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習【中華演藝圈電視綜藝節目之演化(與停滯)】
張小博:
「仔細想想,徐乃麟就那點本事又難笑還可以在那圈子當A咖至今,頤指氣使把後輩當沙包出氣,比徐乃麟問題還大的不就是演藝圈長期很變態的潛規則嗎?!」
唐從聖直播痛哭「失智母被辱」 決定控告徐乃麟
http://www.appledaily.com.tw/…/article/new/20170930/1213995/
唐從聖終於要告了。徐乃麟了昨天發表的聲明道歉,對華視,對高層幹部,還有公關式的對「社會大眾」道歉。但是就是沒對被他公然侮辱咒罵的唐從聖道歉。
這件事也是黨國統治台灣的縮影。在血統純正的天龍權貴下面爭口飯吃,就算你鞠躬哈腰當個沒有尊嚴的抬轎小丑,人家老大哥爽把你當狗踐踏,你還是照單全收啦。
信不信,今天要不是有正義感的員工把影片曝光,讓那麼多人撻伐徐乃麟,唐從聖這類絕大多數的「維持現狀」信徒。還是繼續在那種職場霸凌下,摸摸鼻子繼續唯唯諾諾。
日後,新中國再次統治台灣,就是這個光景。到時候那些不管政治的,就是在一群徐乃麟底下被踐踏著賺錢,被施捨多了還會很得意的吃廚餘的下等人。就算你當了半輩子的小丑當上了新一代徐乃麟,面對正統中國人,你還是個小丑台巴子。
台灣人,站著賺錢不好嗎?
演藝圈生態的延伸閱讀
https://goo.gl/tWEKy5
【中華演藝圈電視綜藝節目之演化(與停滯)】
同步發佈於部落格
https://nagee-tw.blogspot.tw/2015/09/blog-post.html
2016年更新
回顧去年(2015)金鐘獎頒獎典禮,「藝人老大哥」講的話。再對照今年…
引述目前看到一些不錯的評論
吳學展:
https://www.facebook.com/wu50350/videos/1450545018295178/
北城睦実:
『現實就是:FB粉絲頁、Youtuber跟其他平台實況主的頻道,早就遠比電視綜藝節目來得好看太多了;不僅是娛樂性(這群人、小A辣、眼球中央等),連深度都是樂勝(冏星人、超級歪、阿滴等)。當然,這些都會直接反映在知名度跟點閱率上。
而中國憲在去年金鐘說出「現在網路紅人不知道在紅什麼」這種井底蛙的發言後,當然受到非常多人恥笑;但可以看到顯然他沒有任何長進,因為過了整整一年,他想出要挽救被淘汰的辦法只是:「我們應該多和中國合作」。』
劇評可以毒舌,待人必要親和。:
「台灣電視圈為什麼沉淪救不起來,去讀吳宗憲在金曲獎的整段脫口秀稿子的內容,你就會知道了。
台灣有很大一團的資深電視人,都最喜歡發表這類型的言論,檢討潮流、檢討環境、檢討觀眾、檢討製作公司、檢討電視生態,所有的一切,都是造成台灣電視圈慘狀的主因。
但他們永遠絕口不提自己,我真心覺得逗趣。」
王希:
「真正的知識份子絕對不會說出「政治歸政治,xx歸xx」這種屁話。然而,台灣現在可悲之處就在於握有話語權的人,綁架言論自由,在電視上不斷灌輸避談政治、唯利是圖的觀念。」
Youkai Tentarou:
「台灣一直在政治歸政治,苓膏龜苓膏的時候,
外國都不知道已經拍了幾百部集水準品質與內涵還高收視率的政治戲劇惹。」
=======
可笑的是
滿口「內地」「大家都是中國人」
「人家有FB,「我們」有微博」的那些人
講的就是最充滿政治意圖的言詞
卻不會讓中華民國人趕到厭惡
但是對這種一中政治宣導表示不同意見時
就會被批鬥要求閉嘴,要「政治歸政治」
中華民國的教育和演藝影視洗腦真的很成功。
PS
在這裡我也要自首反省
原圖第五格標題寫著「洋鬼子催眠大師」
這就是受中華殖民洗腦教育而不自知
那種大中華自卑化身成自大狂妄
喜歡在文字上羞辱人,佔別人便宜阿Q用語
諸如「小日本、日本鬼子、洋鬼子」
這種用法,是中華民族主義特有的文化
會用來統稱歐美日等先進國家
另外對東南亞、非洲等地區國家人民的歧視就更重了
身為台灣人,2015年時,還會以中華天朝思維寫出「洋鬼子」這樣的用字
我很慚愧。
======以下為2015年原文========
「電視是文化的最尖端,我們是身為在箭尖上跳舞的人」
ㄏㄏ
30年來大概就是這樣。(上兩排的歷史較久遠,再年輕一點的朋友可能就沒印象了。)
早年只有有線三台,大家是沒得選。老是笑年輕人沒有競爭力的那些老屁股,卻不說自己是壟斷資源的既得利益者,那些老天王天后和大咖電視製作人,拿了那麼多經費,還說沒錢,這麼多年過去了,節目內容依然低級單調不長進。這麼多年過去了,幾時看過那些站在演藝圈頂端、掌握資源的哥字輩姐字輩的大老轉型求新求變?更不要說帶頭出來對抗體制了。
如果當時有第四台,誰要看什麼連環砲、和那些抄襲日本的山寨紅白勝利?如果當時有網路平台、有臉書youtube,又有誰要看那些重播一百遍的港劇?
綜藝節目喊沒錢,只能做小成本內容?今天一堆youtuber把自己的頻道經營的有聲有色,科學、美術、哲學、宅文化、美妝穿著、素人搞笑、各種極限運動、應有盡有!而且大部分都是自立更生,弄得專業不含糊,點閱效益甚至媲美電視收視率,屌打那些大牌製作人。那裡有的抄就抄,哪裡有錢賺我就是哪裡人,往往一個受歡迎的節目就5年10年不思求變。走在文化的最尖端?難怪台灣這麼多年來都像是文化沙漠。
演藝圈資源是哪些既得利益小圈圈把持的大家心知肚明。在螢光幕上面光鮮亮麗,觀眾無不用崇拜的眼神仰著頭在看,多少人也想擠進去那個看似高檔上流的圈子當小模。藝人不是什麼神聖了不起的身份,就算你是紅極一時的大明星,也跟民間百業一樣,沒有競爭力的時候,就會被淘汰。很好奇那些老三台時期的所謂天王天后,如果生在今天,不靠關係,能搶下什麼樣的舞台?那些被財團政府欺壓才在街頭臥軌抗爭的勞工搞不好比你們還有競爭力。
在網路資訊豐富多元的年代、要搞笑有更搞笑的、要厲害有更厲害的,綜藝節目那一套陳腔濫調,被淘汰是剛好。時代瞬息萬變,人才輩出競爭激烈。在外面吃人頭路或創業的年輕人,出社會以前所學的,所專精的,不出幾年、一個產業就過時了。一個踏入社會的年輕人,要跟成千上萬的同行同儕競爭,那些已經卡在一線的節目製作人和一線大咖那能相提並論?不過收視率下跌了、沒拿到獎,就好像全世界都對不起自己。台灣的電視綜藝節目已經停滯好幾十年了,依然賺得飽飽飽的那些製作人和一線大咖沒有承擔責任的自覺,還在怪指出問題的人、怪沒有資源、怪網路上怪咖素人一堆瓜分了你們的收視率?難道要那些「怪咖」上你們的節目任憑訕笑襯托凸顯天王天后身份才是好咖?
10幾年過去了你們還在那邊熊抱猛男虧正妹吃豆腐,對醜肥宅窮台品頭論足,找一堆和裝模作樣的貴婦和玩咖炫耀生活品味,讓大家盲目得崇拜上流價值。同樣是談話性節目,歐美那些談論話題的有知性有文化有深度有廣度,最重要的!人家不低級一樣能保有幽默,還更好笑。
google「綜藝節目 抄襲」就跑出一堆搜尋結果。一位網友在網路上發問,為何電視台的綜藝節目都這麼沒有創意,只會抄襲?
一位匿名帳號網友回答:
「綜藝節目根本就只是拿錢養一堆耍大牌的沒用主持人,除了耍嘴皮、搞低級,就沒多少本事。而真正重要的製作相關人員,大多也只會一個壓一個、搞特權地位,求自己的發展,沒什麼人在節目企劃上用過心力,也沒人認知節目企劃的重要性和專業性,只知道在這圈子裡卡位搶地盤,互相排擠。
如果抄了之後還會加以改進那還算好,偏偏連抄都抄得不像樣。例如抄料理東西軍的全能美食秀,簡直就是小狗跟老虎的差別。簡單講,就是無恥、不知長進。」
這個問答的頁面來自於「11年前」的雅虎知識。11年前,就已經讓人看破手腳。後來還讓這一票人繼續存活了11年。還在怪資源不夠?怪網路素人崛起?你不甘心覺得懷才不遇受委屈?那請你拿出實力和搶走你收視率的人競爭。你覺得是錢太少資源分配不均覺得制度有問題?請站出來對抗體制。
「廣電三法」你有發表過意見嗎?
沒有,因為你只有想到你自己。
藝人老大哥老大姐互酸電視演藝圈一些五年十年前大家就知道的事,大家一陣叫好說中肯,但是真正該突破盲腸的時候。誰站出來說話?
呂秋遠律師
https://www.facebook.com/chetbaker10…/posts/452744388245244…
「要挽救現在的節目,不是評審與藝人互相指責就可以的。立法院可以修改有線電視法,讓系統業者不再分掉大部分的收視費,電視台也不應該再追求降低成本的經營方式。一旦觀眾付出的收視費,能被頻道業者或藝人取得大部分的所得,才有誘因能夠拍出好看的電視節目啊。
如果,我們只是在看藝人與評審互罵的好戲,忘了系統業者才是收取我們這群肥羊費用的始作俑者,如果NCC只會管哆啦A夢有沒有霸凌,忽略系統業者的龐大利益;立法委員只管收取系統業者的政治獻金,對於選民的收視權益置之不管。觀眾們,你就繼續看世間情的美少女戰士好了!」
Re: [ RM ] 為什麼RM做得好?其實,真的不只是製作費
https://www.ptt.cc/bbs/KR_Entertain/M.1422436717.A.90D.html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職場 崇拜 直播 在 許允樂的老兵魂 Facebook 八卦
沒想到昨天在instagram 的直播聊聊
會得到這麼多朋友的感同身受 🖤
昨天我說,這幾年的生活裡
也會覺得無力疲乏或者是本能的先冷淡
一個不小心會讓人感到冷漠或高傲。
久了久了,都會不自覺想起來
其實自己本性還真的不是太活潑那種
從小到大搬家搬了十幾次
無論是小時候對於環境的適應或轉學
或是出社會後職場的考驗跟改變
很多時候都是硬著頭皮/以為可以/先上再說🙈
後來的轉變又是為何呢?
也來自於本能的保護朋友、保護尊嚴之類的
例如剛進職場的時候,被男生拿來開黃腔很不舒服
發現硬起來比他更黃,男生還會怕妳講不過妳!
或是妳發現自己開始不把誰放心裡去,不把話往心裡聽
只不過是害怕被此人傷心而已!

不過本性難移,很多時候還真的好慌、好不知所措
常常開玩笑說自己生性靦腆、不苟言笑
但那不是玩笑,是真的!還可以說是有點社交恐懼?
過了30歲之後
發現自己交友圈縮小、會了解自己要的跟不要的
越來越有安全感,可能是因為知道這樣沒有不好
最後,跟大家分享 #只是想活得漂亮 的這篇故事
斷捨離不只是對衣櫥、化妝台,對人也是。
——————————————————————
恨人有;笑人無 (這樣的朋友不要交)
當你有了某件值得令人崇拜或是羨慕的東西,他總是開始無限循環的羨慕、嫉妒、恨,不想承認你的努力而批評你,不想承認你的成功而抨擊你,對於你的擁有,既耿耿於懷又不屑一顧。
當你失去了或不曾有某件值得令人崇拜或是羨慕的東西,他就笑你,帶著可憐、訕笑並且炫耀,放大你的失去,檢視你的失敗。
我的朋友名單,絕對不會讓這樣的人加入。
辛苦工作的那幾年,曾經認識一個女生朋友,有幾次也見到了她的男友,很多次都會有意無意地跟她男友說起我,說不了解我這麼拼命工作是為了什麼?不就少一個爸爸嗎?說這麼高的女生不可愛、說我的長相、我的一切,輾轉聽了幾次、也當面聽了幾次。
一直不太懂為什麼要把我當成他們情侶間聊天的話題,後來才知道,原來她男友有一次隨口說了一句:「現在很少女生會像小樂一直這麼努力工作了,滿佩服的。」 從那一刻開始她便把我當成假想敵,開始嘲笑我沒有的,開始真正的恨我擁有的。
漸漸的我不隨便把人當朋友了,也遠離這種「恨人有,笑人無」的朋友,這樣的人,根本不是朋友,真正的朋友是會真心祝福跟互相鼓勵的才對。
有人說,信任就像一把刀子,給了身邊的人,就是一種賭博,你不知道他們會拿來傷害你、還是保護你?如果你也被信任的刀子捅過,就不要傻傻的,太快把刀子分給每個朋友。
別忘了
對自己生活周遭都謹慎的朋友,才是好友。
職場 崇拜 直播 在 許允樂的老兵魂 Facebook 八卦
沒想到昨天在instagram 的直播聊聊
會得到這麼多朋友的感同身受 🖤
昨天我說,這幾年的生活裡
也會覺得無力疲乏或者是本能的先冷淡
一個不小心會讓人感到冷漠或高傲。
久了久了,都會不自覺想起來
其實自己本性還真的不是太活潑那種
從小到大搬家搬了十幾次
無論是小時候對於環境的適應或轉學
或是出社會後職場的考驗跟改變
很多時候都是硬著頭皮/以為可以/先上再說🙈
後來的轉變又是為何呢?
也來自於本能的保護朋友、保護尊嚴之類的
例如剛進職場的時候,被男生拿來開黃腔很不舒服
發現硬起來比他更黃,男生還會怕妳講不過妳!
或是妳發現自己開始不把誰放心裡去,不把話往心裡聽
只不過是害怕被此人傷心而已!

不過本性難移,很多時候還真的好慌、好不知所措
常常開玩笑說自己生性靦腆、不苟言笑
但那不是玩笑,是真的!還可以說是有點社交恐懼?
過了30歲之後
發現自己交友圈縮小、會了解自己要的跟不要的
越來越有安全感,可能是因為知道這樣沒有不好
最後,跟大家分享 #只是想活得漂亮 的這篇故事
斷捨離不只是對衣櫥、化妝台,對人也是。
——————————————————————
恨人有;笑人無 (這樣的朋友不要交)
當你有了某件值得令人崇拜或是羨慕的東西,他總是開始無限循環的羨慕、嫉妒、恨,不想承認你的努力而批評你,不想承認你的成功而抨擊你,對於你的擁有,既耿耿於懷又不屑一顧。
當你失去了或不曾有某件值得令人崇拜或是羨慕的東西,他就笑你,帶著可憐、訕笑並且炫耀,放大你的失去,檢視你的失敗。
我的朋友名單,絕對不會讓這樣的人加入。
辛苦工作的那幾年,曾經認識一個女生朋友,有幾次也見到了她的男友,很多次都會有意無意地跟她男友說起我,說不了解我這麼拼命工作是為了什麼?不就少一個爸爸嗎?說這麼高的女生不可愛、說我的長相、我的一切,輾轉聽了幾次、也當面聽了幾次。
一直不太懂為什麼要把我當成他們情侶間聊天的話題,後來才知道,原來她男友有一次隨口說了一句:「現在很少女生會像小樂一直這麼努力工作了,滿佩服的。」 從那一刻開始她便把我當成假想敵,開始嘲笑我沒有的,開始真正的恨我擁有的。
漸漸的我不隨便把人當朋友了,也遠離這種「恨人有,笑人無」的朋友,這樣的人,根本不是朋友,真正的朋友是會真心祝福跟互相鼓勵的才對。
有人說,信任就像一把刀子,給了身邊的人,就是一種賭博,你不知道他們會拿來傷害你、還是保護你?如果你也被信任的刀子捅過,就不要傻傻的,太快把刀子分給每個朋友。
別忘了
對自己生活周遭都謹慎的朋友,才是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