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暉隨緣家書📖] 十多年前出道時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在《明報》談學者亨廷頓的名作「文明衝突論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如何應用到當代國際關係。不少人認為這個理論千蒼百孔,而且已經過時,想不到回到《明報》,放在此時此刻的香港,這個框架卻頗具啟發,而且論證了衝突如何不能調和。
傳統的地緣政治學有所謂的「粉碎帶」(shatter belt)、「緩衝區」,指兩大國際勢力的接壤地區,亨廷頓繼而提出「文明斷層」的概念,預言未來世界將不斷出現「斷層戰爭」。他筆下的斷層,指世界不同文明體系的交接區,往往最容易產生動蕩,例如多種文明交界的以色列-巴勒斯坦、薩拉熱窩、克什米爾、車臣等。同一理論又延伸出另一個概念:「撕裂國度」(torn states),指一些國家或地方內部同時存在截然不同的兩套價值觀,只要導火線出現,天天就是無休止的撕裂。阿拉伯之春後中東、北非各地宗教派與世俗派之爭,可謂典型例子。
亨廷頓認為,這樣的文明衝突發展下來,只會逐步籠統化為「西方 vs 非西方」,原因是「東方」經歷上數百年被「西方」武力及意識形態壓制後,有強烈反彈的欲望,但那是基於物質條件改善的反彈,價值觀上卻始終未能同樣進步。論點一出,一時間被主流自由派學者、威權主義學者都批評得體無完膚,但隨著新冷戰逐步成型,今天的世界觀,卻正逐步向這方向走。昔日是英國殖民地、今天是中國特區的香港,正是處於東西方之間的文明斷層,只要管治模式改變,「東西文化薈萃」可以剎那間變成一個撕裂災區,就像薩拉熱窩由南斯拉夫多元文化實驗樣板變成人間煉獄,不出一年。
根據「世界價值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香港和中國大陸雖同被歸類為「儒家文明」體系(這本身就很誤導,不贅),但在「生存 VS 自我實踐」(survival versus self-expression)這方面存有很大差異,甚至遠超同被歸類為「儒家文明」的台灣、南韓與中國的距離。事實上,本來兩地的價值差距不是如此誇張,但比較在2008年第5輪調查及2014年第6輪調查的結果,卻發現兩地的價值斷層在統計學上已難以抹煞,這和不少身份認同民調的結論相若。不同學者就反對、支持逃犯條例的集會進行民調,得出的結果都反映出整個價值斷層,前者對民主、自由等價值高度重視,後者則強調穩定、發展,這正是「黃」「藍」兩大陣營各自的基本信念,本來就不能調和,一旦被激化,後果有目共睹。
不少人平日覺得,這些價值差異並不重要,但隨著中國管治模式與西方的差異愈來愈清晰、同時開始強調在香港的「全面管治權」,這些差異開始籠罩著每一個人心中,因為無可避免地逐漸觸及日常生活。我從不是整天談道德和正義的人,甚至剛好相反,但近年發現身為一個香港人,只要觸及一些價值觀底線,幾乎是不可能妥協的。由於概念始終較虛,我們可以形象化以三件事論述:
1. 信用評級體系。據說在內地有「主流民意」支持,而據新浪財經研究,越是精英階層、越是富裕的一群,即覺得自己是贏家的一群,越是支持,理據包括「城市從未如此安全」、「駕駛不再超速」、「終於按交通燈過馬路」等。但對不少香港人而言,一個像是電腦遊戲的信用評級世界、在社交媒體說「錯」一句話可能導致不能購買機票、一舉一動都受大數據監控的生活,已是《1984》的世界,這也是何以月前傳出這系統將於香港實施時,聶德權局長高調闢謠的原因:假如是我城普遍接受的好事,擁抱還來不及,何須否認?但聶局長其實自身難保:當香港學生在清華大學讀書,怎會不按這系統被評級?當香港商人到惠州設廠,對手怎會不按這系統舉報?目前出現的國泰、港鐵事件,社交媒體一片白色恐怖,其實就是信用評級的先聲。這不是說其他國家不會進行大數據管治,這絕對是大勢所趨,但有沒有機制監督政府,就成為不能繞過的關鍵,也是個人自由Vs社會穩定的價值選擇。
2. 再教育。我們毋需參考「外國勢力」媒體對新疆再教育營的報導,只需要參考中國官方文件,因應打擊「恐怖主義」威脅,把維吾爾人集體再教育的手法,是否接受,就能判斷自己的價值取向。按內地網絡民意,似乎政策也是深受歡迎的,論點包括對「恐怖主義」威脅防微杜漸,鞏固中央對自治區的掌控,減低分離主義威脅等;但即使不談對個人自由的犧牲,單是背後對多元文化百花齊放的否定,就超越了一般香港人的底線。目前內地媒體開始以「恐怖主義」形容香港發生的事情,香港教育界已成為焦點,例如已有建制團體提出以「愛國基準試」考勤老師,發展下去,多元聲音堪虞。
3. 六四事件。香港人當年為何對八九六四反應激烈,除了和自身前途問題有關,也涉及價值判斷:一個政權應用盡一切解決問題方法,才訴諸武力,這也是當年包括梁振英、譚耀宗、梁美芬等都一致發聲的背景。這不是否定「外國勢力亡我之心不死」,也不是否定有其他種種背景,但是否接受「殺二萬人換取二十年穩定」的邏輯,就涉及人的基本價值判斷。延伸到今天,香港社會包括傳統建制派、主流精英的八成民意共識,就是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若在兩個月前出現,幾乎肯定運動已結束,背後就是真正愛護香港的香港人,對盡力避免傷亡的訴求;至於為何最終結局很可能相反,正反映特首採取了一種剛好相反的價值判斷。現在和內地朋友談到香港,「為何警察居然還不開槍」的論述漸成主流,令人無限擔心。
有了實例,我們不妨在夜闌人靜時撫心自問,對以上三大價值觀判斷,有何答案?觀察所及,主流民意如何,心中有數。香港人的追求,早已由「生存」轉化為「生活」,就是歷史上從來沒有真民主,也一向更重視個人權利、自由主義、社會正義、多元文化、全球倫理等後物質價值觀;仍是以「談飼料」、「談生存」的方式解決問題,不只自欺欺人,還是進一步撕裂社會的手段。問題是認同後者價值觀的,卻是一國框架內的絕對主流,而形勢發展下去,利用舉國體制的價值觀,以泰山壓頂之勢,稀釋香港核心價值,逐步成為指導思想,結果只會把香港變成徹頭徹尾的「文明衝突撕裂社會」範例。政府若選擇繼續深化矛盾,基於香港的開放性和國際性,放在文明衝突論框架下,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的結局,會成為中國能否輕易輸出「中國模式」價值觀到一帶一路、乃至全球的指標,港人心底裏的抵抗,亦可能比地表發生的事情更激烈,將出現無休止的消耗戰,這是任何真心希望避免玉石俱焚的特首和政府,所能承擔的歷史責任嗎?
2019年9月2日 明報筆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例子 在 Facebook 八卦
#孤獨 #是一種能力
#那些看似帶來不適的 #往往告訴我們關於自己的許多
「交談增進瞭解,但是孤獨培養天才。
一件作品能表達出均一性,
正是孤身藝術家手筆的表現。」
——愛德華‧吉朋
(Edward Gibbon,一七三七九四,英國史學家)
吉朋所言甚是。包括許多詩人、小說家或作曲家,多半跟吉朋一樣,在一生中有很多時間注定要獨處,許多畫家與雕塑家也往往如此。從當代盛行的各派精神分析理論流傳下來的看法,人們普遍相信,人類是社會動物,從生到死,都需要他人的陪伴和喜愛;而且親密的人際關係即使不是唯一,也是主要的幸福來源。但是,創作者的人生似乎常與這種說法背道而馳,包括如笛卡爾、牛頓、洛克、巴斯卡、斯賓諾沙、康德、萊布尼茲、叔本華、尼采、齊克果及維根斯坦等許多思想家,都不曾建立家庭或親密的私人關係。這些天才之中,有的跟男人或女人有過短暫的關係,有的則像牛頓那樣獨身以終,但他們多半沒結婚,獨自一人過上大半輩子。
偉大的天才並不常見,他們因本身的天賦而受人敬畏、遭人妒羨,他們也常被視為異數,彷彿不需要承擔一般人的歡樂與痛苦。以精神病理學的觀點,這種異於常人之處是否意味著不正常?確切來說,創作家對孤獨的偏好,是否代表他在建立親密的關係上的無能?
在看到許多人際關係一波三折的天才們,因為精神疾病、酗酒或藥物濫用而失常的例子之後,我們很容易認定:創作天賦、精神不穩,以及關係建立的低能,三者有著緊密的關聯。因此,擁有創作天賦是否為一種福分,就變得很難判斷了,因為這種一體兩面的資質雖然可能為天才帶來名利,卻也不見容於凡人的幸福之路。
世人往往認定,只要是天才,精神狀況一定不太穩定,尤其自佛洛伊德以降,這種看法更加普遍。不過這不是絕對,並非所有創作家的心理都不正常,也不是所有孤獨的人都不幸福。吉朋在初戀失敗後過著一種人人稱羨的恬靜生活,他自言:
「當我靜思人類終有一死的共同命運,我必須承認自己抽中了人生大獎……我有愉悅的性情、溫和的感性,而且天生喜靜獨處,不好活動,某些不良嗜好和習慣可能也被價值觀和時間給糾正了。好學是一種可以化享樂為活力的熱情,讓我每天每個時刻隨時都有獨立且理性的樂趣,我不覺得我的心智有任何衰退。依據瑞士的標準,我是個富有的人,我的確富有,因為我的收入高於花費,而我的花費又都恰能如我所願。吾友謝菲德爵士一直熱心相助,使我能卸除最違反我的志趣和脾性的牽累。我還要接著說嗎?自從我的初願未償,我就不曾認真考慮過婚姻關係。」
利頓‧史垂奇(Lytton Strachey)在一篇短文中這樣描述吉朋:「一想到吉朋,心裡馬上湧現幸福這個詞,而且是最廣義的幸福——既有好運道,又能夠享樂。」
有人或許會說吉朋遵從父命放棄對柯寇德(Suzanne Curchod)的情愛之後,就已經斷絕了幸福之源,甚至變得心理失常。然而,吉朋一生或許少有性愛,但其他的關係卻相當可觀。卷帙浩繁的《羅馬帝國淪亡史》需要他長時間孤獨地研究和寫作,但在與人為伍時,他也同樣快樂。他在倫敦有活躍的社交生活,他曾是「文學會」的一員,也曾加入「同僚會」、「白人會」及「布魯克斯會」,而且所到之處言談充滿了魅力。此外,吉朋對撫育他長大的姨媽波頓夫人有著深刻的感情,對終生至友謝菲德也有純粹的友誼。
他偶爾會在信中悲嘆自己的孤獨,也戲言要收養一位表妹,不過他對婚姻的期待只是稍縱即逝的空想:「當我設想這種結合可能帶來的後果,我就從夢中驚醒了!我高興自己得以苟免,還大呼謝天謝地,讓我保有原來的自由。」
身在現代的我們,常常斷言要先有親密的感情,特別是性的滿足,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這種說法沒有為吉朋這樣的人留一點餘地。很明顯,吉朋雖擁有許多友情,但他的自尊與樂趣卻主要來自於他的工作,這點在他自傳結尾說得明白:
人到老年會以希望作為慰藉,父母對延續他們生命的孩子表達慈愛,高唱天國頌歌的人熱衷宗教信仰,而作家也有一份虛榮心,希望自己的名字和著作永垂不朽。
吉朋是古典派藝術家,他用諷刺且客觀的筆鋒表現了人類的愚蠢和虛榮。他在著作中表露的同情心確實很有限,性通常是作為消遣的主題,對宗教也斥為迷信。不過,致力於繁雜的歷史整理工作,他必須採取這種姿態。要在紊亂紛雜、有如長河的人類歷史中尋找秩序,他得建立超然的觀點。吉朋沒有、也不能把他的個人情感表現在他的歷史觀中,但是他對待朋友的溫情及朋友對他的喜愛,都顯示了這個人本身有一顆多情的心。
以過去的標準而言,吉朋可說格外地正常。然而,依照佛洛伊德的看法,異性間的性滿足,才是精神健康的必要條件。於是,自從佛氏提出這個觀念以來,大家開始懷疑吉朋並非一般認定的幸福或成功者。
我認為,並非只有天才能在不涉及人際關係的領域裡找到自我的價值。只要是興趣,無論寫歷史、養信鴿、做證券或股票買賣、設計工具、彈鋼琴或從事園藝,都可以使人幸福快樂,而且興趣的重要性遠大於精神分析師的想像。
偉大的創作家最能支持上述論點,他們有作品為證。至於沒沒無聞的平凡人或許無法留下對興趣著墨的痕跡,但這些興趣可能是他們窮其一生投注熱情之所在。有錢人也許會有大量的收藏品,熱衷園藝者可能能留下創意的證據,這類證據就算無法像一本書或一幅畫那麼持久,但好歹能維持個幾年,當然如果是對風車或板球運動有狂熱,可能就無法留下任何東西了。
不過,在我們認識的人當中,一定有些人因為興趣使然,無論他們的人際關係是否圓滿,也擁有意義非凡的人生。我們過於高估人際關係的重要性,總以為圓滿的親密關係理應使人幸福,否則一定是關係出了差錯。事實上,這種想法太偏頗了,人際關係實在禁不起我們這般倚重。
人生要產生價值,愛情和友誼固然是重要來源,但絕非唯一的來源。而且,人會隨著歲月改變和成長,到了老年,人跟人的關係會變得不那麼重要。這或許是大自然善意的安排,使人在不得不跟至親死別時,不致那麼痛苦。無論如何,人際關係總有「不確定」的因素,它不該被理想化,也不能被視為達到個人滿足的唯一途徑。
婚姻大概是人際之間最親密的一種結合,但在西方世界,導致婚姻破裂的原因,也許就是人際關係被過於理想化。如果我們不把婚姻視為幸福的主要來源,以淚水收場的婚姻就會比較少。
我認為人類在大自然的造化下,既能與人產生關係,也能觸及與人無涉的領域。這項特點對於人類的適應性來說不但寶貴,也很重要。我們跟動物一樣都有繁殖的生理需求,都希望基因延續不絕,但在主要繁殖期過後,剩下的大段人生,還是有它的意義。對一般人而言,就是在這種個時期,與人無涉的領域才顯得更重要,雖然這些領域的興趣很可能早就萌芽了。
在後續的章節中,我們會看到偉大創作家由於環境乖違,很難跟人產生親密感,他們遠離人群,致力於發展才華。不過這是為了突顯重點,並非非此即彼的二分法。也就是說,這些人並非像某些精神分析師所以為的,因為缺乏人際關係,只好努力創作。我也會說明,除了配偶和家庭,沒有建立長期興趣的人會顯得知性有限,相對地,既無配偶又沒有孩子的人,就可能感性有限。
許多興趣及真正有創意的工作都可以在不牽涉到「關係」的情況下進行。我認為,一個人獨自進行的工作,以及與他人的互動,兩者同樣重要。在人的一生中,始終受到兩種對立的力量驅策:一種力量使你傾慕友誼、愛情及親密的關係,另一種力量則驅使你獨立、遠離人群,變得自主。如果只從精神分析的「對象關係」論出發,那麼孤立的人都不健全。因為這個理論告訴我們,必須與人建立關係,人是靠連結的功能才能體現價值。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是因為他人而存在。
然而,在那些為人類經驗做出豐富貢獻的人之中,有些人所貢獻的,跟人類福祉可說一點關係也沒有。例如前述思想家都活得很自我或遺世獨立,甚至「自戀」,他們專注於內心的活動,很少關心別人的幸福。一個創作者會不斷透過創作發現自我,重塑自我,找尋宇宙的意義。他們認為這是一種重要的整合過程,就算如冥想或禱告等活動幾乎跟他人扯不上關係,但絕對具備獨特的價值。對這些人而言,獲得某種新的領悟或發現,才是最有意義的時刻。而這種時刻出現時,他們多半是獨自一個人。
天才畢竟非常稀有,不過只要身為一名創作者,就具備跟你我平凡人相同的需求和願望。他們在作品裡留下了思想和情感記錄,所以是以醒目的方式成為人類奮鬥的榜樣。至於我們普通人,雖然歷經了同樣的奮鬥,卻不受到注意。因此,創作家對孤獨的需求以及對內在整合過程的專注,或許可以透露出那些缺乏天賦的平凡人需要些什麼。只可惜,這方面的研究,到目前為止往往被忽略。
--
本文出自《孤獨,是一種能力:面對真實自我、探索孤獨心理的當代經典》(Solitude: A Return to the Self)一書之作者序言。
作者安東尼.史脫爾是英國當代最富盛名的精神醫學權威及知名心理學家。畢業於劍橋大學和西敏醫學院,專攻精神醫學,成為英國首批在分析心理學會受訓學習榮格心理學的成員、皇家醫師學會、皇家精神科醫師學會及皇家文學學會的資深會員,同時是牛津郡衛生局名譽精神科顧問醫師,以及牛津洛林學院榮譽院士。擅長分析負面情緒,以開創性理念治療精神疾患,對當代醫界有相當的影響力。他雖師從佛洛伊德和榮格,卻勇於挑戰傳統觀念,發表了從性欲錯亂症到侵略性,從孤獨的需求到創造性衝動等重要的論述。
本書由 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 出版
閱讀更多:https://tinyurl.com/yyual2kk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例子 在 立法委員葉毓蘭 Facebook 八卦
長照是我們不想面對,卻又不得不面對的人生課題。很多人都有過照顧長輩、重症與失能家人的經驗,但也容易被長期照顧所帶來的各種壓力給拖垮。
-
新北市有一名78歲的陳姓老翁,在他28歲時生下患有先天性重度腦性麻痺的女兒,一出生就不能自行進食、行動,也無法言語。五十年來,這位陳爸爸以無比的父愛,扛起照顧女兒的所有責任。
-
去年二月,女兒牙痛哀號,陳爸爸因為擔心疫情,不敢帶女兒去醫院就診,為了幫助女兒解除痛苦,決定同歸於盡,先以棉被蒙住女兒的口鼻,讓她窒息身亡,又自殺未果後,向警方自首,日前一審判決,#連法官都同情他的遭遇,輕判二年六個月。
-
我雖不認同陳爸爸悶死女兒的作法,但是這類長照悲歌的慘劇時有所聞,去年十二月高雄簡家四口輕生、去年五月高雄郭男刺死自己母親等故事,都是不堪長期照顧的沉重負荷,選擇了讓摯愛的家人解脫的例子。
-
陳爸爸雖然必須接受殺害女兒的刑責,但本席認為,這位父親其實從28歲的那天起,就已經坐了五十年的牢,是辛勞、#也是心牢,他對女兒的愛以及責任感讓他半世紀照顧女兒,但卻等不到一個圓滿的結局。
-
像陳爸爸這樣的例子,#在台灣還有很多很多。
-
在不遠的將來,2025年台灣就將進入高齡者超過20%,在2040年更將超過四成的超高齡社會,長照體系的嚴重不足,將會影響每一個家庭。我希望政府應該研議如何提供家屬更多的支持,無論是經濟面、社會面或是照顧面的支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改善長照就是拯救我國每一個老人與將老之人。
#看到這新聞真的很難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例子 在 【教育專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星島日報 的相關結果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句金句,相信大家都知道是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指應當將關愛自己身邊長者親人的心,自然而然地推廣到其他長者身上。 ... <看更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例子 在 中華經典名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的相關結果
我正在忙着機械人的手不見了找了很久也找不到可能在剛剛回家的路上丟了你陪我一起去找吧機械人的手很細小應該很難再找到了不要浪費時間我們買個新的吧我 ... ... <看更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例子 在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的相關結果
全句的意思是:尊敬自己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其他老人家;愛護. 我家孩子,從而推廣到愛護別家的孩子。 體悟與應用. 孟子在描述他的理想社會時,提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