫生證明會寫說:這個勞工什麼時候經過什麼手術 ,後續仍有復健治療的必要。
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就會說:復健不算是醫療。
老闆也在問:你復健就沒有在醫療,為什麼不回來工作?
勞保局會說:復健不是醫療,所以你這個傷兵給付我們不給。
申請ART的時候,他也說:復健不是醫療,所以沒有給你們展延醫療簽證的必要。
陳素香說:「這些都是關卡,每個個案都需要花很大的力氣去爭取。有NGO團體協助的個案都這麼辛苦,才能夠好好幫他們爭取到留下來治療的可能。沒有人協助的個案,像2013年職災發生的個案有810人,申請的只有5個人,其他人都是在合約裡就醫療完整了嗎 ?」
復健是不是醫療?這個問題吵了很久,但就算不是,難道沒有必要?
「這個體系是有可能爭取到,但這個過程從0到100太困難。我們不是只有最後一哩路,我們是有九十九哩路要走 ~ 幾乎沒有人能走過那九十九哩路。所以不要徒具形式說:我有保護外籍勞工、職災勞工;實際上大部分人都在這個制度下被犧牲。希望外交部在簽證認定上,有比較多的體諒與包容、從寬認定,讓他們能比較容易取得簽證。」

職災勞工 在 勞工保險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懶人包人資忙什麼線上學院 的八卦
... 保護法懶人包|勞動力量https://twworkforce.com/2021/08/04/labor-occupational-accident-insurance-and-protection-act/大家好由於 勞工職業災害.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