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知】糖是癌細胞的食物
https://www.facebook.com/epochtimes.tw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2013年7月7日報導,科學家研發1種新技術,藉由追蹤人體吸收如何糖分來發現癌症,原因在於惡性腫瘤為了讓腫瘤快速成長,會比健康組織消耗更多葡萄糖。
...Continue Reading
【探索新知】糖是癌細胞的食物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2013年7月7日報導,科學家研發1種新技術,藉由追蹤人體吸收如何糖分來發現癌症,原因在於惡性腫瘤為了讓腫瘤快速成長,會比健康組織消耗更多葡萄糖。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研究人員調整核磁共振(MRI)掃描器器,來查看葡萄糖吸收情形。研究人員發現,如果人食用甜食,腫瘤在儀器照射下會發光。研究發表在“自然醫學雜誌”(Nature Medicine)。
藥理學教授田材豐幸認為:平時好吃高醣類食物的人,由於自身免疫功能減退,患癌症的機會比普通人大4~5倍。近年來,國外的權威人士提出:鑒於人們每日攝入糖50克的限量仍太高,應該再降低。日本厚生省已建議每人每天糖攝入量不超過20克。
在研究食糖過量可能致癌這一現像中,糖對乳腺癌的促發作用則尤為令人注目。1977~1979年,世界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對20個國家的糖消耗量與乳腺癌發病率作了專門調查,結果表明,那些糖消耗量大的國家,如英國、荷蘭、愛爾蘭、丹麥和加拿大等的乳腺癌發病率都很高,而糖消耗量小的國家,如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南斯拉夫和日本等的乳腺癌的發病率則很低。另外,調查還發現,65~74歲的老年婦女發病率最高。
這些發現有力地提示,老年婦女多吃糖有更大危險性,像蜂蜜、糖漿、果子原汁和葡萄糖攝入的多寡都與乳腺癌的發病率成正比。
關於糖與癌細胞的關係,許多專家研究認為,癌細胞對糖具有持殊的嗜好性。日本的名和能治醫師在《怎樣防治癌症》一書中提出了糖與癌症的關係。他說:“癌細胞等腫瘤細胞的生活能源是什麼呢?它們不像一般正常細胞那樣依靠氧呼吸,而是主要依靠糖酵解作用為生。這些腫瘤細胞分解糖的能力非常強盛,約為血液的20倍。如果使血液流過腫瘤,約有57%的血糖被腫瘤消耗掉。由此可見癌細胞是多麼喜歡糖了。
”聽說過‘糖會引起癌症’的傳言嗎?還有癌症患者應避免吃糖,因為‘糖是癌細胞最喜歡的食物’嗎?現在,這不僅是道聼塗説了,實際上有許多科學證據表明糖與癌症之間的聯繫,及糖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
在這裡簡單的介紹十個有關這方面的研究:
~~~~~~~~
1)大腸癌女性(美國)由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愛吃高GI食物的女性(Glycemicindex的簡稱,中文稱為“升糖指數”見下附注A),比起少吃這類食物的女性,未來有罹患大腸癌幾乎高出三倍的風險。基本上說,包括精製的糖類和加工精製食品,如糖果,糕點,餅乾等零食,都為高GI的食物。這項研究有約4萬美國女性參加。
2)大腸癌男性(美國)哈佛大學的另一項研究發現,同樣的飲食趨於高GI食物的中年男性,有多出32%的機率會得到大腸癌。這項研究有超過50,000人參加,他們同時還發現,體重較重的男性這種影響似乎更加明顯。
3)乳癌女性(美國)一個為期7年的婦女研究發現,那些飲食含高GI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提高了135%。
4)子宮內膜癌的女性(美國)在愛荷華州婦女健康研究中心做了一個長達15年23,000位停經後的婦女的研究,發現那些高GI飲食的女性比一般女性多出46%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5)子宮內膜癌的女性(義大利)另一項在義大利的研究發現高GI飲食提高了110%得到子宮內膜癌的婦女的風險。
6)胰臟癌女性(美國)一項為期18年,約90,000名美國護士健康研究中發現,高GI飲食的婦女有多出53%得到胰臟癌的風險。此研究還發現,肥胖及少運動的婦女的風險更大。這組婦女罹患的機率是高GI飲食的比低GI飲食者多出2.67倍!
7)胰臟癌男性和女性(瑞典)瑞典斯德哥爾摩研究7年以上有78,000並未罹患癌症或糖尿病,介於45至83歲的男性和女性。發現那些喜愛甜的飲料,含糖的食物者會增加胰臟癌的風險。那些吃最多糖比最吃最少的糖的增加了69%的風險。愛喝甜的飲料的相對風險提高了93%。
8)前列腺癌的男性(義大利)一個義大利研發現男性介於46歲到74間已罹患前列腺癌的男士們,與那些飲食與選擇低含糖食物比較下,提高了57%得到前列腺癌的風險。
9)各種發生在男性和女性的癌症(韓國)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韓國漢城延世大學一項追蹤了約10年的大型研究,年齡介乎30至95歲130萬的韓國男性和女性。此研究發現,那些空腹時血糖水準高的人更可能發生及死於各種癌症。對男性來說,最多為胰臟癌,另外還有食道癌,肝癌和大腸癌。對於女性,最多的為肝癌和子宮頸癌。另外,肥胖也會是發病原因之一。
10)各種發生在男性和女性的癌症(瑞典)在瑞典于默真大學醫院的做的為期8年,將近65,000人的研究。此研究發現,女性血糖水準最高的有較高的患癌症的風險,這類的女性也有較高的婦女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而那些49歲以下的年齡也會有較高的乳癌風險。此外,不論男性或女性那些具有高血糖水準的人會有較高罹患胰腺癌,尿道癌,以及惡性黑色素瘤的可能。
研究小組指出:‘保持血糖水準在正常範圍內可降低罹癌風險’。為什麼癌細胞愛糖?一項調查研究建議…..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提出一個癌細胞為何這麼喜歡糖的可能原因。根據研究人員指出,在正常細胞中,某些生長因數能調節新陳代謝和細胞的存活。但當一旦這些生長因數沒有了,身體失去了正常葡萄糖攝取和代謝功能,細胞就會死亡。
然而他們發現,當沒有這些生長因數的時候,癌細胞卻能夠使用稱為“Akt的蛋白質”來維持和促進葡萄糖代謝,以止癌細胞死亡。所以癌細胞不像一般正常細胞般會死亡。有關糖,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什麼根據上述調查結果的研究,我們能得出‘糖能餵食癌細胞’這樣的結論嗎?事實上,醣類能餵食我們的身體‘所有的細胞’。所以糖也不是全然壞的。
兩件事情我們必須注意的,是我們攝取糖的‘數量’和‘種類’。另一個關鍵的一點是要避免‘單糖及甜的食品’(見附注B,糖的種類)。廣義上來說就是避免加工和精製食品,包括汽水,可樂,含糖飲料,糖果,糕點,甜點等,以及其他零食。這些都是高GI食物,可能會導致胰島素水準暴漲。
另一方面,存在於蔬菜和水果等是屬於天然的糖類,對我們是安全的。最重要的是,天天吃足夠新鮮完整含有天然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來取代的精製糖類製品。單糖還會導致肥胖當一個人胰島素突然增加,血液中的血糖可能突然崩潰,這會使人感到強烈的饑餓。於是人們因此而吃更多,並很快再次感到饑餓,就不斷的重複這樣的迴圈。此外,含單糖的食物基本上只是卡路里,缺乏營養素,當人體的營養需求得不到滿足時,會仍然渴望食物,就會不斷的再吃吃吃。
結論精製糖類食品缺乏營養素,導致肥胖,蛀牙,疲倦,鈣質流失,也增加多種疾病及癌症的風險。如果你或身邊的人正罹患癌症或希望避免罹患任何嚴重的疾病,你千萬要注意一下這個危險物質‘糖’的攝入量才是。
----------------------------
附注A:GI值(升糖指數):所有的碳水化合物(含澱粉與含糖食物)經人體消化後,都會轉化成葡萄糖,不同的碳水化合物,轉化速度與形成葡萄糖的量都各有不同。一般用GI值作為衡量的指標;碳水化合物形成的葡萄糖越多,血糖就升高越多,GI值也就越高(如:精緻的澱粉類食物,白飯、糯米飯、白吐司或白麵包等),反之就越低。研究顯示,日常飲食的GI值指數較低的人,血脂肪通常較低,罹患心臟病的機率也較低。要降低飲食中的GI值,可以多吃點含澱粉、低GI值的碳水化合物,如小麥、薏仁、義大利面(全麥)、黑麥麵包、地瓜、燕麥、豆類、扁豆等。
附注B:糖的分類-“碳水化合物”是“各種不同類型糖”的總稱,它主要包括:
1)單醣: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這些糖不需要在腸道中分解,吸收入血的速度最快
2)雙醣(低聚糖):甜食中的蔗糖,奶中的乳糖及麥芽糖等,雙糖只分解一次,吸收速度僅次之單糖(如:白、紅/黑、冰糖及牛乳中的乳糖均是雙糖)
3)可消化的多醣(高聚糖):米、面等各種食物中的澱粉,不宜消化
4)不可消化的多醣:蔬菜、水果中的纖維素(即膳食纖維)單醣和雙醣都有甜味,"多醣"雖然叫糖,但卻沒有甜味,才是我們該適度攝取的醣類。
德國波達的一所醫院。這裡因全身溫熱療法而聞名。在這裡,患子宮癌和卵巢癌的患者,裸著身體接受紅外線的照射,把體溫提高到40度左右後,在血管裡注射10%的葡萄糖。
在這裡負責全身溫熱療法的亞裡山大.赫容博士說:“正常細胞主要以脂肪為原料產生能量,而癌細胞主要是利用葡萄糖。”“在癌症患者的體內加入葡萄糖後加熱,葡萄糖急劇分解,產生乳酸,這種乳酸能夠破壞癌細胞。”
這是以癌細胞喜愛的葡萄糖這種糖為誘餌,使癌細胞進行過度的新陳代謝,令這時產生的乳酸破壞癌細胞的方法。這種治療法究竟提高了多少癌症患者的生存率,目前還沒有經過科學的驗證。但是它得出的一個重要的事實是癌細胞喜歡葡萄糖等糖。癌細胞代謝葡萄糖的量比正常細胞多3~8倍。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醫藥大學曾經發表了研究論文,內容是限制動物的葡萄糖食用量,引導容易變為癌細胞的不良老化細胞自己死去,出現變易細胞的自殺現象,最終預防癌症。
來源:正見網 編輯:秉姍
------------------------------------------
這裡是學生.家長與老師們的共同平臺。
大夥一起為孩子開一扇窗,點一盞燈,
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牽引幫助,找到他的希望和未來。
如果您覺得我們所發表的圖文『棒』
懇請您按『讚』與『分享』,讓更多的朋友們都知道
www.facebook.com/epochtimes.tw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職場冷暴力」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林煜軒 博士/醫師 內容簡介: 當老闆或同事刻意疏遠、排擠你, 或貶低、批評、羞辱,惡意操弄你…… 甚至剝削、掠奪你在工作上的展現。 這些都是令人不寒而慄,卻難以啟齒的職場冷暴力。 職場冷暴力的根源──6種人格缺陷,你遇到了哪...
「義大癌醫院醫師介紹」的推薦目錄:
- 關於義大癌醫院醫師介紹 在 財務管家 Facebook
- 關於義大癌醫院醫師介紹 在 許添盛醫師 Facebook
- 關於義大癌醫院醫師介紹 在 雲林縣議員李明哲 Facebook
- 關於義大癌醫院醫師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 關於義大癌醫院醫師介紹 在 義大癌醫院門診表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義大癌醫院醫師介紹 在 義大癌治療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張智豪醫師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 ... 的評價
- 關於義大癌醫院醫師介紹 在 義大癌醫院骨科的原因和症狀,台醫網、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義大癌醫院醫師介紹 在 義大癌醫院骨科的原因和症狀,台醫網、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義大癌醫院醫師介紹 在 義大癌治療醫院 :: 長照機構資訊網 的評價
義大癌醫院醫師介紹 在 許添盛醫師 Facebook 八卦
穿越生死迷思研討會正式宣傳影片(中英字幕)登場!!
由許添盛醫師為您介紹超強講師卡司與內容:
https://youtu.be/8LN9Z2cuUY0
請大家多多把影片分享出去,
2020年透過對生死的思索與探討,
相信為更多人能帶來身心安頓之力量!!
🔶【歡迎分享】
歡迎各單位與醫學會索取海報與電子DM,
我們會登記下來並郵寄給您。
🥰報名系統已可登錄報名!敬請把握早鳥特惠!
連結請點:http://bit.ly/報名穿越生死迷思研討會
🕺2020/10/31前報名繳費完成,可享早鳥優惠價 2000元 ,敬請多加利用。)
🔷2020「穿越生死迷思」-瀕死經驗與死亡焦慮之內在意義探索研討會
簡介
臨終的瀕死體驗會引發臨終者強大的死亡焦慮,
臨床上是對臨終者是否能夠善終的最大挑戰。
了解瀕死的經驗過程及其意義,乃是克服死亡焦慮的最重要關鍵。。
瀕死經驗是死亡關口復生者的體驗,向我們展現死後世界比我們想像的更寬廣。瀕死經驗不只揭示了最深邃的生命體驗,研究指出,它也具有一種力量,能夠轉化並改善瀕死經驗者的人生。
本研討會邀請賽斯身心靈診所院長—許添盛醫師、南華大學生死學系—蔡昌雄教授、安寧照護專家—王浴護理長、以及知名瀕死體驗分享家—趙翠慧總執行長,從瀕死經驗與臨死經驗探索為入口,加入身心靈視角與存在主義哲學觀點,進一步探尋我們身而為人如何面對必不可免的死亡焦慮,為當下的生命找到前進的意義。
歡迎醫療、護理、社工、心理與各界人士報名參與本研討會!
❖ 依匯款順序保留位置,報名額滿會開放候補名額,位置若有空出會先通知並以醫護人員為優先依序遞補。
🌸日期 : 2020年11月22日週日 8:30-17:20
地點 : 臺北市青少年發展處 國際會議廳(6樓)(臺北市中正區仁愛路1段17號六樓)
捷運善導寺站三號出口步行約10分鐘。
🌼【匯款帳號】
銀行:玉山銀行(北新分行)ATM代號:808
帳號:0901-940-008053
戶名:社團法人台灣身心靈全人健康醫學學會
※匯款後請來訊息LINE ID: @vtx6890z
或BeClass系統回覆 告知您的姓名、匯款日期、銀行帳號末五碼!
聯絡電話:(02)2219-3379 ,LINE ID: @vtx6890z
周一至周五10-18點
【參與對象】
對瀕死經驗與生死議題有興趣之醫事人員、心理、社工及醫護相關系所學生,
與一般社會大眾。
※此報名費將開立捐款收據,進場時領取,憑收據入場!
※此研討會結束後將依照報到的簽名表,mail寄出研習證書電子檔案。
【繼續教育積分】
西醫師、精神科醫師、家醫科醫師、藥師、護理師、專科護理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社工師申請中。
【講師介紹】
許添盛 醫師
學 歷:台北醫學院畢業
現 職:
財團法人新時代賽斯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賽斯身心靈診所/院長
社團法人台灣身心靈全人健康醫學學會/常務理事
賽斯文化/發行人
著 作:
我愛的人要走、用心醫病、你可以不生病、絕處逢生、許醫師安心處方、許醫師諮商現場、許醫師抗憂鬱處方、在孩子心裡飛翔、絕處逢生、不正常也是一種正常,以及有聲書:抗癌心法、許醫師安心之道、親子心生活等等,數十本著作及有聲出版品。
除了正統的醫學背景,最擅長的卻是不用藥的心靈醫病,許醫師鑽研身心靈全人思想十數年,成就卓著。尤其專精於癌症與精神患者的治療領域,並發展出獨門的身心靈整體醫學,為「療癒」開創一條全新的希望之路。
蔡昌雄 教授
現任: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研究專長與教學領域:
臨終關懷、生死學、超個人意識、當代禪宗哲學、宗教心理學、詮釋現象學
學經歷
美國天普大學 宗教所 博士
美國天普大學 政治所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學系大學
曾任美國天普大學宗教系助教、美國羅格斯大學宗教系兼任講師、南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主任、生死學系主任、生死學研究主編、台灣生死輔導學會秘書長、澳洲南天大學兼任教授、安寧照顧基金會學術委員、靈性種子教師、佛教大林慈濟醫院安寧專科醫師培訓計劃顧問,並於大林慈濟醫院安寧病房主持讀書會多年。中英學術論文數十篇,譯著包括《榮格》、《神的歷史》(立緒),及《臨終諮商的藝術》(心靈工坊)。
著作:
2016年11月 《生命教育基礎教材》,五南圖書,第一作者
2015年08月 《悲傷輔導理論與實務自助手冊》,揚智,第三作者
2007年04月 《臨終關懷的全人照顧意涵》,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2005年08月 《醫療田野的詮釋現象學研究應用》,南華大學教社所
2004年10月 《靈性發展》,新文京開發出版
2002年01月 《禪道美藝中的空性與靈性:兼論「場所」轉換的概念》
2001年12月 《Toward A Ch'an Philosophy of Action : A comparative Review》,三民書局
2000年05月 《西田的場所哲學與禪的空間覺識》,南華大學宗教研究中心
王浴 護理長
現任:蓮花基金會常務董事
經歷:前臺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護理長
大悲學苑社區安寧靈性關懷志工督導
專長/著作:臨終照護、哀傷輔導
趙翠慧總執行長(瀕死經驗分享者)
現職: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總執行長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
經歷:嘉祿陶藝文教基金會董事
加拿大溫哥華中文學校校長
創辦慧文中文學校、慧仁教育中心
曾受各大平面媒體、電視媒體專訪。
海內外演講達三千場次。
著作:美好生命系列(清涼音出版)
生命的邀約-重回人間、活著真好
生命的享受-享受生命
生命的觀照-慈悲寬大、超越自我
生命的禮讚-從天堂帶回的訊息(文字書)
🌵【研討會須知】
1. 研討將於8:30準時開放入場,不提供劃位,因青發處8:30開門,煩請準時報到入場。
2. 為真實紀錄活動與宣傳等目的,主辦單位會在活動現場進行拍照、錄影、錄音等行為,報名即同意主辦單位保有活動當日影像再製播放權利。
3. 主辦單位保有修改、變更或暫停本活動之權利,如有未盡事宜,悉依主辦單位相關規定或解釋辦理,並得隨時補充公告之。
4. 為配合防疫避免群聚感染,研討會不提供便當,但下午時有密封的茶敘小點心供與會者外出食用。
🍀【配合台北市政府青少年發展處之防疫措施】
►進入場館前,本會將於青少年發展處一樓入口派兩位專員進行額溫測量,提供酒精消毒手部,
為確保所有人員健康狀況,請務必全程正確配戴口罩。
►若研討會前14天內有出入境紀錄,請勿報名參加。
►為防範新型冠狀病毒及配合政府防疫,報到時請配合填寫「健康聲明表」,並出示填寫完成證明後方可入場,以利後續追蹤。
►如有以下狀況者,將婉拒入場並恕不退費:14天內有出入境紀錄、確診病例接觸史、新冠肺炎之相關症狀、額溫超過攝氏37.5度、未配戴口罩、未配合填寫「健康聲明表」。
交通資訊補充:
1. 捷運善導寺站:3號出口,沿林森南路步行約10分鐘。
2.臺大醫院站:2號出口,行至景福門後,再沿仁愛路步行約12分鐘。
3. 公車仁愛林森路口:22、37、208、261、270、295、621、630、651、671、和平幹線(原15)及仁愛幹線。
4. 小客車"小客車 (30╱每小時) 北市青少年發展處地下停車場,共263個車位。
停車導引https://www.tcyd.gov.taipei/News_Cont...
5.YouBike可自捷運善導寺站、捷運東門站、捷運中正紀念堂站、捷運臺大醫院站騎YouBike至本處正門。
周邊地圖與交通詳細資訊請點
https://www.tcyd.gov.taipei/cp.aspx?n=3823A7CF78462F47
https://www.tcyd.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
青發處地圖
https://www.tcyd.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
https://www.tcyd.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
義大癌醫院醫師介紹 在 雲林縣議員李明哲 Facebook 八卦
李明哲議員追蹤協助雲林腦癌鄉親林玉梅就醫紀錄
1星期二中國時報網路新聞。
2星期三電視台採訪。
3本案的曝光度增加,個人網站也收到熱心民轉轉來的醫療訊息。
4星期三晚上接到NOWNEWS范文濱特派員來電關心。
5今天早上與許騰源的父親許明彥,相約到台西探望,打算將各類不同的醫療資源訊息傳達給家屬,但前一晚已經在台西熱心人士,台西新任鄉長夫人和台西國小戴校長的協助下決定前往嘉義長庚醫院。
6就改到醫院探視,現場許明彥、本人、林玉梅及其泰國籍外配親生母親,和載送她們到醫院的鄰居先生。
6當天安排的是戴校長早台西子弟林醫師,為他看診,林醫師門診完之後再交給原來的主治李明學醫師。安排下午三點住院準備開刀治療。
7中午十二點與李明學醫師面談,請教相關病情及醫療專業問題,當面問玉梅母親如果沒有經費上的問題他要接受何種治療。他表示不願女兒再開刀。
8醫師尊重家屬的意見安排轉院提供病歷資料跟相關影像檔,隨救護車到台北。
搶救腦癌女 熱線頻call找到貴人
周麗蘭/雲林報導 2014年12月12日 04:10
上天有好生之德,台灣熱心民眾也不輸,台西鄉26歲腦癌女林玉梅開過6次刀,剩餘生命不知幾時,但她希望再拚一次,消息傳出,許多人立刻拿起電話幫她找醫師,11日送往嘉義長庚醫院準備開刀時,臨時煞車,轉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接受免開刀療法,眾人都祝福她找到貴人與生命契機。
林玉梅罹患腦癌5年,在台大雲林分院、高雄義大醫院、嘉義長庚醫院開刀各2次,共6次,目前臥病在家,父親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朋友探視她不捨,詢問想不想再開一次刀,她點頭。
國小校長牽線腦外科
朋友為她請命的報導,10日經本報獨家披露後,許多人都想救她一命。
台西國小校長戴進隆從網路得知消息,想起崙豐國小退休主任的兒子是長庚醫院的林姓腦神經外科醫師,穿針引線幫忙掛號,還找朋友為她募到5萬元醫療費。準台西鄉長夫人連佩玲與慈善會義工也送紅包。
同一時間,雲林縣議員李明哲也透過朋友介紹,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的劉金亮醫師也願意收她以不開刀方式治療。
急診巧遇前主治醫師
兩組想救她命的人馬路線雖不同,但巧妙有了交集。林玉梅11日原本掛號神經外科林醫師的門診,但計程車誤打誤撞開到急診,看診的剛好是她前兩次開刀的主治醫師李明學。
李醫師指出,如果開刀見效,通常不會開第二次。李明哲當下詢問家屬願不願意開刀,原籍泰國的外配媽媽傾向不開。
戴進隆表示,大家都希望林玉梅能遇到貴人和生命契機,他拜託李明哲好人做到底,立刻安排到台北就診,「玉梅必須和時間賽跑」。
轉院台北尋另一契機
林玉梅原本昨下午3點要住進嘉義長庚醫院準備開刀,臨時決定轉院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尋求劉金亮醫師的「三合一免開刀療法」。
義大癌醫院醫師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職場冷暴力」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林煜軒 博士/醫師
內容簡介:
當老闆或同事刻意疏遠、排擠你,
或貶低、批評、羞辱,惡意操弄你……
甚至剝削、掠奪你在工作上的展現。
這些都是令人不寒而慄,卻難以啟齒的職場冷暴力。
職場冷暴力的根源──6種人格缺陷,你遇到了哪幾種?
3種慣老闆:
‧反社會型人格老闆:「做業務的就是髒。你明年業績沒180%,不用來了!」
‧狂妄型自戀人格老闆:「員工就是聽命的奴才,還肖想跟我平起平坐!」
‧強迫型人格老闆:「哪個員工比我早下班,他就絕對大有問題。」
3種豬隊友同事:
‧戲劇型人格同事:你咬牙煎熬完成的工作,功勞全被收割、掠奪。
‧依賴型人格同事:「你才剛來公司,為什麼不做以前大家都在做的事?」
‧畏避型人格同事:遇事不斷推拖閃躲飄,你一問,他還說那是你的問題。
不是你「做得不夠好」,而是你正遭受職場冷暴力的茶毒
職場冷暴力對一個人最大的戕害,是傷人不見血。它如冰刃,日日侵蝕著你的尊嚴,再加上是在上對下的權力關係裡,因此你開始合理化對方的冷暴力,甚至自我懷疑,苛責自己做得不夠好。
慣老闆或許是職場冷暴力的始作俑者,但豬隊友同事卻常成為幫兇或共犯,如豬隊友同事揣摩上意,與慣老闆沆瀣一氣,而你淪為被孤立、霸凌的對象,日日彷若坐牢。
擁有醫療界、學術界及企業界資歷的林煜軒精神科醫師,他以豐沛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的學養,犀利又細膩地分析6種人格缺陷,從冷暴力如何巧妙地如同癌症擴散、蔓延,到身為小職員的我們,該如何調適、應對,甚至若最後選擇離職,林醫師也提供最實用的轉職處方箋。
作者簡介:林煜軒 博士/醫師
國家衛生研究院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台大醫學系助理教授。
林煜軒博士為國內少數兼具臨床、企業界資歷的精神科醫師,畢業於長庚大學醫學系及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醫師在台大醫院擔任住院醫師時,在四年住院醫師任期內,在國際期刊發表了十九篇學術論文,不但創下科內空前紀錄,也遠超過助理教授的平均學術產值,之後僅花兩年時間,即取得陽明大學腦科學博士,創下最快拿到博士學位紀錄。
曾經擔任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輝瑞藥廠產品醫師(醫藥學術顧問)、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住院醫師及總醫師。
譯作《網路成癮──評估及治療指引手冊》獲國健署「優良健康讀物推介獎」,編製的「智慧型手機成癮量表」,目前已翻譯為德、法、西班牙、義大利、匈牙利、芬蘭、葡萄牙、土耳其、印度等多國語言。
研發三款雲端服務的手機程式(App),且取得多項國內外專利。編寫國際知名網路成癮教科書中「智慧型手機成癮」章節。目前已發表三十餘篇學術論文於國際期刊。
曾獲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保羅楊森博士研究論文獎」(二○一八年、二○一六年、二○一三年)、第十一屆世界生物精神醫學會(World Congress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最佳學術海報」、「青年學者旅行獎(Travel Award)」(日本京都,二○一三年)、財團法人台灣醫學發展基金會論文獎「優等獎」(二○○七年)、台灣睡眠醫學會大會論文獎「口頭論文優選獎」(二○○七年)。
平日熱愛古典音樂與棋藝,曾任長庚大學弦樂團小提琴首席,且為中華民國圍棋協會六段棋士。

義大癌醫院醫師介紹 在 義大癌治療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張智豪醫師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 ... 的八卦

義大癌 治療 醫院 整形外科主任張智豪 醫師 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拯救樹皮人生. 71 views 5 months ago. 台灣好報Taiwannews. 台灣好報Taiwannews. ... <看更多>
義大癌醫院醫師介紹 在 義大癌治療醫院 :: 長照機構資訊網 的八卦
長照機構資訊網,義大癌治療醫院, Kaohsiung, Taiwan. 162 likes · 35 talking about this · 10189 were here. 一、以癌症病人為中心二、溫馨人性化的醫療空間三、智慧 ... ... <看更多>
義大癌醫院醫師介紹 在 義大癌醫院門診表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八卦
伯爵醫療專區·家醫科·神經科·中醫科·一般外科·神經外科·大腸直腸外科·疼痛門診.脊椎神經重建微創中心·高壓氧治療中心·骨科部. 義大癌醫院掛號- 藥師家 · https://pharmknow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