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看到滿地都是掉落的橘色花朵,可是抬頭看樹上都是明亮的黃顏色花朵中心接近黑色,簡單的五片花瓣就像是小朋友畫的花朵。
黃槿學名: Hibiscus tiliaceus L.
科名:錦葵科 Malvaceae 木槿屬 Hibiscus
別名:粿葉樹、粽葉仔、粿葉、鹽仔面頭果、面頭果、朴仔
屬於海濱植物,耐鹽、風吹及日曬,可以防鹽風及固沙。此外他也和早期生活息息相關,因厚厚的紙質心形葉,是拿來包粿的好材料,又名「粿葉樹」。
黃槿的大黃花可以煮食或油炸來吃,而它的心形葉可做為紅龜粿、芋仔粿等墊子,這也是為甚麼黃槿又稱「粿葉樹」、「粿葉」的原因了。
如此實用的植物,相當受民間歡迎,那和粿一起蒸,淡淡的香氣,也是許多老一輩的美好記憶。黃槿的花大,五瓣,除了冬季以外幾乎都綻放大方的黃色。花可食用,木材可以做成器具,其纖維可以製成繩索。
黃槿的葉近圓形呈心形,全緣或微波狀齒緣,背面淺灰白色,密披茸毛和星狀毛,花和葉都像是最可愛的象徵,黃槿多長於平地或濱海地區,原產於東半球熱帶地區。主要分布中國大陸華南、台灣、越南、緬甸、柬埔寨、印度、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寮國、澳洲東部、大洋洲等地亦有分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萬的網紅YOYO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坪林除了出產有名的文山包種茶之外,還是一個有著特別生態的地方喔!因為位在翡翠水庫上游的關係,坪林的生態十分豐...
耐 風吹 的植物 在 呂如中 Facebook 八卦
一個人能在家做什麼之31整理植栽
每日起床第一件事是給神明祖先牌位換茶上香,順便觀察花呀草呀的土壤會不會太乾?然後就澆水.尤其我家西曬,植物很容易”過渴”,加上我也算勤勞,目前綠意還不錯.
剛剛發現,面光的葉子油油亮亮,背光(一樣照得到只是不直接向著太陽)的莖葉卻黑爛了……大自然的生存法則跟人生一樣,”適者生存”,你要自己努力找飯吃,不然隔壁的又壯又美麗,你被排擠缺乏鎂光燈,只能自生自滅.
決定趁現在把腐敗的枝葉拔起,也將所有盆栽轉向,讓曬不到的背面也能平均受陽,該剪的枝枝節節也一併處理,雜草NO!小蟲NO!焦黑泛黃NO!就算沒法全新,整理後也有七八成效果.
當初買在陽台放的皆是耐熱少水也易活的植物,季節到了自然開花,心情好好.那些落葉花瓣種子很容易堵住排水口,一定要定時撿拾,否則不是自己這一戶堵塞,而是整棟大樓都可能淹水不通,不得不慎.
因為很常施肥過多把植栽”鹹死”,我都採懶人養殖法,就是只澆水不施肥,充份讓植物照到光線,除非颱風,不然不將植物移入室內,讓它們自然適應風吹雨打,如今每一株都很勇健.而客廳或洗手間的小盆栽,大概一兩個月拿出去曬一週,沒細心照顧,也活得好好的,春節才把容器和葉體拿濕布擦拭,就有年味了.
我從未了解植物特性,只要看到過長過於茂盛的就剪掉,保持一定的大小,若能分枝裝盆我就找土插枝,活不下來就丟棄.長期固定修裁的好處是,剩下來的會長得特別好,彷彿無人跟它們搶養分似地努力綻放!而且不雜亂的盆栽比較不藏蜘蛛及蚊子,不會人一經過就全身癢癢的!
Tip:室內蘭花千萬不要常澆水,它的氣根其實很厲害會主動吸入空氣中的水份.如果多澆反而易爛,且花朵太沉重就凋謝開不久.
耐 風吹 的植物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八卦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互花米草 相當耐鹽,擁有出色的海岸保護能力,2001被引進中國,但排他性過強、生長速度快,多年後卻成了「濕地殺手」,使原生動植物失去棲地,需要花費鉅資與人力移除。
💸光是上海就花了11.6億人民幣(約49.8億新台幣!),只為了將它移除,由於金額過於高昂,其他地區難以複製模式,至今還是持續在中國沿海蔓延。為了阻止它的生長,甚至還有地區用另一種外來種植物無瓣海桑來防治互花米草,引起爭議。
互花米草在中國近四十年,帶來哪些生態啟示和教訓?
#中國 #外來種 #入侵 #物種
===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
耐 風吹 的植物 在 YOYOTV Youtube 的評價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坪林除了出產有名的文山包種茶之外,還是一個有著特別生態的地方喔!因為位在翡翠水庫上游的關係,坪林的生態十分豐富,約有900多種的動植物,因此不僅僅是「茶鄉」也是一座「大自然博物館」喔!
1.台灣石賓:是台灣的特有種生物。身體略呈圓柱狀,最大可以長到60公分。有一對鬍鬚,小的時候身上有七條明顯的黑色「橫紋」,但長大以後會漸漸模糊。主要生活在湍急溪流的中游,會躲在石縫中,雖然是雜食性,但主要以石頭上的藻類以及水生昆蟲為主食。
2.溪狡蜘蛛:溪狡蜘蛛是一種大型的蜘蛛,身體大約12~30公分,棲息在台灣中低海拔各地的溪流、溪澗等有流水的地區。牠很特別的地方在於,雖然牠是蜘蛛可是它是不結網的,牠靠著感應溪水的水波震動來捕食,每當昆蟲、蝌蚪或小魚擾動水面時,溪狡蜘蛛便會一躍而上,快狠準地咬住獵物並且注入毒液,讓對方再也無法掙扎。
3.中華花鰍:喜歡棲息有泥沙堆積底部的河川或湖泊,所以又有「沙溜」的別稱。中華花鰍身體呈現扁長狀,身體側邊以及背部有明顯的縱向黑色斑塊,而且牠們眼睛和嘴巴都小小的,以濾食砂中的植物碎屑、藻類維生。值得一提的是,牠們需要很乾淨水質,因此在戶外發現牠們的身影,就可以知道這個區域的環境品質很好喲!
4.明潭吻蝦虎:是台灣特有種。因為臉部有兩條顯眼的紅色線條,又被暱稱「大花臉」、「狗甘仔」。牠們主要住在在台灣東北部到中部溪流或水庫的中、上游河段,肚子的腹鰭有類似吸盤的作用,可以用爬的方式溯溪到上游。明潭吻蝦虎體型小、數量少,再加上顏色跟石頭很相近,所以一般不太容易觀察。
5.河烏:河烏生活在溪澗,因為全身都是深褐色所以灣被鳥友戲稱為「巧克力」。牠的翅膀和尾巴都短短的,於滾滾的體型十分可愛,還有著很像眼影的白色瞬膜。河烏以捕食河中的魚蝦為主,牠獵食的模樣很特別,會用趾爪抓緊岩石,然後把頭埋進急流中。在捕食的時候尾羽或上或下的擺動,很像「蘿蔔蹲」。河烏是重要的河川生態指標鳥,有牠在就代表這裡的河川是不受汙染的!
6.鉛色水鶇:鉛色水鶇是三級保育類動物,牠們的棲地主要是在中低海拔的山區溪流和溪澗。牠們有辨識度很高的栗紅色尾巴,雄鳥的身體是藍灰色的,而雌鳥則是鉛灰色。牠們有很強的領域性,會驅趕其他溪鳥。鉛色水鶇常常停在棲於溪邊的石頭上,時不時抬頭搜尋看看空中有沒有飛蟲,一但發現便會馬上起飛來前去捕捉,抓到之後再飛回原先的寶座繼續等待。
7.翠鳥:翠鳥因為有著美麗的翠藍色羽毛而得名,牠的嘴吧和雙腳都是漂亮的赤紅色,遠遠地看很像啄木鳥。屬於中型水鳥,常常停在近水的樹枝或岩石上,以魚類為主食,因此又稱魚虎、魚狗。
8.褐樹蛙:是台灣特有種,因為常常棲息在樹上或石縫中,又被稱為「壯溪樹蛙」。體型稍大,約4~7公分,身上的體色會隨著環境改變,從淡褐色到黑褐色都有。到了7、8月份,牠們會在黃昏的時候跳到岸邊水流較緩的地方進行繁殖。雌蛙產卵前會先伸腿交互踢幾下,然後產下一團一團的卵粒,雄蛙也會配合地伸長身體,提高授精率。
9.白腹游蛇:是典型的溪流水棲蛇類,常出現在溪流、稻田或排水溝附近,不僅是水質好的指標蛇,也是台灣才有的特有種生物。有著黑棕色的身體以及灰白色的腹部,最大可以長到100公分,以蝌蚪、蛙類和小型魚類為食。當白腹游蛇發現風吹草動時,會馬上潛入水中躲藏,但只要耐心地等一下,就會發現牠浮出水面的身影。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