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會文化研究作者普茨曼早在八十年代就預言,人類文明毀於「娛樂至死」。這本書呼應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指工業技術最終會統治人類,成為奴役人性,令人喪失獨立思考的新的極權。
但這位作者當時批判的「娛樂」,僅僅限於電視,他還沒有看到電子網絡世界的威力。
如果電視販賣的是生活的膚淺、無聊、瑣碎,網絡足以將這種膚淺、無聊、瑣碎放大一萬倍也不止。
當年他對電視取代印刷傳媒的憂慮,今天看來完全不值一提,網絡已經取代了所有傳媒,網絡的即時迅速、無處不在,無所不有,已經幾乎取代閱讀,同時壓抑理性思考,普茨曼當年預言「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成為娛樂的附庸」,如今已經生米煮成熟飯,終於由網絡接替電視,完成了人類精神世界的一場大革命。
挪威有研究稱,人類整體智商從七十年代開始有下降趨勢,原因和減少閱讀,沉迷上網有關。研究結果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工業技術革命,改善生存條件,教育普及,醫療昌明,本應令人變得愈來愈聰明,但這只是一廂情願的過度樂觀。
正如互聯網面世的時候,也是一片歡呼,許多人以為是實現天下大同的契機:從此人人變得頭腦開放,眼界寬廣,知識共享,自學成材,權威瓦解,而每一個人都享有發言權和表演空間,人也愈來愈平等。
但是美好願望敵不過人性的缺陷,智能手機、互聯網、電子遊戲所塑造的電子新世界,已經開始重新塑造新一代人種,以適應虛擬世界的新生活,正如香港人評論工業化的快餐是「雞無雞味」,未來肯定也會有「人無人味」的慨歎。但是,像許多科幻作品的預言,人性虛妄脆弱,漏洞百出,可能還是智能機械人更安全可靠一點。
美麗新世界 宗教 在 溫水劇場 Facebook 八卦
嘔電傳真機:禁書
禁書這回事自古以來世界各地皆有,古時禁書的原因林林總總,西方世界主要圍繞宗教,亦會關乎政治,例如古代歐洲由基督教神權統治 ,一切違背教會的科學書籍皆被禁如解剖學、天文學、化學等,作者甚至會被活活燒死。在某些政治時期諷刺政權宣揚自由價值都會被列為禁書,如《1984》《美麗新世界》《動物農莊》《我們》等曾經被列為禁書。而古代的中國的情況剛好相反,往往主要是因為政治原因而禁書,例如秦的焚書坑儒和宋明的文字獄,反而牽涉宗教的原因卻很少。至於現代社會普世價值之下,禁書往往都是因為宣揚反社會信息,例如反人類煽動種族仇恨,違反道德如過分色情亂倫,但有些時候可以只是因為一些商業目的或教會的壓力。至於在鄰近經濟強國禁書的原因當然是為了維繫和諧社會,不過隨着不同的統治者上台今天的禁書明天可以不是,明明今天經過審批自由流通的書籍明天隨時會被禁。
在九十年代香港曾經出現過一本轟動一時「令七百萬人都震驚了」的禁書! 1993年日本人鶴見濟寫了一本以法醫角度去討論與分析各式各樣自殺的方法,名為《完全自殺手冊》。內容主要介紹服藥、上吊、跳樓、割腕與刎頸、撞車、煤氣中毒、觸電、跳海、自焚、甚至餓死、凍死、被動物咬死或以其他物理形式致死的自殺方法。書中詳細說明各種方法的過程,以痛苦度、麻煩度、死狀、牽連程度、衝擊與致死度多種評價;同時亦有介紹各種自殺方法的生理和心理反應。有時還會詳細說明相關方法,如介紹各種藥物致死之劑量、日本的自殺「勝地」,每種方式更附實際案例等。當時該書甫出版便轟動日本社會,同時引發強烈全亞洲熱烈討論。至1997年被日本政府列禁書。而在1994年推出的中文版亦除即於港台而被禁。
在我的整個中學階段《完全自殺手冊》都斷斷續續地流行,在同學間傳閲時也不時會隨便翻開隨意閱讀一下,但一直都不太過在意要這本書。直到該書被查禁後才一窩蜂去尋找回來細閱。坦白說內容非常有創意,感覺有點像近年的空想科學系列,把他當成冷知識其實很不錯。
------------------------------------------------------------------
嘔電傳真機
記錄九十年代,記錄這新舊交替充滿矛盾的時空,記錄低網絡普及前的最後時光!
/// 如果喜歡,記得click入條link 同埋 share~
//// Line stickers 已經上架 https://goo.gl/1NM9dy
美麗新世界 宗教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八卦
【 *CUP 出版書展最幸福放送】
◎2021,美麗新_ _,我們最自由
◎無選擇 最快樂
在美麗新世界裡,你的生活方法由政府制定,生存守則自嬰兒時期由睡眠教育法洗腦式灌輸,不用思考不要質疑,只要安守本份,就可以無憂無慮活到六十歲。那裡繁榮、穩定又齊心,要甚麼有甚麼。歷史、宗教、文學這些異端邪說不再擾人心志,亂人心神。如果感到不快樂,還有無副作用迷幻藥,合法享用,造個美夢。
記得,不思考無選擇,就最自由。
今年書展,CUP 出版為大家帶來《美麗新世界》,台灣科幻小說家全新譯本,配以Isaac Spellman封面及插畫,還有好青年荼毒室白水導讀,一同活在當下,一個美麗的新_ _。
--------------
《美麗新世界》書籍簡介
在美麗新世界的國度裡,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也不再有反對、異議、抗爭,人人都各安本份,飾演被指派的階級、角色,按著既定程序,做出「正確」的事情。所有慾望都不需壓抑,遇有不愉快的心情,便依靠藥物梭麻來解憂,你要甚麼,政府統統都給你!這就是美麗的新世界。
《美麗新世界》是英國作家阿道斯.赫胥黎於一九三二年發表的作品,與《我們》、《一九八四》並列為西方科幻三大反烏托邦小說,也是一本指向未來,卻點出人類文明發展困頓的科幻經典。
赫胥黎當時預想的未來是二十六世紀,那時科技發展至臻境,出行不再用汽車,而用直升機;生育嬰兒全由政府控制,以瓶子生產,出生之前先定基因優劣,並透過多種制約方法穩定階級結構。人們不用生病、不會變老,在工時以外可以盡情沉迷在色慾、娛樂之中,不用內疚、沒有後果。只有違反規定的念頭是禁止的,一切按部就班,收成期就是大家的。
這樣的世界,難道不是烏托邦?每日面臨各種痛苦、折磨、打擊的我們,難道不想活在其中?但,這就是我們想要的終極世界嗎?
※如果你看《美麗新世界》是為了預知未來,那恐怕你將不會如願以償。我們過往以為這本書是關於未來的,但原來它是關於現在的。其實可能我們沒有弄錯,只是它說的未來太早來。
——白水@好青年荼毒室
作者: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
譯者:唐澄暐
出版日期:2021年7月