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之間的文法句型》
學習任何一種語言都講究文法句型,在親子溝通裡更是重要,老木提出以下經驗供參考。
【錯誤的文法句型1:質疑+批判】
「畫完畫為什麼不收拾桌面? 你真是一點責任感也沒有!」
嗶嗶,這樣的親子對話極可能讓爸媽陷入更大的困境,孩子把你的話當耳邊風就算了,時而還引爆爭辯大戰,因為第一句是質疑,第二句是批判。即便是大人面對質疑與批判時也很容易失控,當情緒站上主導位置,機會教育就退位了,原本需要被修正的問題馬上失焦,只能僵持在你罵一句他頂一句的負面語言裡,這對事情毫無幫助,殘念。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說:「我知道你最有責任感了,一定知道畫完畫要把桌面收拾好,而且你是能幹的小孩,這對你來說是小事對不對?」
這樣的句型好多了,一開始先給孩子戴頂高帽,然後鋪陳一道嘉勉的紅地毯,那麼他們自然而然會開心的上台領獎,而最後的疑問句是的圈套,”能幹”和”小事”是富有催眠作用的餌,能讓受話者輕易上鉤。
【錯誤文法句型2:缺乏感受性的單向對話】
「你真是不長腦,開著冷氣門也不關,沒後手又浪費電,電要錢的耶。」
嗶嗶,像這樣的對話,第一句就引發小孩或狡辯或充耳不聞的情緒,接下來大概也沒甚麼好過程了。何況孩子到了三、四年級之後,漸漸會出現檢討及挑戰權威的心理階段,既然過去你一直示範了批判式的糾正,所以萬一哪天換你忘了些甚麼,保證你的孩子會毫不客氣地複製你的用詞、語氣與神情:「媽媽妳很沒腦袋耶!沒後手又浪費電!」馬上嚐到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的後果。
當然,當大人反過來遭受孩子批判時,很多人會選擇以倫理綁架的方式來壓制:「你可以對爸媽這樣講話嗎? 沒大沒小是欠揍嗎?」不過切記,就算孩子表面上因著你的威嚇而服從,但內在的叛逆就此滋長,久而久之,他們累積的''乖''不是''乖'',而是陽奉陰違以及對於父母雙重標準的不以為然。你怎麼對孩子講話,以後孩子就怎麼對你講話,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啊。
並且”電是要錢的”這一類的語言也是無效的溝通方式,仔細想想,令你肉痛的”錢”對孩子而言重要嗎? 在他們的世界裡,是否擁有足夠的概念去理解或感受電費的多寡?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說:「寶貝剛剛好像有人忘記關門了,那一定不是故意的,但是冷氣都跑掉了,你去關一下好嗎? 我知道你是個有知識有學問的小孩,你曉得這樣不環保,甚至還會傷害到地球另一端的動物,對不對?」
這樣的對話不只是對話,還要搭配配套系統,好比跟孩子講講蝴蝶效應的故事,帶著他們看看北極熊處境的影片,或是熱帶雨林消失危機的節目,讓他們體會任何一個小小行為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連鎖反應,唯有打從心底感受到那份身為地球人的使命感,他們才會發自內心節約能源,一旦正確觀念住進小小的靈魂裡,孩子在日常行為上就會謹慎許多,忘記關水、關燈、關門的情況也會因理解而減少。
能從感受下手的事就從感受面引導,那會比用規矩硬性約束更容易成功。不僅是環保議題,任何生活上的壞習慣都可以彈性應用。
【錯誤的文法句型3:未審先判+缺乏同理性】
「這杯水打翻了,一定是你,不會有別人了!」
「剪刀為什麼不見了? 一定是你用完不收好!」
「同學為什麼跟你吵架? 一定是你先惹人!」
嗶嗶,”一定是你…”這句話是觸動肝火旺旺的開關,接著,我哪有、你亂講、才不是我、幹嘛誣賴我….等反擊性回應可想而知。其實這樣的用詞並沒有站在想認真教會孩子某件事情的立場上,我們只讀到一種急於結案的狀態,這一類企圖迫使孩子當庭認罪的手段,會失去了修正與進化的可能性,有時還等同親手創造了對立機會。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掉入情緒陷阱如是,不但提供了孩子精進狡辯功力的武道場而不自知,還總是親自下海與他們對練。
練到最後,孩子該做好的仍是做不好,倒是習得一身辯才無礙的本事了。
既然對於孩子的錯誤心知肚明,就更該把重點放在如何引導他們改善之上,而非打成一場毫無交集的口舌之戰。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說:
1.「我知道你是不小心的,那就來擦乾淨吧,你最大的超能力就是”進步”了,相信你可以一邊擦,一邊研究出下次不打翻水的絕招,因為你也不喜歡善後這種麻煩事,是不是?」
2.「給你一個任務,你來設計一個物品的定位系統如何? 想完之後要告訴我們你新規定的方法喔,以後全家都照著這樣做,東西就不會不見了。」
3.「我看得出來你心情很糟糕耶,跟同學吵架一定很難過,來給米米抱一下,跟米米說說今天發生了甚麼事? 然後我們一起來想想,下次遇到同樣的狀況時要怎麼做會比較好? 你是個有智慧的孩子,一定可以找到改良相處的方法。因為米米看到你難過也很心疼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長期使用負面的家庭語言系統,累積的不僅是孩子的錯誤行為,還會傷及親情,你越習慣權威式的糾正,他就越要展現屁孩式的叛逆。所以不如試著轉換心情,把孩子當成客戶,像個大人一樣的對待,試想,當你遇到客戶不如你意時,你會急著逮捕他的錯誤? 忙著批判他的不合宜? 迫使他們認罪? 說些跟他人生經驗無關的教條? 還是想方設法用客戶的語言來販賣你的概念?
當媽媽的路上,老木發現語言的力量何其大,在每個教導的實驗過程裡,結果是大好或大壞,往往都在文法句型上的一念之差。
老底嘉教會不冷不熱 在 【 人妻。倫敦。習作簿】 Facebook 八卦
《 Ting的成長小故事:女人乾杯!女力成長團 》文長慎入
大家早安,這個週末特別安靜,是因為我很榮幸受邀 讀者太太在英國 在以愛與分享為中心所創立的「 女人乾杯!女力成長團」社團,分享我的故事,這是一個以女人們能彼此激勵且正向為主的社團!
但自從加入後,閱讀到好多同為異鄉打拼的女性自我介紹,突然覺得自己跟大家比起來,根本不夠格成為接棒分享的嘉賓,一度想要拒絕!但非常謝謝讀者太太跟雙人徐創辦人Evelyn,給我無比的信心跟鼓勵,才會有今天這一篇Ting不為人知的成長故事分享。
今天就讓我暫時卸下經營粉絲頁的身份,切換為一位分享自己成長小故事的異鄉媽媽吧!
--------------------------
大家好,我是Ting,目前居住於倫敦,我跟先生都是來自台灣,在2008年來英國就讀倫敦藝術大學研究所,畢業後就一直留在英國從事設計藝術相關工作,結婚後育有一男一女,哥哥即將滿7歲,妹妹4歲半。說起我跟英國的淵源,可能要先把時間點拉回到我18歲剛高中畢業時。
#以色列當義工
那一年,我很幸運的推甄上心儀的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從放榜到大一新生入學前有一個滿長的暑假。原本以為爸媽會同意讓我去澳洲遊學,結果殊不知爸媽卻非常前衛(?)堅持送我去 「以色列」參加Kibbutz的義工活動。試想在1999年網路不發達,要買國際電話卡打回台灣,還有傳真機寫信跟家裡聯繫,更不用說以色列當時還政治不穩定,國內常有零星恐攻的事件情發生,我就曾經在耶路撒冷的旅館遇上炸彈攻擊。
我從一開始革命般的抗拒,到最後很享受那段體驗。尤其在將近3個如同基層女工的磨練後,我不但瘦了6公斤還曬成黑炭的模樣回台灣,也換回一生對於爸媽無比的感激!因為一位從小在溫室長大的花朵,雖然常有出國旅遊經驗,但唯獨那段當義工的經驗,才徹底打開了不同眼界,認識世界各地的青年,更明白了自己有多渺小,世界有多大。
#成績真的不代表一切
大家一定好奇?不是說跟英國有關嗎?怎麼是在以色列當女工?別急!應該說,這次到以色列當義工的經驗,除了迷上背包客自助旅遊外,那段當女工般的苦日子,讓我更明白底層勞工的辛苦,回台灣後超珍惜推甄上大學念自己喜愛科系的機會!(在以色列當義工是無薪水只有住宿,完全不同於現在流行的打工度假方式)。
所以當大家上大學都在「任你遊玩四年」(年代久遠university老梗)的時候,我倒是異常地認真學習,拿了書卷獎跟全班第一名。前提是,我高中成績一直都是全班倒數,靠著美術比賽得獎成績,才有機會參加資優推甄考試。
所以,當我大一成績出來時,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原來當第一名的感覺是這樣!
好不容易從全班倒數第一名,變成全班第一名榮耀的時候。我在教會網站看到一個去英國CSV當志工一年的機會。
#休學一年來英國CSV當志工
回想起我在以色列那時,遇到不少跟我同年紀的歐洲人,他們都會給自己一年gap year機會!於是我心中激動不已!回家立刻告訴爸媽,我真的很想把握這個機會去英國。原本擔心他們會反對,畢竟一去就要一年!想不到他們不但支持我,還幫我簽了辦理休學的家長同意書。
還記得送出申請書的早上,我剛在系館領完書卷獎獎狀跟獎金,順便請系主任簽名,他詫異又震驚的模樣讓我難忘。更不用說,我去教務處送出申請表時,教務處的人連申請內容看都不看,就用非常瞧不起我的口氣說「看你長得也乖乖的,怎麼不好好念書?才大一而已就被二一,還得靠休學混過去!太可恥了!」陪我去繳交申請表的好友,替我氣憤的說「拜託!他是我們系第一名!她是要去英國當義工一年,才要休學的」。
當時,我突然明白了一些事。我告訴我自己!即使大部分的人都不能理解我,只要我自己知道我在做什麼,有了父母支持,成績好不好並不能代表什麼。
#照顧重症的兒童獲得到更多的愛
就這樣我,在2000年成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一屆,外派到英國CSV當志工的青年代表,出發時我19歲,是個還需要去公立圖書館或網咖買撥接上網時數的年代。來到英國後,我在Southend-on-Sea的政府社會福利單位工作,負責照顧殘障的小朋友,年齡從剛出生到18歲,我照顧的小孩幾乎都是極重度的殘障或智能障礙,還記得有個小朋友他完全沒有四肢,剛見面時我必須強忍我的驚嚇。也有不少工作是到自閉症孩童家裡,提供供他們日常起居照顧或Baby sitting的幫忙,主要是讓他們的父母有喘息的機會。
當志工的這段日子裡,除了可以趁放假在英國享受自助旅行外,自己也成長了很多。從一開始很害怕接觸這些重症小孩,到服務一年後離開時的依依不捨,從恐懼這些不完全的孩子相處,到流著淚水說再見,和每個小孩都培養起很深厚的默契和情感。
一開始總以為自己的愛心可以幫助他們很多,後來我深深發現我錯了,是我從她們身上得到更多的愛和喜樂。看到小朋友很努力的用他微弱的力氣在吞食食物,或是用他的自己小小世界在望著你。最重要的是,我學會去愛這些的純真且勇敢的小生命戰士,如同上帝愛我一樣,從她們身上感受到上帝的愛,就在這些最微小的孩子當中,從貧窮家庭中體會到什麼是淳樸的愛,親情是多麼珍貴的財產。
回來台灣繼續念大學那3年,我每年寒暑假也都會跟著教會到處去當義工,最遠曾經去過泰國北部的清萊原始部落。
#感激自己擁有的一切
比起以色列的女工生活外,我再一次更確切感受到自己是多麼的幸運和幸福!豈不是更應該要好好珍惜和善用,開心的用我的雙腳踏出自己的每一步,享受我的雙手做每一件事。
因此,那整整一年在英國志工的生活,深深地埋下我立志想回英國的心願。
回台灣後我恢復學籍從大二開始念,也很努力在學習新知識,每一年都拿書卷獎,大四拿到畢業設計的第二名。順利進到當時台北最夯的設計事務所,由陳瑞憲設計師所主持的十月設計公司。
#重燃回英國留學的小種子
進入設計職場後,幾乎都是沒天沒夜的瘋狂加班,無時無刻都在想著,要怎樣可以變成更厲害的設計師。直到某天,有位學長提供我一個不錯的跳槽機會,也是我非常心儀的公司。可惜對方要求一定要海外畢業學歷,才可以進到他們的國際設計團隊,那通電話,似乎喚醒了當年我在英國CSV當志工所埋下的小種子。
因此,當時的我也可以說是為了要升遷,也可以說是為了圓一個英國留學夢,就這樣2008年我來到了英國倫敦藝術大學
Chelsea College of Arts 就讀室內設計。
就這樣原本以為只要念一年畢業,拿了海外畢業證書後,我就要漂亮轉身回台灣繼續當室內設計師。
#半工半讀拿到好成績
但等真正來到英國唸書後,被倫敦一切的美好深深吸引,到處都是博物館跟藝廊,連咖啡廳都是學習體驗設計的場域!而我發現我最想念的科系其實是fine art,於是我又申請了Kingston university,很幸運獲得部分獎學金補助,又可以分期付款,我就一邊打工,一邊享受創作的快樂!同時也跟男友(現在的先生)陷入熱戀。
正當看似生命最得意巔峰的時候,我的父親發現罹患癌症末期,我立刻買機票飛回台灣在他身邊陪伴、照顧,常常一邊在加護病房外的家長休息室,還有後來的安寧病房裡,靠email跟指導教授討論畢業製作。就這樣將近半年待在台灣,等父親告別式都完成後,立刻趕回英國參加最後畢業展發表,最後以distinction的優異成績畢業,現在回想都還是覺得不可思議的過程!
#一場流產意外誕生了粉絲頁
說了這麼多,好像跟我粉絲頁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還有繼續閱讀下去的人,真的謝謝你的耐心與時間。真的要謝謝Moja跟Evelyn的邀請我有這個機會好好回想一下,當初為什麼來英國?還有到底是哪些經歷,成為了現在的我。
而經營粉絲頁的開端,是2011年結婚後,我懷第一胎時不幸流產,對我打擊很深!當時我只想封閉自己,朋友也通通不想見,連我最愛出門看展覽都放棄了(當時有幫shopping design雜誌寫外稿)。
先生實在看不下去,鼓勵我不如經營fb粉絲頁,有個平台可以分心一下,因此2012年有了【 人妻。倫敦。習作簿】的誕生。算一算,至今也經營到到第8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如果你剛好是我的follower,感謝你一路的陪伴:)
#給也想經營粉絲頁的人
如果你也是全職媽媽想要經營粉絲頁,我沒有什麼秘訣!能分享的幾個經驗心得就是:「勿忘初衷」、「免費的最貴」、「做自己!堅持對的事情」、「不要只想著迎合觀眾」、「比你厲害的人超級多,不要自負」,當然,最重要也是最難的!就是持之以恆,不停斷地分享更新,尤其現在網路太發達了,騙人的內容做不久,越把真實一面呈現出來,自然會吸引跟你同樣氣息的人,友情也是如此,細水長流才能持久。
很幸運的是,我現在雖然是名全職媽媽,但我一直沒有放棄做喜歡的工作,成為現在時下的「斜槓」媽媽。曾被澳洲知名兒童用品 b.box baby essentials 邀請,設計台灣區獨家限量的櫻花色水壺,去年也跟英國知名潮流皮革包包品牌 Beara Beara 合作,設計以我同名TING命名的全球限量包包。因為在臉書 【 人妻。倫敦。習作簿】 分享英國育兒生活的大小事,開始有廠商來邀約合作。
每年,我也會盡量提醒自己要回饋社會,在粉絲頁上面舉辦一些公益活動,今年我是特別介紹台灣的 目目非營利 MUVE NPO 給更多人認識,希望也能為台灣重症的兒童盡份心力。
不同於每次粉絲頁的美照,這裏找出一張我純素顏XD 大三暑假去泰國當義工的照片,這是在觀光客最多的Pattaya(芭達雅)城市裡的孤兒院。也是因為有這次特別的經驗,讓我常常提醒自己當妳孕育一個生命時,上帝交付妳有多重要的寶貴工作。每一個孩子都是最特別的禮物,我們都要細心呵護著他們!我也會常常提醒自己的孩子,要感恩所有擁有的一切。
再次,謝謝讀者太太創立「 女人乾杯!女力成長團」讓女人們能彼此分享故事,彼此激勵學習。
不小心寫超多,感謝耐心閱讀完的你們!也歡迎大家一起加入這個社團,彼此鼓勵喔!
*幕後花絮:
說到CSV志工,那天我跟讀者太太在閒聊時,我們驚訝的互相相認!原來在她準備要轉換人生跑道來英國參加CSV時,她曾經Email詢問我當志工的細節。世界真的太小了:)
老底嘉教會不冷不熱 在 柳子駿Zijun Facebook 八卦
啟示錄七間教會,
神用七種不同形象介紹自己:
第一間:右手拿七星,在七個燈台中行走,要以弗所教會想起,在哪裡跌倒的,把起初的愛心找回來。
第二間:首先、末後、死過又活的要士美拿教會,不要放棄,務要至死忠心。
第三間:拿二刃利劍的要別迦摩教會,除去假先知巴蘭和尼哥拉的教訓,在道德上悔改。
第四間:眼目如火、腳像光明的銅,要推雅推喇教會在分別為聖,除去耶洗別的淫行,遵守神的命令。
第五間:有七靈和七星的要撒狄教會,要剛強要真實,穿上白衣與神同行。
第六間:那聖潔、真實,拿大衛的鑰匙,有權柄開了沒有人能關的門,要給非拉鐵非教會力量,持守自己有的,不要小看自己,做神殿中的柱子。
最後一間:誠信真實見證,從起初在創造時為元首的要老底嘉教會,不要不冷不熱,要發熱心,也要進去與他團契。
我覺得,有幾個縱觀的提醒,跟你分享:
1,這位,
從開始就是「I am who I am」的神,
在你各種不同需要時,
祂就是你最即時、最適切的幫助。
2,不要期待
祂用你想要的方式出現,
就像是你該受責備的時候,
不要期待祂變慈父,
你只會變成一個被寵壞的基督徒,
沒有人可以跟你講真話
找不到悔改的路。
3,末後的時代,
只會更混亂,
沒有教導神的公義、神的責備
這樣的教會你要小心,
從啟示錄來看,
不要只說一些會友想聽的,
要說神想要說的,
神公義的形象在末世會比你想像
更多出現。
4,悔改,
是啟示錄一直出現的信息,
我想,也是我們應該常常保持的姿勢。
#覺得被提醒請按讚和分享
#希望給願意吃乾糧成長的人
#雷丁真的好美
#好適合靈修默想
老底嘉教會不冷不熱 在 不冷也不熱的老底嘉教會 - 好消息講台 的相關結果
「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熱。」啟示錄3:15、主耶穌對老底嘉最痛心的就是他們既不冷也不熱,祂希望教會心中常保對神的熱愛,為這冷漠的世界增添主愛的溫暖. ... <看更多>
老底嘉教會不冷不熱 在 第五講:不冷也不熱的教會- 啟示錄的信息- 的相關結果
老底嘉教會 是一間「不冷不熱」的教會,就這樣,基督教會兩千年來經常會用這句「老底嘉教會」來作為一間沒有活力教會的代名詞。所謂「不冷不熱」的意思, ... ... <看更多>
老底嘉教會不冷不熱 在 不冷不熱的老底嘉教會@ 這是mini 的部落格 - 隨意窩 的相關結果
不冷不熱 的老底嘉教會 Laodicea 經文:啟示錄三:14~22 老底嘉城的位置,老底嘉正是兩條古代通商最主要幹線的交匯處,一條是由以弗所和愛琴海岸往東走,大約100哩(161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